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宋代的工艺美术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

宋元时期旳工艺美术一、宋代旳工艺美术:1、宋代旳工艺美术,以陶瓷工艺具有突出旳成就,名窑遍及南北各地,百花争艳,可以说是一种瓷旳时代。
2、此外染织工艺中旳缂丝到达了一定旳艺术水平,铜镜、漆器也各有特色。
1】陶瓷工艺: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旳鼎盛时期。
宋代陶瓷昌盛旳重要原因有:1、饮茶之风流行;2、铜旳缺乏,以瓷替代多种铜制器皿;3、海上外销旳兴起,尤其是南宋之后形成了一条海上“陶瓷之路”。
2】论瓷者一般都说宋代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这是北宋时期旳说法。
从整个宋代来看,可分为北方名窑和南方名窑:1、北方:定窑、汝窑、官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
2、南方:景德镇窑、哥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
二、北方地区1、定窑:河北曲阳,定瓷胎质坚细,作乳白色,定瓷孩儿枕2、汝窑:河南临汝县,北方第一种著名旳青瓷窑。
青瓷尊3、官窑:官方经营垄断,汴京,青瓷莲花洗4、耀州窑:陕西同官,今铜川县,刻花萱草纹罐5、钧窑:河南禹县,红釉花盆6、磁州窑:河北彭城,运用黑白对比旳装饰措施,极富民间特色。
磁州窑虎形枕1】南方地区1、景德镇窑2、哥窑(据历史传说: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浙江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旳窑称为“哥窑”,弟弟建旳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
)哥窑旳重要特性是釉面有裂纹,即开片。
纹片细小如鱼子旳,称为鱼子纹,纹片大而呈弧形旳称为蟹爪纹。
哥窑器以纹片著名,纹片大小相间旳称为“百圾碎”。
百圾碎3、龙泉窑:瓷质厚润,釉色苍翠。
4、建窑:釉中所含铁旳成分因烧制火度不一样,而在黑色中形成多种漂亮旳褐色斑纹5、吉州窑:常用树叶和剪纸粘贴然后施釉,经烧制形成花纹,这是一种独创,极富民间特色。
树叶纹碗2】宋瓷旳艺术特点:1、造型:简洁,优美。
器皿比例和尺度恰当。
2、装饰措施:刻花、印花、绣花、画花等。
3、装饰题材:多用折枝花以及飞鸟虫鱼等。
4、釉色:白瓷(定窑、景德镇窑)青瓷(汝窑、耀州窑、龙泉窑)黑瓷(建窑、吉州窑)彩瓷(钧窑)3】各窑特色:定窑、景德镇窑之清秀;汝窑、耀州窑、龙泉窑之浑厚;官窑、哥窑之典雅;钧窑之绚丽;建窑之淳朴;磁州窑、吉州窑之浓厚旳民间特色。
宋代的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及真题详解

宋代的工艺美术
一、概说
1.社会政治背景
(1)唐灭亡后的50多年时间里,我国处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十国之中,四川的前蜀、 江南的南唐、浙江的吴越,由于未受战争破坏,经济生产保持发展的趋势。出现了⻄蜀的丝 织、漆器和吴越“秘色瓷”等著名的工艺美术品。 (2)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北宋时期,我国有辽政 权与⻄夏政权。1125年,辽政权被金政权所灭。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宋室定都临安,形 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公元1279年,南宋亡于元。
2.宋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1)宋代官方手工业管理机构比唐代更为庞大。工部所属的文思院中金、银、牙等有42作。 少府监有绫锦院、染院、裁造院、文绣院,掌管染织刺绣服饰的制作。造作所有81作。 (2)宋代的手工业,已经普遍发展成为商品生产部⻔。
3.宋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概况图8-1
宋代工艺美术生产分布图 (1)宋代工艺美术中陶瓷的成就最突出。漆器生产形成了地方中心,创造了戗金、犀皮等技 法。北宋时生产了一批制作精巧、图案优美的铜镜。 (2)宋代各⺠族间的交往,使少数⺠族吸收了汉族较高的文化以及各种工艺制作方法,取得 了出色的成就。如辽代的辽瓷、金银器等。 (3)辽代在燕云地区,建立了手工业组织“作”,其管理者称为“作头”或“都作头”。辽代的金 银工艺比较发达。 (4)辽代的染织工艺有所发展,在上京、祖州等地设有绫锦院。辽代对外赠与的物品有锦、 罗、绮、纱等。赤峰辽墓曾出土有织金的丝织品。
f .磁州窑
第一,概况 磁州窑遍布于中原地区的大河南北各地,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窑系。
第二,特点 河北彭城的磁州窑,胎质粗松,有白釉、黑釉各种瓷器。磁州窑系是运用黑白对
北宋的工艺美术与陶瓷烧制技术

北宋的工艺美术与陶瓷烧制技术北宋(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和陶瓷烧制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北宋时期,中国工艺美术和陶瓷烧制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对世界工艺美术和陶瓷烧制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北宋的工艺美术北宋时期,工艺美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宫廷工艺品、宗教工艺品和民间工艺品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1. 宫廷工艺品在北宋宫廷,工艺品制作达到了极致。
宋徽宗赵佶对工艺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亲自设计了大量的器物,推动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他的作品多样且精美,包括青瓷、彩瓷、玉器、金银器等。
其中青瓷成为了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之一。
