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_西方现代派绘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西方现代派绘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西方现代派绘画》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西方现代派绘画【授课】济南市历城区【教材分析】西方艺术自远古产生始即注重物质性的再现,经历不同时代的发展和完善,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已达高峰。

照相术发明之后,写实主义绘画的社会功能已部分地被摄影取代,绘画日益走上表现性的道路,由描绘客观物质的形态走向表现画家内在精神的追求。

以往的绘画以为宗教服务、社会服务为主要目的,西方现代美术家开始宣称他们不再为谁服务,艺术就是为完善艺术自身而独立存在。

艺术的价值观与传统决裂了,所有这一切都是随着社会发展、思潮的演变,缓慢地由量变到质变的,现代美术的发端是从后印象派开始的。

西方现代派美术的最基本特点,是进一步将西方近代美术强调美术家的主体性、主观性的追求更加推向极端,其表现是全面背离写实、具象的西方美术传统,背离美术作品要有内容主题、以宗教和社会生活为题材的传统,现代派美术以与传统美术全面的决裂,作为其“形式革命”的旗帜。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现代派美术既有积极的大胆创造的一面,又有“丑”、“荒诞”的走极端式游戏艺术价值的一面。

本课主要介绍西方现代派绘画流派中有代表性的两个流派及其特征。

20世纪西方现代派美术种类繁多、流派纷呈,表现形式和艺术理论也各不相同,是标新立异、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它从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与传统的绘画艺术在观念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艺术思潮的主要特点是,企图突破以至完全摆脱或否定西方绘画注重写实的传统,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艺术形式的探索。

经过对教材的研究分析,提出本科的主要教学方向:欣赏——分析——体验——探究——延伸。

观察现代派中不同流派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对中国当下美术作品及现代派其他美术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

本课的重点,在于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新变化、新特点,并能对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分析,既不肯定一切,也不否定一切,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主题四“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印象主义绘画审美情趣”教学案例

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主题四“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印象主义绘画审美情趣”教学案例

▲新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材“印象主义绘画的审美情趣”教学案例觉印象。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网络资料学生:油画棒、彩色铅笔、2B 铅笔、素描纸教学过程一、走近印象主义(一)对比传统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教师以启发谈话法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传统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1.《小提琴和葡萄》2.《薰衣草之雾》3.《拾穗》4.《夜巡》5.《奥松维尔伯爵夫人》6.《即兴之作26》,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区分:3、4、5 是传统艺术作品;1、2、6 是现代主义艺术作品。

(二)分析传统艺术向现代主义艺术的转变,引出主题二、了解印象主义(一)探究艺术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师导语:印象主义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19世纪法国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师板书:艺术特点)原因一:新审美的需求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荷拉斯兄弟的誓言》《向前冲锋的阿拉伯骑兵》《奥南的葬礼》,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艺术大师在求真写实方面已经达到顶峰。

艺术家迫切地需要寻找到新的审美风尚,所以,印象主义摒弃了传统绘画的内容情节,开始强调绘画语言(幻灯片出示图 2)。

因而,印象主义呈现出的第一个艺术特点: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

(教师板书:审美功能)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新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的主题四“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

教材中展示了 19 世纪 60 年代在法国出现的印象主义艺术流派。

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印象主义突破了传统的绘画观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观和绘画表现技巧,由此影响到整个西方艺术观念的转变,最终导致现代艺术的产生。

本课“学习任务一”是研究西方现代艺术的起点,这部分由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的学习重在让学生深度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语言和文化内涵。

第二课时学习后印象主义如何在此基础上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两课时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本案例是针对第一课时印象主义绘画的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美术课上已涉及印象主义的初步学习,但缺乏对印象主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高一【美术(人美版)】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一【美术(人美版)】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们刚刚所见的抽象主义艺术家蒙德里安也同大家一样,创作过这一主题,下面我们欣赏一下他的三件作品,分别叫做《红树》、《银白色的树》、《花朵盛开的苹果树》,哪一件叫做《花朵盛开的苹果树》呢?原因是什么呢?在鉴赏一件作品时我们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因为对很多事情的理解都需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问题。

