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见的议论文四种写作结构

合集下载

常见的议论文四种写作结构

常见的议论文四种写作结构

常见的议论文四种写作结构1.问题解决型结构:-引入:引出问题,并阐述问题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

-问题陈述:详细说明问题的性质和原因。

-解决方法或建议: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或建议,包括具体的步骤和行动计划。

-论证和证据:使用逻辑和具体证据来支持所提出的方法或建议。

-结论:总结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或建议,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2.正反对比型结构:正反对比型结构通过比较和对比不同的观点或论证来展示自己的立场。

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入:引出讨论的话题,并阐明自己的立场。

-正方观点:对支持自己立场的观点进行论述和论证。

-反方观点:对反对自己立场的观点进行论述和论证。

-对比和分析:对正反两方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指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结论:总结对比和分析的结果,并强调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

3.问题分析型结构:问题分析型结构主要用于对其中一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入:引出问题,并阐明其重要性和影响。

-问题分析: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原因、影响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论证和证据:使用逻辑和具体证据对分析结论进行支持。

-可行解决办法: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对其进行论证。

-结论:总结分析和论证的结果,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4.因果推理型结构:因果推理型结构通过分析其中一种现象的原因和结果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引入:引出讨论的话题,并阐明自己的立场。

-原因分析:分析引发该问题的原因和背景。

-结果分析:分析该问题的结果和影响。

-因果关系:阐述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行推理和论证。

-结论:总结因果分析的结果,并强调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

以上是四种常见的议论文写作结构。

根据不同的题目要求和个人的写作风格,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结构进行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证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同时使用恰当的例证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高考议论文的四种结构模式(含参考答案)

高考议论文的四种结构模式(含参考答案)

2020高考议论文的四种结构模式一、解说合理的论证结构,是指要把握住全文的总体设计。

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它们来决定写作的先后顺序,即文章的结构准确把握论证结构,有利于我们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议论文的常见论证结构类型1.并列式2.对照式3.启感式4.递进式(一)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例1.题目:《谈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分论点:(从意气的作用角度设置)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情感)2.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行动)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意志不衰(意志)例2.题目: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

”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以《品读人生》为题写篇作文。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读的方法角度设置)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例3.材料: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

”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请就以上材料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

第一个把砌砖看成毫无目的的工作,既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又认识不到劳动的价值,自然是敷衍了事,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第三个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然会成为有名的建筑师我们可以从工作态度、兴趣,热爱本职工作等方面提出论点结构示例: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四种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形式相关作文

四种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形式相关作文

四种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形式相关作文
四种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形式
A.并列式。

在论证中,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

这种并列可以是在中心论点统帅之下的几个分论点的并列,也可以是论证过程中的几个论据的并列。

在语言形式上往往有“第一”“第二”……或“首先” “其次”等等标志。

另外,处于并列关系的各个部分在文章中的地位基本是平等的,一般是可以互换的。

B.对照式。

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两种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思,这就是对照式。

毛泽东同志生前曾经说过“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比较,突出说明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因此,参与对照的双方,或者是一“正”一“反”,或者是一“主”一“从”。

C.层进式。

文章各个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先后的顺序不可调换,这就是层进式的结构。

这种层进式的结构,反映出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一般的顺序,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因而,这种结构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容易被人所接受。

D.总分式。

这种结构包括“总——分”“分——总”和“总——分——总”三种形式,就是论证的层次之间,先总说后分说,或是先分说后总说,或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是最多见的。

这种结构形式,在“总”与“分”之间常见明显“放”的语言标志,而在“分”与“总”之间又多有明显“收”的语言标志。

在议论文中,以上四种结构形式,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四大结构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四大结构

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四大结构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四大结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

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2.“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论证结构。

立论。

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也可以说明论证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入据。

在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

结承。

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进行小结。

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为下一步论证做准备。

迭据。

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进行论证。

这些论据与第二步中的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系,故称之为“迭据”。

归纳。

以进一步揭示论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

3.层进式结构:包括“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

递进式的分层论证,其特点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不断递进,论证的层次向纵深展开,一层比一层深入地揭示论题的,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其作用是分析透彻,说理深刻。

4.对照式结构:主体部分有正反对比,有转折补充。

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议论文可使文章文体特征分明,篇章结构严谨。

议论文表达的思辨性,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问题(话题)进行剖析。

常见的议论文结构

常见的议论文结构

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常见的议论文结构一、并列式(主体部分并列式)1、分论点并列式写作步骤: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

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论点并列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

具体要求: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

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平视有一种视角显得温和而亲切;有一种视角显得谦恭而诚恳;有一种视角显得深邃而迷人。

平视——我们看待事物的正确视角(中心论点)。

人际交往中,我们需平视。

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肯定少不了与其他人相互交往,很少有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这是众所周知的。

