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种试题

合集下载

水产生物育种学试卷A

水产生物育种学试卷A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专业班级一、名词解释(2'×8)1、hybridization2、gynogenesis3、selective breeding4、nuclear transplantation5、杂种优势6、多倍体育种7、杂种不育8、遗传性别二、填空(0.5'×50)1、杂交育种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依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远近的不同,可分为和,依据育种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和。

2、生物因子与引种的关系主要有、、、。

3、远缘杂交不相容性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4、选择在育种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创造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5、育成杂交的步骤包括:、、、和。

6、研究鱼类性别控制的意义:、、、。

7、遗传性质上完全不同的物种,存在着生殖隔离,造成生殖隔离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三种:、、。

8、多倍体的鉴定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直接方法包括和,间接方法包括、、和。

9、动物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后对新环境的适应有两个途径:第一是,第二是。

10、促使远缘杂交可孕的常用方法:、、。

11、生产转基因动物的主要技术包括、、。

12、核移植包括四个过程:、、、。

13、常用的细胞融合方法包括、、。

14、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有、、。

三、判断(1'×10)(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抑制第一次卵裂诱导雌核发育二倍体时,由于是抑制了有丝分裂,不存在基因重组,因而在所有的基因位点都是纯合体。

2、通过核移植技术得到的个体其性状是由供体核的遗传物质和受体的细胞质共同决定的。

3、利用性激素处理诱导性反转这条途径对虾蟹类是不起作用的。

4、多倍体的诱导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可以用抑制雄性配子减数分裂的方法来实现。

5、细胞松弛素B可以诱导雌核发育,是因为该物质可以破坏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质分裂,阻止极体的释放。

6、在选择育种中,所选择的经济性状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育种历年试题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育种历年试题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期末试题专业:养殖06 水植保06 A卷一、名词解释(18分,每题3分)1 .多因一效2 多倍体3引种4杂交5 .完全连锁6 多基因假说二填空(20分每题0.5分)1 连锁遗传规律指当两对基因位于一对__________染色体上时,F1产生新组合配子的频率决定于基因间的遗传距离。

当距离愈近,连锁强度愈_______,•新组合配子的频率愈_________;当距离愈远, 连锁强度愈_______________, 新给合配子的频率愈______。

2 玉米体细胞里有20条染色体,下列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为:根_____条,茎______条,胚乳______条,胚______条,精子______,花粉母细胞______条,助细胞______条3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点的位置、染色体臂的长短和随体的有无,可以把染色体分成四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和____。

4一个典型的染色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 ____和____几部分5杂种优势有—————————————、——————————————、————————————————、————————————————等特点6用温度休克诱导鱼类多倍体的技术关键是处理的--------------、------------和------------7引种的实施过程中,对引种对象的考察包括------------------、---------------------、------------------、-------------------等8设有一杂交组合为AABBEE×aabbee,F1产生的配子有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基因突变分为哪两大类A、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B、碱基置换和错义突变 C 、无义突变和延长突变D、无义突变和错义突变2两个正常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儿子。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遗传学试题和答案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遗传学试题和答案

遗传学答案(朱军教材)遗传学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练习)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二、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三、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四、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

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

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

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

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人工雌核发育:是指用遗传失活的精子激活卵子的发育,精子不参与合子的形成,卵子仅靠雌核发育成胚胎的现象。

2.雌核发育:是指卵子在精子的刺激下,依靠自身的细胞核发育成个体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3.品系:是指来源于一个亲本对〔或共同祖先〕形成的群体,它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个体。

4.原种:是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增〕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5.本地种质资源:主要指原产于本地或养殖很久地方品系或品种,它的特点是对本地自然条件有高度适应性。

6.引种驯化:多数引种对象引种到一个地区以后,一般不需要驯化,因为引种对象在培育过程中已经具有适应引种地区的性状,但有些品种的适应的范围小,或者是地区间环境差异较大,跨国跨地区的引种就需要驯化过程,这种驯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新的品种。

7.质量性状:指品种的一系列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呈间断变异的性状。

8.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育的子代表现型平均值减去选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

