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
2023年人教版部编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目录

2023年人教版部编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一单元大地的形成与变化- 第一课大地的物质组成- 第二课大地运动的原动力- 第三课大地的外形与内部构造- 第四课大地的变动与地貌形成第二单元自然环境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课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第二课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课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四课自然环境保护与修复第三单元区域地理及其环境问题- 第一课西南地区的特点与环境问题- 第二课西北地区的特点与环境问题- 第三课华北地区的特点与环境问题- 第四课华东地区的特点与环境问题- 第五课华南地区的特点与环境问题- 第六课西南地区的特点与环境问题- 第七课东北地区的特点与环境问题第四单元人口与城市发展- 第一课人口与人口分布的特点- 第二课人口变动与人口问题- 第三课城市的分布与城市类型- 第四课城市扩张与城市问题第五单元农村地区发展与土地利用- 第一课农业的特点与发展- 第二课农村地区的人口与农业- 第三课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 第四课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第六单元交通与通讯的发展- 第一课水陆交通的发展- 第二课空中交通与航天技术- 第三课电信与信息技术- 第四课交通与通讯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七单元旅游与资源开发- 第一课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第二课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第三课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八单元地球与环境问题- 第一课地球的外形与椭圆度的认识- 第二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第三课地球的倾斜与昼夜不等长现象- 第四课地球的气候带与气候变化- 第五课地球的资源与保护第九单元地理与社会发展- 第一课经济发展的区域格局- 第二课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第三课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与社会问题- 第四课地方经济特色的发展与地域优势第十单元区域合作与发展- 第一课区域合作与发展- 第二课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 第三课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的大国地理战略第十一单元地理信息与数理地理- 第一课地理信息及其地图制图- 第二课数理地理基础知识- 第三课数理地理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课地理信息利用与GIS技术第十二单元边疆地区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一课边疆地区的特点与资源- 第二课边疆地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第三课边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单元全球化与地理问题- 第一课全球化背景下的地理问题- 第二课全球化与地理环境的变化- 第三课全球气候变化与应对措施第十四单元基本地图与构造地图- 第一课基本地图与专题地图- 第二课构造地图的基本知识- 第三课构造地图的制作方法第十五单元专题地图与现代地理技术- 第一课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与制作方法- 第二课专题地图的应用- 第三课现代地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
结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以下是各个知识点的简要概述: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
- 地理: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 自然地理环境:指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和环境要素的总和。
第二节中国的大致天然地理条件
-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跨度广。
- 形状呈台风状,西高东低,四面环山。
- 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隆起的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第三节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
- 中国地广物博,自然资源丰富。
- 地理资源:空气、水资源、矿产资源、植被资源等。
- 自然地理条件对中国的农业、交通等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节中国的主要山脉和高原
- 中国的山脉众多,主要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 中国的高原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
第五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 中国的河流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长江、黄河、淮河等。
- 中国的湖泊众多,主要包括青海湖、太湖、洞庭湖等。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框架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框架第一章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一、地球表面形态1.地球表面形态概述o地球表面形态多样,主要有陆地和海洋。
o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o陆地和海洋的比例约为2:7。
2.陆地和海洋的分布o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o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o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3.陆地和海洋的相互关系o陆地和海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o陆地上的河流将水流入海洋,海洋上的水汽蒸发到陆地上,形成降水。
o陆地上的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海洋上的洋流可以调节全球气候。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o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
o非洲:世界上面积第二大洲,人口第二多洲。
o北美洲:世界上面积第三大洲,人口第三多洲。
o南美洲:世界上面积第四大洲,人口第四多洲。
o南极洲:世界上面积第五大洲,人口最少的洲。
o欧洲:世界上面积第六大洲,人口第五多洲。
o大洋洲:世界上面积第七大洲,人口第六多洲。
2.四大洋o太平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
o大西洋: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洋。
o印度洋: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洋。
o北冰洋: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洋。
三、陆地地形1.地形的概念o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起伏形态。
o地形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2.主要地形类型o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
o山地:地势高耸,起伏很大。
o丘陵:地势起伏和缓,海拔较低。
o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是一个封闭的洼地。
3.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o地形影响气候、植被、水文等,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o例如,平原地区适合农业发展,山区地区适合林业发展。
四、世界主要地形区1.世界主要山脉o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的山脉,拥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o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
o落基山脉:北美洲西部的山脉,被称为“北美脊梁”。
o阿尔卑斯山脉:欧洲著名的山脉,拥有许多著名的滑雪胜地。
2.世界主要平原o亚马逊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笔记及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笔记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疆域1、我国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优势:纬度适中,光热充足;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和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我国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海陆位置特点: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海陆位置优势:濒临海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陆上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4、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该岛分布在东海;第二大岛:海南岛。
