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句子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补写句子教案

补写句子教案

补写句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掌握补写句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句子进行补写,达到提高句子的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1. 熟练掌握补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补写。

三、教学步骤:1. 了解补写句子的概念和目的。

2. 学习补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3. 进行实例讲解和练习。

4. 小组合作,互相检查和改进。

四、教学方法:1. 指导性讲解法。

2. 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引入话题:你们在写作中有没有遇到过无论怎么写都觉得不够好的句子?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对句子进行补写,使其更加精确、连贯、表达更准确。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补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

Step 2:学习补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1. 补写句子的方法:(1)替换关键词:可以通过替换句中的关键词来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

例如,原句为"The book is on the table.",我们可以通过替换关键词来补写:"The novel is on the desk."(2)改变句型结构:可以通过改变句子的结构来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

例如,原句为"He is a good student.",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句型结构来补写:"A good student he is."(3)增添细节或修饰语:可以通过增添合适的细节或修饰语来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

例如,原句为"She is tired.",我们可以通过增添细节或修饰语来补写:"After a long day, she is tired."2. 补写句子的技巧:(1)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在补写句子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使句子看起来更自然、合理。

(2)注意句子的语法和逻辑关系:在补写句子时,要注意句子的语法和逻辑关系,使句子更加准确、清晰。

语文补写句子教案初中作文

语文补写句子教案初中作文

教案:初中语文补写句子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补写句子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补写句子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补写句子的定义和作用2. 补写句子的基本方法3. 补写句子的练习和指导4. 补写句子的应用和拓展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句子成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补写句子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确补写句子的目的。

介绍补写句子的基本方法,如:根据上下文意、保持语言风格一致、注意句子结构等。

3. 练习: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进行补写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掌握补写句子的方法。

4. 应用:让学生将补写句子的技巧应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质量。

5. 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如:改写句子、仿写句子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补写句子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中补写句子的运用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写作测试:通过写作测试,检验学生将补写句子技巧应用于写作中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1. 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补写句子。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3. 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训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2. 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4.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补写句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补写句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训练。

语句补写 复习教案

语句补写 复习教案

三、方法指津
• 语句填写题考查的是简明、连贯、准确, 是一种能力,严格讲是没有规律和技巧可 循的。但充分利用语言和思维的一规律, 可以帮助更准确地回答。 • 1、理解整个语段内容,这是解题前提。语 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 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拿到题目后,首先 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如果对 整个语段不理解,答题就易答非所问。因 为填写的句子也是统一在整个语段的意思 之中的。
• 3、注意所填语句的位置,确定句子功能,根据上下句, 合理推导。所填语句一般为每层的总起句、结论句、过渡 句或仿写句、照应句。明确了所填句子的位置就明确所填 句子的功能,就可以根据所要填的句子功能利用上下文去 推导所应填写的内容。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合理推导是 解答这种试题的必要手段。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 下文逻辑的发展或上下句中的提示词语推导出所补写语句 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 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 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 4、注意一些技巧。如陈述对象一致,语言风格一致,感 情色彩一致、结构一致、手法一致、修辞一致、关联词一 致等,这是保证填写句子不走样不变形不出格。 • 5、注意检查修改。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 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 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有 无超出字数要求等。
• 【解析】这是一个说明性语段,作答本题 首先要审清要求,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2个字等。通读材 料,本语段主要讲水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 的重要作用。所填第①个句子要对“土壤 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 于水后”起总领作用;第②个句子是“土 壤中的矿物员、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 溶于水后”的结果,所以可以填“才能被 植物吸收”;所填第③个句子应是对文段 的一个概括,而该文段主要讲水对植物生 命活动的重要作用。那么,只要能将要点 概括出来,并不超过l2个字即可。

补写句子教案

补写句子教案

补写句子教案教案标题:补写句子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补写句子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上下文和语法规则来正确补写句子。

3. 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和完成补写句子的练习。

教学资源:1. 教材:包含一些完整句子但部分内容缺失的练习题。

2. PowerPoint展示或白板。

3. 电子设备或纸质材料用于学生练习。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在白板上或PPT中,呈现一个具有一定上下文但部分内容缺失的句子示例,例如:Today is a _____ day.(填上适当的形容词)2.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句子是不是完整的,它为什么需要被补充。

