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育种学最新
遗传学与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遗传学与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动物育种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人们通过选择优秀的个体进行繁殖,使得许多动物在性状和产品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
然而,传统的选种方法有一些缺点,比如效率低、时间长、成本高等等。
而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下,遗传学和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了动物育种的重要工具。
一、现代遗传学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基因的作用和遗传模式。
在动物育种中,人们可以通过遗传学的方法来选育出更为理想的后代。
1.1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地发现具有良好遗传品质的个体,有助于加快良种繁育的速度。
根据不同种类或性状的需求,可以进行不同方式的基因检测。
比如,针对繁殖母牛,可以进行乳脂肪产量检测,有助于选育乳脂肪产量更高的种牛;对于猪肉质的优化,可以进行猪肌肉品质、肌肉纤维类型等相关基因的检测。
1.2 标记辅助选择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是一种基于遗传标记的高效选育方法。
选育者可以通过筛选有特定基因标记的个体,以加速育种目标的实现。
定位到有关性状的基因,在选育过程中便可仅选育这些基因标记正常的后代,大大提高了选育的效率。
1.3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已经成为一种有着巨大潜力的育种方法,在动物育种中可以实现复杂性状的改良,进而选育更优秀的品种。
比如,科学家们使用CRISPR/Cas9技术,通过编辑猪的基因来使猪表达哺乳动物生成抗体的条件,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疾病免疫解决方案。
二、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除了遗传学,人工控制的生物技术也是动物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如人工控制繁殖、体细胞克隆等,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繁殖和基因的遗传性状,进而研发出更为优秀的种畜。
2.1 体细胞克隆体细胞克隆是一种通过核移植的方式复制获得一个完全一致的生物个体的技术。
通过对优秀的高产种畜动物进行细胞克隆,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自然杂交和随机突变等因素的干扰,使得后代质量更加稳定、优异。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杂交

第一节 杂交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杂种优势的利用 第三节 杂交育种
第九章 杂 交
第一节 杂交的概念和作用
杂交: 遗传学中一般把两个基因型不同的 纯合子之间的交配叫做杂交。在畜牧生 产中,杂交是指不同种群(种、品种、 品系或品群)之间的公母畜交配。
第九章 杂 交
杂交的遗传效应 1、群体杂合体频率增加、非加性效
3、杂交优势的利用 (1)亲本的选优提纯 (2)杂交组合的选择 (3)杂交工作的组织
第九章 杂 交
二、配合力测定与杂种优势的度量 1、配合力测定: 是指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
杂交优势的程度。 (1)一般配合力:一个种群与其它各种群杂 交所能获得的平均效果。由加性基因所形成。 (2)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种群之间杂交所 能获得的超过一般配合力杂种优势。由非加性 基因所形成。
3、育成杂交 用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品种 进行杂交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叫育成杂交。
第九章 杂 交
二、杂交育种的步骤
1、杂交创新阶段 2、自繁定型阶段 3、扩群提高阶段
第九章 杂 交
A与B两个种群的特殊配合力
= F1(AB)- ½[F1(A)+ F1(B)]
2、杂种优势的度量
H = (F1平均 – P平均)/P平均 x 100%
第九章 杂 交
三、提高杂交优势的措施
1、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 2、选定最佳杂交组合 3、建立专门化品系和杂交繁育体系
是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照育 种目标分化选择培育,每个品系具有某方面的 突出优点,在完整繁育体系内占据不同层次的 指定位置,承担专门的任务。分父系和母系。
个专门化品系由两个以上品种杂交育成, 通常也称合成系。由于这些品系各自按 某些性状的特定方向育成,相互间无亲 缘关系,从而能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 三系配套(鸡)与四系配套杂交效果比较
畜禽分子遗传育种技术的研究

畜禽分子遗传育种技术的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畜牧业中的分子遗传育种技术也在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分子遗传育种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生物体中的基因组和单倍型,预测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差异,有效促进畜禽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的提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畜禽分子遗传育种技术在畜牧业中的研究和应用。
