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 《读者》2020年第8、9、10期卷首语作文素材
八篇《读者》杂志最佳卷首语,篇篇值得品味。

八篇《读者》杂志最佳卷首语,篇篇值得品味。
《读者》,曾有一位老先生这样评价:它像位绅士,上身穿着西装,下面却装着马褂,它亦中亦西,博古通今,是最新的老派人士,又是最旧的新派。
又是位隐士,不动声色地影响着人间。
而面对这位绅士,我们或喜欢它清新淡雅的封面,喜欢它短小精悍的故事,而我最喜欢的是它精致的卷首语。
《读者》的“卷首语”始于 1985 年第1期,老读者们可能记得,那一年的“卷首语”基本上是主编写的“本期导读”。
后来,“卷首语”因受众多读者的喜爱,便逐步形成一个知名的栏目。
在编辑看来,每期的“卷首语”应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
既是精品,今天就为大家推荐这8篇经典卷首语,一起来聊聊它们给予我们的感动与思考。
一、古代妈妈的一封信古人写信很有意思。
这是古代妈妈写的一封信,母亲写给儿子的。
也算不得信,了了几十字,只当是一简短的手函。
简短,字微,充分发挥了中国汉字的蕴藉和古典,有妙趣。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
昔司马子长云:然虞卿非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
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勉也!写信的母亲叫郑淑云,是明代女作家。
我没有读过她的作品,单从这一短笺,倒也叫我生出三分钦佩。
信里,郑妈妈是这样讲的:人的这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顿,千古有之,孩子,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种困顿,拥有卓越的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
第二种困顿,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上值得交的好朋友。
第三种困顿,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最后,这位妈妈抚慰儿子,即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
孩子你要多读书以自励,不要放纵自己呀!这样的妈妈,真强大。
她的爱,不狭隘,不灰暗,是一个经历风雨历练的女人在看过人生百态后,饱含仁慈宽厚的生命之爱。
她爱孩子,爱生命,更能用她的爱,给孩子一个有力的人生。
二、节令是一种命令夏初,买菜。
《读者》6篇卷首语经得起岁月打磨的经典高考作文绝佳素材

《读者》6篇卷首语经得起岁月打磨的经典高考作文绝佳素材一、一辈子两件事---武宝生有人说,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爷的事。
我认为,人一辈子只做两件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因为,人一辈子能把饭吃得很香,把觉睡得很甜,确实是不容易的事。
年轻时,林清玄因为失恋而痛苦不堪,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禅师告诉他:“人,需要修炼。
”林清玄问:“怎么修炼。
”禅师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林清玄反问:“难道吃饭、睡觉也得修炼吗?”禅师说:“同样是吃饭,同样是睡觉,却有不一样的结果。
凡人吃饭时,左顾右盼,想这想那,千般计较,万般思索;睡觉时,颠倒梦寐,梦这梦那,思绪万千。
修行者,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别无他念啊!”“可是,怎么才能做到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呢?”“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禅师说:“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心,应该是一池清水。
心水清澈了,山鸟花树映在水面上才是美丽的。
那样,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就没有什么可迷惑、污浊我们的了。
”林清玄陡然开悟。
梁漱溟也说过,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与物的关系,再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最后要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
只是,最后一条最难。
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有些是必需的,而有些是完全用不着的,比如名利、贪心、虚荣、嫉妒、仇恨等等。
这些,都是负担,应该果断地删除它!就像电脑中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一样,及时删除,操作才能顺利进行。
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扔。