9.选择强度:是标准化的选择差,在数值上等于选择差除以被选择群体的表型值标准差。

10.引入育成杂交:又称导入杂交、改进杂交,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或根据挡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种品质等所客观确定的育种目标,通过引入品种对原有地方品种的某些缺点加以改进而使用的杂交方式。

11.后裔鉴定:又称后裔测定,是根据繁殖亲本后代的质量来评定亲本的种用价值的选择育种技术,其突出优点是能迅速判别亲本的基因型。

12.Hertwig effec t:通常伴随着对精子的放射线照射剂量的增高,失活精子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上升,这种现象称作….13.混杂现象:指品种内具有了本品种不应该具有的基因或遗传物质,使得品种表现出非本品种固有的性状或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品种的生产性能。

水产养殖遗传育种技术

水产养殖遗传育种技术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组织培养
D.人工授精
14.水产养殖遗传育种中,以下哪个环节可能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 )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诱变育种
D.分子育种
15.以下哪个基因与水产动物生长速度密切相关:( )
A.生长激素基因
B.甲状腺激素基因
C.胰岛素基因
D.以上都是
第二部分多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产养殖遗传育种技术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第一部分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产养殖遗传育种的首要目标是:( )
A.提高生长速度
5.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改变水产养殖品种的特定性状。( )
6.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养殖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亲子鉴定。( )
7.水产养殖品种的繁殖能力与生长速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8.提高水产养殖品种抗逆性的育种工作主要是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来实现的。( )
9.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水产养殖品种的繁殖效率和后代质量。( )
C.生物诱变
D.自然诱变
8.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场景可能包括:( )
A.培育抗病品种
B.改良生长速度
C.提高肉质品质
D.改变体色
9.分子标记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有:( )
A.亲子鉴定
B.遗传图谱构建
C.连锁分析
D.品种鉴定
10.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水产养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下降:( )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试题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试题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题一、名词解释(8个,每个2分,共15分)1、育种:2、遗传力:3、地方品种:4、纯系:5、地方品系:6、杂种优势:7、驯化:8、选择育种:二、填空题(20个,每空1分,共20分)1、现代育种是以_______为基础,利用生物可遗传变异来研究生物品种的形成。

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是选择学说和纯系学说,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的_____和_____,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和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2、品种按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品系在遗传学上一般指自交或近交繁殖若干代后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一致的后代。

3、种群在没有迁移、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条件下,保持遗传平衡,_______和_______可世代相传而不发生变化。

4、生物多样性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部分组成。

生物遗传多样性表现为形态多样性、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氨基酸)多态性、核苷酸多态性和DNA多态性。

5、选择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式,鱼类育种性状的选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发育性能和综合性状。

6、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精子染色体遗传物质失活的关键在于既要破坏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使之失去遗传活性,又要使遗传失活精子仍能进入卵细胞,且携带的细胞分裂器仍能起作用,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

三、判断(10个,每个1分)1、“江西三红”是指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和兴国红鲤。

()2、AFP指抗冻蛋白基因。

()3、黄鳝最初为雄性,当性成熟后发生性逆转,转变为雌性。

( )4、异域银鲫的培育是采用荷包红鲤作为父本。

()5、雌核发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孤雌生殖方式。

( )6、太平洋牡蛎为天然三倍体。

( )7、湘云鲫是日本白鲫♀×同源四倍体鲫鲤♂交配产生的。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练习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练习

