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捷要

合集下载

太极拳与道教内丹术琐谈

太极拳与道教内丹术琐谈

太极拳与道教内丹术琐谈*导读:一,流传说法当代畅行的太极拳风格流派,我一贯把它们分为八个:陈、杨、、吴、武、孙、赵堡(和)、武当(民间)、学院。

我一直自信*一,流传说法当代畅行的太极拳风格流派,我一贯把它们分为八个:陈、杨、、吴、武、孙、赵堡(和)、武当(民间)、学院。

我一直自信我的缘法和传承,武当太极既是道门太极,也是民间传承的泛太极拳类。

至于源流问题,不能一言而尽,但有些观点见同于众家,进而得到证明。

其中一些观点逐步得到不同的反映和认同:道家思想是它的理论基础;道教内丹功是它的功力源泉。

像杨家人受过道门高人指点而炼成绵绵拳,被正式定名为太极拳是翁同龢的诗文形容造成,太极拳的定名与清代避讳皇太极,以及反清复明不敢提江湖异人等民间教会人士,还有清初定编的明史也不可能提江湖人士以武犯禁,反抗朝廷的野史写法,这些关联,众多原因造成没提张三丰传太极拳之说。

还有宋书铭在民国前后,于北京流传出两个版本的《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也有不同渠道和多种说法。

特别是在两岸文化交流正常和透明后,看到台湾有流行说法,郑曼青所奉的三祖:杨澄甫、张三丰、左一峰(还是另一道人)。

以王延年著《杨家秘传太极拳图解》和王子和辑录《太极拳涵化文集》等书籍为说法的内功和金丹功与拳技相结合的观点,这里主要就独特观点:近代太极拳内功与道教内丹术(金丹派)的关系做一些梳理。

也证实我这些年云游参学访道后更坚信自己三丹田理论的说法。

*二,个人浅识我是张三丰太极丹道体系的信奉者和实践者。

凭心而论,八十年代随着武术气功热的兴起,我开始暗迷上这类神奇文化。

随后,九十年代初体验宗教入道、学道、修道,当得武当、终南等老修行的言传身教。

那时候无名的我专志修炼功法和虔诚信仰的修行,是一段珍贵的体验和永生难忘的时光。

直接的影响我现在的功力、身体和学养。

对于所谓秘法宝典绝招功夫,我认为,这些真的没有文字依据。

传说中秘传功法和验证功效也是从道友们的传话中认知的。

论《老子》“长生久视”

论《老子》“长生久视”

论《老子》“长生久视”之道霍斐然绪论《老子道德经》五千言,一气呵成。

早有汉河上公章句,随其自然段落,分为八十一章,用道家修炼之旨作注。

历来解者不下数百家,各美其说,见仁见智,趣味不已!是一份中华大地宝贵的文化遗产。

内容丰富,哲理渊深,注家虽众,尤有未尽之处。

今以“论老子长生久视之道”为主题进行研讨。

限于篇幅,略将拙见写出,用以就教于高明。

《抱朴子•论仙篇》曰:“若夫仙人,以药物养生,以数术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苟有其道,无以为难也。

”其中“苟有其道”的“道”,实即指老子“长生久视之道”的内容,是由“养生”与“摄生”两个方面构成。

“养生”可使内疾不生而健康长寿,“摄生”可使外患不入而保身延年。

“摄生”一词,解者与“养生”之义误为一谈。

今据《老子》第五十章原文原意为准,作为“趋吉避凶,数术延命”之内容解之。

不敢与人苟同。

拟目如下:一、养神练形,健身长寿(一)天元大丹,清静修炼。

(二)人元金丹,阴阳修炼。

(三)地元神丹,铅砂烧炼。

二、摄生保命,趋吉避凶(一)用执大象,往而不害。

(二)运用奇门,可无死地。

(三)道立于一,抱一全生。

三、结束一、养生练形,健身长寿《抱朴子•释滞篇》曰:“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其中了不肯首尾全举其事,可承按者也。

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老子》第七十章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

