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

合集下载

写作议论文常用的几种论证方法

写作议论文常用的几种论证方法

写作园地语文篇点更加鲜明。

再如,优秀作文《展翅逐梦》:“人,就如一座孤岛,四面环绕着海洋,虽然是一片美景,却不乏惊涛骇浪。

有梦想的人,会在空中飞翔,如盘旋在海洋上空的海鸥,自由自在;没有梦想的人,只能终生困于孤岛,一天又一天地虚度短暂的年华。

”作者巧用比喻论证,把人比作孤岛,把梦想比作翅膀,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深入浅出。

又如,优秀作文《和谐之美》一文:“和谐像早春的小草为大地带来绿的生机;像夏日的微风驱走阵阵炎热,像冬日的阳光将温暖洒满人间。

”作者巧用了比喻论证法,把和谐比作早春的小草、夏日的微风、冬日的阳光,既突出了“和谐带来温暖”这一分论点;又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三、引用论证法引用论证法,即在进行论证时,合理地引用名言警句、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以及公认的原则、公理、俗语等作为论据,来阐述某个观点,说明某个道理。

这种论证方法既可以增强说理的力度,使论证有理有据,又可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譬如,考场优秀作文《知足者常乐》。

在论证“知足者常乐”这一观点时,作者写道:“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生’便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赞美了诸葛亮知足常乐的乐观心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也’,表现了其知足常乐的思想境界。

”作者引用了古人、诸葛亮、陶渊明以及沈复的诗句和言语,使文章论证有理有据、文采飞扬。

又如,某同学的优秀作文《自觉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因为有担当,诗人杜甫才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怀;因为有担当,政治家范仲淹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因为有担当,民族英雄林则徐才会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因为有担当,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才会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气概。

”作者巧妙引用杜甫、范仲淹、林则徐、谭嗣同的名言,使论证充实有力、观点鲜明。

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之二:比喻论证

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之二:比喻论证

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之二:比喻论证“议论文”阅读[妙文览胜]例文一: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毕淑敏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

每一个养过蚕的人和没有养过蚕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蚕昂着头,很快乐专注的样子。

蚕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努力劳动,才将自己的身体束缚得紧紧的。

直到被人一股脑儿丢进开水锅里,煮死,然后那些美丽的丝,成了没有生命的嫁衣。

这是蚕的悲剧。

当我们说到悲剧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持了一种观望的态度。

也许,是“剧”这个词,将我们引入歧途。

以为他人是演员。

而我们只是包厢里遥远的安全的看客。

其实,作茧自缚的情况,绝不如想象的那样罕见,它们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纷飞的乱丝。

钱的丝飞舞着。

很多人在选择以钱为生命指标的时候,看到的是钱所带来的便利和荣耀的光环。

钱是单纯的,但攫取钱的手段却不是那样单纯。

把一样物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它的危险,不在于这桩物品的本身,而在于你是怎样获取它并消费它。

或许可以说,收入钱的能力还比较容易掌握,支出它的能力则和人的综合素质有极大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些人是不配享有大量的金钱的。

如同一个头脑不健全的人,如果碰巧有了很大的蛮力,那么,无论是对于他本人还是对于他人,都不是一件幸事。

在一个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飞速增长的时代,钱是温柔绚丽的,钱也是飘浮迷茫的,钱的乱丝令没有能力驾驭它的人窒息,直至被它绞杀。

爱的丝也如四月的柳絮一般飞舞着,迷乱着我们的眼,雪一般覆盖着视线。

这句话严格说起来,是有语病的。

真正的爱,不是诱惑,是温暖。

只会使我们更勇敢和智慧,但的确有很多人被爱包围着,时有狂躁。

那就是爱的没有节制了。

没有节制的爱,如同没有节制的水和火一样,甚至包括氧气,同样是灾难性的。

水火无情,大家都是知道的。

但是谈到氧气,那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围棋高手下棋的时候,吸氧之后,妙招叠出,让人疑心气袋之中是否藏有古今棋谱?记得我学习医科的时候,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高考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

高考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

高考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古诗鉴赏、自我鉴定、简历模板、成语故事、计划总结、合同模板、作文大全、成语大全、句子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ppreciation of ancient poetry, self-assessment, resume templates, idiom storie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essay collections, idioms collections, sentence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高考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高考议论文的隐喻论证隐喻论证是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为隐喻来证明抽象真理的一种论证方法。

