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

等。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粗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Crude benzen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应急咨询电话:

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如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应急综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刺激性,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麻醉作用,可引起急

性中毒并强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很快引起痉挛。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防范说明:避免接触眼睛、皮肤、衣服,操作后彻底清洗。远离明火、热源,禁止吸烟。禁止

排入水体。

危险信息:易燃,有毒。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遇明火、高热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并强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很

快引起痉挛;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可引起出血性白血病。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的定义:自粗苯是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经脱氨后的焦炉煤气中含有苯系化合物,其中以苯含量为主,称之为粗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忌用肾上腺素。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全面罩)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禁止用水灭火。

第6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切断火源。迅速报警并撤离疏散泄漏污染区所

有人员至安全地带,隔离污染区,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降温减少挥发,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粗苯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露: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

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理。

器材:沙土,泡沫,塑料器皿,专用防爆泵,过滤式防毒面罩,空气呼吸器及防静电服。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防止污染大气和水体。

第7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5m/s), 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

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C(露天储槽应有喷

淋降温设施)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生产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8部分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3

PC-TWA: 6mg/m (皮)

3

PC-STEL: 10mg/m (皮)

3

TVL-TWA OSHA : 1ppm 3.2 mg/m (皮)

3

ACGIH: 0.3ppm,0.96 mg/m 3(皮)

前苏联MAC: 15/5 (分子代表一次最高容许溶度,分母代表工作班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值)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的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腐蚀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第9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

PH值:无资料熔点(C):5.5

沸点(C):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 0.88

相对密度(空气=1 ):2.77 饱和蒸汽压(kpa : 13.33 (26.1C)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15 燃烧热(Kj/mol ):3264.4

折射率:无资料临界温度(C):289.5

临界压力(MPa):4.92引燃温度(C):562爆炸上限【%V/V】:8闪点(C):-11

爆炸下限【%V/V】:1.2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与醇、醚、丙酮、二硫化碳、四氯化碳、醋酸等混溶。

第10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在正常条件下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危险反应:遇明火或高温发生爆炸。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化学品的预期用途和可预见的错误用途: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如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第11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中毒:LD5o33O6mg/kg(大鼠经口);48mg/kg (小鼠经皮)LC5o 31900 mg/m3,7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a)家兔经眼2/24小时,重度刺激;b)家兔经皮500/24小时,中度刺激。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家兔吸入10,数天到几周,引起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加。慢性中毒动物造血系统改变,严重者骨髓再生不良。

致突变性:a)DNA抑制人白细胞2200m mol/L b)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200m mol/L 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确认为致癌物。

第12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LC100 12.8mmol/L/24h(梨形四膜虫)

LC50 27ppm/96h(小长臂虾);LC50 20ppm/96h(褐虾)

LC50 108ppm/96h(黄道蟹的蚤状幼蟹)

LC50 12mg/L/1h(一年欧鳟);LC50 63ppm/14d(虹鳟)

LC50 5.8-10.9ppm/96h(条纹石鲲)

LC50 370mg/L/48h(孵化后3-4周的墨西哥蝾螈)

90mg/L/148h(孵化后3-4周的滑抓蟾)

LD50 46mg/L/24h(金鱼);60mg/L/2h(兰鳃太阳鱼)

TLm 66-21mg/L/24h ,48h(海虾)

TLm 35.5-33.5mg/L/24h ,96h 软水,24.4-32mg/L/24h,96h 硬水软口鲦);

TLm 22.5mg/L/24h,96h, 软水(蓝鳃太阳鱼)

TLm 34.4 mg/L/24h,96h, 软水(金鱼)

TLm 36.6 mg/L/24h,96h ,软水(虹鳟)

低浓度 TLm 395 mg/L/24h,96h ( 食蚊鱼 )

生物降解性:初始浓度为20ppm 时,1、5和10周内分别降解24% 44% 47%(在棕壤中); 下, 6-1 4天去除率为 44-100%(在污水处理厂 )

非生物降解性: 光解半衰期为 13.5( 计算)或17天(实验)。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13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产品: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不洁的包装: 将不洁的包装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处置过程中应避免污染环境。

第14部分 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 编号):32051

运输名称: 粗苯

包装分类: III

包装标志: 7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 ;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袋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 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 曝嗮。运输时所用的槽 (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 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 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 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 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 15 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 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通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年3月2日通过)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2007)

