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第12章第2节滑轮
第12章 第2节 滑轮(第1课时)

10.如图所示,在滑轮组的作用下,重为 300 N 的 A 物体以 0.2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动滑轮重为 60 N,不计绳重和摩 擦.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
72
120
N,拉力 F 做功的功率 P
W.
11. 如图, 物体的重力都是 20 N(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拉力 F 的大小分别是 FA= FB=
>
乙
,若滑轮的
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用 F1、F2 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 F2( 选 填 “ > ”“ < ” 或
9.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如图是家用手摇晾衣架, A、B 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
30
B
;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
重为 120 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的拉力 F N.
小组讨论拿出最佳方案:
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 又能
并把实验数据填在 P47 表中实验方案 c 内. 结论:滑轮组的特点是:使用滑轮组既能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
2.讨论 3:滑轮组有 n 段绳子承担物重. ①若只忽略摩擦,不能忽略动滑轮的重,则绳子拉力 F=
(G物+G动)/n
.
②若物体升高的高度为 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
课前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P81~P84,思考以下问题,在课本中画出相关的重 点内容,并标注疑问) 1.什么叫定滑轮,其有什么特点? 2.什么叫动滑轮,其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滑轮组,其有什么特点?
课堂合作探究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用手边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法吊起来.根 据实验方案 1、2 进行操作.请大家讨论,并记录数据.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2-3 滑轮 机械效率 课件

新知探究 斜面的特点
光滑的斜面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F= —Gl h—
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新知探究
典例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使用轮轴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盘山公路实际上就是一个斜面 C.动力作用在轮轴的轮上,轮的半径就是动力臂 D.使用轮轴一定省力
轮轴不一定省力,关键看动力 作用在轮上还是轴上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 对沙子做功 对人们有用必须做的功
• 对空桶做功 •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有用功 并不需要做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
3 自主学习
1. 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 额外功(W额):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需 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W总):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公式(1): W总 = W有 + W额
第12章 第2节
滑轮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通过实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 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滑轮组的学习,掌握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并能根 据安装情况分析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及根据情况分析滑轮组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A.省力,不改变施力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方向 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方向
新知探究 典例3 如图所示,小明用重为4N的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小明所用拉 力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物体的重力为( C )
A.4N C.10N
B.6N D.14N
新知探究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12.2滑轮》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巩固、拓展所学知识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滑轮
一、定滑轮:
1.定义: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
1.定义: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从学生的亲历出发,提出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学生的学习才会扎实、有效。
培养学生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给学生较大的思考、活动空间,让他们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
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和总结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和规律。
归纳学生的发言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应该就可以了。
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巡视指导,解决探究困难。
引导学生汇报探究成果
拓展实验
利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可以怎样绕绳子呢其拉力的大小及拉力移动的距离跟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有何关系
三、交流与反馈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和理论分析,寻找一下滑轮组的规律
总结:有几股绳子承担着重物,绳子自由端用的拉力就是特征的几分之一。
且:
1、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2、F=G物/n(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
F=(G物+G动)/n(不计摩擦、绳重);
3、s=nh,h为重物上升高度,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4、V拉=nV物,V拉为拉力移动的速度,V物为物体移动的速度;
其中:n为绳子段数,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n就为几;
四、运用拓展
A.F1B.F2 C.F3D.F4
4、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用26牛的拉力,匀速提起50牛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A重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12.2滑轮(讲义)学生版

不动可动F 2 F 1 BAGOl 1l 2F 1 B B GGAAsh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简单机械》第2节 滑轮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 一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2 2 24二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5 5 三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3 3 四斜面与轮轴★★22一、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1.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如下左图所示。
(2)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如下中图所示)轴心O 点固定不动为支点,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r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为重物匀速上升可知,则,不省力。
(3)特点: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
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图中F 1方向向下)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图中得到使重物G 上升的力)。
(4)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相等,S=h 。
(如上右图所示)F 1向上向上OF2GF1l1l2对于定滑轮来说,无论朝哪个方向用力,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所用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G。
(不计绳重和摩擦)【例题1】学校旗杆顶上的滑轮是一个,使用该滑轮的好处是。
【变式练习1】学校升旗时,旗杆顶端装的滑轮是滑轮,它的作用是,当国旗缓缓上升10m,旗手向下拉动绳端移动的距离为m。
【例题2】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
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变式练习2】学校升旗时,旗手向下拉绳子,国旗徐徐上升,旗杠顶部安装了定滑轮,使用它可以;如图所示,某人用一个定滑轮将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68kg的的物体向上拉,此人的质量为60kg。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滑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滑轮的基础知识有清晰的了解;2. 学生能够应用滑轮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其优点;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整理出滑轮的定义、工作原理、应用范围等相关知识,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思维导图,要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表述清晰。
2. 完成课后习题,重点关注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习题,书写规范,分析到位。
3. 观察生活中的滑轮应用,拍摄一段视频(或图片),记录下使用过程和感受,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观察报告。
【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并记录至少3个滑轮应用实例,报告中需分析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阅读、习题和观察报告等书面作业,提交电子版;2. 观察报告需真实有效,不得抄袭;3.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质量、观察报告的真实性、小组合作的默契程度;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重点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解答;2.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将给出相应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滑轮知识;3.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我们将初中物理课程《滑轮》的第一堂课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设计,不仅有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注重了实践操作和应用。
在作业评价部分,我们强调了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反馈意见的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滑轮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作业反馈部分,我们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第2节滑轮课件 (1)

实验次数 物重G/N
1
1.0
2
1.5
3
2.0
拉力F/N 0.65 0.90 1.15
想想议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呢?
