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

合集下载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方案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2)1.2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1.2.1 发展现状 (3)1.2.2 发展趋势 (3)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3)2.1 生态优先设计 (3)2.2 节能环保设计 (4)2.3 人居环境设计 (4)第三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5)3.1 国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概述 (5)3.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介绍 (5)3.3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与步骤 (5)第四章绿色建筑技术策略 (6)4.1 节能技术 (6)4.2 节水技术 (6)4.3 节材技术 (6)4.4 绿色建材应用 (7)第五章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7)5.1 绿色建筑施工组织 (7)5.1.1 建立绿色建筑管理体系 (7)5.1.2 优化施工组织结构 (7)5.1.3 强化施工人员培训 (7)5.2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7)5.2.1 创新施工工艺 (7)5.2.2 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 (7)5.2.3 优化施工流程 (7)5.3 绿色建筑施工安全 (8)5.3.1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8)5.3.2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8)5.3.3 环境保护与安全 (8)第六章绿色建筑运行维护 (8)6.1 绿色建筑运行管理 (8)6.1.1 运行管理原则 (8)6.1.2 运行管理内容 (8)6.1.3 运行管理措施 (8)6.2 绿色建筑维护保养 (9)6.2.1 维护保养原则 (9)6.2.2 维护保养内容 (9)6.2.3 维护保养措施 (9)6.3 绿色建筑能耗监测与评估 (9)6.3.1 能耗监测 (9)6.3.2 能耗评估 (10)6.3.3 能耗监测与评估措施 (10)第七章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与标准 (10)7.1 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概述 (10)7.2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10)7.3 绿色建筑政策实施与监管 (11)第八章绿色建筑市场发展 (11)8.1 绿色建筑市场需求分析 (11)8.2 绿色建筑产业政策 (12)8.3 绿色建筑市场推广策略 (12)第九章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2)9.1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2)9.1.1 项目背景及目标 (12)9.1.2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13)9.1.3 实施效果 (13)9.2 国际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3)9.2.1 项目背景及目标 (13)9.2.2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13)9.2.3 实施效果 (13)9.3 绿色建筑创新案例分享 (13)9.3.1 项目背景及目标 (13)9.3.2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14)9.3.3 实施效果 (14)第十章绿色建筑未来发展展望 (14)10.1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14)10.2 绿色建筑技术创新 (14)10.3 绿色建筑产业升级 (15)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到拆除阶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综合考虑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健康舒适、安全可靠等因素,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绿色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绿色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和运营阶段注重环境和当地资源对建筑的影响,运用集成技术解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减排降耗问题。

其内涵包括节水、节电、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内容。

绿色建筑的特点包括:室内布局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组成。

达到标准的才能称为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与传统建筑相比,其不仅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还有效地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与理解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与理解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与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一种设计、建造和运营方式,以最小化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为目标。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方式,注重节能、节水、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的同时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绿色建筑也包括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系统和建立可持续的社区。

为什么需要绿色建筑?随着全球人口和城市化的快速增长,建筑物的能耗和环境影响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建筑消耗大量的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同时排放大量的废物和污染物。

这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也加剧了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绿色建筑的出现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采用一系列的设计和技术措施,绿色建筑可以显著减少资源消耗、降低能耗和排放量,提高室内舒适度和空气质量。

此外,绿色建筑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然环境。

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绿色建筑具有许多特点,其中一些主要特点包括:1. 能耗减少:绿色建筑通过采用高效的绝缘材料、节能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来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采用太阳能热水器、LED照明和高效的暖通系统可以显著降低能源需求。

2. 节水利用: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水设备、收集雨水和利用再生水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例如,使用低流量厕所、节水淋浴头和灌溉系统可以减少水的浪费。

3. 环境材料:绿色建筑选择环保的材料和建筑产品,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回收材料和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涂料可以降低室内空气的污染。

4.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注重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过合理的采光、通风和室内装修设计,以及采用净化系统和无甲醛家具,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5. 生态系统保护:绿色建筑通过保护生态系统、减少土地开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绿色建筑可以在屋顶种植花草植物、建立雨水花园和保护周边自然环境,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绿色建筑的定义内涵

绿色建筑的定义内涵

绿色建筑的定义内涵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但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呢?它并不仅仅是在建筑周围种上几棵树、装上几块太阳能板那么简单。

