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名著《朝花夕拾》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名著《朝花夕拾》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名著《朝花夕拾》一、填空。

(每空3分,共30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3.《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4.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5.《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6.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的照片他的老师藤野先生。

7.《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阿长和衍太太。

8. 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无常》。

二、选择题。

(将答案填入下面表格中,每题3分,共45分。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C.学医太难D.要拯救国民的精神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A.一件B.两件C.三件D.四件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5.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A.一对蚂蚁B.一对蟋蟀C.一包苦菜D.都不是6. 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哪篇文章中提及。

A.《范爱农》 B.《琐记》 C.《藤野先生》 D.《无常》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总复习——成语释义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总复习——成语释义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总复习——成语14《背影》触目伤怀chùmùshānghuái: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

祸不单行huòbùdān xíng: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行,到来。

不能自已bùnéng zìyǐ: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情郁于中qíng yùyúzhōng:感情积聚在心里。

郁,(忧愁、气愤等)积聚;15《白杨礼赞》妙手偶得miàoshǒu ǒudé: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偶得:偶然得到。

坦荡如砥tǎndàngrú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

潜滋暗长qián zīàn zhǎng: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

潜:暗中,隐藏;滋:生长。

恹恹欲睡yānyān yùshuì: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恹:精神萎靡的样子欲:想要旁逸斜出páng yìxiéchū: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不折不挠bùzhébùnáo: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折:屈服;挠:弯曲。

参天耸立cāntiān:高高地直立,形容山或者建筑物很高,直入云霄。

参天,指高悬或高耸于天空。

纵横决荡zònghéng juédàng: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荡:冲杀。

16《散文两篇》无能为力wúnéng wéi lì: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17、昆明的雨连绵不断liánmiánbùduàn: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八年级l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l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l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1.文言文阅读在八年级语文上学习文言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文言文风格独特,语言古雅,很多同学可能不容易理解。

为了更好地阅读文言文,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1)了解句法结构:文言文的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需要从词语、短语和句子层面分析理解。

(2)理解词语用法: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如文言文中的“尔”、“乃”、“兹”等词,需要通过上下文理解含义。

(3)掌握上下文关系:文言文阅读注重上下文的关系,需要通过文后注释或上下文推理理解文意。

2.语文修辞修辞是语文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法,是优美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同时,还要学会辨析不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加深对语言表达的理解。

3.古代诗歌鉴赏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学生需要学习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同时,还要学会欣赏古诗词的韵味,感受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4.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含文学名著、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理论等知识,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掌握不同文艺形式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时期文学的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5.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小说等,同时还要注意写作的结构、逻辑和语言表达技巧,以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涵盖了文言文阅读、语文修辞、古代诗歌鉴赏、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学生需要认真掌握,多加练习。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到,。

4.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5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6作者为什么说小溪“明灭可见”?7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8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

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

(限在40字以内)9.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10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

假如我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

我的职业创意:11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①我们学过不少描写山水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写水之清的句子摘录下来并作点赏析。

我的积累:我的赏析:②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时,亦不乏优美的描绘山水的文章,我们学过他的《三峡》;柳宗元的山水之作更为后人称绝,请你试从我们学过的二人的作品,谈一谈他们的山水文章的各自特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积累与运用及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积累与运用及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积累与运用及答案期末专项复—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缥碧(piǎo).B.锃亮(zèng).C.簇拥(cù).D.倔强(jué).A.曦月(xī).C.瞥见(piē).研究(XXX).长髯(rán).地穴(xuè).XXX(qí).殷切(yīn).遒劲(qiú).椽子(chuán).窠巢(kē).默契(qiè).怯怯XXX(què).横柯(kē).辟邪(bì).料峭(qiào).汲取(xí).舷窗(xuán).暴涨(zhǎng).一丝不苟(gǒu).抑扬顿挫(cuò).飞漱其间(shù).恹恹欲睡(yān).猝然(cù).XXX(chèn).畎亩(quǎn).呜咽(yè).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B.愠怒(yùn).D.迸溅(bìng).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XXXB.娴熟C.隧道D.蹒跚崎岖沸腾纪念星辰悬泉瀑布眼花潦乱按辔徐行鸢飞戾天藏污纳垢横渡长江别具匠心旁逸斜出4.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XXXB.序幕C.琐屑D.XXX顶梁柱易拉罐直钩钩密匝匝XXX青荣峻茂无动于衰巧妙绝轮远程跋涉自出心裁杳无消息妙手偶得5.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hào hàn 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2)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èzhì__________________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3)XXX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群众解放军好似cuīkūlāxi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默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解析版)

