绝对有用的药剂学总结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总结归纳

中药药剂学总结归纳

中药药剂学总结归纳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研究中药制剂的学科,主要探讨中药材的药理学、化学、药剂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中药的开发、生产和应用过程中,药剂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制剂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1. 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剂学是指将中药材加工制备成满足特定药理作用、适合人体吸收的制剂的学科。

它涉及中药材的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工艺,以及制剂的配方、工艺和贮存等方面。

2. 中药药剂学的分类中药制剂可以分为粉剂、丸剂、膏剂、糖浆剂、颗粒剂、胶囊剂、煎剂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制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粉剂适合外敷和吞服,丸剂易于咀嚼和吞咽,膏剂适合外敷,糖浆剂易于吞咽,颗粒剂方便携带和服用,胶囊剂方便控制药物剂量,煎剂适合中药煎汤。

3. 中药药剂的制备过程中药的制备过程包括材料的选择、加工处理、提取、纯化、浓缩、干燥和制剂的配方、加工等多个环节。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药材和药效选择合适的加工和提取方法,同时要注意控制药物活性成分的损失。

4. 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药物制剂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药物的外观、化学成分、药效、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和检验。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有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控制指标等。

5. 中药药剂的应用中药药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医药美容、中医养生等领域。

中药制剂可以通过口服、外敷、注射等途径给药,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结归纳:中药药剂学涉及中药材的提取、制剂的配方、制剂的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制剂的分类和应用范围广泛,能够满足不同的治疗需求。

中药药剂学在中药的开发、生产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药剂学总结

药剂学总结

药剂学总结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备、配方和使用的学科,包括药品的发现、发展和应用。

它在医学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药剂学的重要性、研究领域和药物开发过程进行总结和探讨。

首先,药剂学在医学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研究药物的性质和用途,为临床医生提供药物选择和方案。

药剂学家通过研究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学效应和药物递送系统,开发新药物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药剂学还研究药物的剂量和药物相互作用,以确保合理的用药方案和药物安全性。

药剂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制剂学、生物制药学和临床药学等。

制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制备过程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旨在提高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生物制药学则关注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和生物转化的应用,以生产高效和高纯度的药物。

临床药学则与临床医生合作,评估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和药物疗效。

药物开发是药剂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物开发是一个多学科的过程,涉及化学、生物学、药理学和临床试验等领域。

药物发现是通过筛选化合物库,找到具有治疗潜力的化合物。

随后,药物剂量、药物递送和药物代谢等方面的研究被进行。

药物开发的过程需要严格的监管和临床试验,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剂学在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剂学家通过研究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为患者提供风险评估和药物监测方案。

它也研究药物的制剂和剂量,以确保患者使用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合理用药是药剂学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性,制定最佳的用药方案。

除了临床应用,药剂学还涉及到药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药剂学家在药物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药剂学通过研究和优化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控制药物的成分和质量。

质量控制是保障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药剂学家通过检测药物的成分、含量和纯度,确保药物制剂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药剂学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药物研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剂期末个人总结

药剂期末个人总结

药剂期末个人总结药剂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主要研究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剂的制备方法、药物的储藏、分发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本学期我在药剂学的学习中积累了很多有关药物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系统学习,我对药剂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获得了不少收获。

首先,我学到了药物的分类和命名法。

药物按不同的分类可以分为化学名称、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每种命名法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和应用范围。

了解药物的命名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成分和作用,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药物。

其次,我学习了药物的性质和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药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溶解性、稳定性、反应性等。

了解药物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制剂方法,制备出具有良好药效和安全性的药物制剂。

控释制剂是指通过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实现长效、持续疗效的制剂。

通过学习制剂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制剂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另外,我还学习了药物的储藏和分发。

药物的储藏是指将药物保存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质量和有效性。

合理储藏药物可以有效延长其保质期,减少药物的损失和浪费。

药物的分发是指将医生开具的处方中的药物准确无误地发给患者。

在药物分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药物的计量和包装,确保患者按照医嘱正确用药,避免发生药物误用和滥用的情况。

