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论宗教在西方美术史中的角色与影响
浅谈早期基督教与早期西方绘画的关系

浅谈早期基督教与早期西方绘画的关系[摘要] 在早期西方文化的构建中,基督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艺术领域里基督教与绘画的关系展开分析,辩证地看待艺术的发展与宗教的关系。
[关键词] 早期基督教早期西方绘画渊源支助宣传媒体学术界认为,圣经传统和希腊—罗马文化的融合,造就了我们今天所知的西方。
虽然这句话尚待考究,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的沉甸甸的位置。
这里,笔者就早期西方绘画与早期基督教的发展来简单谈下二者的关系。
一、基督教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条件1.基督教为绘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众所周知,艺术不是空穴来风,它需要创作者的智慧、技能和想象力——也就是我们称之为灵感的东西,它不能吃不能喝,属于精神方面的范畴。
物质决定意识,人类的发展总是要先解决了物质生活的问题后,才开始有精神方面的思考。
在当时社会生产力尚不足以完全解决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条件下,西方社会竟然有了大量的《圣经》题材的绘画:如公元250年《善良的牧人》,公元250年《圣母子》,公元245年《跨越红海》,公元300年《基督训导使徒》,公元3世纪《烈火中的三个人》,公元5世纪《圣劳伦斯的殉教》等。
从题目上,我们很容易知道所有的绘画都来自于圣经里的故事,艺术作者完整地按照故事的内容来进行绘画创作。
毫无疑问,圣经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早期艺术作者的想象力,成为了他们运用画笔进行创作的原始动力。
2.基督教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相当的物质支持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壮大,它最终由一个地下组织成为一个能左右皇权的统治阶级。
而要从事绘画艺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在当时社会文明尚浅的环境下,艺术家地位低下,和佣人地位相当。
因此,一般的画家都要时刻为生计犯愁。
绘画不仅仅是精神的产物,也需要很多物质的辅助,诸如画材、场地、画家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到他的创作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同时,由于社会文明的不发达,人们对于很多东西未知、害怕,甚至于是禁忌。
论宗教在西方艺术进程中的表现及影响

论宗教在西方艺术进程中的表现及影响宗教与艺术同为上层建筑,都是人类深窥的情感启示。
在宗教仪式中,通过艺术形象激发起人内心强烈的宗教情感和渲染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艺术同属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社会意识形态,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宗教活动属于社会生活的内容,宗教与艺术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宗教在史前、古代艺术的表现及影响】在原始社会,宗教与艺术浑然一体。
原始人认为神灵主宰一切,他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重大事件往往以宗教性的活动或仪式作为开端或结束,形形色色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巫术等初级形式的宗教活动,是人类原始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始艺术反映了这些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原始艺术还不是为着纯粹审美的目的,而是为着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进行活动。
这种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常常体现在图腾崇拜或巫术活动中。
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浑然一体,并不意味着艺术为宗教所产生。
这是因为艺术产生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原始宗教不等于全部社会生活。
原始艺术不但服务于原始宗教,也服务于原始的政治、伦理、教育等。
在艺术起源中产生作用的各种非根本的因素中,宗教的作用居于突出的地位。
【宗教在古希腊艺术中的表现及影响】古希腊艺术中的其他样式,如建筑,绘画等,除开实际的使用价值外,都是作为雕塑的补充而存在的。
神庙的石柱,也被雕塑成为女神,以增添庄严和肃穆的氛围。
总的艺术特征,是基于一种现实的,又带着敬畏的对神的人性化描述。
古希腊人对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文化中的神话、宗教、艺术与其他各国文化相比独具特色。
远古时期,西亚移民、土著居民与希腊人的祖先阿该亚人经过千年融合形成了希腊三大民族。
希腊统一之前,各民族拥有各自的神灵体系,经过漫长的融合过程,特别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希腊诗人荷马用神话把这一堆庞大的东、西方民族的神灵,按照氏族的形式编织成神话事,并确定了希腊人的主要崇拜对象是奥林匹斯天神。
浅谈宗教文化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

浅谈宗教文化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宗教文化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在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更在绘画艺术的表现方式、主题选择、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予以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宗教文化对绘画艺术的表现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西方绘画艺术中,宗教题材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宗教文化的信仰体系、宗教领袖、圣经故事等都成为了绘画表现方式的重要来源。
在中西方绘画艺术中,宗教元素被广泛运用在绘画表现方式中,丰富了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对于西方艺术中的壁画和祭坛画等艺术品的表现方式,宗教文化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让艺术家们得以将其作品呈现给信仰的群众。
