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地质土木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涉及了复杂的地质体和地质过程,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土木工程地质的定义、工作内容、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木工程地质的定义土木工程地质是应用地质学知识与方法,以保障土木工程质量和提高地质环境为目的而进行地质勘察、设计、监测和评价的学科。

二、土木工程地质的工作内容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土木工程地质最基础的工作内容。

它包括野外工作和室内工作两个环节。

野外工作主要是指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样品以及测试不同地质参数的工作,室内工作则包括对采取的样品等进行分析、处理、计算等工作。

2. 地质工程设计地质工程设计是土木工程地质的核心内容之一。

设计师需要根据地质勘察的数据,进行设计计算,以确定地质参数,并根据地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工程设计方案。

3. 施工监测施工监测是工程现场实施过程中,利用地质勘察和设计的数据和参数,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4. 工程评价工程评价是对完成的工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工程质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

评价结果可为下一个工程提供有用信息,提高土木工程地质的工作效率。

三、土木工程地质的应用领域1. 城市地下工程领域城市地下工程领域包括地铁、隧道、地下水利工程、地下商业及住宅建筑等。

在这些地下工程中,地质情况往往复杂,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地质灾害隐患。

土木工程地质的工作可为这些工程提供全方位保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岩土工程领域岩土工程领域包括高层建筑、桥梁、隧道、输电线路等。

这些工程的开展需要依赖坚固的地质基础。

土木工程地质的工作可以帮助施工方能够更好地了解地质情况,选取合适的地基,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3. 沿海工程领域沿海工程领域通常是指沿海城市的港口、海堤,以及沿海的石油、天然气开发等。

海岸线的地质情况很多时候极其复杂,加上受海洋作用的影响较大,土木工程地质的工作往往非常重要。

土木工程中的地质勘察方法与应用

土木工程中的地质勘察方法与应用

土木工程中的地质勘察方法与应用土木工程是一门关于设计、建造和维护基础设施的学科。

地质勘察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必要的地质信息,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地质勘察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一、地质勘察方法1. 岩心取样与分析:岩心取样是在地质勘察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它通过钻取岩石样品,进行分析和测试来获取地质信息。

这些样品可以用于确定地层的性质、结构和力学特性。

通过分析岩心样品中的岩层构造和物理性质,工程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2.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地震波传播特性来获取地下地质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岩层条件,对于大型土木工程项目尤为重要。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可以提供地层、地下水位和地下岩体的信息,从而帮助工程师评估地质条件和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

3. 地电勘探:地电勘探是一种利用地下电阻率差异来推断地下结构和物性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设电极并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分布,可以推断地下岩石、土壤和地下水层的分布情况。

地电勘探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调查、隧道工程和桥梁基础设计等领域,为工程师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

4. 钻孔勘探:钻孔勘探是最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之一。

通过钻孔可以获取地下地质信息,包括地层结构、地下水位和地下岩石性质。

钻孔的选择和设计需要根据勘探目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钻孔勘探是土木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为工程设计、基础处理和施工提供了基础数据。

二、地质勘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1. 基础设计:地质勘察是土木工程基础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

通过地质勘察,工程师可以获取地下地质信息,评估土壤和岩石的承载能力,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地质勘察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适当的基础形式,并确定合理的基础处理方法,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2. 施工技术选择:地质勘察不仅为基础设计提供了依据,还对施工技术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土木工程地质-第一章-岩浆岩

土木工程地质-第一章-岩浆岩

闪长岩
角闪石 斜长石
辉长岩
橄榄岩 辉岩
细粒 中粒 粗粒
辉 石 橄榄石 斜长石 辉 石
块状
粗粒花岗岩
中粒花岗岩
中粒花岗岩
细粒花岗岩
花岗斑岩
流纹岩
流纹岩
闪长岩
闪长岩
闪长玢岩
安山岩
安山岩
安山岩
闪长岩
辉绿岩
辉绿岩
致密块状玄武岩
致密块状玄武岩
拉斑状玄武岩
气孔状玄武岩
杏仁状玄武岩
超基性岩
辉石
基性斜长石 基性岩
角闪石
中性斜长石 中性岩
黑云母
酸性斜长石
正长石570º白云母 Nhomakorabea英酸性岩
第三节 岩浆岩
2. 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 晶体形态、相互关系。
(1)结晶程度: 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 非晶质结构
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
非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非晶质结构(火山玻璃)
第三节 岩浆岩
(2)颗粒大小: 粗粒结构: >5mm 中粒结构: =1-5mm
绝对大小: 细粒结构: =0.1-1mm 微粒结构: <0.1mm 隐晶质结构: 肉眼不可见颗粒 等粒结构
相对大小: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等粒结构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不等粒结构
粗粒结构
粗粒结构
中粒结构
细粒结构
微粒结构
杏仁状玄武岩
气孔状玄武岩
浮岩
浮岩
珍珠岩(半晶质)
黑耀岩(非晶质火山玻璃)
黑耀岩(非晶质火山玻璃)
黑耀岩(非晶质火山玻璃)
橄榄岩
辉岩
隐晶质结构

