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期间核查的9种方法及结果判断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一、确定需核查的设备 那么,什么设备需要核查呢?这是每一个检测实
验室首先应搞清楚的问题。笔者在参加实验室现场 评审时发现存在两种皆然相反的认识和做法。
其中一种认为设备都按期检定了,而且没有发生 故障,肯定是准确的,因此不需要核查。这种认识 是将期间核查与设备故障后的维修相混淆了,显然 是错误的。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了,应进行维修,然 后重新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而期 间核查是在设备使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对设 备准确度的检查、核实。
二、确定核查时间和核查方法 确定了需要做期间核查的设备后,接下来要考虑
的问题是核查方法,即如何做期间核查。有的实验 室认为期间核查就是设备的自校,开机运行后就认 为完成了期间核查,因此在现场评审时提供的仅仅 是“设备运行检查正常”的记录。我们说这并不是 期间核查,这仅仅证明设备没有发生故障,能够正 常运行。
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
期间核查
为保持检测设备使用过程中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但由于 检测实验室在对期间核查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导致设备的期间核查不能有效的实施。我们从 实验室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检测 实验室开展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
期间核查(intermediate checks)是指为保持 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 行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器 的期间核查,二者合起来本质上相当于原 ISO/IEC导则25(1990)中的运行检查。这种 核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通过期间核查可以 增强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以下简称准则)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期间 核查分别提出了要求。
那么如何做期间核查呢?首先应确定核查时间, 一般规定检定后半年。然后明确采用什么核查方法, 目前实验室较常用的核查方法有三种。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主要是为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安全、可靠地运行,同时也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仪器设备核查方法。
首先,设备外观检查是核查的第一步。
要检查设备的表面是否有刮擦、凹坑、锈蚀等损坏,是否有明显的变形或松动现象。
还需要检查设备的标识是否完整、清晰可见,仪器的开关、按钮、转轮等操作部件是否灵活可用。
如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汇报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
其次,设备的电器安全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可以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仪器的电气安全性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接地是否良好以及绝缘性能是否合格。
如果接地不良或绝缘被破坏,有可能出现电流泄漏和触电等危险情况。
此外,还需要检查设备的电源电缆及插头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接着,设备的功能检查是核查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手册或操作指南来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对于一台多功能计量仪,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并观察仪器的显示结果来检查仪器是否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仪器自带的自检功能来进行初步的自检。
然后,设备的性能验证是核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性能验证主要是通过对设备进行标准测试,来验证设备能否符合预定的性能要求。
这需要使用一些基准设备或标准物质来对仪器进行检测和比对。
例如,对于一台温度控制设备,可以使用标准温度计来验证设备的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如果验证结果与要求差距较大,可能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或维修。
最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积累一些灰尘、油污和积垢,这些会对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还需要对一些易损件进行定期更换,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电器安全检查、功能检查、性能验证和日常维护等。
通过这些核查方法,可以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期间核查的方法和实例

期间核查的方法和实例一、期间核查的目的期间核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对设备性能的信心。
这句话其实也是可以这样讲:是对设备的稳定性核查(不是准确性,准确性是计量要关注的事情)二、期间核查要考虑的因素并不是每个设备需要期间核查。
设备是否需要期间核查,需考虑以下因素:1、设备校准周期:如果设备应该一年校准一次,实验室安排每半年校准一次,两次校准中间无特殊情况可不进行期间核查,即用校准代替期间核查。
2、历次校准结果:较为稳定的设备,历次校准结果波动不大,设备对检测结果影响也不大,可不做期间核查。
3、质量控制结果:质量控制结果可反应设备状态。
4、设备使用频率和性能稳定性:使用频率越高越需要核查;使用频率特别低的,建议增加核查。
稳定性不够好的,肯定需要核查5、设备维护情况:未按要求进行维护的,需要核查;按要求维护的,也要考虑其他因素。
6、备操作人员及环境的变化7、设备使用范围的变化等8、使用年限:使用年限较久的,核查频次应较高。
