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人的面子文化
中国人注重面子的例子

中国人注重面子的例子
1. 礼仪和社交场合:在中国文化中,礼节和社交仪式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给对方礼物或红包,以显示互相尊重和赞赏。
同时,人们也会注重自己的仪表和言谈举止,以保持面子和表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2. 家庭和亲戚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和亲戚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追求家庭的荣誉和地位,努力工作和拼搏,以便能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尊严,从而增加自己的面子。
3. 饮食和款待:在中国文化中,饮食和款待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用一些昂贵的食材和菜肴来招待客人或亲戚,以显示家庭的财富和地位。
同时,如果客人不吃或不喝,这也可能会导致主人的面子受损。
4. 社会职称和称号:在中国文化中,社会职称和称号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追求自己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努力获得各种称号和奖励,以使自己在社会中更加受到尊重,从而增加自己的面子。
5. 送礼和接受礼物:在中国文化中,送礼和接受礼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选择一些贵重的礼物来表示自己的诚意和关心,以赢得对方的欢心和尊重。
同时,如果对方拒绝或不接受礼物,这也可能会让送礼人失去面子。
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说的太好了!

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说的太好了!所谓面子也即脸面,是一个人被周围社会认可、接受的一种标志。
有的中国人特别讲究面子。
他们甚至宁可不讲法律、法规、不讲纪律、制度,不讲诚信、道德,也要讲究面子。
俗话说,面子大如天,面子无小事;死要面子活受罪;骂人别揭短,打人别抓脸;人要一张脸,树要一张皮;而一个人一旦失了面子就会被人耻笑,被人瞧不起。
失去面子的一方也会从此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心存芥蒂。
中国人眼里的面子,内涵非常丰富,一般有以下四种意义:一是涉及个人的尊严问题;二是涉及个人的人格问题;三是涉及家族以及身后的社会背景问题;四是涉及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地位、成绩的认可问题。
因此,在古老的中国,在传统观念面前,面子是相当重要的,个别时候甚至高于生命的价值。
比如,张三殴打了李四,李四到有关部门状告张三,于是张三和李四开始了调动身后的社会关系。
张三找了在县城工作的叔叔,李四找了在省城工作的姑姑。
张三的叔叔通过关系给派出所所长打了电话,李四的姑姑通过关系给公安局的副局长打了电话。
他们都希望派出所能够倾向自己的一方,能够对自己关照的人网开一面。
如果处理结果不满意就觉得失了面子,从此心中结下梁子。
比如,王五的孩子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为了上重点高中,就通过关系找到了文教局局长,局长给重点高中的校长打了电话。
如果校长没有给面子,那问题(加微信号tydhl4为好友,朋友圈文章更有种、有料。
)就大了,以后,校长再找局长办事,嘴都张不开。
所以聪明的校长都会给自己留着一些名额、指标,专门等着面子大的人来说情。
比如,农民丁一要在县城买房子,就找到了在城建局当副局长的老乡。
老乡副局长给开发商打了一个电话,一般的开发商都会给个面子,少则一套房便宜了一、二万,多的能够便宜个三、五万。
如果有那个开发商不给这个面子,那以后有什么事儿也必定疙里疙瘩。
如果给了这个副局长面子,没有给那个副局长面子,更要得罪人。
比如,派出所抓到了一个嫖客,拟定罚款3000元,当事人就开始四处找关系,先是找乡长,派出所民警天天在乡政府吃饭,所长无奈只好给了500元的面子,罚款降至2500元;当事人又找了公安局的副局长,没办法只好又降了500元,罚款改成2000元;万万没有想到当事人又找了一名副县长,再降500元,罚款只好改成1500元。
漫谈中国人的“面子”

