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振动专题交流
对爆破振动速度影响因素的探讨

对爆破振动速度影响因素的探讨摘要:爆破振动速度是爆破地震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准确地计算好爆破振动速度对指导爆破作业有重要意义。
文章根据贵阳市金阳新区金岭东路爆破现场测试情况,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分析数据结果,探讨爆破振动速度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爆破;振动速度;最小二乘法;影响因素1 引言爆破以工程建设为目的,它作为工程施工的一种手段,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随着爆破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工程爆破带来的危害日益凸显,其中爆破地震波会造成人员、设备、建(构)筑物的伤害和损害是我们公认的危害之一。
爆破地震波中一个主要的参数是爆破振动速度,而爆破振动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萨道夫斯基提出了集中药包时的经验公式为:(1)其中Q表示装药量,R表示距爆源中心的距离,K和α为两个系数。
为了准确预测和计算爆破振动速度,往往依靠经验公式来计算,然而在一些工程当中,这种预测出来的爆破振动速度和用仪器测试出来的振动速度相差甚大。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来探讨爆破振动速度的有关因素,为以后的工程在考虑爆破振动因素和计算爆破振动速度提供参考。
2 现场试验2.1 工程概况贵阳市金阳新区金岭东路西起金岭西路与金阳北路的交叉口,向东于K0+762.335(X=51 256.000,Y=63 343.900)处与观山北路相交,再向东于K2+549.146(X=51 182.600,Y=65 113.300)处与长岭路相交,终点与210国道相连。
路堑开挖宽度为60 m,山体高度高低不等,最高处约为20 m,土石方开挖工程量约为20万m3,土方工程约占30%,石方工程约占70%。
爆区土质主要为黏性土,爆区石质为白云岩,呈赤褐色,结构疏松,属中硬以上岩石,结构完好。
爆区为独立山体,自身地下岩层含水量较少,爆破最低高程位置无地下水。
2.2 爆破和测试方案2.2.1 爆破方案针对该地块周围环境的特点,施工从上到下、由西向东分层、逐段爆破和开挖,并采用毫秒延时爆破方式进行土石方爆破。
隧道施工中的爆破与爆破振动控制

隧道施工中的爆破与爆破振动控制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它需要经过多个施工环节才能完工。
其中,爆破是隧道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加速工程进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振动问题。
本文将探讨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技术以及如何控制爆破振动的相关策略。
一、爆破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1. 爆破的作用在隧道施工中,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爆破技术能够有效地破碎硬岩、软土等地层,加速施工进程。
通过合理的爆破设计,可以减少人工挖掘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提高工程效率。
2. 爆破的过程隧道爆破通常分为预裂爆破和总爆破两个阶段。
预裂爆破是通过钻孔、注水等工艺,在岩石中形成预裂缝,以便于总爆破的进行。
总爆破则是通过引爆装置,将预裂缝进行破碎。
二、爆破振动对隧道工程的影响1. 爆破振动引起的问题爆破振动会引发地表和地下的振动,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包括建筑物、管道、地下水位等。
破坏性的振动和震动声会导致噪音扰民、建筑物的损坏,甚至影响到地下水资源。
2. 爆破振动的监测为了准确评估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对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通常通过地震仪等设备,监测地表振动、动态变化等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三、控制爆破振动的策略1. 合理的爆破设计在隧道爆破中,合理设计爆破参数是降低振动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装药方式、炸药量以及引爆顺序等因素的控制,可以减少振动幅度和能量释放,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防护措施的采取为了保护周围建筑物和设施不受振动影响,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爆破前进行建筑物的加固,设置振动屏障或音频隔离墙以减缓振动传播,以及采用减震措施等。
3. 合理的施工时间安排在爆破施工中,合理的时间安排也是降低振动影响的重要因素。
避免在夜间或节假日等高峰时段进行爆破作业,可以减少振动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干扰,降低社会不安。
四、未来爆破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爆破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智能化的爆破系统,通过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模拟技术,实现对爆破振动的更加精准控制。
爆破振动

矿山开采中的爆破震动与振动控制技术

在城市拆除工程中,通过爆破震动控制技术,降低对周边建筑的影响。
城市拆除
在水利工程中,利用爆破震动控制技术,确保工程安全和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
03
CHAPTER
爆破震动监测技术
包括加速度计、速度计、位移计等传感器,用于采集爆破震动数据。
监测设备
