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精选习题(4)

合集下载

(整理)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整理)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1.余数比除数小。

2.综合、概括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算式正确表示有余数的除法;发现余数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板贴、分物品的信息及问题的板贴。

学具准备:小棒、题卡、课后自测题卡。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老师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带我们班的同学到野外去郊游,老师在一所农村小学教学,那里有高高的大山、清清的小河、绿绿的小草,非常美丽。

你看,这是我和我的学生在郊游的情景,他们玩的多开心啊!(课件出示主题图)1.提问:认真看图,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说出:有①9个面包②10碗方便面③11瓶矿泉水④12根香肠⑤13个香蕉⑥14个橘子⑦15个苹果⑧18瓶酸奶。

每4个小朋友一组。

师:你们发现的可真多啊!那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生: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师:谁还能像他这样再来提出数学问题?(生1)11瓶矿泉水,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生2)14个橘子,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二、你说我讲1、动手操作分小棒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师:孩子们,刚才你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我们先来解决分面包的问题好吗?板书: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谁来把这个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读一读?怎样列算式?板书算式9÷4= 师:9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9÷4等于多少?咱们一起用小棒代替面包分分看好吗?那我们需要准备几根小棒?为什么?2、汇报交流,理解意义。

师:谁来说说你的分法和分得的结果?预设:①一个一个地分②两个两个地分。

生:将粘好的9根小棒板贴在黑板上,学生到黑板演示分的过程。

2016-2017年最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5课时)

2016-2017年最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5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愿意参加些什么样的活动呢?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一起去郊游。

看看他们都带了些什么?9个蛋糕、10碗方便面……2.猜一猜他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是怎样想的?二、探求新知1.看来大家急着想把这些好吃的来分一分,那就赶快行动吧!你打算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列算式算出来的,说一说算式的意思,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教师边小结边板书:9÷4=2(个)……(个)读作:9除以4商2余1。

师:和同位说一说9个面包平均分的结果是怎样算出的。

……学生回答(一般情况都会列算式来表示)我1个1个地来分……我2个2个地分……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用算式表示:9÷4=2(个)……(个)学生说出9÷4表示的意思和怎样进行计算的2.其他食品怎样平均分呢?大家在小组里一起分一分,看看结果是怎样的?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师小结。

生:那么多好吃的,咱们4个人来分一分吧。

学生同位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讨论时要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也可以动手操作算出结果)方便面:10÷4=2(碗)……2(碗)矿泉水:11÷4=2(瓶)……3(瓶)香肠:12÷4=3(根)生:我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真多……3.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你能说出来吗?师:还需要知道些什么呢?你打算每人分几块?师:假如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几人呢?3块呢?还可以每人分几块?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算一算。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6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6

青岛版有余数的除法(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索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经历从生活数学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知识的现实性。

3.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以及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能选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引导学生选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结合商和余数在实际情况中的含义正确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教学准备:相关内容的课件。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

分析:填时考虑试商的方法:()×6<25,括号内最大能填几?分析:用“余数总比除数小”来考虑,余数是8,那么一位数的除法就只能是9了。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谈话:孩子们野营玩得可高兴了,他们看野花、钓鱼、采蘑菇……开心极了!为了让大家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营地,避免迷路,营长在营地周围用彩旗做了标志。

课件出示营地周围按红、黄、蓝规律排列的若干面彩旗。

继续谈话:大家都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猜颜色的小游戏吧。

大家看。

这就是营地周围按红、黄、蓝的顺序依次排列的彩旗,老师不看屏幕,你任意问老师第几面旗子是什么颜色,我都能快速的说出来,这样的问题是难不倒我的,你们相信吗?咱们来试试吧,谁来考考老师?学生问:第五面彩旗是什么颜色?教师答:黄色。

学生问:第十三面彩旗是什么颜色?教师答:红色。

几个回合下来,学生露出惊讶的神色,觉得老师太神奇了,本领太高了。

谈话:想知道老师的小窍门吗?等学会了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你也能学会这个小窍门的。

