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学习记录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记录

混凝土拌合物拌和时温度应保持在20±
5C,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 持致。
试验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小于50%温度应保持在20
±5C,所用材料、试验设备、容器及辅助设备的温 度宜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试样
的制
备
搅拌
3.2.41、搅拌前将搅拌机冲洗干净,并预拌少量 冋种混凝土拌合物或水胶比相冋的砂浆,搅拌机内 壁挂浆后将剩余料卸出。
2017年04月01日
主要变更内容:
1、增加了基本规定并将拌合物取样、试样的制备、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等作为其中一节;2、增加了坍落度经时损
失和扩展度经时损失试验方法;3、修订和完善了坍落度试验方法;4、修订和完善了扩展度试验方法;5、增加了倒
置坍落度筒排空试验;6、增加了间隙通过性试验方法;7、增加漏斗试验方法;8、增加扩展时间试验方法;9、修
上海友声衡器 有限公司
2016.11.22
晋中质量技术监 督检验测试所
5
SYJCZX192
钢直尺
300mm
05
0-300mm
1mm
春光工量具厂
2016.11.28
晋中市质量技术 监督检验测试所
6
SYJCZX289
钢直尺
2008.11
50
300mm
/
0-300mm
1mm
/
2016.11.28
晋中市质量技术 监督检验测试所
3、两直径之差小于50mm时,取其算术平均值最为 扩展度试验结果;当两直径之差不小于50mm时,重 新取样另行测定。
5.1.5扩展度试验从开始装料到测得混凝土扩展度 的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应在4min内完成。
扩展度经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0080-2016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6.1目的要求及适用范围为规范和统一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预制混凝土构件和现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
本细则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试验6.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及试样制备6.2.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不易小于20L。
6.2.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宜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并搅拌均匀;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
宜在取样后5min内开始各项性能试验。
6.2.3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搅拌机搅拌,搅拌前应将搅拌机冲洗干净,并预拌少量同种混凝土拌合物或水胶比相同的砂浆,搅拌机内壁挂浆后将剩余料卸出;2)称好的粗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和水应依次加入搅拌机,难溶和不溶的粉状外加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液体和可溶外加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3)混凝土拌合物宜搅拌2min以上,直至搅拌均匀;4)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搅拌量不宜少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且不应少于20L。
6.2.4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以质量计,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0.5%;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的称量精度均应为±0.2%。
6.2.5取样应记录下列内容并写入试验或检测报告1)取样日期、时间和取样人;2)工程名称、结构部位;3)混凝土加水时间和搅拌时间;4)混凝土标记;5)取样方法;拌合物性能试验6)取样编号;7)试样数量;8)环境温度及取样的天气情况;9)取样混凝土的温度。
6.2.6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除本章第6.2.5条规定的内容之外,尚应记录下列内容并写入试验或检测报告:1)试验环境温度;2)试验环境湿度;3)各种原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及性能指标;4)混凝土配合比和每盘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记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
试验编号:
工程部位:
试验日期:
检测地点:
代表数量:
强度等级
配合比编号
配料单编号
理论配合比
水胶比
施工配合比
水胶比
材料名称
产地规格
报告编号
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名称
产地规格
报告编号
水泥
掺合料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
水
试验项目
设计值
实测值
检测频次要求
坍落度mm
每拌制50m³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于一次
出机温度℃
含气量
环境温度
备注
实际浇筑方量为: m³;标准养护试件取样: 组;同条件试件取样: 组。
试验:_________ 计算: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1、稠度试验(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1.1 润湿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论著板上应无明水。
1.2 双脚踩稳踏板,分三层均匀将已拌制好的混凝土装入筒内,每层各为筒高的1/3,每装入一层的混凝土用捣棒捣插25次。
1.3 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平稳垂直地提起坍落度筒,此过程需在5~10s内完成。
从装料到提起筒,整个过程应不间断进行,并在150s内完成。
1.4 测量坍落度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并记录,此值即为坍落度。
1.5 检查坍落后混凝土试体的粘聚性及保水性并记录。
1.6 当砼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砼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
1.7 砼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值以mm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表达修约至5mm。
2 、表观密度试验2.1 用湿布把5升容量筒内外擦净,并称重,精确至50g,记录重量为m1。
2.2 当混凝土坍落度≤70mm时用震动台振实,而大于70mm时,则将混凝土均匀分两层装入容量筒,每装入一层用捣棒插捣25次。
2.3 用刮刀齐筒口将多余的混凝土刮去,表面的凹陷应填平,并将筒外壁擦净,然后称重,记录重量m2精确50g。
