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词汇锦集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

100个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25考公必看1.层出不穷(近五年考频 15 次)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出不穷”侧重强调不断出现,数量很多。
2.大相径庭(近五年考频 15 次)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也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大不相同。
“大相径庭”形容相差很大,不同之处很多。
3.不可或缺(近五年考频 14 次)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不可或缺”侧重强调不能缺少。
4.历久弥新(近五年考频 13 次)经历的时间长久而更加新鲜,更显价值。
“历久弥新”侧重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新、更有价值。
5.理所当然(近五年考频 12 次)释义: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理所当然”侧重应当如此。
6.相辅相成(近五年考频 12 次)两种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成,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指两者形成互补,重在缺一不可。
7.不言而喻(近五年考频 12 次)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不言而喻”侧重道理浅显,不用说就明白。
8.持之以恒(近五年考频 11 次)长久地坚持下去。
“持之以恒”表示长久地坚持做某事。
“持之以恒”侧重强调长时间地坚持,不放弃。
9.方兴未艾(近五年考频 11 次)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方兴未艾”是指新生事物刚刚开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10.根深蒂固(近五年考频 11 次)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根深蒂固”多指存在时间很久,基础牢固。
“根深蒂固”常搭配抽象的事物,比如观念。
“根深蒂固”是中性词,可以搭配陈旧的观念。
11.潜移默化(近五年考频 11 次)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潜移默化”强调影响是无形的,看不到的;“潜移默化”常搭配物或事,多用于性格、习惯、作风等方面;“潜移默化”是中性词。
12.一成不变(近五年考频 11 次)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一成不变”侧重强调不再发生改变,常用于否定句中。
“一成不变”为中性词,但含贬义。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行测高频成语解析1、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3、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7、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十分稀少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1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20、方兴未艾:新生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21、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22、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23、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24、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25、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26、郁郁葱葱: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27、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28、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29、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30、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国考高频成语500个

2020 国考高频成语500 个1.背道而驰“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印迹。
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2.理所自然理:道理,情理;当:应当;然:这样。
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整合理。
不容思疑的意思。
3.天壤之别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
此后用“天壤之别”表示相互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4.一挥而就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易如反掌,一下子就成功。
5.循规蹈矩部、班:门类,序次;就:归于。
原指写文章依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
后多指做事依照必定的步骤、次序进行。
也指按老例子做事,缺乏创新精神。
6.手足无措适:往;从:跟从。
(1)指不知遵从哪一个好。