现在我就来传授给你这个本领。

三、你说我说,探究新知。

1. 课件出示野营情境图。

请同学们收集关于搭帐篷的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 优秀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  优秀教案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阶段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理解并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4.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形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难点: 理解并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谈话: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相关知识。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今天我们走进运动会看一看小朋友们在运动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信息窗情境图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主要研究关于跑步的运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一看。

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找出图上还有哪些关于跑步数学信息?预设:生:小男孩说跑四百米的运动员有20人,每6人一组。

谈话: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可能回答:生:跑四百米的运动员分成几组?【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会的情境,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1.复习旧知,引出本节课问题的解决方法师:之前我们已经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用除法计算,20÷6= ?学生小结:分的结果是能分3组还剩2人,在数学上我们是这样表示的,先写3组,由于没有分完还剩下2人,所以我们就在3的后面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2人。

边说边写:20÷6=3(组)……2(人)这个算式读作:20除以6等于3余2,其中2叫做余数,也就是平均分剩下的数。

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评价)2.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生:教师提示我们之前除法用除法竖式解决,这里的除法大家能写出除法竖式吗?生在练习本上自己尝试书写,写完的进行汇报”,表示除号。

有余数的除法(青岛版)教案(最新整理)

有余数的除法(青岛版)教案(最新整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白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算式正确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小棒若干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参加过野营活动吗?有什么感受?今天老 师就带领大家去参加一次野营活动,愿意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带着积极、 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提问:认真观察这幅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学生可能说:我发现有一些小朋友在玩耍,有四个小朋友围在一起分食品,我发现 他们带的食品很多,有?? 2. 追问:根据以上信息,谁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预设:①9 个面包平均分给 4 个人,每人能分多少个? ②13 个香蕉平均分给 4 个人,怎样分呢? ③15 个苹果平均分给 4 个人,怎样分呢? ④18 瓶酸奶平均分给 4 个人,怎样分呢? ⑤11 瓶矿泉水平均分给 4 个人,怎样分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相 应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先来解决“9 个面包平均分给 4 个人,怎样分呢”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自己想想,也可以用小棒代替面包分一分,看谁分的又快又好!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4. 汇报交流:谁来说说你的分法和分得的结果? 预设:①一个一个地分 ②两个两个地分。 小结:同学们的分法都对,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每人分 2 个, 还剩一个。 同学们想想,为什么会剩下 1 个?这一个还能不能再平均分了?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反馈,重点突出这一个不能再平均分下去。 5. 谁能把我们刚才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 学生尝试列示, 教师注意发现,然后全班交流。 6.讲解算式的写法:9÷4=2(个)??1(个) (板书) 讲解算式的意义:9 个面包平均分给 4 个人,每人分 2 个,这个 2 就是商,剩下的一个,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青岛版
同学们! 我们今天学习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 (3)
天气真好呀! 看,小朋友们又到户外野 营了!
画面中有几个小朋友?
它们都在干什么?
爱提问题的小朋友,你还有 什么问题吗?
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 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人, 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17名队员,每顶帐篷住3 人,需要几顶帐:9÷4=2(块)……1(块) 18块饼干每人分5块,列算式是:18÷5=3(人)……3(块)
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 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22÷4= (个) ……
(个)
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人,
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48÷9= (个) ……
17个队员,每顶帐篷住3 人,需要几顶帐篷?还 剩几名队员?
17÷3= (顶) ……
(个) (人)
5 ……商 除数…… 4 22 ……被除数
20 ……4乘5的积
2 ……余数
22÷4= 5 (个) …… 2(个)
请 同 学 们 试 一 试 吧!
48÷9= 5 (个) ……3 (个)
5 45
3
3
3
4
5
9
12
24
35
1
1
3
4
你学会了吗?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青岛版六三制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青岛版六三制

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1、除法算式:9÷4=2......1读作()2、除法与余数的关系13.....14.....15.....,除数一定比余数()。

余数最小可以是()。

7,余数最大可以是( ).3、(1)、11个野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列竖式(2)、做一件风衣用2米布,11米最多可以做()件。