漫谈中国人的“面子”什么是面子?面子即人表面最直观的体现,故人们出门一点要涂脂抹粉,梳洗打扮,即便囊中羞涩也要赶时髦换上美丽的服饰,原因之一,就是服饰往往最直观的就是一个人的“面子”。
服饰乃“人本之表象”,当然是“面子”,服饰得体也“体面”。
在中国稍微“体面”一点的公共场所,往往都会挂出告示:“衣冠不整,恕不接待”。
然而,果真不敢公然入内者,却未必都是衣冠“不整”,而往往是“寒酸之士”。
为此,只要不是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一般总有一两件所谓“出门”的行头,以便在必要时,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入“体面”场所,蹭饭局,赴婚殇嫁娶。
甚至一些人为要“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借一辆宝马或租一辆奔驰,花钱雇个小蜜,人模狗样的,招摇过市,其实回到家就是烂仔一个乃至衣冠禽兽,究其原因是中国人特点要脸面,其结果表面风光无限,实际死要“面子”活受罪。
所以,中国人的服饰之道,可以总结为四句话:重表面淡内在、重前面轻人后、重外衣轻内衣,重礼服而轻便服。
上海有句俗话,“不怕天火烧,就怕摔一跤”。
意思一把火烧光,亦无足可惜,因为全部家当和体面,全在衣服上。
倘若一跤摔下去,弄脏弄破,那就面子丢光,“没脸见人”了。
北方有句谚语,“脚下无鞋身穷半截”。
可见“面子”装饰品衣服、鞋、帽的重要性。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就因为“面子”要比“里子”更重要。
没“面子”,就不“体面”,就吃不开,那就在这个社会玩不转。
为了“面子”甚至赔上身家性命。
例如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江东八千弟子渡江而西,无一人生还,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也就是“没脸见人”,没有“面子”最后乌江自刎换来一世英名。
古人要“面子”很实在,不像现在人厚颜无耻,脸皮厚的像城墙,一句“不好意啦”就一了百了。
由此可见,丧失面子,有时会比丢失性命还要可怕。
为什么失身少女,名落孙山的学子,战场上的俘虏,往往会“寻短见”,道理也就如此。
所以,中国人会“死要面子,活受罪”。
所谓“死要面子”,就是说,宁愿死,也要“面子”。
中国人的面子观念

中国人的面子观念第一篇:中国人的面子观念中国人的面子观念故宫博物院日前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
而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网友质疑,称“撼”为错别字,正确用字应为“捍”。
面对质疑,接受媒体采访的故宫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撼’字没错,显得厚重。
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
”此举引发外界更大的质疑,有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表示,“撼”字在这里肯定是错别字。
故宫博物院6日通过微博就其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出现错字一事,向公众道歉。
故宫在这份声明中说,此次赠送锦旗由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赠送前未“交院里检查”。
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未请示院领导,仍然坚持错误,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前段时间故宫失窃案可以说是震惊全国,之后的这出闹剧却又不得不让人哭笑不得。
简简单单的一个错别字,却折射出来中国人深深的面子观念。
在错别字被指出来时,故宫觉得会很丢面子,于是牵强解释,没曾想欲盖弥彰,不得不出来道歉,但依旧为了保全早就无存的面子包责任推到了“保卫部门”身上。
这只是千千万万个发生在中国的同样事件中的一个,足以看出中国人深深的面子观念。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中国人到底如何重视面子的:有人这么样说道:“人人皆说面子好,面子太多亦烦恼;世人皆被面子累,抛开面子方为高。
人活脸,树活皮,墙头活了一把泥。
人没脸了,也就没活头了:树没皮了,也就活不成了:墙上没泥了,也就不光滑了。
”人生就是一场戏,“舞台小天地,人生大舞台”,人际交往中所建立的情感关系即所谓“人情”,是面子生存的基本支柱。
生活中演戏和戏里演生活都不能脱离面子这个脚本,每个人每天都在演戏,谁都戴着面具。
所以,面子在每个人成功的社会交往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维护自己的面子,还要维护其他人的面子,如果不考虑面子问题,人际交往将很难进行。
中国人注重面子的特点早已为人所熟知,办事找面子,受人之托靠面子,吃喝穿戴讲面子,风花雪月看面子,左右逢源有面子。
《中国面子文化》课件

