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20回练习及答案
《红楼梦》章回练习及答案(第1-120回)

第 57 页 共 60 页
第 58 页 共 60 页
第 59 页 共 60 页
第 60 页 共 60 页
第 24 页 共 60 页
第 25 页 共 60 页
第 26 页 共 60 页
第 27 页 共 60 页
第 28 页 共 60 页 Nhomakorabea第 29 页 共 60 页
第 30 页 共 60 页
第 31 页 共 60 页
第 32 页 共 60 页
第 33 页 共 60 页
第 34 页 共 60 页
第 46 页 共 60 页
第 47 页 共 60 页
第 48 页 共 60 页
第 49 页 共 60 页
第 50 页 共 60 页
第 51 页 共 60 页
第 52 页 共 60 页
第 53 页 共 60 页
第 54 页 共 60 页
第 55 页 共 60 页
第 56 页 共 60 页
第 35 页 共 60 页
第 36 页 共 60 页
第 37 页 共 60 页
第 38 页 共 60 页
第 39 页 共 60 页
第 40 页 共 60 页
第 41 页 共 60 页
第 42 页 共 60 页
第 43 页 共 60 页
第 44 页 共 60 页
第 45 页 共 60 页
第 13 页 共 60 页
第 14 页 共 60 页
第 15 页 共 60 页
第 16 页 共 60 页
第 17 页 共 60 页
第 18 页 共 60 页
第 19 页 共 60 页
第 20 页 共 60 页
第 21 页 共 60 页
红楼梦1-120回全练习及答案

红楼梦1-120回全练习及答案高考名著名篇训练之《红楼梦》(第一至第十回)1.试分析《红楼梦》以“女蜗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先说读过书,后说不曾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问题:简述《红楼梦》中贾雨村判案的事。
5、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请简要分析《红楼梦》第五回在小说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7、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
请依次指出这三个女子是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8.《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
《红楼梦》1-20回整理及答案

《红楼梦》知识点整理清单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
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
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
英莲(即香菱)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一、要点回顾(填空题)1.《红楼梦》原名__________,后空空道人改为___________,曹雪芹在 ____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将它题为_______________ 。
2.女娲补天时,在大荒山_________炼成顽石36501块,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 ______下,这块顽石由一僧念咒,变成了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
僧人在正面刻了四个字:__________________,反面刻八个文字:_______________ 。
3.宝黛二人情缘前世已定, 宝玉前世是______________,日以甘露灌溉西方灵河岸上的__________________,这棵草受天地精华,脱去草胎木质换成人形,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心中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的心意。
4.甄士隐女儿 ______ 在元宵节被偷,正应了疯癫的僧人的谶语: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后来这个女儿被人称为“呆霸王”的________强夺去,改名叫。
5.填出《红楼梦》开卷诗前二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6.姓名的含义:甄士隐取之意;贾雨村取之意。
二、要点精练(简答题)1. 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请简介传说的内容。
2.试分析《红楼梦》以“女蜗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
3.请简述“通灵宝玉”的来历。
4.在第一回中,有一个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曾含了四句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此诗后两句在文中所指何事?5.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贾雨村住在甄士隐家,甄家的丫环娇杏曾无意回头看了两次,在此曹雪芹为后文埋下了什么伏笔?6.《红楼梦•娇杏赞》:“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红楼梦》章回练习题参考答案

《红楼梦》章回练习(第1----5回)参考答案一、1.通灵宝玉空空道人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2.青埂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3.神瑛侍者绛珠仙草 4.留心在意寄人篱下 5.妙玉秦可卿6.薛蟠甄英莲护官符二、1(A C)(A项甄士隐听后便彻悟,并为《好了歌》作解注。
C项贾珠是贾政的儿子。
)2(D E )(D项贾雨村收了银、衣后,并无千恩万谢,而是“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E项这幅对联是贾雨村所作。
)三、1. 贾雨村补授应天府,一上任就遇人命案——两家争买一婢女,贾雨村立刻就要拿人判案。
门子使眼色制止他,并呈上一份金陵城的“护官符”,凶手薛蟠是“官符”中薛家的公子。
贾雨村不顾争买的婢女英莲是早年恩人丢失的女儿,依门子之计徇情枉法胡乱断了此案。
2.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絳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絳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絳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3. 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4.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忙转悲为喜。
5.晚饭后,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而且二人眼中的对方与别人自然不同。
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
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
(完整word版)《红楼梦》1-20回练习及答案

