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铸件缺陷分析资料
消失模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消失模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一、消失模铸造缺陷的原因:1.模具设计不合理:模具的设计不合理是导致消失模铸造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不良或者模具结构不稳定,都会对铸件的形状和内部结构造成影响。
2.熔融金属冷却不均匀:熔融金属冷却不均匀也是导致消失模铸造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冷却速度不均匀,可能会导致铸件中出现热裂纹、气孔等缺陷。
3.模芯破损或散粘:消失模铸造过程中,如果模芯破损或散粘,会导致熔融金属进入模芯使其变形或者破裂。
4.硅溶胶合成不当:硅溶胶在消失模铸造中被用于形成陶瓷壳体,如果硅溶胶的合成过程不当,可能会导致模具的整体性能下降,从而产生各种缺陷。
5.炭化物形成不完全:在消失模铸造中,树脂炭化后形成的剩余炭化物对于确保铸件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如果炭化物形成不完全,可能会导致铸件出现裂纹、气孔等缺陷。
二、消失模铸造缺陷的解决措施:1.设计合理的模具:在消失模铸造过程中,通过合理设计模具的冷却系统,可以提高铸件的冷却均匀性,减少缺陷的发生。
此外,模具的结构也应当稳定,以确保铸件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准确性。
2.控制熔融金属温度和冷却速度:通过控制熔融金属的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减少热裂纹和气孔等缺陷的发生。
合理的工艺参数能够提高铸件的材质均匀性和密度。
3.检查模芯质量:在消失模铸造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查模芯的质量,以确保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如果发现模芯破损或者散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4.合理合成硅溶胶:在合成硅溶胶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确保硅溶胶的质量和性能,以避免模具整体性能下降。
5.控制炭化物的形成:合理控制炭化物的形成可以避免铸件的裂纹和气孔等缺陷的发生。
在树脂炭化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炭化的温度和时间,确保炭化物的形成充分和均匀。
综上所述,消失模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有模具设计不合理、熔融金属冷却不均匀、模芯破损或散粘、硅溶胶合成不当以及炭化物形成不完全等因素。
浅析铸钢件消失模铸造常见缺陷与防治措施

浅析铸钢件消失模铸造常见缺陷与防治措施在生产消失模铸钢件时,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缺陷,如个别部位增碳、表皮增碳和体积增碳等,且同一铸件不同部位的增碳量不一样。
基于此,本文对铸钢件的增碳原理和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了解决方案,以供实际生产使用。
标签:铸钢件;消失模铸造;缺陷分析及预防0引言钢水的化学成份和净化程度以及铸造工艺的优化程度决定了铸件质量的好坏。
