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组织学.pptx
运输组织学全套课件 第三章 交通运输组织工作基础与总体规划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国际观点 • 交通运输通道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 兴起的,以交通运输系统思想和理论为指导, 综合了系统科学、交通运输经济学和交通运输 地理学而形成的新理论。 • 主要研究领域:客货交通运输及交通流形成经 济地理基础、运输网络和交通枢纽的合理布局, 特别是交通运输密集地带的交通运输结构的合 理配置。 • 发达国家对该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结论是:要 把有限资金投入客货流的密集地带,因地制宜 地大力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交通运输通道, 以解决国家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满足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一、交通运输线路
1、定义 交通运输线路指运载工具可以在其中运行的设 备,如铁路线、公路线、水运航道等,是完成 运输任务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2、交通运输线路的分类 按照运载工具在线路上是否可以(同时)双方 向通行: 单(行)线 复线 按照运载工具在线路上最大允许运行速度: 高速线 快速线 普通线 按照线路在运输网络中的综合作用分: 主干线 干线 支线 按照其他的单一标准分: 电气化铁路 国家级公路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通道与交通运输网的区别和联系 在形式上: 通道是连接客货交通流的密集带,呈线型结 构;运网则是相关交通线路与枢纽的集合, 呈网状结构。 在功能上: 通道构成运网的骨干,连结运网的主要枢纽 和集散点,通过与运网的联系,聚散强大的 交通流。
《交通运输组织原理》课件

分类
交通运输组织可以根据运输 方式、地区范围、运输货物 性质等多个因素进行分类。
第二章:交通运输组织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市场因素、技术因素、法律因素和财务因素等都会对交通运输组织产生影响。
第三章:交通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
1 基本原则
路径优化、货载优化、成本优化和安全优化是交通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运输组织的设计
第五章:运输组织的协调
协调原则
时空协调、营运协调和资源协调是交通运输组织实现高效运作的重要原则。
第六章:运输组织的评估
1
评估方法
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交通运输组织进行评估。
2
评估指标
运输时效、成本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等是常用的评估指标。
3
评估过程
评估过程包括数据收集、分析、结果展示和改进措施等阶段。
道路运输组织的设计
道路运输组织设计是根据运输需求和交通规划制定 合理的运输路线和方案。
水运输组织的设计
水运输组织设计需要考虑水域条件、港口建设和货 运需求等因素。
铁路运输组织的设计
铁路运输组织设计涉及到铁路线路规划、列车安排 和运载能力等方面的考虑。
空运输组织的设计
空运输组织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机场布局、货物配载 和飞行计划等因素。
结束语
1 总结
通过学习交通运输组织原 理,我们能够理解运输组 织的重要性和运作原理, 为未来的交通运输工作奠 定基础。
2 展望未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答疑解惑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进步, 交通运输组织将不断创新, 提升效率和服务水平。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疑惑, 请随时提问,我们会尽力 解答。
《交通运输组织原理》 PPT课件
运输组织学课件(国家精品课程)三章交通运输资资料文档

教 程
运送(通过)能力最小;但又是交通网络的微 循环系统,是交通系统通达性的重要标志。
运 输 组
支线的主要任务: 将分散的用户需求(货物 或旅客)集中到干线或主干线上,或将通过主
织 干线、次干线到达的客货流运送到具体的用户,
学
起到客货流的集散作用;
支线的缺点:不能直接完成距离较长或数量较 大的运输任务。如,铁路网中的专用线、公路 网中乡村公路等都是支线。
国 (一)基本概念
家 精
1、对通道概念的几种理解:
品 教 程
通道是连结和覆盖源地与目的地的客货流密集 地带的具有一条以上的交通运输线,担负重要
而大量的客货运输任务;(运输量)
运 输
通道一般由相互平行的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
组
输线互相配合、补充,共同提供交通运输服务,
织 学
因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多线路)
品 教
与国土开发与城市化进程协调
程
各运输方式综合协调发展问题
运
通道与枢纽协调发展问题
输 组
提高交通网络效率和投资多元化
织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学
总体规划与分层次分步实施原则
明确交通网络综合规划主体
依法规划、程序透明化原则
版权所有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国 3、基本思路
学
完成运输任务。
版权所有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支线、干线和主干线的关系示意图
国 家 精 品 教 程
运 输 组 织 学
主干线
干线
支线
图3-1 主干线、干线、支线示意图
版权所有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运输组织学(全套课件134P)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杨浩主编,运输组织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 杨浩、何世伟主编,铁路运输组织学,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3] 胡思继主编,交通运输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 王苏男编,旅客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5] 刘其斌主编,铁路站场与枢纽,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6] 姚养心主编,铁路货运组织,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7] 王玮等著,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2 [8] 杨肇升著,交通规划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本章阐述和回答的主要问题
什么是交通运输系统? 什么是运输过程? 什么是运输组织? 为什么必须对运输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 怎样进行运输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运输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 行的?政府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运输组织现代化?