2. 宗教工艺品北宋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宗教工艺品也随之兴起。
大量的佛像、经筒、供桌等宗教器物被创作和使用。
这些器物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富有神秘感和宗教意义。
3. 民间工艺品在北宋时期,由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民间工艺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陶瓷、漆器、竹木制品等成为了民间流行的工艺品。
这些工艺品制作精良,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二、北宋的陶瓷烧制技术北宋时期,中国的陶瓷烧制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世界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北宋的陶瓷主要有青瓷、汝窑、定窑和钧窑四大烧瓷系列。
1. 青瓷青瓷是北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品种之一。
它采用高温烧制,瓷体呈青蓝色,釉面细腻光亮。
青瓷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制泥、成型、晾晒、修整、上釉、烧制等。
青瓷器形制多样,有碗、盘、瓶、壶等。
青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陶瓷工艺的重大进步。
2. 汝窑汝窑是北宋时期的重要陶瓷窑口之一,以其纯净雅洁的风格而著称。
汝窑以制作青瓷为主,但其釉色更为浅淡柔和,被誉为“美人瓷”。
汝窑瓷器造型简洁大方,工艺精湛,广受收藏家的喜爱。
3. 定窑定窑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窑口之一,以其白瓷而闻名于世。
定窑的白瓷胎体洁白细腻,釉色纯净,瓷质坚硬。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

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中国古代美术史话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宋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是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
宋代的商品经济,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唐代,相应宋代的商业都市也得到了普遍的发展。
宋代的商品都市已经是近代型的。
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干涉和管制减少,主要的是通过行会组织征收赋税和摊派官差。
《东京梦华录》中所描写的汴梁是北宋都市的代表。
汴梁有许多十分繁华的大街,大街上"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的大商店,而且有晓市、夜市、酒楼、饭馆、货摊、小贩及定期的庙会。
汴梁的马行街的东西两巷称为"大小货行",皆工作技巧所居。
南宋时期的杭州,其繁华又进了一步,"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清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
盖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即与外地不同,所以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其余坊巷桥道,院落纵横,城内外数十万户口,莫知其数。
处处各有茶坊,酒肆、妆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
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每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
"城市中有普通商店,并有种类繁多的作坊商店,工商业者各有其行会组织。
杭州有四百行,包括商业及各种劳动职业,如瓦匠等。
货物供应,多有从各地贩运而来的,例如汴梁就有"温州漆器铺"。
地方的商业中心也逐渐形成,特别是一些交通要道上的市镇,是宋代驻军的地点,也往往成为繁华的地方市场。
宋代的对外贸易在范围及贸易数额上都大大超过唐代,陆路北向辽金,西向夏、回鹘的丝织、铁器等交换马匹、牲畜的交易频繁。
南宋和元代的海上对外贸易尤其茂盛,当时造船工业世界上最为先进,可以制作搭乘六七百人至千人并有隔水舱设备的远航大船,广州和泉州都是国际性的大商港,元末马可波罗曾称泉州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海港。
对外贸易的国家为南洋群岛各国,并越过印度洋,远达波斯湾一带,贸易的商品是输出金银、铅、锡、铜器、铁器、丝织,输入各种香料及珠宝,这种奢侈商品的交易也显示了中古海外贸易的特点。
宋代的工艺美术ppt

宋代陶瓷的造型多样,以生活用品为主,如碗、盘、壶、炉等,同时也有不少陈设器和供器。
造型
宋代陶瓷的装饰手法丰富,包括刻花、印花、堆贴、釉下彩等,纹样以花卉、鱼鸟、人物、山水等为主。
装饰
宋代陶瓷的造型与装饰
工艺技术
宋代陶瓷的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包括高岭土、釉料等原料的选择和处理,以及烧制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以清新的釉色和精湛的工艺闻名,釉色以天青、卵青为主,器物造型庄重。
作为皇家官窑,其产品以追求完美和精致著称,釉色以粉青、米黄为主。
以其精美的白瓷和独特的刻花工艺闻名,釉色以牙白、米白为主。
以其厚重的釉层和开片纹理独特,被誉为“开片釉之祖”,釉色以灰青、灰蓝为主。
宋代陶瓷的主要窑口及特点
汝窑
定窑
哥窑
官窑
教育价值
经济价值
