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动物遗传育种学总复习试题【精】
动 物 遗 传、 育种 复习 题

一、名词解释1.基因:DNA分子中具有完整结构和功能的一个片断。
2、等位基因与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两个基因;复等位基因则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一系列基因,只存在于群体中。
3、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个基因占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率;而在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间的比率叫基因型频率。
4、纯合体与杂合体:纯合体是指等位基因中由相同基因组成的基因型个体;杂合体是指由不同基因组成的基因型个体。
4、测交与回交:测交是指后代与隐性亲本型个体的回交;回交则是后代与任何一个亲本型个体的交配。
5、遗传力:遗传力是指某数量性状能遗传给后代的能力,通常用育种值方差占表型值方差的比率表示。
二、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根据分离定律,杂种一代通过自交产生的杂种第二代(F2)中,就一对性状而言,其显、隐性的比例为4:1。
(╳)2、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3、蛋重遗传力为0.6(60%),说明平均蛋重60克中只有60%(36克)能遗传给子代(× )4、微效基因称为加性基因,它使杂种个体表现为中间遗传现象(√ )5、遗传力的值可以是0或1(×)6、遗传相关参数可以用于家畜早期选种(√ )7、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相同。
(√)8、近交都会产生衰退。
(×)9、低温保存精液的效果最好。
(×)10、近交的作用有基因纯合(群体趋于一致),生产性能下降。
(√)11、精液稀释时应遵循的原则为等渗、营养、提高质量。
(√)三、论述题1、简述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分离定律的意义主要有三方面:(1)判断个体的纯杂:方法是用被测个体与隐性亲本型个体回交,观察五头以上的测交后代,若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被测个体为纯种,否则为杂合体。
(2)固定有利性状:主要是固定显性性状,方法是用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多代的自群繁殖,且每代淘汰隐性性状的个体,经几代后即可将显性有利性状固定下来。
育种复习题及答案

《动物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选择差:被选留个体的平均表型值与侯选群平均表型值之差。
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得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它是选择差稳定遗传给后代的部分。
间接选择反应:利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通过对另一个性状的选择来间接选择所要改良的某个性状的选择方法。
育种值:各种基因型的加性效应值,个体加性效应的高低反映了它在育种上贡献的大小,因而称之为育种值个体育种值: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配合力: 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
一般配合力: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
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家系选择:比较全群若干家系的均值,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体。
该法只考虑家系均值,而不考虑家系内偏差,个体的表型值除对家系均值起作用外,对选择并不起独立的作用。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品种:畜牧学的单位,指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经济特性和种用价值、能适应一定自然和经济条件、能满足人类一定需求、具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家畜类群。
品系: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且有与系祖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这些畜群都符合该品种的基本方向。
广义:指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具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种畜群。
表型选择:基因型选择:个体选择:对两部分同等重视,即把超出群体均值最多的个体留种。
家系内选择:完全忽略Pf只根据Pw选择,在家系内选择超出家系均值最多的个体留种。
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一因多效是指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种性状的表现,这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2.杂种优势是指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往往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这是育种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3.近交是指在畜牧学中,选配双方到共同祖先的距离在6代以内(或其后代近交系数大于0.78%),这是一种常见的选配方式。
4.世代间隔是指子代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也就是上一代到下一代经过的平均年限。
5.后裔测定是指利用后代的信息来估计个体的育种值,这是育种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6.数量性状是由微小效应的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性状,表现为连续性变化,只能通过度量衡来测定。