此外,我还学习了药物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用药。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严格的检测和评估程序,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用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合理用药可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药剂学的学习中,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进行了一些实践操作,如药物的计量、制剂的制备和仪器的使用等。

这些实践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操作,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和纠正。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2024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2024

引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正文内容:一、药剂学概述1.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药剂学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的关系3.药剂剂型的分类和特点4.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指标5.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药物的溶解性和分配系数2.药物的晶体学和物相转变3.药物的溶液与胶体4.药物的离子化和配位化学5.药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三、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1.药物配方设计原则2.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3.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4.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5.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四、药物释放与吸收1.药物的口服给药途径2.药物的肠道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3.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代谢4.药物的肝肠循环5.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排泄途径五、药剂学的应用与前沿研究1.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3.药剂学在新型药物研发中的应用4.药剂学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5.药剂学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本文围绕药剂学的重点知识展开了详细的总结。

首先介绍了药剂学的概述,包括定义、研究内容和药剂剂型的分类。

接着详细讨论了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晶体学和离子化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制剂稳定性评价和质量评价等。

接下来探讨了药物释放与吸收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展示了药剂学在药物治疗个体化、新型药物研发和纳米药物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前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专业的指导。

药剂学总结——精选推荐

药剂学总结——精选推荐

药剂学总结药剂学总结▲这份总结是按照新版书的顺序来总结的,有些内容需要⾃⼰细看。

第⼀章基本概念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设计、制备⼯艺、质量控制及合理⽤药的综合性应⽤技术科学。

剂型(drug dosage forms)将药物制成⽅便临床应⽤与⼀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例如⽚剂、注射剂、胶囊剂。

制剂:根据规定的处⽅,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的某⼀种剂型并符合⼀定质量标准的药品。

制剂学:研究制剂⽣产⼯艺技术及相关理论的科学。

药剂学的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便的药物制剂。

剂型设计原则:最⼤限度地发挥药效的同时最低限度地降低毒副作⽤。

(强调让⽤药者承受最⼩的治疗风险获得最⼤的治疗效果)药剂学的特点:综合性强、应⽤性强、创新性强药剂学的内容:(1)药剂学的基本理论;(2)药物制剂的基本剂型;(3)新技术与新剂型;(4)新型药⽤辅料;(5)中药新剂型;(6)⽣物技术药物制剂;(7)制剂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基本任务: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的剂型。

具体任务:(1)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2)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3)新技术的研究开发;(4)积极研究和开发新辅料;(5)研制开发中药新剂型;(6)⽣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7)研究和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剂型的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剂、胶囊)(2)⾮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肤给药、粘膜给药、腔道给药)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按制法分类:浸出制剂,⽆菌制剂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体剂型剂型设计在临床中的意义:剂型是为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是临床使⽤的最终形式。

具体的药物制剂通过剂型体现,即将药物通过剂型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的治疗⽬的选择合理的剂型与给药⽅式。

辅料在制剂中的应⽤:(1)有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剂、软膏)(2)使制备过程顺利进⾏(乳化剂、润滑剂)(3)提⾼药物稳定性(物理、化学)(4)调节药物作⽤速度及改善⽣理要求药物传递系统(DDS)——指⼈们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的各种治疗药物的不同给药形式。

药剂学总结

药剂学总结

药剂学总结药剂学总结前言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和其应用的学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药物开发价值。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进行总结和简要介绍。

正文•药剂学的定义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设计、制备、贮存和使用的学科,旨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1.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了解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晶型和溶出动力学等物性特征,为药物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2.制剂技术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辅料和制剂方法,设计并制备出稳定、有效的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注射剂等。

3.药剂质量控制:通过建立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确保药物制剂的质量一致性和安全性。

4.药物释放和吸收机制研究:了解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和代谢动力学,预测药效持续时间和剂量调节的合理性。

5.药物制剂的应用研究:探索药物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如改善药物的口服吸收、调整药物的剂型等。