”可见五千言不同于一般文史哲著作,另有一番奥秘所在,是属“玄之又玄”的学问,要弄懂它却也有些难度。

被后世道家尊为丹经祖书,老子被尊为道祖,绝非偶然的事。

道家的发展变化,又产生了道家、道教、内丹、外丹、南宫、符箓、避谷、服食、科醮、祈祷等十大派。

道家颇重现实,提出“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和“下手速修犹太迟”的积极口号,并有“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生命探索理想,确是源于老子“长生久视之道”的发挥。

关于《大成捷要》百日筑基中凝神入气穴的操作

关于《大成捷要》百日筑基中凝神入气穴的操作

关于凝神入气穴的操作--然引《大成捷要》百日筑基初节炼精化气功夫,名日小成筑基。

夫筑基之功,调药补精,炼精化气。

收心以还虚,即收神固精养气之诀也。

身内精气充实,骨髓坚强,方可入室下功,而求返还之道也。

养气固精,及止念方敬,观心存诚之功。

从晨至暮,涤滤洗心,退藏于密,回风混合,心目内观,主静立极,不使有一毫之累,留于方寸。

涵养于不有不无之中。

外无所着,内无所思,空空洞洞,虚虚灵灵,心不得随缘而放驰也。

“昔日逢师传口诀,只教凝神入气穴”,正谓此也。

气穴即命门,正在脊骨第七节之下,脐后肾前,前七分,后三分,两肾中间,左属水,右属火。

其中空悬一穴,上通泥丸,下贯涌泉,为先天大道之祖,逐日生气之根,产铅之地。

而千变万化之道,神妙莫测之机,尽从此出。

故日: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道家曰气穴,医家曰命门。

命门旺,十二经皆旺。

命门衰,十二经皆衰。

命门生,则人生。

命门绝,则人死矣。

入手方法:静室端坐,返观内照,凝神于命门之地(气穴)。

虚心凝神,不着色相,不落空亡。

知而不守,先存后亡。

勿忘勿助,顺其自然。

精产于下丹田所穴之中,以内视之法使上窍元神驻于下丹田之中,以神入气,随呼吸之出入,神不离气,气不离神,神气相抱,如虫之蛰,渐渐神定气息,丹田暖气回旋于气穴之中。

收心炼己口诀:真意往来无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着意头头错,无为又落空,数息,心意相依而行,此即锁心猿栓意马之法。

总要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

验证标准:调息入顺,心息相依,呼吸和缓,空洞畅快,神气融和,恍然阳生,如醉如浴。

清静丹道顺序修法显记薄论

清静丹道顺序修法显记薄论

清静丹道顺序修法显记薄论注:此篇《显记》是原稿的删订版。

本意是让一些不了解丹道和一些对丹道有兴趣的人增加对丹道的认识。

所以这篇文章我采用《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的形式来写。

目录第一炼己,养己。

所谓炼己是对心性的锻炼,所谓养己是对身体的锻炼。

炼己对境无心,养己添油接命。

合之谓之为凝神入气穴。

第二神息相依。

凝神入气穴总要就在于神息相依。

神息不依,无药来之景。

初步功在于心息相依,息心相依。

第三聚火开关。

许旌阳曰:“关未开,休打坐,如无麦子空挨磨;开得关,透得锁,六道轮回可躲过。

”第四采药归炉。

口诀:无念规中,不采自采。

第五子午周天炼药。

口诀:子进阳火,午退阴符。

第六止火。

无念规中,谓之止火。

第七卯酉周天。

团聚药物,卯酉沐浴。

第八入七日混沌定第九阳光三现大药生起,六根震动第十封印六根,大药不漏。

第十一以四字妙诀五龙捧圣之秘采大药过关第十二十月养胎纯阳战阴魔。

第十三打破天门出仙胎,待到此时还需三年乳哺第十四九年面壁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十五打破虚空消万劫,坐登彼岸弃法船。

