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记录本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XXX放射科6月份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三)讨论时间:2014年6月13日地点:放射科阅片室主持人:XXX资料准备及讨论记录人:应参加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到人员:未到人员: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62岁检查ID:科室:普外烧伤泌尿科床号:30简要病史:全身发现散在肿块渐增大1月。
辅助检查资料:无影像诊断: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临床诊断:1、全身多发肿块:脂肪瘤?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组织多2、高血压2级(极高危险组)发转移性病灶考虑,右肾萎缩。
胰腺头部增3、冠心病。
大,转移灶待排,建议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
讨论记录向飞医师意见: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组织多发病灶,首先考虑转移性病变,该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能发现原发病灶。
XXX医师意见:全身多发脏器、软组织病变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
(建议淋巴结穿刺活检)活检对该病变的诊断有所帮助。
XXX、XXX、XXX、XXX、XXX医师意见:同意上述医师意见。
XXX、XXX、XXX见学技士意见:同意上述医师意见。
存在问题:总结: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构造多发转移性病灶斟酌,右肾萎缩。
(发起淋巴结穿刺活检)胰腺头部增大,转移灶待排,发起CT加强扫描进一步检查。
整改意见:备注:每周五下午14:30开始,作为疑难病例读片时间,影像科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
质控组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绍病情、检查经过。
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
由当日值班医师将所讨论的病例进行记录。
XXX放射科6月份疑问病例讨论记录(四)讨论工夫:2014年6月17日地点:放射科阅片室主持人:XXX资料准备及讨论记录人:应参加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到人员:未到人员: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岁:74岁检查ID:科室:内一科床号:22简要病史:进行性吞咽困难9个月,呕血2辅助检查资料:测随机指尖血糖为:天。
病例讨论记录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患者姓名:王XX 性别:女年龄:74岁讨论时间:09.06.19 讨论地点:内分泌科医生办公室参加讨论人员:董XX副主任医师,桑XX主治医师,杜XX住院医师,余XX住院医师及实习同学3人。
主持人:科主任董XX副主任医师桑XX主治医师报病历:患者王XX,女,74岁,以“腰背部疼痛2月余,双下肢无力1天”为入院。
既往患“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
于2009.05.15在省肿瘤医院行全身PET-CT检查报告:1. 左上肺不规则卵圆形,代谢活跃,考虑周围型肺癌多发转移2.肾上腺多发转移,3.脑转移瘤。
此次于入院第一天出现,入院查体:BP120/70mmhg,神志清,精神欠佳,右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率70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腰3椎体压痛阳性,双下肢1°水肿。
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精神欠佳,言清语利,应答切题,记忆力尚可,双侧额纹对称,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明显减退,胸10以下触觉、痛觉明显减退。
双巴氏征阳性。
入院诊断:1.肺癌多发转移并双下肢软瘫;2.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
3.高血压3即,极高危。
4.坠积性肺炎。
入院后给予抗感染,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治疗。
神经内科会诊考虑脊髓横贯性损害1)转移癌2)放射性脊髓病3)脊椎骨折压迫4)副癌综合症。
建议行以胸5、6为中心查脊髓MRI,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
化验肾功能尿素氮13mmol/L,肌酐201umol/L,血糖3.13mmol/L。
于入院第3天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眼向右上凝视,考虑癫痫发作,化验血糖2.0mmol/L.给予高渗糖静推。
急查床边心电图为1.窦性心律2.正常心电图。
请大家讨论目前诊断及下一步治疗。
杜XX住院医师:患者老年女性,腰背部疼痛2月余,双下肢无力1天,结合既往病史,查体右下肺可闻及湿罗音,T10以下平面感觉减退,T8、9痛觉过敏。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第一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科室医务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现阶段采取的整治措施:病情的演变过程:个人发言: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科主任签字:要求1、专人记录2、凡是危重、诊断不明的病人必须进行科内讨论3、凡是以“待查”、诊断不明入院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仍未明确诊断者,必须科内进行讨论4、虽然诊断明确的病人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多脏器功能损害者需要进行讨论5、外科系统应将术前讨论记录填写在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中,格式与、要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要求一致。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死亡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诊治过程:个人发言: 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1、死亡原因2、经验教训科主任签字:要求1、所有入院超过24小时死亡病历均要进行死亡讨论并且在死亡后一周内完成2、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本X年X月X日——X年X月X日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由医务科提供)X月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1、进修、实习医生名单,带教老师名单。