交通运输学院
二00五年九月
课程框架
第一章 绪论 (6学时) 第二章 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4学时) 第三章交通运输组织的总体规划 (6学时) 第四章交通运输能力(6学时) 第五章 旅客运输组织(6学时) 第六章 货物运输组织(6学时) 第七章 交通线网运输组织(6学时) 第八章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织(4学时) 第九章 交通运输计划与运输调度工作(4学时)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1、交通运输的概念 •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 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 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是信件和包裹 的传递,电信是语言、符号和图象的传输。这 是广义的交通概念。 • 狭义交通概念是和运输紧密联系的。
道路运输组织学课件 第六章 道路货物运输组织

•
——按一批货物托运量的大小:整车货物、零担货物。
二、货流及其分布特点
• 货流:国家间、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的货物在空间的移动, 其移动轨迹便形成货流。所以说,货流实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 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货物,沿一定方向有目的位移。
• 货流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本身包含着货物的类别、数量、方 向、距离和时间五个方面的要素。
货流分布特点
(1)货流分布在方向上的不均衡性 货流分布在方向上的不均衡性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同一条线路上,顺(逆) 向通过货物的数量不等的现象,通常用回运系数即逆向通过的运量与顺向通 过的运量之比来表示。 回运系数 = 轻载方向货流量/重载方向货流量=∑Q轻/∑Q重。
• 例5-1:AB、BC间距为100KM及50km,AC、CB、BA之货运密度为1000t, 1000t和500t,请计算各运段回运系数?
以上公式反映了最大货流量与平均货流量的关系,对于组织运输,准备后 备运力有巨大意义。
但要表示货流变动一般情况,可求均方差a,如以Gi表示每一时期的货流 量,N表示时期的总和数,则:
根据均方差求变系数C,则:
例如:两个码头的货物吞吐量季度分配分别为2、3、4、3(万t)和1、3、 4、4(万t),两个码头的G平均均为3(万t),季度波动系数K。均为1.33, 而变差系数分别为0.24和0.41,即后一码头货流和波动要比前一码头大些。
(1)零担货物装卸。较多的使用人力和手推车,台车和运输机 等作业工具,零担货物装卸也可使用笼式托盘、箱式托盘,以提高 货车装卸、分拣及配货等作业的效率。
(2)整车货物装卸。较多采用托盘系列及叉车进行装卸作业。 (3)专用货车装卸。往往需要适合不同货物的固定设施、装卸 设备,以满足装卸时需要的特殊技术要求。
交通运输组织学

交通运输组织学概述交通运输组织学是运输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设计、规划和优化,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交通运输组织学涉及到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以及交通调度等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严峻的挑战。
交通流理论交通流是指在交通运输网络中运动的车辆、行人或其他运输工具的集合。
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流的特性、行为和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模型和方法。
交通流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流量、密度和速度。
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或路段的车辆数量,密度是指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上的车辆数量,速度是指车辆运行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
交通流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包括拥挤度分析、交通信号配时、交通事故预测等。
通过对交通流的建模和模拟,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交通管理措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因素,制定交通系统建设和发展的长期和中期规划,以满足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
交通规划包括交通需求分析、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设施布局、交通调查和交通模型等内容。
交通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交通运输系统应具备高效、安全、环保和公平的特点。