我们都选择除了自己心中的《花朵盛开的苹果树》,同时还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这就是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鉴赏方法之一。

首先我们描述作品,然后分析作品,在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解释,以及与同学之间进行相互分享与评价,这就是教科书上所提到的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法”。

图《红树》蒙德里安图《银白色的树》蒙德里安图《花朵盛开的苹果树》蒙德里安3.识读图像,分析与理解教师:从蒙德里安的三件画作中,图像形式和色彩都各不相同。

这也会造就观者们的见解各不相同。

但都符合我们鉴赏的要求。

三件作品里有些可以看到树的痕迹,运用了具象和意象的造型表达方式,而《花朵盛开的苹果树》造型不太明显,像是一种符号弧线出现的抽象表达方式。

这就是作品造型中的具象、意象、抽象语言的表达了。

大家都根据自己的感受分享了抽象绘画定义和特点,从造型和色彩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的情感变化。

抽象主义绘画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用以定义一群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他们的作品或热情奔放,或安宁静谧,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

几何抽象(或称冷的抽象)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而发展出来,这个画派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其特色带有几何学的倾向。

我们可以在未来的学习中,联系一下美术、语文、音乐、历史等学科,完成对一些人文概念的理解,学会全面的学习到一个概念。

对比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可发现现当代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美术作品都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内容出现。

三、独思共议,探究交流1.作品描述,迁移识读教师:西方现代艺术是西方美术体系中重要一环,追求作品强烈的张力、清楚的结构和直率纯真的表达。

【教案】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 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 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版本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主题四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高中美术(2019)教材美术鉴赏模块第二单元主题四,本单元主要围绕中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学习,本课重点围绕西方现代艺术变革中走过哪些阶段、变革后的西方现代艺术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西方现代艺术是技巧还是观念、在科技与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将走向何方等四个方面对西方现代艺术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夸张、变形与抽象表现方法及新材料运用等对广告制作、家具造型、服装设计、建筑构思、封面装帧等实用美术的应用、发展和变革产生的影响。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良好的艺术认知与表达能力,对美术的语言形式、表达手法及中外绘画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何用专业的角度去欣赏西方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区别、西方现代艺术的思想理念、表现手法还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将从探究西方现代绘画代表性画家塞尚、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入手,运用“四步法”去体验探索,继而加深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认知,完成“鉴”到“赏”的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西方艺术大师塞尚作品的美感,感受画家如何通过个人的对艺术的理解、分析与概括提炼表现“纯粹”的艺术作品。

掌握西方现代艺术的概念及艺术流派。

过程与方法:通过色彩、造型、视觉角度等方面理解、分析、比较塞尚、毕加索的作品,了解西方现代艺术作品的美学法则—形式构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培养积极的审美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本课学会运用“四步法”欣赏塞尚作品,分析、理解塞尚如何打开现代艺术的思潮,并通过赏析毕加索等艺术大师作品,感受艺术家如何延异塞尚的艺术思想理念。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塞尚的色彩造型观,用几何形体概况物体的造型及如何将不同视觉角度的画面融入在同一平面中,从而让作品呈现平面化的深度空间。

教学策略1、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西方现代艺术美术教学设计5篇

西方现代艺术美术教学设计5篇

西方现代艺术美术教学设计5篇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

它的划分有多种,一般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方现代艺术美术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西方现代艺术美术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美术欣赏》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尤其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欣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外国现代主义绘画是标新立异、多元化的艺术世界,从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表现形式也从具象转变为意象和抽象,与传统的绘画艺术在观念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欣赏难度较大。

由于受传统审美习惯以及我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外国的现代主义绘画,特别对广大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陌生的艺术世界,一个急切想了解的艺术世界。