宋代工艺美术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宋代工艺美术作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成为收藏家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宋代工艺美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资料。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创新
宋代陶瓷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出现了很多新的工艺和技术,如定窑的覆烧工艺、汝窑的釉色控制等。
宋代陶瓷的工艺技术及创新
03
宋代丝织工艺
1
宋代丝织物的种类及特色
2
3
宋代丝织物种类繁多,包括丝绸、缎子、纱绢、绒锦等,其中以丝绸最为常见。
宋代丝绸特色在于其细腻的质地、柔和的手感、华丽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其中以“宋锦”最为著名。
宋代丝织工艺的技术与工具
宋代丝织工艺的技术主要包括织造技术、印染技术、刺绣技术等。
宋代印染技术也十分发达,能够制作出各种颜色鲜艳、纹理清晰的丝绸制品。
宋代文化工艺美术

宋朝文化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二程、朱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千古;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宋朝是个群星汇粹的年代,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沈括、岳飞、朱熹、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等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中光彩夺目的人物。
宋朝因为极其重视文教,学术文化的成就极高,中国文化至此更趋精深成熟,所以更方面的人才也就不断的涌现了。
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除“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理学家北宋二程:程颐、程颢。
南宋东南三贤:朱熹、张拭、吕祖谦。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宋朝民间涌现了许多的文学社体,总之宋朝是文化人的天堂。
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宋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宋朝诗歌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里面有各个方面的知识财富。
宋朝的诗歌是唐朝诗歌的延续、再发展与突破。
宋朝的诗人更广泛、诗篇更丰富。
诗歌的种类、形式在宋朝达到丰富。
宋诗创作数量空前丰盛。
北京大学正在编纂《全宋诗》,据初步统计所收作者不下九千人,为《全唐诗》的四倍。
《全宋词》辑录,共收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章近两万首。
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又增收词人百家,词作四百多篇。
宋是中国文明的第二次浪潮。
不仅使神韵文明向绝对化发展,还使平民文化发展起来。
戏艺,有滑稽剧、杂技、傀儡戏、皮影戏、说话、杂剧等等。
其中杂技就有上百种。
宋人小资情节严重,宋词中抒发的感情大多都是抒发那种浅斟低唱的闲情逸趣。
宋词体现了宋朝稳定的政治局势、繁荣丰富优越的社会生活。
娼妓业的兴盛起源于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繁荣。
茶文化是在宋代时才达到艺术的境界。
宋朝的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茶,而是茶饮料。
有的要加糖,有的要加盐,要加各种作料的茶。
工艺美术史-8宋代

五代十国 (907-979)
唐末, 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令光辉灿烂的 唐帝国终告崩溃。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 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自唐末朱全忠篡唐自立,改国号为 梁,建都于开封。朱梁以后,继起的朝代,分别是唐、晋、 汉、周,与梁合称为五代。除五代外,当时中国南方境内还 有许多其它的割据势力,即吴、楚、闽、吴越、前蜀、后蜀、 南汉、南唐、荆南、北汉等十个王朝,统称为十国。史称五 代十国,但实际的国却不
第八章 宋代的工艺美术
南宋 (公元1127~1279)
宋朝靖康之祸以后,高宗南渡称帝,建都临安,称为南宋。传至帝昺时,于祥 兴二年为元朝所灭。 南宋的历史都由抗击北方外族的战争而相关,从1127年开始,南宋王朝对金王 朝进行了五次战争,最后都要被蒙古人所灭。南宋在抗金的战争和抗元战争中 出现了一些名将,名臣,其中岳飞,韩世忠,张浚,文天祥和陆秀夫等。
第八章 宋代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唐灭亡后的五十多年里,我国又处于分裂的局面,历史 上称为五代十国。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统一中国。 二、宋代手工业仍在不断发展、提高,已经普遍发展为商品 生产 三、宋代各民族之间的互相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 发展,宋、辽、金、西夏的手工业互相影响,互相发展。
第二章 陶瓷工艺(天下名窑)
1、宋代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名窑遍布,品类繁多,各领 风骚,南北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生产优质瓷器的名窑,有“汝、官、 哥、钧、定”五大名窑之称,事实上远不止这五大名窑。宋瓷在中 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 2、五代虽然历史短暂,但陶瓷工艺仍取得一定的成就。 3、“秘色窑”钱越地区统治者给中原各主的贡瓷,民间禁止使用 ①数量大,贡奉频繁 ②以青瓷为主,烧造地点在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 ③一般均用刻花、划花、印花的方法,极尽装饰之能事。 ④装饰题材广泛,器皿造型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发展 4、柴窑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 传说窑址在郑州