(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7.革故鼎新推: 除掉,去除,裁减;陈:陈腐的;新:好的、新的。
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髓,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8.无可非议厚:深重;非:非议,否认。
不可以过分责怪。
指说话做事虽有弊端,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体谅。
9.人迹罕至罕:少。
人极少抵达。
指荒芜荒僻的地方极罕有人来过。
10.不负众望负:辜负;众:大家;望:希望。
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11.不孚众望孚:服气。
不可以使大家服气,未切合大家的希望。
12.谈论纷纷纷纭:多而凌乱。
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谈论纷繁。
13.层见迭出层:重复;穷:尽。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14.别开生面标:用文字或其余手段表示;立:成立,建立;异:特别、奇异。
独创新意,理论独出心裁。
后指提出奇特的主张显示独出心裁。
也指敢于打破旧规恶习,解放思想,进行改革创建。
褒义时指的是很有创新,创意获取认同,脱俗出众。
贬义时指的是成心做出独出心裁,而这类创新却没有被认同时体现贬义。
15.矢志不渝矢,箭;志,意志、理想;渝,改变、违反。
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相同不会改变,表示永久不变心。
16.唇枪舌剑针锋:针尖。
针尖对针尖。
比喻两方策略、看法及行动等尖利对峙。
公考词汇3500词

公考常用词汇成语集锦1、退避三舍:用来比喻对人让步,不与人相争2、度过:让时间在工作学习娱乐体育中消失,或生活了一段时间。
3、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4、反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5、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6、病症(症候):指症状。
病征:指病的征兆。
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
7、演化:一般用于自然界。
演变:即用于自然界,又用于人类社会中的变化。
8、琢磨:思考,研究。
捉摸:摸索,揣测。
9、不假思索:形容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做事快捷。
10、美轮美奂:只能用来形容建筑11、五彩缤纷:五彩斑斓:12、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13、焚膏继晷:形容勤奋地工作和读书。
14、体制:组织制度。
机制:过程和方式。
15、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作客:寄居在别处,书面语。
16、管理:管理资金经营:17、众矢之的:中性词,其对象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
18、终身:一辈子,多就切身之事老说,终身大事。
出生:出身:19、发源地:本指河流起源的地方,引申为指事物开始发生,多用于具体的。
20、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
幽远:是幽深的意思。
21、年轻:年纪不大,相貌不老。
年青:年纪幼小。
22、求全责备:意思是要求尽善尽美,完美无缺,强调完美之极23、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评头论足:比喻任意挑剔。
24、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25、茅塞顿开: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26、心照不宣:多指双方彼此都领会对方的意思27、捉襟见肘:比喻生活艰难或处境窘迫。
风俗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
28、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29、高山仰止:指高尚的道德使人仰望向往。
30、消除:避免:灾难时不可消除的,是可以避免的,自然灾害31、鬼斧神工:侧重非人力所能做到。
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词汇锦集

相信很多考生都已经在进行紧张得备考,而言语理解作为行测得重头戏,就是许多考生复习得重点。
而逻辑填空作为言语理解错误率最高得一部分,就是许多考生较为头疼得一块。
其实逻辑填空出题也有一定得规律,每年国考都有一定得重点倾向,考查得范围除了语境得分析之外,就就是词语得辨析。
而我们综观历年得公务员考试真题就会发现,在词语辨析这部分上,有一部分词语,尤其就是成语就是经常被考查得,掌握这部分得成语对于我们准备公务员考试得考生来说尤为必要。
1、浮光掠影“浮光掠影”这个词,词义较为简单,能够从字面意思加以理解,但就是却容易出错,因为它经常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两个近义词放在一起考查,三者虽然意义相近,但各有侧重,侧重点得不同又往往就是考查得重点,因此,这就需要考生们认真掌握三者之间得差别。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得反光与一闪而过得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侧重强调印象不深刻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得马上瞧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侧重瞧得匆忙速度快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
侧重研究不深入。
【例】在知识大爆炸得今天,不少人已习惯于浅阅读,这虽在所难免,其_______也就是明显得。
浅阅读虽然能够收获一些印象式得谈资,但_______之中透露出得就是浮躁心气,很难_______为提升阅读者主体素质得扎实“文化准备”。
【413考题】A、代价走马观花转换B、影响浅尝辄止汲取C、弊端浮光掠影沉淀D、局限言谈举止锤炼答案:C。
