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要点归纳汇总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要点归纳汇总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要点归纳汇总四年级是小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家长同学一定不能放松。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要点归纳汇总,希望大家喜欢!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要点归纳汇总一走进课文一、风景特点篇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4、大海——波澜壮阔5、西湖——水平如镜6、泰山——峰峦雄伟7、香山——红叶似火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 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二、人物特点篇1、父亲(中彩那天)——诚实,讲信用2、父亲(万年牢)——认真、实在、正直3、哈默——自爱自尊自强、有骨气4、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5、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游泳本领高6、一个中国孩子——热爱和平、憎恨战争7、盲童安静——热爱生活、珍惜生命8、琳达一家——一心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9、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勤劳朴实10、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相信科学、不迷信_11、罗丹——做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执著追求12、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画技高超13、父亲(父亲的菜园)——勤劳执著、认准目标、坚持不懈14、纪昌——虚心好学、勤学苦练15、飞卫——堪称名师16、扁鹊——医术高超17、蔡桓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18、文成公主——聪明又漂亮19、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20、宙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21、渔夫——从容、镇定、聪明22、魔鬼——凶狠狡猾而又愚蠢三、课文单元分类第1单元——写景第5单元——热爱生命第2单元——以诚待人第6单元——乡村生活第3单元——大自然的启示第7单元——执着追求第4单元——战争与和平第8单元——故事长廊四、单元作文分类1、第1单元——校园之景(写景) 5、第5单元——热爱生命的人和事2、第2单元——写心里话 6、第6单元——乡村风景或乡村生活3、第3单元——观察与发现 7、第7单元——我敬佩的一个人4、第4单元——看图写想象 8、第8单元——自由表达五、单元心得体会1、学习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四年级语文总结归纳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总结归纳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总结归纳知识点四年级语文是学生打下语文基础的关键一年,通过四年级的学习,学生们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点,提升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下面将对四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词语的认识与应用1. 词的组成: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

一个词有时可以由一个字构成,有时也可以由两个或多个字构成。

在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准确地认识和理解词的含义。

例如:大、树、书、椅子等。

2. 同音字和多音字:同音字是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多个不同的发音和意义。

例如:房、方、访。

3. 词的词性:词语根据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4. 词语的辨析与运用:同义词是指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的词,近义词、形近字等也需要我们学会运用。

二、文章的组织结构与表达技巧1. 段落的使用:段落是文章的基本单位,段与段之间用空白分隔。

一个段落通常包括一个主题,主题可以通过中心句来表达。

2. 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议论文是表达作者观点和看法的文章,记叙文是通过叙述故事或事件的方式进行阐述。

3. 描写和比喻的运用:描写是指通过细致的文字描绘来使读者形象地了解人物、景物或事情,比喻是通过对不同事物进行类比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三、阅读技巧与语言表达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指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含义。

在四年级语文中要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快速阅读:学会通过快速浏览来了解文章的大意和重点,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3. 归纳总结:学会从文章中归纳总结出重要的观点和事实,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4. 语言表达:学习丰富多样的词汇,运用正确的语法和句式,使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四、名篇诵读与背诵1. 名句的诵读:学习背诵一些名句,通过诵读来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诗词的欣赏与背诵:学习欣赏和背诵一些优秀的古诗词,培养审美情趣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年级考试必考语文知识点

四年级考试必考语文知识点

四年级考试必考语文知识点四年级的语文学习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

以下是一些四年级考试中必考的语文知识点:1. 汉字书写:四年级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方法,包括笔画顺序、笔顺规则以及汉字结构。

2. 词语理解:学生需要学会理解词语的含义,包括单字词和多字词,以及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用法。

3. 成语运用: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学生需要了解成语的来源、意义,并学会在写作和口语中恰当使用。

4. 反义词和近义词: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反义词和近义词,能够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词汇。

5. 句子成分:学生需要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并能够分析句子成分。

6. 修辞手法: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识别和运用。

7. 阅读理解:学生需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

8. 写作技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包括叙述、描写、议论等,并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进行写作。

9. 古诗词鉴赏:四年级学生需要学习一些简单的古诗词,能够背诵并理解其大意,欣赏其语言美和意境美。

10. 文学常识: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包括文学体裁、文学流派等。

11. 文化知识:学生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包括节日习俗、历史故事等。

12. 语言表达:学生需要学会清晰、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可以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汉字认读1.掌握基本汉字的笔画顺序和写法。

