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会议议程(6.4)
智慧城市ppt课件

节能减排技术应推广情况介绍
节能技术应用
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绿色建筑、节能空调等节能技术,降低城市 能耗。
减排技术应用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污染物排 放。
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
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资金支持,鼓励 企业积极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智慧城市中体现
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
01
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阐述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技术架构和功能模块,实现政府
部门间信息的互联互通。
02
业务协同机制设计与实施
分析政府部门间业务协同的需求和难点,设计相应的协同机制和实施方
案,推动政府工作的整体优化和协同高效。
03
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监管与评估
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案例分享
互联网+政务服务
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推动政务服务的线上化、 移动化、智能化,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介绍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理念、功能特点和实践案例,为市 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创新实践案例解析
分享国内外在公共服务创新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为其他城市提 供借鉴和参考。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 策进行落实。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支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实验室、孵化器等创新平台,提 升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和引进策略部署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人才 培养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制定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海内 外高层次人才来智慧城市创新创业。
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指南

政府角色定位及职责划分
明确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职责边界,发 挥统筹协调、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等职能。
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工作机制,推动信息共享和 业务协同,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监管和评估,确保项目合规 、质量可靠、效益显著。
社会参与机制培育和引导
评价模型构建
01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具有可扩展性、可定
制化的综合评价模型。
评价方法选择
02
根据指标特点和数据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模糊
评价、灰色关联分析等。
模型验证与优化
03
通过实际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根据反馈进行模
型优化和改进。
实证分析结果展示和讨论
分析结果展示
创新性技术应用方向
云计算与大数据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提升城市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 化水平,为政府决策、公共服务 等提供有力支持。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 ,提高城市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流程。
01 02 03 04
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
通过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广泛 应用,实现对城市设施、环境、 安全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和智能管 理。
值和竞争力。
新兴产业培育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 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 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城 市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和产业 发展,降低城市能耗和排放,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04
智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关于新型智慧城市规范制定的相关建议

关于新型智慧城市规范制定的相关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就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做出专门部署,要求因地制宜部署建设“城市数据大脑”,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由此,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内涵型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建设思路、实施路径、运行模式、技术手段等实现全方位迭代升级,进入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
一、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历程“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由美国IBM公司提出,2008年11月6日,IBM总裁兼CEO彭明盛(Sam Palmisano)在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题为“智慧的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的演讲,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
2010年世博会期间,笔者曾与来上海参加全球智慧城市峰会的彭明盛总裁见面交流,并推动当时的《计算机世界》周报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多次深入讨论和交流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案,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社会各界较早地认识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2010年11月2日,科学技术部等单位举办“2010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就建设智慧城市达成众多共识。
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始启动智慧城市试点项目,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0多个城市正式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如果再加上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确定的智慧城市项目试点,国内90%以上的地级市都已经走在城市智慧化建设的道路上。
综合而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2015年):技术驱动,侧重电子政务这一阶段主要是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连通相关信息,挖掘数据的价值,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的探索期。
典型的案例就是政务信息化,当时众多城市不同部门间的数据无法连通,人民群众到政府机构办事时需要在不同的窗口来回跑,消除数据烟囱、数据孤岛,实现政务数据共享是这个阶段的重点任务。
智慧城市项目活动策划书3篇

智慧城市项目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智慧城市项目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智联万物,慧享未来”二、活动宗旨本次活动旨在展示智慧城市的最新科技和应用成果,探讨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时间]地点:[详细地址]四、活动组织1. 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名称]2. 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3. 支持单位:[支持单位名称]五、活动内容1. 主题演讲:邀请智慧城市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就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技术创新等进行主题演讲。
2. 展览展示:设立智慧城市展区,展示智慧城市的最新科技和应用成果,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慧能源、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3. 互动体验:设置智慧城市互动体验区,让观众亲身体验智慧城市的便捷和高效,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环保等。
4. 高峰对话:组织智慧城市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就智慧城市的发展热点问题进行高峰对话,探讨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5. 项目对接:举办智慧城市项目对接会,为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企业提供项目对接和合作交流的平台。
六、活动宣传1.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社交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活动。
3. 现场宣传:在活动现场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对活动进行宣传推广。
七、活动预算活动预算主要包括场地租赁、设备租赁、人员费用、宣传费用等,预计总预算为[X]万元。
八、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观众数量、参与度、反馈意见等方面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九、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全和秩序,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人员。
2. 活动现场要提供充足的座位和休息区域,方便观众观看和休息。
3. 活动现场要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食品,满足观众的需求。
4. 活动现场要设置医疗急救站,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保障观众的安全和健康。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设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4)1.3 术语解释 (5)二、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概述 (6)2.1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定义 (7)2.2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功能定位 (8)2.3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发展趋势 (10)三、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设内容 (11)3.1 基础设施建设 (12)3.1.1 数据采集系统 (13)3.1.2 数据传输系统 (14)3.1.3 数据处理系统 (15)3.2 应用系统建设 (16)3.2.1 智能监测系统 (18)3.2.2 智能调度系统 (19)3.2.3 智能决策系统 (20)3.2.4 智能服务系统 (21)3.3 管理与运维体系建设 (22)3.3.1 组织架构 (23)3.3.2 人员配置 (25)3.3.3 运维流程 (26)3.3.4 安全保障 (28)四、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实施步骤 (30)4.1 项目立项与规划阶段 (30)4.2 项目设计与开发阶段 (31)4.3 项目测试与上线阶段 (34)4.4 项目运维与升级阶段 (35)五、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保障措施 (36)5.1 组织保障 (37)5.2 技术保障 (39)5.3 制度保障 (40)5.4 人才保障 (41)六、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评估与持续改进 (42)6.1 评估指标体系 (43)6.2 评估方法与流程 (45)6.3 评估结果与应用 (46)6.4 持续改进机制 (47)七、结语 (48)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承担着整合各类城市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公共服务、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等重要任务。
本方案旨在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设方案,以期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将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完善方案内容,确保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善。
智慧城市实施步骤

