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答案)

合集下载

理科)重庆市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5月调研(理数)-含答案 师生通用

理科)重庆市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5月调研(理数)-含答案 师生通用

理科)重庆市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5月调研(理数)-含答案师生通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5月调研测试卷理科数学文科数学测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上,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x|x\leq a\},B=(-\infty,2)$,若$A\subseteq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geq 2$B、$a>2$C、$a\leq 2$D、$a<2$2、已知$i$为虚数单位,复数$z$满足$iz=2z+1$,则$z=$()A、$-\frac{1}{2}-\frac{i}{2}$B、$-\frac{1}{2}+\frac{i}{2}$ C、$2+i$ D、$2-i$3、设命题$P:\exists x\in Q,2^{-1x}\leq 2$,则$x\leq 4$为()A、$\exists x\in Q,2^{-1x}\geq 2$B、$\forall x\in Q,2^{-1x}<2$ C、$\forall x\in Q,2^{-1x}\geq 2$ D、$\forall x\in Q,2^{-1x}=2$4、已知随机变量$X\sim N(2,\sigma)$,若$P(X\leq 1-a)+P(X\leq 1+2a)=1$,则实数$a=$()A、$\frac{1}{2}$B、$1$C、$2$D、$4$5、XXX将5种不同型号的种子分别试种在5块并成一排的试验田里,其中A,B两型号的种子要求试种在相邻的两块试验田里,且均不能试种在两端的试验田里,则不同的试种方法数为()A、$12$B、$24$C、$36$D、$48$6、已知抛物线$y=4x$的焦点为$F$,以$F$为圆心的圆与抛物线交于$M$、$N$两点,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P$、$Q$两点,若四边形$MNPQ$为矩形,则矩形$MNPQ$的面积是()A、$16\sqrt{3}$B、$12\sqrt{3}$C、$4\sqrt{3}$D、$3\sqrt{3}$7、已知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begin{cases}x\geqa\\x+y-2\leq 3\\x-y\leq 4\end{cases}$,则$(x,y)$的解集为()A、$\{(x,y)|x\geq a,x\leq 4,y\geq -x+1,y\leq -x+7\}$B、$\{(x,y)|x\geq a,x\leq 4,y\geq -x-1,y\leq -x+5\}$C、$\{(x,y)|x\geq a,x\leq 4,y\geq -x+1,y\leq -x+5\}$D、$\{(x,y)|x\geq a,x\leq 4,y\geq -x-1,y\leq -x+7\}$8、《九章算术》里有一段叙述: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一千一百二十五里,良马初日行一百零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二马相逢。

重庆市巴蜀中学月考(一)2024届高三数学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月考(一)2024届高三数学答案