面子文化的内 涵:包括自尊、 虚荣、攀比、
炫耀等方面
面子文化的影 响:可能导致 人际关系的紧 张、社会矛盾 的加剧以及个 人心理的失衡
面子文化的形 成原因:包括 传统文化背景、 社会价值观、 个人心理需求 等多方面因素
面子文化的内涵
面子文化的定义 面子文化的起源 面子文化的表现形式 面子文化的影响与意义
关心和尊重
送礼:中国人 常通过送礼来 表达情感和维 系关系,礼品 通常与受礼者 的身份地位有
关
宴请:中国人 喜欢在宴席上 交流感情,餐 桌礼仪也十分 重要,座次、 敬酒等都有讲
究
面子功夫:有 些人为了维护 面子会做一些 表面上的功夫, 比如摆阔、炫
耀等
家庭生活中的面子
家庭聚会中的面 子表现
亲戚交往中的面 子观念
面子文化的重要性
维护个人尊严和 地位
促进社会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 稳定
推动经济发展和 消费
增强民族凝聚力 和自豪感
03
面子文化的发展历程
章节副标题
古代的面子文化
起源:面子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 表现:古代的面子文化通过礼仪、礼节、面子功夫等表现出来 特点:古代的面子文化注重形式和仪式,讲究面子功夫的运用 影响:古代的面子文化对现代社会仍然产生着影响,如人际交往中的面子观念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近代的面子文化
面子文化的起源
面子文化的发展
面子文化的表现形式
面子文化的影响
现代的面子文化
面子文化的定义 与内涵
现代面子文化的 表现形式
现代面子文化的 影响与作用
现代面子文化的 未来发展趋势
04
面子文化的表现形式
中国的面子文化和管理对策

中国的面子文化和管理对策【摘要】“面子”作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给中国人的工作生活造成重要的影响。
本文简单探讨了面子的内涵以及其与管理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面子;面子文化;管理;对策“面子”是丰富的中文词汇中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是中国人用来衡量自己和他人的一条重要标准。
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林语堂认为,“面子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
那么,中国人常说的“面子”,到底是什么?这在企业管理中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这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所在。
一、面子的内涵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有国内外学者将面子纳入到社会科学探讨的领域,不同的研究者对面子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
简单来说,中国人的“面子”是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面子是个体根据他在社会网络中占据的地位、合适的角色表现和被人们接受的行为操守,而要求别人对其表现出的尊敬和顺从,是个体藉由行为或社会性资源展现其自我价值、寻求他人确认且受到意外的认同时,凸现与个体内心的自我价值与相应体验。
1、自我价值是面子的内核。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我的“有用性”及“有用程度”的主观判断,它源于自我的觉醒,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
在世俗社会中,确认自我价值的关键在于赢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同,明确自己在社会与他人心中的地位或价值。
当认同自我价值的诉求与回应出现冲突时,他人认同个体自我价值的程度偏离了个体的预期,面子便得以凸显。
可见,自我价值是面子的内核,面子实质上是个体对自我在他人心中的价值与地位的高度关注。
2、社会资源是“面子”的象征。
所谓社会性资源,是指个体藉由能力、品格、成就而获得的权力、财富、地位、社会声望等公众性资源和他人信任等人际性资源的总和。
个体通过行为展现能力、品格,取得成就,能力、品格、成就赢得社会认同转换为社会性资源,社会性资源实质上是自我价值的社会标定。
什么是“面子”在社交文化中的含义?

什么是“面子”在社交文化中的含义?一、“面子”的定义及价值观背景“面子”一词常被用于描述社交中的人际关系和个人形象,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传统的亚洲社会中,面子被视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个人和家族荣誉的象征。
它与尊严、尊重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因此在社交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面子”的文化功能1. 作为社会认同的表达“面子”在社交文化中充当了一种价值评判的标准,人们会通过展示自己的“面子”,以获取他人认同和尊重。
例如,在一场商务会议中,一个人的“面子”决定了他的影响力和声誉,进而影响到他在事业上的成功。
2.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面子”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人们在面对他人时会制定行为准则,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不受损害。
这种自我约束促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并避免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3. 作为情感交流的媒介“面子”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情感交流的渠道。
通过传递面子的方式,人们可以表达友好、关心和尊重。
比如,当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亲朋好友的鼓励和支持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安慰和勇气,让我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三、“面子”的种类与使用方式1. 个人面子与团体面子“面子”可以分为个人面子和团体面子。
个人面子指的是个体为保持自己在社会中的尊重而做出的努力,团体面子则是指家族、团队或国家在社会中展示的形象。
2. 保护面子与给面子在社交中,人们通过保护自己的面子来维护尊严和声誉。
同时,给予他人面子也是一种社交技巧,可以增进友谊和合作关系。
3. 面子的损失与修复面子的损失可能会对个人造成伤害,因此面子的修复也非常重要。
人们可以通过道歉、勇敢面对错误以及采取其他积极的行动来修复面子,重建在社会中的尊重和关系。
四、“面子”在当代社会中的挑战与应对在当代社会中,“面子”受到了一些挑战,如信息爆炸时代的虚假形象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
为了追求虚假的“面子”,一些人可能会压抑真实的自己,造成内心的困扰。
因此,人们需要保持真实和积极的自我认同,以应对这些挑战。
《中国面子文化》课件