绿色建筑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涵盖了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整个建筑生命周期。

绿色建筑,首先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上。

这意味着在建筑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比如,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和窗户的位置,能够让室内在白天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通过巧妙的布局和通风口设置,利用自然风来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降低对机械通风系统的依赖。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还能为居住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环境。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绿色建筑也有严格的标准。

优先选用那些环保、可再生、可回收的材料。

比如,使用竹子作为建筑材料,竹子生长迅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选择再生钢材和再生混凝土,可以减少对新开采矿石和砂石的需求,降低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同时,还要避免使用那些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如甲醛超标的板材、含铅的油漆等,以保障室内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绿色建筑还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通过安装高效的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水龙头等,可以减少生活用水的消耗。

在一些大型的绿色建筑项目中,还会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

雨水收集后经过处理,可以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中水则是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再次用于非饮用用途,如冲厕、景观补水等。

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城市供水的压力,还能减少污水的排放,对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资源的利用,绿色建筑在能源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考量。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可以为建筑提供热水和电力;风力发电装置可以在有风的地区为建筑补充能源;地源热泵系统则利用地下的恒温特性,为建筑提供高效的供暖和制冷。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经济效益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经济效益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经济效益分析现代社会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美观大方,更需要节约资源、环保、健康等方面的考虑。

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建筑旨在建立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健康、节能、高效的建筑模式。

在这种建筑模式下,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健康舒适、社会公平、生态应用等五大主要方面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本文就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及其经济效益进行探讨。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1.节能减排绿色建筑首先考虑的是节能减排,采用了很多技术手段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比如:建筑的外墙采用隔热材料,建筑的天窗采用高透明和高隔热的玻璃,以减少热能损失,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同时运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技术,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节约能源,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2.环境友好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环境友好是很重要的方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筑师们采用绿色材料,如自然通风、太阳能、循环水等设备。

同时,采用低碳材料,减少建筑“污染”,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健康舒适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居住区域,人们都希望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绿色建筑通过设计室内环境,如灯光、噪音、通风、温度等方面来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4.社会公平绿色建筑设计中,社会公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相对于传统建筑增加了很多,因此,为了达到公平目的,我们需要优化用地、建筑结构及建筑朝向等方面来降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因此许多绿色建筑的设计中,采用了多个方面来减少建造成本。

5.生态应用生态应用是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绿色建筑设计尊重自然,建筑的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例如,建筑中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空气清洁净化、植物墙、建筑结构等方面,都是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绿色建筑的生态应用。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除了绿色建筑对环境的保护意义外,还有一方面是极其重要的,那就是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的定义、内涵

绿色建筑的定义、内涵

绿色建筑的定义、内涵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它又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呢?绿色建筑,简单来说,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这一概念并非简单地追求建筑外观的绿色植被覆盖,而是涵盖了从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直至拆除的整个过程。

从资源节约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

这包括采用先进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少建筑物在冬季的热量散失和夏季的热量吸收,从而降低采暖和空调的能耗。

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的依赖,进一步节省能源。

在节地方面,绿色建筑强调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节水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考量因素。

通过安装节水器具、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等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在节材方面,优先选用可再生、可回收和环境友好型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对环境的破坏。

绿色建筑不仅关注资源的节约,还注重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这需要采用环保的装修材料,控制室内的有害气体排放,并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

此外,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声学设计,能够提供舒适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减少噪音对人们的干扰。

绿色建筑还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它通过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增加植被覆盖,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同时,减少建筑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施工过程中,绿色建筑要求采用环保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音和废弃物排放。