2.4计算γh=(m2-m1)/V×1000(kg/m3)式中:γh:表观密度 (kg/m3)m1:容量筒重量(kg)m2 :容量筒和试样总重 (kg)V :容量筒的体积 (L)注: 1)试验结果精确至10kg/m32)容积应经常予以校正。
3、含气量试验3.1 测定骨料中的含气量值3.1.1 按下式计算得出每个试样中的粗细骨料重量:m g=V/1000×m’gm s = V/1000×m’ s式中:m g、m s:分别为每个试样中的粗、细骨料重量(㎏)m’g、m’ s :分别为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用量(㎏/m3)V:含气量测定仪容器容积(L)3.1.2 将容器中先盛1/3高度的水,把通过40mm网筛质量为m g、m s 的粗、细骨料称好、拌匀,慢慢倒入容器,水面每升高25mm左右就轻轻插捣10次,并略予拌动。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取样及试样的制备、稠度试验1总则1.0.1为进一步规范混凝土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精度和试验水平,并在检验或控制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包括取样及试样制备、稠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表观密度试验、含气量试验和配合比分析试验。
1.0.3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所做的试验,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委托单位提供的内容:1)委托单位名称;2)工程名称及施工部位;3)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4)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5)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2检测单位提供的内容:1)试样编号;2)试验日期及时间;3)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4)环境温度和湿度;5)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产地和混凝土配合比及其相应的试验编号;6)搅拌方式;7)混凝土强度等级;8)检测结果;2取样及试样的制备2.1取样2.1.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宜不小于20L。
2.1.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2.1.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2试样的制备2.2.1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工现场保持一致。
2.2.2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2.2.3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的有关规定。
水泥拌合物试验记录

水泥拌合物试验记录
试验概况
- 试验编号:[编号]
- 试验日期:[日期]
- 试验人员:[人员]
实验设备
- 水泥:[品牌/型号]
- 沙子:[品牌/型号]
- 石子:[品牌/型号]
- 水:[品牌/型号]
- 混凝土搅拌机:[品牌/型号]
- 混凝土压力机:[品牌/型号]
试验步骤
1. 将水泥、沙子、石子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
2. 打开混凝土搅拌机,开始搅拌
3. 慢慢加入水,调整搅拌时间和速度,直至拌合物均匀
4. 完成搅拌后,将拌合物放入混凝土压力机
5. 打开混凝土压力机,施加相应压力
6. 观察拌合物的强度和稳定性,并记录相关数据
7. 根据需要,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组试验
试验结果
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拌合物的强度在不同试验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可以进一步优化材料配比和搅拌工艺。
2. 拌合物的稳定性在试验中保持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3.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其他因素对拌合物性能的影响。
后续工作建议
根据试验结果和结论,我们建议进行以下后续工作:
1. 进一步优化水泥、沙子和石子的配比,以提高拌合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2. 考虑引入其他添加剂或控制剂,以改善拌合物的性能。
3. 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拌合物的应用试验,并对其性能进行监测和评估。
备注
- 本试验记录仅为参考,后续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一、标准概述混凝土在凝结硬化之前称之为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及质量,因此,我们应正确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试验方法,学习相关的标准。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拌合物取样及试样的制备、稠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拌合物含气量试验、配合比分析试验等7个内容。
二、试验方法1 取样及试样的制备要求1.1 取样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上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 倍;且宜不小于20L。
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 处、1/2 处和3/4 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注:取样要点是要有代表性、样品要均匀、操作时间要控制好。
1.2 试样的制备1、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2、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骨料为±l%;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3、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中的有关规定。
4、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 稠度试验2.1 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1、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 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2、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所用的混凝土坍落度仪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 3021 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3、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确认记录

标准变更确认表
标准变更确认表
标准变更确认表
标准变更确认表
标准变更确认表
仪器设备台帐单位:中铁三局六公司工程试验中心。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培训实施记录
