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绿色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沃尔玛绿色超市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绿色超市项目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绿色超市还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是一座绿色建筑的科研机构。

该建筑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中心还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价值。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际机场德国柏林国际机场是一座绿色建筑的交通枢纽。

该机场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机场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还提供了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策略,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

总之,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在当今社会,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建筑节能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建筑节能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评述,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方法和实践成果。

一、案例一:绿色办公楼这是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现代化办公楼,其建筑节能设计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的围护结构办公楼的外墙采用了高性能的保温材料,有效减少了热量的传递。

窗户采用了双层中空LowE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遮阳性能,能够在保证充足自然采光的同时,降低室内的空调负荷。

2、自然通风系统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自然通风的因素,通过合理的开窗位置和通风通道设计,使得室内在过渡季节能够依靠自然通风来调节温度和湿度,减少了机械通风设备的使用时间。

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室内照明采用了智能感应控制,根据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和自然光照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4、屋顶绿化和雨水收集系统屋顶设置了绿化区域,不仅能够降低屋顶表面的温度,减少空调负荷,还能够美化环境。

同时,建筑还配备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绿化和冲厕,节约了水资源。

通过以上节能措施的综合应用,这座办公楼的能源消耗相比同类建筑降低了约 30%,不仅为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还为城市的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部分办公区域的人员密度较大,自然通风效果有时不够理想,仍需要依靠机械通风设备。

此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灵敏度还有待提高。

二、案例二:生态住宅小区这个住宅小区以其独特的生态节能设计理念吸引了众多关注。

1、合理的建筑布局小区内的建筑布局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风向,保证了每栋建筑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建筑之间的间距合理,避免了相互遮挡。

2、可再生能源利用小区内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为公共区域的照明和部分居民的用电提供了能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之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之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Add your picture
个月的时间,霍普金斯 的设计将一废旧的工业 用地最终转变成了一个 充满自然生机的公园式 校园。
的基地距主校园约有一英里,通过自行车和公交可以很方便的进 入到诺丁汉城市中心。约12公顷的月牙形基地是在原有的自行车工厂 用地的基础上更新再利用的。
整个新校园约4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供2,500个学生使用。位于基地中 央,“漂浮” 在水面上的螺旋倒锥形建筑物是校园的信息中心,包括图书馆和计算 机设施,是整个校园的视觉焦点;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建筑内部不设楼梯,完全由 一螺旋上升的坡道和位于中央的电梯贯通。与信息中心相对的建筑体块是中心教学 与服务设施,包括银行,学生会,和倒插在中庭中的一300座的会议演示厅等。
冬季基地通风夏季基地通风不同季节的通风通风策略热回收低压机械式自然通风机械低压式在机械的辅助下充分利用烟囱效应在建筑内部形成自然风循环太阳能集热片被集成在中庭屋顶的吸热强化玻璃中通风策略热回收低压机械式自然通风通风系统的特点通风系统的特点主体为楼梯间在顶部是集成的机械抽风和热回收装置在建筑外部呈一造型独特的金属风斗在朝向西南夏季主日照面的窗口上被装置了可拆卸的临时性遮阳帆布学生中心屋顶的内遮阳由智能中央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室内环境品质采光策略材料选择1
对雨水进行自然的回收
利用水体的生态循环
通过中庭的设置,在建筑内形成 “风道”。
不 同 季 节 的 通 风
冬季基地通风
夏季基地通风
“机械低压式” ——在机械的辅助下,充分利用 “烟囱效应” 在建筑内部形成自然风循环
通 风 策 略 —— 热回收低压机械式自然通

太阳能集热片被集成在中庭屋顶的吸热
强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璃中
主体为楼梯间,在顶 部是集成的机械抽风和热 回收装置,在建筑外部呈 一造型独特的金属 “风斗”

