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鼻咽癌ct检查的出吗

合集下载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西医治疗方式有哪些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西医治疗方式有哪些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西医治疗方式有哪些鼻咽癌的俗称是“广东癌”,是因为在南方广东一带较高发。

其实不仅仅是南方,鼻咽癌几乎已经成了我国的比较有特色的代表性癌症。

鼻咽癌主要治疗手段是以放射治疗为主,辅助以化学治疗和手术治疗。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一、鼻咽癌的早期症状1、鼻塞在鼻咽癌前期发作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明显鼻塞的情况,一开始大家只是感觉自己一边的肚子被堵住了,一般,但是之后随着肿瘤的不断加大,大家就会出现两边都会被堵住的感觉,而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变化,大家会发现自己的鼻塞情况,在经过种种治疗方法以后不光没有得到减轻,相反还越来越严重了,那么此时大家就得往鼻咽癌这方面怀疑了。

2、鼻咽癌不但对鼻子直接产生危害和影响,还会对耳朵产生一系列的病变症状,首先表现的就是耳鸣,也会像一般耳鸣那样,但是这时候如果人们只针对对耳鸣的治疗,而没有发现是鼻咽癌的话,就会让病情控制不住更严重,不但耳鸣还会有明显的听力减退,耳朵内部就像有东西堵塞一样,不过这不是两个耳朵都这样,只是一侧耳朵会耳鸣和听力下降明显。

鼻咽癌在早期还是很容易发现的,因为会有经常性的流鼻血的症状,虽然不是每次都出血,但是经常性的出血会让人们引起注意,去医院检查治疗的,如果是在早期发现并对鼻咽癌进行治疗的话,那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能很好的控制病情的发展。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3、头痛头痛也是鼻咽癌早期最为常见的症状,但是相对于而言更不易被大家发觉,因为很多疾病都存在着头痛的症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头痛,到了该疾病,后期发作的时候会导致大家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疼痛的感觉,比如说额头部位以及整部等等,并且发展到最后大家的整个脑袋都会出现头痛感,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头痛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到癌症晚期的时候大家就会出现持续性偏头痛的情况,而且部位较为固定。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4、涕中带血:涕中带血也是鼻咽癌常见的一种症状。

有些患者会错误的认为是干燥上火所引起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很可能是由于癌组织侵犯了周围血管所造成的,从而导致体重流血的症状。

鼻咽癌CT诊断(附100例报道)论文

鼻咽癌CT诊断(附100例报道)论文

鼻咽癌的CT诊断(附100例报道) 【中图分类号】r7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46-01鼻咽癌是来自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广泛见一世界各地,在我国以南方省份发病率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较常见肿瘤,ct检查可明确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和范围,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我科经鼻咽部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切片证实的鼻咽癌100例本文就鼻咽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一般资料100例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从20-75岁,平均42岁,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鼻阻、鼻妞、耳鸣、偏头痛、复视与颈部包块,病史1-6个月。

肿瘤发生在鼻咽顶后壁32例,左侧壁16例,右侧壁12例,顶壁5例,其余35例同时侵犯两个壁以上。

72例为鳞状细胞癌,18例为未分化癌,10例为低分化癌。

使用philips mx8000多层螺旋ct机,扫描层厚为5mm,层距为5mm,分别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部分病例加冠状位扫描。

2 结果2.1 鼻咽腔形态改变:鼻咽腔85例,ct表现为鼻咽腔变窄、变形,咽鼓管口前移,咽隐窝左右不对称,一侧或两侧咽隐窝变浅、消失、或突出,腔内肿块隆起呈丘状或菜花状(图1、2)。

2.2 粘膜下和深层软组织改变:28例表现为鼻咽部粘膜增厚,鼻咽部肿块(图3、4),72例ct表现为鼻咽部肿大形成肿块,形态不规则,与周围软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强化,茎突间隙内肿块5例。

图1、2左侧鼻咽侧后壁软组织肿块影,同侧咽隐窝、咽鼓管咽口闭塞及双侧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肿大。

