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塑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报告精选)

合集下载

2023年 再生塑料产业报告

2023年 再生塑料产业报告

2023年再生塑料产业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视,再生塑料产业正逐步成为塑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再生塑料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该产业的发展情况,本报告将对再生塑料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展望进行全面解析。

一、再生塑料产业的现状分析1.1 全球再生塑料市场概况截至2023年,全球再生塑料市场规模已达到数百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保持8%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再生塑料市场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受到了广泛关注。

再生塑料的应用领域包括包装、建筑、电子、汽车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广泛且增长迅速。

1.2 国内再生塑料产业发展状况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和消费国,再生塑料产业发展迅速。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塑料再生利用和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再生塑料的应用和推广,再生塑料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

二、再生塑料产业发展趋势分析2.1 环保政策的推动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各国对于再生资源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加。

环保政策的推动将进一步促进再生塑料产业的发展,提高再生塑料的应用比例和市场需求。

2.2 技术创新的引领随着再生塑料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再生塑料的性能和品质正在逐步提高。

高性能再生塑料将逐渐替代传统塑料,成为塑料产业的主流产品。

2.3 消费者认知的变化消费者对于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再生塑料制品的认可度逐渐增加。

品牌和企业正积极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推出更多再生塑料产品,促进市场的拓展。

三、再生塑料产业未来展望3.1 全球再生塑料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随着全球对再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再生塑料技术的不断提升,再生塑料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8%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3.2 再生塑料产业将朝着高端化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再生塑料产品将向高性能、高品质的方向发展,满足更多行业的需求,如汽车、电子等领域。

中国塑料制品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发展前景方向分析

中国塑料制品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发展前景方向分析

中国塑料制品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发展前景方向分析一、塑料制品行业产业链塑料制品,是以合成树脂(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采用挤塑、注塑、吹塑、压延、层压等工艺加工成型的各种制品。

塑料制品包括生活塑料制品及工业塑料制品等。

塑料制品行业产业链覆盖范围广泛,上游产业包括直接材料、辅料、相关设备等行业,下游应用领域涉及建材、农业、日用品、医疗、汽车等领域。

塑料制品行业上游主要以材料、辅料和相关设备为主。

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塑料助剂、模具以及塑料机械等,上游行业的产量规模、产品价格以及产品质量对于塑料制品的市场发展存在重要影响作用。

从目前市场来看,国内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供给充足,保障了塑料制品原材料采购的需求。

塑料制品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建筑业、农业、医疗和汽车等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建筑业市场和汽车产销市场,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提升,为塑料制品行业创造了可观的市场容量。

另一方面,我国在农业和医疗领域的转型升级为塑料制品的应用提供了可观的新增空间。

二、塑料制品行业产量及产品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9年12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761.45万吨,减少1.1%,2019年全年,全国塑料制品产量8184.17万吨,累计增长3.9%。

从塑料制品区域布局情况看,2019年,华东地区塑料制品产量3886.51万吨,占全国47.49%。

华南地区发展迅速,塑料制品产量1415.59万吨,占全国17.30%。

华中地区塑料制品产量1356.48万吨,占全国16.57%。

三、塑料制品行业进出口贸易及需求量2019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产量8184.17万吨,进口量45.21万吨,出口量1424万吨,由此测算2019年国内塑料制品需求量6805.38万吨。

近几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供需平衡情况如下图所示:四、中国塑料制品市场规模2019年,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中美贸易战对中美贸易造成了巨大损害,出口企业风险加大,国内企业面临环境挑战越来越严峻。

2023年中国废塑料行业现状分析

2023年中国废塑料行业现状分析

2023年中国废塑料行业现状分析内容概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废塑料产生量不断增加,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2020年以来,中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2022年达到了1042.2亿元。

科技的不断进步,废塑料回收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型废塑料回收利用技术不断涌现,提高了废塑料的回收率和再生利用率,降低了处理成本,为废塑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关键词:废塑料市场规模、废塑料发展背景一、行业概况废塑料的定义为被废弃的各种塑料制品及塑料材料,包括在塑料原料及塑料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边角料和残次品等。