一.名词解释绪论:1.变异2.遗传第一章1.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2.有丝分裂3.无融合生殖4.减数分裂5.联会复合体6.交叉端化第二.三章1.单位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4.隐性性状5.不完全显性6.共显性7.自交 8.测交 9.基因型 10.表现型 11.基因纯合体12.基因杂合体 13.分离 14.等位基因 15.基因互作 16.返祖遗传17.多因一效 18.一因多效 19.回交第四章1.交换值2.完全连锁3.不完全连锁4.相斥相5.相引相6.连锁群7.性连锁8.符合系数9.性染色体 10.连锁遗传图 11.限性遗传12.从性遗传第五章1.质量性状2.数量性状3.表现型方差4.基因型方差5.主基因6.微效多基因7.基因加性方差 8.显性方差 9.广义遗传率 10.狭义遗传率11.超亲遗传 12.上位性方差第六章1.近亲繁殖2.杂种优势3.纯系5.轮回亲本6.非轮回亲本7.自花授粉植物 8.常异花授粉植物9.异花授粉植物第七章1.复等位基因2.自发突变3.诱发突变4.基因突变5.隐性突变6.显性突变7.大突变8.微突变9.体细胞突变 10.性细胞突变11.正突变 12.反突变 13.突变的重演性 14.突变的可逆性 15.突变的多向性16.突变的有利性和有害性 17.突变的平行性 18.突变率 19.原发电离20.次级电离 21.芽变第八章1.缺失杂合体 2.重复 3.缺失 4.倒位 5.易位 6.重复纯合体 7.易位杂合体8.倒位杂合体9.重复杂合体 10.缺失纯合体 11.倒位纯合体 12.易位纯合体13.顶端缺失 14.中间缺失 15.顺接重复 16.反接重复 17.臂内倒位18.臂间倒位19.假显性 20.位置效应 21.剂量效应 22.简单易位23.相互易位 24.半不育现象第九章1.单倍体 2.单体 3.三倍体 4.三体 5.同源多倍体 6.异源多倍体 7.多倍体8.一倍体9.整倍体 10.非整倍体 11.缺体 12.四体 13.超倍体 14.亚倍体15.四倍体 16.整倍性变异 17.非整倍性变异 18.染色体组 19.染色体基数20.同源异源多倍体 21.双二倍体 22.异源联会 23.节段异源多倍体24.倍半二倍体 25.双单体 26.双三体第十章1.转化2.转导3.性导4.F因子5.F'因子6.Hfr菌株7.烈性噬菌体8.温和噬菌体9.溶源性细菌 10.接合 11.原养型 12.突变型 13.感受态14.整合 15.部分二倍体 16.部分合子 17.外基因子 18.内基因子19.并发转导 20.并发性导 21.普遍性转导 22.转导颗粒第十一章1.突变子2.克隆3.移码突变 4.重组子 5.顺反子 6.作用子 7.结构基因8.调节基因9.操纵基因 10.操纵子 11.内含子 12.外显子13.基因14.重叠基因 15.隔裂基因 16.跳跃基因 17.互补测验 18.碱基的缺失19.碱基的替换 20.碱基的插入 21.碱基的倒位 22.移码突变 23.遗传工程24.基因工程 25.目的基因 26.基因文库 27.启动子 28.载体DNA 29.质粒30.限制酶 31.粘性末端 32.转染 33.细胞工程 34.核移植技术 35.细胞杂交第十二章1.细胞质遗传2.雄性不育3.孢子体不育4.配子体不育5.不育系6.保持系7.恢复系 8.细胞质基因组 9.母性影响 10.质核不育型11.核不育型第十三章1.个体发育2.植物细胞全能性 3.重复序列 4.去分化第十四章1.物种2.自然选择3.遗传漂移4.地理隔离5.生态隔离6.生殖隔离5.性状分岐6.基因型频率7.基因频率8.哈德--魏伯格定律二.判断题绪论1.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11育种试题专科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11育种试题专科

《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期末试题专业:养殖09 水植保09 A卷(附2张答题纸)一、名词解释(18分每题3分)1.细胞质遗传2.多基因假说3.品种4染色体组型5.伴性遗传6数量性状二、问答题(30分,每题5分)1.什么是混合选择,家系选择,后裔鉴定和综合选择?比较其优缺点。

