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上的作用

合集下载

分子遗传标记在鹅育种中的运用

分子遗传标记在鹅育种中的运用

动物的外部特征 , 细胞标记 主要是染 色体 的核型和 带 型 , 化 标 记 主要 包 括 同工 酶 和贮 藏 蛋 白 。这 3 生
种 标 记 都 是 基 因表 达 的结 果 ,是 对 基 因 的 间接 反 映 , 记 数 目有 限 , 标 多态 性 较差 , 易受 环 境 条 件 的影
11 R L 标 记 . FP
R L 技 术 是 指 用 限 制 性 内切 FP
酶 消 化不 同基 因组 的 D A后 产 生 的酶 切 片段 在长 N 度 和 数量 上 的差 异 。 的分 子 基 础是 核 苷 酸序 列 出 它 现碱 基 代 换 或 缺 失 、 人 、 复及 倒 位 等 变化 而 导 插 重 致 限 制性 内切 酶切 点 的丢 失 或获 得 。 基本 原 理是 其 用 限制 性 内切 酶 酶 切 不 同个 体 的基 因 组 D NA后 ,
收 稿 日期 :( 9 1 - 4 2) — 2 2 0
变异性越大 , 该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 因数越多。微 卫星 D A标记 的特点 : N 微卫星 D A每个位点都有 N 许 多 的 等 位形 式 , 般 达 2 l 一 ~ 0个 ; 卫 星 D A位 微 N
点 两 侧 的序 列是 独 特 的 , 据 两 侧序 列 设 计 引物 进 根 行 P R扩 增 ,可精 确 地 检 测 特 定 位 点 的微 卫 星 长 C 度 多 态性 。 卫 星 D A标记 的 主要不 足 之处 : 微 N 微卫
要的作用 。目前 , 应用较 为广泛的遗传标记有形态
标记 、 细胞 标 记 、 生化 标 记 和分 子标 记 。 态标 记 指 形
( 探针) 进行分子杂交 , 从而显示与探针 同源顺 序的
酶 切 片段 在长 度 上 的差 异 。 特点 有 : 显 性标 记 , 其 共 可 区分 纯 合体 及 杂 合体 基 因型 , 够 提供 单 个 位 点 能 上 较 完整 的信 息【 主要 不 足 之处 : 2 ] 。 多态 位 点信 息 量 小 ,多 态 水 平 检 测 依 赖 限制 性 内切 酶 的 选 用 ; 对 D A质 量要 求 高 , 要量 大 。 N 需 1 R P . 2 A D标记 R D技 术 以 P R技 术 为基 础 , AP C 利 用 一 系列 短 寡 聚核 苷 酸 为 引物 ,对 目标 基 因 组 D A在 较 低 的退 火 温度 下 进行 P R扩 增 ,扩 增 片 N C 段 的多 态 性 反 映 了基 因组 相 应 区 域 的 多态 性 。

遗传标记及其在家禽遗传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遗传标记及其在家禽遗传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 随机扩增 D A多 态性标 记 ( A D , 利用 N R P )是
P R技术随机合成的非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 ( ~ C 5
lb), 因组 D A随机 扩 增 来 鉴 别 D A的 多 态 Op ̄ 基 J N N
性 。能检测到多个基因座位 ,I( . ~ .) 其 】 P 02 09 , C
1 1 单 引物 P R标记 . C
1 D A标记概述 N
D A分 子标 记 大 致 分 为 : 于 Suhr 杂 交 和 N 基 ot n e P R技 术 的分 子标 记 ( 些 与 重 复序 列 密 切相 关 的 E 有
标记 可单 独表示 ) 是利 用 限制 性 内切酶 酶 解不 同生
要分 为 4种类 型 , 即形 态 学标 记 、 胞 学标 记 、 化 细 生
代表 R Ls FP。其 多态性 是 D A某 个 区域 发 生 缺失 、 N 插 入 、 变引起 酶切位点 的变化 而产生 的 , 般只 点突 一 能 检测一个 座位 , 绝大多 数表现 为 2态或 3 , 态 优点
t ph ao nt o t nt r dn , n r et egn ctn f ulav a n un t v a pj tno n, l ‘ h a pcfno e ur g ecb ei adpe n el ao at et i dqata eria 】ao naLa e i h pl y e i e g s t e o i o Q it r t h i a i t t tp ci i n
, ,
A l r c : hs p p rp e e td h r ed v l p n n u u f l s r f e e cma e p H n te i  ̄ m l u a il y a d t ta t T i a e rs n e ee t e eo me t d s sq o o l o t o n t k ra p e o l a h a  ̄t a s g i d h l o moe lrboo c g n