为了确保铸件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制造的全过程,从铸造原料、工艺路线、型芯制造、合箱、浇注、落砂、铸件清理到最终热处理都要特别注意,否则会出现不同的缺陷。
由于铸件的许多表面不能加工,所以对表面质量、形状和尺寸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铸钢件常见缺陷包括缩孔、缩松、空气孔、冷热裂纹、白点、偏析和缺陷断裂等。
基于此,本文总结了消失模工艺路线生产铸钢件特有的增碳缺陷,总结了消除增碳缺陷的若干经验[1]。
1碳缺陷的过程分析消失模铸造的白模原料是苯乙烯(EPS)。
EPS的基本元素是C和H,白模在钢液高温下会迅速分解为H2和元素C,如图1所示。
白模分解后发出H2首先与型腔中的O2结合生成H2O,以气体形式逸出;在短时间内供应O2不够时,元素C以黑烟的形式留在模具中,增加了铸件中的碳。
因此,消失模铸钢几乎不发生氢增加现象,但是难以避免碳增加现象,并且频繁地在铸件的低温区域或在凝固结束区不规则地且不均匀地发生碳增加,其中位于铸件表面的渗碳缺陷最有可能发生。
2渗碳缺陷及处理措施铸件的碳含量不均匀,对于铸件的结构和加工性能都有很大影响,严重的碳增加會导致铸件报废。
目前,根据碳增加机理,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增碳。
2.1选择高质量的泡沫塑料泡沫质量直接影响气化速率和裂化产物的形态。
高质量的泡沫在维持低密度的同时还能确保强度,二者兼备。
钢铸件白模选材时首先选择生珠,即不参合回收粉碎料或过期颗粒料的新料发泡,这是解决铸钢件增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2.2选择合理的铸造工艺为了防止白模气化和燃烧速度过快,模型装箱采取“能站不要躺”的原则,确保白模不会太快燃烧发气。
消失模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浇注反喷、冒黑烟产生原因:1、浇杯潮湿2、白模密度大3、粘结用胶及表面修补太多4、涂料透气性不好5、砂箱内负压太低、砂箱网堵住6、模型没烘干解决措施:1、浇杯要烘烤(600°保温1小时)并保持干燥2、降低白模密度(22-25g/L)3、减少粘结用胶提高白模表面质量减少修补4、合理控制涂料厚度(小件1.2mm, 浇道2.0mm, 大件1.5-1.8mm, 浇道2.5mm),提高涂料的透气性5、增加砂箱内的负压,不低于0.045Mpa,更换砂箱网6、降低烘房湿度(20%以下),延长烘干时间二、砂孔产生的原因:1、浇包的砂2、浇杯没放好进砂3、浇道没组粘好进砂4、涂料薄或模型破裂进砂5、局部不紧实6、面砂太多随流进砂7、负压太低解决措施:1、修补好浇包2、浇杯下面封泥条后安放稳妥3、组粘好浇道后用快干涂料或泥条涂敷4、合理涂料的厚度损坏的模型不要装箱5、局部不易振实部位要预先填水玻璃砂6、面砂高度80mm左右,浇杯高度要高于面砂高度20mm以上7、负压低产生的塌箱进砂三、碳渣产生的原因:1、白模密度大2、粘结用胶太多及表面修补太多3、砂箱内负压低抽气率低4、浇注温度低5、涂料透气性差6、成分或球化孕育不当7、浇注速度没控制好8、白模气化后残渣多9、工艺不合理解决措施:1、降低白模密度2、提高白模表面质量减少修补量及粘结胶量3、增加砂箱内负压提高抽气率反喷会产生碳渣4、提高浇注温度,减少浇注过程温度损失5、合理化碳含量控制铸钢表面增碳6、合理涂料的透气性7、合理控制铸件成分及提高球化孕育效果8、合理浇注速度使其快速充型9、模型按要求烘干10、选用共聚料11、合理工艺尽量采取顶注方式,铸钢先烧后浇四、涂料产生的缺陷:1、涂料孔洞2、强度不够3、涂料不干4、涂料易返潮5、涂料透气性6、耐火度7、涂料厚度8、涂料变质解决措施:1、局部不易振实部位及尖角部位涂料脱落造成的涂料孔(一般伴随有砂孔)2、提高涂料的常温高温强度防止变形粘砂等缺陷3、确保涂料干燥4、涂料配制合理注意返潮5、合理涂料透气性6、耐火度高涂料不剥壳低了易粘砂7、根据铸件情况确定涂料厚度8、加防腐剂等措施防止变质五、粘砂产生的原因:1、涂料强度差不够