7.基因互作是指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某一性状的现象。
8.保种是指尽可能全面、妥善地保护现有家畜遗传资源,使之免受混杂和灭绝的育种工作,目的是尽可能保存现有畜禽基因库中的基因资源。
9.伴性遗传是指某一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表现出该性状与性别有一定联系的遗传现象。
10.杂合子是指个体体细胞内等位基因构成不同的细胞或个体,这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11.选配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人为确定个体间的交配体制。
12.隐性是指某一基因在其显性等位基因存在时不再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而当该基因纯合时才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的现象。
13.个体测定是指利用个体自身信息来估计个体的育种值。
14.选择差是指在数量性状选择过程中,选留种群与其所在群体平均值之间的差。
15.平均日增重是指在测定期内的平均每日增重。
16.同胞测定是指利用待测个体的同胞信息来估计个体的育种值。
17.克隆动物是指利用动物胚胎或机体某一部分的细胞,通过无性繁殖手段完成繁衍后代的动物。
18.亲缘选配是指依据交配双方之间的亲缘关系制定的交配体制。
19.基因型是指个体的基因构成。
缺失和内部缺失之分。
②重复:染色体上某一段序列重复出现的现象;有直接重复和反向重复之分。
③倒位:染色体上某一段序列颠倒方向的现象;有单次倒位和重复倒位之分。
动物遗传与育种考试试题

动物遗传与育种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A 染色体B 基因C 蛋白质D DNA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豌豆的高茎和圆粒B 人的黑发和卷发C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 番茄的红果和苹果的绿果3、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两种基因的作用都完全表现出来,称为()A 完全显性B 不完全显性C 共显性D 镶嵌显性4、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A 细线期B 偶线期C 粗线期D 双线期5、某动物的基因型为 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该动物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 4 种,1:1:1:1B 2 种,3:1C 4 种,9:3:3:1D 2 种,1:16、遗传平衡定律的前提条件不包括()A 大群体B 随机交配C 无突变D 选择7、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A 一对基因B 多对基因C 染色体变异D 基因突变8、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测定数量性状的遗传力()A 同胞测定B 后裔测定C 选择反应估计D 以上都是9、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原则不包括()A 亲本性状优良B 亲本配合力高C 亲本亲缘关系近D 亲本来源不同10、杂种优势的表现特点不包括()A 杂种优势不是一两个性状突出,而是许多性状综合表现突出B 杂种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双亲性状的相对差异和互补程度C 杂种优势的大小与环境条件无关D 杂种优势只在 F1 代表现,F2 代衰退11、回交育种中,回交的目的是()A 增加杂种后代的变异B 增强杂种后代的适应性C 把供体的目标性状转移到受体品种中D 提高杂种后代的生活力12、多倍体育种中,诱导多倍体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A 秋水仙素B 生长素C 细胞分裂素D 乙烯13、转基因动物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基因导入方法不包括()A 显微注射法B 病毒感染法C 胚胎干细胞法D 杂交法14、动物育种中,BLUP 法是指()A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 最佳线性有偏预测法C 最小二乘法D 最大似然法15、以下哪种家畜的繁殖力相对较低()A 猪B 鸡C 牛D 羊16、选配的作用不包括()A 创造新的变异B 稳定遗传基础C 把握变异方向D 加快育种进程17、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中,原位保存的方法不包括()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建立保种场C 建立基因库D 建立动物园18、以下哪种分子标记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应用广泛()A RFLPB AFLPC SSRD 以上都是19、以下关于动物生长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A 动物的生长具有阶段性B 动物的生长具有不平衡性C 动物的生长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D 动物的生长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20、动物遗传育种的最终目的是()A 培育新品种B 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C 保护动物遗传资源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和_____。
动物遗传与育种考试试题

