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工艺美术史 PPT

合集下载

宋代工艺美术史 ppt课件

宋代工艺美术史  ppt课件

ppt课件
32
第二节 天下名窑
6、景德镇窑 CHINA,china, “昌南”,景德镇的历史名称。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北宋时期,创烧“影
青瓷”。影青瓷又名青白瓷、隐青、罩青,釉色釉色近白, 在积釉处显出湖绿色的青色,青色在若有若无之间,青中带 白,白中闪青,明澈淡雅,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
ppt课件
30
第二节 天下名窑
ppt课件
31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宋代钧窑创用了以铜为呈色剂的釉料,在还原气氛下烧 制成功铜红釉,由于它掌握了窑变的规律,所烧成的瓷器釉 色变化万千,其色调之美,语言难以表达,历代都被看作珍 品,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中 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被认为是钧窑最为的名贵红、 紫色,被称为“钧红”、“钧紫”。
ppt课件
23
第二节 天下名窑
《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 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 窑相类。”北宋官窑的产品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天 青,翠青又次之。釉内有冰裂、蟹爪等细小裂纹,还有带鳝 血状的油斑。南宋官窑瓷器釉面上分布着长短、深浅不一的 裂纹。出土的器物主要有青瓷盘、碗、碟、洗、炉及仿商周 秦汉古铜及玉器的造型。官窑瓷器胎土呈黑灰或黑褐色,胎 体较薄,施釉较厚。釉色是官窑瓷器技术和艺术上的最高追 求,它创造出青釉的粉青、月白、米黄等釉色,这些釉色色 泽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层厚而匀净。由于胎体中含铁量较 高,大部分器物的口、足沿等釉层较薄的部位泛出铁红色, 古代文献称为“紫口铁足”。
ppt课件
36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吉州窑瓷器
ppt课件
37
第二节 天下名窑

7中国工艺美术史——两宋

7中国工艺美术史——两宋

定窑划花缠枝莲纹葵瓣口碗 宋,高6.8cm 口径19.2cm,足径5.7cm
• 碗口呈葵瓣式,镶铜扣, 深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 外壁釉流形成泪痕。碗内刻划 缠枝莲花纹和茨菇纹。外壁光 素。胎体轻薄,胎面洁净。 刻划花是定窑特有的装饰 风格,所刻线条流畅,飘逸潇 洒。此件器物刻划的缠枝莲花 在白色釉的衬托下若隐若现, 反映出宋代陶瓷手工艺的高超 水平。
第二节 陶瓷工艺
宋代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名窑遍布,
品类繁多,各领风骚,南北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生 产优质瓷器的名窑,有“汝、官、哥、钧、定”
五大名窑之称,事实上远不止这五大名窑。宋瓷
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
一、陶瓷发展的原因
1、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以及科技的进步 2、品茶文化的发扬。 3、文人士大夫对书画文玩的欣赏和收藏蔚然 成风。
• 釉面开细碎的冰裂纹,形状如同蝉翼纹。汝窑器釉厚,釉
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 现,似晨星闪烁。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 • 因而汝瓷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 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 • 北宋末年,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特征:
• (1)“蟹爪纹” • (2)“鱼鳞状开片”,裂纹的角度是斜着的 • (3)香灰胎。胎是浅浅的灰色,如同烧香落下的香灰, 胎非常薄,胎和底同厚;采用“裹足烧”和“芝麻钉” • (4)温度低。为了使釉色漂亮,烧制温度在1200度,因 此,胎为生胎。 • (5)釉色为天青色,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说:“汝 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 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 (6)素器。因为釉厚,胎上面不好刻划。 • (7)款识。第一种,甲、乙、丙,烧制完后刻上去。第 二种,写明确的文字,如“奉华”(赵构的宠妃刘贵妃居 住的地方)。第三种,只写一个字,如“蔡”(蔡京,奸 臣)。