一、分子遗传学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现代分子遗传学的进展为畜牧业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通过遗传标记技术,如单倍型分析、DNA序列分析和SNP技术等,可以研究家畜和家禽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的来源和遗传结构,以及个体间遗传差异的预测。
这些信息有助于育种者了解遗传结构的变异情况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并有助于预测劣性和基因缺失。
同时还可以运用分析策略将这些信息与生物学特性结合起来,以制定更好的育种计划。
例如,使用遗传标记技术,可以更准确地选择母畜和公畜,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换代效果。
二、基因组选择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基因组选择是产业中现代化的一部分,旨在利用DNA标记,直观地评估动物品质。
在动物组织中挑选出代表性的核苷酸序列,和与基因相关的表型表明,解决所有基因组选择相关的难题。
这些标记可以直接和目标基因相关联,从而减少了许多繁琐的代际和后代的复制工作。
根据标记的质量和数量,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单倍型,可以预测出不同个体间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差异,从而有效地改善动物品质,并提高畜禽条件下的适应性。
三、育种技术与现代养殖技术的结合随着畜牧业的现代化,育种技术并不能满足完全自然生产条件的需求。
无间断地通过养殖产业的生产实践,育种技术不断进化。
育种传统采用直觉和经验,猜测从繁殖到后代的内部相似度高低。
现代养殖机器的推广,带来了更多的数据评估机会,在这些技术评估中,复杂的统计算法可以识别一直未被观察的复杂相似群体间的复杂度。
在未来几年里,基于数据和广泛的统计评估,可以期望这些成果会有所增强。
四、基因编辑与分子遗传育种技术的整合基因编辑是一种新兴的生命科学技术,旨在通过更改DNA基因序列来直接改变动物品质。
奶牛育种新技术

奶牛育种新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奶牛育种也迎来了新的技术突破,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还有助于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和适应环境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的奶牛育种技术,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基因编辑技术是奶牛育种的一项重要突破。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精确地改变奶牛的基因组,以实现特定的育种目标。
例如,可以通过编辑奶牛的基因来增加其产奶量、改善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甚至提高奶牛对特定疾病的抵抗力。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力,还有助于减少对抗生素的使用,从而降低了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风险。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奶牛育种也成为一种热门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提供更准确的奶牛育种建议。
通过对奶牛的遗传信息、饲养环境和生产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选择适合的交配组合,提高奶牛的遗传质量。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监测奶牛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提高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除此之外,基于基因组选择的技术也在奶牛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因组选择是通过测量奶牛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来评估奶牛的遗传价值。
通过分析SNP与特定性状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奶牛进行繁殖,提高整个群体的遗传水平。
基因组选择不仅可以加速育种进程,还可以提高奶牛的遗传进展,从而提高产奶量和品质。
生殖技术的进步也为奶牛育种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体外受精技术可以将优良种牛的精子和卵子在实验室中结合,然后将受精卵移植到母牛的子宫中发育。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种牛的繁殖效率,还可以加速优良基因的传播。
另外,胚胎冷冻技术也可以延长优良种牛的繁殖寿命,提高种牛的繁殖效益。