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数据采集系统。
矿山开采中的爆破震动与振动控制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矿山开采中的爆破震动概述爆破震动控制技术爆破震动监测技术爆破震动安全标准与规范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CHAPTER
矿山开采中的爆破震动概述
01
02
爆破震动以波的形式传播,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爆破震动是指矿山开采过程中,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在周围介质中引发的震动现象。
开展爆破震动与地质结构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揭示不同地质条件下爆破震动的传播特点和衰减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展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振动监测仪器和传感器,实现对爆破震动的快速、准确监测。
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对振动异常的发现和处理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数据传输
利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评估爆破震动的影响。
数据处理与分析
振动监测
通过传感器监测矿山开采过程中的振动信号,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03
预防性维护
通过对爆破震动数据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预防性措施,确保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
01
安全评估
通过对爆破震动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其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和设施的影响,确保矿山开采的安全性。
爆破振动影响与测试技术交流座谈会会议纪要-中国力学学会

爆破振动影响与测试技术交流座谈会会议纪要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协同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组织的“爆破振动影响与测试技术交流座谈会”于4月9日~12日在杭州市花港海航度假酒店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爆破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共40余人。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名誉理事长冯叔瑜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理事长汪旭光院士主持会议并在会上做了讲话。
汪院士指出,召开这次交流座谈会对我们工程爆破界十分必要,是中国工程爆破协会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汪院士说,这次会议将对爆破振动危害与控制技术、振动安全标准、测试仪器与测试技术、数字测振等举行专题报告并进行座谈讨论,希望能得到较为集中的意见和较为一致的结论。
同时,也为修订《爆破安全规程》以及制订有关爆破振动的技术标准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与数据,以解决爆破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涉及爆破振动理论研究、减(降)振技术与工程实践,测试仪器技术等方面,论文内容丰富,质量较高。
会议出版了“论文汇编”。
© Copy Right Reserved.会上共进行了17个专题发言,其中有两个振动仪器生产厂家做了产品的应用介绍。
会议还围绕大会上的专题发言及有关爆破振动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会议进行的紧张有序,在有关爆破振动理论、控制与测试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达成许多共识,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
现将会议有关事项纪要如下:1. 随着爆破形式的多样性,爆破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爆破环境的进一步复杂,由爆破振动引发的安全问题及民事纠纷会更加频繁。
严格控制爆破地震效应、科学监测爆破振动影响、客观分析爆破振动危害、妥善处理民事纠纷等问题成为工程爆破界迫切解决的问题,对此会议达成了共识。
2. 通过专题发言和座谈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振动频率、振动速度是影响爆破振动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采取多种减振或降振措施,严格控制爆破振动,是爆破工程中必须注重的问题;大力推广先进的起爆器材是降低爆破振动的技术关键;对爆破工程进行安全评估是确保爆破工程安全的必要步骤。
地下工程爆破震动控制技术措施分析

地下工程爆破震动控制技术措施分析地下工程中的爆破作业是常见的施工方法,然而由于爆破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周围环境和周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震动控制,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周围环境的稳定。
在进行地下工程爆破作业之前,需要先进行震动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爆破震动对周围建筑物、地质和水文环境的可能影响,然后制定合理的震动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爆破震动控制技术措施。