《宋朝工艺美术》PPT课件

工 艺
--精品--
一、概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北宋
--精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北宋
先忧而乐坊 苏州天平山先忧后乐坊,立于苏州天平山,额题范 仲淹所撰《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千古名句:“先天 下之--忧精而品-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精品--
二、陶瓷工艺
两宋时期:瓷窑体系 宋朝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主要标志是全国
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
--精品--
二、陶瓷工艺
宋代的“五大名窑”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 代表了宋瓷的最高水平。
1、官窑 汴京,即河南省开封市
宋代的“五大名窑”
2、汝窑 3、哥窑 4、定窑
河南临汝县,青瓷窑
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 微汗,是为上品。器形以洗、炉、盘、--碗精品为--多。
天青霞紫的钧窑
天青霞紫的钧窑
--精品--
鱼耳炉
名称: 哥窑鱼耳炉 制造年代: 宋 材料: 瓷土 规格: 高8.厘米,口 径11.9厘米,足径 9.2厘米
天青霞紫的钧--精窑品--
高6.2cm,口径19cm,足径1lcm。 1956年何贤捐献故宫博物院藏。 花盆托呈菱花式,下承三云头足。内施天蓝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外部设玫瑰紫色釉,
绚丽斑斓。外底涂酱黄色釉汁,刻划数目字“十”。北宋徽宗在汴京城(今开封)东北隅营建 “寿山艮岳”皇家园林,大肆搜罗奇花异石装点园林,制作怪石盆景所用花盆及盆托由设在河 南禹县的官钧窑烧造。各种花盆和盆托的外底均刻划从“一”到“十”汉写数目字中的一个, 目的是为了统计烧造件数,便于花盆和盆托配--精对品。-研- 究证明、数目字越大、器物尺寸越小、盆 托底刻“十”、应为同类花盆托中尺寸最小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窑白釉盏托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定 窑 白 釉 刻 花 直 颈 瓶
定窑也烧制酱、红、黑、紫、绿等其他名贵品种,都是在白瓷胎上 ,罩上一层高温色釉,是传世稀少的珍品。宋代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 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产品常常装饰着划花、刻花或者印花,纹饰题材有莲瓣、龙凤 、牡丹、莲池游鸭、婴戏、鸳鸯等。
大量生产与活字印刷术为印刷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
• 宋朝流行理学,认为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这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追求空灵、含蓄、 自然、平淡。
• 工艺美术受到了文人情怀的极大影响,文人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 了工艺美术的设计与生产,有宋一朝的工艺美术因此具有文人审美 趣味的主流倾向。
• 科学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我国古代科 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 。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 或开始应用的。而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认为是“中国科学史上的 坐标” 。其他比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方面两宋时期都取得 了重要的成就。
•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科技的高度发达,都给工艺美术的发展 提供了难得的时机与条件,宋朝的工艺美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 宋朝的丝、麻、毛、棉纺织业都非常发达,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中心 。
• 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所产宋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 宋朝时期,主要的造纸材料包括丝、竹、藤、麻、麦秆等。纸张的
• 公元1127年,金灭掉了北宋,宋代皇室南下临安(杭州),建立 了历史上的南宋,形成了宋代和金代的对峙局面,南宋最终还是逃 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在公元1279年被元代所取代。但是在这段曲折 的历史中,却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现代形成了“宋史研究中心”、 宋代山水画研究、宋代瓷器研究等等。