第十章 分子遗传标记在 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第十章 分子遗传标记在 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试验设计
基于近交系或品系(种)杂交的试验设计 用两个在数量性状上有较大差异(最好是处于两个极 端)的近交系或品系或品种杂交,在此基础上可进行 各种试验设计 。 回交设计 F2设计
基于家系的试验设计
半同胞家系(Half-sib Families)设计 :
女儿设计 孙女设计 全同胞家系设计 混合家系设计
QTL检测及QTL参数估计
单标记分析 假设在两个亲本近交系中在所考察的数量性状上的差 异主要由一个QTL引起,该QTL与一个标记连锁,它 们之间的重组率为r。 假定它们在标记和QTL上都已完全固定,因而可假定 在第一个亲本系(P1)中,所有个体标记和QTL的基 因型为M1Q1/M1Q1 ,在第二个亲本系(P2)中,标记 和QTL的基因型为M2Q2/M2Q2。
DNA片段。
VNTR: 可变数目串状重复(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存在许多串状重复序列。由 于重复单位的重复次数在个体间有很大差异,因而可
作为一种遗传标记,
按重复单位的大小,可分为微卫星标记
(microsatelite)和小卫星标记(minisatelite)
第十章 分子遗传标记在 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繁殖生物技术应用
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鲜精:1-2天,受精率高 冻精:时间长,受精率低
作用: 1)增加公畜的配种任务,获得大量优良种畜后代; 2) 使得种公畜使用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扩大种公畜 的遗传改良作用; 3)有利于家畜品种资源保护。
标记-QTL连锁分析
原理: 遗传标记座位等位基因与QTL等位基因之间存在连锁 不平衡关系,通过对遗传标记从亲代到子代遗传过程 的追踪以及它们在群体中的分离与数量性状表现之间 的关系的分析,来判断是否有QTL存在、它们在染色 体上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的效应大小 。

分子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基因型鉴定、DNA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克隆、性别鉴定以及基因组编辑等方面。

1.基因型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个体的DNA序列或基因表达差异,可以确定它们的遗传背景和品种属性。

这种技术可用于动物的亲缘关系鉴定,例如家系分析技术可以确定肉鸡的亲代,进而确定遗。

2.DNA标记:DNA标记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指定一段DNA 序列,作为某个特定鉴定的分子工具。

在动物育种中,这种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亲缘关系。

例如,可以使用家系分析技术确定肉鸡的亲代,进而确定遗。

3.遗传图谱构建:通过构建遗传图谱,可以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连锁关系,有助于推断个体的遗传特征和疾病易感性。

4.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技术可以将目标基因从生物体中提取出来,进行体外复制和表达。

这种技术在动物育种中可以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取和功能研究,为培育优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5.性别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在早期胚胎阶段鉴定动物的性别,对于一些有性别比例要求的家禽和家畜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6.基因组编辑:基因组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可以精确地修改生物体的DNA序列,从而达到改善品种遗传背景、提高产量和质
量的目的。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的遗传基础,提高育种效率和品质,推动动物育种工作的快速发展。