数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8页)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数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题号 12345678答案 C A D A B C B D【解析】1.{|13}A x x =-≤≤, {|2}B x x =≥,所以[23]A B = ,,故选C .数学参考答案·第2页(共8页)图1ln ()x f x ,则1()()ln ()0g x f x x f x x''=+< ,0,所以当01x <<时,()0g x >,当1x >时,g 时,ln 0x >,所以当)1(0x ∈,时,()0f x <. 0时,()0f x <;又()f x 为奇函数,所以当x 0>可化为09850x x <⎧⎨->⎩,或09850x x >⎧⎨-<⎩,,解得0,故选D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BC AC ACD ABC【解析】A 选项错误;11()()()24P A P B P AB P ====,图2(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14 15128 30数学参考答案·第3页(共8页)数学参考答案·第4页(共8页) 【解析】17.(本小题满分10分)(1)证明:1211(1)140b a a =+=++=≠,……………………………………………(1分)1222121221(1)12222(1)2n n n n n n n b a a a a a b ++++=+=++=+=+=+=,…………………(3分) ∴12n nb b +=,∴{}n b 为以4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5分) (2)解:由(1)知:11122142221n n n n n n b a a -++=+===- ,,∴……………………(6分) 又112212112122n n n n n a a a ++--=+=-=-,,∴……………………………………………(7分) 所以2135212462()()n n n S a a a a a a a a -=+++++++++34(12)4(12)2238.1212n n n n n n +⎡⎤⎡⎤--=-+-=--⎢⎥⎢⎥--⎣⎦⎣⎦……………………………………(10分)数学参考答案·第5页(共8页) 18.(本小题满分12分)……………………………………………………………………………………(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 (1)证明:222111AC A C AA A C AC +=⊥,,∵∴又1111111ACC A ABC ACC A ABC AC A C ACC A ⊥=⊂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1.A C ABC ⊥平面∴又AB ABC ⊂平面,1.A C AB ⊥∴ ………………………………………………………(4分)(2)解:由111111121222332B ACC A B ACA A ABC ABC V V V S A C AC BC A C ---====⨯⨯⨯ △133BC == BC =∴………………………………………………………………………………(5分)以C 为坐标原点,1CA CB CA,,分别为x y z ,,的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如下:数学参考答案·第6页(共8页)1(000)00)(00)(00C A B A ,,,,,,,, ………………………………(7分)取平面1CA B 的法向量为(100)m = ,,,设平面11A BB 的法向量为000()n x y z =,,,取111(0(0BB AA A B ===,,则01100x n BB n A B ⎧=⎪=⎨=⎪⎩,………………………………………………(10分) 设二面角11C A B B --的大小为θ,则|cos ||cos |m n θ=〈〉==,所以二面角11C A B B --的正弦值为sin θ== …………………………(12分)20.(本小题满分12分)解:(1)患病者被误诊即被判定为阴性的概率为: 197.5950.002(10095)0.5%.10095P -=⨯⨯-=- ………………………………………………(3分)(2)当[95100)c ∈,时, 95()5%0.002(10095)(15%)10095c f c -=⨯⨯⨯-+-⨯-41000.010(10095)0.002(105100)(949500)1010095c c --⎡⎤⨯⨯-+⨯-=-+⨯⎢⎥-⎣⎦,…………(6分)当[100105]c ∈,时,100105()5%0.002(10095)0.012(105100)(15%)105100105100c c f c --⎡⎤=⨯⨯-+⨯⨯-+-⨯⎢⎥--⎣⎦40.002(105100)(131400)10c -⨯⨯-=-+⨯,……………………………………………(9分)∴44(949500)10[95100)()(131400)10[100105]c c f c c c --⎧-+⨯∈⎪=⎨-+⨯∈⎪⎩,,,,,,………………………………………(10分) ()f c ∵在[95105]c ∈,单调递减,所以105c =时()f c ,最小.……………………(12分)21.(本小题满分12分)数学参考答案·第7页(共8页)数学参考答案·第8页(共8页)。

巴蜀数学高三试卷及答案

巴蜀数学高三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已知函数f(x) = 2x^3 - 3x^2 + 4x + 1,若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则f'(1)的值为:A. 1B. 2C. 3D. 42. 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 = 3,d = 2,则第10项an的值为:A. 19B. 21C. 23D. 253. 已知复数z满足|z - 1| = |z + 1|,则复数z在复平面上的几何位置为:A. 实轴B. 虚轴C. 第一象限D. 第二象限4. 若等比数列{bn}的公比q = -1/2,首项b1 = 4,则数列{bn}的前n项和S_n为:A. 2^n - 1B. 2^n + 1C. 2^n - 2D. 2^n + 25. 已知函数f(x) = e^x + sin(x),则f(x)在x=0处的导数f'(0)的值为:A. 2B. 1C. 0D. -16. 在△ABC中,若a = 3,b = 4,c = 5,则cosB的值为:A. 3/5B. 4/5C. 5/4D. 5/37. 已知函数g(x) = x^2 - 4x + 4,则g(x)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个数为:A. 1B. 2C. 3D. 48. 在△ABC中,若∠A = 30°,∠B = 45°,则∠C的度数为:A. 105°B. 120°C. 135°D. 150°9. 已知函数h(x) = x^3 - 6x^2 + 9x - 1,则h(x)的图像在x轴上有一个零点,则该零点所在区间为:A. (-1, 0)B. (0, 1)C. (1, 2)D. (2, 3)10. 若向量a = (1, 2),向量b = (3, 4),则向量a·b的值为:A. 10B. 7C. 5D. 3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1. 函数f(x) = (x - 1)^2 + 1的图像的顶点坐标为______。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卷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卷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卷1. 仰韶文化时期,黄河中游的彩陶风格影响所及,东到辽西和山东,南到江汉平原。