待到此时我就是元始天尊。

无住,无相亦无别。

第一炼己,养己。

所谓炼己是对心性的锻炼,所谓养己是对身体的锻炼。

炼己对境无心,养己添油接命。

合之谓之为凝神入气穴。

西派祖师曰:养己与炼己,功夫自是一串。

养己者,宝精裕气,即筑基也。

炼己者,对境忘情,即了性也。

炼己必先养己,养己其炼己先资乎?夫以精气为培养,己土益增其坚厚,基字所以从其土也,故筑基即是养己。

夫以情境为磨炼,己心益明而不死,性字所以从心也,故了性必先炼己。

第养己虽要精气,而精从内守,气自外来。

坚其守者必用己,候其来者必用己。

养己之道,又须安静为功也。

吾为养己者分出两条:自养一条,相养一条。

相养者,精气也。

自养者,安静也。

炼己者虽在情境,而情从内淡,境从外空。

淡然自得者,己必有所乐。

空然无累者,己必有所持。

炼己之道,又须动静兼修也。

吾为炼己者分出两件:内炼一件,外炼一件。

外炼者,和光混俗也。

深入浅出话内丹之“玄珠成像”(二)

深入浅出话内丹之“玄珠成像”(二)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气 功 丹道
垂帘久视光明处,一颗堂堂现本真。”
空中凝实为一颗金灿灿的光珠。
翠虚篇又云:“莫谓金丹事等闲,切须勤若力攒
遗憾的是,它浓缩了,直径约有一支铅笔横面大
研。殷勤好与师资论,不在他途在目前。”
《性命 圭旨 》:“性 之初见,圆 陀 陀,光 灿 灿,状
似流 星。盖气质之性 稍息,而元神真性 就 见,如云
开则月现,雾散则阳晖。才见此物,分明便是元气产
பைடு நூலகம்
然后,在两眉心处形成了一个金黄色的圆形光 矣。”
斑,直径有约一块 钱的硬币大小,而前额印堂处出
陈翠虚云:“不是灯光日月星,药灵自有异常明。
现代养生 2020年9月第20卷第17期 17
堂自有月光常明。只用死心守中抱一,此光自然常明 的实证和内丹同道的一些经历来看,内丹修炼到一
两眉中间,似电光闪灼,此时身命自坚矣”。
定程度,内景中出现光点或者光斑、光球,这种现象
《周易参同契》:“先白而后黄兮,赤色通 表 里。 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修炼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客观存
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在的生理现象。
《性命 圭旨 》:“ 始 初 那点 金 精,浑 然 在 矿,因 火
内 丹术 诞 生于 远 古中华 文 明,是 土 生 土长 的中
丹道 气 功
深 入 浅 出 话 内 丹 之 ——“ 玄 珠 成 像 ”( 二 )
彭旭
我永远记得那个温暖的夏日午后。我仰面躺在 现了一个约巴 掌大的红色的光幕,金黄色光圈位于 卧室地板的席子上,收视返听,精神内守,微息绵绵, 这个红色的光幕的中间,但是它的中心没有被填满, 体内真气在缓缓流转,慢慢地进入了杳杳冥冥的功 边缘是金黄色,中心有些空心,被红光背景所填充。 境。忽然间,印堂金光大放,以两眉心的中点为圆心, 血玄关显形了! 向四周迸发出了放射状的金黄色的光。光芒四射,从 圆心向四维发射出去,光呈实质性的线状射出,场景 震撼人心。