2、涂料的骨料粉粗或者砂子粗引起机械粘砂粘涂料3、高温粘砂4、涂料厚度不够5、局部振实不好粘砂6、负压与温度与涂料的技术参数不对粘砂7、模型不干解决措施:1、合理涂料配方提高涂料强度2、合理选用骨料及型砂(批量换新砂时要注意)3、根据铸件壁厚情况选择合理的浇注温度,根据模型选择涂料厚度4、不易振实部位预填砂5、根据负压涂料厚度温度合理选择参数6、确保模型干燥六、渣孔产生的原因:1、炉渣2、拦渣不好3、炉辅料4、化学反应渣5、燃烧残渣6、随流产生的渣解决措施:1、出炉前炉内浇包内除渣2、浇注时茶壶包防渣或包咀硅酸铝纤维板拦渣3、用干净无锈蚀的原料4、球化孕育后要扒渣5、白模粘结修补尽量少6、浇包咀勤修,浇注工艺合理减少冲刷等七、塌箱产生的原因:1、负压太低2、浇注速度慢3、涂料厚度不够4、没有振实到位5、工艺设计不合理6、浇注温度解决措施:1、提高负压2、合理浇注速度3、增加涂料厚度4、不易振实部位预填砂,提高振实度5、合理设计浇注系统(避免大的水平面)6、根据铸件情况选择浇注温度八、铁豆、多肉、橘皮产生的原因:1、涂料产生气泡,露白产生铁豆2、朝下平面涂料剥离产生多肉3、局部振实不良产生粘砂多肉4、靠近模型的砂子中有杂物产生多肉5、浇温低薄壁件浇道附近橘皮解决措施:1、合理搅拌涂料,涂挂防止露白,露白的要补涂2、涂料朝下平面要注意涂料凸出剥离3、不易振实部位预填,振实一定要紧实4、砂子除杂等5、薄壁件提高浇注温度。
消失模铸造缺陷有

消失模铸造缺陷有:铸铁件表面皱皮( 积碳) ,铸钢件增碳,反喷、气孔,尺寸超差、变形,塌箱、溃型,粘砂。
节瘤、针刺,冷隔( 对火) 、重皮、浇不到( 足) ,渣孔、砂孔、缩孔、凹陷及网纹,内部夹杂物,缩松、组织不均等,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 白模( 模样) 涂料1 .1 白模( 模样) 常见缺陷及防止1 .1 .1 模样成型不完整.轮廓不清晰产生原因:( 1 ) 珠粒量不足,未填满模具型腔或珠粒充填不均匀;( 2 ) 发泡的粒子粒度不合适,不均匀;( 3 ) 模具型腔的分布,结构不合理;( 4 ) 操作时进粒子不规范。
防止措施:( 1 ) 珠粒大小要与壁厚匹配。
薄壁模样,应该用小珠粒( 最好用E P MMA、S T MMA 粒子) ;( 2 ) 调整模具型腔内结构及通气孔的布置、大小、数量;( 3 ) 手工填粒时,适当震动或手工帮助填料;用压缩空气喷枪填料时,应适当提高压力和调整进料方向。
1 .1 .2 模样熔结不良.组合松散产生原因:( 1 ) 蒸汽的热量、温度不够。
熟化时间过长;( 2 ) 珠粒粒度太小,发泡或发泡剂含量太少;( 3 ) 珠粒充型不均匀或未填满模型。
防止措施:( 1 )控制预发泡粒子比重,控制熟化;( 2 ) 增加通气的温度、时间和压力;( 3 ) 改用粒度较小的珠粒。
1 .1 .3 模样外表正常.内部呈未曾熔结颗粒产生原因:( 1 ) 蒸汽压力不足,没能进入模型中心或冷气充斥型腔:( 2 ) 成型加热时间短.发泡剂含量太少;( 4 ) 粒子过期变质。
防止措施:( 1 ) 提高模具的预热温度,且使其整体均匀;( 2 ) 提高蒸汽的压力,延长成型时间;( 3 ) 控制粒子熟化时间及发泡剂的用量;( 4 )选用保质粒料。
1 .1 .4 模样熔融.软化产生原因:( 1 ) 成型温度过高,超过了粒子的工艺规范;( 2 )成型发泡时间太长;( 3 )模型通气孔太多,太大。
防止措施:( 1 ) 降低成型发泡温度、压力;( 2 ) 缩时间;( 3 ) 调整模具型腔通气孔大小、数量、分布;1 .5 模样增大。
必看技术消失模铸造塌箱缺陷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必看技术消失模铸造塌箱缺陷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技术的进步背后,也常常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
