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情报学复习思考题
2023年全国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和答案

2023年全国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和答案引言自考是指由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简称自考委)组织的一种非全日制、非在校教学的全国性学历教育考试。
自考具有灵活性强、时间自由、学费低廉等特点,逐渐成为广大学习者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考生提供2023年全国自考的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和答案,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刑事侦查情报搜集的基本分类?A. 犯罪嫌疑人及其社会关系情报B. 犯罪现场勘查情报C. 犯罪性质及犯罪手段情报D. 犯罪团伙及其活动情报正确答案:B2.刑事侦查情报搜集的手段包括以下哪些?A. 采访法B. 调查法C. 突击法D. 一刀切法正确答案:A和B二、多选题1.刑事侦查情报搜集的渠道包括以下哪些?A. 亲自搜集B. 委托他人搜集C. 支付金钱获取情报D. 依靠科技手段搜集正确答案:A、B和D2.刑事侦查情报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归纳法B. 演绎法C. 统计法D. 实证法正确答案:A、B和C三、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刑事侦查情报的重要性。
答:刑事侦查情报是刑事侦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为案件的破案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信息,有助于确定犯罪嫌疑人及其社会关系情报、犯罪现场勘查情报、犯罪性质及犯罪手段情报以及犯罪团伙及其活动情报等。
通过对刑事侦查情报的准确搜集、分析和评估,可以提高破案效率,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2.请说明刑事侦查情报搜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原则。
答:刑事侦查情报搜集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合法原则:情报搜集必须在依法的框架下进行,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秘密原则:情报搜集应该保持机密,防止泄露,以免影响侦查工作。
–悬刺原则:情报搜集要注重针对性,针对具体案件和嫌疑人进行搜集,减少无效信息。
–公正原则:情报搜集要客观公正,避免个人主观意识在搜集中的影响。
–及时原则:情报搜集要及时反馈和汇总,以保障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7月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课程代码:0086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情报的知识性可以理解为( )A.情报就是知识B.任何情报都包含一定的知识C.情报是成体系的知识D.知识体系中被加工和利用的那一部分就是情报2.( )属于动态性情报。
A.战略情报B.资料型情报C.线索型情报D.预测型情报3.( )是记录、积累、传播情报最有效的手段,是获取各种情报最基本的来源。
A.口头情报源B.实物情报源C.资料情报源D.档案情报源4.CCIC始建于( )A.1988年7月B.1994年5月C.1995年5月D.1993年3月5.刑侦情报信息部门向某一辖区发布防范建议书是属于刑事侦查情报传递方式中的( )A.单向主动传递B.单向被动传递C.多向主动传递D.双向传递6.刑事侦查情报传递活动是一种符合情报用户当前迫切需要的、有明显目的性的( )活动。