走出来的是路,扔掉的是包袱。
这样,路就会越走越长,心就会越走越静。
二、平静——戴尔·卡耐基我相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
在这里,外界的因素与此并无多大的关系。
大约300 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就发现了这一真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8篇《读者》卷首语.doc

8篇《读者》卷首语8篇《读者》卷首语《读者》的“卷首语”始于 1985 年第1 期。
每期的“卷首语”应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
以下是给大家准备的几篇杂志文章中的卷首语,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篇一:平静[美]作者:戴尔·卡耐基我相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
在这里,外界的因素与此并无多大的关系。
大约 300 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就发现了这一真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以拿破仑和海伦·凯勒的生平为例,就可以证明弥尔顿的话是何等的正确: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等等,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
”而海伦·凯勒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她却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我活了 50 多岁,如果问我在生活中学到了什么的话,那么,我的回答就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物可以给你带来平静。
(摘自《上海泽报》)篇二:从容日子作者:吴新宇有一只鸟,从空中飞过。
须臾,又返回来。
但已不是前面的那只鸟了。
这,就是日子。
日子是那只一去不复返的鸟,日子也是那一只只相似的小鸟。
惟其一去不返,才让人珍惜。
惟其相似,才产生悠闲。
朱自清写一篇《匆匆》,把日子描绘成一个小顽童,我总想,日子哪里会那么匆匆呢?日子是结在园圃中的花苞,似开未开。
日子是凝在果实上的露珠,将滑不滑。
日子是在云层间穿梭的太阳,欲休未休。
日子不急。
它不会受到惊吓,也不怕骚扰。
它有天地的外表,圣贤的内心。
它不会因为你跑它也跑,你停它也停,你飞它也飞。
它是永恒的流动。
不管爬攀峻岭,抑或飞越险涧,它都呈同一种姿态,潇洒而宁静。
倏忽之间,即让世界盛衰荣辱,俱成过眼云烟。
日子最小,又最大;最浅,又最深;最轻,又最重;最浩浩荡荡,又最不动声色。
读者卷首语100篇_经典美文

《读者》的“卷首语”始于 1985 年第1 期。
本刊的老读者可能记得,那一年的“卷首语”基本上是主编写的“本期导读”。
1986 年,编辑部发现,读者对“卷首语”的希求已在导读之上。
于是决定,将“卷首语”的版面让给名家和名篇。
从此,《读者》的“卷首语”逐步演化为一个知名的栏目。
在编辑看来,每期的“卷首语”应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
10 年下来,100 多期的“卷首语”足可以收集起来,xx出版了,大家都很激动。
随着“卷首语”在xx国期刊xx推开,众多期刊都订制了自己的“卷首语”,风格突出,异彩纷呈。
此种势头还在发扬光大。
为不使遗珠,《卷首语》也收录了兄弟报刊的一些精彩篇目。
在此,谨向诸位编辑们深致谢意。
《卷首语》实际上是短文精品集。
有些篇目虽是原大的片断,但仍然不失完xx地表述着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一条闪闪发光的哲理,一星划过夜空的亮迹。
这些短文,含蓄凝炼、肃洒自然,你可诵之,你可歌之,你可思之,你可叹之。
旅途携带,或置之案头,随时览阅一页,既有神韵与灵性的感悟,又有芬芳与飘逸的魅力,相信会带给你无尽的乐趣——xx的乐趣。
这便是编辑的初衷。
《读者》编辑部还生命以过程●余xx不能设想,xx的角斗场需要重建,xxxx需要重建,xx的xx需要重建,xx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xx版图书需要上塑、xx 的汉代老xx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xxxx。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xx是可怕的,没有xx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xx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xx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xx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xx。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
10篇《读者》卷首语,经典好文值得收藏!