土木工程地质-第一章-沉积岩

土木工程地质-第一章-沉积岩
胶体浓度和电荷改变时絮凝(= 1~100m)
真溶液取决于溶解度,过饱和时结晶 (主要因湖、海蒸发、水体浓缩)
第四节 沉积岩
冲沟搬运物质在沟口处的沉积
第四节 沉积岩
河流搬运物质在入海口处的沉积
第四节 沉积岩
沉积分异现象
上游
中游
下游
海口 海盆地
漂石、卵石、 卵石、砾石、 砾石、砂、 砂、土 盐类结晶
砾石 为主 砂 为主
土 为主 为主 矿物为主
矿物成分复杂
矿物成分单一
第四节 沉积岩
3. 成岩作用:指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 压固脱水作用:上覆压力使沉积物孔隙减小,水分排
出,密度增大。
胶结作用:松散颗粒被孔隙中化学沉淀物质或其它物质
胶结在一起。
胶结物成分:SiO2、 Fe2O3、 FeO、 CaCO3、
隐晶化学结构 <0.005mm 同生砾状结构 竹叶状结构
鲕状结构
生物化学结构 (指含生物化石)
园砾状结构
圆砾状结构
角砾状结构
粗砂状结构
中砂状结构
细砂状结构
细砂状结构
泥状结构
隐晶化学结构
竹叶状结构
鲕状结构
生物化学结构
第四节 沉积岩
3. 构造:指组成部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方式 (1)岩层:指一个基本稳定的物理条件(沉积环境和物
泥裂
虫迹
(5)化石与结核:化石:生物遗体或遗迹被后期 化学成分置换石化。
结核: 成岩时,某些胶体聚集 而成。
波痕构造
波痕构造
泥裂构造
泥裂构造
虫迹构造
珊瑚化石
角石化石
海百合化石
菊石化
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化石

土木工程地质-第四章-岩石、土的工程性质

土木工程地质-第四章-岩石、土的工程性质
殊性质的土。
2. 分类:
黄 土 膨 胀 土 软 土 冻 土 红 粘 土 盐 渍 土
填 土
第三节 岩石、土的工程性质
2、按颗粒级配分类(按不同粒级的含量分类)
漂石土、块石土:>200mm的颗粒>50%
碎石类土: 卵石土、碎石土:>20mm的颗粒>50%
圆砾土、角砾土:>2mm的颗粒>50%
砾砂:>2mm的颗粒占25-50%
砂类土:中 粗砂 砂: :> >00..255mmmm的的颗颗粒粒>>550% 0%
细砂:>0.075mm的颗粒>85%
粉砂:>0.075mm的颗粒>50%
粉土:>0.075mm的颗粒<50%,塑性指IP 10

土:粉 粘质 土粘 :I土P>: 1107<I
P
17
第三节 岩石、土的工程性质
备注:液限:土从流动状态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WL 塑限:土从可塑状态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
第三节 岩石、土的工程性质
一. 按岩石坚硬程度分类 坚硬岩 较坚硬岩
Rc:>60MPa 60-30MPa
较软岩 软岩
30-15MPa 15-5MPa
极软岩
<5MPa
二. 岩土按施工工程分级(铁路部门)
I II
III IV V VI
坚石 次坚石 软石 硬土 普通 土松土
三. 岩体按结构分类 整体块状结构 层状结构 碎裂状结构 散体结构
第三节 岩石、土的工程性质
四. 土的分类 (一)一般土分类(土的颗粒分组及按颗粒级配分类)
1. 颗粒分组(又叫粒组):
漂石、块石:>200mm 卵石、碎石:=20-200mm 圆砾、角砾: 2 20mm 砂: 0.075 2mm 粉砂: 0.005 0.075mm

土木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地质

地质地貌分析:一、丹霞地貌、图片如下:1、定义: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2、地貌特点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二、喀斯特地貌:1、定义:定义1: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定义2: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2、地貌特点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

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

三、风蚀地貌图片如下:风蚀蘑菇1、定义:风沙对地表进行吹蚀、磨蚀形成的地貌。

如风蚀洼地、风蚀谷、雅丹、蘑菇石、风蚀壁龛、风蚀残丘等。

2、地貌特点风蚀地貌-主要类型风力吹蚀、磨蚀地表物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其主要类型如下:风蚀石窝陡峭的迎风岩壁上风蚀形成的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的小洞穴和凹坑。

风蚀蘑菇孤立突起的岩石经风蚀作用而成的蘑菇状岩体,又称石蘑菇、风蘑菇。

雅丹地形河湖相土状堆积物地区发育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相间的地貌形态。

“风蚀城堡水平岩层经风蚀形成的城堡式山丘,又称为风城。

风蚀垅岗软硬互层的岩层中经风蚀形成的垅岗状细长形态。

一般发育在泥岩、粉砂岩和砂岩地区。

长10~200米,也有长达数千米者,高1~20米。

风蚀谷风蚀加宽加深冲沟所成的谷地。

风蚀洼地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蚀所形成椭圆形的成排分布的洼地四、黄土地貌:定义:、定义1:发育在第四纪黄土(或黄土状土)地层中的各种地貌形态的总称,具有一系列自己特有的特征。

