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
第三条环境保护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污染者负责、政府监管、公众参与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计划,保证环境保护投入,保障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第五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环境保护职责,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六条公民应当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章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职责第七条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宣传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二)组织编制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监督环境保护计划的执行;(三)负责环境监测、环境评估和环境信息的发布;(四)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监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三同时”制度;监督管理;(六)负责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查办环境违法行为;(七)组织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八)承担其他环境保护工作。
第八条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宣传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二)组织编制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监督环境保护计划的执行;(三)负责环境监测、环境评估和环境信息的发布;(四)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监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三同时”制度;监督管理;(六)负责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查办环境违法行为;(七)组织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八)承担其他环境保护工作。
环护管理制度

环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环境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治理、环境应急响应等方面。
第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依法依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做到环境保护与生产经营相协调,建立长效的环境保护机制。
第五条全体员工都应认真执行环境管理制度,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共同维护环境的美好。
第二章环境监测第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记录监测数据。
第七条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方面,确保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第八条对于环境监测数据异常的情况,本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防止环境污染扩大。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建立环境监测档案,存档监测数据和相关资料,定期向环保部门报送监测结果。
第三章环境评估第十条在进行新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等阶段,本单位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第十一条环境影响评价应当综合考虑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详细分析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十二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经过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
第十三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作为项目批复的重要依据,必须得到环保部门的批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第四章环境治理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环境治理方案,对环境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治理,确保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第十五条环境治理主要包括减排技术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废弃物处理等措施,必须达到国家标准。
第十六条环境治理工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限要求。
第十七条对于环境治理工作不到位的单位,环保部门有权责令立即整改,如情况严重者可以予以处罚。
第五章环境应急响应第十八条本单位应当建立环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砂厂环境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砂厂环境保护工作,防治污染,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砂厂所有生产、办公及生活区域。
第三条砂厂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第二章环境管理组织与职责第四条砂厂设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全厂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环境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本制度。
第六条各部门应明确环境保护职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确保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章环境监测与防治第七条砂厂应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物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第八条废气治理:采用布袋除尘、湿式脱硫等先进技术,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第九条废水治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第十条噪声治理:对产生噪声的设备进行降噪处理,确保噪声达标排放。
第十一条固体废物处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确保固体废物达标处置。
第四章环境管理措施第十二条砂厂应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十三条加强生产设备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十四条严格执行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化。
第十五条定期对员工进行环保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第十六条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案,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第五章环境考核与奖惩第十七条砂厂应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部门给予奖励。
第十八条对违反环境保护制度,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九条对环保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砂厂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如与本砂厂其他制度冲突,以本制度为准。
工程公司环境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工程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施工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工程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及施工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求全体员工严格遵守。
第二章环境安全管理目标第四条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实现施工现场环境达标。
第五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第六条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监测,确保环境指标符合要求。
第三章环境安全管理职责第七条公司成立环境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项目部设立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项目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各岗位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履行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章环境安全管理措施第十条施工现场应设置环境保护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噪声控制设施等。
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噪音、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进行污染物排放申报和监测。
第十三条加强施工现场绿化,美化环境,提高绿化覆盖率。
第十四条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环境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五章环境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五条公司应定期组织环境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环境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七条对违反环境安全规定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
第六章环境安全考核与奖惩第十八条对环境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部门及个人绩效考核。
第十九条对在环境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对违反环境安全规定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降职、解聘等处分。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环境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公司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社会创造绿色、和谐的发展环境。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例(5篇)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和相关人员。