动物遗传与育种考试试题第一题:选择题(每题10分,共20题)1. 动物遗传学研究的是:A. 动物的形态和结构B. 动物的行为和习性C. 动物的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D. 动物的进化和起源2. 下列哪项属于遗传学的基本术语?A. 染色体B. 细胞膜C. 叶绿体D. 线粒体3. 对于生物体的染色体,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结构一致B. 只有细胞核中才有染色体C. 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不受遗传因素影响D. 染色体携带着遗传信息4. 遗传物质DNA的组成单位是:A. 染色体B. 染色质C. 糖基D. 核酸5. 以下哪项是遗传物质DNA的特点?A. 编码功能B. 外切酶功能C. 转录功能D. 氧化功能6. 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DNA和RNA都是单链结构B. DNA的复制是半保持性复制C. RNA的复制是全保持性复制D. 复制过程中不涉及酶的作用7. 遗传物质的转录是指:A. DNA被转录成RNAB. RNA被转录成DNAC. RNA被转录成蛋白质D. DNA被转录成蛋白质8. 下列哪个是遗传物质DNA的编码规则?A. 多肽序列B. 脂肪酸序列C. 核酸序列D. 糖酸序列9. 遗传物质的翻译是指:A. DNA被翻译成RNAB. RNA被翻译成DNAC. RNA被翻译成蛋白质D. DNA被翻译成蛋白质10. 动物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A. 物种的遗传差异B. 个体的遗传差异C. 组织器官的遗传差异D. 年龄的遗传差异11. 遗传物质的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A. 细胞核和高尔基体B. 内质网和线粒体C. 细胞膜和细胞质D. 线粒体和细胞核12. 基因突变是指:A. 染色体数量的突变B. 染色体结构的突变C. 基因座位的突变D. 基因座位的互换13. 以下哪个是动物遗传学研究的重点?A. 基因结构和功能B. 子孙后代的数量C. 动物的生长速度D. 动物的环境适应能力14. 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是:A. 选择压力B. 突变C. 外界环境D. 遗传漂变15. 决定个体遗传特性的基本单位是:A. 等位基因B. 染色体C. 细胞核D. 酶16. 以下哪项在育种中被广泛应用?A. 重组DNA技术B. 克隆技术C. 基因编辑技术D. 基因突变技术17. 动物育种的目的是:A. 提高动物的遗传多样性B. 增强动物的遗传稳定性C. 选择和培育有利特征的个体D. 改变动物的遗传背景18. 下列哪项是育种中选择的主要方式?A. 突变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编辑育种D. 沉睡育种19. 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动物的遗传变异程度?A. 环境因素B. 遗传因素C. 表型因素D. 非编码序列20.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主要方法是:A. 超限按钮B. 冷冻保存C. 常规繁殖D. 遗传修复第二题:简答题(每题20分,共5题)1. 请简要介绍遗传物质DNA的组成和结构。
动物遗传育种考试试题

动物遗传育种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哪种动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A 狗B 鸡C 噬菌体D 烟草花叶病毒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以下不属于他提出的遗传规律的是()A 分离定律B 自由组合定律C 连锁互换定律D 以上都不是3、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30%,Aa 的个体占 60%,aa 的个体占 10%。
则 A 的基因频率是()A 60%B 50%C 45%D 35%4、以下哪种交配方式可以用来测定个体的基因型?()A 自交B 测交C 杂交D 回交5、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A 一对基因B 多对基因C 单个基因D 以上都不是6、杂种优势在()表现最为明显。
A 第一代B 第二代C 第三代D 以上都不是7、以下哪种育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纯合个体?()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单倍体育种D 多倍体育种8、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不包括()A 质粒B 噬菌体C 动植物病毒D 大肠杆菌9、以下哪种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A 鸡B 人C 果蝇D 牛10、遗传密码子具有()A 通用性B 简并性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11、以下哪种技术可以用于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基因定位?()A 核酸分子杂交B PCR 技术C 基因芯片技术D 以上都是12、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建立精子库和卵子库C 禁止猎杀和买卖D 大量引入外来物种13、以下哪种动物的繁殖方式属于卵生?()A 猫B 狗C 鸡D 猪14、基因突变的特点不包括()A 普遍性B 随机性C 不定向性D 不可逆性15、以下哪种动物的毛色遗传属于质量性状?()A 猪B 羊C 牛D 马16、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动物杂种优势的预测?()A 配合力测定B 后裔测定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17、以下哪种动物的遗传力较高?()A 产奶量B 繁殖性能C 生长速度D 饲料转化率18、染色体结构变异不包括()A 缺失B 重复C 易位D 基因突变19、以下哪种动物的育种周期较长?()A 鸡B 猪C 牛D 羊20、以下哪种动物的选育重点通常是肉质?()A 肉鸡B 蛋鸡C 肉牛D 奶牛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染色体主要由_____和_____组成。
动物遗传学复习题

动物遗传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力:又称遗传传递力。
指遗传变量占总变量的比例,通常用遗传变量占总变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1.广义遗传力:H2=遗传方差/总方差×100%=V G/Vp ×100%2.狭义遗传力:h2=加性方差/总方差×100%=Va/Vp ×100%2.无义突变:碱基替代后在mRNA上产生了无义密码子(终止密码)从而形成不完整的、没有活性的多肽链3.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前期I,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的过程称为~。