“如何论证”之比喻论证--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如何论证”之比喻论证--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部编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如何论证”之比喻论证议论文要写得明亮深刻、形象生动,比喻论证法是常用之法,用得恰当,能使观点鲜明清晰,内容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

01比喻论证比喻论证作为论证的一种方法,主要职能是说理。

比喻论证不同于比喻。

比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用感性而非理性的语言对事物的特点进行描述。

比喻论证作为论证的一种方法,主要职能是说理。

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可视,化单一为多元是比喻论证的作用。

对对象进行事实分析、价值分析、因果分析,“以厘清其作为客观事物的各种要素及其结构,确定事物的性质、意义、功能与影响,以及确定事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让抽象的说理具体形象,易于被接受。

(周晓娟《立论文写作中比喻论证方法举隅》)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可视,化单一为多元是比喻论证的作用。

02比喻论证的运用精选喻体,相似点准确,喻后有证,这样会让比喻论证的使用更有力量、更加灵动。

一、精选喻体。

当说理说到难解难分时,来一个恰切的比喻,那么看似一切混乱的论证难题就都会迎刃而解。

《六国论》中,苏洵引用了古人的一个比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薪”就是木柴,这个喻体非常准确形象地揭示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错误。

在《谏太宗十思疏》的开篇,魏征写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根深木茂”、“源远流长”是人人皆知、不难理解的通俗事理,源于生活,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使“积德义保国安”这个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二、相似点准确。

比喻论证是以事或物喻理,因此,找准所比事物和所论道理之间的相似点,立论才能鲜明、贴切,相关道理也易于为读者所接受。

《阿房宫赋》中“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本体为宫女的日常生活,中心论点为批判奢靡,(栾华军《浅析赋、比手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作者结合本体及本体的特点,将梳妆的过程拆解开,逐一寻找相对应的喻体——荧荧明星、扰扰绿云、涨腻渭流、斜雾横烟,写出了妆镜之明亮、繁多,乌发之蓬勃、茂盛,脂水之厚腻,椒兰之缭绕,生动形象,浑然天成又气势夺人。

议论文论证有力之比喻论证[技巧]

议论文论证有力之比喻论证[技巧]

比喻论证更精彩汪茂吾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来论证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与其他论证方法不同的是,这种论证方法可以更生动形象地阐述道理,使抽象、枯燥的道理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接受,使文章耐读有味。

荀子的《劝学》一文,就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来阐述道理。

如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比喻人经过学习可以变得聪明,行为合乎规范;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比喻办事要凭借有利条件;用“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比喻学习要善于积累;用蚓和蟹设喻,论证学习必须做到持之以恒。

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往往离不开比喻论证。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广东卷)【满分展台】感恩,我心中那朵永不凋谢的花一考生落叶为了表达对滋养它的大树的感恩,在空中慢慢地盘旋,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白云为了表达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在蔚蓝的天空飘荡,描绘出一幅感人的画面。

①有人说,感恩像翅膀,拥有它,我们才能在生命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可我觉得,感恩更像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谢的花。

因为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五彩斑斓。

②感恩像荷花。

③当我们惊叹于荷花艳丽的时候,我们是否静下心来欣赏其中的美。

当我们明白父母给我们的爱是那样无私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学会了感恩这至亲的亲人。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同学,甚至没有兄弟姐妹,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父母。

是父母赋予我们血肉之躯,养育我们长大,又教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做一个有用的人。

父爱是山,伟大坚实而又广博,他教会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

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

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一、考点要求分析综合: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常见论证方法1、比喻论证:运用一些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打比方的一种论证方法。

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

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

2、2、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要使用同类对象进行类比,不能相对或相反。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中,以尼采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类推到中国也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不可能一味的给予,除非中国像尼采那样疯掉。

由此可见,客体事物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进而证明论点的作用。

3、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

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

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此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突出了“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比喻论证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比喻论证

写说理文,得明理,还得确有所见。 比如,学习很重要,似乎谁都懂,但《劝 学》中的连串喻证,却能永远给人新鲜透 辟之感,这就得归因于荀子对平常事物深 入地体察。可见高明的说理无不源于平时 对各类事物点滴的观察、思考。
示例:昭君――(联想)――曼佗罗花 人――鼠标(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 (提示:从身边的事物取材) 人――黑板擦(要像黑板擦那样擦出人生的污点) 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 (提示:善用大自然这个无尽的宝藏) 人――梅花(在严寒之中尽展飒爽英姿) 人――青松(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的品格) 人――火炬(要像火炬那样照亮曾经黑暗的世界)
比喻论证
用打比方的方法去讲道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 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 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 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 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 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生命”话题
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 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 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 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音浅唱之陶 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我们却可追求 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沙石组成 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生 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 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