5、我国四大海域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黄、东、南海)6、两大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7、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8、领土四端点:最南端:南沙群岛曾母暗沙(海南省)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黑龙江省)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黑龙江省)最东边最早看到日出的原因:东西跨经度大,时间相差大(与自转有关)9、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10、领海宽度: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11、常考邻国:落实地图(1)面积最大邻国:俄罗斯(2)人口最多邻国:印度(3)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4)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同时大陆海岸线也与我国相连两个邻国:朝鲜和越南(5)蒙古、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分为三级行政区划依次是:省、县、乡(镇);我国共用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省级行政单位(全称):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省级行政单位简称:台、粤、桂、云/滇4、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省级行政单位行政中心(省会):台北、广州、南宁、昆明5、特殊省级行政单位(全称)、简称、行政中心(1)最早见到日出(最东、最北)的省级行政单位:(黑龙江省-黑-哈尔滨)(2)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云南省-云/滇-昆明)(3)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4)跨纬度最广、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单位:(海南省-琼-海口)(5)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6)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广东省-粤-广州)(7)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的行政单位:(辽宁省-辽-沈阳山东省-鲁-济南)(8)面积最大、最西、邻国最多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9)面积最大的直辖市:(重庆市-渝-重庆)(10)人口密度最小省级行政单位:(西藏自治区-藏-拉萨)(11)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省级行政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12)同时与三个自治区相临省级行政单位:(甘肃省-甘/陇-兰州)第三节中国的人口1、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2、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较快3、人口分布特点:①人口分布不均匀②东部多,西部少(东南多,西北少)。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提纲(知识清单)

第一章世界看中国-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3.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的大国4.领土四至:最南端:海南省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晚见日出)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早见日出)5.领土面积:陆地领土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
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
6.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1)、塔吉克斯坦(2)、阿富汗(3)、巴基斯坦(4)、印度、尼泊尔(5)、不丹(6)、缅甸(7)、老挝(8)、越南(9)。
7.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8.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9.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海岸线:1.8万多千米;领海范围从临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
10.自北向南依次濒临的四个海洋: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11.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12.主要岛屿——A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B海南岛(我国第二大岛)二、行政区划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3.我国的5个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西藏自治区(藏)、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桂)4.我国的4个直辖市是重庆市(渝)、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5.2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6.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7.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8.陆地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9.面积最大的直辖市:重庆市(渝)10.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11.跨纬度最广、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海南省(琼)12.纬度最高、最早看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黑)13.与俄罗斯和朝鲜都接壤的省级行政区:吉林省(吉)14.有两个简称的省市:四川省(川或蜀)、甘肃省(甘或陇)、陕西省(陕或秦)、云南省(云或滇)、贵州省(贵或黔)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讲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讲义第一单元自然与人类活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并探讨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自然与人类活动本课主要介绍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概念和关系。
自然是指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现象和事物,而人类活动则是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
自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二课城市与乡村本课介绍了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和区别。
城市是指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而乡村则是指人口分散、农业为主的地区。
城市和乡村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生活方式。
第三课交通运输与通信本课讲述了交通运输和通信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交通运输是指人们通过各种交通工具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运输,通信则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传递信息。
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四课农业与农业区位本课主要介绍了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进行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
农业区位则是指农业的分布区域和选择的因素。
农业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五课工业与工业区位本课介绍了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工业是指利用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的经济活动,工业区位则是指工业的分布区域和选择的因素。
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六课人口与人口问题本课讲述了人口的概念和人口问题的影响。
人口是指居住在特定地区的人的总数,人口问题则是指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带来的社会问题。
人口问题的解决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课生活质量与区域发展本课介绍了生活质量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生活质量是指人们在特定地区生活的舒适程度和幸福感,区域发展则是指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水平的差异。
生活质量与区域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以上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讲义的大致内容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年级地理上册第⼀章知识点第⼀章从世界看中国第⼀节疆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海陆位置:位于世界上最⼤的⼤陆—亚欧⼤陆的东部,世界最⼤的⼤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南北跨纬度约50度,⽓候差异⼤,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a.我国西部深⼊亚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b.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因湿润⽓流的影响⽽⾬量充沛,有利于农业⽣产。
c.沿海地区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与海外各国进⾏交往。
⼆、海陆兼备的⼤国(1)我国领⼟四端:最北端—⿊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龙江主航道中⼼线上(53°N)—最北的村庄:漠河村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南的城市:三沙市最西端—新疆维吾尔⾃治区的帕⽶尔⾼原上(73°E)最东端—⿊龙江省⿊龙江与乌苏⾥江主航道中⼼线的汇合处(135°E)读教材第4页图1.4 第5页图1.51)中国领⼟南北部的⽓候差异:当我国2⽉时,⿊龙江冰雪景象,⽽西沙群岛则是⼀⽚椰风沙滩景象。
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
南北纬度相差约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千⽶。
2)中国领⼟东西端的时间差异:当夏季北京时间6点时,帕⽶尔⾼原繁星满天,⽽乌苏⾥江则洒满阳光。
因为我国东西跨经度⼤。
东西经度相差约62度,东西距离约为5000千⽶。
(2)陆地领⼟⾯积我国陆地领⼟⾯积约960万平⽅千⽶,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的⾯积差不多。
(3)疆界和陆上邻国读教材第4页图1.3 “中国的疆域及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与14个国家相邻,按逆时针⽅向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挝、越南。
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单元重点知识
归纳
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