默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解析版)

默写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补全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常常会走向衰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借菊花表现诗人闲适淡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携玉龙为君死铜雀春深锁二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应注意易错及重难字词,如“提携”“铜雀”“拂士”“悠”;要注意“二乔”不要写成“二桥”,“见”不要写成“现”。

2.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3)自古以来,“诗言志”,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载体、心意的寄托。

如《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借花草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4)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老骥伏枥烈士暮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鉴赏汇编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鉴赏汇编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鉴赏汇编( 一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分)【答案】描绘了一幅牧人驱赶着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许多猎物回归家园的晚秋牧归图,渲染了牧歌式的田园氛围,使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答题时首先具体描绘出诗中所展现的画面,再分析这样描绘所起到的作用即可。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3分)【答案】尾联巧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典故,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避世退隐的心志和苦闷、惆怅孤寂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情感。

答题时重点理解尾联所用的典故及典故的用意身分析其所使用的典故、直抒胸臆等艺术手法身最后答出尾联表达了诗人避世退隐的心志和苦闷、惆怅孤寂的情感即可。

(二)黄鹤楼崔颤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的“历历”“萎萎”两词分别描绘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2分)【答案】“历历”写出了汉阳一带树木清晰鲜明的特点:“萎萎”写出了芳草十分茂盛的样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解题时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身结合语境身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

“晴川”指的是晴日照耀沙洲身“汉阳树”是指树木身“历历”是指看得很清楚身突出树木在晴朗的天气显得清晰鲜明。

“萎萎”是形容芳草的身指芳草茂盛。

2.尾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3分)【答案】尾联描绘了眼前盛景,展现黄昏时江面烟波浩渺的景象,此时鸟已归巢、船已归航,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情景交融。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此处的“景”是指黄昏时分身面烟波浩渺身此时的船只和鸟儿都要回家身诗人被眼前的景物所感动身联想到自己漂泊在外身不由得生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专项复习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组合训练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专项复习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组合训练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专项复习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组合训练含参考答案组合训练(一)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②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⑤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⑧《野望》中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诗句是“徙倚欲何依”。

(2)默写王维的《使至塞上》后四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_________,_________。

cháng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遂。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璀璨(càn) 心弦(xián) cháng(徜)徉(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拔”改为“拨”“遂”改为“邃”(3)“潜移默化”的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孜孜求索”中,“孜孜”的意思是勤勉,不懈怠。

(4)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横线处续写一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一】她像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示例二】她像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作者后来修改的名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一)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姓名: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A 杀戮(l ù) 烧灼(zhu ó) 琐屑(xu è) 吊唁(y àn )B 纤(qi ān )细 愧怍(zhuò) 滞(zhì)笨 匀称(ch èn )C 轩榭(xi è) 丘壑(h è) 嶙峋(lín xún ) 瑰(gu ī)宝D 休憩(qì) 劫(qi è)难 殷(y īn )红 绚(xu àn )丽2选出加线词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 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仓俗,绘画尚少诗意。

(粗俗鄙陋)B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震悚起来。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C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也是白托!(言行守旧,不合时宜)D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经过处理的动、植物或矿物的实物样品)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

但由于设计师处理得 ,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 ,并不感到怎样 。

A 巧合 井然有序 空阔 B 巧妙 井然有序 空旷4按要求默写填空(9分) C 灵巧 截然不同 空荡 D 精巧 天衣无缝 空虚(2)《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

5.阅读线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2分)目前每天有7% 的美国人要去“麦当劳”,每年有96%的美国人光顾过“麦当劳”,它的连锁店已遍布全世界。