随着改革开放,我们有机会更多的接肋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展览和作品,但人们常常是许多人去看了,有些人窃窃私议,不说好,也不敢说不好,更不敢说看不伍,而事实是看不值。

(施蛰存语)我们有必要对现代中学生进行欣赏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员基础的启蒙教育。

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种类繁多、流派纷呈,表现形式和艺术理论也各不相同,它的出现有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哲学的历史渊源,对于外国现代主义绘画,不仅在我国,就是在西方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纺坛,要通过一节课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接受外国的现代主义绘画是不可能的,因此本课的重点以转变学生的欣赏观念为主,以不能把象不象,看懂看不懂作为美术欣赏的标准为线索,通过一些现代主义绘画的代表面家自身从具象到意象、抽象的观念和表现形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理解现代主义绘画的欣赏特点,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欣赏美术作品,开拓视野,逐步提高学生对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认知:通过对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介绍,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和欣赏外国现代绘画作品,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第二单元主题四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主题四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主题四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格尔尼卡》美术作品鉴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格尔尼卡》绘画内容中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及特点。

(2)了解《格尔尼卡》这幅画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究、引导的方式下,学会对现代艺术中的美术作品通过自己的艺术感知进行鉴赏,发表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这幅画的学习,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摧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珍爱和平,对美好生活应珍惜。

二、教学重点:作品通过怎样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的愤怒之情。

三、教学难点:象征性与立体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格尔尼卡》中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觉得战争离我们远吗?引出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2、播放一段战争轰炸平民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看。

通过视频中的画面,让学生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问题:同学们,面对如此惨烈的画面,如果让你用一种方式来表现,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呢?引入到反战绘画作品《格尔尼卡》。

(二)教授新课出示《格尔尼卡》绘画作品,提问:同学们,请观赏图片,当你看到作品的绘画内容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继续提问:这幅作品到底描绘了怎样的内容呢?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呢?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背景呢?1、简单介绍作者,包括作者姓名、国籍、画派及世界评价等。

2、简单介绍立主义。

3、创作背景。

名称来源。

作者为什么以格尔尼卡为这幅画命名,引入到这幅画的创作背景。

构图方式。

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

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油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

于是《格尔尼卡》就此诞生。

4、作品绘画内容①构图:三角形构图②颜色:黑白灰③技法:立体主义④绘画内容形象分析以及象征意义。

2.4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2.4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主题四《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变革与发展过程,从历史背景、艺术特征等方面分析问题,从文化理解的角度进行概括性的梳理。

通过对《格尔尼卡》进行描述、分析、理解、评价,深度理解图像形式和西方现代艺术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以《格尔尼卡》为识读对象,可以从图像形式和时代背景去赏析现代绘画,具备结构分析图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世界,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培养积极的审美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是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从艺术观念到艺术形式的巨大变革。

透过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认识和理解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源与根,从历史、社会、文化的层面建立意识构架,从造型特征、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本源去探讨西方现代艺术,真正认识和理解这其中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难点:如何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如何透过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中“光怪陆离”的形式风格,从中提取西方艺术中的精髓并有效运用于创新思维中,是本主题最大的难点。

课前准备PPT、导学案、视频。

板书设计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一、绘画的变化:客观自然再现→主观精神表现二、西方现代艺术特点:鉴赏四步法:①.描述②.分析③.解释④.评价1、由内容走向形式,由具象走向抽象。

2、更专注于表达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设定一个小游戏,给《蒙娜丽莎》画上大胡子(请某同学到黑板上操作)2、课件展示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尚的作品《有胡须的蒙娜丽莎》以及作品的反响。

导出20世纪开始,有一些艺术团体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传统,以各色各样的艺术风格标新立异,艺术史上统称为“西方现代艺术”,展示课题及板书。

二【导学新授】我们说整个的西方绘画史是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的,这种变化是什么呢?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探究一下它的变化(板书)。

