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_T_566-1995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带电作业用提线工具通用技术条件

带电作业用提线工具通用技术条件

带电作业用提线工具通用技术条件1主题容与适用围本标准规定了带电作业提线工具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 110—500 kV带电更换悬垂绝缘子串提线工具。

2引用标准GB311.1—83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2—311.6—83高电压实验技术GB311.7—88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5129.5—85环氧层压玻璃布板GB5131.2—85环氧层压玻璃布管GB13034—91带电作业用绝缘滑车GB13035—91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GB13398—92带电作业用绝缘杆通用技术条件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QJ502—80铝合金、铜合金锻件技术条件YB3205—80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YB3206—80机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YB3207—80锻件通用技术条件YB3212—80热处理件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提线工具用以取代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强度和其承受的机械负荷,由两端金属挂具、长度调整机构和中间绝缘部件构成的提吊导线的工具的总称。

4分类提线工具可根据中间绝缘部件材形选择的不同,分为管、棒、板及绝缘绳索等四类。

5技术要求5.1一般要求5.1.1用于制造带电作业提线工具的原材料应预先检验。

5.1.1.1提线工具端部的金属部件应选用 LC4铝合金材料或超过其性能的材料, LC4铝合金材料应符合 QJ502的规定。

5.1.1.2提线工具中间绝缘部件,板类制件要符合 GB5129.5的规定;管类制件要符合 GB5131. 2的规定;绝缘绳索的材料要符合 GB13035的规定;棒类制件不低于 GB5129.;的规定。

5.1.1.3长度调整机构的选材及其检验可根据结构的具体设计要求规定。

5.1.2提线工具中,凡铝合金材料制件均应做表面阳极氧化处理。

绝缘层压类材料制件成件后,加工表面应进行绝缘处理。

管类制件的孔必须进行绝缘处理。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DTZY22-Z 型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电能表专用集成电路、永久保存信息的不挥发性存贮器、红外通讯、汉字大画面液晶显示等多项技术。

该表集众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有功、无功双向分时电能计量、分相双向计量、需量计量、功率因数计量、显示和远传实时电压、电流、功率等,并实现用户的预付费功能,又可灵活预置多种功能:超负荷报警和自动断电、缺相报警、缺相情况记录、自动抄表等。

以手持电脑为媒介实现用户与供电部门计算机的信息传输。

本表还具有双RS485接口,方便电力部门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

并采用多种软件、硬件抗干扰措施,保证电表可靠运行,从而适应了电力部门对用户有效及时地现代化科学管理需求。

1.1、性能 1.1.1、电能表的线路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以较大的环境允差为依据,因此可保证整机长期稳定工作。

精度基本不受频率,温度、电压变化影响。

整机体积小,重量轻,密封性能好,可靠性较其它同类产品有明显提高。

1.1.2、经过严格的安全认证,可通过远程对电能表进行远程拉、合闸控制和时段等参数的设置,进而对用户的用电实施远程管理。

1.1.3、当电源失电后,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可以保证内部数据不丢失,日历,时钟、时段程序控制功能正常运行,来电后自动投入运行。

在电能表端钮盒上设置有光电耦合脉冲输出接口,以便于进行误差测试和数据采集,脉冲输出常数与标牌标志的表常数一致。

1.1.4、电表运行信息可由手持电脑、 RS485 接口两种媒介传输,电力部门可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自行选择一种或多种传输方式。

电能表通讯规约符合DL/T645 。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 4 -二、原理与主要技术参数: A 、B、C三相电压、电流信号经专用电能表高速集成电路处理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息后,计算出各相电压、电流、功率、电能,CPU 中央处理器通过SPI 口读取有关数据量,并通过程序处理求出各总电量、费率电量、需量、功率因素等。

LandisGyr多功能电表技术规范

LandisGyr多功能电表技术规范

A三相GPRS多功能电能表技术规范1 通用条款1.1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三相GPRS多功能电能表的订货和验收。

