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矿产资源分布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

海西州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二ОО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北部~北邻甘肃省酒泉地区~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南与本省玉树、果洛州相连~东与本省海南、海北州为界。
东西长837公里~南北宽486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州府设在德令哈市。
一、矿产资源概况海西州境域主体为柴达木盆地~盆地总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78.8%。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美称~丰富的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铅锌、黄金、石棉及多种非金属矿产在全省以至全国都有突出地位。
钾盐、镁盐、芒硝、锂矿、锶矿、石棉、电石用灰岩等7种矿产居全国各省首位~还有近30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据初步统计~截至2001年底海西州范围内已发现各类矿产86种占全省已发现125种矿产的69%~计有矿产地,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1050处。
其中探明有储量的矿产57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105种的54%,已编入《青海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48种~占全省88种的55%~其中能源矿产3种~非能源矿产43种,金属矿产16种、非金属矿产27种,、水气矿产2种~计有大型矿床63个~中型矿床38个~小型矿床88个~合计189个。
全州各类矿产资源保有的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16.39万亿元~约占全省保有的资源储量潜在经济总价值的95%。
1、能源矿产1海西州有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3种~即石油、天然气和煤。
油页岩和铀钍只有少数矿点。
海西州已发现的矿产种类统计表1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项目矿未探明资源矿产类别种储量的矿产上表矿产未上表矿产铀、钍、油页能源矿产 6 煤、石油、天然气岩黑色金属矿5 铁、铬锰钒、钛产有色金属矿铜、钼、钴、10 铅、锌、钨、锡锑金产镍、汞属矿贵金属矿产 2 金、银产稀有、稀土、铌、钽、锂、锶、铷、分散元素矿12 铍硒、锗、钇镓、铟、镉产冶金辅助原熔剂用石灰岩、冶金用冶金用石英料非金属矿5 萤石、型砂白云岩岩产自然硫、硫铁矿~伴生硫、芒硝~重晶石、天非化工原料非然碱、电石用石灰岩~地蜡、砷、磷、19 金金属矿产制碱用石灰岩、化肥用明矾石属蛇纹岩、湖盐、钾盐、矿镁盐、硼、溴、碘产石墨、脉石压电水晶、熔炼水晶、饰面用大理英、蛭石、刚硅灰石、石棉、滑石、建材及其他岩,花岗岩,、玉、沸石、珍24 云母、长石、水泥用石非金属矿产宝石、玉石、珠岩、石榴灰岩、砖瓦用粘土、水石膏石、膨润土、泥配料用粘土建筑石料水气矿产 3 地下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合计 86 48 9 29石油:石油较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现已探明油田19处~其中中型7处~小型12处~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5377万吨~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居全国第13位~其中有可采储量0.46亿吨~目前仍保有可采储量约0.27亿吨~主要有尕斯库勒、花土沟、2跃进、油砂山、七个泉等油田。
青海省情

能源
青海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龙羊峡、李家峡两座大型水电站的建成,对改善西北地区的供电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龙羊峡的装机容量为128万千瓦,李家峡的装机容量为200千瓦(已投产120万千瓦)。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为320万千瓦。全省石油年产量为130万吨,煤炭年
公元13世纪,南宋理宗元庆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进军洮、河、西宁州,青海东部地区纳入蒙古汗国版图。忽必烈即位初,在河州设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青、甘一带吐蕃部落。至元十八年(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辖西宁诸州。
明洪武六年(1371年)改西宁州为卫,下辖6千户所。以后又设“塞外四卫”: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地当今海北州刚察西部至柴达木西部,南至格尔木,北达甘肃省祁连山北麓地区)。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设西宁兵备道,直接管理蒙、藏各部和西宁近地,“塞外四卫”由西宁卫兼辖。明初青海东部实行土汉官参设制度。在青南、川西设有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又在今青海黄南州、海南州一带设必里卫、答思麻万户府等。