而具有江浙地区崧泽文化特点的陶器群也广泛出现在北至山东,西抵洞庭湖东岸的广大地带。

长江中游大溪文化风格的彩陶和刻纹白陶,出现在岭南直至珠江三角洲地带。

这反映了此时期的中国()A.形成多元一体发展趋势B.区域间的交往联系扩大C.中原地区主导文化发展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2. 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古代自秦始皇消灭东方各诸侯国的公元前221年起,就完成了统一。

后来有研究者提出,中国的统一在春秋战国就已孕育,秦的统一主要是制度层面的统一,西汉建立后,才将统一逐渐推进到社会文化的深层,即价值观的统一。

据此可知,关于中国古代统一的认识()A.主流观点已经过时不再可信B.后期学者的研究更严谨和权威C.因标准不同而无法得出结论D.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3. 魏晋南北朝,世家豪族占有大量的依附人口,这些人口不在政府注册,不对国家负担租税赋役义务。

世家豪族还通过“竞招游食”等手段来千方百计地扩大人口,为了逃避租税赋役,“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成为豪强大族“私附”的“藏户”。

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统一安定依然任重道远B.政治腐败加剧社会无序C.世家豪族主导社会救济D.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4. 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制的道教诸神、伏羲、女娲等传说中的人和神,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唐代飞天变化无穷,画法较前代有很大的改变: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

北朝至唐飞天的变化说明了()A.文化的世俗化趋势成为主流B.华夷之别的界限已消除C.民族交流推动文化多元创新D.中原文化胡化现象严重5. 宋代《萍州可谈》记载:“本朝富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2023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历史试题

2023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历史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甲骨文则主要是指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这可用于佐证商朝时期A.王权与神权结合的特征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强化了大宗的特权地位2.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豫、冀等十三州部作为监察区。

州设刺史一人,秩六百石,位下大夫,有权督刺二千石的郡守,明确规定以六条问事。

刺史每年回京师奏事一次。

地方政绩如何,全凭刺史上奏,郡守对刺史多敬而畏之。

这表明当时A.中央地方矛盾严重B.州成为正式一级行政区C.州刺史秩卑而权重D.州刺史侵犯地方官职权3.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这反映了此时期A.仁政主张深入人心B.秦汉旧律适应需要C.儒学理念渗透法制D.程朱理学成为正统4.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人口密度图。

该时期可能是图1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5.北宋仁宗以前,江淮、两浙、荆湖等地的佃农迁徙“多被主人(地主)抑勒,不放起移”。

“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

即不得非时衷起移。

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这反映出仁宗时期A.地方势力膨胀B.租佃关系衰退C.政府管理失控D.人身束缚减轻6.明朝中期,汪道昆《太函集》记载,安徽歙西溪南吴荣让通过“度原隰(低湿的地方)使田,度山林使种树。

【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巴蜀中学2018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理科综合生物—、选择题1. 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物种的细胞所含有机分子的结构都不同B. 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其元素含量都相同C.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之一在于DNA分子在细胞内的主要存在形式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C【解析】不同物种的细胞所含有机分子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糖类和脂质在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结构没有特异性,各细胞都相同,A错误;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其元素种类大致相同,而含量相差较大,B错误;DNA在原核细胞中存在于拟核和质粒中,而DNA在真核细胞中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故C正确;细胞学说并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

考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学说的内容点睛:本题要求掌握有关细胞结构的相关基础知识,考查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 下列选项中,一般而言H/0比值前者高于后者的是A. 葡萄糖麦芽糖B. DNA RNAC. 自由水结合水D. 糖类脂质【答案】B【解析】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3O11,由此可知葡萄糖的H/O比值低于麦芽糖,A错误;DNA比RNA的氧原子少,故DNA中H/O比值比RNA高,B正确;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H2O,自由水的H/O比值等于结合水的,C错误;一般而言,糖类的氧含量高于脂质,故糖类的H/O比值比脂质的低,D错误。