7、宋代的工艺美术

7、宋代的工艺美术

精选完整ppt课件
33
(八)龙泉窑 窑址:浙江龙泉一带 历史与品种:始于南朝。北宋受越窑等影响,主要产 刻划花青瓷,南宋和元昌盛。南宋后期薄胎厚釉器最 受推崇。南宋形成窑系,至明前期,大量外销 特征:南宋白胎器造型丰富,有豆青、粉青、梅子青 等釉,素面器流行。黑灰胎器面貌接近官窑,粉青釉 居多
精选完整ppt课件
中国现存最早记述瓷器生产的专文。研究陶瓷史、手工业史、 科技史的珍贵文献
精选完整ppt课件
37
划 花 青 白 瓷 碗
青白瓷凤首流水注
精选完整ppt课件
38
青白瓷,清淡高雅,俊秀挺拔,
享有“饶玉”之称。这种青白
瓷器因釉色青中显白,白中泛
青,又称为影青。它是景德镇
划 花
独创的一种瓷器,因而也成为 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 品类。
宋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二百二十五年改朝换代的战争时代. 但 没有长城的保护,宋王朝面对的是一个群强竭起的天下,北方契丹族的 辽,西北党项族的夏和后来东北女真族的金,蒙古族的元的军队都可以 长驱直入,对他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后来被灭亡.
但宋朝时,中华文化却继续有发展,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期,唐代最突 出的成就是诗歌,而宋代在教育,经学,史学,科技,词等方面都超越了 唐代.
精选完整ppt课件
4
北宋 (960-1127)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 五代结束。赵匡胤用古代的禅让的方式,取后周之位而成为宋王朝的 开国君主,为宋太祖.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 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 了全国的统一.

第十一讲宋代美术课件

第十一讲宋代美术课件

胸有成竹——文与可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石室先 生,又号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曾官司 封员外郎、秘阁校理。又受命守湖州, 故 人称“文湖州”。传派即为湖州竹派。 传世作品有《墨竹图》等。
墨竹图 文同(北宋)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31.6厘米 横105.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用水墨画倒垂 竹枝,以独创深墨 为面、淡墨为背之 法写竹叶,浓淡相 宜,灵 气顿显。笔 法谨严有致,又现 潇洒之态。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是其最杰 出的代表作,画面几乎被 山峰占据,顶天立地,壁 立万仞。生动真实的展现 了北方山水的壮美景色。 从技法上可以看出范宽使 用铁线描勾勒山型,线条 方硬,山体用密集的“雨 点皴”画成,成功的刻画 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 厚,势状雄强”的特色, 被誉为“得山之骨”, “与山传神”。


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桂林: 广西美术出版社,P90
宋代文人士大夫绘画
11世纪后半叶,汴梁城中的一些文人名 士的诗文书画活动异常活跃,其代表人物 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等人。 他们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书法造诣。绘 画多为寄兴谴情之作,题材偏重于墨梅、 墨竹,山水树石以及花卉,追求主观情趣 的表现,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的描摹, 艺术上力求洗去铅华而趋于平淡素雅,力 畅天真清新的风格。
《读碑窠石图》
《读碑窠石图》中画 有一土岗,岗上树立 一块大石碑,一老翁 正在读碑文,旁边一 位侍者持丈而立。图 中乔木老树画得非常 劲拔,爽润秀丽的笔 锋画出寒林树杈,俗 称“蟹爪”。画面体 现出“气象萧疏,烟 林清旷”的风格。
北宋山水画家——范宽
范宽,生卒不详,名中正,字中立。 因性情宽缓温厚,人呼范宽。初学李 成、荆浩,后主要师法造化,深入自 然山水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 以求其趣”。 代表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 寺图》等。成功的刻画出北方关陕地 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 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宋代的工艺美术ppt

