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

合集下载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由于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能,目前还很难用一种简单的测定方法和单一指标来全面恒量。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12)中的规定,通常评定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是测其流动性,以直观经验观察其粘聚性和保水性。

在工程上常用坍落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两种方法来测定。

(一)混凝土试样的制备(1)检测用原材料和检测室的温度应保持20℃±5℃,或者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2)再拌和混凝土时,材料用量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为±0.5%,骨料为±10%。

(3)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进行各项性能检测不宜超过5min 中。

(4)和易性检测的主要仪器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磅秤、天平、量筒、拌板、拌铲、水筒。

(5)混凝土拌和方法。

混凝土拌和可分为人工拌和和机械拌和两种。

①机械拌和a.按照规定的配合比称取各材料用量,以干燥状态为准,其称量精度应符合要求。

b.用配合比称量的水泥、砂、水及少量石子预拌一次,使水泥砂浆先黏附满搅拌机的壁筒,到处多余的砂浆,以避免影响正式搅拌时的混凝土配合比。

c.依次将称量好的石子、砂和水泥倒入搅拌机内,干拌均匀。

再将水徐徐加入,全部加料试件不得超过2min,将水加完后,继续搅拌2min。

d.卸出混凝土拌合物。

将其倒入拌板上,再经人工拌和2~3次。

e.拌和好后,应立即进行和易性检测或试件成型,从开始加入水时算起,全部操作必须在30min内完成。

(二)坍落度检测方法(1)检测目的。

评价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以便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和易性进行调整。

(2)仪器设备坍落度筒。

捣棒、小铲、漏斗等。

(3)检测步骤①每次进行检测前,用湿布润湿坍落度筒,拌合钢板及其他用具,并把筒放在不吸水的刚性水平底板上,然后用脚踩住2个脚踏板,时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

②取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15L,用小铲份3层均匀地装入筒内,时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左右。

混凝土性能指标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性能指标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性能指标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拌合物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是指有胶凝材料、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拌制而成的未凝固的混合料,即指硬化以前的混凝土,也称新拌混凝土。

为控制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性能及其质量和流动性特征,要求统一遵循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从而对各种建筑结构所使用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基本性能进行检验。

混凝土拌合物试验主要包括:和易性、凝结时间、泌水与压力泌水、表观密度、含气量、水胶比分析等。

1.凝结时间试验混凝土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当混凝土刚开始失去塑性叫做初凝,当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就叫做终凝;。

混凝土凝结时间采用贯入阻力法。

适用于从拌合物中筛出的砂浆用贯入阻力法来确定坍落度值不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的测定。

(1)试验步骤从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试样中,用5mm的标准筛筛出砂浆,然后将其拌合均匀。

将砂浆一次分别装入三个试样桶中,做三个试验。

取样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采用振动台振实砂浆;取样混凝土坍落度大于70mm的宜采用捣棒人工捣实。

用振动台振实砂浆时,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用捣捧人工捣实时,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轻敲打简壁,直至插捣孔消失为止。

振实或插捣后,砂浆表面应低于砂浆试样筒口约10mm;砂浆试样筒应立即加盖。

砂浆试样制备完毕.编号后应置于温度为20±2℃的环境中或现场同条件下待试,并在以后的整个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应始终保持20±2℃。

现场同条件侧试时,应与现场条件保持一致。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除在吸取泌水或进行贯入试验外,试样筒应始终加盖。

凝结时间测定从水泥与水接触开始计时。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确定指针试验时间,以后每隔0.5h测定一次,在临近初、终凝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在每次测试前2min,将一片20mm厚的垫块垫入筒底一侧使其倾斜,用吸管吸去表面的泌水,吸水后平稳的复原。

混凝土拌合料质量标准

混凝土拌合料质量标准

混凝土拌合料质量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组成的复合材料,其性能与拌合料的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混凝土拌合料质量标准是保证混凝土性能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拌合料质量标准。

二、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应按照GB/T 175-2007《水泥强度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检验和评定。

水泥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泥标号:按照国家标准GB175-2007的规定,水泥应按其强度等级分为32.5、42.5、52.5三个等级。

2. 化学成分:水泥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的要求。

其中,硅酸盐含量、铝酸盐含量、铁酸盐含量、氧化钙含量、氯离子含量和硫酸盐含量是水泥化学成分检验的重点。

3. 物理性能:水泥的物理性能包括物理活性、细度、比表面积、稠度、凝结时间等指标。

这些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的要求。

4. 标志和包装:水泥应标明生产厂家、水泥种类、强度等级、生产日期、质量等级、执行标准等信息,并采用防潮、防透气、防污染等包装方式。

三、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骨料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针片状颗粒含量: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的要求。