•药剂学的应用领域药剂学的研究成果在临床医学和药物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药物治疗优化:通过调整药物制剂的剂型、给药途径等参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2.药物副作用减轻:优化药物的制剂技术,降低药物在非靶组织的分布和代谢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新型药物研发:药剂学的研究成果为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如纳米制剂、缓控释制剂等。

4.药物供应链管理:药剂学在药物的贮存、包装和输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结尾药剂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药物的制剂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药物的物性特征、制剂技术和药效动力学等方面,药剂学为药物治疗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并推动新药的研发。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了解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有所帮助。

药剂学总结——精选推荐

药剂学总结——精选推荐

药剂学总结第⼀章概论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设计、制备⼯艺和合理应⽤等内容的综合性应⽤技术科学。

药物剂型(简称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例如:⽚剂、注射剂、胶囊剂)药物制剂(简称制剂):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

(例如:银翘⽚、氯化钠注射液、阿莫西林胶囊)制剂:制剂的研制过程。

制剂学:研究制剂的理论和制备⼯艺的科学。

药物的传递系统: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的总称。

包含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特征;药物的作⽤机制。

⽅剂:按医师临时处⽅,专为某⼀病⼈调制的具有明确的⽤法和⽤量的药剂。

调剂学:研究⽅剂的配制、服⽤等有关技术和理论的科学。

2、药物剂型的分类(1)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服制剂如颗粒剂、⽚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2)⾮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静脉iv. 肌内im. ⽪内id. ⽪下sc. 腹膜内ip. 动脉ia. 腔内ic. 注射剂呼吸道给药:喷雾剂、⽓雾剂、粉雾剂⽪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糊剂粘膜给药:滴眼剂、滴⿐剂、贴膜剂、含漱剂腔道给药:栓剂、滴剂、滴丸剂(2)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芳⾹⽔剂、溶液剂、糖浆剂、⽢油剂、注射液、醑剂等胶体溶液型:涂膜剂、胶浆剂等乳剂型:⼝服乳剂、静脉注射乳、部分搽剂⽓体分散型:⽓雾剂微粒分散型:微球、微囊、纳⽶囊等固体分散型:⽚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等(3)按制法分类(不能包含全部制剂,不常⽤)浸出制剂:如流浸膏、酊剂⽆菌制剂:如注射剂(4)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如溶液剂、注射剂、洗剂⽓体剂型:如⽓雾剂、喷雾剂固体剂型:如散剂、丸剂、⽚剂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栓剂、糊剂(四种分类⽅法各有特点,但均不完善或不全⾯,各有优缺点,因此采⽤综合分类的⽅法。

)3、药剂辅料是⽤于制造和调配药物制剂的各种必需品,是药物制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药剂学实习工作总结5篇

关于药剂学实习工作总结5篇

关于药剂学实习工作总结5篇药剂学实习工作总结(精选篇1)一、实习目的与任务实习是学校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在全面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后,进入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阶段。

通过实习,使我们能较系统地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立并对今后实际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具体地运用到实践中,更能学到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独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和竞争能力。