宋代的工艺美术ppt

宋代陶瓷的造型多样,以生活用品为主,如碗、盘、壶、炉等,同时也有不少陈设器和供器。
造型
宋代陶瓷的装饰手法丰富,包括刻花、印花、堆贴、釉下彩等,纹样以花卉、鱼鸟、人物、山水等为主。
装饰
宋代陶瓷的造型与装饰
工艺技术
宋代陶瓷的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包括高岭土、釉料等原料的选择和处理,以及烧制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以清新的釉色和精湛的工艺闻名,釉色以天青、卵青为主,器物造型庄重。
作为皇家官窑,其产品以追求完美和精致著称,釉色以粉青、米黄为主。
以其精美的白瓷和独特的刻花工艺闻名,釉色以牙白、米白为主。
以其厚重的釉层和开片纹理独特,被誉为“开片釉之祖”,釉色以灰青、灰蓝为主。
宋代陶瓷的主要窑口及特点
汝窑
定窑
哥窑
官窑
教育价值
经济价值
宋代工艺美术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宋代工艺美术作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成为收藏家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宋代工艺美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资料。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创新
宋代陶瓷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出现了很多新的工艺和技术,如定窑的覆烧工艺、汝窑的釉色控制等。
宋代陶瓷的工艺技术及创新
03
宋代丝织工艺
1
宋代丝织物的种类及特色
2
3
宋代丝织物种类繁多,包括丝绸、缎子、纱绢、绒锦等,其中以丝绸最为常见。
宋代丝绸特色在于其细腻的质地、柔和的手感、华丽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其中以“宋锦”最为著名。
宋代丝织工艺的技术与工具
宋代丝织工艺的技术主要包括织造技术、印染技术、刺绣技术等。
宋代印染技术也十分发达,能够制作出各种颜色鲜艳、纹理清晰的丝绸制品。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6章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6章PPT课件
39
一、山水画 • 元代新的绘画风气的到来与赵孟頫的开启密切相关。 •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人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
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 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 状物寄情,属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35
二、金代绘画
• 赤壁图 武元直 金
36
• 幽竹枯槎图 王庭筠 金
37
• 文姬归汉图 (局部) 张瑀 金
38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四节 元代绘画
• 元代由于政权的更替,战争引起的社会动荡等方面的原因, 绘画出现了和宋代显著不同的特点。人物画主要成就更多 地体现在寺观壁画方面,宋代院体绘画精密不苟的画风, 元代已成衰微之势。
• 继承宋代已成潮流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在元代画坛上占据着 显著地位,元代前期的赵孟頫、高克恭、任仁发等位居显 要的馆阁士大夫均以擅长绘画著称。元代中后期文人画家 以集中于江浙一带的画家为代表。“元四家”的黄公望、 吴镇、倪瓒、王蒙主要师法董源、巨然和北宋山水诸家, 以水墨或浅绛写江南山水,各自创立自己的风貌。此时文 人画与工匠画有了更明确的分野。花鸟画也向水墨方向发 展,梅、兰、竹、石为主要题材,出现了李衎、管道昇、 柯九思、顾安、王冕等代表画家。
11
• 潇湘奇观图 米友仁 宋
12
• 青绿山水画在宋代仍受到宫廷贵族的欣赏。
13
• 千里江山图(局部) 王希孟 宋
14
• 到南宋,山水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产生了开创南宋山水 画刚健峻锐,水墨苍劲新风格的南宋四家——李唐、刘松 年、马远、夏圭。