A.信息选择B.信息过滤C.信息交换D.信息发掘7.“现场发现并提取了一枚右手所留指印,经检验确认为箕型纹,指位为食指”,填卡时上述信息应规范表述为( )A.指右食箕B.右食箕型纹C.右食箕D.右手食指箕型纹8.规范词“结伙作案”是指( )A.二人临时纠合一起共同作案B.三人以上临时纠合一起共同作案C.三人以上长期纠合一起共同作案D.多个人有计划、有组织共同作案9.违法犯罪信息第一批标准颁布实施的时间是( )A.1986年12月B.1984年12月C.1988年3月D.1991年10月10.下列规范词中用于表述行为规律性的是( )A.左手作案B.酒后作案C.就地取材D.用物铺地11.将情报资料中的某些特征分解出来,并对其特征用规范语言加以标识,将这些标识按一定的逻辑或字顺排列起来的组织情报资料的方法是( )A.分类法B.索引法C.主题目词法D.综合法12.若使用分层优选法检索情报资料,在下列条件中最先使用的一项是( )A.身高1.70米左右B.体形较胖C.北京口音D.左脸下一疤13.标引的网络度对以下哪一个情报检索效率指标影响最大( )A.查全率B.查准率C.漏检率D.误检率14.情报研究中的纵向对比方法又称为:( )A.横向对比B.静态对比C.动态对比D.综合对比15.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活动和核心是( )A.协调职能B.指挥、控制职能C.管理决策职能D.管理组织职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完整word版)月全国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和答案

蒲公英的根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蒲公英的根有许多作用和功效,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利尿作用:蒲公英的根具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有助于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减轻水肿。
2. 改善消化:蒲公英的根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食物,缓解消化不良、胃胀等问题。
3. 利胆作用:蒲公英的根可刺激胆汁的分泌,促进胆囊的收缩和胆管的排空,有助于消化脂肪和促进脂肪代谢。
4. 抗氧化作用:蒲公英的根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的老化,保护肝脏和身体器官。
5. 支持免疫系统:蒲公英的根具有抗炎、抗菌的特性,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
6. 降血糖作用:研究表明,蒲公英的根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7. 清热解毒:蒲公英的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发热、感冒、咽喉炎等症状。
请注意,以上所述的作用和功效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来加以证实。
同时,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或正在服用药物,请在使用蒲公英根之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10月全国刑事侦察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察学试题课程代码:00358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深入认识犯罪行为,是刑事侦查学的( )A.研究基础B.理论根据C.重要程序D.根本目标2.刑事侦查工作实现工作目标的基础和关键是( )A.深化改革B.及时破案C.先发制敌D.群众路线3.按照现场形成以后有无变化,可将现场分为( )A.真实现场与伪造现场B.原始现场与变动现场C.室外现场与室内现场D.主体现场与关联现场4.可以作为现场勘查见证人的是( )A.临时居住的流动人员B.现职的公安、司法人员C.与本案无关、为人公正的人员D.被害人及其亲属5.现场手印的作用主要是查找作案人、认定作案人和( )A.提供侦查方向B.串案并案侦查C.缩小侦查范围D.分析特殊技能6.涉及财物损失的犯罪案件,在侦查中运用的主要侦查措施是( )A.追缉堵截B.侦查实验C.控制赃物D.守候监视7.执行搜查时开列的《扣押物品、文件清单》应当( )A.一式二份B.一式三份C.一式四份D.一式五份8.使用秘密手段和秘密侦查力量搜集刑事侦查情报时应注意( )A.严格履行审批手续B.搜集的完整性1C.搜集的条理性D.选择隐蔽地点9.侦查人员对案件的分析、判断过程具有突出的( )A.社会性特点B.逆向性特点C.连续性特点D.计划性特点10.抢劫犯罪得逞后的侥幸心理,促使犯罪行为人的抢劫犯罪行为具有( )A.习惯性B.隐蔽性C.多变性D.连续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1.现场中对痕迹物证的保护方法主要有( )A.标示保护法B.记录保护法C.扩散保护法D.遮盖保护法E.转移保护法12.现场勘验的步骤可分为( )A.整体巡视B.静的观察C.局部观察D.个体勘验E.提取勘查13.现场勘验笔录的结构组成包括( )A.前言部分B.现场保护部分C.叙述事实部分D.提取物证部分E.结尾部分14.现场分析中的逻辑推理方法最常用到的有( )A.判断B.假说C.