危险化学品名录;

高毒物品目录。 第 16部分 其他信息

1、编制部门: 公司安环处

2、编制时间:2014 年10 月20 日

3、数据审核单位:公司安环处

4、修改说明:本MSD浜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培训并使用该产品的有关人员提供对该产品的安

全预防资料。获取该MSDS勺个人使用者,在特殊的使用条件下,必须对本MSDS勺适用性作出独立的判断?在特殊的使用场合下,由于使用本MSD新导致的伤害,本公司将不负任何责任。

最规范的——粗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粗苯说明书编号:A01 生效日期:2016年1月2日xx有限公司 最初编制日期:2009年10月2日第1次修订日期:2012年6月1日 粗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粗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Crude Benzene 企业名称:XX有限公司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010)88888888 传真号码:(010)99999999 企业应急电话:(010)66666666 产品推荐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如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产品限制用途:不可不经精制加工而直接代替苯、甲苯或二甲苯作溶剂用。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遇明火、高热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吞咽可能造成胃肠道刺激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产生恶心、头痛、头晕、兴奋等,严重的可造成昏迷和死亡。吸入其蒸汽可产生呼吸道刺激,造成化学性肺炎等,还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伴有类似与食入的症状,高浓度吸入时可造成障碍性贫血和骨髓损伤。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红斑和水疱等,长期或反复接触可产生干燥鳞屑性皮炎和继发感染。眼睛接触可造成严重刺激。长期接触还可造成不良的生殖效应,造成胎儿发育畸形或迟缓。具有较强的致癌性。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严重眼

最新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资料

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醋酸钠分子量:136.08 分子式:C2H3NaO2.3H2O 有害物成分:醋酸钠浓度:100%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并立即脱除遭污染之衣物 眼睛接触:撑开上下眼皮并用水冲洗10分钟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若感觉不舒服时,应通知医生并就医。 急救人员防护: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域实施急救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储存区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 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 1. 火灾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燃烧性气体或蒸气。 2. 若佩带无适当的化学防护衣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危险区内以免危险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避免消防水用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及密闭空间内。 泄漏应急处理: 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在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4、询问供应商,清除改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

5、避免产生粉尘及吸入此物的粉尘 6、避免此外泄物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管理责任人:庄锐直接责任人:李增超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的通知 中石化〔1998〕建字162号 各直属公司、总厂、厂、院: 现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及时反馈总公司工程部。 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投料试车工作制度》(试行)(中石化〔1990〕建字34号)同时废止。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第一章总则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59218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燃气一般常识 1、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矿井气俗称“准天然气”)、煤制气(水煤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使用的燃气统称管道燃气。 2、天然气(包括矿井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均无色、无味、无毒,而煤制气无色、有味且毒性极大。 3、它们都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发生泄露,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而一定要防止泄

化工厂事故案例集锦

物体打击事故 疏于检查房檐水泥脱落砸伤操作工 一、事故经过 2003年2月21日10时30分左右,某厂生产车间一名操作工正在现场巡检时,被脱落的厂房檐水泥砸在肩上,造成操作工轻伤。 二、事故分析 1、春季风大、厂房檐水泥风化严重、起皮脱落,造成这起物体打击事故。 2、生产车间没有结合季节特点、车间现场特点,组织安全检查,没有及时发现生产环境的潜在危险,促使事故发生。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车间日常的安全检查应结合季节特点、装置特点,认真组织安全隐患的排查,并及时消除和控制安全隐患。 2、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装置基本知识的教育,确保员工掌握每天巡检路线上的危险,提高防范意识和反事故能力。 火灾爆炸事故 违章操作水洗塔爆鸣三人灼伤 一、事故经过 2003年5月23日13:30时左右,某检修公司检修人员在一生产车间水洗塔进行更换出口管线作业,生产车间化工在现场监护,13:56时在填装铁拉西环过程中发生爆鸣,将正现场作业的检修公司两人及生产车间在场监护的化工面部灼伤。 二、事故原因 1、水洗塔充装填料距反洗结束,时间间隔两小时,水中CO+H2析出与塔内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在向塔内填加铁质拉西环时,铁质拉西环相互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水洗塔内爆鸣。 2、生产车间在检修前的工艺处理未按《岗位工艺技术规程》规定执行,与系统隔绝方式未采用加盲板法。