现代艺术小学美术教案

现代艺术小学美术教案

现代艺术-小学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了解现代艺术的特点,认知一些现代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能够自主创作一个以现代艺术为主题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
1.了解现代艺术的特点,认识现代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

2.创作自己的现代艺术作品。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现代艺术的理解和认知。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活动1:通过展示一些现代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现代艺术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2: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些现代艺术家及其作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艺术作品和艺术风格。

2.讲解
讲解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一些著名的现代艺术家,让学生对现代艺术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

3.创作
活动1: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现代艺术的思想,要求学生自己创作一幅以现代艺术为主题的作品。

活动2: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创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艺术及其思想。

四、教学评价
在学生们完成作品的同时,定时评价其作品是否符合现代艺术的思想,是否发扬现代艺术的风格,以及是否能够充分表现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让学生对现代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艺术的思想和内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作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由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首先对“现代艺术”这个概念给出一个时间上的界定指出在这个阶段发生的西方“现代艺术”是一种与其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东西,因而被理论家称为“现代性的断裂”。

第二部分“西方艺术是怎样向现代转化的?其动力是什么?”
第三部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主要是说可以从哪些方面辨识西方现代艺术。

这里先是对“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这两个概念做了简单的分辨。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四部分“无止境的形式创新使艺术走到了危险的边缘”,是第三部分的自然延伸。

正是因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极端化和不断创新的意识,使之不可避免地走到了自己的尽头,最终在20世纪60年代发出了“艺术死亡”的惊呼,艺术也因此开始走向一个新的方向——后现代艺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西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绘画的巨大发展变化,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和多元化的艺术流派。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运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体验和品评、欣赏外国现代主义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欣赏方法
难点:正确认识和理解西方现代主义美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西方现代艺术的范围。

西方现代艺术的范围:笼统地说是指西方自19世纪以来的艺术。

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西方现代艺术的范围。

它在艺术理念、艺术标准、创作方法、语言形式等方面都几乎形成了一个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新艺术体系。

(二)第二部分:西方艺术是怎样向现代转化的?其动力是什么?
板书:1.摄影的发明——这可以视为西方艺术转变的内部原因。

因为摄影的发明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传统艺术古典—写实艺术的根基,从而使美术产生了自我意识;
2.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这是西方艺术向现代转化的外部原因。

因为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的分工和对自我的重视,它孕育了整个社会的个人主义和创新意识;
3.宗教的衰落——宗教情感在西方社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在现代大工业的社会中人的情感日益现实化,由此造成人的现实理想与终极理想之间的矛盾,表现在艺术中就是其物质性的加强和精神性的失落;
4.哲学的影响——从19世纪末开始,许多西方哲学家都极力提倡个人意识和精神的重要价值,反对以往的工具理性思想,使人们从深层上看到了社会转型的必然。

当然,其动力源还不仅有这些,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方面,但这四点概括的是四个主要方面——艺术、社会、宗教和思想。

这是从西方艺术和社会发展的总的过程来说的。

(三)第三部分: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关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这里主要提出了四点:
板书:1.哲学化——这表明西方现代艺术与现实不再发生直接的关系,而表现出艺术自身的独立;
2.理论化——哲学化与理论化不是一个概念,尽管它们之间有联系。

注重理论表明现代艺术的出现和现代艺术家的努力不是偶然和盲目的,而是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的集体趋向;
3.形式主义——即强调美术形式的独立性,通过形式的极端化和绝对化而提倡美术自身的独立;
4.创新意识——可以说创新是任何艺术的本质,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却把创新本身视为艺术的惟一主题。

(四)第四部分:“无止境的形式创新使艺术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正是因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极端化和不断创新的意识,使之不可避免了走到了自己的尽头,最终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向一个新的方向——后现代艺术。

(五)总结讨论:
1、分组选取不同的名作,谈谈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异同。

2、通过具体作品及艺术家,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