工程地质课件(地质学及土木工程专业)

工程地质课件(地质学及土木工程专业)

地球物理勘探
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 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 造等地质条件的方法。
工程地质评价原则和方法
1 2 3
工程地质评价原则 坚持综合性、主导性、动态性和实用性原则,对 工程建筑地区做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地质条件 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专家评分法、模糊数学法、 灰色系统法等。
02
收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等资料,分
析区域稳定性。
遥感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中的应用
03
利用遥感图像解译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层岩性、不
良地质现象等。
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
工程地质钻探
利用钻探机械向地下钻孔,以采 取岩芯或进行原位测试,获取地 下深处地质信息。
工程地质坑探
用人工或机械方法进行挖掘坑、 槽、井、洞,以便直接观察岩土 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 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 结构土样。
05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现象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 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崩塌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 的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分区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将工程建 筑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工程地质区,以便针对不同 区域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与地震活动相关的构造,如地震 断裂、地震鼓包等。
地貌形态与分类
地貌形态
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包括山地、 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范文3篇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范文3篇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范文3篇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1一. 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止措施:1.放缓边坡2.抗滑挡土墙3.抗滑桩4.锚杆(索)5.格构加固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1.岩土类型2.地质构造3.岩土体结构4.水的影响5.风化作用6.人类活动影响三、基础:建筑物下部直接与土层岩层接触的部位称为基础。

地基:建筑物的荷载会引起基础以下一定深度内的岩,土层改变它们原始的应力状态,这部分改变了应力状态的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

四、地基极限承载力:单位面积上地基能承受的最大极限荷载能力称为地基极限承载力。

地基允许承载力:在确定地基安全和地基稳定性的前提下,地基所被允许的最大承载力,一般不超过极限承载力。

五、地基荷载力的确定方法:1.按原位测试方法确定2.按地基土的强度理论确定3.经验方法确定六、平板载荷试验曲线特征:一般是经历三个阶段1.压密阶段2.剪切阶段3.破坏阶段七、地应力:一般是指地壳岩体处在未经人为扰动的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地应力,也称为初始地应力或天然地应力。

地应力特点:1.在地壳浅部,地应力的垂直分量δv接近于岩体自重应力,地应力的水平分量δh大于垂直分量δv2.在地壳深部,两者趋于一致,甚至δv大于δh3.水平分量存在各向异性4.最大主应力在平坦地区或深部受构造方向控制,而在山区则和地形有关,在浅层往往平行于山坡方向5.由于多数岩体都经历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物理学性质也不相同,因而地应力中的一部分以封闭或冻结状态存在于岩石中八、滑坡:人工边坡或天然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或软弱带均向下滑动的趋势,一旦下滑力大于抗滑力,岩土体就产生向下的滑移,这种现象称为滑坡。

滑坡的形态特征:1.滑坡体2.滑坡面和滑动带3.滑坡床4.滑坡周界5.滑坡后壁6.滑坡台阶7.封闭洼地8.滑坡舌9.滑坡裂缝(拉张裂缝、剪切裂缝、鼓张裂缝、扇形张裂缝)10.主滑线(滑坡主轴)滑坡暗物质组成分类:1、堆积层滑坡2、黄土滑坡3、粘土滑坡4、岩层滑坡滑坡防治措施:1、避开滑坡危害2、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3、抗滑支挡(抗滑挡墙、抗滑桩和锚索抗滑桩、预应力锚索、微型钢花管注浆群桩)4、减重反压5、其他方法(钻孔爆破、烙烧、化学加固、电渗排水等)九、泥石流: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它与挟砂洪流的本质区别在于流体中固体物质的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课件
廖红建
H.J.Liao
本电子课件为科学出版社全国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系列教材《土木工程地质》(赵树德主编、廖红建副主编)的配套课件。

基于作者长期主讲《土木工程地质》的电子教案编制而成。

限于编者水平,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简介
第一章矿物与岩石
第二章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
第三章岩石风化和岩体的工程性质
第四章第四纪地层和地貌
第五章土质学、土与土体
第六章地下水的存在及水质
第七章地下水运动与工程
第八章环境地质问题
第九章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第十章区域性土
第十一章岩土工程勘察
前言
•地基、基础的概念
地层•必修课
地层地基勘察•地层的复杂性
组成演变•地质学学科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寻找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和论证工程地质问题选定场地建议措施提供技术数据•防灾是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研究对象为复杂的地质体
综合结合首先地质学地质分析法进一步定量分析•地质分析法
定量预测和评价建立模型•力学分析法
类比法•工程类比法
•新技术新方法
•实验法
实验测试综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才能对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制定出合理的防治对策。

地上地下•工程地质与土木工程的关系密切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
强度变形
较高的强度较低的压缩性
•影响因素
天然边坡人工边坡
•影响因素
•监测
•影响因素
•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