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

1、南北多岛屿,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2、地势西高东低;3、海岸线较平直.墨西哥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南北两端岛屿众多: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北部: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
年5月为干季。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岛上广泛种植甘蔗、咖啡、可可、烟草、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特别以生产甘蔗著名。
岛上盛产甘蔗。其次为海地岛。
海地岛西部国家海地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东部国家多米尼加西班牙语意为“星期天、休息日”。据说哥伦布于15世纪末的一个星期日到此,故名。现以旅游业为主。第三大岛牙买加岛,牙买加也是世界上第三大铝土矿出产国。
西印度群岛:分为三组(不同成因)类型: 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小安的列斯群岛
2、位置(1)经度看:位于35oW-115 oW之间,纬度看:55oS-32 oN之间。赤道横穿北部,
大部分为热带,温带面积较小,没有寒带。
(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部为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南部以德雷克海峡为界与南极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二. 地形
杜 11-02世界地理(拉丁美洲)
一、位置与范围
1、范围 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美国以南的墨西
哥、中美地峡(中美7国)、西印度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家)和整个的南美洲(12个国家和1个地区)。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丁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中美地峡 ●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南美洲●火地岛

拉丁美洲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区域地理

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热带面积广大
亚马孙平原
赤道
巴西高原
南回归线
位置面积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 间。 海陆位置: 东临大西洋。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 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 大的国家
巴西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
“地球的肺”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一些位于热带的国家, 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 候比较温和的高原。
拉丁美洲城市人口的增长
2500 2000
城市人口比重
拉丁美洲 60%
1500 1000 500 0 1960年 墨西哥城 1990年 圣保罗 2002年 布宜诺斯艾利斯
欧洲 70% 非洲 30% 亚洲 27%
• • • • • • • • •
3: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原 因: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 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位于西风带的范围内, 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因为该地位于南温带高海拔地区,且处于 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的阻挡 ,处于雨影区,降水稀少,因而形成温带大 陆性气候,以及温带荒漠景观。
1、农产品中,产量占世界首位的有: 咖啡、甘蔗、香蕉和剑麻 巴西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咖啡、蔗糖和大豆 但 小麦 仍需要进口。 2、 铁矿、锰矿 等矿产储量丰富。
3、森林资源丰富。 4、水能资源丰富。90%的电力靠水力发电。伊泰 普水电站。
咖啡种植园
香蕉
甘蔗
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
雨林的破坏
分组讨论
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会产生的环境问题? a. 涵养水源的动能下降。 b. 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全球气候变暖。 e. 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高中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讲解

高中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讲解


圭高---亚马孙-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巴塔哥尼亚。
东部
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区,铁矿、水能丰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亚马孙平原:
最大,热带雨林区,人烟稀少,红 木、乌木是珍贵木材。正遭破坏。
拉丁美洲的北部 南部多岛屿
北部有西印度群岛(散 布在加勒比海上, 1200多个岛,分属十 几个国家,古巴是其 中面积最大的岛国, 盛产甘蔗);南端最大 是火地岛,和南美大 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 峡,乌斯怀亚港是世 界最南城镇,与南极 半岛隔着德雷克海峡。
麦哲伦海峡
西印度群岛 火地岛
填表:对比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
名称
沟通的 大洋
苏伊士
运河
印度洋 大西洋
连接的 大洲
亚洲 非洲
所属国 家
不必绕道什 么地方,缩 短多少航程
好望角,
埃及 8000-10000千米
巴拿马
太平洋
运河
大西洋
北美洲 南美洲
巴拿马 麦哲伦海 峡,14500 千米
4、湿热为主的气 候
①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原产地墨西哥),小麦需要进口。 ②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
③阿根廷有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大量出口小麦、羊 毛等农畜产品
拉丁美洲的国家
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 家
巴西
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
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
阿根廷
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 家 墨西哥
西3区 70°W-40°W 0°-南回归线
破环
积累知识
南美洲多瀑布,安赫尔瀑布——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 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多冰川湖。 南美洲西北部的马拉开波湖——南美洲最大湖泊。