而与他人相处,最为重要的就是平视他人。

平视是凛冽冬日里的一抹暖阳,使饱受欺凌的人们感受一份温暖;平视是漫漫黄沙里的一掬甘泉,给绝望的人们以生的力量;平视是寂寞长夜里的一缕歌声,让孤苦无依的人们获得心灵的慰藉(分论一,论据+分析论证)。

面对困难时,我们需平视。

在研究过程中,想一帆风顺几乎是不可能。

当遇到困难时,你会觉得那是一座大山挡在面前,无法逾越。

其实,那是你不自觉地仰视了困难,他才变得巨大,克服它才变得可望而不可即。

这时候,我们可以调整心态,放平视角,你会觉得困难也并不是那么可怕。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像XXX就是最突出的一个。

XXX做数学研究时遇到的困难不是我们所能想像得到的。

高中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形式

高中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形式

高中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形式一、因果论证结构。

1.提出主题或观点:首先,明确表达你的观点或主题。

2.提供证据:列举相关的事实、数据或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帮助读者了解主题或观点的重要性。

3.分析因果关系:解释为什么这些证据与你的主题或观点有关,阐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4.得出结论:根据你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进一步强化了你的观点或主题。

例如,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是否应该实施强制性禁止吸烟的议论文,你可以首先提出支持或反对的观点。

然后,提供相关的数据和研究成果,说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以及禁止吸烟对二手烟暴露和公众健康的积极影响。

接下来,解释这些证据与主题的因果关系,例如吸烟引发的卫生问题和慢性疾病。

最后,你可以得出结论,强调实施强制禁烟政策的重要性。

二、对比论证结构。

对比论证结构将两个或多个观点、主题或实体进行对比,从而支持或反驳一个观点。

这种结构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提出要对比的观点或主题:首先,明确列出要对比的观点或主题。

2.提供支持或反驳的证据:列举相关的事实、数据或例子来支持或反驳每个观点或主题。

3.分析和比较:根据你提供的证据,分析和比较每个观点或主题的优缺点或重要性。

4.得出结论:根据你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支持或反驳一个观点。

例如,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是选择上大学还是进入职业培训学校的议论文,你可以首先列出支持和反对的观点,然后为每个观点提供相关的证据,例如大学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职业培训学校提供实用技能和直接就业的机会。

接下来,你可以将这些证据进行比较,例如大学教育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和更高的费用,而职业培训学校可以更快地进入工作。

最后,你可以得出结论,支持你认为更合适的选择。

三、权威论证结构。

权威论证结构是利用权威的观点、专家的意见或研究结果来支持或反驳一个观点。

该结构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提出主题或观点:首先,明确表达你的观点或主题。

2.引用权威观点:引用专家、权威人士或研究报告的意见或结论,来支持或反驳你的观点。

议论文基本结构 2025届高中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议论文基本结构 2025届高中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范文事例]
开篇确立了“理想的实现需要以德修身,以学正思,以义明志”的中心论点,然 后将它拆解为三个分论点,依次展开。采用并列式逻辑思路,确立三个筋骨句, 或采用例证法,或采用引证法,或采用喻证法,调动多种论证方法,依此行文, 思路通畅、内容充实。
二、对照式结构
对照式,也称对比式,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 事物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通过比较来讲清 道理,阐明观点。具体地说,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正面 说理,又要反面阐述;在对比分析中,表明正确的观点, 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递进式结构模式
[范文事例]
[范文事例]
[范文事例]
四、引、权、议、联、结结构(时评类)
第一段:引、析、提出观点 (是什么——100字) 第二段:权衡看,辩证写(析出中心论点——100字) 第三、四段:多个角度透彻分析事件本身。 找理由1+作用或意义+回扣中心事件 找理由2+后果或影响+回扣中心事件(写作重点——各段250左右) 第五段: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拓展论述。 (写作重点——250左右) 第六段: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结——100字)
议论的特点是为了论述方便,说理清楚透彻,在本 论部分把文章的论点进行分解。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中的任一角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这些分 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并列的。
提示: 1.分论点的数量一般3个即可。 2.各分论点是并列关系,不能重复,能相互交叉。 3.分论点要简洁、鲜明、突出(可将其独立成段),三个分论点可构成一个排比句。
[范文事例]
三、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层进试结构),顾名思义,就是要层层递进,一般说来,要 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层次。写作时,先亮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是什么”“为什 么”“怎么做”三个层次进行论证,或者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由浅入深、由简 单到复杂的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论点,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层进式结 构要求文章各段落、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次序不能颠倒,能够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论述观点。要抓住各分论点共同体现中心 论点这一关键特征,将各部分、各层次有机连接成一个具有鲜明递进关系的 整体,形成环环相扣、前后协调的论证结构。