3. 和学生一起探讨句子的完整性和句子补写的重要性。

解释和示范(10分钟):1. 解释什么是补写句子,简要说明其作用和意义。

2. 在白板上或PPT中展示更多的例子,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补写句子的过程。

3. 示范如何根据给定的上下文和语法规则,为句子选择适当的补充内容。

练习和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补写句子的练习题。

练习题的数量根据上课时间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调整。

2.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讨论并解决他们所面临的补写问题。

3.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梳理和总结(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3. 结束课堂前,提供一些练习题或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继续巩固他们的补写句子能力。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2. 回顾学生完成的练习,给予个别或全班反馈。

3. 在课堂结束前,给学生进行一个小测验,以评估他们对补写句子的掌握程度。

拓展:1. 为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补写句子练习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2. 引导学生使用补写句子的技能来扩展他们的写作能力。

3. 鼓励学生通过日常阅读和写作来加强对补写句子技巧的应用。

注:以上仅为教案示例,具体教学步骤和内容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第一篇:“语句补写”复习教案瞻前顾后解读文段左右逢源补写句子——“语句补写”复习教案教学设想:自12年出现延续至今,这意味着补写句子则有可能成为高考必考题。

16年语用主观题的备考要重点关注补写句子这一考点,但学生在做补写句子时往往顾此失彼,答题规范性不强,失分严重,亟待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

一、考纲及高考试题解读探究:1、考纲依据: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考察实质: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语言有效表达能力。

(2)全国Ⅰ卷、Ⅱ卷必考题,固定在16题出现,分值为5分。

该题跟排序题共同构成语言逻辑思维的考查。

(3)整体难度适中,对能力要求较高,得分稍有难度。

二、明确题目要求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有关键词,通过上下文概括出来),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语句通顺。

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三、全国高考Ⅰ卷、Ⅱ卷试题分析:(1)从体裁角度看,选材及填写内容基本上为议论性语段或说明文语段(说明文语断偏多,大多为科普语段)。

因为议论文语段或说明性语段逻辑性、顺序性较强,有利考查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

记叙性或抒情性语段,因每个人理解不同,填写的角度不同,填写的内容也可千变万化,不利于考查学生思维,也不利于阅读统一标准。

如:“雪化了,变成了。

”比较现实人的可填写“水”,比较浪漫的人可填写“春天”(以前某小学作业指定的脑残和桎梏学生思维的所谓正确答案),进一步联想和想像,还可填写“绿叶、红花、溪流、甘泉、飞瀑、温暖、绿洲、云”等,这对阅读极为不利。

(2)从内容角度看,材料多为热点,以环保、科技知识为主,社会科技与自然科技均涉及。

全国Ⅰ卷、Ⅱ卷每年的选材多为同一性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

从这点也可揣测命题基本上为同一套班子或事选有沟通。

(3)从解题的思路来看,主要根据上下文解题。

语段一般分为三层,所填补的句子具有概括性或结论性。

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专项复习公开课教案

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专项复习公开课教案

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专项复习公开课教案第一篇: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专项复习公开课教案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专项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及其对应考点。

2、总结补写句子的做题规律。

3、能够根据要求补写合乎要求的句子。

教学重点:1、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及其对应考点。

2、总结补写句子的做题规律。

教学难点:1、总结补写句子的做题规律。

2、能够根据要求补写合乎要求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真题再现——根据示例,了解考点1、对应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2、考查内容:所选文段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要求“根据上下文补出空缺部分的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另有字数限制。

3、考查形式:主观题、单独设题,分值6-5分。

4、从真题及考点中得到的小启发:一、答案源自文本材料;二、补写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因而补写前要:1.通读全文,确定文段性质和中心(对象)。

2.逐句分析句内意思、句与句之间关系。

二、典型例题——例题引路,总结规律归纳总结答题步骤:1.通读全文,确定文段性质和中心(对象)。

2.逐句分析句内意思、句与句之间逻辑。

3.关注标点、关联词、句式、论点论据、逻辑关系、篇章结构。

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三、纸上练兵——运用技巧,巩固训练四、回顾本节学习内容补写的答题步骤:1.通读全文,确定文段性质和中心(对象)。