《读者》的“卷首语”始于1985 年第1 期。
每期的“卷首语”应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
上帝只掌握一半罗秋菊自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
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命运。
命运总是与你一同存在,时时刻刻。
不要敬畏它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它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摆布。
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
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就越丰硕。
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
你一生的努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摘自《涉世之初》创刊号)心灵的轻松刘湛秋生命是一个人自己的不可转让的专利。
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
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
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最佳地运用时间。
由于我这种意识的强烈萌生,我越来越吝啬地消费我自己。
我试图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创作轻诗歌。
我所说的轻并非纯粹的游戏人生和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
而这种感觉会导致行为的选择更富有人性和潇洒。
一个人自己活得很累,会使你周围的人和社会也感到很累。
如果说,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体,就是因为我能释放出这种轻松的气息,使别人和我有缘相聚(无论多么短暂)都能感到快乐。
只有轻松才能使人不虚此生,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
以恶是治不了恶的。
对于我们这群黄土地的子孙来说,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已使我们背负够重的了,复杂的现实和人际关系使我们体验够累的了。
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
对我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不幸,我都能寻找到自我轻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
读者杂志与中高考作文

读者杂志与中高考作文
《读者杂志与中高考作文》
哎呀呀,说起《读者》杂志和中高考作文,我就想起我上学时候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看《读者》,每一期都不落。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我现在都记得,叫《生活中的美好》。
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懵啊,不知道咋写。
然后我就坐那苦思冥想,突然就想到了之前在《读者》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那篇文章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的小温暖瞬间,就像在下雨天有陌生人帮他撑伞啦,在他失落的时候有人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啦。
我就照着这个思路开始写我自己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我写了有一次坐公交车,我看到一个小朋友主动给一位老爷爷让座。
那个小朋友脸上带着纯真的笑容,老爷爷一直说着谢谢,周围的人也都投去赞赏的目光。
我把这个场景描写得特别详细,小朋友的表情,动作,还有当时车里的氛围,我都写了进去。
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脑子里重新过了一遍那个画面一样。
等作文交上去之后,没想到老师给了我一个挺高的分数,还在全班面前表扬我,说我写得很生动,很有感染力。
哎呀,我心里那个美呀!从那以后,我就更觉得《读者》杂志对我的作文帮助太大了。
现在想想,《读者》杂志真的就像是一座宝库,里面有好多好多可以借鉴的内容,能让我们在写中高考作文的时候有更多的灵感和素材。
中高考作文可不就是需要我们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生活中的那些小美好嘛,而《读者》正好能给我们提供这些。
嘿嘿,这就是我和《读者》杂志以及中高考作文的故事啦,你说有趣不有趣呀!。
读者卷首语100篇 经典美文

《读者》的“卷首语”始于1985 年第1 期。
本刊的老读者可能记得,那一年的“卷首语”基本上是主编写的“本期导读”。
1986 年,编辑部发现,读者对“卷首语”的希求已在导读之上。
于是决定,将“卷首语”的版面让给名家和名篇。
从此,《读者》的“卷首语”逐步演化为一个知名的栏目。
在编辑看来,每期的“卷首语”应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
10 年下来,100 多期的“卷首语”足可以收集起来,付梓出版了,大家都很激动。
随着“卷首语”在中国期刊中推开,众多期刊都订制了自己的“卷首语”,风格突出,异彩纷呈。
此种势头还在发扬光大。
为不使遗珠,《卷首语》也收录了兄弟报刊的一些精彩篇目。
在此,谨向诸位编辑们深致谢意。
《卷首语》实际上是短文精品集。
有些篇目虽是原大的片断,但仍然不失完美地表述着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一条闪闪发光的哲理,一星划过夜空的亮迹。
这些短文,含蓄凝炼、肃洒自然,你可诵之,你可歌之,你可思之,你可叹之。
旅途携带,或置之案头,随时览阅一页,既有神韵与灵性的感悟,又有芬芳与飘逸的魅力,相信会带给你无尽的乐趣——高雅的乐趣。
这便是编辑的初衷。
《读者》编辑部还生命以过程●余秋雨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
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读者卷首语20篇)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读者卷首语20篇)上帝只掌握一半作者:罗秋菊自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
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命运。
命运总是与你一同存在,时时刻刻。
不要敬畏它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它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摆布。
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
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就越丰硕。
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
你一生的努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心灵的轻松作者:刘湛秋生命是一个人自己的不可转让的专利。
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
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
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最佳地运用时间。
由于我这种意识的强烈萌生,我越来越吝啬地消费我自己。
我试图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创作轻诗歌。
我所说的轻并非纯粹的游戏人生和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
而这种感觉会导致行为的选择更富有人性和潇洒。
一个人自己活得很累,会使你周围的人和社会也感到很累。
如果说,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体,就是因为我能释放出这种轻松的气息,使别人和我有缘相聚(无论多么短暂)都能感到快乐。
只有轻松才能使人不虚此生,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
以恶是治不了恶的。
对于我们这群黄土地的子孙来说,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已使我们背负够重的了,复杂的现实和人际关系使我们体验够累的了。
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
对我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不幸,我都能寻找到自我轻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
对周围群体,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能带给他们所需要的轻松,从而增添或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喜悦和痛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2020高考作文素材:语文:2020高考作文素材:《读者》2020
年第8、9、10期卷首语
读者2020年第8期卷首语-正面思考的力量
吴淡如
有不少朋友都去看了《2020》这部片子。
过去数千年来,几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不断地有人预言:“人类不久后就会有毁灭性的大灾难到来。
”还好,迄今为止,虽然小灾不断,全面性的毁灭却尚未发生。
看完这种灾难片之后,人们通常有两种反应。
一是为了自己可能无法在浩劫中逃生而忧心忡忡;一种则会乐观思考:“啊,若活不了多久,则人生应该不要太计较才是,想不开的事也都该想开了,有什么比得上全世界一起毁灭的灾难呢?”