绿色建筑设计实例分析以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04114330

绿色建筑设计实例分析以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04114330

• 建筑特点 不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自然通风降温系统 窗户关闭情况下的自然通风 采用适宜技术 · 业主观念是最重要的 · 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 生态建筑与生活方式 · 自然是最好的 · 做建筑难!做好建筑难!!做适宜技术的生态绿色建筑难!!!
1.关于绿色建筑
• 1.1定义
•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 科学的整体设计,旨在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 住、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 响环境。绿色建筑还必须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 技的和谐统一。 •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保护环 境、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 然共生的建筑物。简而言之,所谓绿色建筑,有三个要素, 一是保护环境少受污染;二是节约资源;三是提供一个人 性化的空间。
3.设计过程
•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园新建筑工程的设计起始于2001年6 月。设计之初就明确了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密切结合,绿 色自然和技术适宜的设计指导原则。在设计方案修改完善 过程中还专门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科学技术系进行了节 能技术专项研究,该系提出了《北大附小新建教学楼热环 境控制方案》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环控报告》)。这 些技术措施的确定过程也是研究与设计的交互完善过程。 对最终在设计中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贯穿了从建筑 方案比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建造的全过程。 • 校园内大量的名木古树和身处具有深厚文化氛围的北大燕 东园是启发设计者进行节能技术探讨的主要动因之一。每 个建筑所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均是建筑自身的特点、环境 和当地气候条件三者综合平衡的结果,经多方综合分析, 设计者提出了以下设计目标。
4.设计目标 —— 一个最自然的建筑

中国绿色生态建筑案例

中国绿色生态建筑案例

中国绿色生态建筑案例那我可得给你好好讲讲中国那些超酷的绿色生态建筑案例啦!一、上海建科中心。

1. 环保设计超贴心。

这个建筑啊,就像是一个会呼吸的大宝贝。

它的外立面有一部分是那种可以根据太阳角度自动调节的百叶窗。

就像人热了会脱衣服,冷了会加衣服一样,太阳晒得厉害的时候,百叶窗就会调整角度,挡住阳光,减少室内的热量吸收,这样就不用老开空调啦,超级节能呢。

它的屋顶更厉害,是一个大花园。

这个屋顶花园不仅看起来美美的,像给建筑戴了顶绿帽子(哈哈,开个玩笑),而且还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

植物们就像一个个小卫士,把热量都给挡在外面了。

2. 资源循环超巧妙。

建科中心里有一套雨水收集系统。

一下雨啊,雨水就像被邀请的客人一样,被收集起来。

这些雨水可不会被浪费,它们会被用来灌溉屋顶花园里的植物,还能用于冲厕所呢。

这就好像是建筑自己有个小水库,自给自足,多聪明啊。

3. 室内环境超健康。

里面的通风设计也是一绝。

不是那种傻愣愣地吹风,而是通过巧妙的布局,让新鲜空气能够自然地在建筑里流动。

在里面办公或者参观的人啊,就像在森林里一样,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可舒服了。

二、成都来福士广场。

1. 独特的外形与节能。

你看这个来福士广场的外形,就像几个大盒子叠在一起,而且还扭来扭去的。

这个造型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哦,这种独特的设计可以让建筑的各个面都能更好地采光。

就像一群小伙伴手拉手,每个小伙伴都能晒到太阳一样。

白天的时候,自然光能照到建筑的深处,减少了白天开灯的需求,省了好多电呢。

2. 绿色植物的巧妙运用。

在广场周围和建筑的一些露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这些植物可不仅仅是为了装饰,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空调。

夏天的时候,植物们蒸腾作用会带走热量,让周围的空气变得凉爽。

而且植物还能吸收灰尘和有害气体,让在广场附近逛街或者上班的人呼吸到更干净的空气。

3. 节水措施很实用。

这里也有雨水收集装置呢。

成都有时候雨下得挺大的,这些收集起来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就可以用于广场的清洁、景观喷泉之类的。

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案例

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案例

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案例今天来给大家唠唠一个超酷的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上海建科中心。

一、项目背景。

你想啊,在上海这么个寸土寸金、人多楼也多的地方,建个建筑可得有点新想法。

以前那些传统建筑,能耗高得吓人,对环境也不太友好。

于是呢,上海建科中心就应运而生啦,就像是建筑界的一股清流,立志要做绿色建筑的典范。

二、绿色设计亮点。

1. 节能方面。

这建筑的外形就很有讲究。

它的外立面不是随便设计的,而是采用了一种特殊的遮阳系统。

就像给大楼戴了一副很酷的太阳镜,夏天的时候,能挡住强烈的阳光直射,大大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量。