它的经营者克拉克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里的20位巨商之一。

经研究,他们将柜台高度设计为92厘米,这样顾客给钱感觉最方便。

他们的可口可乐均为4℃,面包均厚17厘米,这样口感最佳;每4分钟出一炉24个汉堡包。

“麦当劳”的洗手间干净清洁,且必须设在后门入口处,可不经柜台到达,以免除不购物者的尴尬。

“麦当劳”的儿童乐园,设计更是独具特色。

在香港,“麦当劳”的清洁工多由一些智障者担任。

他们在楼梯、地板上擦了又擦,既美化了环境,有提高了做人的信心。

请回答:“麦当劳”的成功包含着怎样的精神或理念?用一句简练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

6.口语交际(3分)根据下面语境,按要求答题班里的“小书法家”小丽正在书写一幅参赛的书法作品。

大功即将告成。

毛手毛脚的小映突然凑上来碰到了小丽的手,一幅书法作品立即惨不忍睹。

小丽生气的瞪了小映一眼。

小映赶忙道歉,见小丽还在生气,又莞尔一笑,说:“微笑是人类最好的表情。

”(1)小映这句话的意思是:(2)假如你是小丽,你会对小映说:7.仿写例句。

例句: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仿写:(2分)8.综合性学习(3分)(每题1分)当101岁的巴金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时,不仅意味着一个文学大师的离世,也代表着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师群体的集体谢幕——2005年10月17日,排名第四的巴金成了“鲁郭茅巴老曹”中最后一个告别者。

这是一个在中国传播了50年的概念:从上个世纪50年代始,在几乎所有的主流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都将他们尊称为大师级的现代作家,统称为“鲁郭茅巴老曹”。

在随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段中,“鲁郭茅巴老曹”也成了“现代中国经典作家”的同义词。

然而,大师终将离去,作为“鲁郭茅巴老曹”中最后一位健在者的巴金终在101岁高龄安然而逝。

逝者长已矣。

让我们对这六位大师致以他们应得的敬意。

(1)请列出“鲁郭茅巴老曹”六位现代作家的姓名。

(任写三个即可)(2)巴金逝世后,有人为他拟了一幅挽联:“激流奋进一家成春秋,爱情普济心电散雾雨。

”你能说出这幅挽联有什么特点吗?(3)给这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①②③10这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2分)11下面说法哪一种符合文章原意()(3分)A因为永定河经常发大水,所以卢沟桥采用了连拱的结构。

B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10个桥墩把11个石拱连成一个整体。

C卢沟桥的桥面是用8米宽的石板砌成的,这也是卢沟桥结构坚固的原因之一。

D桥面的两旁有石栏石柱,上面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12读文中加线部分,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4分,每题2分)①从表达方式看,这段话运用了()A说明 B描写 C议论 D抒情②从表达效果看,这段话属于()A生动说明 B平实说明 C事理说明 D事物说明13这段文字中加线的“约”、“几乎”两个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二)阅读选文,完成14—18题(14分)听泥土说话查一路(1)儿子失败了,带着沮丧从那个城市回来。

母亲是个哑巴,从菜园里回来,见了儿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划着,又觉得比划不清。

于是,将准备放下的锄头又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递给儿子。

2)这一夜,儿子没睡。

月光照在方桌上,方桌上放着那块泥土。

儿子望着泥土出神。

后来,他仿佛感觉到泥土在跟他说话。

是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输光了一切,家乡的泥土输不掉。

就算不被任何城市收留,这块泥土会接纳他。

就算失败如影相随,只要是块泥土,播下种子总有发芽的机会。

儿子看着泥土一夜没睡,对着月光想了一夜。

(3)第二天,儿子走了,。

(4)带上那把泥土上路。

儿子的心如泥土般踏实,性格如泥土般坚韧,待人如泥土般诚恳,为人如泥土般坦荡。

(5)十年的挣扎、打拼,儿子成功了。

一身光亮从城里回来,得意洋洋。

(7)一如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月光照亮了儿子屋里的小方桌和方桌上这块新的泥土。