考点:细胞中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点睛:解决该题的关键在于熟记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特点3.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盐析后的蛋白质分子,其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B. 核酸的唯一功能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C. 多糖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就在于葡萄糖数目不同D. 念珠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自养生物【答案】D【解析】盐析后的蛋白质分子,其结构并没有变化,A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如rRNA 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B错误;多糖有纤维素、淀粉和糖原,其结构不同的原因在于葡萄糖数目不同及其空间结构不同,C错误;念珠藻属于蓝藻,其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D正确。

重庆巴蜀中学高2018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

重庆巴蜀中学高2018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

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道3分,共计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特鲁纳什·迪巴巴,可把特鲁纳什·迪巴巴看作质点B、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米的成绩获得金牌,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比赛中铅球经过的路程C、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但是它们大小一定相同D、“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40min指的是时刻2、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距离太阳是地球距离太阳的几千倍。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不能将其看做质点B.幸神星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比地球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要小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率与地球运行速率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3、伽利略文理研究自由落体得有点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B、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C、不直接做落体实验是因为当时时间测量不够精确D、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4、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B、C、10m D、2m5、某同学为估测一教学楼的总高度,在楼顶将一直径为2cm的钢球由静止释放,测得通过安装在地面的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的时间为,由此可知教学楼的总高度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B、20mC、30mD、40m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像,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7、A、B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其运动的v-t图像和a-t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已知在0-t0和t0-2t0两段时间内,A物体在v-t图象中的两段曲线形状相同,则有关A、B两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为()A.、0-2t0时间内,A、B两物体的速度改变量相等B、a2=C、t0时刻,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D、A物体先加速后减速8、高铁专家正设想一种“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动”列车,如襄阳→随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7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

巴蜀中学数学试卷高三答案

巴蜀中学数学试卷高三答案

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函数f(x)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且f(1)=3,f(2)=5,f(3)=7,故选D。

2. 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首项为a1,则有an=a1+(n-1)d。

由题意得a1=1,d=2,代入公式得an=2n-1。

故选B。

3. 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圆的方程为(x-2)^2+(y+3)^2=16,圆心坐标为(2,-3),半径为4。

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2-0)^2+(-3-0)^2]=5,大于半径4,故点P在圆外。

故选C。

4. 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函数f(x)=ax^2+bx+c的图象开口向上,且f(0)=0,f(1)=0,f(2)=0。

故选A。

5. 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向量a=(1,2),向量b=(2,1)。

计算a·b=1×2+2×1=4,|a|=√(1^2+2^2)=√5,|b|=√(2^2+1^2)=√5。

故向量a和向量b的夹角余弦值为4/(√5×√5)=4/5。

故选B。

二、填空题6. 答案:-3解析:由题意得,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b^2-4ac。

由题意得a=1,b=6,c=9,代入判别式得△=6^2-4×1×9=0。

故方程的根为x=-3。

7. 答案:3解析:由题意得,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由题意得S1=2,S2=4,S3=6。

故数列{an}的公差为d=4-2=2,首项为a1=2。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代入得an=2+(n-1)×2=2n。

故数列{an}的第10项为a10=2×10=20。

8. 答案:2解析:由题意得,函数f(x)=x^3-3x+1在x=1处的导数为f'(1)。

计算f'(x)=3x^2-3,代入x=1得f'(1)=3×1^2-3=0。

故函数在x=1处的切线斜率为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制造玻璃要用到黏土B. Mg(OH)2用作塑料的阻燃剂C. 废旧钢材焊接前,分别用饱和Na2CO3、NH4Cl溶液处理焊点D. “石磨豆花”的制作过程与胶体聚沉的性质有关【答案】A【解析】制造玻璃要用到纯碱、石灰石和石英,A错误;Mg(OH)2受热分解,吸收热量,生成的氧化镁耐高温,还能起到阻燃的作用,B正确;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与铁锈反应因而除去铁锈,C正确;豆浆属于胶体,加入卤水后,胶体发生聚沉,D正确;正确选项A。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时,pH= 1,等体积的硫酸与醋酸两份溶液中含H+都为0.1N AB. 将N A 个NH3分子溶于1L 水中得到1mol/L的氨水C. 5.6g Fe 粉在2.24L Cl2 (标准状况) 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N AD. 将1mol Cl2通入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 A【答案】C【解析】没有溶液体积,无法求出H+的个数,A错误;溶液体积不是1升,不能计算,B错误;铁过量,按氯气计算,1 mol氯气反应转移2 mol电子,0.1 mol Cl2 (标准状况) 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N A,C正确;氯水中含有含氯微粒Cl2、HClO、Cl-、ClO-共有4种,三种HClO、Cl-、ClO-粒子数之和小于2N A,D错误;正确选项C。