2.逐句分析句内意思、句与句之间关系。

3.关注标点、关联词、句式、论点论据、逻辑关系、篇章结构。

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第二篇:补写句子专题复习教案补写句子专题复习教案1、知识储备(1)对应考点:语言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2)考查内容:所选文段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要求“根据上下文补出空缺部分的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另有字数限制。

(3)答题步骤:①阅读文段,确定其性质和中心;②理清前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③关注标点、关联词和句式;④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高考语句补写题教学设计

高考语句补写题教学设计

高考语句补写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掌握语法知识,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各类语法成分;2. 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其补写句子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黑板、笔;2. 学生准备:学生教材、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 教师出示一道高考语句补写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补充完整这句话。

2.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互相交流他们的观点和答案。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各组的答案,并解释正确答案的依据。

步骤二:语法知识讲解1. 教师简要复习重要的语法知识点,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并举例说明。

2. 教师通过比较不同句子中语法成分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语法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及其补写的要点和技巧。

步骤三:练习与拓展1. 教师出示一系列高考语句补写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一定时间内交卷。

2. 学生交换试卷,并一起批改,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讲解正确答案。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语法成分,并进行相关练习。

步骤四:小组合作,展示与分享1. 学生们分组合作,自行设计几道高考语句补写题目,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2. 各小组轮流展示并解答自己设计的题目,其他组员互相评论和提问。

步骤五:巩固与评价1. 教师布置一组语句补写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并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四、教学要点1. 理解不同语法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及其补写的要点和技巧;2. 提供充分的练习机会,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和技能;3.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

五、教学时长本节课计划为45分钟。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小组展示的评价,可以评估学生对于补写题的掌握和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可以在本节课中学习和掌握语法知识,并通过练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补写句子的能力。

语文补写句子教案模板

语文补写句子教案模板

语文补写句子教案模板教案标题:语文补写句子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补写句子。

教学重点:1. 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理解;2. 补写句子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补写句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句子,其中一部分句子需要学生进行补写;2. 学生的教材和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复习前几节课所学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句子补写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介绍句子补写的方法;2. 强调句子补写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更加完整和通顺。

三、练习补写句子(2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分发准备好的句子,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语法规则进行补写;2.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句子的补写,并互相交流和讨论。

四、集体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分享自己的补写成果;2. 教师总结学生的补写方法和策略,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更多的句子补写练习;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进行句子补写的练习;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句子补写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语法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了对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理解。

同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补写句子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写句子复习教案学习目标:回顾补写句子的题型和特点。

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复习本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能够根据所给文段,补写出合乎要求的句子学习重难点:认真分析语境,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压缩、概括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和形式。

过程:一、回顾本专题的专题特点1、专题特点:语句补写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其命题过程是:命题人在预先选好的一个文段中挖去几个句子,考生进行补写。

要求补写后的语段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其答题的实质是:让考生在一些隐性提示的引导下,将这个文段再“完形”,甚至可以说是“恢复原貌”。

2.补句原则: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逻辑紧密: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这就决定了这一填空的特点是:答案几乎是唯一的今天我们结合原题,探究补写题失分的原因,找准解决的方法。

二、完成下列补写题。

要求:结合这些题思考两个问题。

1、补写题的命题特点,即考什么?怎么考?2、结合以往的做题经验,自己尝试归纳补写题的答题方法和步骤。

高考真题练习:2016年全国卷 1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____①_____: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中则是紫色。

更令人惊奇的是___②_____,比如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__③______,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答案:16.①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②在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③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从语法、语境、逻辑、连贯等方面进行思考。

第①处答题的关键是看清冒号后面的内容,所要填的句子是对冒号后面内容的总领句。

由“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环境”可知,应填“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颜色”之类的句子。

第②处从“比如牵牛花”句,所填的句子的主语是“有些花”,再结合“清晨”“之后”“最后”可知,应填“有些花的颜色随时间而变”之类的句子。

第③处是填“花的颜色变化”的原因,前面已经有半句,结合整个句子,PH值导致花青素发生变化,所以应填“花青素也会随之而变”之类的句子。

评分标准补充细则:补充答案:1、在不同环境(溶液、酸碱性)中会形成不同颜色(发生变换)2、有些话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随时变化、多次变色)3(导致、使、造成)花青素也就随之(跟着)发生变化2016年全国卷 2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①。