3、检修人员作业前没有按预定的风险削减措施逐项确认、落实。 4、间隔两小时重新作业,没有重新进行动火分析。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落实各级人员职责,检修作业要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等规章制度。 2、规范作业,严格执行“书票证”制度,检修前要对安全防范措施逐项确认、落实。作业不。 3、要加大对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三违”现象。 4、加强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的教育,确保员工组织作业或参与都能“知责、尽责、执责”。违章交叉作业酿成火险 一、火险经过 2004年5月28日16:35时,某检修公司在一生产车间安装管线,当进行到生产车间一管廊柱时,由于风向变化,致使位于上风向安装管线的打磨作业的火花引燃了下风头的置换放空气,酿成火险。经现场人员及时处理,没有造成任何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 二、原因分析 1、生产车间进行系统置换的不合格气体在打磨作业周围2.5米处放空,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停止动火作业。 2、生产车间生产主管领导、工艺技术管理人员、生产值班长对置换作业现场的交叉作业情况不清。 3、双方看火人对周围环境掌握不清,没有尽到看火人职责。 三、吸取教训及防范措施: 1、要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进一步完善现场作业管理,做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各项检维修作业和基建作业。 2、指挥作业的各级人员要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对交叉施工作业做好各类事故预案,认真落实现场施工安全措施。

粗苯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教学内容

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粗苯 化学品英文名:crude benzen ;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V 有害物成分纯度CAS No. 苯> 80% 71-43-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 可伴有粘膜刺激;重度中毒者发生烦躁不安、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 和循环衰竭。可发生心室颤动。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有白细胞减少(计数低于 4X 109/L)、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有易感染和(或)出 血倾向。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皮 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 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蒸气比空 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 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 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 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 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 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 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1、乙酸 2、盐酸 3、乙醇 4、甲醇 5、甲苯 6、纯苯 7、液氨 8、三乙胺 9、甲醛 10、氯乙醛 11、氯化亚砜 12、二甲基甲酰胺 13、水杨醛 14、氢氧化钠 15、碳酸钠 16、碳酸钾 17、三氯化铝 18、乙酸酐 19、对甲苯磺酰氯 20、对甲氧基苯甲酸 21、碘 22、焦亚硫酸钠 23、乙酸钠 24、双氧水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标识中文名乙酸(醋酸)英文名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CAS号64-19-7UN编号2789理化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熔点(℃) 16、7沸点(℃)1

18、1相对密度(水=1) 1、0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7稳定性稳定闪点(℃)39爆炸极限[%(V/V)] 4、0 19、0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 44、0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禁配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

BHT安全技术说明

枣庄市海龙化工有限公司Zaozhuang Hailong Chemical Co.,Ltd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抗氧剂BHT)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Address:Fenghu Village, Nigou Town, Taierzhuang District,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el:86-0632-6676678 Tax:86-0632-6568369 Web Site: https://www.360docs.net/doc/286377746.html,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生产工艺、适用范围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tert-butyl-p-cresol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Synonyms: CAS No.: 128-37-0 分子式: C15H24O 分子量: 220.36 生产工艺:本产品以对甲酚与异丁烯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以食用酒精作溶剂,制得2,6-二叔丁基对甲酚。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和饲料抗氧化剂,本品还可以作为石油产品的抗氧和防胶添加剂,塑料和橡胶的防老剂。 企业名称:枣庄市海龙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冯湖村东 邮编:277413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86377746.html, 电子邮件地址:hailong@https://www.360docs.net/doc/286377746.html, 企业应急电话:86-632-6568355 传真:86-632-6568369 技术说明书编码:Q/HL.H10-2009 生效日期:2009年8月1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2,6-二叔丁基对甲酚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粗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编制日期:2019 年 11月 SDS 编号:JHC-01 产品名称:粗苯版本:1.1 第 1 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粗苯 化学品英文名: crudebenzene 企业名称:有限公司焦化厂 企业地址:开发区工业区 邮编:0111 传真:01311 联系电话:01212 电子邮件地址:1212 企业应急电话:1212;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是染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药物和农药的重要原料。用作溶剂。 第 2 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 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2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生殖细胞突变性,类别1B 致癌性,类别1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 吸入危害,类别1 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2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