《红楼梦》练习1—20回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
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D.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E.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
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2.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A.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更得贾府上下喜爱。
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因此经常与宝玉闹别扭。
B.宝玉的那块玉正面写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反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八个字。
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精明的贾元春、孤僻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为了尽早和秦钟相聚,宝玉择定了上学的日期。
当日早晨收拾完毕,宝玉分别拜见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等人,最后来到林黛玉处辞行,遭到林黛玉善意的嘲笑。
E.贾雨村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
得知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他的岳父家荣国府帮助。
正好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到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不久金陵应天府缺出,贾家便帮他谋补了此缺,贾雨村又上任去了.3.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 )A.下列各位都属于“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迎春、岫烟。
B.“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堂金作马”分别是说.薛家、史家.C.王狗儿当年依附王夫人的娘家,认了同宗,后来家境败落,他家的岳母刘姥姥便到贾府来求助。
《红楼梦》章回练习及答案(第1-120回)

《红楼梦》章回练习(第1----5回)一.填空题1.甄士隐在梦幻中从僧人那儿接了美玉来看,那美玉上镌着四个字:。
这美玉即是女娲炼石补天时弃而未用的石头,被那僧道幻化成美玉带入红尘中历劫。
后来发现石头上面有一首偈诗,其中前两句是:,。
2.女娲炼石补天所遗灵石在大荒山,是、把石头带入红尘的。
3. 曾灌溉过一棵,此仙草幻化成形,承诺要用一生的眼泪还他的灌溉之恩。
4.黛玉进贾府,看到贾府处处与其他家不同,因此“步步,时时,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这反映了黛玉,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
5.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姓名: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
6.贾雨村一到任上,就遇到一件人命官司,金陵一霸,为争买被拐的,纵容家奴打死了冯渊。
贾雨村从门子处拿到一张“”,得悉其中利害,便徇情枉法,胡乱断了此案。
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在元宵看社火灯花时走失,三月十五葫芦庙着火把隔壁的甄家烧成一片瓦砾。
甄士隐从此渐渐露出下世的光景。
疯跛道人吟唱了《好了歌》,甄士隐未能彻悟,道人又作《好了歌》解注,甄士隐听后便随疯跛道人出家去了。
B、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到林如海已是科第出身。
着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
林如海年已四十,原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死了,膝下只有嫡妻贾敏所生的女儿林黛玉,年方五岁。
夫妻无子爱之如珍宝,又见她聪明清秀,便延聘教师让她读书识字。
C、荣宁两府的宁国公和荣国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宁国公居长,他的儿子是贾代化,孙子贾敬,贾珠是贾敬之子,贾兰是贾珠之子;荣国公的儿子是贾代善,其妻贾母是金陵世勋史侯家小姐,他的孙子有贾赦、贾政,而贾琏是贾赦之子,贾宝玉和贾环是贾政之子。
红楼梦1-120回全练习及答案

高考名著名篇训练之《红楼梦》(第一至第十回)1.试分析《红楼梦》以“女蜗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先说读过书,后说不曾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问题:简述《红楼梦》中贾雨村判案的事。
5、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简要分析《红楼梦》第五回在小说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
请依次指出这三个女子是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
《红楼梦》1-20回练习及答案上课讲义