论证D.推理E.定义15.在调查访问中,一个调查访问内容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的阶段包括( )A.感知阶段B.理解阶段C.记忆阶段D.消化阶段E.陈述阶段16.在案件侦查中,常用的跟踪方式主要有( )A.尾随跟踪B.轮换跟踪C.迂回跟踪D.接力跟踪E.间接跟踪17.对爆炸事件性质分析推断的根据主要有( )A.爆炸类型B.现场环境C.爆炸物证2D.爆炸次数E.爆炸方式18.侦破强奸案件,对于同一犯罪主体连续多次作案的,应组织( )A.巡查守候B.技术鉴定C.侦查实验D.并案侦查E.公开搜查19.在严重暴力犯罪处置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指挥要求是( )A.属地指挥B.靠前指挥C.指令性指挥与指导性指挥相结合D.分层指挥E.具体指挥20.在涉外案件侦查中,对外国人采取的强制措施,需要由省级公安机关批准的有( )A.拘传B.拘留C.逮捕D.监视居住E.取保候审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21.临场讨论22.破案战役23.投毒案件24.放火案件25.绑架案件四、简答题(第26、28小题每小题4分,第27、29、30、32小题每小题5分,第31小题7分,共35分)26.勘查指挥人员在指挥现场实地勘验中应抓好哪些工作?27.在现场访问中,对现场发现人、报案人通常询问什么内容?28.实施阵地控制的具体方法有哪些?29.实施破案战役要收到预期效果,应做好哪几项工作?30.侦破杀人案件可以根据哪些因素判断作案时间?31.贩毒案件的线索来源主要有哪些?32.在侦破内盗案件中,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摸底排队,提供嫌疑对象?五、论述题(10分)33.试论刑事侦查调查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全新整理)7月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课程代码:008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综述、述评等方式表达的情报是()A.原始情报B.一次情报C.二次情报D.三次情报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传递性是构成信息的要素之一B.传递性是情报的基本属性C.传递性是知识的本质属性D.传递性在信息、知识、情报三个概念范围内含义相同3.按情报的使用价值可分为()A.原始情报与再生情报B.宏观情报与微观情报C.战术情报与预测情报D.线索情报与实物情报4.现场照片属于()A.印刷型资料B.缩微型资料C.机读型资料D.视听型资料5.某地公安机关发现本地多次发生宝马汽车被盗案件,便以手机短信息的形式向本地所有宝马车主发送治安防范警报是______传递方式。
()A.双向传递B.单向被动传递C.多向主动传递D.多向被动传递6.在储存侦查情报所依据的标准中,属于部颁标准的是()A.《汉语口音代码》B.《文化程度代码》C.《人的性别代码》D.《职业分类和代码》7.下列各词所表述的概念范畴属预备作案手段的是()1A.寻找同伙B.破坏报警器C.设置障碍D.借口找人8.下列特征中属于功能缺陷特征的是()A.摇头B.口吃C.推镜D.手抖9.下列各词汇中,属于方位规范词的是()A.中间B.左侧C.上方D.外侧10.某一普通高校的财务部被盗,对此案的选择作案处所应规范表述为()A.高等院校、服务部门B.大专院校、服务部门C.高等院校、财务室D.大专院校、财务室11.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是:“男,30多岁,身高1.70米左右,左眉下有痣。
”若进行情报检索其最佳检索方法是()A.扩充扫描式检索B.多项条件检索C.分层筛选式检索D.滚动式检索12.以手机电子串号作为查询条件进行查找的检索方法,属于()A.单项条件检索B.多项条件检索C.扩充扫描式检索D.模糊条件检索13.刑事侦查情报研究的最终程序是()A.撰写调查报告B.提出结论或建议C.进行情报研究成果的评价D.完成资料的鉴别与整理14.建立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科学运行机制的主要途径是()A.系统化B.规范化C.现代化D.制度化15.某省级刑事侦查情报部门制订情报收集、录入质量考核管理办法是在履行其()A.管理组织职能B.管理控制职能C.管理决策职能D.管理指挥职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2内。
最新7月浙江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课程代码:008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A.情报B.知识C.信息D.数据2.______传播的信息范围窄,不便保存。