2. 粒径分布:骨料的粒径分布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5-2011的要求。

其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不超过混凝土构件厚度的三分之一,细骨料的最大粒径应不超过混凝土构件厚度的五分之一。

3. 体积密度和吸水率:骨料的体积密度和吸水率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7-2011的要求。

4. 物理性能:骨料的物理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冻性、磨耗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8-2011的要求。

四、外加剂外加剂是混凝土中的辅助材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外加剂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成分:外加剂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GB8076-2008的要求。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1. 原材料检测。

在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测。

主要包括水泥、砂、骨料等原材料的质量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其中,水泥的检测主要包括凝结时间、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等指标的测试;砂、骨料的检测主要包括粒径分布、含泥量、含水率等指标的测试。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的重要环节。

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水灰比、砂率、骨料粒径等参数,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3. 混凝土试块制作。

在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之前,需要制作混凝土试块。

根据相关标准,将混凝土样品制作成标准试块,进行养护和标识,以备后续试验使用。

4. 抗压强度试验。

抗压强度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试验中,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获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参数,以评定混凝土的质量。

5. 抗折强度试验。

除了抗压强度外,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通过抗折强度试验,可以评定混凝土在受弯矩作用下的抗拉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6. 抗渗性能试验。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在试验中,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渗透性试验,评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为工程施工和使用提供指导。

7. 总结。

通过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混凝土的性能试验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试验方法和严格的试验流程,才能准确评定混凝土的性能,为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推动混凝土性能试验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生产实践中经常检测的项目,坍落度检测比较快,比较直观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拌合物塑性状态的综合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

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从搅拌机卸料,运输过程,再到浇筑、振捣的过程中都应该具有良好的匀质性,不发生离析、泌水,流动性良好,易于振捣密实,可以保证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等工序得以顺利进行。

(一)坍落度试验方法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试验方法简单,便于施工现场操作,虽然不能完全检测出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但仍深受一线人员的欢迎。

混凝土坍落度的具体检测方法如下:(1)用湿布将拌板及坍落度筒内外擦净、润滑,并将筒顶部加上漏斗,放在拌板上。

用双脚踩紧踏板,使其位置固定。

(2)用小铲将拌好的拌和物代表性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在插捣后大致为筒高的三分之一。

顶层装料时,应使拌和物高出筒顶。

插捣过程中,如试样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以便自始至终保持高于筒顶。

每装一层分别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渐向中心。

在筒边插捣时,捣棒应稍有倾斜,然后垂直插捣中心部分。

每层插捣时应捣至下层表面为止。

(3)插捣完毕后卸下漏斗,将多余的拌和物用镘刀刮去,使之与筒顶面齐平,筒周围拌板上的杂物必须刮净、清除。

(4)将坍落度筒小心平稳地垂直向上提起,不得歪斜,提离过程约5~10s内完成,将筒放在拌和物试体一旁,量出坍落后拌和物试体最高点与筒的高度差(以mm为单位,读数精确至5mm),即为该拌和物的坍落度。

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在150s内完成。

(5)当坍落度筒提离后,如试件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如第二次仍然出现这种现象,则表示该拌和物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案。

(6)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混凝土水泥拌合物标准

混凝土水泥拌合物标准

混凝土水泥拌合物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水泥拌合物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制定相应的标准,对于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水泥拌合物的标准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材料要求1. 水泥水泥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GB/T 175-2007的要求。

2. 砂砂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天然沙》GB/T 14684-2011的要求。

其中,粗砂的粒径应当控制在5mm以下,细砂的粒径应当控制在2mm以下。

3. 石子石子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碎石、砾石和机制砂》GB/T 14685-2011的要求。

其中,粗骨料的粒径应当控制在31.5mm以下,中骨料的粒径应当控制在16mm以下,细骨料的粒径应当控制在5mm以下。

4. 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6-2008的要求。

三、配合比要求1. 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其中,水泥砂浆的水灰比应当控制在0.4~0.5之间。

2.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在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时,应当同时考虑到其强度和耐久性等因素。

四、制备要求1. 水泥砂浆的制备(1)将砂和水拌和均匀,再将水泥加入,充分搅拌,直至达到所需的均匀程度。

(2)水泥砂浆的制备应当在2h内完成,避免水泥砂浆失去活性。

2. 混凝土的制备(1)将水、水泥、砂和石子依次加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的搅拌,直至混凝土达到所需的均匀程度。