【中公解析】:文段中论述得主题就是浅阅读,即说得就是人们现在得阅读仅仅就是收获一些粗浅得“印象式”谈资,印象并不深刻、细致。
因此选择浮光掠影更合文意。
【例】敦煌壁画共有五万多平方米,若按高为一米来排列,有50多公里长,即使_________,也要夜以继日,作为人类文明奇迹与世界文化艺术瑰宝,敦煌壁画得重大价值不光就是数量之巨,而且更在于其内涵得___________。
公务员行测600个必考成语

行测600个必考成语(易错成语)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道。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
公考行测常考成语积累

公考行测常考成语积累1、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
也指不仅各方面都照顾到,而且每一个方面都处理的很得当。
例句:他们照顾细致,面面俱到,有些老人不能自已吃饭,工作人员就一勺一勺地喂,特别细心。
2、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马在奔跑腾跃。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例句:放眼南大地,各地都在展现出万马奔腾的热烈围和时不我待的新气象掀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3、龙腾虎跃:像龙在飞腾,虎在跳跃。
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
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例句:正是由于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洋溢着龙腾虎跃的青春脉动、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
4、一马平川: 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
例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
5、争先恐后:竞相抢先而不肯落后;多用于形容人的动作等。
例句:学员们争先恐后,积极向老师请教,认真记录制作要领,现场气氛热烈。
6、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例句: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海意气风发,勇毅前行。
7、百舸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
形容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例句:当前全国各地高度重视产业经济,呈现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山西优势明显,特别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8、千帆竟发:数不尽的船只竞相出发,形容事物蓬勃向上,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
例句:调查研究开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农村长远利益出发从群众身边实事破题,榜样引路,带来千帆竞发。
9、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例句:这种内在气质,让他们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百折不挠、逆水行舟;在机会和荣誉面前,团结协作,热血拼搏。
10、化繁为简:越是复杂的事情越是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去化解,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句:设计人员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仪表的数据显示化繁为简,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为航天员执行任务提供更加清晰、直观、舒适的显示界面。
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实词经典辨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实词经典辨析华图教育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在复习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笔试的言语题虽然相对容易,但填空时出现的非常相近的词汇有时还是会让自己被蒙蔽,鉴于这种状况,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资深专家将常用的实词进行归纳、总结,逐个辨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
1、暧昧·暗昧暧昧:模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包含·包涵包涵: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3、爆发·爆发爆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故,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4、本义·本意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5、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前者,另外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或色彩,多用于艺术作品的构思或对问题的见解。
后者,单独另立一面旗帜,来形容新路,自成一家,可指艺术创作,政治道路,也可指工农业产品不同一般。
6、辨正·辨证·辩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做“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7、哺养·抚养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8、不力·不利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9、囊括·包括都有包含的意思。