-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 板块构造理论:构造地貌、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产生2.地球的外部形态和地表覆盖
- 地球的三个层次:地形、地貌、土地利用
- 现代自然地理条件下地表覆盖的特点与影响
3.各种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 暴雨、台风、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规律- 针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与方法
第二单元人口与城市
1.人口与人口问题
- 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等人口问题
- 人口政策、计划生育等人口控制措施
2.城市形态与城市发展
- 城市的定义、城市现代化、城市问题等城市形态与城市发展问题
-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等城市发展措施
3.城市的生产与生活
- 城市的产业结构、区位条件等城市生产问题
- 城市的居住环境、社区建设等城市生活问题
第三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的形成和类型
- 区域的概念、区域的形成与分类方法
- 不同区域类型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因素
2.区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区域经济、区域合作、区域发展研究等相关概念- 区域发展的特点、规律、及主要作用因素
3.区域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目标与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40分)
1、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A、东半球和北半球
B、东半球和南半球
C、西半球和北半球
D、西半球和南半球
2、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3、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A、美国、加拿大
B、美国、巴西
C、俄罗斯、加拿大
D、俄罗斯、巴西
4、我国最早见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新
B、黑
C、琼
D、内蒙古
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
D、文莱、菲律宾、日本
6、下列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
B、省、县、乡
C、省、特别行政区、直辖市
D、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7、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8、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汉族全部分布在东部
B、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西部
C、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是大杂居、小聚居
D、各民族均匀分布
9、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B、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C、南方比北方少
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较大
10、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
A、回族
B、高山族
C、满族
D、畲族
11、以下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和黄海
B.渤海和台湾海峡C、渤海和琼州海峡D.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
12.下列省(区)的名称、简称与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A.吉林省—吉—吉林B.广东省—广—广州
C.贵州省—贵—贵阳D.山东省—豫—济南
13.我国跨纬度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黑龙江省
B.海南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1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
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16.以下关于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尊重各民族自己的风俗习惯
D.国家强制各少数民族信仰宗教
17.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省级单位是()。
A.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海南省、广东省、台湾省
B.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C.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广东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台湾省
18.以下民族中,人口在400万以下的是()。
A.汉族
B.壮族
C.满族
D.门巴族
19.下列民族中,建立了省级行政自治机关,并行使自治权力的是(。
)
A.回族、布依族
B.满族、蒙古族
C.汉族、瑶族
D.回族、壮族
12.下列省(区)与所处区位的组合,①内蒙古自治区——东北②安徽省——黄河中下游③福建省——南部沿海④甘肃省——西北,正确的一组是()。
A.②③B。
③①C。
①②D。
③④
二、填空题
1.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________、。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大部分在,小部分在,没有。
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和最西端的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仅次
于、,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最西端在,东西相距约千米,南端在、最北端在,南北相距约千米。
3.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个。
东邻,北面是
______、______,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
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______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______海里的海域。
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
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____个省、____个自治区、___个直辖市和___个特别行政区。
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
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
____________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
我国政府已于____________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5.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约有______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的分布是_____多,_____少。
_____人口比重大,占____%,_____人口比重小,只有___%。
2.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
侨胞原籍以_____、_____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推行________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控制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国共有____个民族。
____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____%。
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______。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有______万。
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____和____;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等边疆地区。
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1、读“中国政区略图”回答:(28分)
(1)根据图中数码号的位置,填写相应的地理名称
①市②省
③省(填行政中心)
④自治区
⑤岛⑥海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省区(填简称)
有、、、。
(3)中国的首都是,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最年轻的直辖市是,最年轻的省是。
(4)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至少2点)
2、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18分)
(1)阅读上图可知,旧中国
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
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
长。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
长基本上呈
上升。
(3)20世纪70 年代后,我
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
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
是。
(4分)
(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和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2000年我国人口数已达到亿,占世界人口。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当今世界,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民族冲突和纠纷,如印巴之争,巴以冲突等。
反观我国,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主要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一直贯彻执行着正确的民族政策。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和睦的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一律。
(2)选择,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维吾尔族
B、回族
C、壮族
D、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