奶牛育种新技术的出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和适应环境能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技术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如技术成本、道德伦理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遗传学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遗传学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近年来,各种新兴技术的应用对于不同行业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农业领域和动物育种领域来说,遗传学技术的应用更是让这些领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利用遗传学技术成功培育了许多高产、耐病、抗疫等优良品种的动物,毫无疑问,这些技术的不断应用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动物育种行业。
遗传学技术是指以分子遗传学为基础,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对于生物遗传序列进行操作,以达到育种改良的目的。
而动物育种中最常用的遗传学技术分别有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选择技术、基因序列比对技术等。
接下来我们一一来看看它们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1、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遗传学技术,它可以通过编辑生物基因序列,精准地改变细胞中的DNA,甚至是改变整个物种的生物特性。
对于动物育种来说,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于动物性状和性能的精准改良。
例如在饲养用猪中,猪基因编辑技术被用于制作人类肝病血清,而在养殖领域则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改善鸡蛋生产量、蛋壳硬度和冷适应能力等指标。
2、基因组选择技术基因组选择技术是基于现代分析平台的高通量测序和基因组学技术,用来分析大量基因组数据的技术。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数万个基因组位点进行测序和分析,从而得到对于动物遗传特性的诸多参数和指标,例如遗传连锁、遗传隔离、多性状遗传等等,从而筛选出优良的个体,作为后代的选舞台。
基因组选择技术可以帮助养殖业从遗传学角度优化生产,大大缩短了育种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反复交配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3、基因序列比对技术基因序列比对技术通常应用于深度测序、基因组重测序和SNP 筛选等方面。
它通过比对物种的基因序列,筛选出对于疾病、品质以及腐败等问题所负责的基因序列,然后再通过基因编辑、CRISPR-Cas等技术将这些序列进行编辑、修补和移位,以达到改良目的。
基因序列比对技术在动物育种领域的应用,使得动物能够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抵御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动物育种知识点总结

动物育种知识点总结动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繁殖的方式,以改良动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提高动物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的目的。
动物育种是动物遗传改良的基础,它在提高产量和品质、优化品种结构、改进遗传性状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动物育种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包括遗传原理、繁殖技术、遗传改良方法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动物育种知识点。
一、遗传基础知识1.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主要包括DNA和RNA。
它们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的关键物质,能够通过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生物的性状。
2. 基因: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性状。
在动物育种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繁殖来控制基因的分布和频率,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同一物种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在动物育种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交配来利用遗传变异,以实现遗传改良。
4.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动物育种中最基本的遗传规律,它包括隐性遗传、显性遗传、分离定律等。
了解这些规律对于选择优良遗传性状的动物是非常重要的。
5. 遗传效应:遗传效应是指基因对个体性状的影响程度。
在动物育种中,我们要根据不同遗传效应来选择优良品种。
二、繁殖技术知识1.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一种通过人为干预实现动物繁殖的技术,它可以提高种畜资源的利用率,保持种畜品质等。
在动物育种中,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2. 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是一种通过在不同个体之间移植胚胎来实现繁殖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高质量个体。