交通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指通过控制车辆和行人的运动,使交通运输系统和各种交通参与者能够按规则、有序地运行。
交通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交通的安全、流畅和高效。
交通管理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指示标志、交通管制以及交通行为管理等内容。
交通管理需要依靠规则和制度,以及交通设施和技术手段进行实施。
交通管理的效果与运输系统的设计和组织密切相关,有效的交通管理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交通调度交通调度是指对交通运输资源和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和调整,以达到交通运输的组织和管理目标。
运输组织学全套课件 第四章 交通运输能力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
一、生产能力与运输生产能力 二、影响运输能力的因素 三、运输能力的分类与表现形态 四、运输能力利用与能力计算的特点 重点:交通运输能力影响因素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
二、影响运输能力的因素 与运输相关的各个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 影响运输能力。主要的影响因素可划分为 以下几类: 1、设备条件 2、交通条件 3、控制条件 4、环境条件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
1、设备条件 是指运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如铁路 线路、机车车辆;公路(道路)、汽车、船舶、 民用航空器、机场、码头等。就道路而言,设 备条件主要指道路的几何特征,包括车道数, 车道、路肩和中央带等的宽度,侧向净宽,设 计速度及平、纵线形和视距等。各种设备条件, 决定了运输的数量和运输服务的质量。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如何描述五环的能力
甲说:一昼夜连续不断通过小汽车数量 乙说:一昼夜连续不断通过客车的数量 处理办法:标准单位和换算系数 调查该路各种车辆的比例 甲说:需求2万pcu,一昼夜可通过3万pcu, 满足要求。 乙说:不对,车流量存在波动,夜间车流很少, 未必满足。 处理办法:考虑波动,设计波动系数,或 引进高峰小时能力概念。需要调查该路段车流 的性质和波动情况。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
道路运输组织学课件 第一章 道路运输组织概述

总结归纳:
运输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载运输送”、是指依赖运输工具实现人与物 的位移过程,被运送的人或物统称为旅客或货物。因此,运输强调的是运 输工具所运载的旅客或货物实现位置的转移,而不强调采用何种运输工具。 相较于交通,运输概念的主题意义在于“被动位移”,重在强调借助五种 运输方式实现对所运输对象的位移,其核心功能在于保障被动位移的可实 现性。
(1)直达运输。直达运输是指利用一种运输工具从起运站、港一直到 到达站、港,中途不经换载、不入仓库存储的运输方式。直达运输不 仅可以避免中途换载所出现的运输速度减慢、货损增多、费用增高等 一系列弊端,而且能缩短运输时间、加快车船周转、降低运输费用。 (2)中转运输。中转运输是指运送过程中,在途中的车站、港口、仓 库进行转运换装的一种运输方式。中转运输可以将干线、支线运输有 效地衔接,可以化整为零或集零为整,方便用户,提高运输效率。
动和社会活动。对运输作出如下界定:“运输是指借助公共交通网络
及其设施和运载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与物空间位
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交通大词典》对交通和运输分别定义为:交通是指人、物和信 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2个方面,是国 民经济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先行作用;狭义 的交通专指运输。运输,又称交通运输,指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 运送人和物的生产活动。 基本代表了业内人士的观点。
指为交通工具在线路上正常运 转提供保障条件的系统,主要 是指车站、机场、港口等为实 现人和各类交通工具顺利流动 所配备的专用系统。 .
线路基 础设施
交通基 础设施
管理 设施
软件
管理设施主要是各 种通行标志、标牌 等。
软件部分包括交通法规、 交通政策、交通管理和 交通科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9/4
6
交通运输组织学
本章阐述和回答的主要问题
什么是交通运输系统? 什么是运输过程? 什么是运输组织? 为什么必须对运输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 怎样进行运输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运输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
行的?政府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运输组织现代化?