根据废塑料聚合物成分的种类将废塑料分为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废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废聚氯乙烯塑料、废聚乙烯塑料、废聚丙烯塑料、废聚苯乙烯塑料和其他类废塑料七个种类。

其中废聚乙烯塑料分为废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废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废聚苯乙烯分为废聚苯乙烯通用塑料、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废聚氯乙烯分为废软质聚氯乙烯塑料、废硬质聚氯乙烯塑料近些年来,为推动再生资源高水平循环利用,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的《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建设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产业园区,推动企业聚集化、资源循环化、产业高端化发展。

我国石化产业在通用树脂和工程树脂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基本实现通用树脂和工程树脂的国产化供应链稳定供给。

但与此同时,随着5G、6G、半导体、汽车电子化和军工及航天航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下游逐渐丰富的行业需求和日益完善的加工制造产业链对上游液晶高分子(LCP)、半芳香族聚酰胺(PPA)、聚砜、PAEK、聚四氟乙烯(PTFE)、聚苯硫醚(PPS)等特种工程树脂的需求快速增加。

相关报告:《中国废塑料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二、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废旧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再生资源行业产业链

再生资源行业产业链

再生资源行业产业链再生资源行业产业链引言再生资源行业是指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物和废旧物资,制造新的可用产品或能源资源的一种产业。

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再生资源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本文将通过总结和回顾性的方式,对再生资源行业的产业链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1. 再生资源回收再生资源的回收是再生资源行业产业链的第一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废弃物和废旧物资通过分类、收集和处理等方式被回收。

这些废弃物和废旧物资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它们在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加工后,可以转化为新的原材料用于生产新产品。

再生资源的回收工作除了能够降低对原生资源的依赖,还能够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2. 再生资源加工再生资源的加工是再生资源行业产业链的第二环节。

通过对回收的废弃物和废旧物资进行处理和加工,可以获得具备新的使用价值的原材料。

在这一环节中,回收的废品被分别分类、清洗、破碎、熔炼等,以便用于新产品的制造。

回收的废纸通过漂白、纸浆处理等工艺,可以再次制造成纸张产品;回收的塑料经过破碎、去除杂质、再生颗粒等处理,可以再次被用于制造塑料制品。

再生资源的加工工作具有高度技术含量,需要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以确保加工后的原材料质量达到生产新产品的要求。

3. 再生资源利用再生资源的利用是再生资源行业产业链的第三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经过回收和加工后的再生资源被用于生产新产品。

由于再生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回收和利用价值,再生资源行业在此环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回收并加工后的废纸,可以制造成纸张、纸板、纸袋等产品;利用回收并加工后的废塑料,可以制造成塑料包装盒、塑料瓶、塑料桶等产品。

再生资源的利用不仅可以降低产品制造成本,还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再生资源消费再生资源的消费是再生资源行业产业链的最后一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由再生资源制造的新产品被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2023年我国环保塑料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2023年我国环保塑料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环保塑料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转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环保塑料行业越来越有进展前景,那么我国环保塑料行业的进展前景如何呢?详细详情,请详见下文我为你整理的2022年我国环保塑料行业进展前景趋势分析:就塑料行业进展状况来看,环保再生产业将是其一大趋势,环保塑料的市场行情被看好,专家保守估量,将来中国仅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达百万吨。

就中国目前的塑料行业状况而言,进展再生资源产业是我国进展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受环保力度不断加码,国家对环保再生产业的重视程度渐渐加大,其中塑料作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它的再生环保更是受到环保人士的诸多关怀。

目前,作为环保性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塑料、高科技功能性新型材料和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等,正成为全球瞩目的讨论开发热点,其中生物降解塑料进展尤为快速,也使塑料生产商熟悉到生物降解塑料市场的巨大商机。

杜邦、嘉吉、巴斯夫等知名化工生产商不断以并购、合资的方式进入这一市场。

中国作为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重要供应地之一,约占全球产能的20%。

2022~2022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产能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1%,随着多家企业着手生物降解塑料项目的新建或扩产,产能还将持续提高。

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的目标市场是塑料包装薄膜、农用薄膜、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