女丹指南

女丹指南

女丹指南本站按:男子修炼,曰太阳炼气;女子修炼,曰太阴炼形。

“形”指“乳”而言,为坤道。

其入手之法,男女有异,即男子下手炼精,凝神调息于下丹田;而女子下手炼经,凝神调息于双乳间,但到高级阶段,后天形体的差异便不再重要,对于明心见性则男女并无差别。

当斩断赤龙后的修性阶段,已无男女之分了。

太阴炼形歌:“女人学仙指掌间,奇门二穴通泥丸;常将潮候调真息,神归天谷自盘旋;先将真火炼两乳,移入丹田化作铅;至诚炼就纯阳体,返老还童寿万年。

”(其中的“奇门二穴”指任督二脉,“天谷”即泥丸穴)。

大致方法,可参照下列论述,细微之处,当参阅丹经慎重对待。

因历代以来,女子修炼丹道,其文献记载少之又少,本站自开办以来,亦极少真修者,虽有问津者,本站却因经验不足而不敢指导。

故有志于丹道的奇女子,只能主要从原始经典中自悟体证之。

悟元子《修真辩难》问答:问曰:男女下手处,分别如何?答曰:男子下手之着,以炼气为要,女子下手之着,以炼形为要。

炼气者,伏其气也。

伏气务期其气回,气回则虚极静笃,归根复命,而白虎降。

炼形者,隐其形也。

隐形务期其灭形。

形灭则四大入空,剥烂肢体,而赤脉斩。

男子白虎降,则变为童体,而后天之精,自不泄漏。

可以结丹,可以延年。

女子赤脉斩,则变为男体,而阴浊之血,自不下行。

可以出死,可以入生。

故男子修炼,曰太阳炼气;女子修炼,曰太阴炼形。

问曰:女子炼形,不伏气乎?答曰:女子性阴,其气易伏,而赤脉最能害道,其所重者在此。

故下手则在着重处用力,赤脉一斩,气自驯顺。

非若男子性阳,其气难伏。

譬如男子伏气三年,女子一年可伏,果是女中丈夫,得师口诀,行太阴炼形法,三五年间即可成道,其法更比男子省力。

但女中丈夫,最不易得,不易得者,女子刚烈,须过於男子百倍之力者,方能济事,若与男子等力者,万万不能。

问曰:大道不分男女,何以男女有分别?答曰:其道则同,其用则异。

盖以秉性不同,形骸有别,故同一性命之道,而行持作用大有不同也。

问曰:赤脉如何斩?答曰:赤脉本身后天之阴气所化,阴气动而浊血流。

修炼内丹步骤与方式

修炼内丹步骤与方式

(一)炼精化气(1)调药调药是最初一步,药不调那么真种不生。

是以佛经有“和合凝集,决定成绩”之语。

和合者,合神气二者为一也。

神栖于心,气寓于肾,不能自相和合;必神入气穴,始能神气相抱为一,而后始有真种发生。

故一忌念动,念动那么神驰;一忌昏睡,昏睡那么气散。

神驰气散,虽坐七日,不如静观一时。

故初坐时须放下心身,大静一场,即先以两目视鼻端,如木工之标线,总要不偏不倚。

然后返照两眉中间,俟眉间稍热,即用意从眉间运两道金光上至绝顶,再由绝顶双分左右,从耳后绕至喉间,下重楼、入气穴。

此穴在脐下一寸三分。

目照于斯,神凝于斯,心目不离那个,行住莫忘其间,一念不起,万虑俱寂,念止神凝,神凝气回,既不着相,又不落空,坦坦然然守我真如,融融和和调我神气,不即不离,不粘不脱,神气相抱,心息相依,而后入得大定,自有真动,以正所谓“冬至子之半,一阳来复时”也。

此机虽动,我仍主静,仍凝神于气穴,呼吸也移到此处。

我主于静,彼必愈动;彼愈动,我愈静,动气为神吸收,自与神混合,久而阳气充沛,自有真种发觉,产药景至。

但年老精气衰残,必需二六时中常常回光返照,药始发生;一有中断,即不可得矣。

(2)采药药产景至,如光透帘帷,火球上驰,耳后生风,暖溢四肢,恍恍忽惚,外肾勃但是举,此即采药归炉时也。

当以神宰之,使不外驰;以息摄之,使归炉内。

宰是以神探其动处,坐镇丹田,不沉昏,不散乱,主宰其间,动气自转而相依。

摄是用呼气之法([注]按采药当用吸机摄之归炉。

此言“摄是用呼气之法”,疑属排印错误。

因为,呼气时内气是下降的,而吸气时内气却是上升的。

真种产出时,真气下冲阳关,外肾勃起,应当用吸气之法使其“逆归玉炉”。

《大成捷要.采小药天机口诀》说:“先天真一之气以动,且不可出静,速凝神气穴,目光照定,心力提起,一意不敞,万虑俱宁,用吸字往上提,用舐字舌舐上腭,用撮字紧撮谷道,用闭字闭住三关,线人口是也……用吸不用呼,呼乃后随之罢了”,可供参考。