9、测量重要、关键项目数据和对测量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测量设备——必须核查!三、期间核查流程一、编写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应包括:1适用范围;2制定依据;3核查的环境要求;4核查使用的设备和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或核查标准;5核查内容:6核查方法;7判定准则;8操作步骤;9结果评价和结论。
二、编制设备期间核查计划年初编制本年度期间核查计划,需明确应核查的设备、核查频次、核查依据、核查责任人等内容。
三、编制期间核查方案期间核查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名称1 / 82设备唯一性标识3设备检定/校准时间4设备检定/校准周期5评价依据6核查频次7核查内容8核查方法9判定准则四、按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进行核查保留核查原始记录,需进行审核。
五、对核查结果进行判断结果满意,可继续使用;结果不满足要求,需停用,检查、维修,必要时重新检定/校准,必要时需核查对之前检测结果的影响。
期间核查方法及判定标准

首先我们来看下准则的规定:5.6.1条规定“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校准的计划”,该条款的注中说明“该计划应当包含一个对测量标准、用作测量标准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及用于检测和校准的测量与检测设备进行选择、使用、校准、核查、控制和维护的系统”。
可见核查是实验室量值溯源计划系统的一部分,只要可能,所有设备都应进行期间核查(标准物质必须全部做期间核查!!!)。
实验室开展期间核查时,应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设备和参考标准的重要程度以及质量活动的成本和风险等因素考虑,确定期间核查的对象、方法和频率,并针对所需核查设备的计量性能制定期间核查程序。
根据核查对象的用途和特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下述三种情况。
1、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的期间核查(1)被校准对象为实物量具:可以选择一个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校准对象为测量仪器: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但需利用历年的校准证书画出校准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和被校准的对象均为测量仪器:选择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2、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1)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即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2)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被测物品,即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3)若对于被核查的测量设备来说,不存在可作为核查标准的实物量具或稳定的被测物品,可以用仪器比对、实验室比对等方式证明其稳定性。
3、一次性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核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方法是否正确,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
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通常与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或实验室自行规定的设备再校准的时间间隔有关。
期间核查实质是考核设备示值的系统误差或系统效应对设备示值的影响(稳定性),因此应当排除来自被测对象、环境和人员等随机误差或随机效应的影响,为使被测对象的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做核查标准。
关于“期间核查”的那些事

关于“期间核查”的那些事CNAS-CL01:2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6.4.10条款中规定: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对设备性能的信心时,应按程序进行核查。
但是何为期间核查?如何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需要注意哪些?如何判断期间核查结果?这些疑问,将会一一帮你解答。
期间核查概念影响仪器设备“校准状态”的因素包括示值的系统漂移和短期稳定性。
系统的漂移可能是单方向的,也可能是起伏变化的,或单方向有起伏变化的。
“期间核查”的目的是:测量仪器、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校准状态在有效期内是否得到保持。
也就是在校准有效期内校准值的变化是否超出其允许误差限。
期间核查的要求1、利用期间核查以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2、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什么设备需要进行期间核查并非所有的仪器设备都需要进行期间核查,一般考虑以下条件:1、主要或重要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2、对于新购设备,选择使用频次高和使用环境恶劣;3、选择对关键参量的检测质量影响较大的;4、分析历年校准证书/检定证书,选择示值的校准状态变动较大的;5、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选择什么参数和量程进行期间核查1、选择使用最频繁的参数和量程;2、选择示值变动大的参数和量程;3、对于新购设备,选择设备的基本参数和基本量程;测量方法的考虑核查标准的选择“核查标准”的量值不一定准确但性能要稳定,如果采用二次仪表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分辨力。
也可选择“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的标准做“核查标准”。
诸如砝码、压力传感器、量块、线绕电阻器、标准电池,或稳定性良好的留存被测物品。
测量注意事项期间核查的对象是:测量仪器、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
因此,进行期间核查时,应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排除人员、环境等的影响。
此外期间核查主要是核查系统漂移。
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方法.docx