这就好比你在大太阳下有个遮阳伞,里面自然就凉快多啦。

还有哦,它的屋顶可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

屋顶上装了好多太阳能板,就像一片片蓝色的小翅膀。

这些太阳能板可厉害了,白天吸收太阳光,把它转化成电能,能给大楼里的好多设备供电呢。

这就像是大楼自己在给自己生产“绿色小零食”(电能),自给自足的感觉超棒。

2. 节水方面。

上海建科中心有一套超智能的雨水收集系统。

下雨天的时候,雨水就像被邀请的小客人,顺着管道流到专门的收集池里。

这些收集起来的雨水可不是用来闲置的,它们可以用来浇灌大楼周围的花草树木,就像大自然的水循环在大楼里也有了个小循环。

而且,大楼里的一些非饮用水设备,比如冲厕所之类的,也可以用这些收集来的雨水,这可节约了不少自来水呢。

3. 室内环境质量。

走进大楼里面,你会感觉空气特别清新。

这是因为它有一套高效的通风系统。

这个通风系统就像大楼的“肺”一样,不断地把新鲜空气送进来,把污浊的空气排出去。

而且,建筑材料的选择也很用心,都是环保型的材料,不会释放那些有害的气味和物质,就像住在森林里的小木屋一样舒服自在。

三、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措施。

1. 材料管理。

在施工的时候,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那叫一个严格。

他们尽量选用本地的建筑材料,为啥呢?这就好比你吃饭的时候,优先选择本地的新鲜食材一样。

本地材料运输距离短,这样就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绿色建筑经典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经典案例分析

三、绿地集团总部大楼
主要是对地下能源的利用以及对自然元素(风、阳光)的利用
绿地集团总部大楼位于上海卢湾区南端黄浦江畔,占地面积8681平米,大楼地上共 5层,地下共3层。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万平米。1-3层是百货,45层是集团总部办公区域。项目定位为绿地集团的“企业馆”、临近世博会的滨江建筑 艺术精品和环境友好型建筑,体现绿色建筑理念,力争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和LEED-CS 金级认证。
4)合理利用了木塑、 钢渣砖和农业作物秸 秆制作的建材制品、 水泥纤维复合井盖等 再生材料,节约资源。
5)奥运村部分建筑赛后需拆迁,多采用拆迁后可回收再利用无毒无味无污染材 料,有效节约资源,控制环境污染。
小结
纵观奥运村的建设,以下几个技术方面体验了先进成熟的绿色生态 节能策略,对我国的住宅建设有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1、采用了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 2、奥运村将利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再生水),建设“再 生水水源热泵系统”提取再生水中的温度,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 和夏季制冷。 3、景观与水处理花房相结合,在阳光花房中,组成植物及微生物 的食物链处理生活污水,实现中水利用,为国际先进技术。 4、合理利用了木塑、钢渣砖和农作物秸秆制作的建材制品、水泥纤 维复合物井盖等再生材料,节约资源。 5、在奥运村的设计中,采用的整体小区无障碍设计,给居住者带来 人性关怀,也是充分关怀残奥会运动员的体现。
的记空间和上海令人陶醉的城市意象,还考虑了外墙与屋面的保温 与隔热、屋面通风与采光等各项建筑要素。
1、挑战:节能发电
• 应对:太阳能屋面
• 主题馆屋面大面积铺设太阳能板,采用并网发电运行方式,将太阳能 发电传回城市电网中。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250 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