图3、4右侧鼻咽侧壁软组织肿块,肿块累及双侧口咽部。

图5、6咽顶部软组织肿块,颅底骨质破坏,肿瘤侵入颅内。

2.3 邻近结构的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咽旁间隙受累65例,ct表现为间隙推移,狭窄、变形与模糊、或形成肿块,累及翼腭窝和颞下窝20例,颈动脉鞘区受累及52例,ct表现为肿块侵入颈动脉鞘区,包绕颈动脉,颅底侵犯35例,表现为颅底骨质溶骨性破坏,或颅底孔扩大,正常骨质中断、缺损,脑内侵犯6例,表现为颞叶、右侧桥小脑角区肿块影(图5、6),颈部淋巴结转移48例,表现为颈部结节状、团块状软组织影,呈不均匀强化,部分为中央低密度灶,周围强化。

鼻咽癌如何进行影像学诊断

鼻咽癌如何进行影像学诊断

鼻咽癌如何进行影像学诊断发布时间:2022-01-19T06:49:30.81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9期作者:李红星[导读]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鼻咽、顶壁、侧壁李红星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四川达州 635000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鼻咽、顶壁、侧壁。

临床无明显症状,对于鼻咽癌患者治疗时,放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存在复发风险。

因此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放疗后的随访十分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精准度也随之提升。

尤其是在鼻咽癌活体组织结构中的应用优势明显,能实现对鼻炎癌术前诊断、术后评估,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以此帮助患者治疗。

一、鼻咽癌影像学检查的选择应用鼻咽癌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

影像学检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鼻咽部的CT和MRI表现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但由于鼻咽癌的扩散和周围结构的侵犯,CT的临床检查效果要优于MRI。

现阶段鼻咽癌的诊断通常MRI、CT、PET CT能够准确的评价原发肿瘤的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MRI的应用优势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够清晰地显示鼻咽部的正常结构和肿瘤范围,能够分辨病灶的放疗后纤维化和肿瘤复发。

与CT诊断相比,MRI的鼻咽癌诊断更准确。

功能性MRI一些序列,能够鉴别肿瘤骨质浸润或放疗后骨坏死所造成的破坏。

MRIS(磁共振波普)能够有效分析病变局部的组织化学成分,同时也能够鉴别放疗后的残留病灶。

由此也可以看出MRI对鼻咽癌的TNM分期放疗照射野设计和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CT图像的应用优势在于能够清楚的显示鼻咽癌对周围骨结构破坏情况,通过螺旋CT扫描能够获取容积数据,按照临床需求,进行多种方式的重建,有利于肿瘤体积的测量,确定生物靶区,更有利于放疗的剂量设计,保证患者的安全。

再加上CT扫描时间短、信息丰富,且检查的费用相对较低,更能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PET CT的应用范围较广,且应用价值较高,尤其是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中的应用,将其应用在鼻咽癌诊断中,能够发现PET的现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由于范围限制较小,能够对全身远处转移的诊断,以此提高临床诊断率二、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1.CT诊断鼻咽癌CT呈现横断位和冠状位的图像层厚5~6毫米,CT的扫描层不要超过3毫米,当怀疑存在颅底侵犯时,应在1~2毫米的连续层继续扫描。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引言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忽视或延误诊断。

然而,早期诊断对于鼻咽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早发现并治疗这种疾病。

1. 病史和体格检查病史采集是鼻咽癌早期诊断的第一步,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程度、频率等。

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咽喉不适、咳嗽等。

此外,医生还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头部和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声带的活动是否正常等。

2. 鼻内窥镜检查鼻内窥镜检查是诊断鼻咽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医生通过鼻内窥镜将其插入患者的鼻腔内,观察鼻咽部黏膜的状况。

鼻内窥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到鼻咽部的异常病变,如肿块、溃疡、出血等,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摄影:可以观察到鼻咽部的异常阴影,对于早期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鼻咽部的结构,包括肿块、溃疡等,对诊断和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

•MRI扫描: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范围和侵犯程度。

4.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鼻咽癌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医生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取病变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非常重要。

5.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辅助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常见的血液指标包括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角蛋白(SCC-Ag)等。

这些指标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鼻咽癌或肿瘤复发,但并不能作为确诊依据,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6. HPV检测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被认为是鼻咽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HPV检测可以通过暴露的鼻腔刷子采集样本进行,用于检测HPV的存在和型别。