()A.口头情报源B.实物情报源C.文献情报源D.资料情报源3.关于信息、知识、情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是并列关系B.信息、知识、情报在效用上依次递减C.情报可以传递,而信息、知识不能传递D.情报是进入人类社会交流系统的知识,知识是人类加以系统化了的信息4.以文摘、索引方式传递的情报是()A.原始情报B.一次情报C.二次情报D.三次情报5.______全国刑侦工作会议上,刑事侦查情报工作被公安部明确为刑侦三大基础工作。
()A.1984年12月B.1997年12月C.1984年6月D.1997年6月6.刑事侦查情报的受益面主要受______的影响。
()A.情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B.情报的适用性和及时性C.接收者数目和情报使用频次D.情报传递方式及保密程度7.刑事侦查情报的适用性主要是通过以下的______指标来体现的。
()A.查准率B.查全率C.响应时间D.响应值8.“现场发现并提取了一枚左手所留指纹印,经检验为斗型纹,指位为食指。
”上述信息在填写表卡时应规范表述为()A.指左食斗B.左手斗型纹C.左手食指斗型纹D.左食斗9.下列部颁标准有关作案特点的规范词中,属于行为特殊性的是()A.尾随作案B.左手作案C.连续作案D.手法多变10.表述人体习惯性动作的规范词是()A.摇头B.走路摇摆C.酒窝D.口吃11.在设计刑事侦查情报储存结构时,要留有一定的______,使其具有一定的扩充能力。
()A.类别B.冗余量C.编目D.存储空间12.在一次情报检索中,检出的符合特定需要的相关情报资料数量与系统中存储的相关情报资料数量的比率称为()A.查全率B.查准率C.漏检率D.误检率13.当送检的条件中只知嫌疑人姓名的读音而不知其姓名的书写时可用()A.单项单条件检索B.滚动检索C.追溯检索D.模糊条件检索14.比较法是刑事侦查情报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客观基础是()A.事物发展的历史属性B.事物的区域属性C.事物的特殊性D.事物的差异性和同一性15.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组织管理的对象是()A.情报机构B.情报资料C.情报系统D.情报工作人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课程代码:008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刑事侦查情报的属性,可将其划分为()A.战略情报和战术情报B.线索型情报、资料型情报和预测型情报C.公开情报和秘密情报D.文字情报、声像情报和实物情报2.在一次情报检索中,检出的符合特定需要的相关情报资料数为20个,系统中还有未检出的相关情报资料30个,同时被检出的非相关情报资料数为80个,则此次检索的查准率为()A.20%B.25%C.40%D.66.7%3.某县公安机关在网上发布追逃信息,这种情报传递方式是()A.单向主动传递B.多向主动传递C.单向被动传递D.多向被动传递4.单指纹卡属于()A.人员表卡部分B.案件表卡部分C.痕迹物证表卡部分D.线索表卡部分5.“骗取钥匙”一词用来表述犯罪嫌疑人的()A.侵入手段B.预备作案手段C.实施作案手段D.实施作案的特点6.张×在左鼻翼上长着一个黑色的痦子,其规范表述应为()A.鼻翼左侧一黑色痦B.左鼻翼一黑色痦C.鼻翼左侧黑色痦一个D.一黑色痦位于左鼻翼7.在情报检索方法中,特性检索又称()A.扩充检索B.分层优选检索C.单项条件检索D.模糊检索8.只使用身份证号码进行查找相关信息的检索方法是()A.回溯检索B.扩大检索C.滚动检索D.特性检索9.以现场指纹作为查询信息,查人员资料、排查犯罪嫌疑人,这种利用情报资料的方式是()A.从人到案B.从案到人C.从案到案D.从人到人10.刑事侦查情报工作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中的首要问题是()A.制定方针、政策和工作原则B.确定工作目标C.规定工作任务D.制定工作实施办法和工作程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刑事侦查情报学题库考点(强化练习)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刑事侦查情报学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多选案件情报资料主要是指关于()A.已破案件的基本信息B.未破案件的基本信息C.隐案的基本信息D.预谋犯罪线索E.犯罪组织的综合情况正确答案:A, B(江南博哥), C2、填空题情报的基本属性,除了知识性和传递性之外,还有()。
正确答案:价值性3、问答题简述刑事侦查情报利用的对象。
正确答案:①刑事侦查系统内各业务部门;②各级公安机关有关部门;③政法系统;④其它有关部门。