在动物育种中,利用胚胎移植可以加速品种的改良。
3. 优生优育:优生优育是指通过营养、管理等措施,促进种畜生长发育,提高生殖力和抗病能力的技术。
在动物育种中,优生优育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品种的遗传表现力。
4.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生物基因进行精确修改来实现遗传改良的技术,它可以精确地改造动物的遗传结构。
在动物育种中,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育种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动物繁殖新技术

动物繁殖新技术
动物繁殖技术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旨在帮助养殖场和其他有关的机构和组织及时生产出优质的动物,从而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传统的动物繁殖技术利用自然界的免疫机制和繁殖机制来实现新的动物。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动物繁殖新技术也在不断出现。
克隆技术是最受欢迎的动物繁殖技术之一。
它可以复制任何受改良品种的动物,这些有改良品种遗传特征大大超过普通品种。
克隆技术也可以用来恢复未来消失的物种,但技术尚处于实验阶段。
另一种新型繁殖技术叫做外源性调节技术,也称为“诱导可培育性”或“剪接合成”技术。
它可以通过将外壳和体格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来产生各种正常或进步的动物,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养殖场的产量。
除此之外,这种技术还可以用来培育一些抗病菌的品种,从而促进养殖业未来的发展。
最新的动物繁殖技术是基因编辑技术,它可以通过对动物基因的调整和篡改来调节某些基因,或者让一些动物具备某种特殊的特质和属性。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生产出抗病菌和体重较轻的动物,这些动物可以更好地运输和饲养,从而提高养殖场的收入。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动物繁殖技术不断被研制出来,这些技术提高了养殖场的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未来动物养殖业的发展。
宠物繁殖的繁殖技术进展

宠物繁殖的繁殖技术进展近年来,宠物繁殖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展,这使得宠物繁殖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和精准化。
本文将介绍宠物繁殖的最新技术,并探讨这些技术对宠物市场的影响。
一、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是宠物繁殖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通过人工授精,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繁殖,避免一些不良基因的传递。
人工授精技术不仅提高了繁殖效率,而且减少了遗传病和其他潜在病害的传播。
同时,人工授精技术也可以帮助解决某些动物天性不适合自然交配的问题,保证了优良基因的传承。
二、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宠物繁殖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通过CRISPR-Cas9技术等,可以在宠物的基因组中进行精确的修改。
这使得宠物品种的基因优化变得更容易。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使宠物免疫力更强、生长速度更快、性格更稳定等。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能够治愈某些遗传性疾病,有效预防病害的传播。
三、胚胎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是宠物繁殖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通过胚胎移植,可以将经过优化的胚胎植入到合适的母体中发育,以提高繁殖效率和品质。
胚胎移植技术可以使得宠物繁殖者在同一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质后代,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四、遗传筛选技术遗传筛选技术是宠物繁殖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通过遗传筛选,可以检测和排除携带有害基因的个体,从而减少遗传疾病的传播。
遗传筛选技术使宠物繁殖者可以在繁殖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宠物品种的基因质量,增加了种质优化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宠物繁殖的繁殖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人工授精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和遗传筛选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宠物繁殖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和精准化。