带教老师进修、实习医生 XXXXXX XXXXXX XXXXXX2、进修、实习医生考勤记录3、教学计划4、教学讲课记录(有讲义)5、教学查房记录6、教学情况小结(包括:进修、实习医生病历书写完成情况、各种操作完成情况,病种完成率等)要求1、每月教学讲课不少于2次、讲课内容必须有讲义2、每月教学查房不少于4次院内感染记录本科室院内感染监控医生名单、护士名单X月院内感染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床位住院号入院时间:****年**月**日诊断:院内感染发生时间:****年**月**日院内感染诊断:院内感染诊断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抗生素应用情况:治疗结果:医师签名:本月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小结:要求1、所有确证的院内感染均需记录2、每月对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必须进行分析小结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本 X月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时间:****年**月**日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本月科室在医疗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隐患:整改的措施:科主任签字要求1、科室医疗安全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并详细记录。
(完整版)临床病例讨论记录表

(完整版)临床病例讨论记录表临床病例讨论记录表
病例信息
- 患者姓名:[患者姓名]
- 年龄:[患者年龄]
- 性别:[患者性别]
- 主要症状:[患者主要症状]
- 就诊日期:[就诊日期]
病史
- 既往病史:[患者既往病史]
- 家族病史:[患者家族病史]
- 过敏史:[患者过敏史]
临床检查
- 体格检查:[患者体格检查结果]
- 实验室检查:[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 影像学检查:[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
诊断讨论
- 主要问题:[讨论的主要问题]
- 参与讨论人员:[讨论的参与人员]
- 讨论内容:[讨论的具体内容]
病例管理及治疗
- 治疗方案:[制定的治疗方案]
- 给予建议:[给予的相关建议]
- 随访计划:[制定的随访计划]
结束语
本次病例讨论对于更好地了解该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多学科的讨论和意见交流,加强了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认识,
为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希望能够持续关注该患者的治疗进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注:以上信息仅为讨论记录,实际治疗方案应根据临床医生的判断和医疗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医院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医院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第一次讨论会议记录(日期:X年X月X日)与会人员:1.主治医师A2.主治医师B3.主治医师C4.护士长D5.护士E6.病案室主任F会议议程:1.对最近的死亡病例进行回顾和分析。
2.对死亡病例的医疗处置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
3.分析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会议记录:1.回顾和分析a.死亡病例1:患者X,年龄60岁,入院原因为心肌梗死。
治疗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心律失常并最终死亡。
主要原因可能是在药物治疗中忽视了患者心电图的变化。
警戒线上升后,应该立即停用此药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b.死亡病例2:患者Y,年龄45岁,入院原因为肺炎。
治疗过程中发生了呼吸衰竭并最终死亡。
主要原因可能是在监测和评估患者呼吸功能时存在疏忽。
每小时检查一次生命体征的频率应增加,并在病情恶化时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c.死亡病例3:患者Z,年龄70岁,入院原因为脑血栓。
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并最终死亡。
主要原因可能是未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在患者出现异常症状时应该尽快通知医生,并进行必要的药物调整。
2.医疗处置过程评估和总结a.对患者的监护频率和生命体征的检查频率进行评估。
是否需要调整监护频率和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
b.对医生的用药选择和调整过程进行评估。
是否需要加强用药知识培训,并建立药物剂量调整的规范流程。
c.对患者转运和接诊过程进行评估。
是否需要加强内外科之间的沟通配合,并完善转运的紧急抢救措施。
3.改进方案a.将监护频率和生命体征的检查频率增加至每半小时一次,并建立详细的监护记录表。
b.加强医生和护士的用药知识培训,并建立用药调整的规范流程。
c.加强内外科之间的沟通配合,确保转运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d.建立病历联查制度,及时获取病人的历史病情和用药信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讨论会议结束。
第二次讨论会议记录(日期:X年X月X日)与会人员:1.主治医师A2.主治医师B3.主治医师C4.护士长D5.护士E6.病案室主任F会议议程:1.评估和总结上次改进方案的效果。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病例讨论记录——乙型肝炎慢性化为肝硬化并发症日期: 20XX年XX月XX日参与人员:主治医师、主管护士、住院医师、研究生实习生、患者家属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性,62岁,农民,住院诊断:乙型肝炎慢性化为肝硬化并发症。
患者于201X年10月份开始感觉嗓子不舒服,随后出现肝区疼痛、食欲下降、肝区肿大等症状。
入院时,患者主诉肝区疼痛加重、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体检发现患者肝硬化已经达到了Child-Pugh C级。
患者既往史:乙型肝炎患者,患病时间长达40年,曾经有过多次肝区疼痛并接受过抗病毒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患者同时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检查与诊断结果入院后,患者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包括肝功能、肝血流、肝脾B超等检查。
检查结果如下: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升高,GPT 148U/L,GOT 118U/L;白蛋白降低,28.7g/L;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17秒、凝血酶时间高于正常值两倍以上;乙型肝炎病毒检测:HBsAg阳性,HBV DNA > 1 × 10^8 IU/mL肝脾B超:肝脏体积较小,表面呈凹陷,内部呈回声未均,肝内钙化点;外科并重度升压及降伏,肝内动脉血管显影不良、门脉血流减慢;脾脏显示显著肿大,脾门静脉明显扩张。