动物遗传育种试题及答案

动物遗传育种试题及答案

动物遗传育种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遗传育种的主要目标?A. 提高生产性能B. 改善肉质C. 提高抗病能力D. 增加动物数量答案:D2. 动物遗传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自然选择D. 人工选择答案:D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动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纯种繁育B. 杂交育种C. 基因编辑D. 人工授精答案:D4. 动物遗传育种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确定动物的遗传特征?A. PCR技术B. DNA测序C. 基因芯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动物遗传育种中,遗传标记的作用是什么?A. 用于追踪动物的血统B. 用于预测动物的遗传疾病C. 用于预测动物的生产性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动物遗传育种中,常用的遗传标记包括以下哪些?A. 微卫星B. SNPsC. 单倍型D. 染色体答案:A、B、C2. 动物遗传育种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育种效果?A. 环境条件B. 饲养管理C. 遗传背景D. 繁殖技术答案:A、B、C、D3. 动物遗传育种中,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提高遗传多样性?A. 人工授精B. 胚胎移植C. 克隆技术D. 基因编辑答案:A、B、C4. 动物遗传育种中,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育种效果?A. 生产性能B. 繁殖能力C. 抗病能力D. 肉质答案:A、B、C、D5. 动物遗传育种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遗传标记的选择?A. 标记的多态性B. 标记的遗传距离C. 标记的经济成本D. 标记的可用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动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则。

答案:动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则包括选择优良性状、提高遗传多样性、避免近亲繁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等。

2. 描述动物遗传育种中,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答案:基因编辑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包括定向改良动物的遗传性状、消除遗传疾病、提高生产性能等。

遗传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应用

遗传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应用

遗传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应用引言:生物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

在农业领域,育种技术的进步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至关重要。

遗传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Marker-Assisted Selection,简称MAS)作为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已经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MAS的基本原理MAS是一种基于遗传标记的育种技术,它利用遗传标记与目标性状之间的关联性,辅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遗传标记可以是DNA序列上的特定位点,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或简单重复序列(SSR)。

通过对大量个体进行遗传标记分析,可以快速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2. MAS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MAS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首先,MAS可以用于选择抗病性。

通过分析抗病相关基因的遗传标记,育种者可以迅速鉴定具有抗病性的个体,并将其用于后续的杂交和选育工作。

其次,MAS也可以用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过分析与产量和品质相关的遗传标记,育种者可以选择具有高产量和优质性状的个体,从而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 MAS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除了作物育种,MAS在动物育种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在畜牧业中,MAS可以用于选择肉质和乳质优良的个体,提高肉牛和奶牛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分析与生长速度、肉质和乳质相关的遗传标记,育种者可以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并进行后续的繁殖和选育工作。

此外,MAS还可以用于选择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的动物,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和生存能力。

4. MAS的优势和挑战MAS相比传统育种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MAS可以加速育种进程,节省时间和资源。

传统育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筛选,而MAS可以通过遗传标记分析快速鉴定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

其次,MAS可以提高育种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分析大量的遗传标记,可以更精确地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避免了传统育种方法中的主观性和随机性。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1132017年34卷第02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遗传改良GENETIC IMPROVEMENT精品思想 市场战略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宋志芳1,于国生1,,解佑志1,芦春莲1,2,曹洪战1,2*(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农业大学猪业科学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00)摘 要:遗传标记经历了从传统的标记即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物化学标记到现代分子标记的发展,分子标记具有很多优势,也促进了动植物育种、人类医学、基因定位以及构建遗传图谱的改革。

遗传标记能应用于畜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的鉴定、亲缘关系的研究、遗传图谱的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QTL 定位等领域,文章主要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

关键词:标记辅助选择;分子育种;分子标记作者简介:宋志芳(1992-),女,山东菏泽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E-mail :187********@1 分子标记分子标记作为一种遗传标记,以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变异为基础,能够直接反映出DNA 水平的遗传多态性,有广义分子标记和狭义分子标记之分。

广义的分子标记一般指DNA 序列或蛋白质,能够遗传且可检测;狭义的分子标记一般指特异性DNA 片段,能够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的差异。

理想的分子标记必须达到以下几个要求:具有高多态性;共显性遗传(即利用分子标记可鉴别二倍体中的基因型);能明确辨别等位基因;遍布整个基因组;要求分子标记在整个基因组中分布均匀;即无基因多效性;检测手段简单、快速;成本低;重复性好。