相比传统塑料包装材料,新型降解材料成本稍高。

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加,人们情愿为爱护环境而使用价格稍高的新型降解材料,环保意识的增加给生物降解新材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进展机遇。

更多环保塑料行业最新相关资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环保塑料填充母料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盈利猜测分析报告》。

当然,降解塑料由于在某些性能方面仍有所欠缺,其不行能全部替代现在石化类一般塑料制品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中国塑料制品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塑料制品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塑料制品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业等用品的统称。

包括以塑料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艺的制品。

塑胶是一类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

塑料加工多达30种成型方法,这主要取决于塑料的类型,从形式的选择和形状、大小的产品。

常用的塑料加工方法热塑性挤出、注塑、压延、吹塑和热成型,塑料加工常用的热固性塑料成型,也用转移成型、注射成型、层压成型和热成型等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业发展的需求,中国塑料建材产品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2020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7603.2万吨,较上年减少581.0万吨,同比下降7.1%,其中12月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775万吨,同比增长0.3%。

从全国各省市产量来看,2020年全国塑料制品产量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山东省、重庆市;其中浙江省塑料制品产量1280.2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省塑料制品产量1274.9万吨,位居全国第二。

按区域分,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以及华中地区,其中华东地区产量占比高达47.8%,华南地区产量占比19.1%;华中地区产量占比12.9%;西南地区产量占比11%。

从行业效益情况来看,2020年受限塑令影响,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下降,营业收入随之减少。

2020年全国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累计营业收入18890.1亿元,较上年减少187.4亿元,同比下降0.98%。

2020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下降,营业收入减少,但是利润总额增速保持增长趋势。

在经济效益方面,2020年全国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15.2亿元,较上年增加160.7亿元,同比增长15.24%。

随着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升级,高档产品比重逐步加大,基础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市场空间仍然较大,产值可保持较高增速,在满足社会一般性需求的基础性应用领域保持稳步增长情况下,高端应用领域在逐步强化,塑料制品业仍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转型升级在稳步推进。

中国废塑料回收利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废塑料回收利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废塑料回收利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概述废塑料则是在民用、工业等用途中,使用过且最终淘汰或替换下来的塑料的统称。

它按再利用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再生塑料、再加工塑料、回收塑料、可重复使用塑料、可回收再利用塑料、不可回收再利用塑料。

可回收废塑料的回收可分为四级:一级回收是指采用通常的加工方法把可回收的废旧塑料(边角料等)加工成与新料性能相同或相近的产品。

二级回收是指把废旧塑料(边角料等)经一种或多种加工方法加工成性能比新料稍差的产品。

三级回收是指回收废旧塑料中的化学成分,使之成为单体或燃料。

四级回收是指通过焚烧从废旧塑料中回收能量。

二、废塑料回收情况近年来中国塑料工业快速发展,产销量都位居全球首位,2019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达8184.2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2142.1万吨,同比增长35.45%,2020年较2019年有所下滑,2020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7603.2万吨,较2019年减少了581万吨,同比减少7.10%。

作为世界塑料大国,我国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广,主要集中于农业、包装、建筑、工业交通及工程等领域,包括塑料薄膜、塑料丝、塑料袋、编织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装容器和日用塑料制品等。

《2021-2027年中国废塑料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从国内地区分布看,塑料制品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安徽等省份,2020年浙江塑料制品产量为1280.2万吨,全国排名第一;广东塑料制品产量为1274.9万吨,全国排名第二;江苏塑料制品产量为638.7万吨,全国排名第三。

2020年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安徽五省塑料制品产量总和占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的56.05%,其中浙江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的16.84%,占比最大;广东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的16.77%;江苏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的8.40%;福建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的7.19%;安徽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的6.85%。

中国塑料制品产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塑料制品产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塑料制品产业产能分析报告一、产能现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品产业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制品市场。

塑料制品是塑料加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包装等领域。

目前,中国塑料制品产能庞大,产品种类繁多。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塑料制品生产总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24年达到1.9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

其中,塑料薄膜、塑料管材、塑料包装箱等产品产能较大。

二、产能过剩问题尽管中国塑料制品产能庞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产能过剩。

由于塑料制品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使得产能不断提高,但市场需求却面临一定的限制。