2.什么是三系配套技术?以莫桑比克罗非鱼为例说明如何通过三系配套技术获得全雄个体?3..引种对象可以引种规格?适用于什么情况?4.什么是驯化?水产生物驯化可以采取哪些方式?5. 什么是经济杂交?杂种优势有哪些特点?6. 什么是雌核发育?雌核发育是如何诱导的?在育种上有什么意义?三、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1.多倍体是怎样产生的?详述多倍体诱导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2.什么是育成杂交?育成杂交育种有哪些杂交方式?四、计算题(32分第一、二题每题11分,第三题10分)1.在两亲本的杂交中,获得杂合体,杂合体基因型为(+a+b+c),让其与纯隐性亲本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 + 74+ +c 382+ b + 3+ b c 98a + + 106a+c 5ab+ 364abc 66问:(1)写出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2)这三个基因是否连锁,为什么?(3)如果是,这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如何?遗传距离是多少?绘制这三个基因间的连锁遗传图(4)符合系数是多少?2.用二个当地的水稻亲本做杂交试验,在对抽穗天数的研究中,获得如下的统计数字:Vp1=11.32, Vp2=12.04, V F2=40.35 V F1=9.98请求:(1)广义遗传率(2)遗传力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3 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

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当一株红果、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果、多室的番茄杂交后,子一代(F1)群体内有:3/8的植株为红果、二室的、3/8是红果多室的,1/8是黄果、二室的,1/8是黄果、多室的。

试问这两个亲本植株是怎样的基因型?《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期末试题专业:养殖09 水植保09 B卷(附2张答题纸)一、名词解释(18分每题3分)1 雄核生殖2 单倍体3多基因假说4异源多倍体5 染色体组型6易位二简答题(30分,每题5分)1.多倍体的诱导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诱导机理是什么?2.什么是交换值?交换值怎样估算?交换值得大小说明什么问题?3.什么是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广义遗传力?测定广义遗传力时环境方差和表型方差如何估算?4.什么叫引种?引种中应注意哪些问题?5. 说明细胞质遗传和母性影响的不同?6.育成杂交可以采用哪些杂交方式?三、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1.用性激素诱导鱼类性反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如何操作?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体一、结构:染色体由着丝点、长短臂、主次缢痕和随体构成。

二、分类:1. 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m2. 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3. 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 4.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三、核型分析:把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随体有无等)所进行的分析,也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

细胞分裂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 1.两者发生的细胞不同:前者一般为体细胞分裂,后者是性母细胞形成配子时的分裂。

2.细胞分裂的次数不同:一次减数分裂分裂包括两次细胞分裂。

3.染色体活动行为不同:有丝分裂的前期无联会、无交换、无交叉等现象发生。

中期2n条染色体彼此独立地排列在赤道面上。

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只有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分离。

减数分裂的前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交换、交叉等现象。

中期Ⅰ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面上。

后期Ⅰ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4.细胞分离的结果不同:有丝分裂后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条,其遗传组成与母细胞相同。

一个孢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四个子细胞。

细胞染色体数目分裂前的2n条变成了n条,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

分裂后的子细胞之间、子细胞与母细胞之间的遗传组成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5.遗传学意义不同:有丝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内容上完全一致,从而保证了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物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减数分裂的遗传意义在于:A.保证有生殖物种在世代相传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即物种相对稳定。

B.为有性生殖过程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C.增加变异的复杂性,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及进化,为人工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1、前期I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1)细线期:染色体细长如线,由于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每个染色体都是由共同的一个着丝点联系的两条染色单体所组成。

(2)、偶线期:各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出现联会现象。

联会了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同源染色体经过配对在偶线期形成联会复合体。

(3)、粗线期:二价体逐渐缩短加粗,因为二价体包含了四条染色体单体,故又称为四合体或四联体(4)、双线期:四合体继续缩短变粗,各个联会了的二价体虽因非姊妹染色体相互排斥而松懈,但仍被一、二个至几个交叉联结在一起。

这种交叉现象就是非姊妹染色体之间某些片段在粗线期发生交换的结果。

(5)、终变期:染色体变得更为浓缩和粗短。

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逐渐接近于未端,出现交叉端化。

此时每个二价体分散在整个核内,可以一一区分开来。

所以是鉴定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

2、中期I:核仁和核膜消失,细胞质里出现纺锤体。

纺锤丝与各染色体的着丝点连接,这时也是鉴定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

3、后期I:由于纺锤丝的索引,各个二价体的两个同源染色体各自分开。

每一级只分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实现了染色体数目减半。

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每个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