高考议论文四种基本结构写作指导及范文示例

高考议论文四种基本结构写作指导及范文示例

高考议论文四种基本结构写作指导及范文示例议论文结构模式(一)总分式一、写作步骤:“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

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佳作展示1:诗意地生活湖南考生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

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

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

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

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

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

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

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收获。

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四种议论文写作结构导语: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无疑是文章的“骨骼”了——失去了健壮坚实、功能齐全的骨骼,血肉将无所依附,灵魂将无处寄放。

如果你疏于锻炼文章的“骨骼”,就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篇考场优秀范文《追梦路上,你我共行》,分析感悟文章在结构上有哪些妙处?■原题展现2018全国新课标I卷(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山西、山东)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场优秀作文追梦路上,你我共行◇河南考生段落1:十七年后的你,请抬头望这世界,俯首观此文字。

数十年的岁月如梦,过往是一帘幽梦,寸寸韶[sháo]华;将来是一场新梦,点点星光。

而你们共同筑造的这中国梦,定是面面红旗,张张笑脸,道道彩虹。

(点拨:开头用“十七年后的你”扣材料“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而发,具有很强烈的“写作对象意识”,这一点在整篇作文中有很好体现,请同学们好好品悟。

接着作者用对称的句式谈“梦”,语言表现力强。

当情感蕴藉丰富时,作者紧扣材料点明中心论点:共同筑造中国梦。

“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开头要引述材料内容,并根据材料内容提炼出中心论点——即“触发了哪些联想和思考”。

一句话,在开头部分入题要做到快、准、狠。

)段落2:[分论点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的过往梦。

千禧之年,我有幸来到这世上,一睹耀眼的太阳,和那更为璀璨的新世界。

这场梦有过大地摇撼的泪水,有过众志成城的感动,有过举国欢庆的喜悦,有过健儿夺金的自豪。

这场梦延续至今,我曾挥汗如雨,现正奋笔疾书;我曾寸步难行,现已四通八达。

我要向你炫耀“辽宁舰”所彰显的越发强盛的国力,也要向你展示共享单车、快捷支付所带来的惊喜。

我和着希望而生,过往之梦中,世界已越发美好。

(接下来,作者采取并列式的结构展开对“共同筑造中国梦”的论述,本段采用的角度是“我的过往梦”,用非常自如的笔调娓娓道来“我”的生活经历——“大地摇撼的泪水”(汶川地震)、“举国欢庆的喜悦”(天宫一号太空授课)、“健儿夺金的自豪”(北京奥运会)——这表明作者写作上始终没有脱离材料,这是写“任务驱动型”作文需要注意的地方。

紧接着,作者将自己置身于其中,在这场“梦”中,“我”如何努力,并自豪地向“未来的你”介绍世界的美好。

作者叙述的角色转换非常灵活,足见行文的驾驭能力之强。

)段落3:[分论点2]“我愿天公重抖擞”,你的将来梦。

现在,你怕还是乳臭未干的小孩子,正充满好奇,无忧无虑地看着这世界。

而那时,你已长大成人,站在十八岁的节点上,你一定已清楚自己肩上的重担。

我虽不能预知未来,但我坚持相信“少年强则国强。

”你们既是当时的少年,你们便也是这天公不拘一格降下的人才。

拿起你们的笔杆,动起你们的双手,转起你们的大脑,因是未来之梦,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创造性,你们的未来梦,鲜花与星星,便靠你们去探求!(本段自然而然转入到“你的将来梦”的论述。

“现在”、“而那时”两个时间词承接“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侧重于论述“责任担当”,未来梦“靠”你们去探求。

)段落4:[分论点3] “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的中国梦。

你们共同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可知千年间我中华民族的盛衰浮沉?在无耻列强的侵扰下,先辈们艰苦奋斗,唱响了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第一篇章。

数十年后,我们用改革开放迎接新的春天,致力经济建设,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了富起来。

秉持美美与共的华夏理念,我们在当代打响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将道路修至天南地北,天堑变通途。

我们重启辉煌的“一带一路”倡议,曾是驼铃阵阵,今是汽笛声声。

而你们,处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要时刻牢记中国梦的使命,无论是建国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由你我高唱着“长风破浪会有时”去实现。

(本段在上述两个分论点“我的梦”、“你的梦”基础上,进一步论述“我们的中国梦”,将“你”、“我”连接,拉近了与写作对象的情感距离。

在这段落写作上,同学们要注意“历史——现实——未来”的写作顺序,增强文章的历史现实感,尤其是“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事例的引用,紧扣国家发展大事,体现出考生广阔的视野。