这些技术的发展对宠物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宠物品种的优化程度,保证了宠物品质的稳定性,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宠物繁殖技术将会有更多令人期待的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遗传育种学最新————————————————————————————————作者:————————————————————————————————日期:ﻩ第二章 通径系数1、父子之间的相关为(0.5);母女之间的相关为(0.5);叔侄之间的相关为(0.25);祖孙间的相关为(0.25)2、全同胞之间的相关为(0.5);半同胞之间的相关为(0.25)3、表示通径线相对重要性的数值称(通径系数);表示相关线相对重要性的数值称为(相关系数)4、自然界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关系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平行关系,另一种是(因果关系) 5、简述通径链的追溯原则。
(1)先退后进;(2)在一条连接的通径链内最多只能改变一次方向;(3)邻近的通径必须以尾端才能与相关线相连接、一条通径链最多只能含有一条相关线、不同的通经链可以重复通过一条相关线;(4)追溯两个结果的所有通径时应避免重复。
6、老李(X )有个亲侄子(Y ),侄子又有了个儿子(Z),根据三者关系画出一个谱系,并求X 与Z 的相关。
解:X Y Z125.0)2/1()2/1(44)(=+=XZ R第三章 群体的遗传组成1、解释下列名词孟德尔群体、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随机交配孟德尔群体:个体间能相互繁殖的群体,它们享有共同的基因库,群体遗传学所研究的群体均为孟德尔群体。
基因库:指群体全部遗传基因的总和。
基因频率: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
基因型频率:指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
随机交配: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的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的性别的个体交配的 概率相等 。
2、一个性状的遗传性不仅决定于基因,更直接的决定于(基因型)。
3、群体遗传学的交配系统包括(随机交配、选型交配、近交)而没有杂交。
4、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平衡群体中,杂合子的比例其值永不超过(0.5)。
5、在一个平衡群体中,对于一个稀少的等位基因而言,稀少基因的频率下降10倍,则杂合子频率与稀少基因纯合子频率的比值(增加10倍)。
6、一个孟德尔群体是个体间能相互繁殖的群体,它们享有共同的(基因库)。
7、就畜禽个体而言,完全不加任何选配而绝对随机的交配(比较少)。
8、简述哈代-温伯定律的要点。
(1)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因频率一代一代始终保持不变;(2)任何一个大群体,无论其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一对常染色体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就达到平衡状态,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后一代一代随机交配下去,这种平衡状态始终保持不变;(3)在平衡状态下,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的关系是D=p 2,H=2p q,R=q 2。
9、决定兔毛色的基因中有三个等位基因。
其中C 对c h和c 都是显性,ch对c 呈显性,C C、C ch 和Cc 都表现全身有色,c h c h和c hc 都表现为“八黑”,即所谓喜马拉雅型,cc 表现为白化。
江南种兔场中,全色兔占75%,八黑兔占16%,白化兔占9%,求C 、c h和c 三种基因的频率。
解:2.03.05.0113.009.05.05.015.009.016.01)1()(22222=--=--=====-==+=+=--=+=++=+r p q A r p A H p p r q r qr q A H第四章 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1、名词解释适合度、遗传漂变、迁移适合度是指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下一代子女的供给比例,又称为留种率。
遗传漂变是指在一个有限群体中,特别是在一个小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由于抽样误差引起的随机波动。
迁移是指一个群体的个体迁移至另一群体并与另一群体的个体随机交配,导致(基因流动)的现象。
2、一个生物群体的基因频率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受到某种因素的(干扰)3、遗传漂变引起的等位基因变化值(可预测的),变化的方向(不可预测),实际工作中(引种、选种、留种、分群、建系)都会产生遗传漂变,而保种不会引起遗传漂变。
4、鸡的血液型遗传研究表明,B 位点的杂合个体在很多方面优于(纯合型)5、(突变)是所有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和进化的原始材料。
6、(同型交配/近交)可使得基因频率保持代代不变,可以改变后代群体的基因型频率7、动物中的雌雄同体现象属于完全(同型交配)。
8、一个由1500只母鸡组成的蛋鸡群体,某基因a 的频率q=0.5,另一个由100只公鸡组成的蛋鸡群体,q=0.3,公母鸡混群后整个群的a 的频率为(0.49)9、某地1982-1984年猪群中引起Dem at osis Vegetans 病的基因频率为0.1195,如果每代全部淘汰隐性纯合子,10代后该基因的频率是多少?多少年后才能把该基因频率降低到0.05?解:121195.0105.0111=-=-=q q n n 05444.01195.0*1011195.01=+=+=nq q q n10、徐州某地猪群中引起Demato sis Ve geta ns 病的基因频率为0.2,如果每代全部淘汰隐性纯合子,5代后该基因的频率是多少?如果期望该基因频率降低到0.05,需要多少世代连续淘汰?解11、在一个拥有150只乌骨鸡的鸡群中,丝毛鸡120只(由隐性基因控制),正常羽鸡30只。