1.2 引用标准GB/T17215—1998 《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GB/T15284—1994 《复费率(分时)电度表》DL/T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DL/T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98—1999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DL/T566—1995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Q/GDW 129-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Q/GDW 130-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1.3 本技术规范不是设备技术要求的全部内容,没有提到的技术条件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执行。

2 专用条款2.1 技术要求2.1.1 参比电压U n:3×57.7/100V,3×100V ,3×220/380V工作电压范围:0.7U n—1.2U n,在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应能承受1.9U n 4小时不损坏。

2.1.2 电流范围I b:1.5(6)A在1.5倍最大电流长时间运行情况下电能表不损坏。

2.1.3 参比频率:50Hz频率范围:50Hz±5%2.1.4 准确度等级:0.5S级,出厂误差在±70%以内。

2.1.5 参比温度:23℃工作温度:-25℃——+55℃极限温度:-30℃——+60℃2.1.6 环境湿度:<95%(不凝露)2.1.7 功耗:2.1.7.1在参比电压、参比温度和参比频率下,电能表电压线路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不应超过2W和5VA。

2.1.7.2在参比电压、参比温度和参比频率下,电能表电流线路的视在功率不应超过1VA。

2.1.8 时钟准确度在参比温度及电压范围内,内部时钟准确度优于0.5S/d。

2.2 机械和结构要求2.2.1 电能表的设计和结构应能保证在额定条件下使用时不引起任何危险。

DLT56695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docx

DLT56695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docx

DLT 566-95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DL/T 566 — 95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oss-of-voltage timer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5-12-08 批准1996-06-01 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压失压计时器 (简称计时器 ) 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作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电能计量装置中,测量频率为50Hz 三相交流电压回路断相时间的计时器。

2 引用标准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4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GB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 15282 交流无功电度表GB/T 15283 交流有功电度表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分类GB 5169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GB 9092计量和负载控制用自动开关DL 447电能计量柜DL 448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ZBY 002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ZBY 003仪器仪表包装技术条件ZBY 320仪器仪表可靠性验证试验及测定试验(指数分布 )导则3 名词术语3.1 失压计时器积算并显示电能表电压回路失压时间的专用仪器。