(2)混凝土的制备应当在2h内完成,避免混凝土失去活性。

五、性能要求1. 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0-2016的要求。

其中,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应当不低于设计强度的90%。

2. 抗裂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控制规范》GB 50152-2018的要求。

建筑材料—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

建筑材料—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

建筑材料—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

一、和易性和易性是指在一定施工条件下,便于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有水泥浆的用量、水泥浆的稠度、砂率、水泥的品种、水泥细度、外加剂的掺入、时间和温度等。

坍落度的大小反映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坍落度的测试方法是,用一个上口为100mm,下口为200mm,高为300mm的喇叭状的坍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坍落现象。

用桶高(300mm)减去坍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其差值称为坍落度,如差值为10mm,则坍落度为10。

二、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有抗压、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等,结构中主要是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把混凝土拌合物做成边长为15cm 的标准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到28d龄期,按照标准的测定方法测定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以MPa计)。

根据抗压强度的大小将混凝土分为不同的强度等级如C10、C15、C20、C25、C30、C40 等。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水泥强度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养护条件及龄期等。

2、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约为相应抗压强度的10%左右。

有抗裂要求的结构,除需对混凝土提出抗压强度要求外,还需对抗拉强度提出要求。

抗拉强度的测定方法有劈裂抗拉试验法及轴心抗拉试验法两种。

三、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冲磨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等。

1、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作用的能力。

抗渗等级分为:W2、W4、W6、W8、W10、W12等,即表示混凝土能抵抗0.2、0.4、0.6、0.8、1.0、1.2MPa 的水压力而不渗水。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1. 压缩强度试验方法试验目的: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试验步骤:1)取样:从拌好的混凝土中取样,并确保样品能够代表整个拌合物。

2)试件制备:将样品倒入标准试件模具中,并用振动器振动,以排除气泡。

3)养护:在试件制备后,将其养护在恒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以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

4)试验:试件养护完成后,将其放入压力测试机中,逐渐增加加载,直到试件破裂。

5)记录结果:记录试件破裂前的最大载荷,并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拉伸强度试验方法试验目的:确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试验步骤:1)取样:从拌好的混凝土中取样,并确保样品能够代表整个拌合物。

2)试件制备:将样品倒入标准试件模具中,并用振动器振动,以排除气泡。

3)养护:在试件制备后,将其养护在恒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以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

4)试验:试件养护完成后,将其放入拉力测试机中,逐渐增加拉力,直到试件破裂。

5)记录结果:记录试件破裂前的最大载荷,并计算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 柔度试验方法试验目的:确定混凝土的柔度,即其抗变形和扩散能力。

试验步骤:1)取样:从拌好的混凝土中取样,并确保样品能够代表整个拌合物。

2)试件制备:将样品倒入标准试件模具中,并用振动器振动,以排除气泡。

3)养护:在试件制备后,将其养护在恒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以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

4)试验:试件养护完成后,使用柔度计测量混凝土的变形和扩散能力。

5)记录结果:记录柔度计的测量结果,并据此评估混凝土的柔度。

4. 吸水性试验方法试验目的:确定混凝土的吸水性能。

试验步骤:1)取样:从拌好的混凝土中取样,并确保样品能够代表整个拌合物。

2)试件制备:将样品倒入标准试件模具中,并用振动器振动,以排除气泡。

3)养护:在试件制备后,将其养护在恒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以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

4)试验:试件养护完成后,将其放入水槽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测量混凝土的质量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的稠度值越大流动性越小,砂浆的稠度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方法(坍落度仪法) (T0522-2005)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采用坍落度仪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方法和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坍落度大于10㎜,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的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测定。

二、仪器设备
1、坍落筒:如图所示, 坍落筒为铁板制成的截头圆锥筒,厚度不小于1.5mm,内侧平滑,没有铆钉头之类的突出物,在筒上方约2/3高度处有两个把手,近下端两侧焊有两个踏脚板
2、捣棒:为直径16㎜,长约600㎜并具有半球形端头的钢质圆棒。

3、其它:小铲、木尺、小钢尺、镘刀和钢平板等。

三、试验步骤
1、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平板吸水时应垫以塑料布),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它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30㎜,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

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口,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

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镘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

而后
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

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150s。

3、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精确至1mm。

4、当混凝土的一侧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另测。

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

5、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220㎜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6、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并予记录。

(1)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时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 三级:“上’:表示插捣容易;“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
“下’:表示很难插捣。

(2)含砂情况: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多”:表示用镘刀抹拌和物表面时,一两次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中”:表示抹五六次才使表面平整无蜂窝;“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

(3)粘聚性:观测拌和物各组分相互粘聚情况。

评定方法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
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即表示粘聚性不好。

(4)保水性:指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评定。

“多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较多水分从底部析出。

“少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少量水分从底部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