HPV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高危HPV感染和相关的鼻咽癌发生风险。

鼻咽癌临床诊断标准

鼻咽癌临床诊断标准

鼻咽癌临床诊断标准
鼻咽癌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常见于鼻咽黏膜。

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以下是鼻咽癌的临床
诊断标准:
1. 症状,患者可能出现鼻塞、鼻血、咽痛、耳痛、声音嘶哑、
面部麻木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表现。

2. 体格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鼻腔和咽部的检查,以寻找肿块、溃疡或其他异常。

3. 影像学检查,包括CT扫描、MRI和PET-CT等检查,以确定
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袭范围。

4. 鼻咽镜检查,通过鼻咽镜可以直接观察鼻咽部病变,进行活
检以确定诊断。

5.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获得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为鼻咽癌以及癌细胞类型。

6. 淋巴结检查,检查颈部淋巴结是否受累,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综合以上各项检查,可以确定鼻咽癌的诊断。

及早发现和诊断鼻咽癌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临床诊断非常重要。

确诊鼻咽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确诊鼻咽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确诊鼻咽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鼻咽癌的检查之X线检查:
鼻咽癌病人采用X线平片检查可以了解肿瘤范围和颅底骨破坏情况,有利于对鼻咽癌的分期、制定放射治疗计划、随访病人和评价预后。

X线常用检查有鼻咽侧位片及颅底摄片检查。

二、放射性核素骨显象诊断:
放射性核素骨显象诊断是一种无损伤性和灵敏度高的诊断方法。

鼻咽癌的检查通常认为骨扫描诊断骨转移阳性符合率比X线摄片高30%,且可以早3-6个月检出病灶。

三、CT检查:
鼻咽癌应用CT检查,可以了解鼻咽腔内肿瘤的部位、管腔是否变形或不对称,咽隐窝是否变浅或闭塞。

此外还可以显示鼻咽腔外侵犯,如鼻腔、口咽、咽旁间隙、颏下窝、颈动脉鞘区、翼腭窝、上颌窦、筛窦、眼眶、颅内海绵窦以及咽后、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

鼻咽镜检对腔内微小肿瘤的诊断有突出价值,而X线平片和CT往往不能发现这种微小肿瘤;然而后壁和侧壁肿瘤多数为粘膜下浸润性生长,难以被鼻咽镜检查发现,鼻咽侧位片和CT却能清楚显示。

CT对侧壁肿瘤显示较X线平片更为清楚。

四、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

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这是鼻咽癌的检查之一。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鼻咽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的上皮细胞。

由于其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研究成为了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往往是挑战性的,因为早期鼻咽癌病变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不适感。

然而,准确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

近年来,许多研究集中于寻找可靠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以便早期发现鼻咽癌。

一种被广泛研究的诊断方法是利用鼻咽黏膜组织中的生物标志物来进行早期筛查。

生物标志物是一些与疾病相关的分子或细胞特征,可以通过简单的体液或组织样本检测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检测鼻咽黏膜组织中的一些特定基因、蛋白质或RNA分子的表达水平,可以发现早期鼻咽癌病变。

另一种常用的早期诊断方法是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和MRI。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发现鼻咽部的异常病变。

然而,这些检查对早期病变的敏感性有限,并且它们对于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也有一定局限性。

除了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外,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鼻咽癌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鼻咽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然而,由于鼻咽癌位置特殊,手术切除往往困难重重,且可能导致严重的生理功能损伤。

因此,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放射治疗和化疗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射线可以直接杀死癌细胞,而化疗药物则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来起到治疗的作用。

同时,针对鼻咽癌的新型靶向药物也逐渐出现。

靶向药物能够干扰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免疫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法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近年来,一些免疫治疗药物已经在鼻咽癌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综上所述,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鼻咽癌诊断征兆如何判断

鼻咽癌诊断征兆如何判断

鼻咽癌诊断征兆如何判断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属于上咽癌的一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鼻咽癌在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中国南方地区。

由于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很多患者在初期无法及时发现,进而影响到了治疗结果。

因此,了解鼻咽癌的诊断征兆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早期症状鼻咽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以下一些症状可能出现,但这些症状也与其他常见疾病相似,因此仅依靠症状无法确诊鼻咽癌。