就像模铸造塌箱这一技术消失模的形成缺陷问题一样。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技术消失模是指在铸造过程中,模型中的某些部分由于破裂或脱落,导致在铸件表面出现模型形状的凹凸不平问题。
这种缺陷一旦出现,会严重影响铸件的质量和性能,甚至会导致零件的报废。
因此,必须积极应对技术消失模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导致技术消失模的原因。
一方面,模型质量不过关是技术消失模的主要原因之一。
模型的质量直接影响铸造过程中模型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如果模型质量不合格,易发生破裂或脱落,从而引发技术消失模。
另一方面,铸造过程中的操作失误也可能导致技术消失模的出现。
比如,操作人员在浇注过程中没有注意控制浇注速度或浇注温度,导致模型过度挤压或过热,从而引发模型的破裂或脱落。
针对技术消失模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解决。
首先,要加强对模型的质量控制。
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模型的质量。
其次,要加强对铸造过程的管理。
操作人员在浇注时应仔细操作,确保浇注速度和温度的控制,避免对模型造成过大的压力或温度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模型的结构设计,增加其稳定性和耐用性,减少技术消失模的风险。
除了预防措施外,当技术消失模问题发生时,我们也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尽快发现技术消失模的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其次,可以采用补模的方法来修复受损的模型部分,恢复其原有形状和功能。
最后,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修复后的铸件质量符合要求。
总之,技术消失模是模铸造中常见的缺陷问题之一,对铸件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模型质量的控制,改进铸造过程的操作管理,以及及时采取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我们将能够有效预防和解决技术消失模的问题,提高铸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消失模常见缺陷与对策

消失模常见缺陷与对策平台消失模常见缺陷与对策局部塌模:局部塌模特征:在内部或外部凹角处浇筑后出现包状突起物,突起物表面粘砂,这些看似沙包的突起物很难清理下来。
清理下来后发现有铁质断面与本体相连,同时在铸件外观上伴有涂料皮子渣孔。
产生原因:凹角处填砂不实,在负压的作用下形成空腔,铁水充型时,由于铁水压力,破坏了涂料层,流到空腔里。
预防方法:1. 改变埋箱角度,保证充型效果2. 使用树脂砂(潮模砂、糊精砂、干性油砂,)局部充填,保证干砂充填效果3. 必要时采用人工辅助填砂烫摸:缺陷特征:铸件局部透皮或局部壁厚变薄或变厚或表面有老鼠尾状条纹突起。
产生原因:1. 砂箱残砂没有扒开,过于集中,热砂子烫坏白膜。
2. 埋箱砂砂温过高,3. 摆模距离过近预防方法:1. 扒平沙箱内残留的热砂子,铺上埋箱砂,保持补填的埋箱砂有一定厚度2. 检测砂温,当埋箱砂温度大于75度时,应停止操作3. 控制摆模距离,防止在浇注第一件时,铁水的高温烫坏第二个白膜塌箱缺陷特征:浇注后铸件大面积塌陷产生原因:1、负压场分配不合理2、泄压过早3、浇注时间过慢4、负压没接上预防方法:1. 合理分配负压场,必要时使用蛇皮管及管路把负压引入黄模内腔2. 规定泄压时间,避免操作者提前泄压3. 浇注时满足工艺要求的时间4. 浇筑前使用手捅一下砂箱,如果发现密封薄膜下面砂子是软的,应立刻检查负压接口,处理好后,才能浇注。