填表人:日期:。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培训班考核评定表
:。
9欢迎下载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培训班学员登记表
办班单位: 中铁三局六公司工程试验中心 第 页 共 页
精品文档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操作考核评定表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学习记录学习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仪器设备、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等。
2、检测环境条件的变化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试验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小于50%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C,所用材料、试验设备、容器及辅助设备的温度宜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3、取样与试样的制备3.1 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 1.5 倍,且宜不小于20L。
3.2 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 处、1/2 处和3/4 处之间分别取样,并搅拌均匀;第一次取样和最后一次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
3.3 宜在取样后5min 内开始各项性能试验。
3.4 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3.4.1 、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搅拌机搅拌。
拌和前应将搅拌机冲洗干净,并预拌少量同种混凝土拌合物或水胶比相同的砂浆,搅拌机内壁挂浆后将剩余料卸出。
3.4.2 、应将称好的粗骨料、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外加剂一般先溶于水)依次加入搅拌机,难溶和不溶的粉状外加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液体和可溶外加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3.4.3 、混凝土拌合物宜搅拌2min 以上,直至搅拌均匀;3.4.4 、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拌和量不宜少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 ;不应大于搅拌机容量,且不应少于20L;3.5 试验室搅拌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0.5%;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的称量精度均应为±0.2 %。
3.6 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 3C,所用材料的温度宜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4 坍落度及经时损失试验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4.1.1) 、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应润湿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坍落度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在固定的位置;2) 、混凝土试样应分三层均匀地装入坍落度筒内,捣实后每层高度应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
每装一层,应用捣棒在筒内由边缘到中心按螺旋形均匀插捣25 次;3)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4) 、顶层混凝土装料应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果混凝土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5) 、顶层插捣完后,取下装料漏斗,应将混凝土拌合物沿筒口抹平;6)、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应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并轻放于试样旁边。
当试样不再继续坍落或坍落时间达30s 时,用钢尺测量出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4.1.3 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宜控制在3s~7s 以内;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应在150s 内完成。
4.1.4 将坍落度筒提起后混凝土发生一边崩坍或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应予记录说明。
4.1.5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测量应精确至1mm结果应修约至5mm4.2 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是在坍落度试验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应测得刚出机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H0;2、将全部混凝土拌合物试样装入塑料桶或不被水泥浆腐蚀的金属桶内,应用桶盖或塑料薄膜密封静置;3、自搅拌加水开始计时,静置60min后应将桶内试样全部倒入搅拌机内,搅拌20s,进行坍落度试验,得出60min 坍落度值H60;4计算(H6o- H)),可得到60min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结果。
4.2.4 根据工程要求调整静置时间T min ,可得T min 后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结果(H T-H0 )。
5 坍落扩展度试验5.1 扩展度试验5.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骨料粒径不应大于40mm坍落度不应小于160mm混凝土扩展度的测定。
5.1.3 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应润湿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坍落度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在固定的位置;2 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应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宜控制在3s~7s 以内;当拌合物不再扩散或扩散持续时间已达50s 时,应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以及与最大直径呈垂直方向的直径;3当两直径之差小于50mm时,应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试验结果;当两直径之差不小于50mm时,应重新测定。
5.1.4 发现粗骨料在中央堆集或边缘有浆体析出,应记录说明。