3.2 起动电压使计时单元可靠动作,并开始计时的最大输入电压值。

3.3 返回电压使计时单元由计时转为停止计时的最小输入电压值。

3.4 起动电流使计时单元可靠动作,并开始计时的最小输入电流值。

3.5 计时准确度在限定时间间隔内的时间指示偏差值。

3.6 计时器工作状态当电压回路断相,计时器起动并累加计时的状态。

4产品分类和型号4.1 产品分类4.1.1 电磁式4.1.2 电子式4.2 产品型号5技术要求5.1 基本参数a.额定电流值1、 5A 。

b.参比电压值5.2 基本功能57.7、 100、 220、 380V 。

火电厂十四项监督现行有效规程、标准目录

火电厂十四项监督现行有效规程、标准目录

火电厂十四项监督现行有效规程、标准目录电测监督现行有效规程、标准目录一、通用标准类1、DL/T5137—2001《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范》2、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评定》3、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4、J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5、JJF1094—2002《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6、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7、GBJ 63—199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设计规范》8、DL 408—1991《电业安全规程》9、JJF1022—1991《计量标准命名规范(试行)》10、JJG1027—1991《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试行)》二、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类1、JJG124—1993《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2、JJG494—1987《高压静电电压表检定规程》3、JJG603—1989《指针式频率表检检定规程》4、JJG440—1986《工频单相相位表检定规程》5、SD 110—1983《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6、SD 111—1983《交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7、SD 112—1983《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8、JJG622—1997《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9、JJG366—2004《接地电阻表检定规程》10、JJG984—2004《接地导通电阻测试仪检定规程》11、JJG410—1994《精密交流电压校准源检定规程》12、DL 500–1992《电压监测仪订货技术条件》13、DL /T845.1–2004《电子式绝缘电阻表》14、DL /T845.2–2004《工频接地电阻测试仪》15、DL /T845.3–2004《直流电阻测试仪》16、DL /T845.4–2004《回路电阻测试仪》三、电测量变送器类1、DL 410—1991《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2、JJG 01—1994《电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3、JJG126—1995《交流电量转变为直流电量电工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四、直流电工仪器类1、JJG166—1993《直流电阻器检定规程》2、JJG125—2004《直流电桥检定规程》3、JJG982—2003《直流电阻箱检定规程》4、JJG123—2004《直流电位差计检定规程》5、JJG531—2003《直流电阻分压箱检定规程》6、JJG153—1996《标准电池检定规程》7、JJG506—1987《直流比较仪式电桥检定规程》8、JJG546—1988《直流比较电桥检定规程》9、JJG690—2003《高绝缘电阻测量仪高阻计检定规程》10、JJG485–1987《万能比例臂电桥检定规程》11、JJG486–1987《微调电阻箱检定规程》(试行)12、JJG495–1987《直流磁电系检流计检定规程》13、JJG724–1991《直流数字式欧姆表检定规程》14、JJG837–2003《直流低电阻表检定规程》15、JJG505–2004《直流比较式电位差计检定规程》五、数字显示仪表类JJG445—1986《直流标准电压源检定规程》JJG410—1994《精密交流电压源检定规程》JJG250—1990《电子电压表检定规程》JJG315—1983《直流数字电压表检定规程》(试行)JJG598—1989《直流数字电流表检定规程》(试行)JJG724—1991《直流数字式欧姆表检定规程》JJG780—1992《交流数字功率表检定规程》JJG782—1992《低频电子电压表检定规程》六、电能计量仪表类JJG307—1988《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69—1988《最大需量电能表检定规程》(试行)JJG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97—1989《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JJG691—1990《分时计度(多费率)电能表检定规程》JJG842—1993《直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F1055–1997《交流电能表现场校准技术规范》JJG2074–1990《交流电能计量器具检定系统》JJF1036–1993《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试验规范》10、SD 109–1983《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11、DL / 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12、DL / T585–1995《电子式标准电能表技术条件》13、DL / T460–1992《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14、DL / T566–1995《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15、DL / T614–1997《多功能电能表检验规程》16、DL / T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17、DL / T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七、互感器类JJG244—2003《感应分压器检定规程》JJG169—1993《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JJG313—1994《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JJG314—1994《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JJG2082–1990《工频电流比例计量器具检定规程》DL / T668–1999《测量用互感器检验装置》DL / T725–2000《电力用电流互感器定货技术条件》DL / T726–2000《电力用电压互感器定货技术条件》DL / T866-2004《电流互感器和电业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八、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类GB / T13729—200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 / T13730—2002《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 / 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讯修约》4、DL / T 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5、DL / T 721—2000《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动终端》6、DL / T 743—2001《电能量远方终端》7、华北电力行业标准《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检验规程》8、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检验方法》热工监督现行有效规程、标准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国务院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3、国家计量局/电力部法规《水利、电力部门电测、热工计量仪表和装置检定管理的规定》4、国电安运[1998]483号《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5、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6、DL/ 