二、时间和实习安排共实习八个月,西药房、中药房、中心药房和药库每个药房实习均为两个月。

其中有十位同学被安排在__市中医院实习。

三、实习期工作总结和收获在实习期间,所有的同学都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各药房的工作纪律,积极主动,服从安排,按照实习轮转表的安排到各个科室去实习,以更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一轮的工作,待人亲善,努力学习,吃苦耐劳,能按照医院标语“以微笑换服务,以诚心换放心”来要求自己,积极维护医院美好形象,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遇事与带教老师共同商量,进行分析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思维,切实体会了实习的真正意义!(一)1、西药房的实习每个同学到西药房实习的第一时间都是看几天处方(手写处方),掌握处方的正确书写方法及每位医生的书写风格;刚开始的一天两天个个同学都喊头痛,看不懂医生的字,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再经过两天的努力,大家都熟悉了医生的书写,掌握了处方的正确书写和审方;接着带教老师为我们讲解药物的大致分类和位置,我们花了两天时间去熟悉药物的位置,最后带教老师教我们如何调配处方,直到我们掌握了,就进行单独调配处方等等经过不懈努力和各位老师的教导和帮助,我们掌握了大部分药物的别名,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熟悉了特殊药品的管理,如贵重药品专人专柜和毒麻药品,精__药品的双人双锁,每日一小点,每周一大点,次次登记入表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一、一些辅料的用途
1.乳糖
片剂:填充剂,尤其是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
注射剂:冻干保护剂
2.微晶纤维素
片剂: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干粘合剂”;片剂中含20%微晶纤维素时有崩解剂的作用3.甲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弱)
4.羧甲基纤维素钠
片剂:黏合剂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
5.乙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不溶于水)
缓(控)释制剂:骨架材料或膜控材料
固体分散体:难溶性载体材料
6.羟丙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薄膜包衣材料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微孔膜包衣片的致孔剂
7.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薄膜包衣材料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微孔膜包衣片的致孔剂
8.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肠溶材料
9.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肠溶材料
10.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
肠溶材料
11.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 AP)
肠溶材料
12.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
肠溶材料
13.丙烯酸树脂(肠溶型I、II、III号)、Eudragit L,Eudragit S(有时出现Eudragit L
100或Eudragit S 100)
肠溶材料
14.Eudragit RL,Eudragit RS:
难溶性载体材料
15.Eudragit E(与丙烯酸树脂IV号相当)
胃溶型高分子材料
16.醋酸纤维素
2007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第6 页,共114 页
水不溶型材料,可用于包衣或制备渗透泵片剂
17.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维酮PVP)类
P27:片剂:黏合剂
P58:片剂:胃溶型薄膜衣材料
P81:微丸:硝苯地平微丸(固体分散物)
P193:混悬剂:助悬剂
P221:固体分散物:水溶型载体材料
P227:缓(控)释制剂:亲水胶体骨架材料
P235:缓(控)释制剂:微孔膜包衣片中的致孔剂
18.聚乙烯醇
膜剂:成膜材料、助悬剂
19.羧甲基淀粉钠
片剂:崩解剂
20.交联聚维酮
片剂:崩解剂
2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片剂:崩解剂
22.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片剂:崩解剂
23.聚乳酸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用于制备微球、纳米粒等24.甘油(山梨醇丙二醇的作用与甘油比较接近)
液体制剂:溶剂、注射剂溶剂、助悬剂、保湿剂
胶囊和包衣材料中做增塑剂
软膏、经皮给药系统:渗透促进剂
增加疏水性药物的可湿性、静脉脂肪乳中渗透压调节剂甘油明胶(用于软膏、栓剂、固体分散体)
25.甘油明胶
P80:滴丸剂:水溶性基质
P85:栓剂:水溶性基质
P96:软膏剂:水溶性基质
26.十二烷基硫酸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乳剂、软膏:乳化剂
固体制剂的润湿剂/片剂的润滑剂
增溶剂
27.聚乙二醇(PEG)类
P28:片剂:水溶性润滑剂(PEG 4000, 6000)
P58:片剂:薄膜包衣处方中的增塑剂
P77:胶囊剂:软胶囊中非油性液体介质(PEG 400)
P79:滴丸剂:水溶性基质(PEG 4000, 6000,9300)
P85:栓剂:栓剂基质
P106:气雾剂:潜溶剂(PEG 400,600)
P118:注射剂:溶剂(PEG 400,600)
P167:液体制剂:溶剂(PEG 400,600)
P221:固体分散物:载体
P235:缓(控)释制剂:微孔膜包衣片中的致孔剂
P245:经皮吸收制剂:透皮吸收促进剂
28.泊洛沙姆(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固体分散物载体、栓剂基质、注射剂或输液的乳化剂
二、辅料的英文缩写
MC:甲基纤维素
EC:乙基纤维素
HPC:羟丙基纤维素
2007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第7 页,共114 页
HPMC:羟丙甲纤维素
CAP: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HPMC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HPMCAS: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
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
MCC:微晶纤维素
PVP:聚维酮
PEG:聚乙二醇
PV A:聚乙烯醇
CMS-Na:羧甲基淀粉钠
PVPP:交联聚维酮
CCNa: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三、防腐剂、抑菌剂小结
羟苯酯类(尼泊金)、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苯扎溴铵(新洁尔灭)、苯扎氯铵(洁
尔灭)、醋酸洗必泰、苯甲醇(同时局部止痛)、三氯叔丁醇(同时局部止痛)、硝基苯汞、硫柳汞、消毒净、邻苯基苯酚、苯氧乙醇、桉叶油、桂皮油、薄荷油等
四、灭菌法
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右旋糖酐,氯化钠输液,橡胶塞等用热压灭菌法;
维生素C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醋酸可的松注射液,氯霉素滴眼剂采用流通蒸汽灭菌法;
注射用油,油脂性基质,安瓿采用干热灭菌法;
无菌室的空气、操作台表面:紫外线杀菌法或气体熏蒸法;
手、无菌设备:化学药剂杀菌法
胰岛素注射液等生物制品:滤过除菌法
五、有关方程
1.Noyes-Whitney 方程:描述固体药物的溶出速度。