16世纪初,厄鲁特蒙古4部之一的和硕特部移牧青海,一度成为统治青海的民族。清雍正初年,罗卜藏丹津反清斗争失败后,清朝在青海设置青海办事大臣,统辖蒙古29旗和青南玉树地区、果洛地区及环湖地区的藏族部落。青海东北部西宁卫改为西宁府,仍沿袭明朝的土司制度,属甘肃省管辖。
1912年北洋军阀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1915年又任命其为蒙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从此,马家军阀统治青海近40年。1928年9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新建青海省,治设西宁。1929年1月,青海省正式建制。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青海省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青海省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4.19•【字号】青政办[2007]47号•【施行日期】2007.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青海省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07]47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环保局、省安监局关于《青海省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七年四月十九日青海省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环保局、省安监局二00七年四月)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是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调整矿业结构、实现矿产资源规模集约开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对促进我省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矿产资源对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国发[2005]28号)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的精神,结合青海实际,特编制青海省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逐步形成以大型矿业集团为主体,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新格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矿山开发合理布局,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青海省

青海省编辑时间:2008-08-02 19:42Qinghai Sheng青海省Qinghai Sheng位于中国西北地区。
简称青。
介于北纬31°39′~39°19′,东经89°35′~103°04′。
西北邻新疆,北和东接甘肃,东南紧靠四川,南和西南毗连西藏。
东西长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
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4位。
1990年人口445.6946万。
辖 1地区、6自治州、1地级市、2县级市、30县、7自治县。
省会西宁市。
自然条件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深居内陆腹地。
省境土地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地势高耸,高差悬殊,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
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均甚显著,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广泛的自然基础。
地质与地貌地质构造上,全省自北而南为:①祁连褶皱系,位于河西走廊过渡带之南,包括整个祁连山区,是在晚古生代华力西褶皱带和中生代晚白垩世到第三纪始新世褶皱带(燕山褶皱带)基础上形成的,以块状断裂升降运动居优势。
②柴达木地块,是以前寒武纪结晶片岩为基底的稳定地块,厚七八千米,大部为疏松的中生代和新生代陆相沉积,形成盐湖矿产。
③昆仑褶皱系,由于受后期构造运动作用,形成块体的连续推复,新老地层交替重叠。
④巴颜喀拉褶皱系,位于昆仑山主带大断裂之南,玉树大断裂以北地区,包括东段的阿尼玛卿山,总体构造线呈北西向,为一具有旋回特点的复杂褶皱系。
⑤唐古拉褶皱系,分布于青海南部唐古拉山区,形成于侏罗纪,呈北西西向,具有多旋回特点。
由于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和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自第三纪末开始,青海地势不断抬升,形成高山、丘陵、平滩、盆地、高原、谷地交错分布的格局,平均海拔约在3000米以上。
除东部湟水流域谷地和西北部柴达木盆地海拔稍低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多在3000~4500米左右。