范围、大小不同。
囊括,是把全部包罗在内。
包括、包含〔或列举各局部,或者着重指出某一局部〕,仅指其中一局部。
10、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11、常年·常年常年:一年到头,整年,如“常年积雪〞、“常年劳作〞。
常年:终年,长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信很多考生都已经在进行紧张的备考,而言语理解作为行测的重头戏,是许多考生复习的重点。
而逻辑填空作为言语理解错误率最高的一部分,是许多考生较为头疼的一块。
其实逻辑填空出题也有一定的规律,每年国考都有一定的重点倾向,考查的范围除了语境的分析之外,就是词语的辨析。
而我们综观历年的公务员考试真题就会发现,在词语辨析这部分上,有一部分词语,尤其是成语是经常被考查的,掌握这部分的成语对于我们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尤为必要。
1.浮光掠影“浮光掠影”这个词,词义较为简单,能够从字面意思加以理解,但是却容易出错,因为它经常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两个近义词放在一起考查,三者虽然意义相近,但各有侧重,侧重点的不同又往往是考查的重点,因此,这就需要考生们认真掌握三者之间的差别。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侧重强调印象不深刻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侧重看得匆忙速度快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
侧重研究不深入。
【例】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不少人已习惯于浅阅读,这虽在所难免,其_______也是明显的。
浅阅读虽然能够收获一些印象式的谈资,但_______之中透露出的是浮躁心气,很难_______为提升阅读者主体素质的扎实“文化准备”。
【413考题】A.代价走马观花转换B.影响浅尝辄止汲取C.弊端浮光掠影沉淀D.局限言谈举止锤炼答案:C。
【中公解析】:文段中论述的主题是浅阅读,即说的是人们现在的阅读仅仅是收获一些粗浅的“印象式”谈资,印象并不深刻、细致。
因此选择浮光掠影更合文意。
【例】敦煌壁画共有五万多平方米,若按高为一米来排列,有50多公里长,即使_________,也要夜以继日,作为人类文明奇迹和世界文化艺术瑰宝,敦煌壁画的重大价值不光是数量之巨,而且更在于其内涵的___________。
【2012下半年重庆市考8】A.浮光掠影异彩纷呈B.蜻蜓点水丰富多彩C.一目十行源远流长D.走马观花博大精深答案:D。
【中公解析】文段中主要说的是敦煌壁画数量的巨大,说我们即是是粗浅地快速浏览也要花伸长时间。
而在选项中浮光掠影与走马观花都有大致地浏览,但文段中的意思更侧重地是浏览的速度,因此选择侧重强调速度快的“走马观花”。
【例】影响电子书走向大众的,还是在于传统阅读习惯。
手指翻过书页,会有自由的感受,电子书则是冰冷之物。
传统书籍的阅读体验,是不可能_______的。
不过,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很难陷入长久阅读,多是快餐、零碎式的浏览。
电子书倒能填补这种零碎的时间,在________中打发时间。
【2010贵州省考-24】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模仿轻描淡写B.移植浮光掠影C.复制删繁就简D.效法浅尝辄止答案:B。
【中公解析】根据文意,我们知道,文中第二空填的应该是能够表达人们浅显、快速的词,由此可以排除A、C。
而文中又说“人们很难陷入长久阅读,多是快餐。
零碎式的浏览”意在告诉我们电子阅读是不够细致深刻的,因此选择侧重印象不深刻、不细致的“浮光掠影”更好。
2、一蹴而就“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很容易,一下子就成功。
常与“轻而易举”、“一朝一夕”、“一时半会”一起考查,因此需要掌握几个词语的不同用法。
这个词“轻而易举”仅仅指事情容易完成,侧重容易;“一朝一夕”、“一时半会”则侧重时间的短;而“一蹴而就”不仅指事情容易,还包含纵向上时间很短之意。
同时“一蹴而就”的“就”包含还包含“达到、完成”之意,而“轻而易举”、“一时半会”、“一朝一夕”不含有这样的意思。
【例】怀特海说: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会没有任何结果,可是,第1000个想法也许会改变世界。
可见,好想法的产生不是________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
【2012年国考-26】A.随心所欲B.轻而易举C.一蹴而就D信手拈来答案:C。
【中公解析】文中要获得成功,需要经过不断地努力与多次失败,并且所花时间不短。
根据文意可知,所填词语应该与之相对,因此“一蹴而就”最为贴切,“轻而易举”不含有时间上很短之意。
【例】在金属发展史上,从陨铁的锻制到人工冶炼铁的出现,这一演进绝不是________的,而是经历了长达600年以上的_____。
【2011年国考-27】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蹴而就摸索B、自然而然努力C、一朝一夕改进D、轻而易举发展答案:A。
【中公解析】文段首句即表明是金属的发展历史,说明侧重的是时间段的表述,排除B、D。
同时文意表达的是从陨铁的锻制到人工冶炼铁这一过程的完成,因此只能选有“完成”之意的“一蹴而就”。
【对比】品牌意识是中国医药行业这30年一直不缺乏的,但是千万不能为品牌而品牌。
品牌塑造不是_______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持续、长远、循序渐进的工程。
除了有意识外,最需要加强的就是真正理解品牌的含义,努力坚持下去,不要为一时的利益所_______。
【中公模拟题】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蹴而就误导B.一朝一夕诱惑C.轻而易举蛊惑D.日积月累动摇答案:B。
【中公解析】文中“30年”即说明文段侧重的是时间段上的描述,排除C、D。
而第一空后面已有“能完成”,因此就不能再选含有“完成”之意的“一蹴而就”,以避免语义重复,选择“一朝一夕”。