如果你的想法属于后者,那么恭喜你,你具有一种千金难买的特质,叫做“正面思考”,你也不用看励志书了。
因为,这世界上只有一种励志书,那就是“促使你往好处想的”。
这些书强调的都是正面思考会激发你的正面能量,为你带来好运。
如果把正面思考的能量变成钱,那么,你在一秒钟内就会变成千万富翁。
英国有人出了一本叫做《你真的很有钱,只是你还不知道》,试图把所有的快乐的事情和金钱划上等号。
据他们统计的结果,健康的身体,约值台币九百万元。
第二有价值的是“我爱你”这句话,如果说者出于真心,而你也乐于接受,则你得到的快乐价值八百万元。
第三名的是稳定的感情,价值约七百五十万元。
其他价值百万以上的还有: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家、有孩子(有孩子的快乐价值六百万元)、和家人相处、笑、做爱、度假、读书和看电影。
试想,有人空有亿万家产,却没有了健康;有人什么都有,却流失了青春──你现在拥有的健康与青春确实值钱,你还可以迎接大好未来,也还可以追求梦想。
这些钱也买不到的东西,虽然宝贵,但常被人们忽略。
如果我们俗气一点,把这些都化成有价证券,那么,一秒钟之内你就是个有钱人。
每一位心理健全的人都有一种特质,叫做“正面思考”。
如果你可以拥有正面思考的能力,你的身价应该不输国内首富吧。
爱的悖论
张国立
去年底,台北发生一起人伦悲剧,83岁的王老先生杀了他那79岁卧病在床的妻子。
根据他的说法,老妻长年为帕金逊症所苦,加上摔了一跤,跌坏了髋骨,不忍见妻子再受苦,而且两人早商量好,必要时帮对方解脱,所以才动手杀人。
杀了妻子后,王老先生打电话报警,坐在家中等候被拘捕,当时一群媒体围在门前,他还说欢迎大家来采访他。
第一次在法院开庭,他的旅美儿子与媳妇也赶回台北,父子在庭上见面相拥而泣。
儿子不怪父亲,父亲也没骂儿子把两个老人家扔在台北不顾。
目前法院也陷入挣扎之中,杀人罪最高可判死刑或无期徒刑,可是把位老先生弄进监狱,意义何在?不判刑又不行,毕竟他杀了人。
社会上最初出现一种指责他两个儿子的声音,认为他们不照顾父母,才会形成这种孤单寂寞的悲剧。
现在这种指责也逐渐消失,年轻人总有自己的人生,不能为父母而舍弃呀。
日本小说家深泽七郎曾根据乡野传说写出一个故事《樽山节考》,大意是某个偏远山村的人民生活艰苦,老人到70岁就由孩子背负送往深山,任其自生自灭以节省粮食。
有位老
太太才69岁,拿石头打掉她仍健康的牙齿,使自己看起来很老,要求儿子背她上山,不要当子女的负担。
1983年大导演今村昌平将小说改编为电影,赢得坎城影展的大奖。
爱,真能为任何事情做最后注释吗?十几年前美国有个父亲带着枪闯进医院,把病房内所有医生、护士赶走,因为他的儿子插满管子躺在病床上,他不要让儿子再受苦。
于是在父亲的枪口下,儿子脱离所有急救设备的束缚,缓缓离去。
当时他说,没有人比他更能体会儿子的痛苦。
爱情可贵的地方似乎应该在付出,而不是夺走。
偏偏爱往往建立于主观的认知上,至于为爱而牺牲,终究是理想主义式的空谈罢了?