435-2004《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定》7、DL/T 496-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装试验导则》8、DL/T 578-95《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9、DL/T 589-96《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10、DL/T591-96《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11、DL/T 592-96《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12、DL/T590-96《火力发电厂固定式发电用凝汽轮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13、DL/T606-1996《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15、DL/T 655-1998《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16、DL/T656-1998《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17、DL/T 657-1998《火力发电厂模拟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18、DL/T 658-1998《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19、DL/T 659-1998《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20、DL/T 563-2004《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21、DL/T654-1998《火电厂超期服役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22、DL/T 701-1999《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23、DL/T77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24、DL/T775-2001《火力发电厂除灰除渣热工自动化系统调试规程》25、DL/T793-2001《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26、DL/T824-2002《汽机电液调节系统性能验收导则》27、DL500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28、DL/T 5065-96《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规定》29、DL/T5175-2003《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30、DL/T5182-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技术规定》31、JB/T 8185-99*《电站自动化术语》32、JB/T 8217.1-99*B《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液位仪表》33、JB/T 8217.2-99*B《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压力仪表》34、JB/T 8217.3-99*B《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温度仪表》35、JB/T 8217.4-99*B《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差压仪表》36、JB/T 8219-99*《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电动执行机构》37、JB /T 8207-99*《工业自动化仪表用电源电压》38、JB/10390-200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可靠性设计方法》39、JB/T10387-2002《符合FF协议的智能电动执行机构通用技术条件》40、JB/T10388-2002《带总线通信功能的智能测控节点产品通用技术条件》41、JB/T10389-200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可靠性评审》42、GB/T 4213-92《气动调节阀通用技术条件》43、GB/T 13399-92《汽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44、GB/T 14394-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45、GB/T16701.1-1996《热电偶材料试验方法第一部分:贵金属热电偶丝热电动势测量》46、GB/T16701.2-1996《热电偶材料试验方法第二部分:廉金属热电偶丝热电动势测量》47、JJG 49-99《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及真空表检定规程》48、JJG51-2003《带平衡液柱活塞式压力真空计》49、JJG 52-99《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及真空表检定规程》50、JJG 59-1990《二、三等标准活塞式压力计检定规程》51、JJG 74-92《自动平衡式显示仪表检定规程》52、JJG 75-95《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检定规程》53、JJG 105-2000《转速表检定规程》54、JJG 128-2003《二等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55、JJG 129-90《一等标准活塞式压力计》56、JJG 130-2004《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57、JJG 131-2004《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58、JJG 134-2003《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检定规程》59、JJG 141-2000《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60、JJG 158-1994《标准补偿式微压计检定规程》61、JJG 159-1994《二、三等标准双活塞式压力真空计》62、JJG 160-1992《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检定规程》63、JJG 161-1994《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64、JJG 164-2000《水表及其试验装置检定规程》65、JJG 172-1994《倾斜式微压计检定规程》66、JJG 186-97《动圈式温度指示、指示位式调节仪表检定规程》67、JJG 189-1997《机械式振动试验台检定规程》68、JJG 190-1997《电动式振动试验台检定规程》69、JJG 195-2002《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70、JJG 198-94《速度式流量计检定规程》71、JJG 226-2001《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72、JJG 229-98《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73、JJG 233-96《压电加速度计检定规程》74、JJG 234-90《动态秤量轨道衡检定规程》75、JJG 239-1994《二、三等标准活塞式压力真空计检定规》76、JJG 257-94《转子流量计检定规程》77、JJG 285-93《带时间、比例积分微分作用的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检定规程》78、JJG 298-1995《中频标准振动台(比较法)检定规程》79、JJG 310-2002《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80、JJG 350-94《标准套管渤电阻温度计检定规程》81、JJG 351-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82、JJG 363-84《半导体点温计检定规程》83、JJG 364-94《表面温度计检定规程》84、JJG 368-2000《工作用铜-康铜热电偶检定规程》85、JJG544-97《压力控制器检定规程》86、JJG 560-88《悬臂式电子皮带秤试行检定规程》87、JJG 