),即稍用意于呼,吸那么仅随之罢了。

道乡集

道乡集

道乡集《大成》、《道乡》修真全集序一挽近世风不古,人欲横流。

耳所闻者皆淫声,目所睹者皆邪色。

芸芸众生,非汲汲于声色,即耽耽于货利。

求一蔑视富贵利达,而能超凡越俗,卓然有以自立者,盖亦鲜矣。

吾友朱君彬,善根早具,夙慧前因。

幼即慕道,数梦崂峰。

及壮,经商青市,遇王君卓群,为授《周易》一经,颇有所获。

复归同善社,治身心性命之学。

门径既窥,渐摩益力,身心交泰,性命双修,令人望而为有道之士。

突飞猛进,尤觉歉然。

年事虽高,道心弥笃。

果也至诚感召,巧遇机缘。

偶入崂峰,邂逅赵捡院泰昌、王道长全启,慨赠丹经《大成捷要》一部、丹经《道乡集》一部。

书中所载,皆仙师秘传,不二法门。

朱君由是简练揣摩,道复大进。

虎伏龙降,坎离既济,精神焕发,身健颜童。

复乎尚矣。

癸酉冬,朱君出示全集示余,且嘱付梓,以广流传。

余循诵一过,其中奥义秘诀,玄窍天机,无不详尽。

不啻诸仙师面命耳提,金针暗渡。

噫,兹编一出,岂独有裨世道人心,行见朝天阙免轮回者,莫不以为是津梁也。

余愧谫陋无文,聊赘数语,以志朱君乐道之诚心,济世之善念。

并望读是书者,尤当奉为箧中之鸿宝云耳。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冬月上浣东武星若氏李炳章拜手叙《大成》、《道乡》修真全集序二人性皆善,为物欲所蔽,虚灵不昧之气,渐归澌灭,坠入轮回。

欲求一岿然常存,与天地相永久,盖亦难矣!一阴一阳之谓道。

太极者,阴阳之始也。

无极者,又太极之始也。

昔香岩禅师参沩山,沩山曰:“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

”后禅师大悟,着法衣礼拜曰:“和尚大慈悲”。

此言人受生之初,即太极也。

降生之始,各具善质,即虚灵不昧之气也。

渐习渐长,七情内夺,渐生妄想,即物欲也。

父母未生时,即无极也。

无极之时,无物欲也。

人当原始返终,由太极归无极,由有欲化无欲,自能明心见性,以复其本然之善,即可与天地相参。

括而言之,儒家之精一、释家之三昧、道家之真一,要皆不外乎是。

余少年慕道,常梦游崂山。

第以奉侍庭帏,未得远离。

及长就商,投资青岛,密迩崂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成捷要
*导读:《大成捷要》综述《大成捷要》原为清代道家伍柳派重要人物、内丹家柳华阳(1736-?)的修道炼功笔记,后经
《大成捷要》综述
《大成捷要》原为清代道家伍柳派重要人物、内丹家柳华阳(1736-?)的修道炼功笔记,后经传抄行于世间。

本书流传抄本有二种,一种是篙山本,藏于河南篙山崇福宫道人马宇秀处;另一种是峙山本,由录师王乾一抄自篙山本,携至东来,藏于山东峙山太清宫。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由辽宁太清宫刊印流传世上。

该书是近代修炼者们必读的实用修行手册,在实修实证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成捷要》以炼丹为主题,集古代丹经理论之要语而成书,其意识形态与道教丹家北宗一一全真教相似。

虽然在该书的开篇序言中再三强调了将历代仙佛祖师所传三元大道丹经分晰开列于后,但通观全书,只有尽性了命的天元大丹之理法,而无地元一一炉火烧炼、人元一一移花接木之内容。