三、滑轮组
1.滑轮组由若干定滑轮与动滑轮匹配而成。
滑轮组的特点
动滑轮的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2.如图所示,重500N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以1m/s的速 度匀速向左运动,已知F=100N,不计滑轮自重﹑绳重 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求: (1)物体A受到地面的阻力; (2)在5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解:(1)物体A由2段绳子拉着,A受到地面阻力 f=2F=2×100N=200N, (2)物体移动的距离S=vt=5s×1m/s=5m,绳子自 由端移动距离S绳=2S物=5×5m=10m
4.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的 大小不变。
F2
二、动滑轮
1.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那么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呢?使用它能给我们 带来什么好处呢?
有什么科学道理
动滑轮的特点
2.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
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F= 1 G 省一半力
2
S=2h 费了距离
子固定端在动滑轮上,绕法
如图。
F
2.如下图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 A,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F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 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F=G s=h 2.动滑轮: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__滑轮.ppt [修复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__滑轮.ppt [修复的]](https://img.taocdn.com/s3/m/3c5b9ad610661ed9ac51f353.png)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2时43分10秒 下午2时43分14:43:1021.5.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
第2节 滑轮
-
1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2
3
想一想,下面的漫画说明什么问题?
4
有一袋粮食,想把它从一楼提到四楼,有哪些办法?
5
动滑轮和定滑轮
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6
动滑轮——轴随着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5月下 午2时43分21.5.714:43May 7,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年5月7日星期 五2时43分10秒 14:43:107 May 2021
19
智慧的花朵,常常开放在苦苦思索的枝头 上。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5.721.5.7Friday, May 0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4:43:1014:43:1014:435/7/2021 2:43:10 PM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5.721.5.714:43:1014:43:10May 7, 2021
初中物理_第2节 滑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2.2滑轮教学设计》主讲人:学科:物理(人教版)年级:八年级下学期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具体情境,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2、通过实验分析,理解两种滑轮的特点。
3、通过滑轮组的绕绳情况和受力分析,掌握施加的拉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能分析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通过滑轮组的绕绳情况和受力分析,掌握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与物体自身重力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周一都会升国旗,在升国旗的过程中,五星红旗是向什么方向运动的?旗手施加给绳子的力向什么方向?(思考:为什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红旗还可以顺利升起呢?起关键作用的部件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滑轮”。
(二)自学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根据学案上的思考问题,自学P81-P83页,并完成自学检测。
(小组内对答案,统一对)思考问题:1、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2、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是如何操作的?3、滑轮组是什么? 施加的拉力有什么变化?(三)讲授新课一、滑轮(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1、定义:定滑轮:轴固定不动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2、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步骤和学案上的实验装置图,组装器材,完成实验。
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结合思考问题,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学生数据用展台拍照展示,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探究定滑轮的特点物重物体移动方向物体移动距拉力拉力方向拉力移动距离(2)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思考:1、拉力与物体重力有什么关系?省力吗?2、拉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3、拉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省距离吗?结论:定滑轮 力, 距离;但 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力; 但 距离,且 改变力的方向。
①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②本质: 等臂杠杆(讲解)】 动滑轮: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第2节:滑轮一、选择题 1.(12台州)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电梯,由图可知C A .A 是动滑轮 B .B 是定滑轮C .如果电动机向下拉动绳子,电梯厢将上升D .电梯厢运动的速度与电动机拉绳的速度相等 2.(12包头)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
所用拉力分别是F 1、F 2、F 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 1、s 2、s 3,移动速度分别为v 1、v 2、v 3,不计滑轮摩擦,则BD A .F 1:F 2:F 3=2:1:4 s 1:s 2:s 3=2:1:4 B .F 1:F 2:F 3=2:1:4 s 1:s 2:s 3=2:4:1 C .F 1:F 2:F 3=2:4:1 v 1:v 2:v 3=2:1:4 D .F 1:F 2:F 3=2:1:4 v 1:v 2:v 3=2:4:1 3.(12义乌)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
当拉力F 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牛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牛 C .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小木块将保持静止4.(11桂林)在日常生活中,用10N 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 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 A .一个定滑轮 B .一个动滑轮C .杠杆D .斜面5.(11武汉)工人们为了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D 6.(11邵阳)如图所3F 2F 1F 甲乙丙示,小虎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600N的物体。
如果不计摩擦力、动滑轮重力和绳子重力,则小虎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应为CA.600NB.400NC.300ND.200N7.(11北海)如图所示,利用四种机械分别提起同一个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C8.(11杭州)小李的质量为50kg,可以举起80kg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kg,可以举起60kg 的杠铃。
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
比赛结果应是BA.小李把小胖拉起B.小胖把小李拉起C.两个都拉不起D.两个都拉起9.(11温州)如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