管电压(KV)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方法一、射线检测1、曝光曲线的核查方法1.1核查周期射线设备均应制作曝光曲线,曝光曲线每年至少核查一次;射线设备更换重要部件或经较大修理后,应及时对曝光曲线进行核查。
1.2准备准备一块阶梯试块(图1)和2块补充试块,材料与被透照工件相同或相近。
其中补充试块尺寸长*宽*高为210*100*10(mm)。
胶片、增感屏等材料与制作曝光曲线时一致。
图1 制作曝光曲线的阶梯试块1.3 透照各机型按表一选择低、中、高三个管电压进行曝光三次,曝光时其他参数(曝光时间、焦距)与制作曝光曲线时一致。
得到一组胶片。
表一机型低中高1605 60 100 1402005 80 130 1802505 120 180 2303005 140 210 2801.4 暗室处理:按照制作曝光曲线时的暗室处理条件进行冲洗胶片。
1.5 测定:分别测定底片黑度为3.0(该黑度值与曝光曲线一致)时,对应的阶梯试块厚度。
1.6 核查结果判定:当上述测定的三个厚度值,与低、中、高管电压查原曝光曲线的厚度值之差在±2mm范围内,曝光曲线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应重新制作。
1.7 曝光曲线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0”的表格进行记录。
2、黑度计(光学密度计)的核查方法2.1. 适用范围本规程用于对射线照相底片的黑度测量的黑度计的校验,使黑度计能够对射线底片黑度作出可靠的测定。
黑度计应每6个月校验一次,标准黑度片应每2年送计量单位检定一次。
2.2. 校验需用标准器具检定合格的标准黑度片一个。
2.3 操作步骤2.3.1 接通黑度计电源和测量开关,预热10min 左右。
2.3.2 用标准黑度片的零黑度点校准黑度计零点。
校准后顺序测量黑度片上不同黑度的各点的黑度,记录测量值。
2.3.3 按3.2的规定反复测量三次。
2.3.3 计算出各点测量值的平均值,以平均值与黑度片该点的黑度值之差作为黑度计的测量误差。
计量标准(测量设备)期间核查-常用方法及判定原则

计量标准(测量设备)期间核查---------常用方法及判定原则一、期间核查定义期间核查(intermediate checks)是指为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行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器的期间核查。
相当于ISO/IEC导则25(1990)中的运行检查。
这种核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增强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定义解释:实验室一般对仪器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以保证其量值的溯源性,并加以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因此,大多数实验室认为,只要对仪器进行了定期检定或校准,仪器就是可靠的,出具的数据就是有效的,使仪器的期间核查成为实验室最易忽视也最不重视的环节。
实际上,使用频率高、易损坏、性能不稳定的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操作方法,环境条件(电磁干扰、辐射、灰邕、温度、湿度、供电、声级),以及移动、震动、样品和试剂溶液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保证检定或校准状态的持续可信度。
因此,实验室应对这些仪器进行期间核查。
二、期间核查的重点设备实验室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项目的主标准器;现场使用频繁的主要计量标准器;新建项目的计量标准器及量值易发生变化的计量标准器;参加各类量值比对项目所用主要计量标准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期间核查。
并不是对所有的仪器均需期间核查,仅对不太稳定的或使用频次较高的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应按规定进行。
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定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三.核查对象及核查时间间隔通常情况下,在仪器设备两次周期检定(校准)间隔时间的中期进行期间核查。
量值比对项目所用主要计量标准器使用前进行期间核查,检测人员对计量标准、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发生疑问时,及时对所怀疑装置(设备)进行期间核查,特殊情况根据需要而定,质量管理部门根据计量标准器、检测设备的周检时间制定期间核查实施计划。
期间核查通常在下述情况下进行:(1)按照年核查次数进行;(2)仪器设备导出数据异常;(3)仪器设备故障维修或改装后;(4)常期脱离实验室控制的仪器设备在恢复使用前(如外界);(5)仪器设备经过运输和搬迁;(6)使用在中心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xxxx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年月一、目的为使试验仪器设备在相邻两次校准/检定期间,保持校准/检定状态的可信度,保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指导书。
二、一般原则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试验仪器为:主要的或重要的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的仪器设备;其他被认为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检测设备。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三、本试验室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电子天平、万能材料试验机、砼回弹仪、钢筋保护层测定仪、PH 计、全站仪及棱镜光学对点仪。
四、期间核查方法一)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操作方法1、核查对象WE-1000B、WE-600B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2、核查项目检查试验机的示值是否正确或在误差范围以内,误差在±1%以内。
3、核查用器具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同一根、同规格、同牌号)钢筋4、核查方法4.1油路、电路等的核查采用目测法。
4.2启动电源,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慢慢加压,观察电路是否正常,以及有无漏油处。
4.3采用一模拟试件,启动上、下压板观察运行是否灵活,以及钳口有无破损,是否能正常夹持试件。