面子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压力
面子文化可能引发社会压力,人 们为了维护面子而做出某些不理 智的行为,甚至产生攀比心理。
经济发展
面子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推 动作用,例如高端消费市场的发 展与人们追求面子的心理密切相
关。
人际关系
面子文化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人们为了维护面子而做出某些行 为,可能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
面子文化的起源
面子文化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其中“礼”就 是指人们应该通过遵守礼节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子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中一种重要 的文化现象。
面子文化的特点
重视社会评价
面子文化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因此人们会非常重视他人的评价和看法。为了 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人们会努力表现自己,争取在公共场合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引导人们理性看待面子,不盲目追求 物质和虚荣,重视内在修养和精神层 面的满足。
增强自我认知
帮助人们认清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 在维护面子的同时不过度牺牲自我。
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
鼓励人们在社交中注重真实和真诚, 减少功利和虚伪的成分。
弘扬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
发掘和传承传统文化中关于面子的积 极观念,如重视荣誉和尊严,将其与 现代价值观相结合。
《中国面子文化》ppt课件
目录
• 面子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 面子文化的影响 • 面子文化的形成原因 • 面子文化的现代挑战与应对 • 面子文化的未来展望
01
面子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面子文化的定义
面子文化的定义
面子文化是指在中国社会中,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通过各种方式来争取和保护自己的面子。面子不 仅代表了个人的尊严,也代表了社会地位和声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end,thank you!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3
②强调了面子是一个心理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释面子对 个体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但忽视了面子的社会属性, 不能解释面子在人际交往中对交往对象产生的影响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社会心 理学)
•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提 到:人生是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演员 相互配合的演戏。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即社会期望的 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互动对方的 制约。在互动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别人存在的事实,因 此都不可避免地根据别人的期望来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努 力隐藏别人不欣赏的某些方面,表现出别人欣赏的东西。 所以,在社会互动的过程就是一种戏剧过程。因此,要使 互动能够顺利进行,互动的双方都应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 的技巧对自己的形象进行控制、管理、整饰。
面子的社会功能之社会交换功能
• 在中国社会,个人的社会关系是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重 要因素之一。黄光国认为,“个人的社会关系网愈大,其 中有权有势的人愈多,他在别人心目中的权力形象也愈 大”。黄光国提出的人情与面子模型本质上是西方社会交 换理论的本土运用,这个模型第一次在理论上将“面子”、 “面子工夫”、“人情”、资源的请托联系在一起。依照 人情法则,资源支配者接受了别人的宴请或礼物,欠了对 方人情,便有回报的义务。宴会愈丰盛,礼物愈贵重,欠 下的人情也愈多。当对方开口要求帮忙时,资源支配者便 难以回绝。如此一来,请托者对资源支配者便有较大的影 响力,比较能够影响他支配资源的方式。黄光国认为请托 者能否得到资源分配者的资源,就取决于他的“面子工 夫”,即拉关系或加强关系能否成功,获得资源是“有面 子”的事,得不到资源则是“丢面子”的事。看起来, “面子事情”通常是个人不太情愿做的事,可是为了保持 名声和扩大社交关系,个人还是非做不可。
中国人的面子文化
面子心理的心理学学取向
• 定义:在自我或自我涉入的对象所具有且为自我所重视
的属性上,当事人认知到重要他人对该属性之评价后,所 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或人际意义的自我心像(陈之昭)
①描述了面子形成的心理过程,认为面子是个体的自我心像, 也就意味着,面子是个体自我意识的一个部分,尽管它的 形成与他人有关,但形成之后却是仅仅存在于本人的心理 活动。
面子的社会功能之社会控制功能
• 儒家思想在总体上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因此,“脸面”的作用能使人们做到忍让、恭敬。
• 温顺等朱瑞玲认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面子是 一个经社会认可的“自我”,也是个人社会影响 力的代称。为了追求面子即有利的自我意像,个 人逐渐习得各种符合社会规范的因应行为模式。 可见,面子具有社会控制与社会规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