1. 震动监测:在进行爆破作业之前,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震动监测,监测数据包括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振动位移等参数,以评估爆破震动的强度及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2. 震动预测和模拟:通过震动监测数据,可以进行震动预测和模拟,依据已有的震动数据,预测爆破作业带来的震动影响范围,并进行模拟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措施。
3. 合理选取爆破参数:爆破参数的选择对于控制爆破震动至关重要。
爆破参数包括炸药的种类、装药量、布置方式等。
合理的爆破参数选择可以减小震动传播和影响范围。
4. 起爆顺序:对于较大规模的爆破作业,选择合理的起爆顺序可以有效控制震动的传播方向和强度。
通过合理的起爆顺序,可以将震波引导向不易受到影响的区域,减小因震动而造成的影响。
5. 控制爆破振动传播途径:对于地下爆破作业,控制爆破振动的传播途径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可以通过合理的爆破孔的布置方式、间距的设定以及地下水的处理等方法,减小震动的传播范围。
6. 震动衰减措施:在进行地下爆破作业时,可以采取一些震动衰减措施,如在震源点周围设置缓冲层、挡墙、挡板等,减少震动的传播和影响。
7. 建筑物保护:对于地下爆破作业附近的建筑物,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如加固结构、增加振动隔离层、采取振动补偿等方法,减小因爆破震动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
地下工程爆破震动控制技术措施的选择和实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周围环境的稳定。
需要将震动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爆破作业的效率和效果。
隧道爆破近区爆破振动测试研究

隧道爆破近区爆破振动测试研究隧道爆破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但在爆破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隧道爆破近区爆破振动进行测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过去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不足,并探讨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详细介绍选用的实验方法、测试技术,并分析实验结果。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隧道爆破近区爆破振动的测量和预测方面。
这些研究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技术,如地震加速度计、应变片、光纤传感器等,对隧道爆破产生的振动速度、加速度和位移进行了测量和建模。
同时,研究者们还对影响爆破振动的因素如炸药量、爆心距、地质条件等进行了分析。
尽管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测试方法不统一,导致不同研究结果之间难以比较;缺乏对隧道爆破近区爆破振动规律的深入研究;尚未建立完善的预测模型,无法准确预测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用地震加速度计对隧道爆破近区爆破振动进行测试,并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将测试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采集器。
实验中,我们在隧道的不同位置布置了多个加速度计,以全面监测隧道爆破过程中的振动情况。
测试中,我们记录了爆破过程中的地震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数据,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发现隧道爆破近区爆破振动具有以下规律:隧道地质条件对爆破振动具有一定影响,软弱地质条件会导致振动加剧;隧道形状、尺寸等结构因素对爆破振动产生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过去研究中未提及的现象,如隧道爆破近区存在瞬态波和稳态波两种传播方式,且瞬态波的传播距离较远,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大。
这一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隧道爆破近区爆破振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通过对隧道爆破近区爆破振动测试的研究,发现隧道爆破产生的振动以纵波为主,横波较小,且随着爆心距的增加,爆破振动逐渐减小。
我们还发现隧道地质条件和结构因素对爆破振动产生一定影响。
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在施工隧道时,由于物理空间的限制、隧道内外岩石的强度差异等原因,常需要利用爆破技术来进行石头的破碎,方便挖掘。
但是随着隧道越来越“近”城市、越来越复杂的地下构造和地质地形,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问题也愈加突出,尤其是因为隧道爆破产生的振动对地下环境、周边的建筑物、桥梁等产生威胁,因此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便应运而生。
一、爆破振动的影响因素及特点要想研究隧道爆破时的振动,我们先得了解影响隧道爆破振动的因素和振动的特点。
爆破振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爆炸药的性质、爆炸药的药量、爆炸药包囊厚度、爆破孔的布置方式、爆破孔直径、岩体物理力学特性以及周围环境条件等等。