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也给予充分的保障。

绿色建筑的内涵还体现在其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效益分析上。

虽然在建设初期,绿色建筑可能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但从长期来看,通过能源和资源的节约,以及运营维护成本的降低,能够为业主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方案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2)1.2 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2)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与方法 (3)2.1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3)2.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 (3)2.1.2 节能与环保原则 (3)2.1.3 人本原则 (3)2.2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4)2.2.1 设计前期调研与分析 (4)2.2.2 设计方案制定 (4)2.2.3 设计细节优化 (4)2.2.4 设计评价与反馈 (4)第三章节能建筑设计 (4)3.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4)3.2 建筑遮阳与采光设计 (5)3.3 建筑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 (5)第四章绿色建筑材料 (5)4.1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 (5)4.2 常见绿色建筑材料介绍 (6)4.2.1 生态混凝土 (6)4.2.2 竹木材料 (6)4.2.3 绿色玻璃 (6)4.2.4 生态涂料 (6)4.2.5 低碳钢材 (6)第五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6)5.1 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 (7)5.2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第六章建筑绿化与景观设计 (8)6.1 建筑绿化设计原则 (8)6.2 建筑绿化技术应用 (8)6.3 景观设计要点 (8)第七章节能照明与智能控制系统 (9)7.1 节能照明设计 (9)7.1.1 设计原则 (9)7.1.2 设计要点 (9)7.2 智能控制系统应用 (10)7.2.1 系统组成 (10)7.2.2 应用场景 (10)7.2.3 应用优势 (10)第八章建筑能源管理与优化 (11)8.1 建筑能源管理策略 (11)8.2 建筑能源优化技术 (11)第九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标准 (12)9.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2)9.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2)第十章绿色建筑推广与应用 (13)10.1 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13)10.2 绿色建筑宣传与培训 (13)10.3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3)10.4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与展望 (14)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节约、节能环保、室内环境质量等因素,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的理解

绿色建筑的理解

绿色建筑的理解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逐渐成为了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呢?绿色建筑,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绿色建筑就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的因素。

它不会盲目地追求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而是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比如,如果建筑场地周边有自然的水体、山脉或者森林,绿色建筑的设计会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整体规划中,让居住者能够享受到自然的美景,同时也为野生动植物保留了生存的空间。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绿色建筑更是有着严格的标准。

它优先选用那些环保、可再生、可回收的材料。

比如,使用竹子作为建筑材料,竹子生长迅速,可再生能力强,而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再比如,利用废弃的钢材、砖块等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减少对新开采资源的依赖。

这些材料不仅降低了建筑成本,还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的压力也大大减轻。

能源的节约是绿色建筑的核心之一。

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合理的窗户设计和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绿色建筑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小型风力发电机等设备,可以为建筑提供部分甚至全部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绿色建筑中的水资源管理也十分重要。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冲厕等非饮用用途,大大减少了对市政供水的需求。

同时,采用高效的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感应式水龙头等,能够有效降低用水量。

污水处理和回用系统也在一些绿色建筑中得到应用,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于景观灌溉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是绿色建筑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的积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
摘要:房屋建筑紧跟时代潮流,倡导绿色建筑,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之间的动态平衡。

绿色建筑在先进科学技术与绿色消费理念的基础上,引领着未来
房屋建筑业的发展,大力提倡绿色建筑,逐步从整体上焕发出房地产行业的生机
与活力,促进房地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与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

关键词:绿色建筑;内涵
1.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又被称之为生态建筑,或者称可持续建筑,其含义是为人类创造一个
健康、舒服、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同时,在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回收过程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实现高效率使用,减少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努力降低对环境影响。

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首先是经济价值,直接表现就是将成本与收益进行计算比较,能够实现的经济价值。

绿
色建筑的主要成本是建造节能墙和保温窗的投人,主要收益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节省
能耗的价值。

其次是环境价值,将对环境的污染与给环境带来的价值进行量化对比,这是绿色建筑经济的间接表现。

由于受主观性和客观性条件的制约,环境价值实现
比较准确的量化是很难做到的。

最后是社会价值,这是绿色建筑的隐形表现。

绿色
建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绿色运动发展的产物,起初是宣传环境保护,后来发
展成以绿党为标志的政治产物。

绿色建筑对现在的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通过对环
境的收益强调社会公平,唤醒人们的责任意识,体现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

2.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建筑空间布局设计方面
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布局设计是减少能
源消耗的主要措施之一。

高层建筑是现代化城市发展中的主要建筑形式,将绿色
理念应用到高层建筑建设中,可减少玻璃幕墙的使用,降低光污染,减少风带数量,有利于提升建筑整体的协调性和规划性。

同时,还可利用地下空间加强建筑
的空间布局设计,比如利用地下空间打造停车场,缓解地上停车的压力,同时增
加地上的绿化面积,提升建筑的综合功能,以达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2.建筑节能设计方面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来打造绿色建筑,提升建筑物的节能
水平。