智慧城市实施步骤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将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居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智慧城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流程,下面将详细介绍智慧城市的实施步骤。
1. 规划阶段在实施智慧城市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工作。
规划阶段包括对城市的现状进行评估,确定智慧城市的目标和愿景,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案。
这一阶段需要与相关部门、专家和市民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商议,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建设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
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传感器部署等工作,以支持城市各个领域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智能能源系统、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等,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3. 数据采集和分析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数据,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城市数据,可以实现对城市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和预测。
在这一阶段,需要建立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采集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包括交通、环境、能源、安全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能力,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为城市决策提供支持。
4. 建设智能化应用系统智慧城市的实施还需要建设各种智能化应用系统,以提供便利的城市服务和优化的管理决策。
这些应用系统包括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公共安全系统等。
通过这些系统,可以实现交通拥堵的智能调度、环境污染的实时监测、公共安全事件的快速响应等功能。
5. 推动产业发展智慧城市的实施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程,还需要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智慧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信息技术、通信网络、传感器创造、智能设备等。
通过与企业和创新团队的合作,可以推动智慧城市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6. 市民参预和社会共治智慧城市的实施需要市民的参预和支持,惟独与市民共同建设智慧城市,才干真正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实施步骤

智慧城市实施步骤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智能化改造和优化,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活品质。
实施智慧城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智慧城市的实施步骤。
1. 规划与准备阶段在智慧城市实施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规划与准备工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明确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实施路径,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
- 资源整合与合作火伴选择:整合各方资源,包括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等,选择合适的合作火伴。
- 建立智慧城市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智慧城市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规划与准备阶段完成后,开始进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建设宽带网络:建设高速、稳定的宽带网络,为各类智能设备提供数据传输和通信支持。
- 建设传感器网络:布置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城市的各项指标,如空气质量、交通流量等。
- 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和处理大数据。
3. 数据采集与分析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开始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采集城市各个领域的数据,如环境数据、交通数据等。
- 数据存储与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中心,进行清洗、整理和处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 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规律和问题。
4. 应用与服务阶段在数据采集与分析阶段完成后,开始进行智慧城市的应用与服务开辟。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开辟智慧交通系统: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优化交通流量,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导航服务。
- 开辟智慧环保系统:监测和管理城市的环境质量,提供环境监测、预警和管理服务。
- 开辟智慧医疗系统: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提供智能化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策划方案

