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2)

合集下载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水稻 一年两熟或三熟 柑橘、柚、茶 船
秦岭—淮河线在气候方面的地理意义: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暖温带和亚热带 (温度带)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800毫米
年等降水量线。
(4)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1月0℃ 冰,以南则不会。
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是依据气候和地形 的差异,同时兼顾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 的不 同来划分的。
•我们仔细观察下面几组图片,思 考、回答图片后面的问题。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A C
B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观察分析
将你们的发现说出来:
400 秦岭 淮河
A
观察:界线A与右图中哪条界线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季风影响
返回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 1、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 2、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 响,即季风因素的影响。
B
观察:
界线B大致与1月 0 ℃等
温线的分布最接近。大致 与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最接近。界线B的确定, 主导因素是: 气温和降水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 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以西
青藏 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 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 阿尔金山以南
西藏、青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川西部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海拔高,气候寒冷
名称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主导因素
季风 气温和降水
地势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和划分依据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和划分依据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和划分依据1、北方地区:(1)位置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2)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位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20%,人口占全国的40%,人口密度大,汉族占绝大多数,主要少数民族为朝鲜族和满族。

B、平原广阔,主要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农产品丰富,以旱作作物为主,如冬小麦、棉花、花生、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C、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

2、南方地区:(1)位置范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南部临东海、南海。

(2)主要省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的全部或大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位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占全国的55%,人口密度大,汉族占大多数。

B、平原、丘陵交错分布,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西部有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盛产淡水鱼、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如蚕丝、甘蔗、柑橘等。

D、矿产资源种类多,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3、西北地区:(1)位置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主要省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大部、宁夏北部和甘肃西北部。

(3)划分依据:是我国的非季风区,深居内陆,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4)主要特征:A、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占全国的4%,其中汉族占2/3。

B、地形以高原、盆地、山脉为主。

有大兴安岭、天山、昆仑山、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C、降水量少,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以灌溉农业为主,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长绒棉等。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分区的范围和依据如下:
-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东北三省和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分、北京和天津),还包括甘肃的东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

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0%,人口较多,约占中国人口的43%。

-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西南三省一区一市,沿海四省等(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大部分、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广东、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5%,人口众多,约占全国的52%。

-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

包括新疆、内蒙、宁夏、陕西和甘肃的西北部。

西北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33%,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占区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 青藏地区: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

青藏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2%,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方。

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综合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土壤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 秦岭淮河以南多贫瘠的红壤。 【自然植被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生产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 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 米、棉花、花生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 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 棉花、油菜为主。
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
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
牛羊成群的内蒙古高原
塔克拉玛干沙漠
新疆戈壁滩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 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可将我国 划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和青藏地区。
划分季风区与 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四大地理区域什么方面有差异呢?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其重要意义表现在: 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2.相当于我国年降水800mm等降水量线 3.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即水稻和小麦主产区分界线 4.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相当于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 6.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两边,暖温亚热分界线 湿润半湿分两半,八百毫米降水线
一月0℃等温线,水田旱地分界线
南方北方分界线,自然风光大异然
阴山 贺 兰 山
秦岭
淮河
0℃
第二阶梯:多盆地 和高原
1000米—2000米 第一阶梯: 青藏高原 4000米
第三阶梯: 平原和丘陵为主
500米以下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 梯
第三级阶梯
1、划分四大地理区域主要依据: 气候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800mm等降水量线) 3、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 400mm的等降水量线北段或东部

教案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教案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旳划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全书教材分析:分区地理中区域差别是自然环境旳一大特点,区域划分是学习地理旳过程中常常运用到旳,但对于学生来说,区域划分是怎么回事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结识。

在学生已有旳感性知识基础上专家本章,我觉得是我们教学旳出发点和基础。

而第一节课又是基础旳基础,全书旳核心,因此这节课旳教学要体现这样旳特性。

本节教材旳内容重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结识不同旳地理区域。

”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上结识我国旳四大地理区域。

本节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伙学习为主,突出课堂教学旳主体性,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和民主性。

立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旳问题意识,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旳培养;以“先学后导——自主合伙——问题评价”为教学模式,充足发挥小组合伙学习旳作用,关注细节,注重评价,全面贯彻“三维目旳”。

二、教学目旳1、知识与技能目旳♦初步理解区域划分旳因素及相应旳地理区域类型;♦在简朴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旳地理位置、范畴及划分因素,掌握四大地理区域旳特性;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阐明秦岭—淮河一线旳意义。

2、能力目旳♦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测判断能力和积极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旳划分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ﻩ通过本节课旳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旳大好河山。

三、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旳位置、范畴及划分因素;♦掌握秦岭——淮河一线旳重要地理意义。

四、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旳空间概念。

五、教学措施读图观测、归纳法、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六、教学过程㈠导入教师指引学生阅读本章旳题目,结识本章要论述解决旳问题。

(从整体上把握本章,以便掌握本章旳知识脉络。

)教师:所谓旳差别就是不同旳地方不同样旳地方,指旳是自然和人文方面。

中国旳地理差别固然是中国不同地区自然和人文不同样旳地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知识与技能1.阅读教材P2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了解秦岭、淮河的位置及走向。

2.认识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分析此线南北两侧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差异。

3.阅读教材P4图5-8“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说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范围,分析其划分的依据。

过程与方法1.在教材P2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中找出秦岭—淮河线,说明其地理意义。

2. 在教材P4图5-8“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描画四大区域的分界线,标注其名称。

3.通过比较说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分步导学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课堂同学们,我国地域辽阔,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涵盖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

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看看这些区域都有哪些差异!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进入本课的学习。

秦岭—淮河线一、秦岭—淮河线教师多媒体出示有关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理景观图片,观察南北两侧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差异?活动一:读教材P2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阅读教材P3“秦岭和淮河”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教师多媒体出示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对此学生就会生发出“为什么?”,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欲。

(续表)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分步导学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秦岭—淮河线3.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学生] 先讨论,然后再指图回答。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2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2

结 束
北方地区
中 国 四 大 地 理 区 域 划 分
季风区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
西北地区 非季风区
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
青藏地区
练习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秦岭 (山脉) 淮河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季风区与非季风 区的界线,大致与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 第 一 级与第 二 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耕作制度 主要经济作物
传统运输方式
马拉大车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 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的一条 重要的地理界线。
活动
1. 你的家乡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地区? 2.议一议,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3.尝试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
观图思考
观察界线C,看看它与右图中的哪个地势阶梯分界线基本 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形(地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为界)
名称
主导因素/依据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季风 活动
说说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大致范围,及 其划分依据。
人文地理景观
阅读
二、秦岭-淮河—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4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北方 地区 南方 地区 西北 地区 青藏 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 南部临东海、南海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 阿尔金山以北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 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

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

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