《红楼梦》1-20回练习及答案《红楼梦》练习1-20回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
《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
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
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E.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
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2.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A.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更得贾府上下喜爱。
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因此经常与宝玉闹别扭。
B.宝玉的那块玉正面写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反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八个字。
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精明的贾元春、孤僻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为了尽早和秦钟相聚,宝玉择定了上学的日期。
当日早晨收拾完毕,宝玉分别拜见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等人,最后来到林黛玉处辞行,遭到林黛玉善意的嘲笑。
E.贾雨村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
得知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他的岳父家荣国府帮助。
正好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到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不久金陵应天府缺出,贾家便帮他谋补了此缺,贾雨村又上任去了。
3.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A.下列各位都属于“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迎春、岫烟。
B.“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堂金作马”分别是说.薛家、史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练习1-20回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
《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
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
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E.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
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2.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A.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更得贾府上下喜爱。
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因此经常与宝玉闹别扭。
B.宝玉的那块玉正面写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反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八个字。
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精明的贾元春、孤僻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为了尽早和秦钟相聚,宝玉择定了上学的日期。
当日早晨收拾完毕,宝玉分别拜见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等人,最后来到林黛玉处辞行,遭到林黛玉善意的嘲笑。
E.贾雨村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
得知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他的岳父家荣国府帮助。
正好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到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不久金陵应天府缺出,贾家便帮他谋补了此缺,贾雨村又上任去了。
3.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A.下列各位都属于“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迎春、岫烟。
B.“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堂金作马”分别是说.薛家、史家。
C.王狗儿当年依附王夫人的娘家,认了同宗,后来家境败落,他家的岳母刘姥姥便到贾府来求助。
刘姥姥费了一些周折,才见到了管家的王熙凤,王熙凤抹不开脸面,就送给她二十两银子。
D.贾元春,贾政与王夫人长女。
自幼由贾母教养。
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
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
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E.宝玉来看宝钗,黛玉也来看望。
然后薛姨妈留大家吃茶,宝玉要喝酒,薛姨妈就拿好酒来给大家一起喝。
而宝玉偏偏想喝冷酒,宝钗劝说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不要吃那冷的了。
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
黛玉心生醋意,借雪雁送手炉来冷嘲热讽一番。
4.选出以下不正确的两项()()A.第1回,贾雨村姓贾名化,雨村是他的别号。
为进京求取功名,曾寄居在姑苏城的葫芦庙里。
后来中了进士,任姑苏知府,不到一年却又因恃才侮上被参而遭革职,偶然间成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
因这层关系,才得以复职候缺,补得金陵应天府一职。
B.第1回,元宵佳节之夜,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
霍启要去方便,便将英莲放在门槛上坐着。
回来时,人已不见了,找了半夜,到天亮也没找到。
没办法,霍启又不敢回去见主人,就逃往他乡。
C.第2回,林黛玉念书时,凡书中有“敏”字,都念做“密”字;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
贾雨村并未如此教她,当时只觉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
直到冷子兴告诉他林如海的夫人是贾敏,他才知其中原因。
D.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里,先后见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
吃过晚饭后,才见到宝玉。
E.第4回,薛姨妈带着儿子薛蟠,女儿宝钗到金陵城投奔亲戚,贾政母子留他们住在梨香院,薛蟠也很乐意住在此处。
不上一月,贾宅中有纨绔习气的子弟,引诱得他比以前更坏了。
从此打消了移居之念。