眼前的情景让儿子想了又想,又和泥土对了一夜的话。

泥土永远处在低处,所以不会从高处落下来,跌得很痛。

月光下,只有泥土黑漆漆一片,它不以光亮示人,它的光芒永在内心,才有质朴浑厚的力量。

泥土不会因为身处山峰而自傲,也不会因为身处低谷而自卑。

每一块泥土都很自然、平静、从容,所以才如此博大、深厚。

(8)第二天,儿子走了,带着深深的羞愧。

(9)从此,儿子处世如泥土般低调,性情如泥土般内敛,为人如泥土般虚心,对待成败得失泥土般自然、平静和从容。

(10)几年之后,与儿子同时发迹的伙伴,三三两两地从很高的位置掉下来,跌得很痛。

只有儿子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11)“发迹之后,我就扔掉了那把土。

不过,好在失败之前,母亲送给了我这把土。

”儿子常对朋友们说,“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

”14文章构思巧妙,两次写儿子在不同经历中倾听泥土说话,第一次是在听到的是:第二次是在时倾听,听到的是:。

(4分)15文中的“泥土”仅仅是指自然界的泥土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16阅读全文,仿照第(8)段,在第(3)段的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2分)第二天,儿子走了,17.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的深刻含义。

(2分)18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分)材料一:昔有孟母,为儿成才,三迁居地;更有岳母,苦心刺字,教儿“精忠报国”。

材料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材料三:有一对年轻父母,在空中缆车坠毁的瞬间,擎起爱的双臂,将儿子高高托起。

父母不幸遇难,儿子的生命却保住了。

你的探究结果:(三)阅读选文,完成19—23题(12分)荒漠化——不能回避的问题今年春夏之际,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荒漠化问题的关注。

何谓荒漠化?1990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召开的荒漠化评估会议上,指出当今荒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资源损失(如沙漠暴),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地表出现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地表形态(如沙丘)等。

沙漠化,习惯上也叫沙化,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指非沙漠地区形成新的沙漠的过程。

一般,因天然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其演变过程非常缓慢。

例如气候干旱化,往往要经过几百年或上千年的时间,而人为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可造成严重后果。

之所以会出现沙漠化,是因为具备了沙漠化的物质基础——沙。

这些沙原来由于草本植物或灌木的覆盖,或者有“沙漠结皮”的存在,是相对稳定的;而一旦地表植被或地表覆盖物被破坏,这些沙子就会流动起来,构成危害。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3.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5%,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等地,其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98.5%。

在全国的荒漠化土地中,土壤类型以沙为主的有173.97万平方千米。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沙漠化面积或沙化面积,占我国土总面积的18.1%,或者全部荒漠化面积的66%。

我国荒漠化类型可分为风蚀(因风力造成的土壤损失)、水蚀(即通常理解的水土流失),盐渍化(土壤损失少,但土壤里增加了过量的盐分,使得植物难以生存)和冻融(因土壤结冰和融化过程造成的土壤流失)四大类型。

这些荒漠化类型的面积及其在土壤荒漠化因素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风蚀183.9万平方千米,占69.8%;水蚀25.9万平方千米,占9.8%;盐渍化17.4平方千米,占6.6%,冻融占13.8%。

产生荒漠化的原因不外乎天然和人为两种,就自然原因而言,就形成荒漠化的天气条件和地质条件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因干旱和强风,我国历史上就经常出现强烈的沙尘暴,其中北京地区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沙尘暴记录出现在公元440年,然而,今天出现的荒漠化多与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有关,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叠加上短期气候振动的干旱少雨,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

因此,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作用引起的。

当前,我国必须采取一切有针对性的科学措施,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生物工程,恢复生态自然,才能有效防治土地荒漠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9下列对“荒漠化”内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A. 荒漠化是当前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具不能回避的问题。

B. 荒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

C. 荒漠化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过程。

D. 荒漠化是土地的生物多样性下降井出现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地貌形态的表现。

2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2分)A. 土地退化就是荒漠化的最终结果。

B. 如果沙地表面的植被不被破坏就不会发生沙漠化。

C. 我国荒漠化面积已接近全国总面积的1/3,且仍在扩大。

D. 荒漠化的形成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1文章主要写了哪四层意思?是按什么说明顺序写的?(5分)22请举例说明文中所采用的两种说法方法及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