对水环境的危害- 长期慢性,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可引起遗传性缺陷; 可致癌; 一次接触致器官损害; 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死; 对水生生物有毒; 引起严重眼睛刺 激;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且勿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保持容器密闭。 ——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避免吸入蒸气(或雾)。 ——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呼吸防护器具。 ——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如食入,立即就医。禁止催吐。 ——如吸入,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就医。 ——眼接触后应该用水清洗若干分钟,注意充分清洗。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取出,应将其取出,继续清洗。就医。

丙酮

丙酮产品技术说明书 丙酮(acetone,CH3COCH3),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丙酮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目录 1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4生产方法 ?传统制法 ?工业制法 5工业用途 6安全风险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 ?法律法规

7毒理资料 ?急性毒性 ?接触限值 8运输信息 9贮存方法 1分子结构 1、摩尔折射率:15.97 2、摩尔体积(cm3/mol):75.1 3、等张比容(90.2K):156.5 4、表面张力(dyne/cm):18.8 5、极化率(10-24cm3):6.33 2物理性质 丙酮结构式[3] 相对密度(水=1):0.78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0 饱和蒸气压(kPa):53.32(39.5℃) 燃烧热(kJ/mol):1788.7 临界温度(℃):235.5

临界压力(MPa):4.7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24 爆炸上限%(V/V):13.0 引燃温度(℃):465 爆炸下限%(V/V):2.5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酮与频哪醇。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用酸性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酮醇。[6]2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与1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3mol丙酮在浓硫酸作用下,脱3mol水生成1,3,5-三甲苯。在石灰。醇钠或氨基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 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与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成双酚-A。丙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丙酮。与次卤酸钠或卤素的碱溶液作用生成卤仿。丙酮与Grignard试剂发生加成作用,加成产物水解得到叔醇。丙酮与氨及其衍生物如羟氨、肼、苯肼等也能发生缩合反应。此外,丙酮在500~1000℃时发生裂解,生成乙烯酮。在170~260℃通过硅-铝催化剂,生成异丁烯和乙醛;300~350℃时生成异丁烯和乙酸等。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但可催化加氢生成醇。 4生产方法

异丁醛

异丁醛物质安全数据表 英文名称isobutylaldehyde 主要成分异丁醛 中文名称2 含量% 英文名称2 熔点(℃) -65 沸点(℃) 64 CAS No. 78-84-2 相对密度0.79 (水=1) 2.48 (空气=1) 分子式C4H8O 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分子量72.11 饱和蒸气压15.3(20℃) (kPa)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主要用途用于制造硫化促进剂和防老剂、异丁酸等。 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 低浓度对眼、鼻和呼吸道有轻微刺激; 高浓度吸入有麻醉作用。脱离接触后, 迅速恢复正常。有致敏性。 防 护 措 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 备。 呼吸系统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 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 安全防护眼镜。 环境危害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 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 消 防 措 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 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 洗。就医。 燃烧产物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 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职业接触限值(mg/m3) 毒理学资料运 输危规号:31023 UN编号:2045 MAC LD50:2810mg/kg(大鼠经包装类别:O52 包装标志: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醋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alt 别名乙酸钠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NO.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醋酸钠100% 6131-9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爆炸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并立即脱除被污染衣物。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0 眼睛接触 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误食者漱口,饮足量温水,若感不适,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燃烧分解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灭火剂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切断火源。确定清理工作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在 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要直接接触 应急处理 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收集好盛放于制定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于专用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 容器不用时应加盖紧闭。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 储存注意事项 的地方,并远离一般作业场所及不相容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 中国 MAC(mg/m3) 无资料 苏联 MAC(mg/m3) 无资料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阴凉通风处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过滤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无资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轻微醋酸味固体 熔点58℃沸点>400℃ 分子式CH3COONa 分子量82.03 闪点>250℃蒸汽压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 =1) 1.42g/cm3 ( 20℃)相对密度(空气 =1)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乙醚。 测定铅、锌、铝、铁、钴、锑、镍和锡。络合稳定剂,酯化 主要用途剂,缓冲剂、调味剂、增香剂,ph 值调节剂及防焦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辽宁省阜新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辽宁省阜新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20九下·盐城月考) 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A . 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B . 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 . 三峡大坝建成发电 D . 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 2. (2分)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矿石粉碎 B . 金刚石切割玻璃 C . CO2使石蕊试液变红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3. (2分) (2017九下·潮安期中) 绿茶是安徽的特产,种类很多,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茶碱分子中含24个原子 C . 茶叶是混合物 D . 茶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 (2分)(2017·泉港模拟)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以延长保鲜期 B . 将工业用盐(如NaNO2)用于烹调 C . 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 .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5. (2分)(2019·泰州) 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 铜作导线 B .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 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6. (2分)(2019·青岛)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 2 个氯原子:Cl2