2.能正确认读词义相同或相近的汉字。

3.掌握使用字典查找生字词的方法。

二、词语运用1.掌握常用词语的读音、词义、搭配和用法。

2.学会使用词语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措辞准确,语句通顺、表达清楚的写作技巧。

三、阅读理解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2.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解释和推测。

3.理解课文的结构、人物关系等。

4.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

四、句式转换1.学会使用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等句式表达意思。

2.能够运用各种句式对提问、陈述、叙述、议论等进行准确的表达。

五、语法知识1.提高对词语、句子的辨析能力,如名词、动词等的用法。

2.学习并掌握各类短语和固定搭配的用法。

3.学习并理解语法规则,掌握句子成分的认识和变换,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六、写作训练1.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字迹的工整程度。

2.能根据所学内容写出一段简单的话题作文。

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修辞,如比喻、拟人等。

4.学习组织文章结构,合理安排开头、中间和结尾。

七、修辞手法1.熟悉并理解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能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作文和语言表达。

八、成语故事1.学会认读并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

2.能够正确使用成语并理解其含义。

九、经典诗词1.学习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和现代诗词。

2.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诗词。

十、修辞手法1.理解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作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能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作文和语言表达。

以上是四年级语文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在课文阅读、词汇理解、语法运用和写作表达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一、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可以利用一些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日 + 一 = 目)、减一减(飘 - 风 = 票)、换一换(清 - 氵+日 = 晴)等方法来帮助记忆生字的字形和读音。

2. 会写的字。

- 书写规范。

如“稻”字,要注意左边“禾”字旁的捺变成点,右边“舀”的笔顺是撇、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横。

- 重点生字的组词要牢记。

像“潮”可以组成“潮水”“浪潮”;“据”可组成“据说”“根据”等。

3. 多音字。

- 如“笼”,在“笼子”中读“lóng”,在“笼罩”中读“lǒng”;“号”在“号角”中读“hào”,在“号叫”中读“háo”。

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准确判断多音字的读音。

二、词语积累。

1. 近义词。

- 例如“宽阔 - 辽阔”“依旧 - 依然”“犹如 - 好像”等。

近义词之间虽然意思相近,但在使用上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句来体会。

2. 反义词。

- 像“平静 - 喧闹”“模糊 - 清晰”“新鲜 - 陈旧”等。

反义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时在写作中也能运用反义词来形成对比,增强表达效果。

3. 词语搭配。

- 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动词与名词的搭配:“横贯江面”“登上大堤”等。

正确的词语搭配能够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准确、生动。

4. 四字词语。

- 积累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如“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浩浩荡荡”等;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如“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等。

这些四字词语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句子。

1. 修辞手法。

- 比喻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把浪潮比作白色战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潮的气势。

- 拟人句:“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赋予蟋蟀“弹琴”的人类行为,使句子更加有趣。

- 夸张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四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一、词语辨析在四年级语文学习中,同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词语辨析是常见的知识点。

要注意单词的读音、词性、词义、用法等细节。

1.同音字同音字是指发音相同,但拼音不同、意义不同的汉字。

如:轻松、倾听、清晰、晴朗。

2.近义词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语。

如:喜欢、喜爱、喜悦;看到、瞧见、望见。

3.反义词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对、相反的词语。

如:善良、恶劣;高兴、难过。

二、文言文阅读在四年级语文学习中,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需要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归纳能力。

要求能熟练掌握句子的结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三字经》《三字经》是国学经典教材,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哲学和伦理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2.《弟子规》《弟子规》是一部古代的教育读物,主要是通过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3.《论语》《论语》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品,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进行阐述和解释,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礼仪、修身的核心理念。

三、作文写作在四年级语文学习中,学生开始接触写作,要求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能力。

1.日记日记是反映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种形式,要求学生掌握语文表达和叙述的能力,注重细节和情感的描写。

2.小作文小作文要求学生在清晰、准确、简洁的基础上,要突出主题、感情和思想。

3.作文扩展可以通过文学鉴赏、文化背景等方式扩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四、成语应用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对语言的丰富性、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的意义。

在四年级语文学习中,成语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1.成语的基本意义成语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还有很多典故、历史文化的背景。

要求学生能够逐步了解成语的实质内涵。

2.成语的记忆方法要求学生通过联想、归纳、分类等方法来记忆和应用成语,形成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快速运用的能力。

五、诗词鉴赏在四年级语文学习中,学习古诗文和现代诗歌,需要注意诗歌的意义、音律、韵律和艺术性。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词语辨析
1. 同音字辨析:根据读音判断词语意思。