但是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分子标记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种类不同的分子标记,比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小卫星序列、微卫星序列或简单重复序列、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特定序列位点、DNA 单链构象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脉冲场电泳等。

动物遗传学 第九章 动物基因组学基础[精]

动物遗传学 第九章 动物基因组学基础[精]

几种DNA分子标记的比较
优点
RFLP RAPD Microsatellite Minisatellite AFLP
遗传特性 共显性 显隐性
多态水平 低
中等
监测基础 分子杂交 随机PCR
使用技术 难

难度
DNA用量 5~10μg < 50μg
费用
中等


显隐性 高
多态信息含量(PIC):
PI1 C n pi2 n 1 n2pi2p2 j
i 1
iji 1
若m个等位基因具有相同的频率,则
PI (m C 1 )2(m 1)m 3
全同胞信息交配比例(PFIM):
n 1n
n 1n
PF 2 Ip ip M j(2 p kp l 2 p ip j)
二、连锁图谱(遗传图谱)的构建
(一) 参考家系:是用于构建连锁图谱的动物群体, 也称为作图群体。 (二) 遗传标记:如RFLP、RAPD、AFLP、微卫星、 SSCP、SNP等标记。
(三) 遗传标记多态程度的度量
杂合程度(H):
H1pi2
若m个等位基因具有相同的频率,则 H(m1)m
二、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与方法
(一) 主效基因:指某一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对某一数 量性状的效应具有足够大的效应,从而可以通过等位 基因分离来偶然发现,这包括由遗传上的自发突变和 诱发突变引起的明显形态学突变。 (二) 主效基因的检测: 多峰分布;有选择的回交;非正态分布;方差的异 质性;亲子相关;综合分离分析
(三) 单标记定位的统计学基础
1、近交群体杂交
2个纯合标记基因型 间效应平均值的差异 为: M m M 2 a m ( 1 2 r ) 杂合标记基因型平均 值与2个纯合标记基因 型平均值的算数平均 数之差为: Mm M2 M m m h(12r)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的应用摘要:遗传标记是指在遗传分析上用作标记的基因,在重组实验中多用于测定重组型和双亲型。

其功能不一定研究得很清楚但因突变性状是明确的,所以容易测定。

对于微生物虽多用与生化性状有关的基因,但对高等生物则多用与形态性状有关的基因。

也有用着丝粒作为遗传标记的。

但在动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广泛,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不断进步,使得遗传育种的效率和精确性不断增强,也使遗传育种的性状监测更加详细。

主要总结概述遗传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的应用。

关键词:遗传标记动物遗传育种遗传标记是指在遗传分析上用作标记的基因,也称为标记基因。

在重组实验中多用于测定重组型和双亲型。

作为标记基因,其功能不一定研究得很清楚但因突变性状是明确的,所以容易测定。

对于微生物虽多用与生化性状有关的基因,但对高等生物则多用与形态性状有关的基因。

也有用着丝粒作为遗传标记的。

在微生物遗传学中遗传标记还区分为选择性标记(或称选择性基因)和非选择性标记或称选择性基因)二类。

遗传标记指可追踪染色体、染色体某一节段、某个基因座在家系中传递的任何一种遗传特性。

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可遗传性和可识别性,因此生物的任何有差异表型的基因突变型均可作为遗传标记。

遗传标记包括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生物化学标记(biochemical marker)、免疫学标记(Immune Genetic Markers)和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五种类型。

利用标记来选择和培育动物具有悠久的历史。

自从19世纪中期,奥地利学者孟德尔首创了将形态学性状作为遗传标记的应用先例以来,遗传标记得到发展和丰富。

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免疫学标记等一直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些标记都无法直接反映遗传物质的特征,仅是遗传物质的间接反映,且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是研究动物遗传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分子克隆及DNA重组技术的日趋完善,研究者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分子水平上寻找DNA的多态性,以此为标记进行各种遗传分析。