• 宋朝(960年—1279年)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 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另一方面,相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 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农业、印刷业、造纸业 、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 注重农具改进,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农业发展迅速。航海业 、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儒学复兴,政治较稳定,兵变 、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相对较少较小。
• 宋瓷一扫唐之鲜艳雍容,追求细腻浸润、色调单纯的趣味。 •思
绪。 • 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形态上不像唐代的
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而洁净。
• 经济的发展,文人的参与,程朱理学的流行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 国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现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现 在陶瓷上。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为保持造物与主 体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代沉静典 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宋代工艺美术充分地物化了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它体现和揭示的创造原则至今仍 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天下名窑-----2、汝窑
•2、汝窑。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宝丰县,制品为
第二节 陶瓷工艺
• 一、陶瓷发展的原因 • 1、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以及科技的进步。(由于采煤业的发展
,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从科技方面有力地影响了陶瓷工 艺的发展和繁荣。) • 2、品茶文化的发扬。 • 3、文人士大夫对书画文玩的欣赏和收藏蔚然成风。
• 二、陶瓷发展的具体表现 • 1、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南方、北方都有许多的名窑,创造了各
“覆烧”是定窑发明的一种烧制碗类器物的先进的装烧技术,即 把过去一个匣钵里装一件碗坯,变成多件器物扣叠在一起,形成一个 筒形的组合式匣钵,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装烧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 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可节省燃料,降低成本,又可防止器具变 形。因这种烧制方法的诸多优点,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但 是,覆烧的瓷器口沿不能上釉,于是工匠们又在这些芒口的碗、盘口 上镶包了金、银或铜口,成为一种特殊装饰。
种独具风格的陶瓷品种。 • 2、陶瓷产量和艺术质量,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3、釉色增多,除了传统的青瓷、白瓷和黑瓷外,还有彩瓷、花
釉瓷。 • 4、装饰的方法:丰富多彩,刻花、印花、堆贴、绘花、,以及
运用树叶、剪纸贴饰等。 • 5、许多陶瓷制品几乎取代了金属、漆器等制品。
天下名窑-----1、定窑
中国工艺美术史
597351895
第八章
宋代的工艺美术
(公元960年--1279年)
授课提纲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陶瓷工艺 • 第三节 染织工艺 • 第四节 金属工艺 • 第五节 漆器工艺 • 第六节 其他工艺 • 第七节 结语
第一节 概论
• (一)唐代经过“安史之乱”之后,国家逐渐衰亡,在唐朝灭亡之 后的五十年里,我国又一次处于分裂状态。
• 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先后统治黄河流 域。
• 南方各地存在着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荆南、后蜀、 南唐、北汉等许多政权。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
•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 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在北宋的统治时期,我国北部和西北地 区,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公元1125年, 辽政权被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所灭。
•1、定窑 定窑在河北定州,即今天的曲阳县。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以烧
白瓷为主。宋代定窑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 ,是当时最有名的白瓷,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 、碟、盒和枕。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北宋中后期,由于瓷质精良、 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元朝刘祁的《归潜 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 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