点睛:氯气通入水中,形成的氯水溶液中含有的微粒种类为“三分四离”:H2O、HClO、Cl2、Cl-、ClO-、H+、OH-。

3.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只能证明氨水溶液显碱性,A错误;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溶解的为亚硫酸钡,而剩余的沉淀为硫酸钡,结论正确,B正确;双水解产生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不是白色沉淀,C错误;结论错误,应为Ksp(ZnS )>Ksp(CuS),D错误;正确选项B。

点睛:选项B,不能用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若加硝酸时也有气体产生,但不是二氧化硫而是一氧化氮,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它是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而产生的硫酸根离子,因此不能证明Na2SO3已部分被氧化。

4.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R<XB. Y、Z的简单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C. 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冶炼单质YD. RZ2是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答案】B【解析】根据题给信息,Y为铝,R为碳,X为氮,Z为硫;原子半径越小,所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碳的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半径,所以CH4<NH3,A正确;Al3+和S2-相遇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B错误;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冶炼金属铝,C正确;CS2为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碳与硫原子之间为极性共价键,D正确;正确选项B。

5.电-Fenton法是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高级氧化技术,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电解产生的H2O2与Fe2+发生Fenton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能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源的A极为正极B. 与电源B相连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O+e-=H++·OHC. Fenton反应为:H2O2+Fe2+=Fe(OH)2·OHD. 每消耗22.4LO2(标准状况),整个电解池中理论上可产生的·OH为2mol【答案】C【解析】【详解】左侧电极附近Fe3+→Fe2+,发生了还原反应,该极为电解池的阴极,与之相连电源的A极为负极,A错误;与电源B相连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双氧水能够把Fe2+氧化为Fe(OH)2+,C 正确;每消耗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根据H2O2+Fe2+=Fe(OH)2++·OH反应看出转移1 mol电子,生成1mol OH,所以应当生成4 mol OH;D错误;正确选项C。

6.苯乙烯()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可通过乙苯催化脱氢制得:ΔH=Q kJ/mol。

在实际生产中,常保持总压0.1MPa 不变,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稀释剂,如CO2、N2等(不参与反应)。

乙苯(EB) 脱氢转化率与反应混合气物质的量之比及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条件下,正反应速率: v(A) >v(B)B. 若在恒容条件下加入稀释剂(N2),能增大乙苯的转化率C. 若A点乙苯的转化率为60%,则混合气体中苯乙烯的37.5 %D. 用平衡分压来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其中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则600℃时,B点的平衡常数Kp=0.019MPa 【答案】D【解析】恒压条件下,充入氮气,容器的体积增大,各物质的浓度减少,速率减慢,所以正反应速率: v(A) <v(B),A错误;若在恒容条件下加入稀释剂(N2),各物质浓度不变,速率不变,平衡不动,乙苯的转化率不变,B错误;假设乙苯为1 mol,消耗0.6 mol,生成苯乙烯0.6 mol,氢气0.6 mol,氮气10 mol,所以混合气体中苯乙烯的百分含量为0.6/(0.4+0.6+0.6+10)=5.2%,C错误;起始量1mol 0 0变化量0.4 mol 0.4 0.4平衡量0.6 0.4 0.4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各物质分压分别为:0.1MPa×3/7 、0.1MPa×2/7 、0.1MPa×2/7;平衡常数Kp=(0.1×2/7)×(0.1×2/7)÷(0.1×3/7)=0.019MPa,D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选项C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反应后的混合气中除了乙苯、苯乙烯、氢气外,还有充入的氮气,这些气体的量之和才是混合气体的总量;否则,此判据就容易选成正确的。