粘砂:缺陷特征:铸件表面热区处,凹角处占有砂砾,抛丸后局部如同上了一层白霜。
清理困难。
如不能去除导致铸件报废产生原因:1、黄模涂层局部脱落2、浇注温度高3、涂层厚度不够4、骨料耐火度差预防方法:1、涂料的润湿性是涂料的一个重要指标,润湿性不好涂料起皮子2、挂涂工艺改进,要做到两点其一挂涂后滴流,涂料不流淌下滴时,应马上送进烘干房3、黄模转运工序要避免磕碰,磕碰后涂料与白膜分离4、架车应有防护装置,如捆绑空气棉条或保温海绵管5、补涂是发现涂层虚连,应去除后再补涂蚊咬缺陷特征:铸件上出现如同蚊子叮咬的包状凸起,多半出现在白膜挂涂时的水平方向产生原因:1. 涂料的润湿性较差,隔水性欠缺,挂涂后再滴流阶段本次挂涂的涂料把上一次的涂料浸湿,使上一次的涂层与白膜分离,在重力作用下局部下沉,形成包状空腔。
消失模铸造缺陷的产生原理和解决方法

消失模铸造缺陷的产生原理和解决方法看废品,查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规范工艺纪律,使企业的效益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就消失模铸造常见的:碳缺陷、冷隔、皱皮、表面多肉、进渣、进砂、塌箱、粘砂、压痕、鼠咬痕等缺陷总结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1 碳缺陷产生的原理和解决方法碳缺陷是消失模铸造特有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塑料泡沫熔化产物残留在铸件上,占据了铁液位置,造成碳缺陷。
原因如下:图11.1 负压不够A. 工艺设计不够:有的企业片面控制粘砂,负压设计太低,如:灰铁铸件用-0.03Mpa,薄壁件勉强交货,厚大件因为气化物多,负压抽不及产生碳缺陷。
解决方法:修改工艺,提高箱内真空度。
B. 设备缺陷(1)砂箱漏气:砂箱在负压作用下有丝丝漏气声,虽然主管道负压表真空度很高,但砂箱内负压不够,抽不及泡沫气化物,形成碳缺陷。
解决方法:焊补砂箱。
(2)砂箱纱网堵塞使负压抽不走气泡沫气化物,致使箱内负压低,形成碳缺陷。
解决方法:更换砂箱纱网。
(3)砂箱负压管道设计时截面积小,抽气流量不够, 虽然主管道负压表真空度很高,但砂箱内负压不够,抽不及泡沫气化物而形成碳缺陷。
解决方法:加大抽气管道截面积a.加粗管道b.增加负压抽气管道。
图2(4)自动负压对接装置偏移漏气,造成箱内负压低。
解决方法:检查负压对接装置。
(5)水循环真空泵缺水:无水密封引起负压低。
解决方法:检查水源供水。
(6)砂箱上口有浇注垃圾(塑料薄膜。
铁和砂混合物),使塑料薄膜封不严砂箱,抽真空时漏气,形成碳缺陷。
解决方法:清理砂箱上口浇注垃圾。
图3(7)橡胶管道与砂箱和负压阀门接口处漏气,箱内负压降低,形成碳缺陷。
解决方法: 用塑料薄膜堵漏。
(8)塑料薄膜抽到主管道内,阻挡气流畅通过,形成碳缺陷。
解决方法:一旦发现负压管道真空度不够,其他原因排除后,检查滤砂罐。
1.2 浇注过程引起负压不够(1)浇口杯底部塑料薄膜在铁液浇注时被烫破,使箱内负压降低。
形成碳缺陷。
消失模铸件常见缺陷发生原因(造型浇注)

消失模铸件常见缺陷发生原因(造型浇注)一:渣孔1:浇口杯强度不合格2:浇口杯内壁未清理干净3:浇口杯与直浇道对接时浇口杯内耐火胶泥未处理干净4:浇口杯与直浇道对接时没有把掉落在直浇道上的涂料清理干净5:直浇道与横浇道连接处没有把掉落在横浇道上的涂料清理干净6:震实力过大或振动时间过长导致涂料层震裂7:浇注前打渣不到位8:浇注时挡渣不到位9:浇注时压头太高(包嘴距离浇口杯太远)10:浇注温度太高,浇注时间太长(冲刷涂料)二:砂眼1:模型在搬运,埋箱过程中发生磕碰造成涂料层损坏2:震实力过大或振动时间过长导致涂料层震裂3:浇口杯强度不合格4:浇口杯与直浇道连接处、直浇道与横浇道连接处、内浇口与铸件连接处松动,有裂纹或粘接不牢靠5:浇道被掰弯导致涂料层破裂或被掰断6:浇注前浇口杯内部有砂三:变形1:底砂不平2:震实力过大3:振动时间不够或过长4:模型埋箱位置不合理5:负压过大四:冷隔1:负压太小2:浇注温度低,浇注速度慢3:浇注时断流五:粘砂起瘤!:涂料衸面有裂缝2:型砂杂质过多3:底砂不平4:手动填砂不到位5:震实力小或振动时间不够6:负压过大六:气孔1:型砂杂质过多2:负压太小3:浇注速度慢4:浇注时断流6:浇包太凉七:多肉1:用于绑型固定的材料未全部取出2:手动填砂不到位3: 