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DA.甲B.乙C.丙D.丁10.(11肇庆)借助简单机械将重物提升,若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以下装置最省力的是D11.(11荆门、荆州)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力同为G的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其中用最小的是D12.(11娄底)下图所示的简单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省力的是A13.(11湘潭)下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C14.(10苏州)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DA.20N B.25N C.30N D.35N15.(10金华)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乙安装的都是A BCD 动滑轮,都能省力 B.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C.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D.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16.(10毕节)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C17.(10桂林)如图3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BA.F甲>F乙B.F乙=F丙C.F丙<F丁D.一样大18.(10南昌)如图4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DA.20N 0.4m/s B.20N 0.1m/sC.5N 0.4m/s D.5N 0.1m/s19.(10临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B.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C.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20.(10天水)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AA B C D21.(10自贡).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截面)。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CAF图422.(10北海)家用的手摇晾衣架如图3所示,它实际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假设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00N,则静止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C********23.(10三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在滑轮重及摩擦不计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C24.(10钦州)如图7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绳和滑轮的摩擦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F1、F2、F3一样大B.F1较大C.F2较大D.F3较大25.(10聊城)用下面的滑轮组成滑轮组将同一重物G匀速提高h高度,最省力是D26.(10玉溪)如图3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
使用时:(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 A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 B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F A< G B.F A>F BC.F B=2G D.以上说法都不对27.(09青岛)用一个动滑轮将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起(动滑轮重、摩擦忽略不计),所用拉力为BA. 120N B. 60N C. 240N D. 30N28.(09温州)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D29.(09丽水). 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
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BA. 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30.(09四川自贡)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B**甲<F 乙<F 丙 B.F 甲>F 乙>F 丙 **甲>F 乙=F 丙 D.F 甲=F 乙>F 丙 31.(09河南)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N ,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N ,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CA .500NB .250NC .300ND .800N 32.(09聊城)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C 33.(09新疆)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C实验次数 物重G/N 拉力F/N 1 ** **2 ** **3 ** **图1F F 3F 1 F 2甲 乙 丙F 34.(09孝感)右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F 的作用下,重物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A 的重力G=100N ,重物A 上升速度为0.2m/s ,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 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D A .50N 0.4m/s B .50N 0.1m/s C .200N 0.4m/s D .200N 0.1m/s 35.(09聊城)(多选题)如图3所示,浸在水中的A 物体的质量为3kg ,B 物体的质量为2kg ,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6NB .物体A 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 3C .物体A 处于平衡状态D .物体B 受到的重力和B 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1.(12柳州)鞋底做成各式各样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摩擦.学校旗杆的顶部安装有定滑轮,这是为了改变力的_____________。
增大 方向 2.(12嘉兴)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
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沿力F 1、F 2和F 3方向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 1、F 2和F 3的大小关系是 。
乙 F 1=F 3>F 2 3.(12莆田)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所受重力均为30N ,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
当用力F 1和F 2分别匀速提升A 和B 时,力F 1的大小为 牛,力F 2的大小为 牛。
30 15 4.(12德阳)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200N ,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绳另一端施加的拉力F 为180N 。
则该物体此时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__,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___________。
0N 20N 5.(12兰州)如图所示,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当拉力F 的大小为15N 时,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将拉力F 增大为20N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30(N ) 保持不变 6.(12衡阳)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向左拉动重为100N 的物体A ,所用拉力F 为10N (不计滑轮和绳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A 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图3AF 1F 2BFAF小是_____N,方向向________(填”左”或”右”)。
30 右7.(12南充)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300N、底面积为l00cm2的物体,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60N,则水平拉力F=____N,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Pa.(各连接部分的绳均水平)30 3×1048.(11柳州)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________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在需要省力时,要使用________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定滑轮动滑轮9.(11娄底)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吊起建筑材料。
吊篮及建筑材料共重1200N,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的拉力为_______N。
60010.(11兰州)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________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