若对正常羽鸡淘汰率80%,问经一代选择后隐性基因的频率上升多少?解:8944.0150/120==q9749.0)8944.01(*8.01)8944.08944.0(*8.08944.0)1(1)(22221=----=----=q S q q S q q 0805.08944.09749.01=-=-=∆qq q 11、简述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1)突变; (2)选择;(3)迁移; (4)遗传漂变;(5)杂交(交配系统)152.0105.0111=-=-=q q n n 1.02.0*512.01=+=+=nq q q n第五章数量性状1、名词解释累加作用、育种值累加作用是指多基因总效应等于各基因效应的之和。
育种值是指由后代的平均基因型值也可以判断上代个体所携带的基因平均效应的总和。
2、育种值是(可以度量的)3、属于质量性状范畴的是(A)A、家兔的毛色B、鸡的产蛋量C、牛的泌乳量D、猪的产仔数4、属于数量性状范畴的是( A)A、牛的泌乳量B、鸡的羽色C、家兔的毛色D、牛的角5、简述微效基因或多基因的特点。
(1)累加作用:多基因总效应等于各基因效应之和;(2)倍加作用:每个基因的效应成倍数值增加;(3)无显性;(4)定位难。
第六章 遗传参数1、三大遗传参数是指遗传力、 和重复力。
2、遗传力是指亲代传递其 遗传特性 的能力。
表示遗传力是(PA V V )遗传力的高低并不代表畜群品质的(好坏 )3、由半同胞的表型相关估计遗传力得h 2=(4 r (H S) );由全同胞的表型相关估计遗传力得h 2=(2 r(F S) );由亲子间的表型相关估计遗传力得h 2=2 r (op )4、重复力是同一个体同一性状多次度量间的组内(相关系数 ),不代表不同性状间(相关程度);只能度量一次的性状(无重复力);重复力是遗传力的(上限)。
p875、重复力就是总的表型方差中一般环境方差和遗传方差 所占的比例。
6、从育种学角度看,遗传相关实质上是性状( 育种值 ) 之间的相关。
7、根据通径分析,可将表型相关剖分为遗传相关和(环境相关 )8、不同环境下数量性状表型值是(有差异)9、简述遗传力的主要用途。
(1)预测选择效果;(2)估计动物的育种值;(3)确定选种方法;(4)制定综合选择指数。
10、简述重复力的主要用途。
(1)判断遗传力的正确性;(2)确定性状度量次数;(3)估计动物的可能生产力;(4)估计多次度量均值的遗传力。
11、简述遗传相关的主要用途。
(1)间接选择;(2)制定综合选择公式;(3)揭示性状间的真实关系;(4)比较不同环境下的性状表型值。
12、新扬州鸡平均蛋重55g ,重复力0.8。
母鸡三次测定结果是56g、57 g、56.5 g 。
利用重复力,求解这只母鸡的蛋重。
6.56558.0*)13(18.0*3*)5535.565756()1(1)(=+-+-++=+-+-=P r n nr P P P e e n第七章阈性状遗传参数1、阈性状是指(呈非连续分布、由多基因控制、且不服从孟德尔溢出啊你规律,至少有一个内在的正态分布和k个非连续表现状态分布的性状)。
2、如果一阈性状有k个状态,则相应地(k-1个)阈值。
A.k个 B.k-1个C.k +1个D.k2个3、常见的阈性状有(死亡率、发病率、双高率、难产率)第八章近交与杂交的遗传效应1、全同胞交配所生子女的近交系数为(25%)(设F A=0)亲子交配所生子女的近交系数为(25%)(设FA=0)2、亲缘关系有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两种。
3、杂种优势是指杂交所生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适应性、抗逆性以及(生产力)诸方面都比纯种有所提高。
4、因近交而导致群体均值下降即为(近交衰退)5、简述显性学说的要点。
显性学说认为,在生物的基因库中存在不少隐性有害基因或不利基因,其在数量性状上表现为效应值低于等位的显性基因。
杂合子中由于显性基因的存在,隐性基因的作用被不同程度的消除或掩盖,因而杂种就表现出杂种优势。
6、简述超显性学说的要点。
超显性学说认为,杂种优势来自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杂合子的基因型值超过任何纯合子。
纯合子中没有一个个体的基因型值与一代杂种相同,只要基因型纯合化,基因型值就下降,所以F1的基因型值根本不能固定,因此杂种优势完全不能固定。
第九章基因型与环境互作1、互作效应的分析法有(重复力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相关分析法)2、一般而言,环境变异可分为可预测变异和(不可预测变异)第十章动物生产与育种1、鸡的祖先是(原鸡)鸭的祖先是(野鸭)鹅的祖先是(野雁)中国鹅——鸿雁;欧洲鹅——灰雁猪的祖先是(野猪)骆驼的祖先是(始驼)而不是原驼家鸽的祖先是(原鸽)狗的祖先是(狼)黄牛的祖先是(原始牛)2、简述动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
(1)研究动物的起源、驯化以及品种的发展史,保护品种资源和研究开发利用动物遗传资源;(2)研究动物的重要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生产性能的测定; (3)研究动物改良的新理论、新方法;(4)培育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品种、新品系;(5)研究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措施。
第十一章动物品种1、解释下列名词原始品种、单系、地方品系、群系、专门化品系原始品种是指在农业生产水平较低,饲养管理粗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选择形成的。
单系:以一头杰出系祖发展起来的品系。
地方品系:具有突出优点和(遗传稳定)的品系。
群系:以优秀个体组成的群体进行闭锁繁育所形成的具有突出优点的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