3、良莠不齐“良莠不齐”指的“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这个词常与“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放在一起作为迷惑项考查。
这三者也是近义词,但在适用范围上有区别。
“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只能用来形容人。
而“泥沙俱下”则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
因此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这些词语时,需要注意语境中形容是人还是物。
【例】网络举报是一把双刃剑,监督和隐私各有边界。
如脱缰之马的“网络监督”,很多时候________,一旦_________到普通公民的“隐私领域”或者_________集体权益,必将会使整个社会陷入不安。
【2013江苏省考B类72】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扑朔迷离触及影响B.真假难分践踏危及C.良莠不齐侵犯损伤D.鱼龙混杂闯入伤害答案:B。
【中公解析】“鱼龙混杂”与“良莠不齐”使用对象仅限于人,而第一空处的主体为“网络监督”,因此直接排除C、D两项。
再由“隐私领域”可知,第二空应选择和领域能够搭配的词,即“践踏”,同时文段中表达的语意较重,因此也应选择语意较重的词语,选B项。
4、琳琅满目“琳良满目”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但只用来形容商品。
在公务员考试中琳琅满目就是考查他的固定搭配,有时也会用来作为迷惑项。
意义简单,熟记即可。
【例】为了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商品就像阿里巴巴的山洞,成为购买欲的引擎。
其实,拥有再多,也永远渴望货架上的下一个。
【2012下半年重庆市考-8】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花八门触动B.琳琅满目触发C.丰富多彩触及D.形形色色触碰答案:B。
【中公解析】第一空中能形容商品的即为”琳琅满目“,固定搭配。
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
春日_________,夏天绿荫满枝,秋时_________,冬日银装素裹。
【2010下半年重庆-1】A 姹紫嫣红硕果累累B 风光旖旎充实丰盈C 生机勃勃琳琅满目D 婀娜多姿五谷丰登答案:A。
【中公解析】琳琅满目只用来形容商品,排除C。
同时根据题意可知填的词语是能够分别代表春天、秋天的词,即为A。
5、相得益彰相得益彰指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该词在公务员考试中考查形式较为普通,一般考查大家对成语意思的理解,因此掌握其意思即可。
【例】舞台上,一个是中国京剧大师,一个是交响乐指挥家;一会儿传来韵味十足的京腔,一会儿又是沁人必脾的管弦乐。
面对京剧传承的尴尬和交响乐普及的艰难,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把两个不搭界的艺术形式进行“嫁接”,究竟是_______还是异想天开?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得益彰B. 取长补短C. 推陈出新D. 移花接木答案:A。
【中公解析】文章说京剧与交响乐”抱团取暖“,说明二者是想相互促进,同时,空格后的”还是“表明所填词语和”异想天开“相对,相得益彰符合语意。
6、首当其冲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这个词很容易被望文生义为“应该第一个冲上去的、解决的、想到的。
”,在考试中常作为迷惑项出现,因此需要正确熟记其含义。
【例】要解决孩子上幼儿园难的问题,______是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以满足城乡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
【2011国考-33】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务之急B、首当其冲C、理所当然D、无可置疑答案:A。
【中公解析】文段的主题是“解决上幼儿园难的问题”,并表明问题是很重要的、急迫的。
同时,文段所缺是主语,“当务之急”可做主语也可宾语。
无可置疑、理所当然不做主语。
7、美轮美奂美轮美奂有固定的使用范围,仅用来形容建筑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及装饰、布置的精美,不可用于形容人或其他事物。
在考试中一般考查“美轮美奂”的正确适用范围,有时也作为迷惑词语使用。
央视龙年春晚,________的3D舞台让观众大开眼界。
导演组在许多方面突破以往固定思维,________打造出一台特色鲜明的晚会。
龙年春晚现场360度大舞台,配合设计独特的高清视效屏幕,播放特效十分惊人,逼真程度让观众觉得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金碧辉煌力图栩栩如生B. 宏伟华丽试图置身其中C. 美轮美奂力求身临其境D. 光彩夺目竭力身当其境答案:C。
【中公解析】“金碧辉煌”形容建筑装饰华丽,用来形容“舞台”不恰当,排除A。
第二空的意思是说由于十分逼真而让人觉得好像身在其中,“置身其中”侧重的是事实上在,与语境不符,排除B。
而“光彩夺目”更加侧重的是光彩的鲜明,与之相比,“美轮美奂”用来形容舞台布置更为恰当。
8、无济于事无济于事指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
与“于事无补”、“杯水车薪”、“徒劳无益”常一起考查,对其区分主要看其他词语与语境,三者意义相近。
同时还常与“枉费心机”一起考查,需要注意“无济于事”是中性词,而“枉费心机”含贬义;“白费口舌”仅侧重于“说”。
【例】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经营者均未能______到这一点。
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后才如梦方醒,结果往往是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也________。
A意识于事无补B 体会无力回天C 观察无济于事D 认识一事无成答案:A。
【中公解析】首先首先看第一空,“观察”的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用在此处不合适,排除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