4.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基因5.测交:为了测试个体的基因型,用被测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杂交方式6.同源染色体:指大小、形态结构相同,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一对遗传功能相似的染色体7.非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的染色体互称~8.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断转移,如果是单向称单向易位,如果二者交换了片断则称相互易位9.简并性:同一种氨基酸对应多个遗传密码的现象10.有意义链:DNA转录时与mRNA具有相同序列的DNA单链称之11.颠换:嘌呤与嘧啶之间的相互替换12.缺失:指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携带的基因的丢失13.转换:嘌呤代替嘌呤或嘧啶代替嘧啶的突变14.假显性:在染色体缺失变异中由于携带显性基因的片断缺失,使原来的隐性等位基因表现出来的现象15.双价体: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前期I,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了双价体。
16.缺体:指在染色体数量变异中,二倍体生物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2n-217.同义突变:在基因突变中,由于碱基替代产生了对应于同一种氨基酸的新密码,结果没有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
18.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型个体占群体总数的比率19.连锁图:把一种生物的各连锁群内基因的排列顺序和基因的遗传距离给与标定所绘制的图称~20.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占同一基因座全部基因的比率21.错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由于碱基替代产生新的密码子,使其原来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改变,从而使合成的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22.Mendel's群体:指具有共同的基因能库并由有性交配个体所组成的繁殖群体23.单体:指二倍体生物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缺少一条染色体,使染色体的数目为2n-124.单倍体:具有性细胞(配子、精子或卵子)染色体数的个体25.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某些病毒中为R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26.移码突变:在DNA分子中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多个碱基对,使其后整个阅读框发生改变的现象27.倒位:染色体上某区段正常排列顺序发生了1800的颠倒28.染色体组型:通常把某种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状特征总称为该生物的组型。
动物遗传繁育期末复习题库(1).docx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遗传:指具有血源关系个体Z间的相似性。
2.性染色体:染色体中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
3.遗传信息:包含在DNA与RNA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4.基因型:用成对的基因表示个体或性状的遗传组成。
5.上位作用:由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因。
6.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性别而表现不同的遗传途径和规律。
7.遗传力:遗传(育种值)方差在总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率。
8.基因频率:指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占其等位基因总数的相对比率。
9.选择差:选留群体的均值与原群体均值的差。
10.专门化品系:专作父本或母本品系。
11.染色体:细胞核屮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
12.联会: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
13.传录:遗传信息由DNA到RNA的过程。
14.近交:是指6代以内双方具有共同祖先的公母畜的交配。
15.选配:是有意识地组织优良的种用公母畜进行配种。
16基因型频率: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的比率。
17.着丝点: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有一个不着色的缢缩部位,其不易着色。
1&育种值:种畜遗传值中能遗传和固定的部分。
19.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成对的两个基因。
20.连锁: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完全不分离的遗传现象。
21.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发生了化学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23.近交系数:指个体的全部相对基因中,父母双方来自共同祖先的基因所占的比率。
24.基因:指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昔酸序列,是遗传信息的最小功能单位。
25.杂交: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子之间的交配(不同种群之间的家番的交配)。
26.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7.翻译:指按mRNA的遗传密码,在核糖体上将不同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表现型:在基因型的基础上表现出來的性状。
如红花、白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育种总复习一、选择题。