每次产生怀疑时,我都想起妻子的外公和外婆,他们之间如同其他的长辈,从认识他们那天起,他们便在一起,会拌嘴,会闹脾气,没见他们说过什么爱不爱,吃饭一起、睡觉一起,他们之间有爱情吗?或者有过爱情吗?
外婆后来逐渐失忆,出门散步得由警察送回来,如果连警察也找不到人,得去他们几十年前住的旧家,老太太陷于时光隧道的混乱之中,回旧家去了。
要是旧家也不见她的人影,她会很奇怪地出现在河边某段堤防上看日落,只有外公找得到她。
很多次之后,外公说年轻时他和外婆喜欢去那里散步,如此而已。
外公人生最后的十年天天陪着外婆,怕她走失,直到他最后实在太累而先走了。
家人分工轮流陪外婆,也请了看护照顾外婆,但半年多后外婆也走了。
就在外婆出殡那天,子孙辈发现冰箱的门掉下来,一个外孙女哭着说,外婆每天晚上起来找东西,起先大家不知她找什么,后来才明白外婆在找外公,她翻遍家里所有角落,包括冰箱,以至于冰箱门因为开关太多次而掉了下来。
能把冰箱门弄坏,外婆寻找外公的次数与决心,竟到如此地步。
83岁的王老先生杀了他卧病在床的妻子,是悲剧,不过爱情应该不需要如此沉重与痛苦,守护她远比结束她要辛苦,而爱情,本来就不是件轻松的事。
读者2020年第11期_卷首语_低调
马德
在万千的人群中,遇到低调的人,恍若在幽静的巷子里,听到一段静心的天籁,在苍凉的荒漠绝地,欣遇一脉淙淙的泉流。
那是一种言说不尽的愉悦和舒爽。
赏心只有三两枝。
低调的人虽寥寥,却是这个世界一帧难得的风景,养眼,怡耳,悦心。
也只有在低调者的身上,你才能在喧嚣的尘世里,寻觅到一丝清雅的内敛,一点高贵的平和,一份优美的沉静。
低调的人,举千钧若扛一羽,拥万物若携微毫,怀天下若捧一芥,思无邪,意无狂,行无躁,眉波不涌,吐纳恒常。
故意做出来的,不是低调,是低姿态;矫情装出来的,也不是低调,是假低首下心。
真正的低调,是内在心性的真实呈现。
无论处闾巷还是居庙堂,绝不改变;无论逍遥于腾达抑或困顿于落魄,绝不动摇。
低调的底色是谦逊,而谦逊源于通透。
在低调的人看来,人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也没有什么可以一辈子仗恃,唯有平和,平淡,平静,才能抵达生命的至美之境。
于是,他们放低自己,与这个世界恬淡地交流。
张扬,张狂,张牙舞爪,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浮华的热闹,当绚丽散去,当喧嚣沉寂,生命要迎接的,是落落寡欢,是形影相吊,是门前冷落,是登高必跌重的惨淡,是树倒猢狲散的冷清,是说不尽的凄婉和苍凉。
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才华的人,必定是低调的人。
才华和智慧像悬在精神深处的皎洁明月,早已照彻了他们的心性。
他们行走在尘世间,眼神是慈祥的,脸色是和蔼的,腰身是谦恭的,
心底是平和的,灵魂是宁静的。
正所谓,大智慧大智若愚,大才华朴实无华。
高声叫嚷的,是内心虚弱的人;招摇显摆的,是骄矜浅薄的人;上蹿下跳的,是奸邪阴险的人。
他们急切地想掩饰什么,急迫地想夸耀什么,急躁地想篡取什么,于是,这个世界因他们而咋咋呼呼,而纷纷扰扰,而迷乱动荡,而乌烟瘴气。
这些虚荣狂傲之辈,浅陋无知之徒,像风中止不住的幡,像水里摁不下的葫芦,他们是不容易沉静下来的。
低调,不浓,不烈,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争,不浮,是低到尘埃里的素颜,是高擎灵魂飞翔的风骨。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斟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
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
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