最高点为西部青、新交界处的昆仑山主峰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则为东部民和县下川口湟水出境处,海拔1650米。
青海资料

值得青海人骄傲的青海之最 2007-07-23 21:24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水储量约854.5亿立方米,面积4573平方公里。
湖中盛产裸鲤,俗称湟鱼。
在湖的附近有驰名中外的鸟岛,它是我国八个鸟类保护区之一。
★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海拨在2600到3200米之间,也是青海高原上地势最低的断陷盆地,面积为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面积的三分之一。
★ 青海矿产资源丰富,经探明储量规模而论,我省有三十七种矿产名列我国前十位,其中占第一位的就有十种是:钾盐、镁盐、盐岩、锂、碘、溴、自然硫、化工灰岩、硅石、石棉。
★ 青海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之一。
它有五个藏族自治州,一个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两个回族自治县,一个蒙古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是我国土族、撒拉族唯一的自治县。
★ 横亘青海南部的巴颜喀拉山是黄河、长江的分水岭;黄河两个姐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两个淡水湖。
★ 青海贵重的中药材多,其中冬虫夏草产量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七十。
★ 世界上最大的盐矿储地是柴达木盆地,储量约为900多亿吨。
★ 世界上天青石矿藏量最多的地方是青海茫崖地区,达1500万吨,占全世界已探明储量的60%,全国的90%。
★ 青海钾镁盐储量最多,占全国总量的96.37%,在国内占绝对优势地位,重要产地有察尔汗、大浪滩、昆特依、马海等。
察尔汗青海钾肥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是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花土沟油田,最高的一口油井海拔为3260米。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桥梁是沱沱河桥。
★ 世界上辖区面积最大的城市是格尔木市面积是123460平方公里。
★ 世界上盐湖最集中的地区是青海,有盐湖150多个,被誉为“盐的世界”。
★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面积五千八百五十六平方公里,为内陆沉积盐湖,盐的储量约为四百二十六亿吨。
它也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是察尔汗盐湖,储量约600多亿吨。
青海省西宁矿产资源简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青海省西宁矿产资源简介西宁自然资源丰富。
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铜、铅、锌、镍、钴、锡、钼、锑、汞、铁、锰、铬、钛、钒等。
探明的贵重金属矿产金、银、铂;稀有稀土金属和稀散元素矿产锗、镓、锢、镉、锶、铍等。
还有石棉、石墨、石膏、溶剂石、英石、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石英岩、硅石、耐火粘土等。
水能青海地处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境内河流纵横,而且河床陡峭,河谷狭窄,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尤以黄河、长江水能资源最为集中,开发潜力极大。
据勘探,全省有1 万千瓦以上水能资源的干支流共108 条,总蕴藏量2337.46 万千瓦,分别占全国和西北地区总量的3.3%和27.8%。
可开发的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为2099 万千瓦,其中装机25 万千瓦以上的电站可建17 座,2.5 万至25 万千瓦的可建51 座。
西宁地表水和地下水也十分丰富,湟水河贯穿市区,全年径流量18.94 亿立方米,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01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6.98 亿立方米,水资源量13.99 亿立方米。
植物青海地处寒温带,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有经济植物75 科、331 属、947 种,其中种子植物约占三分之一。
有各类药用植物约680 种,著名中药材50 余种,如西宁大黄、冬虫夏草、雪莲、贝母、甘草、藏茵陈、黄芪、麻黄、枸杞等畅销国内外。
此外还有纤维类、油料香料类、食用观赏类植物数百种,其中以蕨菜、蕨麻、沙棘等最为驰名。
绝大部分植物尚待开发利用。
动物青海境内有野生兽类103 种、鸟类294 种,分别占到全国的1/3 和1/4。
现已查明的有经济价值的动物250 多种。
有国家级保护动物野骆驼、野牦牛、野驴、盘羊、白唇鹿、雪豹、黑颈鹤、苏门羚、黑鹳等10 种,二类保护动物20。
青海省省情

青海基本省情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
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省因此而得名。