4、末期I:染色体移到两极后,松散变细,逐渐形成两个子核;同时细胞质分为两部分,于是形成两个子细胞,称为二分体。

复等位基因:指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致死基因:是指当其发挥作用时导致个体死亡的基因。

包括显性致死基因和隐性致死基因。

不完全显性:F1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型。

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同一性状一因多效:一个基因--◊许多性状的发育基因互作:不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性状的表现。

五、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连锁遗传图:通过连续多次二点或三点测验,可以确定位于同一染色体基因的位置和距离,把它们标志出来后可以绘成连锁遗传图。

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或结构的改变。

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方式①雄杂合型:XY型:果蝇、人(n=23)、牛、羊、...X0型:蝗虫、蟋蟀、... ,雄仅1个X、不成对;星光鱼雌鱼36条染色体②雌杂合型:ZW型:家蚕(n=28)、鸟类(包括鸡、鸭等)、鹅类、蝶类等ZO型:短颌鲚雄鱼4条染色体二、影响性别分化的因素有哪些?(一)性染色体(二)性别决定的方式1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2 其他形式的性别决定①雌雄决定于倍数性②基因决定性别③环境决定性别(三)性别决定的畸变:由于性染色体的增减而破坏了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两者正常的平衡关系而引起的。

(四)性别分化与环境关系: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外界和内部环境的作用,发育为一定的表型性别1.营养条件2.激素 3.氮素影响 4.温度、光照三、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从性遗传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遗传的现象。

限性遗传: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限于在一种性别中表现的遗传现象。

从性遗传: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杂合状态下的显隐关系随着雌雄性别而不同。

一、数量性状的特征?⑴. 数量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性⑵. 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⑶. 数量性状由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二、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1.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2.各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有增效和减效作用3.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性的4. 各基因的效应相等三、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广义遗传率为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H2= VG / VP=VA+VD/VA+VD+Ve*100%狭义遗传率为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h2=VA/CP=VA/VA+VD+Ve*100%四、怎样估算环境方差?(1)对于动物和花粉授粉植物:由于可能存在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常用F1表现型方差估算环境机误方差Ve=Vp(2)对于自花授粉植物:可用纯系亲本(或自交系)表现型方差估计环境机误方差Ve=1/2(Vp1+Vp2)(3)采用亲本和F1的表现型方差Ve=1/2(Vp1+Vp2+VF1)五、C质遗传与母性影响的不同(1)C质遗传是C质基因决定的,母性影响是C核基因决定的(2)C质遗传子代表现型总是和母本一致的,没有一定的分离比(3)母性影响是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有一定的分离比引种:鱼类的引种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优良品种,使其在本地区的水域繁衍后代达到一定的数量的工作。

驯化: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把野生动植物培育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

二、对引入水域和引种水域的生态条件的考察有哪些?1、引种对象的特征:起源、当今和历史的分布2、非生物因子(引入水域调查):温度、盐度、离子浓度、溶解氧、营养、产卵基质和水文条件。

①气候:涉及引入水域经纬度、海拔、气温、降雨量、光照、大气压等②水文条件:涉及水深、水量、流速、流程、底质、水位变动幅度、盐度、酸碱度及各种无机盐的含量。

3、生物因子:包括有饵料生物、病原生物、敌害生物和竞争生物。

三、引种水域进行检疫(1)对引种对象所在水域进行病虫害调查,尽量从无病虫害处引种(2)检疫(3)运输途中严防病虫害污染(4)隔离饲养四、驯化途径有哪些?(一) 直接适应:l、激进式(极端驯化)2、渐进式(二) 定向改变遗传基础:1、定向人工(或自然)选择 2、有目的的杂交 3、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五、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对引种的看法优:可以——(1)增加养殖品种 (2)改善生物群落 (3)充分利用水域的自然资源(4)提供饵料生物 (5)重建鱼类区系 (6)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渔业资源缺:会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可能造成生态失衡及生物入侵等选择育种选择差S:中选个体的平均值和选择前整个群体的平均值之差选择强度i=S/σ(选择差和标准差的比值)选择反应: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选择效应:选择亲本的子代表型平均值减去原群体的表型平均值R=Yf-Y选择育种:简称选种,是利用现有品种或生物类型在繁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纯化及比较鉴定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途径。