1、染色体减数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 A 】A.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C.有丝分裂前期 D.有丝分裂中期2、A、B为两个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 A 】 A、2 B、3 C 、4 D、53、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基因称为()。
【 A 】 A.致死基因 B.半致死基因 C.有害基因 D.显性基因4、猪的染色体数目是条。
【 C 】 A.60 B.46 C.38 D.665、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那么G的含量为( C )。
【 C 】 A、19% B、25% C、31% D、不能确定6、关于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C 】A、突变一定有害B、突变一定有利C、突变一般有害D、突变一般有利7、A、B为两个不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 C 】 A、2 B、3 C 、4 D、58、数量性状选择效果要好,需要()。
【 C 】 A、遗传变异程度低 B、遗传力低 C、选择强度高 D、环境造成变异程度高相关:要想数量性状选择效果好的条件:1、遗传差异大 2、选择差异大 3、育种值估计准确性高4、世代间隔小5、被选性状的数目N为3-5为宜6、遗传相关(回避同一个群体同时选两个相关的性状)9、水牛的染色体数目是( 48 )条。
【 B 】A、60B、48C、30D、2410、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G+A的含量为()。
【 C】A、38%B、50%C、31%D、不能确定11、染色体片段断裂后倒转180度重新连接,是()。
【 A 】A、倒位B、易位C、占位D、重复12、位于X染色体与Y不同源部分的基因表现出()。
【 C 】 A、常染色体遗传 B、限性遗传C、伴性遗传D、限雄遗传13、遗传参数中,衡量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比例的是()。
【 C 】 A、遗传力 B、重复力C、遗传相关D、育种值14、黄牛的染色体数目是()条。
【 A 】A、60B、46C、30D、2415、从细胞核内传递遗传信息到细胞核外的物质是()。
【 C 】 A、DNA B、tRNA C、mRNA D、蛋白质16、要判断一个体在一显性完全的基因座位是否是杂合体,可以()。
【 B 】A、根据本身表现型 B根据测交结果C、根据父亲表现型D、根据母亲表现型17、一男子为红绿色盲,其女儿为正常,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所生儿子率为多少?【 A 】A、1/2B、1/3 C 、1/4 D、1/518、遗传力的取值范围( )。
【 C 】A.2~3 B.0.5~1 C.0~1 D.1~219、真核生物的终止密码子是()。
【 D 】A、AUAB、AUGC、AGGD、UAG20、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并识别密码子的物质是()。
【B 】A、rRNAB、tRNAC、mRNAD、蛋白质21、若100%的性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则互换率为:()【 A 】A、100%B、50%C、200%D、25%22、Aa 个体可以产生几种配子?【 B 】A、1B、2C、3D、423、有一只能育的变性公鸡,用它与正常母鸡交配,它们产生的后代中性别雄:雌比例为()。
【 B 】A、1:2B、1:3 C 、1:4 D、1:5 24、同型交配时能改变()。
【 B 】A.基因频率 B.基因型频率C.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D.基因25、一男子为红绿色盲,其女儿为正常,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所生女儿为携带者的几率为多少?【 A 】A、1/2B、1/3 C 、1/4 D、1/526、数量性状的特点是( )。
【 A 】A.需要测量 B.从外观可看出区别 C.由单个基因决定 D.变异间断分布27、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是()。
【 B 】A、AUAB、AUGC、AGGD、UAG28、反密码子位于()。
【 B 】A、rRNAB、tRNAC、mRNAD、蛋白质29、转录的产物是()。
【 C 】A、DNAB、染色体C、RNAD、蛋白质30、AaBb的个体能产生()种类型的配子。
【 C 】A、2B、3 C 、4 D、531、某品种牛,无角基因P对有角基因p呈完全显性,现有一有角牛群,改造成无角牛群需通过( )。
【 D 】A.使用有角公牛 B.全使用无角公牛配种C.使用有角母牛 D.淘汰有角公牛32、联会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 B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终变期33、下列哪一个不可能存在于RNA序列中?【 D】A.AUA 亮氨酸 B、AUG钾硫氨酸C、AGG精氨酸D、UAG终止密码34、转录过程关键的酶是()。
【 D 】A、DNA poly IB、DNA poly IIC、引发酶primaseD、RNA聚合二解释题型品种选择反应育种值同源染色体质量性状品质选配杂种优势倒位遗传纯合体品系选配物种选择差引入杂交亲缘选配内含子外显子突变联会遗传漂变育种品系级进杂交染色体基因频率近交个体选择染色体基因频率杂交育种缺失1、联会: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
2、纯合子:成对基因相同者。
3、限性性状:某个性别才表现的性状。
4、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的过程。
5、单体-2n-I,(abcd)(abc)。
6、发育: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质变过程。
7、后裔测定:以后代的表现为基础的选种方法。
8、异质选配:以表型不同为基础的选配。
9、专门化品系:按照选育性状可分的原则而建立的各具一组优良性状的品系。
10、选择强度:标准化的选择差。
1l、复等位基因: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
12、杂合子:成对基因不相同者。
13、从性性状:在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或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的一类性状。