国内外经典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PPT

国内外经典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PPT

二是建筑占地面 积6万平方米,除 8个支撑主体交通 核外,整体悬空。 底部架空9至15米, 为局部微气候的 形成提供条件, 为广大市民及游 客营造一个开放、 宜人的休闲、游 园场所。
三是项目采用了节电、 节水、节材和可再生 能源规模化利用等一 系列最先进技术,在 外墙百叶系统(镂空 铝板,角度全方位自 动调节技术)、空调 系统(采用蓄冰制冷, 雨水、中水作为冷却 水,地板送风技术)、 室内照明系统的节能 方面实现了较同等面 积的普通建筑节能65 %的目标
三是项目采用了节电节水节材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等一系列最先进技术在外墙百叶系统镂空铝板角度全方位自动调节技术空调系统采用蓄冰制冷雨水中水作为冷却水地板送风技术室内照明系统的节能方面实现了较同等面积的普通建筑节能65的目标当前绿色建筑存在的三大误区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对绿色建筑的一些认识
(1)、绿色建筑的概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斯图加特中央火车站 斯图加特地下中央火车站由德国 Ingenhoven Architects完成,旨在通过自身 结构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比如自然采光 ,减少能耗,碳排放等。这个项目设计有成组 被称之为光通道的冒出地面的采光井,其造型 十分奇特,像一个巨型漏斗将阳光尽可能多的 引入地下火车站空间。火车站地表部分则有一 些会作为市民公园来设计,避免了以往地标建 筑必须突出巨大的传统作法。
清洁系统 原理图
9、电气系统
在万科中心,不同的区域采用灵活的照明方式,配合节 能型光源及灯具的使用,照明能耗比同等规模同类建筑 减少30%左右,并且有些区域的灯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 变化进行独立调节。
10、自然通风和采光
建筑进深控 制在20米以 内,开窗率 高达30%, 保证了自然 通风、采光 及形成对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可更新能源的利用
建筑主体立面上的遮阳系 统,按照太阳的不同照射 角度,整个建筑的外立面 遮阳体系分为全玻璃幕墙、 水平固定遮阳、垂直固定 遮阳和电动遮阳四种。遮 阳百叶按照竹叶的形象设 计为曲面穿孔铝板,在保 证室内光线和温度的前提 条件下,结合不同幕墙系 统丰富着建筑的立面肌理, 同时也给室内带来不同的 阴影效果。
二是建筑占地面 积6万平方米,除 8个支撑主体交通 核外,整体悬空。 底部架空9至15米, 为局部微气候的 形成提供条件, 为广大市民及游 客营造一个开放、 宜人的休闲、游 园场所。
三是项目采用了节电、 节水、节材和可再生能 源规模化利用等一系列 最先进技术,在外墙百 叶系统(镂空铝板,角 度全方位自动调节技 术)、空调系统(采用 蓄冰制冷,雨水、中水 作为冷却水,地板送风 技术)、室内照明系统 的节能方面实现了较同 等面积的普通建筑节能 65%的目标
俯视景观园林中一方池水的中央是一个下凹的空间,其 中没有注水,这是为万科中心地下空间的采光而设计, 万科板上(冷空气较重,是下沉的,冷 空气从地下吹,可以节约能量)。另外,万科中心采用 了冰蓄冷系统,夜间是用电低谷期,电价较低,这是用 电制冷制冰,并储蓄起来,白天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 利用峰谷电价差节省运行费用,每年省电可达34万元。
3、独特的建筑结构
万科中心采用成品斜拉索结 构,最大连体跨度50m,悬挑 25m,建筑底部架空9至15米。 空中的120根悬拉索共悬挂有 总计8万吨左右的重量,如果 采用传统的混凝土大梁或钢 桁架的结构形式其最终的效 果会相对比较笨重,难以产 生像现在看到的这种轻盈的 具有漂浮感的效果。这是一 种在建筑结构形式上的大胆 创新,整体应用,在全世界 范围也是唯一的。
4、丰富的景观绿化
建筑被抬高,地面是一片 立体的景观园林,有高低 起来的山丘、水系,给人 一丝放松。建筑整体挑高9 到15米,底部形成自然透 风和良好的遮阴效果,由 水景、土丘、下沿式广场 组成的空间立体景观,也 使万科中心的绿化率达到 100%以上 。
下沉庭院、水 系、绿地、山 丘的完美组合 形成丰富的立 体景观,使空 间最大化开放, 留出景观空间, 并可以加强风 的对流,营造 局部良好的微 气候环境。
8、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深圳地处华南地区,纬度较低,属南副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较高,日照率较高。全年约80%的白天具备采集 太阳热能的条件,太阳能利用自然资源优越。楼顶设 有2000多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总发电量30万 度,并入市政电网,为大楼降低14%的总体能耗。
太阳能电站实景图
自动光伏清洁系统通过 一整套程序化控制系统, 每天定时清洁电池板上 的灰尘,记录发电量, 分析自动清洁系统对提 高发电量的数据,积累 经验。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
对绿色建筑的一些认识
(1)、绿色建筑的概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 的适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简而言之,所 谓绿色建筑,有三个要素,一是保护环境少受污染; 二是节约资源;三是提供一个人性化的空间。