4、单选公安机关把诈骗犯罪活动的最新动向、作案手段等情况传递给某一地区工商管理部门,这种形式属于刑事侦查情报传递方式中的()A.单向主动传递B.单向被动传递C.多向主动传递D.多向被动传递正确答案:A5、填空题集中突出式搜集侦查情报适用于人员情报建设的()阶段。
正确答案:初始6、单选下列信息中,属于刑事案件信息的一项是()A.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B.重点人口的基本状况C.犯罪组织情况D.秘密情报人员提供的预谋犯罪线索正确答案:A7、单选在下列信息标准中,属于专业标准的是()A.《汉语口音代码》B.《文化程度代码》C.《人的性别代码》D.《职业分类和代码》正确答案:A8、单选下列关于影响刑事侦查情报传递效果因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情报传递的适用性是决定传递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B.反映情报的可靠性的指标是情报的响应值C.情报传递效果与受益面的广度及情报的重要性成正比关系D.情报传递的适时性是决定传递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正确答案:C9、单选在侦查实践中,痕迹、物证情报主要来源于()A.现场情报源B.人员情报源C.档案情报源D.口头情报源正确答案:A10、名词解释刑事侦查情报正确答案:所谓刑事侦查情报,即指以公开与秘密的侦查措施、手段及其它方法获得的有关刑事犯罪的一切线索和情况,以及对其分析研究的成果。
11、单选破案后,搜集作案手段和特点信息的主要方法是()A.现场勘查B.摸底排队C.外线侦查D.讯问犯罪嫌疑人正确答案:D12、填空题评价情报检索效率的指标是查全率、查准率、漏查率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侦查情报学复习思考题
总策划:毛海霖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分)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1.情报:就是通过负载与传递并准备发挥其效益的知识和情况。
2.侦查情报:是指以公开与秘密的侦查措施、手段及其他方法获得的有关刑事犯罪的一切线索和情况,以及对其分析研究的成果。
3.侦查情报学:是研究有关刑事侦查情报的处理及检索、分析研究、服务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4.原始情报源:是指以各种原始的犯罪信息、犯罪情况和侦查线索为表征,普遍存在于社会、自然界和人的思维中的情报。
5.线索型情报:是指可供刑事侦查或调查的刑事犯罪活动或与犯罪嫌疑人有联系的可疑人、事、物等方面的情况和信息。
6.秘密情报:是指搜集人员在不公开身份和搜集意图的情况下所收集的侦察情报。
7.情报意识: 是指刑事侦查人员和专门情报工作人员对刑事侦查情报、信息客观存在的反映过程及其选择、吸收、利用情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能力。
8.侦查情报搜集:是指侦查部门运用公开的与秘密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和获取与犯罪活动有关的情况、线索和情报吸收的过程。
9.情报源:是指人们借以获得情报的来源,即能够提供情报的实体。
10.侦查情报储存:是指把大量杂乱无序的情报资料加以规范化整理,按一定的规则和科学方法组成各种情报资料体系并进行有序存放的过程。
11.侦查情报检索:是指在已储存的侦查情报资料体系中查找出符合情报用户需求的相关情报资料的过程。
12.检索效率:是指评价检索结果的定量指标。
一般根据查全率、查准率、漏检率、误检率四个指标来评价。
13.侦查情报传递:是指人们借助于共同的符号系统和信号,通过一定的载体或媒介把情报传送给特定对象(接受者)的过程。
14.侦查情报利用:是指各种刑事侦查情报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效能的过程。
它贯穿于侦查情报工作全过程的始终。
15.查全率:指在一次检索中,检出的符合特定需要的相关情报资料数与系统中储存的相关情报资料总数的比率。
16.查准率:指在一次检索中,检出的符合特定需要的相关情报资料数与被检出的全部情报资料数的比率。
17.漏检率:指在一次检索中,未检出相关情报资料数与系统中所储存的相关情报资料总数的比率。
18.误检率:指在一次情报资料检索中,检出的非相关情报资料数与检出的情报资料总数的比率。
19.情报的密级:是指情报秘密性的等级,按范围可分为秘密情报,机密情报,绝密情报。
四、简述题
1.侦查情报的基本属性。
P14
①信息性②传递性③效用性(价值性)④秘密性⑤社会性⑥时效性⑦使用范围的局限性
⑧系统性
2.情报和信息、知识的关系。
P7
①从概念范围看,三者属于属分关系。
情报是知识的一部分,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信息包括知识,知识包括情报。