DNA分子标记直接反映DNA水平上的遗传变异,能稳定遗传,信息量大,可靠性高,消除了环境影响。

DNA水平的遗传标记自产生以来得到广泛应用。

遗传标记的应用对遗传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遗传三大定律的发现和哺乳动物连锁群的建立,都是以遗传标记作为工具来进行遗传分析的。

1.1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形态学标记是指肉眼可见的或仪器测量动物的外部特征 (如毛色、体型、外形、皮肤结构等),以这种形态性状、生理性状及生态地理分布等待征为遗传标记,研究物种间的关系、分类和鉴定。

形态学标记研究物种是基于个体性状描述,得到的结论往往不够完善,且数量性状很难剔除环境的影响,需生物统计学知识进行严密的分析。

但是用直观的标记研究质量性状的遗传显得更简单、更方便。

目前此法仍是一种有效手段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要包括:①动物被毛颜色和皮肤结构:动物的毛色由数个位于不同染色体的基因控制,一直是动物品种的标记,可分为野生型、黑色、白色、肉桂色、巧克力色等。

由遗传突变所引起的皮肤异常也是很好的形态学标记,如小鼠裸基因、无毛基因等。

②外部生理缺陷:如断尾,残翅等。

这种标记在小鼠等发生近交的实验动物较为常见。

③下颌骨形态:下颌骨的形状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被认为是比较稳定的数量性状。

观察方法为在一定的坐标轴图上测量动物下颌骨11个位点的分布,然后进行数据分析。

1.2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细胞学标记是指对处理过的动物个体染色体数目和形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染色体核型和带型及缺失、重复、易位、倒位等。

一个物种的核型特征即染色体数目、形态及行为的稳定是相对的,故可作为一种遗传标记来测定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及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基因的携带者,染色体变异必然会导致生物体发生遗传变异,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

通过比较动物与其近缘祖先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追溯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检测动物的遗传特性,为动物育种提供较好的方法。

也可以是指对经过处理的动物染色体数目和形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染色体的正常核型、Q、G、C、R带型及缺失,异位等。

1.3生物化学标记(biochemical marker)生物化学标记是以动物体内的某些生化性状为遗传标记,主要指血型、血清蛋白及同工酶。

20世纪60年代以来,蛋白电泳技术作为检测遗传特性的一种主要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蛋白电泳所检测的主要是血浆和血细胞中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中氨基酸的变化,通过对一系列蛋白和同工酶的检测,就可为动物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提供有用的信息川。

但是,蛋白和同工酶都是基因的表达产物,非遗传物质本身,它们的表现易受环境和发育状况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蛋白电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蛋白电泳技术操作简便、快速及检测费用相对较低,日前仍是遗传特性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生化遗传标记经济、方便,且多态性比形态学标记和细胞遗传标记丰富。

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种起源与分类研究和动物育种中。

①血液生化标记:主要指动物血液的同工酶和蛋白质的多态性。

常用的有:红蛋白(Hb)、酯酶类、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淀粉酶、碳酸酐酶等。

②其它生化标记:主要指血液以外的体液或排泄物中化学物质或生化性状,如奶中的奶蛋白,公畜精液和母畜阴道粘液,尿液和体内组织液的生化性状等。

1.4免疫学标记(Immune Genetic Markers)免疫学标记是以动物的免疫学特征为遗传标记,主要指:红细胞抗原、白细胞抗原、胸腺细胞抗原等。

早在1900年,Ehrlich和Morgenroth指出山羊红细胞表面存在抗原,并证明这些抗原具有个体差异;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转向白细胞抗原的研究,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MHC的重要特性与疾病及生理性状具有重要关系。

根据动物个体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研究品种间、个体间、抗病力强弱的差异及亲子关系等。

1.5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 DNA 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