)段落5:结尾——总结忆往昔之梦,步步前行;想未来之梦,声声嘹亮;望中国之梦,丈丈光芒。

追梦路上,你,我,我们共行!(结尾段紧扣标题、开头作结,首尾呼应,升华主题。

用“忆”、“想”、“望”等对仗、排比句式,增强语言气势,透露出作者自豪之情。

)□阅卷组点评居高声自运,非是借秋风。

画龙点睛的标题,旗帜鲜明,切中肯綮;文采飞扬的语言,满口余香,俯拾皆是;娓娓道来的语气,拉近距离,便于抒怀;总分总的严谨结构,一丝不苟,首尾圆合。

核心亮点:主题鲜明结构严谨一、考场上失分点在高考考场上作文容易失分的有两个点:一是审题失误,这无需多说,直接打入三、四类文;二是结构上的杂乱无章导致失分严重。

在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首先关注的是作文结构,因为这是从形式上是最容易看出来的,其次,阅卷老师才会关注审题立意、内容充实、语言文采、文体特征等阅卷点。

如果一篇作文首尾照应、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思路顺畅,再加上主题突出、富有文采,那么得高分自然不在话下。

二、结构评分标准在高考作文评阅标准中,作文按结构的水平层次被分为四等:通过对上述高考作文评阅标准的分析,可以看出,作文结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作文得分的高与低。

有意识训练作文结构有利于快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高考对作文结构的总体要求是:1、结构要明朗清晰、干净利落。

2、结构要完整,层次清楚,前后连贯,有伏笔有照应、过渡自然、环环相扣,详略得当,形成完整而紧凑的整体。

3、层次分明,即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

三、议论文结构模式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模式(主要针对论证部分而言)有以下四种: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引议联结式。

1、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构成,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或者说,各层次之间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

如2017年北京高考佳作《说纽带》:[开头部分-引论]说起纽带,它可以是小小的针脚,缝补慈母手中的寒衣;也可以是一封家书,将血脉亲情紧紧维护;它更可以是一次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使我们的力量、智慧得以凝聚。

你看,纽带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有的有形,有的无形,无法想象离了它,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心论点:纽带使我们的力量、智慧得以凝聚[主体部分-本论]我认为,纽带的功效应该分为三种境界。

[分论点1]一是功用境界。

这一般是指有形的事物。

有纽带作用的,太多太多,大到交通运输系统、钢筋水泥,小到一根丝线、一颗纽扣。

桥梁连接两岸,斗拱连缀柱子和房檐,公路连接城市,手机联系家人朋友,医生用线缝合伤口……这些“纽带”是我们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利用的是它们的实用价值。

[分论点2]二是心灵境界。

这一般是参与了人的思想与情感的。

比如一封家书,那云中寄去的锦书,你起笔之前,它只是一张纸,但你落笔之后,它便是注入了你的思念与牵挂的载体,它是你与家人心灵相通的纽带;比如你阅读过的古卷古经,你翻开后并得其要旨精义,它便是你与古人思想碰撞的纽带;比如听到的一次名人演讲,与师长的一次密切交谈,其中能改变你的心态、习惯的力量,更是你与人生道理之间的纽带。

这些“纽带”是帮助你自己的心灵与外界沟通的。

[分论点3]三是人类境界。

这是会联系到一个群体,一个社会,许多国家的大概念。

校园中的不和谐,是交流这个纽带没有到位,社会上的不和谐,是法制教育理念这个纽带没有到位;反观之,“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与其秉持的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理念深入人心,揭示着政府对开放交流这个纽带的重视。

共享经济,让我们能在一个平台上享受便利,经济全球化,各个国家联合为一个大的市场,世界好象一下子变小了,这些都是纽带在起作用。

全人类是一个整体,大洲大陆无法分割开,这是“纽带”最大的威力。

(论证部分:580字)[结尾部分-结论]纽带的这三重境界,我们只有认真体会并好好运用于生活中,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

□阅卷组点评:此文开篇点出“纽带”的实质,说明什么是“纽带”,然后横向展开,围绕“功用境界”、“心灵境界”、“人类境界”三个分论点,分别展开论证,层次分明。

在论述中,援引相关材料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论据新颖典型,论证有力。

文章最后重申观点,呼应前文,结构严谨。

对同学们来说,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布局谋篇的方式以及叙事说理的手法,都是很值得学习的。

核心亮点:层次分明论证有力在主体论证部分,作者用“功用境界”、“心灵境界”、“人类境界”来论述纽带的功效的三种境界,并以三个并列的段落展示,形式十分整齐,思路清晰,读起来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并列式结构往往将引论部分提出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自成段落,相对独立,结构上是并列的,一般无轻重、主次之分。

但在运用时,要注意各个分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彼此的照应、衔接,不要东拉西扯地罗列一些不相干的问题。

真题回放:2017年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案卡上。

(50分)①纽带是能够起到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2、层进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就是要层层递进,一般来说,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层次。

议论文写作,要先亮中心论点,再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层次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这就是“层进式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