《宋朝工艺美术》PPT课件

《宋朝工艺美术》PPT课件
美宋 术朝
工 艺
--精品--
一、概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北宋
--精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北宋
先忧而乐坊 苏州天平山先忧后乐坊,立于苏州天平山,额题范 仲淹所撰《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千古名句:“先天 下之--忧精而品-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精品--
二、陶瓷工艺
两宋时期:瓷窑体系 宋朝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主要标志是全国
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
--精品--
二、陶瓷工艺
宋代的“五大名窑”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 代表了宋瓷的最高水平。
1、官窑 汴京,即河南省开封市
宋代的“五大名窑”
2、汝窑 3、哥窑 4、定窑
河南临汝县,青瓷窑
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 微汗,是为上品。器形以洗、炉、盘、--碗精品为--多。
天青霞紫的钧窑
天青霞紫的钧窑
--精品--
鱼耳炉
名称: 哥窑鱼耳炉 制造年代: 宋 材料: 瓷土 规格: 高8.厘米,口 径11.9厘米,足径 9.2厘米
天青霞紫的钧--精窑品--
高6.2cm,口径19cm,足径1lcm。 1956年何贤捐献故宫博物院藏。 花盆托呈菱花式,下承三云头足。内施天蓝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外部设玫瑰紫色釉,
绚丽斑斓。外底涂酱黄色釉汁,刻划数目字“十”。北宋徽宗在汴京城(今开封)东北隅营建 “寿山艮岳”皇家园林,大肆搜罗奇花异石装点园林,制作怪石盆景所用花盆及盆托由设在河 南禹县的官钧窑烧造。各种花盆和盆托的外底均刻划从“一”到“十”汉写数目字中的一个, 目的是为了统计烧造件数,便于花盆和盆托配--精对品。-研- 究证明、数目字越大、器物尺寸越小、盆 托底刻“十”、应为同类花盆托中尺寸最小者。