砂箱跑火八:缩凹、缩孔1:埋箱时冒口上平面不水平2:埋箱时冒口未放置于最高处3:直浇道与模型距离太近4:浇注温度高5:未按要求放置冷铁九:浇不足1:浇注温度低2:浇注速度慢3:负压太小4:砂箱跑火十:塌箱1:震实力小或振动时间不够2:负压太小3:砂箱排气不畅4:浇注速度慢6:砂箱顶部吃砂量不够7:密封塑料薄膜被烧穿编制:审核:批准:铸造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CO)气氛下形成细片状或皮屑状、波纹状的残炭及
光亮碳,此种密度较低的光亮碳与铁液的润湿性很差,因
此在铸件表面形成碳沉积(皱皮)。
• 4.1.2 影响因素
•
①泡沫塑料 模料EPS比EPMMA、StMMA更容易
形成皱皮,因为EPS含碳量最高,达到92%。
•
②铸件材料成分影响 含碳量低的铸铁件(合金铸
• 2.1 消失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 消失模铸造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要求如下:
• 制作泡沫塑料模样→挂涂料→模样干燥→造型
•
↓
• 入库←检验 ← 铸件清理 ←浇注 ←振动埋砂
三、消失模铸造对铸件性能的影响
• 3.1 消失模铸造对铸件性能的影响
•
消失模铸造(对于干砂实型铸造)由于其工艺特点:
• 金属液的浇注温度为了分解,裂解EPS或EPMMA模料而 提高30~50°C,50~70°C不等,摸样表面涂挂涂料,涂料 种类随不同铸件而异,铸型采用干砂有石英砂、镁橄榄石 砂、白云石砂、镁砂等,以三维振实造型振实,真空泵抽 气负压下浇注,型砂粒度(目数常用20/40,40/70)而影 响铸型紧实度,由于采用干砂,尽管不同种类干砂热容量 (比热)有差异,但铸型的冷却速度均比砂型铸造为慢, 对灰铸铁而言,出现白口倾向较少;对球墨铸铁而言,干 砂铸型刚度抑制其凝固冷却时膨胀的作用不及属型的强 力;对于铸钢件不仅增碳,而且由于浇注工艺不同,在不 同部位出现的增碳量不同,成分不均匀,组织上有差别,
• ②选择合理浇注工艺 铸型及浇注工艺设计要能加速 模料气化,减少及错开其分解产物中液相和固相接触和反 应时间,可减少或避免钢件渗碳。
• 1) 适宜的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浇注系统的开设决 定着钢液流向和速度;浇注温度提高,浇注速度也提高, 模料分解加快,不易完全气化,产物中液相量也增加,同 时,钢液与模样的间隙减少,液相分解物常被挤出间隙, 挤到涂层和金属业之间,造成接触面增加,碳浓度增加,
• 这些区域渗碳量就增加。
• 2)在模样中加入添加剂(脱碳剂)防止铸钢件渗碳。
• 3)提高涂层或干砂铸型的透气性,其透气性越好,模 料分解的产物逸出越快,从而降低了钢液和模样的间隙中 分解物浓度和接触时间。
• 4)使用防渗碳涂料。
• 5)采用精塑模符合铸造工艺。
6.1 气孔
• ①消失模裂解时的发气过程,其气体进入铸件而产生
• 端”部分,对于大件则出现在上部,中小薄壁件往往呈现 在侧面或铸件的死角部位,这与浇注系统工艺有关。
• 4.1.1 产生原因
•
当1350~1420°C铁液注入型内时,EPS或EPMMA
料模急剧分解,经过反应当中往往会出现一种粘稠的沥青
状液体,这种液体分解物残留在涂层内侧,一部分被涂层
吸收,一部分在铸件与涂层之间形成薄膜,这层薄膜在还
含量会增加,比逐渐含碳量的要求要高,称为增碳或渗碳
缺陷。