纯系学说:一是在自花授粉的植物原始种群内进行单株选择可以选出不同的纯系,表明原品种是纯系的混合物;二是同一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个体选择:又叫集体选择,个体选择,是从来源不同的鱼群种选择表型优良的个体混养在一起,混合交配,繁殖后代,繁殖的后代再混养在一起,再选种,这样混合选拔留种,连续几代培育出一个新品种。

混合选择又一次混合法和多次混合法。

二、选择育种有哪些方法?比较其优缺点1、混合选择(最古老的一种选择方法)优:(1)操作简单,占用池塘少,可结合生产进行,不需要隔离。

(2)能避免自交繁殖引起的生活力的衰退,使后代保持较高的活力,常用在良种繁育。

缺:(1)混合选择进程缓慢,对改良品种的效果比较有限。

(2)混合选择可不能追溯亲缘关系2、家系选择优:建立在近亲繁殖的基础上,基因必能定向纯和方向发展,加上人工选择,最终能育出优良纯种缺:由于近亲交配,容易产生近交衰退,出现畸形和有缺陷的个体3、后裔鉴定优:可靠,能迅速判断亲本的基因型缺:单应用麻烦,要用很长时间和大量人力物力,当得到结果时,亲鱼年龄很大,一般用于鉴定雄鱼4、综合选择优:可以在一个世代进行家系选择、混合选择、后裔鉴定,提高了准确性缺:但选择时间长,手续繁琐三、选择育种应注意哪些问题?A、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亲鱼(尤其是产卵前)B、为提供选择所需鱼苗,所需杂交试验应同时进行C、鱼卵的孵化、鱼苗的培育应保持相对稳定一致的条件D、对供选鱼群的饲养必须控制在适当的密度,不应过稀或过密,应与生产水平相当E、分池饲养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材料,选择前不许混杂F、试验鱼种投入水体的日期尽可能接近,最好在同一天进行G、重要性状的选择应在性状充分表达以后进行,对体长、体重、生长速度的选择应达到商品规格的年龄。

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并对杂种后代培育、选择以育成新品种或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

育成杂交:通过杂交和选育育成新品种的杂交方式杂种优势:杂交子代的某些数量性状的平均值,高于双亲的平均值,甚至超出双亲类型的范围。

杂种优势率:在某种性状上,F1的计量平均值与双亲平均值差数的比率远缘杂交: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间的交配,指不同种间、属间,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个体间的交配。

近缘杂交: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间的交配,一般指同种内两个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又称品种间杂交。

经济杂交:通过杂交利用杂种一代的杂种优势。

二、鱼类远缘杂交的可育性分哪几类?(1)种间杂种:有许多完全可育的种类,如大马哈鱼、鲑属、红点鲑属的种间杂交完全可育(2)属间杂交:A完全能育:鳊鲂、鲢鳙,湘鲫(红鲫*湘江野鲤)障碍性两性能育B完全不育:河鳟*大马哈鱼C单性可育:鲤鲫杂种雄性不育(3)亚科间杂种:一般认为不育,草鱼和出、长春鳊杂种为三倍体性腺可育。

三、杂种优势的特点1杂种优势并非一两个性状表现突出,而是许多性状综合的表现突出2、杂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双亲性状的相对差异和互补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双亲差异越大,杂种优势越大3、双亲基因型的纯合程度不同,杂种优势大小不同,双亲纯合程度越大,杂种优势越大4、杂种优势在 F1表现明显,F2下降四、常用的育成杂交方式有哪些?1、简单育成杂交(1) 单交或增值杂交育种、简单育成杂交:最简单的杂交方式,两个亲本的杂交方式,又称成对杂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