早期的症状包括:•鼻塞、鼻流清涕或血性分泌物•喉咙痒、嗓子痛或喉咙干燥•颈部肿块或淋巴结肿大•声音嘶哑•耳部不适感、听力下降或耳鸣•味觉或嗅觉丧失•头痛、眼睛干涩或视力模糊早期症状不明显且与其他常见疾病相似,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因此,如果有以上症状持续2周以上,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2. 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如果怀疑有鼻咽癌存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诊断。

常见的检查和诊断方法包括:2.1 鼻咽镜检查鼻咽镜检查是判断是否患有鼻咽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直接观察到鼻咽部的情况。

医生会用鼻咽镜通过鼻腔进入至鼻咽部,检查鼻咽部的粘膜情况,寻找任何异常表现,如肿块、溃疡或其他异常变化。

2.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鼻咽部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可以提供鼻咽部三维图像,寻找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范围。

•鼻咽部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鼻咽部影像,对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2.3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诊断鼻咽癌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一般会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和检查组织样本:•鼻咽部活检:通过鼻咽镜下插入活检钳或活检针获取组织样本,然后送至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

•鼻咽刷检查:使用刷子刷取鼻咽部的细胞样本,然后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胞学检查。

•淋巴结活检:如果存在颈部淋巴结肿大,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淋巴结活检,以确定是否存在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鼻咽癌ct检查的出吗
鼻咽癌现在已经发展成很常见的肿瘤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对于早期症状不够重视,都是有了明显的症状才去就医的,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给整个家庭都蒙上一层阴影,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鼻咽癌治愈率的关键。

那么早期鼻咽癌ct检查的出吗?
CT在鼻咽癌的诊断中还是很重要的,鼻咽癌一般可以用CT查出来,但如果在拍片过程中出现病灶被遮挡的话,很可能在CT片上读不出来。

患者还要检查以下项目:第一要查鼻咽镜:鼻咽部肿瘤一般都能够发现,若出现可疑情况还可以顺便取病理(病理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第二可以查一下血中的EB病毒抗体(大多数鼻咽癌和EB病毒感染有关),如果阳性的话要提高警惕;第三必要时可做强化核磁共振扫描(核磁与CT在影像学方面各有所长,在鼻咽癌的诊断与分期方面似乎核磁更有优势)。

如果以上都无异常那么基本可以排除鼻咽癌,当然如果有鼻咽部肿瘤一般也能够及时发现了。

专家袁希福介绍,除了以上检查能帮助患者及时确诊鼻咽癌,生活中自己也可以多了解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自己的及时发现。

以下几方面就是鼻咽癌早期的症状。

(1)涕血和鼻出血病灶位于鼻咽顶后壁者,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时,轻者可引起涕血(即后吸鼻时“痰”中带血),重者可致鼻出血。

肿瘤表面呈溃疡或菜花型者此症状常见,而黏膜下型者则涕血少见。

(2)耳部症状肿瘤在咽隐窝或咽鼓管圆枕区,由于肿瘤浸润,压迫咽鼓管咽口,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耳鸣、听力下降等、临床上不少鼻咽癌患者即是因耳部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的。

(3)鼻部症状原发癌浸润至后鼻孔区可致机械性堵塞,位于鼻咽顶前壁的肿瘤更易引发鼻塞。

初发症状中鼻塞占15.9%,确诊时则为48.0%。

(4)头痛是常见的症状。

临床上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5)眼部症状鼻咽癌侵犯眼眶或与眼球相关的神经时虽然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状就诊。

鼻咽癌侵犯眼部常引起以下症状和体征:视力障碍(可失明),视野缺损,
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眼底检查视神经萎缩与水肿均可见到。

(6)脑神经损害症状鼻咽癌在向周围浸润的过程中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嗅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则甚少受累。

(7)颈淋巴结转移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痛、质硬,早期可活动,晚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而固定。

以上就是关于鼻咽癌早期症状的介绍,希望更多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减少鼻咽癌对人们的伤害。

即使得了鼻咽癌,患者也没有必要害怕,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都能帮助患者延长生命,临床上治疗鼻咽癌的方法主要西医治疗和中医药治疗,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放化疗。

中医治疗中主要有中医三联平衡疗法等。

专家介绍,中医治疗应该贯穿于治疗的始终,防止复发和转移,减少手术、放化疗中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整体疗效。

单独作用于晚期患者也能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