2.2.1.在设计建筑地理方位的过程中,尽量使建筑物多角度朝阳,以增加建筑物室内的采光面积。

现代建筑多采用高低差结构,确保各栋建筑物都能接受到光照,这种结构形式可起到丰富建筑户型和节约能源的作用。

2.2.2.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引入自然风,合理的布局可在夏季为建筑物提供更多的自然风,而在冬季可避免自然风直吹建筑物。

2.2.
3.不同的外围护结构材质也会对建筑能耗情况造成影响。

普通建筑砖石结构的外墙主要是混凝土和剪力墙结构,但高层建筑的外墙结构主要是填充材料,
使用较轻的材料可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2.2.4.为了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在人工设计和施工部分引入建筑节能技术。

比如,推广建筑节能门窗技术的使用,建筑门窗在建筑能源消耗中占据较大比例,
因此,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结合当地风压和风向对门窗的隔声、抗压、抗风
技术进行设计,同时安装节能门窗还能减少光污染,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的设计
需求。

2.3.建筑节地设计方面
建筑节地提升建筑的设计效率理念,是现代建筑总体设计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大大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在建筑设计阶段,充分利用施工场地的现有
条件,遵循“不破坏、不滥用、不污染”的节地设计原则,对建筑物的总体平面进
行合理规划和划分。

同时,通过减少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平整作业的工作量,实现
对施工现场原有生态的保护及合理利用。

比如,对一坡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结构
设计,可利用所处地形的结构形式,将建筑车库设计为半地下车库,在减少地下
室土方开挖量的同时,还可使成型后的建筑物总体结构高程保护协调统一。

因此,在建筑用地的规划、审批过程中,尽量在合理范围内提升建筑用地的容积率,进
而实现节约建筑用地的目标。

2.4.建筑节水设计方面
目前,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需使用到地下水资源,这些水源绝大部
分并没有被运用于绿色建筑的施工中,而是被排入地下水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
严重浪费。

针对这种情况,在施工现场及生活区设立系统的节水工具,制定有效
的定量用水计划,最大限度的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浪费,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
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是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对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所有运
行的一切成本费用进行评价。

随着绿色建筑越来越多地被人所接受,我国迎来了
一个属于绿色建筑的时代,对于绿色建筑的施工以及全过程来说,应该基于全寿
命周期更加长远的对待其经济性,不仅要分阶段考虑目前的费用支出,更要看重
项目的长远利益,这就必须具有全寿命周期评价的眼光。

绿色建筑在进行成本评
价时,与一般建筑的成本评价最大的不同是绿色建筑要考虑初始投资与全寿命周
期成本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检验绿色技术的在使用方面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有以下两个特点:即分阶段进行评价和全面考虑全寿命周期的成本。

4.绿色建筑全寿命技术经济分析
4.1.项目整体综合效益的评价
主要针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效益来说评价作用即,从整体上宏观把握绿色建筑
项目的综合效益,使用“全生命周期”思想,从三个角度对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全寿
命周期进行评估测量,对绿色建筑施工的环节、阶段进行综合考虑。

在绿色建筑
在初期的设计规划、在建筑中期面临的问题、在绿色建筑后期的维修与护理工作
等等,从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角度出发,对于涵盖在整个绿色
建筑生命周期的评价与考核予以严格监管,把项目整体综合效益的评价落实到实处。

4.2.项目总体技术经济评价
项目总体技术经济评价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发展与进步。

其中的核心是项目经
济敏感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中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在经济评价确定性分析的基
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预测项目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对项目评价指标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来,确定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敏感程度和项目对其变化的
承受能力。

项目总体技术经济评价有利于提前预测出绿色建筑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为其作出科学的动态指标,进而实现绿色建筑项目在经济上与质量上的双向
达标。

结束语
绿色建筑自推广以来,在国内外建立了许多关于评价绿色建筑的标准。

但是
这些评价标准很少涉及对绿色建筑经济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
进行了很多研究,目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标准。

通过对已有
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可采纳的部分和有待改进之处,提出一个系统完
善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

从绿色建筑参与方的角度对绿色建筑进行经济评价,可以更好地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菅卿珍. 绿色建筑产业链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城建大学,2014.
[2]丁孜政.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效益分析[D].重庆大学,2014.
[3]陈柳钦. 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A]. .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C].:,2012:15.
[4]牛犇. 绿色建筑开发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
[5]程凯. 建筑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