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片段训练课件

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片段训练课件
强调比喻与论点的内在联系
在解释比喻时,应强调比喻与论点的内在联系,帮助读者理解论点。
避免过于牵强或离奇的比喻
过于牵强或离奇的比喻可能会让读者产生质疑,影响论证的可信度。
强化比喻与论点的联系
在论证过程中不断回扣论点
在论证过程中,应适时回扣论点,强调比喻与论点的紧密联系。
对比喻进行合理解释和延伸
在运用比喻论证时,应对比喻进行合理解释和延伸,以增强论点的 说服力。
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 证片段训练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01
引言
比喻论证的定义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说 明某个观点或事理,使读者更直
观地理解。
比喻论证是一种形象化的论证方 式,通过比喻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或道理,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比喻论证要求比喻与论点之间有 相似之处,能够有效地支持论点。
借喻
总结词
不直接描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是借用另一个事物的特征 来形容。
详细描述
借喻是通过借用另一个事物的特征来形容所要表达的事物。 例如,“他是一头老黄牛。”这句话并没有直接说他的性格 或能力像牛,而是借用牛的勤劳、踏实等特征来形容“他”。
01
比喻论证的运用技 巧
选择恰当的比喻物
比喻物应具有普遍认知
详细描述
明喻是一种常见的比喻方式,通过使用“像”、“如”等词语来直接描述事物 之间的相似之处。例如,“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这句话直接将“他”比 喻为“狮子”,强调他的勇猛特质。
暗喻
总结词
暗示性地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详细描述
暗喻并不直接使用“像”、“如”等词语,而是通过暗示来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 之处。例如,“他的眼神犹如一把利剑。”这句话并没有直接说他的眼神像剑, 而是通过比喻来表达他的眼神锐利、有杀伤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
导读:【比喻论证】
1 、比喻论证法。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2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 (像、是、如等)。

3 、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注意问题】
(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

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
(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

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

(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

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学会比喻描绘】
1 、取身边自然景物作喻体,俯拾之间,即成精彩。

2 、屈原投江这一段,为文者何止千万,唯有运用了比喻的形象描绘才可回味无穷。

示例:我无法想象“剖肝沥胆效英才”的屈原以一副怎样的面貌在汨罗江畔绝望的挺立和孤傲的苦吟。

《离骚》名垂千古,有人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我想屈原更是以一种青鸟折翅的悲伤徘徊在绝望里,通身的长袍翻飞在朔风中,以一种不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超越了偏激与豪迈,纵身跃下了汨罗江!
――任艳《折翅的青鸟》
3 、要写“跑的体验”却从他物的比喻入手,形象的描绘中一步一步靠近主题。

如 2005 湖南高考优秀作文《那鱼那鹰那人》。

示例:
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条鱼,我要努力寻找离开水的出口。

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鹰,我要全力飞出蓝天的庇护。

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跑,跑出父母的视线,跑上自己的轨道。

――题记
【学会比喻说理】
1 、学会用相似的事例论证正在论证的事例。

2 、学会在喻体中表情达意。

3 、比喻说理铸华章。

4 、不着痕迹,笔法自然,展现文字功底。

【学会比喻评价】
1 、学会联想与想象,用精彩的比喻去评介人物。

2 、学会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比喻的手段去评价人物。

示例:一盏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司马迁紧锁的额头,激昂了许久的心绪从跌宕的血液里渗出,化为指尖笔触下一个个绚目的字眼,坚实地填补着那单纯的理想,一只蝼蚁不知年有春秋,石上苔衣不知日有夜昼。

而他,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却走完了整座山林。

春花开了秋月清,冬阳落了夏虫鸣。

而波光潋滟的《史记》却宛如一道盛宴,穿透了流水般的岁月,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巨匠。

――吴迪《挣脱死亡的绝唱》
3 、高超的比喻在于恰当地扣紧主题,如 2005 年以“风头,猪肚,豹尾”为话题的一篇满分作文中的一段。

示例:当我们不再用近视的眼光紧盯历史时,就会惊奇地看到:那一霎间,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似乎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彻天地的绝响。