2.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P68 粉体的吸湿性)
3.置换价:(栓剂P87)
4.Poiseuile公式:描述滤过的影响因素(注射剂P124)
5.冰点降低法等渗调节计算公式:(注射剂P156)
6.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的计算:(液体P178)
2007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第8 页,共114 页
7.Stokes定律:描述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液体药剂P190)
8.Arrhenius公式:经典恒温法理论依据(稳定性P208)
10. 缓(控)释制剂药物释放曲线。

(缓释制剂P237)
零级释药:
一级释药:
Higuchi方程:
11.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中的公式:
六、有关制备技术
1.微囊:凝聚法(单,复),溶剂-非溶剂法,改变温度法,液中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喷
雾凝结法,空气悬浮法,界面缩聚法,辐射交联法
2.包合物: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
3.固体分散物: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溶剂-喷雾干燥法,研磨法
4.脂质体:注入法,薄膜分散法,超声波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冷冻干燥法
5.微球:乳化-固化法,喷雾干燥法,液中干燥法
6.纳米粒:胶束聚合法,乳化聚合法,界面聚合法,液中干燥法
7.微丸:沸腾制粒法,喷雾制粒法,包衣锅法,挤出滚圆法,离心抛射法,液中干燥法
8.栓剂:热熔法,冷压法,捏搓法
9.软膏:研和法,熔和法,乳化法
10.膜剂:均浆流延成膜法,压-融成膜法,复合制膜法
七、代表性辅料
1.微囊:明胶-阿拉伯胶
2.包合物:环糊精
3.固体分散物:PEG,PVP
4.脂质体:磷脂-胆固醇
5.微球:明胶、白蛋白、PLA等
6.栓剂:可可豆脂
7.软膏:凡士林等
8.膜剂:PVA
八、几个时间
1.灭菌好的安瓿放置不超过24小时;
2.注射用水贮存不超过12小时;
3.一般注射剂灌封后12小时内完成灭菌;
4.输液配液到灭菌4小时内完成
九、有关制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1.片剂:外观性状;片重差异;硬度和脆碎度;崩解度;溶出度或释放度;含量均匀度
2.散剂:均匀度;水分;装量差异;卫生学检查;粒度检查
3.颗粒剂:外观;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
4.胶囊剂:外观;水分;装量差异;崩解度与溶出度。

5.滴丸剂:重量差异;溶散时限检查等。

6.栓剂:外观;重量差异;融变时限;熔点范围;体外溶出试验与体内吸收试验等
7.软膏剂:粒度;装量;微生物限度;主药含量;物理性质;刺激性;稳定性;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穿透及吸收等。

8.透皮贴剂:重量差异;面积差异;含量均匀度;释放度等。

十、区别定义
2007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第9 页,共114 页
1.微型胶囊:是将固态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囊材)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

1-5000μm
2.微丸:指由药物与辅料构成的直径小于2.5mm的球状实体。

3.微球:使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骨架中所形成的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粒径通常在1~250μm之间。

4.纳米粒:由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固态胶体粒子,粒径多在10~1000nm范围内。

5.滴丸剂: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