所以,该书所讲的炼
丹,是指不同于外丹的内丹。

它通过攫取有关天元大丹丹经中的许多至理名言,对于修炼天元大丹过程中的各种生理反应、心理反应以及具体功法,都作了相当详尽的介绍。

在介绍过程中,本书侧重于实际功法,基本上明指直说,而很少用一些初学者难以理解的譬喻和术语(如《参同契》、《悟真篇》),也没有冗长晦涩的气功理论,这使得初研丹法者易入其门。

《大成捷要》着眼于实际,因此,它对欲入其门者提出了必须明了的五件事、七次大混沌。

该书称若不明五事、七次大混沌,后世未来圣真任你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纵有刚志修持,难超脱三界之外而登大罗。

五事之旨第一事,明先天三宝;第二事,明炼巳还虚;第三事,明凝神入气穴;第四事,明机动调药;第五事,明药产采炼。

七次混沌开基之旨:第一次混沌开基,是玄关窍开,产出真种;第二次混沌开基,是阳光三现,产出大药;第三次混沌开基,是结道胎,一阳初生;第四次混沌开基,是旋玑停轮,日月合璧,亦曰二阳生;第五次混沌开基,是心性灭尽,大定以后三花聚顶、五?朝元。

第六次混沌开基,是深入涅盘,神俱六通;第七次混沌开基,是高登彼岸,金光如轮。

这就使求道者在学习过程中去掉了经常拦路的绊脚石。

但《大成捷要》,也有其和别的丹经相类似的缺点,即对一些至关重要的法诀秘而不宣。

比如,小周天功法中《周天火候》,大周天功法中的五龙捧圣等功法,书中皆一言略过,非得请明师指点不可。

而作者也自言,在这些方面非得吾师之心传不可。

历史在发展中沉积,知识在探索中进步。

《大成捷要》所列内炼功法,节次分明,口诀易晓,从筑基下手,到炼精、炼?、炼神而迄大成,一一详加说明,集历代人体科学先驱者之大成果,是后学者们继续探索的宝贵的参考资料,它堪称近代人体科学实修实证实用手册。

*《大成捷要》
第一编
集古丹经目录弁言
道本一理,法分三元。

天元、地元、人元也。

丹宗九品准三成,初成、中成、上成也。

其三元丹经,分而言之,天元日大丹,地元日神丹,人元日金丹。

合而言之,初成日金丹,中成日神丹,上成日大丹。

是三元皆有大丹、神丹、金丹之名也。

在天元尽性了命,地元擒砂制汞,人元移花接木。

在初成百日筑基,中成十月养胎,上成三年乳哺。

而天元在丹之孔不外彼铅我汞,取盗互藏之天宝。

其实皆是一阴一阳,配合混炼而成造化者也。

盖此三元丹道,理同法异,作用原自悬殊。

而世之修真吾道者,大都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究之能列开门户,真知一端者,亦万中无一也。

吾曾见有得闻天元大丹,而从天元了道者,则抵知天元之尊贵,而不知复有地元、人元之玄妙。

有得闻地元神丹,而从地元服食登仙者,则抵知地元之尊贵,而不知复有天元、人元之奥妙。

有得闻人元金丹,百不知复有天元、地元之旨归。

更有崇向人元,而尊为金液,藐视天元而为玉液,是不知人元为接命之初乘,天元为了性之上乘,地元为服食之中乘。

悲夫、试观古有得闻地元神丹,而兼闻天元大丹者,许施阳真君也。

有得闻地元神丹,而兼闻天元金丹者,葛雅川真人也。

有得闻人元,而兼闻天元、地元者,吕纯阳、张三丰是也。

至于南五祖,皆以人元全丹了道。

北七真皆以天元大丹登仙。

而地元神丹无闻焉。

崇释者,只知念佛诵经。

奉圣者,只知敦伦守常。

究之能专一,即能致精微,能至诚,即能格天心。

只要能园聚得,一点真性灵光在,而皆不至于磨灭。

所以一心念佛者,能超生净土。

诚心敦伦者,能
流芳百代。

都是历代仙师道祖,传经演法,立说垂训,各心得妙讳,必不能同归一轨。

是在善学者,暗炼揣摩,会其旨归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