5.选出以下不正确的两项()()A.第5回,宝玉在秦氏的卧房中午休,梦游“太虚幻境”,到“孽海情天”的“薄命司”中,先将“又副册”厨门打开,看到其中两幅画和字,不解;开“副册”厨门,看见画着桂花、池沼,还有字,还是不解;再去取“正册”来看,未及看完,就被仙姑带去游玩。
B.第6回,王成的祖上与王熙凤的祖父连了宗认作侄儿,此事只有王夫人及凤姐之父知晓。
王成的亲家母刘姥姥见女儿女婿过得萧条,便有心去认这门亲,但因从未见过王夫人,只得带着外孙板儿去找王夫人的陪房周瑞,通过周瑞家的才见到王夫人,王夫人送她二十两银子,她给了周瑞家的一两银子,以示答谢。
C.第7回,宁府的焦大从小跟着宁公贾演出兵打仗,因对宁公有救命之恩,府中上下人等对他倒也另眼相看。
焦大喝醉了酒,就无人不骂,把宁府内见不得人的事儿也抖落出来。
贾蓉忍无可忍,令人将他捆了,众小厮用土和马粪塞了焦大的嘴。
D.第8回,宝玉从梨香院回到自己的住处,晴雯告诉他,他在宁府叫人特意送过来给她的豆腐皮包子,因她才吃了饭就搁在那里,后来被李嬷嬷拿走了,说是给孙子吃;宝玉问起早起沏的枫露茶,得知被李嬷嬷喝了,大为生气,打算把这个乳母撵出去,在袭人的劝解下,方才作罢。
E.第9回,贾宝玉与秦钟一同到贾家学堂上学,金荣借机欺负秦钟,说了不少闲话。
贾蔷素与贾蓉要好,他要为秦钟出气,便怂恿宝玉的书童锄药给金荣一点教训;在锄药的鼓动下,贾兰贾菌也动了手;宝玉的三个小厮也操着家伙加入了战阵。
6.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写出了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宝玉,心中充满了喜悦。
B.袭人决定让家里人给她赎身,于是便借赎身一事好好地规劝宝玉。
她要求宝玉:不管你真喜欢读书还是假喜欢读书,我都希望你至少在老爷和别人跟前摆出个喜欢读书的模样来……为了留住袭人,宝玉表示听从袭人的规劝。
C. “毒设相思局”说的是王熙凤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的故事。
D.《红楼梦》表面看来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E.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这是秦可卿临死前托梦给王熙凤的两句话。
7.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
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作一首,深感遗憾。
B.宁府为秦可卿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场面宏大,北静王也来了。
贾珍同贾政贾赦三人连忙以家礼相见。
北静王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并对贾政说,想见见衔玉而诞的宝玉,宝玉很不情愿。
C.元春在贾府看戏,觉得芳官演得极好,又命其再作两出戏,赏了他不少东西。
D.史湘云在书中首次亮相,就形容“大笑大说的”出场来。
她刚直率真,热情豪爽,实为粉黛群中性格难得之人。
E.宝钗瞅着莺儿说道:“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还不放下钱来呢!”宝钗口中的爷们指的是贾环。
8.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宝玉秦钟去凤姐处坐。
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从苏州回来,言林如海九月初三日已殁,凤姐说“宝玉,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
B.秦可亲病死,贾敬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葬礼风光。
C.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唤名宝珠者,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亡。
贾珍以孙女之礼敛殡。
D.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也很喜欢,还破天荒的夸了宝玉几句。
E.在元春省亲的宴会上,宝钗建议宝玉把“绿玉”改成“绿蜡”。
9.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秦氏死前给凤姐托梦。
凤姐吓了一身冷汗,宝玉心中似戳了一刀。
B.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C.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离家求仙求道。
他生日之日,贾珍在家设宴相庆,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宝玉前来庆贺。
D.在给秦可卿送葬途中,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念珠一串,后来宝玉把这串念珠送给了黛玉。
E.李嬷嬷骂宝玉“哄宝玉”“妆狐媚”“配小子”袭人气哭,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袭人喂药。
带袭人睡后,宝玉给秋纹蓖头,晴雯讽刺,宝玉说她“磨牙”。
10.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贾政等人在大观园游的第一处庭院"有凤来仪"是后来的潇湘馆B.妙玉是《红楼梦》中栊翠庵里的道姑,自称槛外人。
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出身仕宦人家,因病入了空门。
C.宝玉大展才情,众小厮争要打赏,把宝玉身上配物尽数解去。
黛玉听说过来探看,误以为前次为宝玉所做荷包也被送给下人,赌气回房,烧了诗稿。
D.宝玉脸上带着胭脂膏子去看黛玉。
黛玉说自己有俗香,无罗汉真人给的香。
又说奇香、暖香、冷香的话。
宝玉胡诌一个偷香芋的故事给黛玉听,使其不致睡出病来。
E.由于林如海病逝,贾母便急派贾琏送黛玉回扬州奔丧,宝玉大不自在。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宝珠者,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亡。
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
B.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C.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
荣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D.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也很欢喜,还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
E.在元春省亲的宴会上,元妃邀众人作诗。
宝玉作《怡红快绿》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被宝钗瞥见,教他把“绿玉”改做“绿蜡”,并指出用典出处。
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意,笑称宝钗为师傅。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贾元春是荣府的大小姐,因为德才兼备,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B.《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C.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料被秦业发现。
秦业将智能逐出,将秦钟痛打一顿,自己也被气死了。
D.秦氏死前给凤姐托梦,凤姐心中似戳了一刀。
宝玉听说秦氏死了吓了一身冷汗。
E.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贷,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离家求仙学道。
他生日之日,贾珍在家设宴相庆。
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宝玉前来庆贺。
B.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