诊断:1. 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期,传染性突出,重度肝硬化Child-Pugh C级。
2. 门脉高压综合征,脾脏大量贮存红细胞与白细胞;3. 轻度呼吸困难,考虑右上肺部感染周围型肺癌;4. 血糖控制不理想,而且难以控制,饮食也不规律,存在糖尿病并发症;5. 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治疗方案讨论主治医师:通过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史,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仅是乙型肝炎患者,还同时患有其他疾病。
针对乙型肝炎,我们将采用抗病毒治疗,以尽可能降低传染性和减少肝损伤。
考虑到患者Child-Pugh分级是C级,我们决定采用Entecavir 0.5mg 每天一次治疗,同时加强肝功能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包括引流肝内液体、营养支持、依据病人 Gi 进行通气支持、预防感染等。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一、基本信息讨论时间:具体时间讨论地点:详细地点主持人:主持人姓名参加人员:参加人员姓名,按职称从高到低依次列出患者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住院号:_____二、病例介绍主管医师:主管医师姓名患者因简要描述症状入院,入院时间为具体日期。
患者既往有列出患者的既往病史病史,目前主要症状为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初步诊断为初步诊断的疾病名称。
三、讨论目的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评估预后。
四、讨论过程医师 1:从患者目前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来看,我认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诊断思路,但还需要进一步排除可能存在的其他疾病。
医师2:我同意医师1 的看法,同时我觉得补充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建议进行相关的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措施。
医师 3:我有不同的意见,根据我的经验和分析阐述不同的观点和理由,我认为更倾向于另一种诊断或治疗方案。
……(各位医师依次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五、讨论结果经过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达成以下共识:1、诊断:明确最终的诊断结果2、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列出具体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手术治疗(如有):描述手术方式、预计时间等其他治疗措施: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3、预后评估: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大致的评估和预测六、下一步计划1、主管医师按照讨论确定的治疗方案尽快实施治疗。
2、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安排相关的复查和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七、记录人记录人姓名八、签名主持人签名:________参加人员签名:________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疑难病例讨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集合众多医师的智慧和经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每次讨论都应该认真记录,以便后续的查阅和总结经验教训。
同时,讨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每位医师的意见,保持开放、严谨的态度,以确保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在记录讨论内容时,要尽可能准确、清晰地表达各位医师的观点,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主治医师:初步诊断:住院科室:会诊科室/专科门诊:讨论时间:讨论地点:讨论人员:1. 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2. 住院医师:3. 病区护士长/护理组长:4. 实习医生:5. 药师:6. 实验室科室代表:7. 影像科室代表:8. 其他相关专科医生:讨论目的:对于本病例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达成共识,优化治疗方案。
讨论内容:患者病情简介:(包括入院原因、主要症状、体格检查结果等)讨论1:初步诊断确认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结果和辅助检查报告,确定患者初步诊断。
对于初步诊断的依据和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讨论2:进一步辅助检查根据初步诊断和临床表现,讨论进一步辅助检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讨论各种检查手段的优缺点、风险和价值,达成共识并制定下一步检查计划。
讨论3: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步诊断和辅助检查结果,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可能存在的治疗难点和困难,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讨论其可行性和风险。
根据专科相关意见,综合各方建议达成一致。
讨论4:随访和复查计划根据患者病情以及治疗方案和专科意见,讨论制定患者的随访和复查计划。
包括复查的内容、时间、频率以及需要监测的指标等。
讨论结果:1. 确定患者初步诊断为:2. 进一步辅助检查计划:3. 治疗方案:4. 随访和复查计划:讨论中的问题和建议:1.2.3....讨论结论:本次讨论针对患者病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建议,并达成共识。
对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随访提供了指导意见。
各科室将按照讨论结果制定具体方案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会诊医嘱:1. 确认诊断后,即刻通知会诊科室,并提供相关资料。
2. 根据讨论结果,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时嘱咐责任医生执行。
3. 根据随访和复查计划,安排患者的随访和复查工作。
4. 感谢各科室参与讨论,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做出努力。
总结:经过多科室的讨论和分析,针对该病例提出了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