与其他几种遗传标记——形态标记、同工酶标记、细胞标记相比,DNA 分子标记具有的优越性有:大多数分子标记为共显性,对隐性的农艺性状的选择十分便利;基因组变异极其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组织的 DNA 都可用于标记分析;分子标记揭示来自DNA 的变异;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连锁;检测手段简单、迅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现在 DNA 分子标记技术已有数十种,广泛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基因组作图、基因定位、植物亲缘关系鉴别、基因库构建、基因克隆等方面。

2遗传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动物遗传育种学是动物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是用遗传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从遗传上改良动物,使其向人类所需的方向发展的科学,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动物资源的理论和方法。

遗传学的原理用于育种规划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基于对遗传性状的预测,选择最理想的种畜;二是通过育种规划和交配系统生产最好基因型的商品动物。

育种所需的相关学科除遗传学外,还包括统计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经济学和其它学科。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更使育种工作如虎添翼。

动物遗传育种学是研究动物遗传规律、育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内容包括遗传的基本原理和育种原理和方法两大部分。

遗传原理部分主要研究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基础及分子遗传学基础等。

动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主要研究家畜家禽品种的形成,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生产性能测定,培育新品种、品系的理论和方法,杂种优势机理和利用,保证育种工作有效进行的规划,育种组织、措施,动物遗传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和保存。

2.1个体及亲缘关系的鉴定亲缘关系鉴定就是依据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化的DNA分型检测技术来综合评判争议个体之间是否存在亲生、隔代或其他血缘关系。

科学研究已证实,一个人从受精卵的形成开始,他(她)的基因型就已确定并终生不变。

因此,根据某个体遗留的生物学物证(如血液、精液、烟头、毛发等),通过DNA分型检测、比对和相应的理论计算,可以得出这些生物学物证是来自这个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2.2近交系动物的遗传监测近交系动物:近交系是指近交程度相当于20代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近交系数达98.6%以上、群体基因达到高度纯合和稳定的动物群。

近交系动物的育成是实验动物科学的一大进步,近交系动物的应用大大推动了遗传学、肿瘤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

有意识地从一个动物群体中选用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即有共同祖先的兄妹、母子、父女进行交配,此种近亲交配的方式称为近交(inbreding);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之间或亲代与子代之间交配培育而成的动物,称为近交系(inbred strain)动物;又称为纯系动物。

如BALB/c小鼠、C57BL/6J小鼠等。

近交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每个近交系从物种的整个基因库中,只获得极少部分基因,它们构成了该品系基因的遗传组成。

因而,每个近交系在遗传组成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具有独特的表现型。

各近交系之间的差异或大或小;它们可作为相应模型动物而应用于形态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研究。

正是由于每个近交系动物只代表种属的某些特质,因此,采用某近交系所作实验的结果往往不直接代表整个种属的反应,而须在多个近交系作动物实验,以增加其代表性。

为了确保每个近交系动物固有的生物学特性,适时进行遗传监测至关重要,国家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定每年至少对近交系动物监测一次。

所有的遗传标记,包括下颌骨测量、细胞学标记、免疫学标记,都可被用于近交系动物的遗传监测,较常用的是同工酶和蛋白质的多态性。

微卫星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子遗传标记.它具有在基因组中数量大、分布广、多态性丰富、易于检测、呈孟德尔共显性遗传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定位、构建基因组图谱、个体及亲缘关系鉴定、群体遗传结构与遗传关系的分析、监测育种和遗传操作效应、标记辅助选择及杂种优势预测等方面。

参考文献【1】遗传标记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上)贾永红,简承松《黄牛杂志》, 1998(06):45-46【2】遗传标记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下)贾永红,简承松《黄牛杂志》, 1999(1):50-56 【3】遗传标记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李善如,葛宝生,陈永福,张忠诚《中国畜牧兽医》, 1997(1):29-34【4】基因图谱的构建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柳淑芳杜立新《黄牛杂志》2000年01期【5】分子遗传学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与前景柯丽白张劳《草食家畜》2002年04期【6】微卫星标记及其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赵素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7】染色体STR遗传标记在亲缘鉴定中的应用李菁《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29(04):432-4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