安全技术说明书(粗苯)

等。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粗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Crude benzen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应急咨询电话: 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如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应急综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刺激性,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麻醉作用,可引起急 性中毒并强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很快引起痉挛。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防范说明:避免接触眼睛、皮肤、衣服,操作后彻底清洗。远离明火、热源,禁止吸烟。禁止 排入水体。 危险信息:易燃,有毒。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遇明火、高热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并强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很 快引起痉挛;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可引起出血性白血病。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的定义:自粗苯是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经脱氨后的焦炉煤气中含有苯系化合物,其中以苯含量为主,称之为粗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忌用肾上腺素。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全面罩)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禁止用水灭火。 第6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切断火源。迅速报警并撤离疏散泄漏污染区所 有人员至安全地带,隔离污染区,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降温减少挥发,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粗苯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露: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 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理。 器材:沙土,泡沫,塑料器皿,专用防爆泵,过滤式防毒面罩,空气呼吸器及防静电服。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防止污染大气和水体。

对甲酚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对甲酚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对甲酚储运特性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包装方法】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通用版) 燃气一般常识 1、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矿井气俗称“准天然气”)、煤制气(水煤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使用的燃气统称管道燃气。 2、天然气(包括矿井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均无色、无味、无毒,而煤制气无色、有味且毒性极大。 3、它们都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发生泄露,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而一定要防止泄露。 4、2003年12月,我市煤制气停止供应,取而代之的是矿井气与天然气的混合气,不会发生中毒现象,但会燃气爆炸。所以提醒用户,一定要按要求正确使用,注意用气安全。 5、为避免漏气时用户觉察不到而引起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我公司在输送的管道中专门加入臭味剂(乙硫醇),一旦有燃气泄露就可以闻到刺鼻的臭味,请用户时刻留意,不可掉以轻心。 使用燃气“十不准” 1、不准一厨使用两种火源,即:使用管道气的用户,厨房内严禁生煤球火。(附插图) 2、不准在厨房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谨防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附插图) 3、不准在燃气设施上栓绑绳索,吊挂物品。(附插图) 4、不准燃气用户擅自增添、拆、迁、改、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器具。 (附插图) 5、不准占压、覆盖、燃气管道设施。(附插图) 6、不准将有燃气管道,燃气器具的房间改做卧室、客厅、卫生间。(附插图) 7、不准将燃气管道、阀门、燃气具等燃气设施密封或暗设安装。如装在墙壁内、吊顶柜等。(附插图)

化工厂事故案例集锦

物体打击事故 疏于检查? ?房檐水泥脱落? ?砸伤操作工 一、事故经过 2003年2月21日10时30分左右,某厂生产车间一名操作工正在现场巡检时,被脱落的厂房檐水泥砸在肩上,造成操作工轻伤。 二、事故分析 1、春季风大、厂房檐水泥风化严重、起皮脱落,造成这起物体打击事故。 2、生产车间没有结合季节特点、车间现场特点,组织安全检查,没有及时发现生产环境的潜在危险,促使事故发生。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车间日常的安全检查应结合季节特点、装置特点,认真组织安全隐患的排查,并及时消除和控制安全隐患。 2、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装置基本知识的教育,确保员工掌握每天巡检路线上的危险,提高防范意识和反事故能力。 火灾爆炸事故 违章操作??水洗塔爆鸣??三人灼伤 一、事故经过