在高速公路、市区内的隧道、桥梁等狭窄的地域,产生的隧道爆破振动的特点是:1. 振动频率较高2. 振幅很小3. 振动持续时间短4. 具有随机性5. 频繁产生二、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针对隧道爆破振动影响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控制技术:1. 引爆药量调整技术通过减少爆炸药量,从而降低振动。
2. 引爆时间依序错延技术在方向、间距等条件固定的情况下,根据预测的振动值大小,采取错延引爆时间,只发生小分段的爆破作业,达到减小整体振动的目的。
3. 阻抗匹配技术采用改善岩体与爆破时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来达到降低爆破所产生的振动波的强度的目的。
4.防振手段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隔振和减振,迫使爆破振动能匀速向周围环境传输,以达到起到防振的目的。
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和未来应用方向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首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模拟成为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
其中,地震动计算、弹性波传播、岩体力学、爆炸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生物仿生学的出现,使得一些仿生结构、材料被用于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
例如,蜂巢结构、树形结构等,在发挥其原有功能的同时,可以起到隔振和减振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 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c 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 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深埋大小、爆源方向、地震振 动频率等因素。 d 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 的上限值选取。
§1 爆破振动基本原理
爆破振动具有如下特征
1爆破振动持续时间很短
一般一次振动只有几十毫秒至几百毫秒,
即使对于多段微差爆破,其振动时间也在
秒的量级中。而天然地震振动时间长,一
般一次振动能持续几秒至十几、几十秒,
所以其破坏能量往往比爆破振动大很多。
§1 爆破振动基本原理
2爆破振动频率较高
一般主振频率在5~500Hz,不易引起
当结构体受到扰动开始振动时, 由弹 性力学理论有: σ= Eε (2)
§2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式中, σ为爆破振动在结构体中产 生的应力, MPa; E为结构体的弹性模 量; ε为结构体产生的应变。 根据波动理论, 有: ε = v/c, (3) 式中, c为爆破振动波的传播速度。 根据式 (2)和式 (3), 可以得到应 力与质点振动速度的关系为: σ = Ev/c σmax = Evmax /c (4)
§2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2.1爆破振动危害机制 大量的现场试验和观测资料表明, 爆破振动的强度与质点振速大小的相关 性较好, 且振速与岩土性质有较稳定的 关系; 而质点振动位移及加速度都不具 有质点振动速度这一特性。 采用质点振动速度可以和振动波所 携带的能量及所产生的地应力相联系, 并和结构中产生的动能和内应力建立关 系。
§2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将 振动速度作为制定相关安全规程或规范 的控制指标。我国首部全国性的《爆破 安全规程》GB6722-1986 也是采用质点 振动速度峰值作为安全判据。
§2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把介质质点振动看作是简谐运动, 其 谐振速度为: v= 2π A f (1) 式中, v为质点振动速度, m /s; A 为质点振动幅值,m; f为质点振动频率, Hz。
8~12
15~20 20~30
10~15
10
1.5~2.0 3.0~4.0 7.0~8.0
2.0~2.5 4.0~5.0 8.0~10.0
2.5~3.0 5.0~7.0 10.0~12.0
§2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爆破振动监测应同时测定质点振动相互垂 直的三个分量。 注 1:表中质点振动速度为三个分量中的最 大值,振动频率为主振频率。
§1 爆破振动基本原理
R0
R1
R2
爆破的内部作用 R0-药包半径;R1-粉碎区半径;R2-破裂区半径
§1 爆破振动基本原理
1.2爆破震动传播规律 爆破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包 括在介质内部传播的体波和沿分层岩 石层面传播的面波。震动区的能量仅 占爆炸总能量的很小部分,在岩石和 干土中约为 2%~6%,在湿土中约为 5 %~ 6 %,在水中约为 20% 。震动区内 的应力波虽然已经大大衰减,这些具 有一定强度的小震幅震动仍足以使结 构发生轻微破坏及发生不同程度的损 伤破坏。
建筑物共振破坏,破坏性相对较弱。而天
然地震频率低,一般主振频率为0.5~5Hz,
这与大多数一、二层结构的民用建筑固有
频率4~12Hz比较接近,易引起共振破坏,
其破坏性强。 y(t ) yst
1
1 2
2
sin t yst sin t
§1 爆破振动基本原理
3爆破振动主频受爆破类型影响大
2.7~3.0
4.2~5.0 0.3~0.5
§2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 注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选取 频率时亦可参考下列数据:酮室爆破<20 Hz;深孔爆破10 H ~ 60 Hz;浅孔爆破40Hz~100 Hz
a 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
4
5 6
一般古建筑与古迹