其次,宗教文化对绘画艺术主题的选择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绘画艺术中,宗教主题不仅体现了艺术家的信仰,更是表达人类文明的历史,更是关于人类情感和存在的探索。
从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壁画到现代西方艺术的基督教、佛教等题材,宗教主题一直贯穿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史中。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佛教也是充满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
最后,宗教文化对绘画艺术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的信仰和教义,必然带来了某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塑造了艺术表现的形式和风格。
在西方艺术中,宗教文化深刻影响了绘画艺术的风格,启迪了许多艺术家,例如达芬奇、拉斐尔等人的基督教主题作品皆充满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华丽而庄重,充满精神力量。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佛教文化也深刻影响了绘画艺术的风格,佛教画的创作手法非常受到推崇,例如书法和画法的融合等方面,将佛教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使得中国画的形式和内容得以得到充分的表现。
浅谈宗教文化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

浅谈宗教文化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一、基督教和宗教艺术基督教是西方比较典型的宗教,教义强调个人信仰,其中的艺术作品也体现了宗教信仰。
在早期基督教艺术中出现了很多寓意深刻的艺术作品,如圣经中的圣母子像、救世主受难像等。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传承带来了大量宗教艺术作品。
教堂壁画、窗户玻璃、雕塑等表现手法不断丰富。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为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教堂,这个建筑物充分体现了基督教教义和法则。
教堂内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塑、壁画等,极具美感。
基督教也为艺术家提供了一重要素材。
圣经中很多故事和情节都出现在绘画作品当中,如《最后的晚餐》这幅著名的基督教画作,讲述了耶稣和门徒的晚餐,艺术家们通过画面传达罪与救赎的主题,具备非常深刻的意义。
二、佛教和绘画艺术佛教作为东方的典型宗教,对绘画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
佛教流传到中国后,佛教绘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创作涉及佛经、佛陀教诲和佛教史传等内容,成为绘画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佛教绘画也呈现出很高的审美价值,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中国大量的岩石佛像和印度佛教壁画都是很好的例子。
岩石佛像一般由石雕工匠在山岩上刻制而成,它们的姿态生动,神采奕奕,给人以较为宏伟的视觉体验。
印度佛教壁画非常细致精美,流露出强烈的宗教氛围和文化意蕴。
伊斯兰教强调《古兰经》的普及和宣传,因此伊斯兰教绘画以书法装饰为主,并建立了颇具特色的装饰艺术。
这些装饰作品有些是基于几何图案,有些是基于植物形象和动物形象。
伊斯兰教绘画的表现手法逐渐扩展开来,除了书法装饰,还出现了彩色装饰与图案设计,很早就将视觉艺术和物质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伊斯兰教建筑也是宗教艺术中的重要一角,如阿拉伯邮局和土耳其蓝色清真寺等建筑物就体现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的特点。
结论绘画艺术是一门跨学科的艺术,各大宗教文化对其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可以再现不同宗教信仰的历史和传说,反映出宗教文化的精神内涵。
通过宗教绘画艺术的学习,人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各种宗教的文化底蕴。
中西方宗教在美术史上担任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

宗教给美术家提供思想、内容,甚至宗教变革也在促使着西方美术史的革新。
总之,双方互为表里。
但需注意,在中世纪,美术的存在意义就是为宗教服务。
纵观绘画的发展史,绘画同民族文化相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自古至今绘画大师无一不为之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在近千年的创作及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绘画早已形成了独立的艺术体系,而且不断丰富,达到形神兼备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绘画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审美标准。
而现如今,各个画家在运用这些“基本法则”,使自己的画面完整丰富,符合审美标准及表达思想感情时,却忽略了宗教对绘画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远古时期,绘画与宗教早已结下不解之缘。
无论是中古时代的西洋绘画,还是中国会中国潜移默化的禅学思想无一不体现宗教对绘画的影响。
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有特有的两面性,凡事都要用辩证的方法去审视。
回话发展到今天不应“舍己芸人”,要充分体现绘画本身固有的价值。
因此,绘画与宗教是辩证关系。
宗教对中国的绘画影响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作为一个从事中国画的画家,只要谈到画的意境就能引出一大篇有关“意境”的理论。
例如,什么是“意”,如何“写意”,如何需要在创作,谓之“会意”。
但是,若有人继续深究细问,讨个明白时,也许有许多人很难将其说得透彻。
原因是,有许多人并不知道“意境”是来自佛学及禅学的理论。
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释、道、儒,三家的影响;而中国的发展也同样渗透着这三家思想的精髓,尤其是佛教文化。
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佛教的势力竟弥漫全国,佛教的信仰经充满了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各阶层。