第二章环境保护责任第二条公司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明确环境保护责任。
第三条公司领导层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系统,确保环境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所有员工和相关人员都要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章环境初评第五条公司每年进行一次环境初评,评估公司的环境风险和影响。
第六条根据环境初评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
第四章环境管理第七条公司设立环境管理部门,负责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八条公司要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做好环境污染预防、应急响应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
第九条公司要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对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十条公司要开展环境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能力。
第五章环境宣传与公众参与第十一条公司要加强环境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第十二条公司要建立公众投诉和举报机制,及时处理环境问题,并向公众公布处理结果。
第十三条公司要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第六章环境考评和奖惩第十四条公司要建立环境考评制度,对环境保护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
第十五条对违反环境保护制度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包括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第十六条对环保优秀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由公司环境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作废原有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例(2)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了加强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本制度。
这个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岗位和员工,包括全体员工、管理人员、以及合作伙伴和承包商。
办公环境管理制度范本(5篇)

办公环境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规范办公行为,特制定本办公环境管理制度。
第二章办公环境管理职责第二条行政部门负责办公环境管理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工作。
第三条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办公环境管理和维护。
第四条所有员工都有责任维护良好的办公环境,不得擅自改变或损坏办公设施设备。
第五条员工应当遵守办公室行为规范,维护良好的办公秩序。
第六条职工有权向行政部门反映办公环境问题,并有权要求行政部门予以解决。
第三章办公环境管理要求第七条办公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办公桌椅应舒适。
第八条办公室的墙面、地面、天花板等装饰材料,应具备防火和防静电性能。
第九条办公室的噪音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能影响正常工作。
第十条办公室应定期进行清洁保洁,保持整洁、干净。
第四章办公环境管理措施第十一条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办公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第十二条行政部门应采购符合环保要求的办公设备和家具,确保员工的办公设备符合人体工学要求。
第十三条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行政部门应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办公工具和设备,并保持其正常运转。
第十四条行政部门应定期邀请专业机构对办公环境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第五章办公行为规范第十五条员工应遵守公司的办公时间制度,准时到岗上班,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勤。
第十六条员工应保持办公室的整洁,不得在桌面或其他地方乱扔杂物,如有废纸应及时清理放入废纸篓。
第十七条员工在办公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说笑打闹等,以免影响他人工作。
第十八条员工不得私自调整办公设备和电脑设置,如有需要应向行政部门申请。
第十九条员工在使用共用办公设备时应注意节约资源,不得浪费和滥用。
第六章纪律处分第二十条对于违反本办公环境管理制度的行为,行政部门有权给予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以及辞退等。
第二十一条严重违反本办公环境管理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行政部门可以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修配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修配厂环境保护工作,防治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修配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修配厂区、车间、仓库等场所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修配厂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环境保护目标与指标第五条修配厂环境保护目标:(一)确保各项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二)减少噪声、振动等污染,保障周边环境质量;(三)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产生;(四)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
第六条修配厂环境保护指标:(一)废气排放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二)废水排放指标: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等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三)噪声排放指标:厂区内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四)固体废弃物处理指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环境保护措施第七条废气污染防治:(一)加强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确保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二)对废气排放源进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三)对废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
第八条废水污染防治:(一)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确保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二)对废水排放源进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三)对废水排放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
第九条噪声污染防治:(一)对厂区内噪声源进行治理,减少噪声排放;(二)加强噪声监测,确保厂区内噪声符合标准;(三)对厂区周边噪声进行治理,减轻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十条固体废弃物处理:(一)建立健全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明确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的责任;(二)加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化利用率;(三)确保固体废弃物安全填埋,防止二次污染。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本(3篇)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司的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依法合规的运营和经营,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公司将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涉及环境保护的制度、规范、管理方法与流程应与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相互配合,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四条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和决策层面。
第五条公司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环保工作的认识和意识。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第六条任何新投产的项目在投产之前,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须作出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评价报告,并获得环境保护部门的批准。
第七条已投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在法定期限内进行,评价结果应当公示,并按照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三章环境管理第八条公司将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对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的环境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
第九条公司应当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职务,负责环境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确保环保政策、法规、相关标准等的贯彻执行。
第十条公司将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实施等级化管理,设立环保考核指标,并将环保工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第十一条公司将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第四章废物管理第十二条公司将优先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物的产生,并合理利用废物资源。
第十三条公司将制定废物管理制度,对废物进行分类、储存、处理和处置,确保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
第十四条公司将建立废物管理台帐,记录废物的数量、来源、去向等信息,定期进行审核和报告。
第十五条对于有害废物的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及时运送至设有有害废物处置设施的单位进行处理。
第五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第十六条公司将建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和培训,确保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