573-2003《膜盒压力表试行检定规程》88、JJG 618-1999《高精密玻璃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89、JJG617-96《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检定规程》90、JJG618-99《高精密度玻璃水银温度计》91、JJG 624-89《压力传感器(动态)检定规程》92、JJG 633-90《气体腰轮流量计》93、JJG 640-94《差压式流量计检定规程》94、JJG 644-2003《振动位移传感器检定规程》95、JJG 650-90《电子皮带秤试行检定规程》96、JJG 667-97《液体容积式流量计检定规程》97、JJG668-97《工作用铂铑-铂10、铂铑-铂短型热电偶检定规程》98、JJG 676-2000《工作测振仪检定规程》99、JJG 684-2003《表面铂热电阻检定规程》100、JJG 706-90《表面铂热电阻检定规程》102、JJG 718-91《温度巡回检测仪检定规程》103、JJG 781-2002《静态电子轨道衡检定规程》104、JJG 829-93《电动温度变送器检定规程》105、JJG 860-94《压力传感器(静态)检定规程》106、JJG 874-94《温度指示控制仪检定规程》107、JJG 875-94《数字式压力计检定规程》108、JJG 882-2004《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109、JJG 897-95《质量流量计检定规程》110、JJG 926-97《记录式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及真空表检定规程》111、JJG951-2000《模拟式温度指示调节仪》112、JJG968-2002《烟气分析仪》113、JJG1001-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114、JJG 1027-91《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115、JJG 1030-1998《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程》116、JJG 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117、JG 1048-95《数据采集系统校准规范》118、JJG 105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19、JJG 2003-87《热电偶检定系统》120、JJG2020-1989《273.15—903.89K温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121、JJG 2054-90《振动计量器具》122、JJG2062-1990《13.81—273.15K温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123、JJG(电力)02-96《电子皮带秤实物检测装置检定规程》124、JJG(机械)18-1990《LDQ-1型零度恒温器检定规程》125、JJG(机械)19-1990《热电偶检定用管型炉检定规程》126、DL/T 5190.5-200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篇)》127、SD300-1998《10-20Mp双色水位计》128、JJF1022-91《计量标准命名规范》129、JJF1098-2003《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校准规范》130、NFPA 8502《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外爆/内爆标准》131、DL/T5190.5-200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电气设备监督现行有效规程、标准目录1、DL/T596-1996《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及《修订说明》2、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及《条文说明》3、GB/T 7595-2000《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4、GB7252-2001《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5、GB1094.1-1996,GB1094.2-1996,GB1094.3-2003,GB1094.5-2003《电力变压器》6、GB 6451-1999《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7、DL/T572-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8、DL/T 573-95《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9、DL/T 574-95《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10、DL404-97《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11、DL/T 593-96《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条件》12、DL/T 617-97《交流高压断路器参数选用导则》13、DL474 1~6—92《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14、GB/T5582-9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15、GB/T16434-1996《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16、JB/T8737-1998《高压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17、GB 755-2000《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18、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19、DL/T664-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21、GB7674-1997《六氟化硫封闭组合电器》22、DL/T 639-199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23、《电气设备用六氟化硫标准汇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年DL506-92《六氟化硫气体绝缘设备中水分含量现场测量方法》GB/T8905-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26、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27、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容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607-1996《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DL/T651-1998《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DL/T751-2001《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38、DL779-2001《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类工具》39、DL/T782-2001《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40、DL796-2001《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T 797-2001《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DL/T 401—2002《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电测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电测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电测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发电企业电测技术监督工作,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电测技术监督工作应做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实行设计、制造、安装、交接、检验、检修、改造等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督。