列竖式(3)、23个蘑菇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列竖式4、(1)每顶帐篷住3人,住17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2)、篮球每筐装4个,15个篮球至少需要()个筐.(3)、牛奶每箱装8盒,28盒牛奶至少需要()个箱子.,仍需要再搭()顶帐篷,还需要()箱子.第二单元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读书和写数时要从高位起,0在末尾时不读,0在中间时读出来,但是连续的0只读一个;读作时不能出现小写。

1、数的组成:3693读作( ),里面有()个千,()个百,()个十和( )个一。

1、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2、数的读写:一百九十九写作( ),201 读作()3、与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7、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差是()14、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最大的三位数是()。

一个四位数的最高位是()。

几位数,最大数,数位,不要弄混。

6、597≈508≈895≈1985≈2096≈.597+408≈495+397≈15、用7、0、4、5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16、比较大小:1、1210 985;1130 892;895 806;793 682、比位数.()越多,数越大.2、位数相同就从()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

.第三单元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1、1分硬币的厚度是1(), 一张身份证的厚度1( )2、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3、单位换算26毫米+54毫米=( )毫米=()厘米。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教材分析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通过主题图的展示,使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使学生感觉到计算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本部分知识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材在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之前,先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体现弹性要求。

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二、教学内容1.有余数除法的计算2.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分”的行为,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知道余数是怎么的。

2、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图的意思。

会读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知道除数与余数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15个乒乓球师:这里有15个乒乓球,要求每2个,每3个,每4个,每5个,每6个来分。

结果会如何呢?请小朋友拿出15个乒乓球,任选其中的一种分发来分一分。

二、探究1、从“分”理解余数,并会列式(1)师:(指每5个分)谁是每3个分的?***你上来分一分。

(一生板演,并说出分的过程。

)问: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师板书)问:15、3、5、各表示什么?(2)师:(指每2个分)谁来分一分?(一生板演,并说出分的过程。

)师:多出一个还能分吗?师:谁会列式?(师板书:15÷2=7余1)问:15、2、7、1各表示什么?(学生说,教师用圈图表示)师:“余”我们可以用6个小圆点表示。

(师在算式上改余为……)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15、2、7、1各表示什么?问:谁会读这个算式?(一生读,全班齐读)2、小组合作,用其他的分法试一试。

(运用我校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学)小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不够分,分不完的情况,这样就产生了余数。

在除法算式中可以用六个小圆点来表示余数。

三、练习1、出示橘子图○○○○○○○○○○○○○○○○○○○○○○○○○○师:每6个装一袋,最多装几袋?还余几个?谁愿意来分一分?(用圈表示)圈后列式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余数的除法
一、选择题。

(1)在18、16、36、20、32、24、54中,被4除有余数的是( );被6除有余数的是( )。

(2)有45条金鱼,要放到鱼缸里,每个鱼缸最多只能放8条,至少需要()个鱼缸。

A.5个
B.6个
C.5(个)……5(条)
(3)每套学生装用布3米,有10米布,可以做()套这样的学生装。

A.3套
B.4套
二、应用题。

(1)一个星期有7天,十一月份有30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
(2)儿童活动站有气球35个,平均挂到4个活动室,每个活动室有几个气球?剩下几个?
(3)有30张画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每人分多少张?还剩几张?
(4)有37个乒乓球,装在7个袋子里,平均每袋装几个?还剩几个?
三、轻松演练。

36÷4= 42÷7=
64÷8= 81÷9=
40÷8= 25÷5=
16÷4= 18÷6=
四、看图填空
○○○ ○○○ ○○○ ○○○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被4除有余数的是(18、54)
被6除有余数的是(16、20、32)
(2)B
(3)A
二、应用题。

(1) 30÷7=4(星期)……2(天)
(2) 35÷4=8(个)……3(个)
(3) 30÷4=7(张)……2(张)
(4)37÷7=5(个)……2(个)
三、
9 6
8 9
5 5
4 3
四、 4,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