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

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

但是,②,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

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

【答案】①而且影响着人类的活动(或:而且对人类的活动有着重要影响)②若不掌握正确的利用方法③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衔接能力。

从“不仅”推知,①处应填“而且/也/还”;从后面一句“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推知,这里填的是“而且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②处是对前一句的转折,前句提到“供人类充分利用”,故此处填的是“若不掌握正确的利用方法”。

③处是对这一段的总结,根据前一句“为人类造福”可推知。

2016年全国卷 3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分)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①。

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

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

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②。

因此,③,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答案】①都变成了太空垃圾②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③如何清理太空垃圾解题思路:①处,上文说“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下文说“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据此可判断出,此处应填承上启下的句子,揭示“上天的人造物体”与“太空垃圾”之间的关系。

②处,结合上文“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可以确定此处应填“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之类的内容。

③处,是对文段的总结,结合下文“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可确定此处应填“如何清理太空垃圾”之类的内容。

(一)全国卷1、2、3命题特点1、对应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压缩概括能力。

2、从题干的要求看,有严格的字数要求。

每处一般为10-15个字,(建议先打草稿再誊写)。

3、从选材角度看,选材及填写的内容基本上为议论性语段或说明性语段(说明性语段偏多,大多为科普语段),因为议论性语段或说明性语段逻辑性顺序性较强,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

4、从内容角度看:语段一般为3-5句,材料多为热点,以环保、科技知识为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均涉及。

5、从解题思路来看,主要根据上下文解题,及答案源自文本材料。

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呼应。

6、答案几乎唯一。

虽然参考答案不是阅卷的唯一标准,但所写答案又必须体现参考答案中的核心词或核心意思,而核心词和或核心意思往往是唯一的。

7、审题时务必看清楚:要求填写的句子,有的是独立的句子,有的却是句子的一部分。

因此要注意分析句子成分,尤其是处理好句子的主谓宾,不要前后冲突。

(二)例题引路,归纳方法1、通读材料,整体把握。

先明白语段的表达方式(议论性语段还是说明性语段),确定语段的话题、对象或中心观点。

2、借助标点符号(句号)理清段落的层次。

3、分析所写句子与上下文的层次关系(总与分,观点与材料)和逻辑关系(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确定所写句子的性质(总领句、过渡衔接句、总结句、照应句)4、抓整体析部分。

尤其要吃透画横线处的前后文,重点勾画关键的提示词语。

常见的有:①关注呼应、关联、暗示性语句;○2注意副词、代词、关联词;○3注意标点符号,尤其使冒号、分号、问号;○4注意词语(比如空格前的句尾词和空格后的句首词、反复出现的词)、句式方面的提示。

(从照应的角度看,填写内容的根据和来源就是这些提示性语句)5、根据字数要求,组织文字作答。

要求内容上扣得紧,形式上(句式、词性、修辞等)接得上。

必须注意的是:填写的句子,有的是独立的句子,有的却是句子的一部分。

因此要注意分析句子成分,尤其是处理好句子的主谓宾,不要前后冲突。

表达升格之境11第一重境界:内容贯通,简洁明了。

第二重境界:前后呼应,句式整齐。

第三重境界:语言得体,语境和谐。

三、运用技巧,解题作答第1题2015年全国卷 216、请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貼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丨5个字。

(5分)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

批判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

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題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曰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答案】①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

②记住死板的书本知识③通过想象力来形成有针对性的问题第2题2014年全国卷 1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5个字。

(5分)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______________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但这必须有个前提,__ ②_________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③_______________和“空气净化器”。

【试题答案】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试题解析】主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填写,本语段本段主要谈“二氧化碳”的利与弊。

第一个空是对前面“全球变暖”“干旱或旱涝不均”“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等情况的总结,这是二氧化碳带来的灾难,因此可写“给社会及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二个空是对“给植物‘施肥’”现象的总结,也是对前面“灾难”的转折,因此可填写“二氧化碳也会带来好处”;第三处根据前后语境可填写“植物出现问题甚至死亡”。

第3题2013年全国卷 2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

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②,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③,是因为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足固定植株。

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答案:16.①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

②固定植株的位置。

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

(每写出一句给2分)提示:考查扩展语句及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

材料给出的是一个段落,有具体的语境,回答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要注意到题干中要求的“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还要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根”的知识。

第4题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他将“游客”引入佳境,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事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的奇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