例:泪、类;发、法;马、麻
2. 近义词辨析:根据意思判断近义词的用法。

例:美丽、漂亮;高兴、快乐;爱、喜欢
3. 形近词辨析:根据字形判断形近词的用法。

例:动、冻;吃、卧;字、存
二、字词造句
1. 词语搭配:了解并正确运用常用的字词搭配。

例: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百花齐放
2. 成语运用:了解并正确运用常见成语。

例: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狐假虎威
3. 词语组句:根据给定的词语组成意义完整、通顺的句子。

例:夜里黑暗寂静但依旧美丽
三、语法知识
1. 名词:了解名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例:名词的分类、名词的单复数变化规则
2. 动词:了解动词的基本概念和时态变化。

例:动词的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动词的变化规则
3. 形容词:了解形容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例:形容词的修饰对象,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四、阅读理解
1. 短文阅读:阅读简短的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例:阅读理解、根据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2. 细节理解: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了解细节。

例: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判断正误
3. 文章主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例:根据标题和段落内容判断文章主旨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语文的主要知识点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语文水平,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和练习掌握这些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必看知识点小学四年级语文

必看知识点小学四年级语文

必看知识点小学四年级语文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学习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的字词句篇,还涉及到了文学鉴赏、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

以下是一些必看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把握四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

一、字词基础- 生字新词:四年级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生字和新词,这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 词语搭配:学习如何正确搭配词语,理解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和语境使用。

二、句子结构- 句型变化:掌握不同句型,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等。

- 句子成分:理解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学会分析句子结构。

三、段落理解- 段落大意:学会概括段落的中心思想,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 段落结构:识别段落的开头、发展和结尾,理解段落的组织方式。

四、文学鉴赏- 诗歌欣赏:学习古典诗歌的韵律和意境,体会诗歌的美感。

- 散文阅读:阅读现代散文,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容。

五、阅读理解- 提取信息:从文本中快速准确地提取关键信息。

- 推理判断:根据文本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

六、写作技巧- 记叙文写作:学会叙述事件,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 描写技巧:掌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使文章生动形象。

七、文化常识- 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学会在写作中恰当使用。

- 历史典故:学习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增加文化底蕴。

八、学习方法- 预习复习: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 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加深理解和记忆。

通过以上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多读书,多写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小学四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1、观潮《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2、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

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

3、鸟的天堂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二)第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5古诗两首教材分析1.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游山西村。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6、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7、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

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

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语文园地二这次口语交际趣味性较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观察带来的乐趣。

这次"我的发现",通过三个例句和一组对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正是因为观察得认真、细致,正是因为经历了长期的观察,本组课文的几位作者才有可能把文章写得那么具体,那么准确。

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这次"日积月累"的内容是一首花名歌谣,按一年12个月的顺序排列,易读易记。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试读,提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教师给予帮助。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胸有成竹"的典故,文字浅显易懂,理解的重点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成语内涵的部分。

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一)第三单元教材内容分析:9、《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回家,不让孩子去他家的花园玩耍,结果,连春天都不光顾他的花园。

后来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了对孩子的偏见,春天和孩子一起来到了他的花园。

这篇童话是告诉人们,孩子是未来,是春天,是快乐的源泉,快乐要与人分享,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才能找到快乐、健康和幸福。

10、《幸福是什么》一课告诉我们劳动就能创造幸福,为他人带来好处,就是幸福。

12、《小木偶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光有笑的表情是远远不够的道理。

笑非常重要,但是笑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寻求人家的帮助。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可以认识到社会上是有不讲道理的人存在的,这个时候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战胜困难也很重要。

第四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

作家的笔下分别描写了鹅、猫、母鸡等儿童常见的动物,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此外本单元还包含了一篇《词语盘点》,一篇《语文园地》。

13、《白鹅》、在这篇文章之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整篇课文用生动诙谐的语言通过对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的具体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高傲的白鹅形象。

14、《白公鹅》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

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

15、《猫》老舍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淘气特点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作者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6、《母鸡》本文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后半部分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第五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

《长城》一课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

也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颐和园》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秦兵马俑》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

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17、《长城》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

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图文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学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8、《颐和园》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

19、《秦兵马俑》《秦兵马俑》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第六单元:人间真情教材内容分析:本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

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篇精读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

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21、《搭石》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

24、《给予是快乐的》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

第七组教材内容分析: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第八组:科技成就教材内容分析:29、《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30、《电脑住宅》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

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

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

31*、《飞向蓝天的恐龙》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

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的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选育之后果实的实用、药用及他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