7.常温下有H2RO4=H++HRO4-、HRO4-H++RO42-,现有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mol/L的三种溶液:①NaHRO4溶液; ②H2RO4溶液; ③Na2RO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c( Na+)= c( HRO4-)+c(H2RO4) +c(RO42-)B. 100mL①溶液中: n(HRO4-)+n(RO42-)+n(OH-)-n(H+)= 0.01C. 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可能的离子浓度为c( HRO4-)>c(H+)>c(Na+)D. 若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会抑制水的电离,则HRO4-的电离程度肯定大于RO42-的水解程度【答案】C【解析】H2RO4为强酸,不存在溶质的分子,A错误;不符合电荷守恒规律:应当为n(HRO4-)+2n(RO42-)+n(OH-)-n(H+)= 0.01,B错误;如果H2RO4溶液的浓度较大,溶液显酸性,H2RO4溶液电离过程占主要过程,可能出现这样的结论,C 正确;Na2RO4溶液水解显碱性,RO42-+H20HRO4-+OH-;NaHRO4溶液电离显酸性HRO4-H++RO42-,混合后,酸碱中和,促进了Na2RO4溶液水解,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后来NaHRO4溶液电离出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混合开始,促进水电离,后来抑制水电离,D错误;正确选项C。

点睛:该题给定信息H2RO4=H++HRO4-、HRO4-H++RO42-,说明该酸不是二元弱酸,形成的NaHRO4溶液,只能电离显酸性,不能发生水解,这一点解题时要注意。

8.过碳酸钠(Na2CO3·3H2O2) 在洗涤、纺织、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一种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增强洗涤效果,可采取最简单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2)过碳酸钠受热易分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稳定剂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Na2SO3B.Na2SiO3C.H2SO4D.MnO2(4)结晶时加入食盐的目的是_________,母液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5)工业上常以过碳酸钠产品中活性含氧量来衡量产品优劣,13%以上的为优质品。

产品中活性氧含量的测定方法: 称量m g 样品,在250mL 锥形瓶中用100mL 0.5mol/L硫酸完全溶解,立即用c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滴定终点,过程中MnO2被还原为Mn2+,进行三次滴定,测得消耗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V1mL。

另外,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按照上述过程进行空白实验,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V2 mL。

该产品活性氧含量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答案】(1). CO32-+H2O HCO3-+OH-(2). 加热(3). 2(Na2CO3·3H2O2) 2Na2CO3+6H2O+3O2↑(4). B (5). 促进产品析出(或提高产率) (6). NaCl (7). [4c(V1-V2)/m]%【解析】(1)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正确答案:CO32-+H2O HCO3-+OH-;(写出第一步即可)水解过程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右移,碱性增强,去污能力增强,正确答案:加热;(2)由Na2CO3与H2O2复合而形成的一种固体放氧剂,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氧气、水,正确答案:2(Na2CO3·3H2O2)2Na2CO3+6H2O+3O2↑(3)Na2SO3易被H2O2氧化为Na2SO4;H2SO4易与Na2CO3反应;MnO2能够加快H2O2的分解;Na2SiO3与Na2CO3或H2O2均不反应,可以做稳定剂;正确答案选B;(4)结晶过程中加入氯化钠、搅拌,增加钠离子浓度,能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有利于过碳酸钠析出;“母液”中主要为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后NaCl又可以重新利用;正确答案:促进产品析出(或提高产率);NaCl;(5)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氧水反应:2MnO4-+5H2O2+6H+=2Mn2++5O2+8H2O;根据题意可知,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V1-V2 mL=(V1-V2)×10-3L;根据反应关系式:2MnO4----5H2O2,c×(V1-V2)×10-3:n(H2O2)=2:5,解之得:n(H2O2)=2.5 c×(V1-V2)×10-3,带入公式:,进行计算,结果为16×2.5 c×(V1-V2)×10-3÷m÷100%=[4c(V1-V2)/m]%;正确答案:[4c(V1-V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