宋代工艺美术史

宋代工艺美术史

xiake !!
一、陶瓷工艺
• 概况 1、宋代被称作“瓷的时代”,是陶瓷发展的鼎盛时 期。 2、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南北方都有许多名窑。
3、釉色增多,装饰方法丰富多彩。
4、陶瓷制作的许多生活用品,代替了金属、漆器。 5、定、汝、官、哥、钧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一、陶瓷工艺
陶瓷工艺
汝窑 定窑
哥窑
五大名窑
官窑 钧窑
汝窑
莲 花 温 碗
汝窑
汝 窑 出 戟 尊
汝窑
汝 窑 青 瓷 尊
官窑
指由宫廷官方经营垄断,并由宫廷专用的瓷。 宋代的官窑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 北宋官窑在汴京,南宋官窑在临安。 官窑土质细润,釉色晶莹,造型端庄,做工整。 器皿紫口铁足,有蟹爪纹,以粉青为代表。
官窑
官 窑 贯 耳 瓶
官窑
三、染坊工艺
• 背子,是宋代最具时代特色的服饰,男女都可穿。女用背 子多以直领为主,其具体形态也不尽相同。从大量史料来 看,背子是宋代妇女通常的服饰。宋代的背子是对襟,窄 袖,长袖,长衣身,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腋 不缝合,即衣服的前后片在腋下不缝合的服装样式,在腋
下缀有带子作装饰。
南宋刻丝山茶蝴蝶图
调织锦的组织、形式;前者强调宋代锦院生产的织锦,当然
主要是宋式锦,由于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故名,也故衍生 了第二种产品和第二层含义。
三、染坊工艺
• 宋锦具有独特的风格,在纹样组织上,精密、细致、繁复
,图案花纹对称严谨而有变化,丰富而又流畅生动,常见
的有龟背纹、绣球纹、剑环纹、古钱套、席地纹、八达晕 等四方连续的图案作为骨骼,再加填翠池狮子、宜男百花 、花鸟、林禽、聚八仙等纹样,百吉等字形图案也很常见 。配色典雅和谐,艳而不火,繁而不乱,富有明丽古雅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述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科技的高
度发达,都给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难得
的时机与条件,宋朝的工艺美术取得了辉
煌的成绩。
第一节 概述
• 宋朝的丝、麻、毛、棉纺织业都非常发达,形成了各自不 同的中心。 • 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所产宋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 销海外。 • 宋朝时期,主要的造纸材料包括丝、竹、藤、麻、麦秆等。 纸张的大量生产与活字印刷术为印刷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
第二节 天下名窑
“覆烧”是定窑发明的一种烧制碗类器物的先进的装烧 技术,即把过去一个匣钵里装一件碗坯,变成多件器物扣叠 在一起,形成一个筒形的组合式匣钵,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装
烧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可节
省燃料,降低成本,又可防止器具变形。因这种烧制方法的 诸多优点,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是,覆烧的瓷 器口沿不能上釉,于是工匠们又在这些芒口的碗、盘口上镶 包了金、银或铜口,成为一种特殊装饰。
定 窑 白 釉 刻 花 直 颈 瓶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定窑也烧制酱、红、黑、紫、绿等其他名贵品种,都 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是传世稀少的珍品。宋
代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
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产品常常装饰着划花、刻花或者印花,纹饰题材有
莲瓣、龙凤、牡丹、莲池游鸭、婴戏、鸳鸯等。
宋代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名窑遍布,品类繁多, 各领风骚,南北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生产优质瓷器的名窑,有 “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称,事实上远不止这五 大名窑。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 称。
第二节 天下名窑
•1、定窑 定窑在河北定州,即今天的曲阳县。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以烧白 瓷为主。宋代定窑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是
当时最有名的白瓷,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
盒和枕。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北宋中后期,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 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
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
且产量较大。
第二节 天下名窑
定窑白釉盏托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中 国 工 艺 美 术 史
第六章 宋代工艺美术
第六章 宋代工艺美术
要点:
天下名窑; 染织工艺; 服装工艺;
第一节 概述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 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第一节 概述
宋朝(960年—1279年)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 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另一方面,相
• 宋瓷一扫唐之鲜艳雍容,追求细腻浸润、色调单纯的趣味。
• 宋代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无间的亲密交融和牧歌化的 心情和思绪。 • 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形态上不 像唐代的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而洁净。
第一节 概述
经济的发展,文人的参与,程朱理学的流行等因素的 影响,使得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现
第一节 概述
• 宋朝流行理学,认为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这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
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 • 工艺美术受到了文人情怀的极大影响,文人以前所未有的 热情参与了工艺美术的设计与生产,有宋一朝的工艺美术 因此具有文人审美趣味的主流倾向。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科学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 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
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而
深远影响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 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而 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认为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 其他比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方面两宋时期都取得 了重要的成就。
汝窑天青釉碗稀
芝麻支钉釉满足
第二节 天下名窑
• 从传世品看,胎体较薄,胎质细腻。器物成型和修坯工艺 一丝不苟,烧制也十分考究,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器物 底部的支烧痕迹小得如同芝麻粒,底部施满釉。 • “玛瑙为釉古相传”,汝窑以名贵的玛瑙为釉,产生特殊 色泽,其色有天青、天蓝、茶色、葱绿等。尤以天青为贵, 釉色温润柔和,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
第二节 天下名窑
•2、汝窑。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宝丰 县,制品为青瓷,传世器物有盘、碟、洗、瓶、樽、碗、盏 托、水仙盆等。汝窑曾烧造供宫廷使用之器大约20年,御用 瓷作品很少,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 一件”的说法。
第二节 天下名窑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
代之一。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 大发展。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 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农业发展迅速。航海业、造船 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儒学复兴,政治较稳定,兵
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相对较少较小。
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现在陶瓷上。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
理的文化氛围,为保持造物与主体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提 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
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宋代工艺美术充分地物化了中华民
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它体现和揭示的创造原则至今 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节 天下名窑
第二节 天下名窑
第二节 天下名窑
• 釉面开细碎的冰裂纹,形状如同蝉翼纹。汝窑器釉厚,釉 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 现,似晨星闪烁。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 • 因而汝瓷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
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
• 北宋末年,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第二节 天下名窑
3、官窑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 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 在宋代瓷器中,官窑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 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又有 “旧官”和“新官”之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