14、倒位:同一条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了180‘颠倒。
15、遗传力:群体中某一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值方差的比例。
16、生长中心:生长速度最后达到高峰的部位。
17、系谱测定:根据祖先的记录来评定种畜种用价值的方法。
18、轮回杂交:两个或两个以上种群杂交所获杂种母畜轮流与亲本品种公畜交配,获得商品杂种的方法。
19、育种值:基因的加性效应。
20、群系:根据群体继代选育法而建立的品系。
21、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22、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位置,但以不同方式影响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
23、测交:n代与隐性亲本的交配。
24、伴性遗传:由性染色体上非同源部分的基因控制的遗传。
25、重复率(力):同一性状不同次生产周期所能重复的程度。
26、性染色体,因性别不同而有差别的染色体。
27、性能测定:根据个体表型值的高低予以选留的选种方法。
28、同质选配:以表型相似为基础的选配29、单系:以一头优秀系祖为基础建立的品系。
30、纯种繁育,在本种群范围内,通过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条件等措施,以提高种群性能的一种方法。
31、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
32、基因突变,染色体上—定位点的化学变化。
33、遗传相关:两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
34、选择反应:由于选择而在下一代产生的遗传反应。
35、一股配合力:一个种群与其他各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平均效果。
36、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超过一股配合力的杂种优势。
37、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进行的选择。
38、家系内选择:从每个家系中选留表型值高的个体39、翻译:似信使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40、上位作用:一个位点上的某一对基因抑制另一位点上另一对基因的作用。
41、回交:n代与亲本个体的交配。
42、基因交换,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片段交换的现象。
43、伴性基因:位于x或2染色体上非同源部分的基因。
44、料肉比:肥育期饲料消耗量与肥育期的总增重之比。
45、屠宰率:胴体重(猪:去头,蹄,内脏;牛、羊:另要去皮) 占屠宰前空复重的比率。
46、累积生长:一定时期肉的累积增重。
47、生长:以细胞增大和细胞分裂为基础的量变过程。
48、易位:两对非同源染色体间某区段的转移49、缺体,有一种同源染色体成员全部缺失的生物(2n-2,(abc,abc))。
50、绝对生长:一定时间内的绝对增长量。
51、致死基因,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有害基因。
52、基因型频率型一个群体中某千性状的各种摹因型的比率。
53、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机误而造成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
54、同型交配:同基因型的交配55、数量性状:遗传上由微效多基因控制,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56、质量性状:表现为不连续变异的性状。
57、多因一效:多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58、选择差:留种畜某一性状均值与群体均值之差。
59、杂种优势:杂种在生产性能,生长势,繁殖力,饲料报酬等方面优于其60、近交:血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
61、基因型:一个性状或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成。
62、杂交:完全或不完全的异型交配。
63、表现型: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64、互补作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显性基因相互作用而决定为另一性状的作用。
65、引种:把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引进当地直接推广或作为育种材料的一项工作。
66、风土驯化:家畜适应新环境的复杂过程。
67:经济早熟性:在一定饲养管理条件下家畜早期达到某一体重的能力。
68、世代间隔:上一代与下一代的时间间隔。
69、同胞选择:根据同胞的成绩来评定个体的种用价值的方法。
70、近交系:采用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建立的品系。
71、亲缘选配:考虑交配双方亲缘关系远近的一种选配。
72、近交衰退:由于近交使后代的许多性状性能较前有所减弱。
73、顶交: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
74、三元杂交:先两个种群杂交,产生的杂种母畜再与第三种群公畜杂交,以生产经济用畜群。
75、双杂交:先用四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两杂种间进行杂交,产生经济用畜群。
76、退化:品种的特性发生了不利的遗传变化。
77、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
三填空题型1、农业生产体系包括_____植物农业______和___动物农业_______两大部分。
2、社会经济条件包含__生产水平__ ; _科技水平__ 和 _社会需要__三方面因素,其中主导因素是___社会需要__。
3、人类最先驯化的家养动物是羊(食草),而不是狗(食肉)。
4、根据猪胴体瘦肉率高低将其分为脂肪型、鲜肉型、瘦肉型三种类型。
5、单一性状的选择方法有__个体选择_、__家系选择_、_家系内选择__和__合并选择。
6、按生产力方向将鸡分为__肉用、_蛋用、_兼用_、_药用_、__观赏品种__五类。
7、自然环境因子包括_温度、_湿度、_降水量_、海拔_、光照_等,对畜禽起主要作用的是_温度_、光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