是的,嵇康并没有凤头般闪亮的初始,也没有猪肚般的厚重的过程,但是他却用音乐、用骨骼、用品性,写下了当权者的懦弱,写下了读书人的自尊,写下了自己光辉人生的最后旅程。

于是,历史由此留下了中国知识分子最为骄傲也最有个性的篇章――魏
晋风度。

―― 2005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方法总结】
1、要学会联想和想象;要注意从一个高度上去认识问题。

2、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

3 、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

4 、注意无论怎样比喻都要扣紧主题。

【优秀喻证范例】
喻证文段一:
中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人不应认为个人力量渺小,而不去承担改造社会的责任。

社会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而我们每个人就好比它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发挥了作用,整个身体才会健康,生命才会存在。

一个人比之社会是小的,但一个人的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个人力量是小的,但个人的精神却往往能在社会中折射出夺目的光彩。

广大的人民群众、工人、农民、战士……也许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更没有记下他们的功勋,但他们贡献了全部的光和热。

正如无数无名的小星才聚成了浩瀚灿烂的星空,没有他们,夜空将是何等暗淡。

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一颗无名小星,如果大家都存在那种个人力量太小的思想,而不愿奉献光热,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吗?
喻证文段二:
中心:“自由”谈——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不受约束的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词中就生动的诠释了自由的相对性。

鹰在天空翱翔,鱼在水里畅游,是何等的自由
自在。

如果反过来,把鹰置于水中,把鱼放在天空,那么,它们非但得不到自由,而且连生存都不可能。

它们的自由都受着空间环境的制约呀。

风筝只能在长线的牵制下,才能在空中自由飘动,翩翩起舞,倘若它抱怨长线对它的制约,并一味把长线扯断,那么挣断线的风筝,不仅没有得到更多的自由,反而要一头栽进泥潭,再也不能飞了。

大至一颗颗行星,一旦脱离了它们的必须遵循的运行轨道,将很快变成一颗流星,在与其它星体碰撞及大气的摩擦中化为乌有。

任何事物的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便是大自然的法则。

人类也是如此。

社会愈向前发展,生产水平愈高。

技术愈进步,人们的自由就愈大愈多。

但同时,管理也愈科学,纪律法规也愈多愈严。

没有路的时候,人们可以到处走,但走起来却很费劲。

修路架桥,驶车乘马,走起来自由多了,但跟着就出现了维护交通安全的法则。

“红灯停,绿灯行”,“车马行人一律靠右边行走”,否则就予以处罚。

有了航海的船舶,人们在海上就自由多了。

但航海必须沿着一定的航线行驶,否则就要触礁沉船,葬身海底。

同样,火车只有分寸不离地沿着铁轨运行,才有呼啸奔驰的自由。

由此可见,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唯有增强纪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习惯,尊重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以及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你才能拥有最大的自由。

喻证文段三:
中心:逆境成才
逆境能压倒弱者,也能造就强者。

在逆境中同困难搏击,能磨练意志,强化毅力,提高才智,培养崇高品德。

青松之所以能在风暴的袭击下傲然挺立,是因为它是在与风暴和雷霆的搏击中生长起来的;温室里的花朵之所以一遇风霜就枝零花落,是因为它们从未经受过风霜雨雪的考验。

锋从磨砺出,逆境造强者。

不磨不利,不炼不纯,不锤不坚。

道路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先驱者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钢铁不是从地下直接挖出来的,而是在熊熊的大火中熔炼出来的;老练的舵手是在与大风大浪、激流暗礁的拼搏中闯出来的;英雄战士的钢筋铁骨,都是从艰苦卓绝的境遇中锻炼出来的。

逆境有如炼金炉,困难恰似磨刀石。

逆境之所以能够造就强者,是因为它迫使人们去斗争,去锻炼;去求索、去提高。

要战胜困难、艰险、灾难而改善处境生存下来,就必须成为强者,否则就会被逆境吞噬。

强者,只有强者,才能在逆境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冲出逆境,改造逆境。

【高考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
1.高考英语作文写作修饰手法之比喻知识点
2.议论文论证写作方法
3.高考议论文写作之增强论证意识
4.高考议论文写作之论证要简练
5.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的论证写作技巧
6.关于议论文写作的论证技巧
7.写作论证方法全解析
8.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
上文是关于高考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