高二地理知识点拉丁美洲

高二地理知识点拉丁美洲

高二地理知识点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总称。

它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人口第四多的大洲。

拉丁美洲地区的地理情况非常复杂,既有高山峻岭,也有广袤的平原;既有热带雨林,也有亚热带草原。

本文将介绍拉丁美洲的主要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拉丁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南临南极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它东西最长约1.5万公里,南北最宽约1.2万公里。

拉丁美洲横跨赤道,因此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寒带到热带均有涵盖。

二、主要地形1. 高山与山脉:安地斯山脉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山脉,它横贯南美大陆的西部,长度约8,500公里。

安地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一,包含许多高峰和火山。

除此之外,墨西哥的西班牙语命名为“山脉之母”的西班牙山脉也是拉丁美洲重要的山脉之一。

2. 平原与盆地:亚马逊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盆地,位于巴西北部和秘鲁东部。

这个盆地面积约为7,000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南美大草原也是拉丁美洲的重要平原,以阿根廷的帕米希亚草原和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平原最为著名。

3. 河流和湖泊:亚马逊河是拉丁美洲最长的河流,它全长约6,400公里,流经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国。

尼加拉瓜湖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位于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的边界上。

三、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拉丁美洲有大片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逊盆地、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湿热,年降水量丰富。

2. 亚热带草原气候:阿根廷的帕米希亚草原和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平原属于亚热带草原气候,夏季温暖潮湿,冬季凉爽干燥。

3. 高山气候:安地斯山脉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高山气候,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变得寒冷。

四、人口和城市拉丁美洲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人口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墨西哥城、圣保罗、布宜诺斯艾利斯等都市是拉丁美洲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

五、资源丰富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金、铜等。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主备人:审稿人:时间:【本讲教育信息】一. 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二、知识结构:二. 内容讲解:(一)南美洲1. 自然特征:(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②范围:墨西哥以南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

(2)地形:呈“K”字①北部:墨西哥高原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著名的伊瓜苏瀑布。

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3)气候:①特征: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②类型: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

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1、经纬度范围:30ºN-55ºS,40ºW-110ºW(南美洲40ºW-80ºW)2、海陆位置: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3、包括的范围: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部;南部:南美洲重要的地形:墨西哥高原、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圭亚那高原、奥利诺克平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科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脉、火地岛、、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附:巴拿马运河:在墨西哥与南美大陆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梁”之称。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最窄处,仅宽70千米,运河全长81.3千米,可通航5—10万吨级轮船。

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如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航程可缩短14500多千米。

4、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5、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需记忆):a:位于赤道两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b:附近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均从大西洋上吹来,带来了丰富的水汽。

c: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北、西、南三面地势高),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d:湿润空气向西流动中遇到安第斯山脉的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e:东部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有增温加湿作用。

(2)热带草原气候:以热带草原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延伸至南回归线以北。

(3)热带沙漠分布大陆西岸南纬10-20度,秘鲁主要受该气候影响(4)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影响智利(5)南纬40以南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气候(6)安第斯山脉为高山气候(7)山脉东侧南回归线以南狭长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8)南回归线以南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6、主要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1)亚马孙河(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附近地区注入大西洋):水文特征:水量终年充沛,无明显的汛期,为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11847讲解学习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11847讲解学习

二、地形
北部:
墨西哥高原

南部:

西部:安第斯山脉勒 拉
东相间部分:布平原与高原山 系 南
地势

墨西哥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 间分布(平均海拔600米)
试与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比较
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从北到南全长 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 大陆西部
C.从地形的角度看,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 敞开(南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有利于 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气流受安 第斯山的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D.从洋流的角度看:东侧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作用明显。
探究2: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东北部, 虽远离赤道,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道穿过拉美,恰是陆地最宽
的部分,2/3面积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和洋流——拉美位
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受
海洋影响大,又有暖流经过, 增温增湿。
3.地形地势——安第斯山脉西 岸多地形雨,亚马孙平原三
面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
开,水汽易入。
4.气压带和风带——地处赤道 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多雨,
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辽阔
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左右,为西 半球的最高峰。
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美洲板 块隆起抬升而成。
南美西海岸为 南极洲板块和 美洲 板块 消亡 边界, 多火山地震。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 属于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南北走向 ★ 雄踞七国: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 ★ 约9000千米,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Nhomakorabea80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讲解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讲解