2020/9/4
纪律要求:必修课,严格考勤 作业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安排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占30%(含考勤、作业等) ➢期末考试占70% ,闭卷。
2020/9/4
5
交通运输组织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第二节 运输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节 运输市场 第四节 运输管制 第五节 交通运输组织现代化
2020/9/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交通运输组织学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交通与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关系-交通可持续 发展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和 人民生活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更 高的速度和更方便、可靠、舒适的服务,要求 低能耗、无公害、清洁化的运输,满足小批量、 “零库存”和全球生产体系的需要以降低社会 的物流总成本。
的长距离运输能力已充分具备,由水运、铁路等多
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运输
指挥和控制逐步实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
2020/9/4
10
交通运输组织学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从20世纪7、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进入信息 和后工业化社会,传统的运输业被纳入社会服 务体系而成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发达 国家先后放松政府对交通运输的管制,促进了 新的运输服务和民营多式联运企业的发展。以 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综合运输体 系进一步完善。
➢ 运载工具亦称活动设备,是运输对象(旅客和 货物)的承载体和形成动态交通流的基本单元。
➢ 运输线路是运载工具的载体,为提高运载工具 的通达性,运输线路一般呈网状布局,线路之
间的交叉点形成所谓交通结点,而在大城市和
区域经济中心,各种运输方式的结合部,多形
成所谓交通枢纽。以运输线路和交通枢纽为主
体,构成运输的固定设备。
2020/9/4
14
交通运输组织学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二、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立体化综合系统。 由运载工具、运输线路和运输经营管理系统组成。
2020/9/4
15
交通运输组织学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10] 毛保华等著,交通规划模型及其应用,中国铁 道出版社,1999
[11] 徐吉谦编,交通工程总论,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1
[12] 任福田编,交通工程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7
[13] 沈志云主编,交通运输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 社,1999
2020/9/4
4
交通运输组织学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狭义交通概念是和运输紧密联系的。
2020/9/4
9
交通运输组织学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2、交通运输发展沿革
原始的主要依靠人力、畜力、风力等自然力的舟、 车运输阶段。
从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进入初步运 输化阶段。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叶,工业化处于以机电和化
工为主的发展阶段,大宗能源、原材料和主要商品
1997。
[6] 姚养心主编,铁路货运组织,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8。
[7] 王玮等著,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人民交通
出版社,1992
[8] 杨肇升著,交通规划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2020/9/4
3
交通运输组织学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9] 陆化普等著,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出 版社,1998
2020/9/4
13
交通运输组织学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美国面向21世纪的一体化交通运输 建设目标
国际通达(INTERNATIONNAL IN REACH);
多式联运(INTERMODAL IN FORM); 智能运输(INTELLIGENT IN
CHARACTER); 全面服务(INCLUSIVE IN SERVICE); 创新视野(INNOVATIVE IN SCOPE).
2020/9/4
2
交通运输组织学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杨浩主编,运输组织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 杨浩、何世伟主编,铁路运输组织学,中国铁道
出版社,2001。
[3] 胡思继主编,交通运输学,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4] 王苏男编,旅客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5] 刘其斌主编,铁路站场与枢纽,中国铁道出版社,
7
交通运输组织学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二、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三、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 四、运输系统的运输组织
重点:交通运输与现代交通运输
2020/9/4
8
交通运输组织学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1、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 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 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是信件和包裹 的传递,电信是语言、符号和图象的传输。这 是广义的交通概念。
2020/9/4
16
交通运输组织学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 运输经营管理系统则是为保证交通工具和运输 通道相互配合、安全有效运行而设置的管理系 统,不仅要对交通流实行及时正确的动态监测、 疏导、调整和控制,而且要经济合理地整合运 输资源,科学有效地组织运输生产过程,保证 高质量和高水平的运输服务。
2020/9/4
12
交通运输组织学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介绍:关于一体化交通运输
一体化交通运输(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是指交通运输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融合。 包括: 1.运输方式内部及运输方式之间的一体化; 2. 运输与能源环境的一体化; 3.运输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体化; 4.运输与国家、社会安全的一体化; 5.运输与教育、健康和财富创造政策的一体化。
2020/9/4
交 通 工程系
二0一一年八月
LPG出租车市场调研
1
课程框架
绪论 (6学时) 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4学时)
第三章交通运输组织的总体规划 (6学时) 第四章交通运输能力(6学时) 第五章 旅客运输组织(6学时) 第六章 货物运输组织(6学时) 第七章 交通线网运输组织(6学时) 第八章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织(4学时) 第九章 交通运输计划与运输调度工作(4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