佛教及禅学更深得许多文人画家们的崇拜。
受了禅学思想的影响,在唐代形成了对诗画艺术创作的主导思想。
认为诗是有意境的画;画是有意境的诗。
到了宋代已经发展到了“诗不入禅意必浅。
画无禅意必俗”,的地步。
中国画自“意境”说出现后,对中国画的构想与画面处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在其后的中国化发展中,出现了“空”这一词。
宗教因素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宗教因素对工艺美术的影响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工艺美术也就开始产生了。
分布在世界各地,上下百万年,人们创造的难以数计的工艺美术作品。
当然工艺美术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在诸多环境,民族等因素中,宗教因素对工艺美术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下面我们拿中世纪的工艺美术作为代表,谈一下宗教因素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
因此,也有人将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
但是,中世纪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却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且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最后,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确立后,在向西欧扩张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样式。
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因此,欧洲中世纪美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美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美术。
拜占庭工艺美术: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后,罗马帝国即埋下了分裂的种子,至395年狄奥多西皇帝把帝国分给他的两个儿子,各掌东西部分时,帝国正式分裂。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因未受列蛮族的侵扰,政治经济都比较稳定,国家繁荣,其疆域包括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及意大利北部的一部分。
这些领土大部分为古希腊文化发达的地区,古代艺术的传统影响相当广泛。
东罗马帝国信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同罗马教会不同之处是,东正教将皇权和宗教偶像集于皇帝一身,教会隶属于国家,皇帝既是国家的主宰,又是上帝意志的代表。
拜占庭艺术在王权的支持下带有较多的世俗特点,显得比较宏伟富丽。
浅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宗教在中西美术史担任的角色及对艺术的影响1宗教与艺术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艺术之所以被宗教所影响,具体表现在后者利用前者来宣扬与传播自己,并为前者所需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精神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千丝万缕的,是“人类普遍的无法摆脱情感精神病”,两者在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方面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宗教与艺术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这区别于科学说属于的现实实证的领域、理智的领域。
因此,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强调说:二者“是人们到达痴迷的境界同时摆脱现实环境需要的两个途径,都是达到同一类心理状态的手段”。
所以,罗丹曾告诉我们:“人类之中真正的艺术家,总是最信仰宗教的”。
因为宗教和审美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大多都是超脱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产生的情感,两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方面的满足而是精神方面的愉悦。
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宗教对于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第一,表现在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与内容。
并且艺术创作与其直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了艺术所不可忽视的发展因素。
而宗教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致力于从世界获得一种自由,致力新关系和新理解的行动自由。
从世界各民族的民学史来看,最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由宗教文化背景所产生的神话故事。
在西方国家中,如但丁、普希金、拜伦等欧洲的作家,他们都曾借鉴基督教文学产生的代表作《圣经》之中描写出的许多写作素材而撰写出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
作为欧洲文学开端的古希腊文学,也是源于古希腊神话,如对所示欧洲文化发展起过巨大作用的“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基督教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基督教对西方绘画的影响班级:平面设计学号:200821130409姓名:程夏风自评分:85基督教会对西方是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的,从文化,绘画,到生活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基督教对西方绘画的影响。
首先,谈谈基督教与美术是如何一步步的结合的。
基督教是从其前身犹太教中接受坚持神教和禁止偶像崇拜的戒律,重视精神多过感性,重视语言表达多过视觉直观,最初,他们是反对一切宗教图像的。
但是,从公元200年前后起,信徒间出现了秘密的宗教图像,渐渐发展为公开的美术活动。