第三条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电测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第四条本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发电企业。

第二章电测技术监督机构与职责第五条集团公司电测技术监督实行三级管理,第一级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技术监督中心),第二级为集团公司所属分(子)公司,第三级为集团公司所属各发电企业。

第六条技术监督中心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集团公司管理制度,监督指导集团公司系统内各发电企业开展电测技术监督工作,保障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负责集团公司系统内各发电企业电测技术监督档案管理,收集分析电测技术监督月报表,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提出优化运行指导意见和整改措施,指导、协调各发电企业完成日常电测技术监督工作。

(三)协助审核电测专业设备技术改造方案、评估机组大修和技改项目实施绩效。

(四)监督各发电企业标准器具送检和仪表周检执行情况,检查发电企业上报数据的真实性。

(五)负责开展电测专业技术交流和培训,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和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六)负责组织召开电测专业技术监督会议,总结集团公司年度电测技术监督工作。

(七)负责定期编制电测技术监督报告,总结电测技术监督工作,提出工作和考评建议。

第七条各分(子)公司技术监督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集团公司管理制度。

(二)建立健全管辖区电测技术监督组织机构,完善电测技术监督分级管理制度,组织落实电测技术监督责任制,组织管辖区发电企业完成电测技术监督工作,指导发电企业的电测技术监督工作。

DLT 566-95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

DLT 566-95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

DLT 566-95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DL/T 566—95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oss-of-voltage timer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5-12-08 批准1996-06-01 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压失压计时器(简称计时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作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电能计量装置中,测量频率为50Hz三相交流电压回路断相时间的计时器。

2 引用标准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GB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 15282 交流无功电度表GB/T 15283 交流有功电度表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分类GB 5169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GB 9092 计量和负载控制用自动开关DL 447 电能计量柜DL 448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ZBY 002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ZBY 003 仪器仪表包装技术条件ZBY 320 仪器仪表可靠性验证试验及测定试验(指数分布)导则3 名词术语3.1 失压计时器积算并显示电能表电压回路失压时间的专用仪器。

3.2 起动电压使计时单元可靠动作,并开始计时的最大输入电压值。

3.3 返回电压使计时单元由计时转为停止计时的最小输入电压值。

3.4 起动电流使计时单元可靠动作,并开始计时的最小输入电流值。

3.5 计时准确度在限定时间间隔内的时间指示偏差值。

3.6 计时器工作状态当电压回路断相,计时器起动并累加计时的状态。

4 产品分类和型号4.1 产品分类4.1.1 电磁式4.1.2 电子式4.2 产品型号5 技术要求5.1 基本参数a.额定电流值1、5A。

b.参比电压值57.7、100、220、380V。

5.2 基本功能在有负荷电流的条件下,电能计量电压回路一次侧或二次侧一相、两相或三相发生断相时,计时器均应可靠计时,且有断相相别指示,直到电压恢复为止。

三相电子式失压、断相计时仪文档

三相电子式失压、断相计时仪文档

JSY-S(T)NN 系列三相电子式失压、断相计时仪使用说明书目录一、概述 (1)二、功能简述 (1)三、技术指标 (2)四、使用说明 (3)五、端子接线图 (5)六、运输与储藏 (5)七、功能附录表 (6)一、概述JSY-S(T)NN型三相全电子失压、断流计时仪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数字采样处理技术及SMT工艺,根据工业用户实际用电状况所设计、制造的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监测仪表。

该产品性能指标符合电力行业标准《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DL/T566》,其通信参考《多功能表通信规约DL/T645-1997》,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协议扩展。

该仪表自带6独立通道,每通道16位高精度Δ-Σ模/数转换器,参考电能准确度理论上可以达到0.2级标准,对于电能表的计量问题可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该产品在监视三相三线(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度表的运行状态过程中,当PT回路(一次侧或二次侧)发生熔断、完全断相或CT回路发生开路、短路时,该仪表将准确判断失压相或失流相并详细记录其相应的故障时间及相关故障电能,同时发出声光报警。

此外,该产品采用液晶显示屏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显示,方便使用者观察,同时具有RS485通讯和红外通讯功能,对储存数据进行采集,以便帮助电力计量部门对电网进行管理,追补人为的或非人为的漏计电能,是最理想的电能计量监视仪表,对加强用电管理及提高计量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功能简述1.失压、失流检测功能:电压回路(PT)发生失压时,能及时准确判断故障的相别,记录其故障的累计时间等。

当电流互感器二次侧(CT)开路时,能及时准确判断故障的相别,记录其故障的累计时间等。

2.故障次数记录:当电压回路(PT)发生失压,电流回路(CT)发生开路时,仪表内部启动故障次数计数器,记录失压次数或断流次数。

3.故障电量记录:当仪表有有源计量脉冲输入时,准确计量故障电能,从而得到比较精确的电量追补。

4.变量检测功能:本仪表即时监测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频率变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