5、保护和节约水资源
整个项目将所 产生的中水和 污水全部回收, 通过人工湿地 进行生物降解 处理,以用作 本地灌溉及清 洗等其他用途, 每日的水处理 量达到100吨。
从水系统的构成上看,景观水池处于常水位时,中水经 两级湿地处理后用于补充景观水池的渗漏及蒸发损失, 也作为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降雨时,停止中水补充, 600㎡景观水池收集屋面雨水,600㎡地下雨水池收集地 面雨水,再通过渗蓄等措施控制雨水径流的污染。整体 工程可节约50%自来水,并实现100%污水处理。
清洁系统 原理图
9、电气系统
在万科中心,不同的区域采用灵活的照明方式,配合节 能型光源及灯具的使用,照明能耗比同等规模同类建筑 减少30%左右,并且有些区域的灯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 变化进行独立调节。
10、自然通风和采光
建筑进深控 制在20米以 内,开窗率 高达30%, 保证了自然 通风、采光 及形成对流。
当前绿色建筑存在的三大误区:
一是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人们误以为绿 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但部分由石膏和透气的秸 秆组合而成的建筑,造价只有800元/平方米。一 旦应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投资回报率是很高 的。 二是并不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就是绿色的,这 样的认识误区亟待突破。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 的发展道路定位为高端、贵族化,不会取得成功。 三是绿色建筑的标识不明确,人人都可以滥用, “绿色建筑”也就成为了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提高 房价的欺骗性概念。
如何推广绿色建筑: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绿色建筑”的“绿色”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建 筑对环境无害,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不破坏环境基 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二是加强管理,确保节能建筑工程质量 。 三是确定核心,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四是加大调控奖励力度,调动积极性。 五是加快绿色建筑示范推广工作。 六是用系统工程方法推进绿色建筑工作 。
2、独特的设计理念
万科中心是由美国著名建筑 大师Steven Holl设计,设 计理念为“漂浮的地平线, 躺着的摩天楼” 。 万科建筑中心的将几大功能 区变为一栋建筑并且做了整 体悬浮的处理,把万科应对 亚热带气候特点的概念推向 了极致。万科中心让自然与建
筑共荣共生,最大化的利用好自 然资源的设计概念,则暗合了中 国人尊重自然,讲究“天人合一” 的传统理念。
12、室内环境质量
吸烟室以及配套的排烟系统,保证室内的环境具有良好 的空气素质。办公室的通风量亦增加了30%,保证室内 空气的清新。室内装修则严格选用低放射物质包括:低 VOC的密封剂、粘结剂、地毯等物质。
总结:
一是采用了绿色、 可持续发展设计理 念,最大限度地减 低了建筑成本、使 用能耗,最大限度 地增加了地面绿化 面积以及建筑对光、 风、热、水等自然 资源的充分利用。
(2)、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区别:A、绿色建筑一
定是节能建筑,但节能建筑不一定是绿色建筑。 B、绿色建筑在节能建筑的基础上还加入可再生能源的利 用、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质量和智能控制的内 容。 C、绿色建筑更加强调可持续性。
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分析
1、可持续的场地规划
万科中心坐落在深圳盐田区的旅游度假区大梅沙海滨公园 北侧约1公里处,被大梅沙内湖公园环抱,总建筑面积 12.1万平方米。万科中心穿越中港边境,是集办公、住宅 和酒店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建筑群。选择这里,除了浓郁 的亚热带海滨风光,附近四通八达的地面交通系统,方便 了出行与物流。
自动调节的创新式外遮阳系统能够降低空调能耗。当 阳光过度强烈时,外遮阳系统会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及 室内的照度,在0~90度范围内自动调节水平遮阳板 。
7、尽量利用本土的建筑材料,节约建材
A、尽量使用方圆500英里内的本地材料,大大减少材 料运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施工中采用大量可再生材料(竹、羊毛、棉花等材 料)、快生木材(生长周期为10年以下)以及获得国 际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木材。 B、万科总部的室内结构部分楼板和梁柱部分都保留 了原始的叫做清水混凝土的做法,除了涂刷一些保护 剂之外没有做其它装饰处理,不做吊顶,节约了大量 装修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