4.4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六个试件,按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4.5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定合格的近期内,对同一根钢筋的两组试件中的一组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6另一组试件封存保管。
4.7在两次检定周期的中间时期,将封存的另一组钢筋试件在同一台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8试验按下列要求进行4.8.1试验按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进行;4.8.2计算抗拉强度的受力面积,采用钢筋的公称截面积;4.8.3每次试验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试验的结果。
5、结果评定5.1电路、油路、夹板、钳口等应无短路、断路,油路无漏油,夹板、钳口无损坏且运行自如判为合格,否则应维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期间核查的9种方法及结果判断
1、传递测量法
当对计量标准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内具备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则可方便地用其对被核查计量标准的功能和范围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可认为核查通过。
当对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具备更高准确度等级的同类测量设备或可以测量同类参数的设备,当这类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被核查设备不确定度的的1/3时,则可以用其对被核查设备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认为核查通过。
当测量设备属于标准信号源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2、多台套设备比对法
当实验室没有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或其它测量设备,但具有多台套同类的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首先用被核查的测量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为y 1 。
然后用其它几台设
备分别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2、y 3……y n ,计算y 1、y 2、y 3……y n 的平均值为()n y y y n x +++= 211,则当U n
n y y i 1+≤-时,认为核查结果满意,式中U 为用被核查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时的扩展不确定度。
3、两台套设备比对法
当实验室只有两台套同类测量设备时,可用它们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1、y 2。
假如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U 1、U 2,则当满足:
21
2212U U y y +≤- 认为核查结果满意。
若这两台套设备是溯源到同一计量标准,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在评定不确定度时应予考虑。
4、标准物质法
当实验室具有被核查设备的标准物质时,可用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
若用标准物质去检查被核查设备的参数,得到的测量值为,判别准则为:
1≤∆
-Y y 式中:y ——测量值;
Y ——标准物质标准值;
△——被核查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
用于期间核查的标准物质应能溯源至SI ,或是在有效期内的有证标准物质。
当无标准物质时,可用已经过定值的标准溶液对测量设备进行核查。
如pH 计、离子计、电导仪等可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
5、留样再测法
当测量设备经检定或校准得到其性能数据后,立即用其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把得到的测量值 值y 1作为参考值。
这时的核查标准可以是测量设备,也可以是实物样品。
然后在规定条
件下保存好该核查标准,并尽可能不作为他用。
在规定或计划的核查频次上,用测量设备分别对该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y 2、y 3……y n 。
判别准则为:
U y y 212≤-……U y y 213≤-…………U y y n 21≤-
式中:U ——扣除由系统效应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后的扩展不确定度。
6、实物样件检查法
某些测量设备是用于测量限值的,当测量值超过限定值时即自动报警。
对于这类设备可用本方法进行期间核查。
首先根据被核查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被核查参数的性质,设计、制作或购买相应的实物样件。
然后设定该参数的限定值,将实物样件施加于测量设备上,操作设备并调节到规定的输出量,观察测量设备是否具有相应的响应。
例如,对准确度等级为5级、输出电压为1500V、、设置的泄漏电流为5mA的耐压测试仪进行期间核查时,可以用300kΩ的电阻作为核查标准。
将其接入耐压测试仪的两测试棒中,调节输出电压在(1500±5%)V时应报警,此时认为耐压测试仪的性能正常。
7、直接测量法
当测量设备属于标准信号源时,若实验室具备计量标准,可直接用传递测量法;若不具备计量标准,则可使用本方法。
首先确定需要核查的功能以及测量点,然后选取具有相应功能的测量设备作核查标准,在相应测量点上对核查标准的性能进行校准,得到相应的修正值,再用核查标准来测量被核查设备的性能,对核查结果进行修正后,观察是否符合其相应的技术要求。
例如,对标准电压源进行核查时,首先根据需要确定核查的测量点(如5V),这时可以选取数字多用表作核查标准。
对数字多用表直流电压档上的5V 测量点的示值进行校准,得到的修正值为e ;再用数字多用表去测量标准电压源的5V 输出时的实际值,得到的结果为V ,则()为核查结果。
根据标准信号源的技术要求,即可判定其是否满意。
8、实验室间比对
当确定被核查设备所在实验室为比对的主导实验室时,判别原则按二台套设备比对法节;当没有确定主导实验室时,判别原则按多台套设备比对法进行。
当参加比对实验室的测量设备均溯源到同一校准实验室的同一计量标准时,在评定不确定度时应考虑相关性的影响。
9、方法比对法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测量设备进行核查。
当利用同一台被核查测量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时,核查结果的判别原则可按留样再测法进行。
当两种方法的两次测量是在不同测量设备上进行的,可按二台套设备比对法节的方法进行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