2003年5月23日13:30时左右,某检修公司检修人员在一生产车间水洗塔进行更换出口管线作业,生产车间化工在现场监护,13:56时在填装铁拉西环过程中发生爆鸣,将正现场作业的检修公司两人及生产车间在场监护的化工面部灼伤。 二、事故原因 1、水洗塔充装填料距反洗结束,时间间隔两小时,水中CO+H2析出与塔内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在向塔内填加铁质拉西环时,铁质拉西环相互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水洗塔内爆鸣。 2、生产车间在检修前的工艺处理未按《岗位工艺技术规程》规定执行,与系统隔绝方式未采用加盲板法。 3、检修人员作业前没有按预定的风险削减措施逐项确认、落实。 4、间隔两小时重新作业,没有重新进行动火分析。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落实各级人员职责,检修作业要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等规章制度。 2、规范作业,严格执行“书票证”制度,检修前要对安全防范措施逐项确认、落实。作业不。 3、要加大对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三违”现象。 4、加强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的教育,确保员工组织作业或参与都能“知责、尽责、执责”。 违章交叉作业??酿成火险

粗苯装车安全注意事项

粗苯装车安全注意事项 1、运输车辆必须持有交通运政管理机关合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营运证》或《道路危险货物非营业运输证》或《道路危险货物临时运输证》。 2、驾驶员、押运员具有所在地区的市委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的上岗证。 3、运输车辆自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车辆必须安装防火罩,未熄火不得装车。 4、驾驶员、押运员不得穿可引起静电的化纤衣服及带钉子的鞋,并接受其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和相关要求。在装车过程中,严禁在装车附近接打手机。 5、待车辆停在装车平台合适位置并熄火后(灌装期间严禁检修车辆,严禁车辆启动),用接地线与车体接地线连接好,并用静电接地监测仪监测其连接牢固情况。 6、装车前操作工必须排查罐车内是否有水,防止因罐车内带水影响外售粗苯质量。 7、电脑操作由粗苯集控工进行操作,粗苯组长协同油库操作人员进行室外装车的操作,装车过程中粗苯技术员在场监护,并为运输车辆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8、严禁驾驶员与押运员私自调整阀门开度。 9、装车过程严格控制粗苯流速,流速不得高于3m/秒。装车完毕后待现场鹤管完全收起,调节阀后手动阀门关闭后,方可发动车辆,

离开场地。 10、现场配备泡沫灭火器四具。 11、装车期间油库及装车平台附近严禁动火作业。 12、苯浓度检测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立即停止装车。 13、装车过程中,出现冒槽事故,除按《事故应急预案》规定处置外,不得发动车辆,待现场清理无苯味后,方可发动车辆。 14、夏季装车时间为8:00----11:00 17:00--19:00(雷雨天气不得进行装车);冬季装车时间为8:00---18:00 15、油库操作人员必须将每车装车时间及车间离开时间清楚记录在交接班记事本上。

对甲酚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4-甲酚 化学品英文名:4-methylphenol 中文名称2:对甲酚 英文名称2:p-cresol 技术说明书编码:667 CAS号:106-44-5 分子式:C7H8O 分子量:108.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或混合物:纯品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多脏器损害。 急性中毒:引起肌肉无力、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抑制、虚脱、体温下降和昏迷,并可引起肺水肿和肝、肾、胰等脏器

损害,最终发生呼吸衰竭。 慢性影响:可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碍,肝、肾损害和皮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黑龙江省伊春市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黑龙江省伊春市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我会选 (共20题;共41分) 1. (2分) (2019八上·文登期末) 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电灯通电发光②粮食酿酒③酒精挥发④木条燃烧⑤石蜡熔化⑥铁钉生锈 A . ①②④ B . ②④⑥ C . ③④⑥ D . ①④⑥ 2. (2分) (2019九上·靖远月考) 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可能是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 猜想假设 B . 设计实验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3. (3分) (2019九上·古浪期末) 按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收集氢气 B . 氧气验满 C . 配置20%的澄清石灰水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 (2分)水变成水蒸气是() A . 水的微粒发生了变化 B . 发生了化学变化 C . 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 . 水的微粒由静止变成了运动 5. (2分) (2017九上·赵县期末)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D . 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6. (2分)(2016·株洲)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 .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 .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7. (2分) (2020九上·潮安月考)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 O B . 2H C . 2O2 D . Hg 8. (2分)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 . 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B . 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C . 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D . 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9. (2分) (2019九上·黑龙江月考)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