青海东北部湟水流域是主要农业区;西部、南部均为牧业区;西北部是著名的额柴达木盆地。
青海辖6州、1地、1市、48个县(区、市、行委),总人口495.6万人。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
在全省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2.77%。
199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202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2.3亿元。
『气候状况』11青海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数2300--3600小时,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降水量较少地区为17.6毫米,较多地区为764.4毫米。
西宁市及海东地区东无酷寒,夏无暑,最热天气为7月,平均气温20℃。
『自然资源』青海自然资源丰富,是个资源型省份。
现已发现各种矿产123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0种居全国前十位。
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锂、锶、冶金用石英岩、芒硝、电石用石灰岩、化肥用蛇纹岩、钠盐、钾盐、镁盐、石棉、玻璃用石英岩等11种;居第二位的有溴、硼矿、压电水晶、铸石用玄武岩、饰面用蛇纹岩等5种;居第三位的有铷、锢、自然硫、硅灰石、长石、石膏等7种。
青海经国家审定上储量表的矿产有65种,保有储量的额潜在总17.26万亿元,人均占有量345万元(全国人均占有量为7.52)。
水力资源:青海河流众多,落差较大,水力蕴藏量十分丰富,年平均径流总量为631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337.6万千瓦,居西北各省区第一位。
初步规划500千瓦以上水电站站172处(6处与其他省份共有),总装机容量约1800万千瓦。
黄河在青海境内从龙羊峡到寺沟276公里的河道上,落差865米,可建设6座大型水电站和7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125万瓦,年发电量360亿千瓦时,是中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带。
盐类矿产——芒硝矿

立志当早,存高远盐类矿产——芒硝矿一、资源概况青海芒硝矿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芒硝、钙芒硝矿产地21 处,上表矿产地12 处,按矿床归并为8 处,其中大型矿床6 处(大浪滩、察汗斯拉图、昆特依、大柴旦、硝沟、北山寺-泮子山,小型矿床2 处;另有一里沟、花海子、乌图美仁等矿点11 处。
以钙芒硝为主的矿床(点),主要分布在西宁盆地,次为化隆盆地(泥沟、双沟)及其他中新生代盆地,多与石膏共生。
含矿岩系有上白垩统民和组和下第三系。
以芒硝为主的矿床(点)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次为唐古拉山地区,产于第四纪干涸盐湖和卤水中,以固体芒硝为主,多与其他盐类矿产共(伴)生。
全省累计探明Na2SO4 储量87.06 亿吨,潜在总价值25029.75 亿元,占全国芒硝保有储量的86.7%,居全国第1 位。
省内芒硝矿石质量较佳,含Na2SO4 21.96%~55.96%,一般50 %;均属Ⅰ、Ⅱ级品。
钙芒硝含Na2SO4 25.93%~34.09%,一般27%左右;CaSO4 24.55%~26.32%。
出露地表或近地表的芒硝矿,经长期风化脱水成无水芒硝,Na2SO4 含量达90%~95%。
芒硝和钙芒硝一般是在石膏生成之后,食盐生成之前成矿,其成矿类型为内陆湖泊化学沉积型矿床。
在上表的8个矿床中,属勘探阶段者4 个(硝沟、三十里铺、大柴旦湖及小柴旦湖),详查3 个,初查1 个。
A+B+C 级储量占总储量的2.1%,勘查程度不高。
据《青海省区域矿产总结》估计,青海芒硝潜在资源量约365 亿吨,是探明储量的4.2 倍。
省内对芒硝矿的需求量不大,按全省“九五”规划拟建2 万吨烧碱和10 万吨硫酸钾生产能力,对芒硝的需求量,仅A+B+C 级储量也可保证200 年以上,保证程度极高。
今后开发的矿区,在东部首推西宁北山寺─泮子山及硝沟和三十里铺钙芒硝矿。
在柴达木盆地以大柴旦湖、察汗斯拉图芒硝矿开发条件较好。
大柴旦湖距铁路线和生产硫酸钾的主要企业较近,水、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矿产资源分布:
西宁市城东区:石油、天然气、石棉、石膏、硅石、芒硝、粘土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煤、石英石、石灰石、萤石、白去石
湟中县:金、铜、镍、彩玉、石灰石
湟源县:石英石、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煤
海东地区平安县:铁、锌、石膏、镁、硅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金、镁、铜、煤、石油、石膏、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硅铁、硅钡。
互助土族自治县:硫铁、煤炭、石灰石、芒硝、石膏、白去岩、石英矿、玉石。
化隆回族自治县:铝、硅、铁、铜、钴、镍、铜、铬、金、大理石、莹石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铁、石膏、铜、
海北藏族自治州
门源回族自治县:煤、莹石、冰晶石、石灰石、金、铜、铅、锌、银、铬铁、铁、铌钽、钨
刚察县:煤、石灰岩、硅石、白云岩、花岗岩、铁、铜、银、铀、岩金、铅、锌、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