5.1.5 扩展度试验从开始装料到测得混凝土扩展度值的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应在4min内完成。
5.1.6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值测量应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5mm5.2 扩展度经时损失试验5.2.1 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混凝土拌合物的扩展度随静置时间变化的测定。
5.2.2 扩展度经时损失试验的试验设备应符合上述扩展度试验试验设备的规定。
5.2.3 扩展度经时损失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应测量出机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扩展度值L0 ;2 将全部混凝土拌合物试样装入塑料桶或不被水泥浆腐蚀的金属桶内,应用桶盖或塑料薄膜密封静置;3 自搅拌加水开始计时,静置60min 后应将桶内试样全部倒入搅拌机内,搅拌20s ,进行扩展度试验,得出60min 扩展度值L60;4计算(L60- L o),可得到60min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结果。
5.2.4 当工程要求调整静置时间时,则应按实际静置时间测定并计算混凝土扩展度经时损失。
6 维勃稠度试验6.0.1 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40mm维勃稠度在5~30s的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的测定;坍落度不大于50mm或干硬性混凝土和维勃稠度大于30s的特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采用本标准附录A增实因数法来测定。
6.0.2 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维勃稠度仪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容器、坍落度筒内壁及其他用具应润湿无明水;2 喂料斗应提到坍落度筒上方扣紧,校正容器位置,应使其中心与喂料中心重合,然后拧紧固定螺钉;3 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应分三层均匀地装入坍落度筒内,捣实后每层高度应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
每装一层,应用捣棒在筒内由边缘到中心按螺旋形均匀插捣25 次;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顶层混凝土装料应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低于筒口,应随时添加;4 顶层插捣完应将喂料斗转离,沿坍落度筒口刮平顶面,垂直地提起坍落度筒,不应使混凝土试样产生横向的扭动;5 将透明圆盘转到混凝土圆台体顶面,放松测杆螺钉,应使透明圆盘转至混凝土锥体上部,并下降至与混凝土顶面接触;6 拧紧定位螺钉,开启振动台,同时用秒表计时,当振动到透明圆盘的整个底面与水泥浆接触时应停止计时,并关闭振动台。
6.0.6 秒表记录的时间应为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值,精确至1s。
7 倒置坍落度筒排空试验1\ 将倒置坍落度筒支撑在台架上,应使其中轴线垂直于地面,筒内壁应湿润无明水,关闭密封盖;2 \ 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坍落度筒内,每层捣实后高度宜为筒高的二分之一。
每层用捣棒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插捣15次,插捣应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
插捣第一层时,捣棒应贯穿混凝土拌合物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到第一层表面下50mm插捣完应刮去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用抹刀抹平;3 \打开密封盖,用秒表测量自开盖至坍落度筒内混凝土拌合物全部排空的时间t sf,精确至0.01s。
从开始装料到打开密封盖的整个过程应在150s内完成。
4 \宜在5min内进行两次试验,并应取两次试验测得排空时间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应精确至0.1s。
5 \倒置坍落度筒排空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式规定t sf1 - t S f2〔兰0.05t sf,m8间隙通过性试验8.0.1 混凝土拌合物的间隙通过性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底板、J环和坍落度筒内壁应润湿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的水平面上,J环应放在底板中心;2坍落度筒应正向放置在底板中心,应与J环同心,将混凝土一次性填充至满;3刮除坍落度筒顶部混凝土余料,应将混凝土拌合物沿坍落度筒口抹平;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应垂直匀速地向上提起坍落度筒至250mn± 50mm高度,提起时间宜控制在3s~7s内;自开始入料至提起坍落度筒应在150s内完成;当混凝土拌合物不再扩散或扩散持续时间已达50s时,测量展开扩展面的最大直径以及与最大直径呈垂直方向的直径;测量应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5mm8.0.1 J 环扩展度应为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终止后扩展面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的平均值,当两直径之差大于50mni时,应重新试验测定。
8.0.2 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漏斗稳固于台架上,应使其上口呈水平,本体为垂直;漏斗内壁应润湿无明水,关闭密封盖;2应用盛料容器将混凝土拌合物由漏斗的上口平稳地一次性填入漏斗至满;装料整个过程不应搅拌和振捣,应用刮刀沿漏斗上口将混凝土试样的顶面刮平;3在漏斗出口的下方应放置盛料容器;漏斗装满试样静置10s ± 2s,应将漏斗出料口的密封盖打开,用秒表测量自开盖至漏斗内混凝土全部流出的时间。
4宜在5min内进行两次试验,应以两次试验混凝土全部流出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漏斗试验结果,应精确至0.1s。
5混凝土从漏斗中流出应当连续,如果混凝土出现堵塞状况,应重新试验;若再次出现堵塞情况,应予记录说明。
9扩展时间试验9.0.1 扩展时间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底板应放置在坚实的水平面上,底板和坍落度筒内壁应润湿无明水,坍落度筒应放在底板中心,并在装料时应保持在固定的位置;2 应用盛料容器一次性将混凝土拌合物均匀填满坍落度筒,且不得捣实或振动;自开始入料至填充结束应控制在40s 以内;3 取下装料漏斗,应将混凝土拌合物沿坍落度筒口抹平;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应垂直匀速地向上提起坍落度筒至250m吐50mm高度,提起时间宜控制在3s~7s内;4 测定扩展时间时,应自坍落度筒提起离开地面时开始,至扩展开的混凝土外缘初触平板上所绘直径500mm的圆周为止,精确至0.1s。
9.0.2 混凝土停止流动后,应测量并记录展开圆形的最大直径,以及与最大直径垂直方向的直径。
10 绝热温升试验10.0.1 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绝热温升试验装置应进行绝热性检验,即试样容器内装与绝热温升试验试样体积相同的水,水温分别为40C和60C左右,在温度跟踪状态下运行72h,试样桶内水的温度变动值不应大于±).0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