这一阶段是早期基督教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过渡时代,以君士坦丁大帝公开承认基督教为界限,可将其分为前期——秘密的基督教美术时期,后期——从313年至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392)。
在君士坦丁大帝承认基督教会前,由于基督教并不被罗马承认,只是下层劳动人民的一种信仰和意识,所以,它不仅没有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而且被当时的上层统治者禁止。
为了逃避官方的追查,艺术家多转移到合葬基督徒的公共地下墓窟工作。
因而,在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我们能看到取材于《圣经》的壁画,当时,这些作品都是为了装饰墓窟。
这些作品庄严肃穆,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是其中不乏艺术精品,如闻名于世的天顶壁画《善良的牧人》。
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杜拉欧罗普斯地址发现的一信徒宅第,是现存地面上最早的基督教徒的建筑物,它的洗礼室中有壁画,以壁画象征表现信徒最重要的典礼之一——洗礼的意义,图像更为广泛的发展,是罗马近郊大量存在的信徒地下墓窟的壁画和石棺浮雕,显示从三世纪初到正式承认的基督教图像的连续发展。
地下窟的壁画以罗马末期的绘画样式,装饰样式为基调,但出现平面的,象征性的中世纪美术倾向的萌芽。
前期虽然仅在小规模的被限定的范围内展开,但是最早的基督教美术,诞生于反对教会指导者否定图像的政策和罗马政府迫害信徒的风潮中,意义格外重大。
早期基督教艺术有三大特点,那就是多民族艺术风格的融合、神秘主义风格、宏伟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宗教在西方美术史中的角色与影响
关键词:宗教美术角色影响
美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宗教活动属于社会生活的内容,宗教与美术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宗教对美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宗教与美术浑然一体。
原始人认为神灵主宰一切,他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重大事件往往以宗教性的活动或仪式作为开端或结束,形形色色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巫术等初级形式的宗教活动,是人类原始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始美术反映了这些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原始美术还不是为着纯粹审美的目的,而是为着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进行活动。
这种实用的或功利的目的常常体现在图腾崇拜或巫术活动中。
原始宗教与原始美术浑然一体,并不意味着美术为宗教所产生。
这是因为美术产生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原始宗教不等于全部社会生活。
在美术起源中产生作用的各种非根本因素中,宗教的作用居于突出的地位。
在古希腊时期,宗教的起源、崇拜对象、宗教仪式具有多样性,其在三大民族融合中就混杂了多种成分。
最能体现希腊宗教特色的活动场所是宗教圣地、神庙、祭坛、神托所和竖立在神庙中的神像。
希腊人把圣地往往选在能显露神的气息的地方,如风景优美的奇峰异石,郁郁葱葱的林地,还有某种树林作为象征世代延续的特殊标志。
其实圣地也是由远古时期的自然场所逐渐发展到文明时期的人造建筑物——神庙。
一些重要的人格化神就有了自己独立的神庙,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神庙。
神托所是为神灵发布谕言与占卦及祭祀活动的场所,祭司直接以神灵附身,道出神谕或占卦,然后作解释。
神话与这些场所有密切联系,公共宗教活动以庆典的形式集中在节日进行,并通过城邦历法进一步固定下来。
某些有代表性的节日具有全民性,如泛雅典娜节、奥林匹克比赛等,年复一年的庆典和活动增强了希腊宗教的统一性,调节着古希腊社会生活的节奏。
神话、宗教本身带有一些永恒性的问题,通过美术形式将其传给后代。
在神话、宗教观念的影响下,美术家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塑造了以表现神灵世界为题材的大量生动的美术形象,特别是建筑与雕塑美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今世人惊叹不已,难以忘怀。
如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帕加马的宙斯与雅典娜大祭坛。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美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
因此,也有人将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
但是,中世纪美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却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且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相比之下文艺复兴的美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现实与人文。
文艺复兴所有的创作大都围绕着这个主题。
这包括了人的感观,人的信仰,人的性欲,以及人的世界观。
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
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封锁。
这时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仍以宗教为主。
但凡对西方世界稍有认识的人都知道,宗教信仰在西方是占据着他们很大一部分的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美术,归根究底可以说是一种人的宗教美术,而不是封建制度下教会的宗教美术。
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
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仍然和生活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在此之后的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艺术都将重心放在现实世界的人和物上。
宗教艺术作品大大减少。
这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教会的影响力日益下降有很大的关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宗教对美术发展影响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