存在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情况。

另外,一些塑料制品的产能结构不合理。

例如,一些传统的塑料制品产能仍然过高,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型塑料制品产能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产能利用率不均衡的问题。

三、需求结构变化近年来,中国塑料制品市场需求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方面,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逐渐取代传统塑料材料的可降解塑料、生物基塑料等新型塑料制品的需求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汽车、建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特殊功能性塑料制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四、产能布局调整为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塑料制品产业正进行着产能布局的调整。

一方面,通过限制新建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能结构。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塑料制品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提高产能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同时,高附加值塑料制品产能的扩大也是当前的重要方向。

通过加大对新型塑料制品的研发和生产,满足市场对特殊功能性塑料制品的需求,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五、市场前景展望尽管中国塑料制品产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继续推动塑料制品市场的需求增长。

特别是在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将为塑料制品产业带来重要机遇。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可降解塑料、生物基塑料等环保型塑料制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也将推动行业向绿色发展的方向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再生塑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目录
中国再生塑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3)
第一节再生塑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3)
第二节再生塑料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4)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4)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 (4)
三、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5)
第三节再生塑料下游行业需求市场分析 (9)
一、下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9)
二、下游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9)
三、下游行业需求前景分析 (10)
中国再生塑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再生塑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图表- 1:再生塑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北京先略整理再生塑料行业的上游是废旧塑料回收等行业。

随着塑料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大,废弃塑料也不断增多。

目前我国废弃塑料主要为塑料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装箱及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等。

另外,我国汽车用塑料年消费量已达40万吨,电子电器及家电配套用塑料年消费量已达100多万吨,这些产品报废后成了废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了解,2011年,我国废塑料产生量约为2800万吨,2012年为3413万吨。

这些废塑料的存放、运输、加工等待被加工的废弃塑料原料应用及后处理若不得当,势必会破坏环境,危害百姓健康。

下游是产品用户是农用、包装材料等行业。

塑料薄膜和片材在食品包装和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加大,同时也太市场仍有待开发,这对行业前景而言都是利好因素。

尽管PE是制造塑料薄膜和片材最主要的一种原料,但PP也日渐成为生产商的一种选择,尤其在包装应用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BOPP薄膜市场近年来正在迅速发展。

此外,非包装领域和农业产业也为塑料薄膜和片材市场的发展提供着良好的机遇。

3
第二节再生塑料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废塑料则是在民用、工业等用途中,使用过且最终淘汰或替换下来的塑料的统称。

它按再利用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再生塑料、再加工塑料、回收塑料、可重复使用塑料、可回收再利用塑料、不可回收再利用塑料。

全球原油价格的升高,作为石油衍生物之一的塑料制品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废塑料的再生利用也被提到了首要的位置。

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已经被现代化工企业普遍采用。

废塑料经过人工筛检分类后,还要经过破碎,造粒,改性等流程,变成各种透明不透明塑料颗粒,再按照品相进行分类,最后成为可以再次利用的再生料。

目前,我国废弃塑料应用的市场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

近年来塑料原料涨价对该市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废弃塑料价格也大幅上涨,其中较为纯净的聚乙烯、聚丙烯回收料价格最高的达到6000多元/吨(2005年11月),接近未涨前原料的价位。

大城市垃圾中除了一次性塑料袋和快餐盒外,现在几乎找不到废塑料制品的影子,说明废塑料的回收程度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但目前我国在回收利用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我国塑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围绕塑料与环境这一中心展开。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目前已达1.2亿吨以上,其中废塑料占2%一4%,即每年产生废弃塑料总量约240万~480万吨。

这些不能被自然消纳的塑料废弃物的日益增多,不仅严重影响和污染了环境,甚至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由于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中尚缺少现代化的垃圾填埋或焚烧设施,大多数废弃塑料只能采取露天堆放的办法,加之人们的随意丢弃,使得城市处于“白色垃圾”的包围之中。

我国塑料工业是世界生产大国、出口大国、消费大国。

数据显示,2012年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7036万吨,塑料制品表观消费量约为8400万吨,约占世界塑料消费总量的1/3。

我国塑料工业是世界生产大国、出口大国、消费大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