②从效用角度看,情报是系统化的知识和信息,能够解决特定的问题。
情报效用最大。
信息只有经过处理才具有知识的效用;知识要经过传递交流,才具有情报的效用。
③从传递的手段和要求看,情报、知识、信息都可以传递,但情报必须经过传递,而且传递手段要求很严格。
3.侦查情报搜集的重要性。
P42
①收集情报是利用情报的前提条件。
要发挥情报作用,首先要收集到情报,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②收集情报是情报资料工作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
③收集情报这一环节既是制约着整个刑事侦查情报资料的各个环节能否运转的首要环节,又是为其他环节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
4.侦查情报整理的意义。
(见课件第三章)
①是有效发挥侦查情报作用的途径,是保证顺利开展侦查情报工作的重要一环
②有利于情报资料系统保持最佳状态,提高侦查情报利用效率
③有利于情报交流,促进情报资源共享
④有利于促进情报研究活动的开展,实现对侦查趋势的科学预测决策
5.侦查情报储存的意义。
P95
①科学地组织情报使之有序化,为检索提供方便
②储存可促成情报的反复利用和情报资源共享
③储存有利于情报的积累和系统化
④有利于保全情报资料,延长其使用寿命
6.违法犯罪人员情报资料搜集的内容。
P58
①本人的基本情况部分。
包括姓名、别名、绰号、曾用名、性别、年龄等。
②体貌特征部分。
包括身高、体形、脸形、指纹类型等。
③犯罪活动及犯罪嫌疑根据方面。
主要包括案别、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根据等。
7.案件情报搜集的内容。
P62
①案件的基本情况。
包括案别、发案时间、地点,被害人或事主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案情。
②实施犯罪行为的基本情况。
包括作案时间、地点、作案手段等犯罪行为特征。
③从犯罪现场上提取的各种痕迹以及作案人遗留在现场上的各种物品的名称、数量和特征等。
④损失财物情况。
包括损失财物的名称、数量、标志、价值等。
⑤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体貌特征等。
8.线索型情报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
P70
①分析、研究线索的来源。
②研究线索的真实、可靠性。
③分析、研究线索的客观性。
④分析、研究提供线索的人是否有精神疾病。
⑤分析、研究提供线索的人与被反映人的关系
⑥分析、研究线索的使用价值大小,以便分轻重缓急处理。
9.侦查情报利用的条件。
P242
①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合格的情报资料
②所储存的情报资料中含有情报用户需求的情报
③情报用户应有明确的情报需求目的
④情报用户所处的外界环境具有利用情报资料的可能性
⑤情报用户应具有利用情报资料的意识。
五、论述题
1.论侦查情报工作的作用。
①有利于及早发现预谋犯罪活动,提供对预谋案件的侦查线索,破获预谋案件。
②有利于提高破案效率,加快破案速度,保证破案质量。
③有利益与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夺取同刑事犯罪活动斗争的主动权。
2.论侦查情报工作的意义。
P30
①增强了侦查工作的主动性
②妥善地解决了刑侦工作队侦查情报的供需矛盾
③实现了情报共享
④妥善地解决了侦查情报的积累问题,实现情报增值
⑤有效地解决侦查任务重与人、财、物不足的矛盾
3.论情报意识与情报利用的关系。
P247
①情报意识是产生利用情报动机的内在因素
②情报意识是发现、识别、创造利用条件的认识前提
③情报意识是正确利用情报的思维基础
④情报意识是衡量利用效果的重要标准
4.论侦查情报利用的意义。
P237
①利用刑事侦查情报是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的根本目的
②利用是刑事侦查情报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发挥作用,实现其价值的中介
③利用是指导刑事侦查情报工作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利用是推动刑事侦查情报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
⑤利用是评价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的标准
⑥利用是刑事侦查情报工作和其他公安工作的纽带
⑦利用是激发侦查人员和情报工作者情报意识的最佳途径
5.论运用案件综合信息,发挥刑事侦查情报信息资料的整体功能。
6.论实行侦查信息化对侦查实务和理论研究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