三、气候
湿 热 为 主 的 气 候
气候:湿热的大陆(原因: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1.热带雨林 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2.热带草原 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热带沙漠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
(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 地中海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智利 5. 温带海洋性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
拉丁美洲城市人口的增长
2500
2000
城市人口比重
1500
拉丁美洲 60%
1000 500
0 1960年 1990年 2002年
欧洲 70% 非洲 30% 亚洲 27%
墨西哥城 圣保罗 布宜诺斯艾利斯
虚假城市化: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而中小城市发展缓
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二)、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巨嘴鸟、美洲豹
六、居民和经济 (一)人口 4.8亿,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多数;
拉丁美洲大多数 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混血种人
印第安居民
人口的分布
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地区 西印度群岛
气候条件 好,开发 历史较早,
巴西东南部 交通便利,
阿根廷沿海 尤其是海 运。
思考
亚马孙平原人口 分布为何稀少?
因为它们均处于信风带,风由海洋吹来, 带来了湿润的水汽;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 加上地形的抬升,地形雨丰富,从而形成了 热带雨林气候。
此外,太平洋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逼 赤道,以及太平洋沿岸气候局限在沿岸地带 又是受那些因素影响?
四、水文
四、水文:河流多,流量大 1亚马孙河:第一大河(世界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
主备人:审稿人:时间:
【本讲教育信息】
一.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二、知识结构:
二.内容讲解:
(一)南美洲
1.自然特征:
(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
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
②范围:墨西哥以南
墨西哥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南美洲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

(2)地形:呈“K”字
①北部:墨西哥高原
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着名的伊瓜苏瀑布。

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3)气候:
①特征: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
热带平原地区湿热
高原地区温和
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
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②类型:
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
(5)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
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

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②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

洪水季节,有“河海”之称。

流域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
各占世界一半,目前正受到人类的严重破坏。

(6)自然资源
①矿产
石油: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
银:墨西哥
铁:巴西
智利、秘鲁:铜
②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的河流(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③渔场:秘鲁渔场
④森林: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红木、乌木
⑤草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潘帕斯草原
⑥生物: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巨嘴鸟
2.人口和经济:
(1)人种:
混血种人占多数。

原有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2)人口
①分布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经济发达,气候条件好)
热带国家: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例: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位于墨西哥高原上,2200米)
②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

③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墨西哥城人口达1640万。

(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现代工业不发达,许多国家靠出产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为本国经济支柱)
①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制造工业;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

②矿产: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

③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可可、金鸡纳霜的原产地,咖啡、甘蔗、香蕉产量占世界一半。

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

④粮食作物:玉米为主。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3.巴西
(1)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5°N—35°S;35°W—75°W
②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③面积:85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5大国。

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

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2)亚马孙平原1/3(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2/3——热带草原气候(3)亚马孙河:横贯巴西北部,河网稠密,水量大。

(4)热带雨林的危机:热带雨林60%在巴西境内,占世界森林储量30%以上,现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砍伐严重。

危害——动植物资源,全球气候。

(5)人口1.4亿,居世界第5位。

90%分布在东部沿海,东南部人口稠密。

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

(6)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①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农业发展迅速。

是拉丁美洲、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很有成绩的国家。

②农业: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香蕉和蔗糖、剑麻、产量居首位。

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

但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小麦进口。

③矿产:巴西高原铁、锰矿储量大,质地优良。

④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

⑤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电力来自水电。

巴西高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巴西(西南边境)和巴拉圭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伊泰普电站。

(7)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热带,建在巴西高原中部1000米,气候四季如春),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圣保罗,
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三.重点、难点:
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1)使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影响东部。

如南段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山脉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破坏了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2)山脉西侧气候类型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且南北更替。

(规律类似于北美大陆西岸)【典型例题】
例:读图,回答问题:
(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和。

(3)AB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

答案:
(1)热带季风气候(2)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4)温凉湿润秘鲁寒流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拉丁美洲是指()
A.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
B.美国以南的美洲
C.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D.加拿大以南的美洲
2.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是()
A.温和湿润为主
B.暖湿为主
C.炎热干燥为主
D.高温少雨为主
3.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巴西
B.智利
C.阿根廷
D.墨西哥
4.巴西的人口密集区是()
A.北部热带雨林区
B.亚马孙河沿岸地区
C.东南部沿海地区
D.东北部沿海地区【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