• 铸件表面渗碳往往很不均匀,从而使表面硬度产生差 异,甚至基体组织也不同,随着渗碳量的增多,表面扩大, 随之珠光体量也增加,使铸件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变差, 影响了铸件的表面质量,甚至使用性能。
• 5.1.1 形成原因
• 泡沫塑料模料EPS在高温钢液作用下发生分解、裂解, 其产物又与钢液作用,同时在涂料和干型砂的作用
• 基体组织珠光体量不均,铸件组织性能也不均匀,通过热 处理调整后能达到铸件的技术指标要求;对于铝合金由于 在消失模铸造工艺下浇注因其充型能力差,冷却速度慢, 往往会产生严重针孔、气孔,晶粒粗大、气密性差。
四、消失模铸件缺陷分析
• 4.1 铸铁件表面皱皮(皱皮)
• 考虑和设计消失模铸件浇注工艺时,使 浇注速度加快,但常常仍会出现铸件表面 有厚薄不同的皱纹(也叫皱皮),有波纹 状、滴瘤状、冷隔状,还将有渣状或夹气 夹杂状等。皱皮缺陷的出现,严重影响了 铸件的表面质量,皱皮0.1~1.0㎜,甚者可 达10㎜及>10㎜,从而导致铸件报废,这 种缺陷往往是铸铁液最后流到或液流的 “冷
气孔。充型过程中,产生紊流,或顶注、侧注情况下,部
分模样被金属液体包围后进行裂解,产生的气体不能从金
属中排出,就会产生气孔,此种气孔大而多且伴有炭黑。
•
防治措施:改进工艺,使浇注充型过程中逐层置换,
铁),摸样分解产物中的碳可以部分溶解其中,不易产生
皱皮;含碳量高的铸铁(球铁)最易形成皱皮缺陷。
•
③铸件结构影响 铸件的体积与面积之比(模数)
越小,越有利于模样热解产物排除,皱皮缺陷产生倾向越
小。
•
④浇注温度影响 浇注温度越高,模样分解越彻底,
皱皮缺陷产生倾向越小。
• ⑤涂料层及型砂透气性影响 涂料层及型砂透气性越高, 越有利于模样热分解产物的排出,减少形成皱皮倾向。
消失模铸件缺陷分析
一、消失模铸造简介
• 1.1 消失模铸造简介
•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
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
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
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
新型铸造方法。
二、消失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 ⑥工艺配合影响 控制铁液的浇注温度,有铸件大小, 控制浇注速度,都能有效减少皱皮倾向。
• 4.1.3 防止措施
• ①采用低密度EPS或EPMMA作模样材料
• ②设计合理的浇冒口系统 • ③提高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 ④提高涂层透气性 • ⑤其他工艺因素
5.1 铸钢件增碳
•
用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铸钢件其表面或局部表面碳的
• 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反应过程,从而增碳。
•
在铸钢件的高温浇注温度>1550°C作用下,EPS分
解产物中游离碳很多,在浇注过程中,其产物部分被真空
泵吸引而排出型外,部分仍积聚在涂料层和钢液间,当铸
件本身含炭量低时,分解产物中碳将扩散到铸钢件中造成
渗碳。
•
铸钢件的含碳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渗碳量,含碳量越
低的低碳钢,其渗碳趋势就越大,渗碳量越多;反之,就
越小,渗碳主要出现在低中碳铸钢中。
• 5.1.2 防治措施
•
①选用低密度模料 采用EPS时模样密度控制在
• 0.016~0.025g/㎝³,改用低碳模料EPS(C8H8)改为 EPMMA(C5H8),这样减少模样的含碳量。也可以采用 空心结构的模样和空心结构浇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