运行中的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 控制室设备/0.5 水工隧洞/7~15
7
8 9
交通隧道/10~20 矿山巷道/15~30
永久性岩石高边坡 新浇大体积混凝土(C20): 龄期:初凝~3天/2~3 龄期:3天~7天/3~7 龄期:7天~28天/7~12
10~12 15~18
5~9
12~15 18~25
§2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表 4
爆破震动安全允许标准
安全允许振速(cm/s)
序号
1
保护对象类别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 型砌块建筑物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一般古建筑与古迹 水工隧道 矿山巷道 交通隧道 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 制室设备 新浇大体积混凝土: 龄期:初凝~3d 龄期:3d ~ 7d 龄期:7d ~ 28d
§2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2.2 国外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随着对爆破振动危害机制的深入研 究 ,发现爆破地震对结构的危害不仅与 振动强度有关,还与频率、持续时间等 参量密切相关。如美国矿业局(USBM ) 和露天矿复垦管理局(OSMRE)提出的安 全标准以及德国的DIN4150爆破振动安 全标 准都考虑了振动速度峰值和频率这 两个因素。
§2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表5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序号 1 2 3 保护对象类别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一般民用建筑物 工业和商业建筑物/钢混 安全允许质点振动速度υ/(cm/s) f≤10Hz 0.15~0.45 (0.5~1.0) 1.5~2.0 (2.0~2.5) 2.5~3.5 (3~4) 0.1~0.2 (0.1~0.3) 0.5~0.6 7~8 10Hz≤f≤50Hz 0.45~0.9 (0.7~1.2) 2.0~2.5 (2.3~2.8) 3.5~4.5 (3.5~4.5) 0.2~0.3 (0.2~0.4) 0.6~0.7 8~10 f>50Hz 0.9~1.5 (1.1~1.5) 2.5~3.0 (2.7~3.0) 4.2~5.0 (4.2~5) 0.3~0.5 (0.3~0.5) 0.7~0.9 10~15
§1 爆破振动基本原理
(2)加速建 (构)筑物体破损。对大多 数处于软弱地基上的建 (构)筑物, 由于 在使用期内因某种原因 ( 如差异沉降、 温度变化等振前受力情况 ) 会在一定程 度上受到损伤, 从而使得爆破振动引起 的附加力加速了这种损伤的发展。
§1 爆破振动基本原理
(3) 间接引起建构筑物体破损。对 完好且无异常应力变化的建 ( 构 ) 筑物 , 其破损是由于振动导致较大的地基位 移或失稳 ( 如饱和土软化或液化、边坡 坍塌)所造成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基础建设的蓬勃 发展,致使工程爆破的环境条件更加 复杂,加之公民安全和维权意识的大 幅提高,对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2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GB6722-2014 13.2.1评估爆破对不同类型建(构)筑物、设 施设备和其他保护对象的振动影响,应采 用不同的安全判据和允许标准。
13.2.2地面建筑物、电站(厂)中心控制室设 备、隧道与巷道、岩石高边坡和新浇大体 积混凝土的爆破振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 所在地基础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 安全允许标准见下表。
< 10 Hz 0.5~1.0
10 Hz~ 50 Hz~100 50 Hz Hz 0.7~1.2 1.1~1.5
2
3 4 5 6 7 8 9
2.0~2.5
3.0~4.0 0.1~0.3
2.3~2.8
3.5~4.5 0.2~0.4 7~15 10~20 15~30 0.5 2.0 ~3.0 3.0~7.0 7.0~12.0
小 大 较高 低 短 长 小 大
表2 抗震烈度与相应的地面质点振动速度 建筑物设计的抗震烈度(度)
允许地面质点振动速度(㎝/s)
5 2~3
6 3~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5~8
§1 爆破振动基本原理
1.3爆破振动影响因素
爆破产生振动影响的主要因素一是爆破药量大小, 微差分段爆破中决定振动大小的药量是最大单响药量; 二是爆炸地震波传播地区的地质条件;三是振动保护 对象与振源的位置距离。
一般爆破规模越大,其主振频率
越低。如隧道内小直径浅孔爆破产生 的振动,其主振频率一般为40~100Hz 或100Hz以上;深孔爆破的主振频率为 10~60Hz;硐室爆破的主振频率一般 小于20Hz;
§1 爆破振动基本原理
拆除爆破的主振频率一般在10~
40Hz范围内,而且被拆除对象解体塌
落振动的主振频率还要低一些,约在 10Hz左右,其与一般民用建筑物的固 有振动频率比较接近,应当引起特别 重视。
主要决定因素:药量;距离;地质 地形条件。 其他影响因素:炸药性能;药包埋 置深度;装药结构;岩性和岩体结构; 高程差……
§1 爆破振动基本原理
1.4爆破振动对建构筑物的破坏方式 (1)直接引起的建 (构)筑物体破损。 指单纯的强烈振动作用引起受震前完好 且无异常应力变化的建筑物体破损。
爆破振动危害实例调查及其试验研究 表明 , 建筑物的直接破坏主要归纳为首 次超越破坏和累积损伤破坏。
注2:频率范围根据现场实测波形确定或按 如下数据选取:硐室爆破 f 小于 20Hz ,露天 深孔爆破f在10Hz~ 60Hz之间,露天浅孔爆 破 f 在 40Hz ~ 100Hz 之间;地下深孔爆破 f 在 30Hz ~ 100Hz 之 间 , 地 下 浅 孔 爆 破 f 在 60Hz~300Hz之间。
§2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
2.3 中国爆破振动安全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