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策划方案一、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和目标(一)背景当前,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不足等。
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实现城市的创新发展。
(二)目标1、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
2、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4、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5、加强城市的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智慧交通1、建设智能交通信号系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间,减少交通拥堵。
2、推广智能公交系统,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方便居民出行。
3、发展智能停车系统,实现停车位的实时监测和预订。
(二)智慧能源1、建立智能能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为节能管理提供依据。
2、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三)智慧环保1、部署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
2、建立环境污染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四)智慧政务1、建设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的在线办理和一站式服务。
2、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提高政府部门的协同工作效率。
(五)智慧医疗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2、推广远程医疗服务,让居民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六)智慧教育1、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教育课程。
2、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校园管理的智能化。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撑(一)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等设备,实现对城市各类设施和资源的感知和监测。
(二)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城市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挖掘,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三)云计算技术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智慧城市各类应用系统的运行。
(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交通管理、医疗诊断、政务服务等领域,提高智能化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城市:新媒体、社会参与和管理”国际研讨会
2014.6.6-7,上海
议程
大会主席团:
李友梅、Daniel KUEBLER 、吴信训、张文宏、董丽敏、聂伟、
2014.6.6
开幕式9:00—9:20
主持人:吴信训博士、教授,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院长
介绍来宾
致辞
第一场发言9:20-10:10(每位发言人20分钟,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主持人:Daniel KUEBLER 博士、教授,瑞士苏黎世大学NCCR 民主研究中心主任、
瑞士“21世纪民主的挑战”研究中心主任
演讲1. 整体性治理:一种研究智慧城市的新视角
董礼胜博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主任;演讲2.推特上瑞士政党的政治传播
Bruno WUEEST博士、高级研究员,瑞士苏黎世大学政治学系
讨论.
合影(茶叙)10:10-10:30
第二场发言10:30-12:00 (每位发言人20分钟,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主持人:张文宏博士、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
演讲1. “潜能”之外:瑞士城市管理和参与性信息传播技术的使用
Ulrike KLINGER博士、高级研究员,瑞士苏黎世大学大众传播与媒介学院
演讲2. 新媒体对社会参与的影响:便利性替代与再组织化
陆小华博士、教授,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演讲3. 智慧城市与新型社会治理技术模式
Karsten ZIMMERMAN博士、教授,德国多特蒙德科技大学空间规划学院
演讲4. 大视听格局下的中国“视听城市”建设
庞井君博士,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讨论.
午餐12:00-13:30 (乐乎新楼餐厅)
第三场发言13:30-15:20 (每位发言人20分钟,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主持人:董丽敏博士、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
演讲1. 数字时代的集体行动:当代中国的城市动员
Hanspeter KRIESI 博士、教授,欧洲大学学院政治学与社会科学系(意大利)演讲2. 打造“无线城市”:移动互联时代中国城市广电新媒体发展探索之路
吕岩梅博士,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所长
演讲3. 政府管理与民主实践中的互联网传播技术增长:一种批判的视角
Jonathan WHEATLEY博士、高级研究员,瑞士苏黎世大学民主研究中心
演讲4. “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电视媒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设想
朱天博士、教授,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教授;张诚,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研究生演讲5 . 电子压力还是补偿不足?西欧城区公共代理机构主导的在线政治社区 Daniel KUEBLER博士、教授,瑞士苏黎世大学NCCR 民主研究中心主任、
瑞士“21世纪民主的挑战”研究中心主任
讨论.
茶叙15:20-15:10
第四场发言15:30-17:20 (每位发言人20分钟,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主持人:严三九博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演讲1. 从智能城市到智慧城市:大学在地方引导力中的角色
Robin HAMBLETON博士、教授,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环境与技术系
演讲2. 关于城市管理中新媒体对社会参与的影响研究
殷俊博士、教授,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
演讲3. 外国直接投资和城市治理:以上海为例
Natalia LISENKOVA博士、高级研究员,瑞士苏黎世大学政治学系
演讲4 . 定位身体:个人、移动互联网与智慧城市
戴哲助理研究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大学博士后
演讲5. 智慧城市与城市软实力
孟建博士、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讨论.
2014.6.7
第五场发言8:30-10:20 (每位发言人20分钟,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主持人:聂伟博士、教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
演讲1. 城市管理智慧政务门户中公众参与渠道整体服务研究
寿志勤研究员,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所所长
演讲2. 媒介所有权与新闻倡导:主流新闻网站的“企业报道”六国比较
Frank ESSER博士、教授,NCCR 民主研究中心副主任,瑞士苏黎世大学大众传
播与媒介学院
演讲3.中国社会不平等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张文宏博士、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
演讲4.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发展智慧城市中的作用:以多哈智慧城为例
Hodan OSMAN ABDI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演讲5. 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研究框架
马冲博士研究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讨论.
第六场发言10:20-12:10 (每位发言人20分钟,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主持人:董礼胜博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主任演讲1. 智慧城市观照下的中国智慧新农村建设
吴信训博士、教授,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院长
演讲2. 瑞士德语区技术移民的媒介使用
Chun CHEN博士研究生;瑞士苏黎世大学大众传播与媒介学院
演讲3 . 中国城市物业纠纷与业主行动
盛智明博士、讲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演讲4. 城市动员的未来:一种利益相关导向的瑞士经验
Stephan LIENIN博士,Sustainserv 公司
演讲5. 广播频率与可穿戴智能产品的碰撞与可能
王建磊博士、副研究员,深圳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演讲6. 韩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动向
Hana 博士研究生,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讨论.
闭幕式11:50-12:00
主持人:吴信训、Daniel KUEBLER
午餐12:00-13:30
考察、交流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