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练笔(一)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30篇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30篇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一):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百读不厌。
怎样的教师是最好的,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其中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也许你不是最聪明的,可是最勤奋的,也许你不是最富有的,可是最丰盈的,也许你不是最美丽的,可是最可敬的……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所以,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职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能够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自我’,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我的职业中到达自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这是《做最好的教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
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呢?从成为教师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寻标准,但一向都没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读到李镇西教师所写的‘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这句话时,顿时豁然开朗。
做最好的自我,强调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比,不断地超越自我。
李镇西教师说: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我和自我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看到那里,我想到了自我,说实话,我对自我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我与一个好教师的差距实在太远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一、序言(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我校是一所处于城乡交界的公办小学,学生受地域及文化条件限制,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表现在语文学习上习作能力的差异尤为明显。
一部分学生写起作文就头痛、没兴趣、没信心,教师指导作文、批改作文煞费苦心,也无济于事,有的急与求成的家长干脆让孩子背现成作文,更没有系统的阅读计划。
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积极的表达欲望,即使写了,也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语言干涉,内容虚假。
交上来的作文东拉西扯,白话连篇。
这显然跟学生平时好词好句的积累有关,和学生平时写作素养有关。
而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也缺少题材,指导形式单一。
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通过一两节的作文课,就想把所有的作文技巧,所有的作文思路都教给学生,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学生本身存在差异性,好的学生能很快进入作文状态,而一般的学生,他们需要长时间的语言沉淀,忽然之间就让他们写出一篇好作文来,这几乎不可能。
而小练笔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缺。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笔有小巧灵活的特点,有着促进阅读感悟的深化、习作能力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板块化、教学方式的改变等多种功能,因此老师们喜欢在阅读教学中安排练笔环节。
然而通过平时的听课、调研发现,课堂练笔环节出现的“时机把握不当,切入不够准确,形式比较单调,练后轻视交流、评改”等弊端,导致练笔效果的低下。
我们认为有效课堂练笔应具有落点选择准确,时机把握恰当,形式设计适宜,重视交流与反馈等特征。
基于语文阅读课堂练笔出现的弊端导致低效的或“无效”的课堂练笔实践,我们认为要迫切提高练笔的实效性,因而我们学校实施研究的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阅读教学”:指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
谈谈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

一
入到儿童的精神 生活里去 ” “ 词在儿 童的头脑 和 ,使 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 的力量 ” “ , 成为他 们意识 中带 有深刻 内涵的东西 ” 。学生 只有凭 借有形 的文字 进 行深入的思考 、 敲 、 推 揣摩 , 能实 现对文本 的深 层 才
谈 谈 阅读 教 学 中 的 小 练 笔
殷 永 玉
253 ) 2 2 8
( 江苏省江都 市塘 头小学 , 江苏 江都
摘
要 : 文 阅读 教 学 中充 分 挖 掘 课 文 中的 写 作 点 , 学 生进 行 练 笔 写作 训 练 , 语 让 主要 方 法 有 : 词 语 品 味 在
上设 练 , 活 形 象 ; 语 段 感 悟 上 设 练 , 现 形 象 ; 文本 空 白 处设 练 , 满 形 象 ; 情 感 交融 处 训 练 , 华 形 象 激 在 展 在 丰 在 升
。 Βιβλιοθήκη 、在 词 语 品 味上 设 练 , 活 形 象 激
课 文中有些重 点词语 , 是语 言形象 、 言 情感 、 语 语言技巧的聚集 点 , 导学生 的想像挖 掘词语 的形 引 象 内涵 , 感悟理解词语 的情感 内涵 , 通过练笔把它还 原成具体可感 、 触手可及 的鲜 明形象 , 以便 让学生从
读 写结 合 是 一 条 有 效 的途 径
一
们 用心地 去看 , 的眼前仿佛出现 了什么样 的画面? 你 你看, 也许在烟雨蒙蒙 的早晨 , 阿炳在干什么 ?也许 在大雪纷 飞的黄 昏 , 阿炳在 干什 么?也许 因为他双 目失明而撞 上 了一 个水果 摊 , 你看 到 了什 么?也许 他在破 旧不堪 的房子里 , 你又看到了什么?来 , 把你 看到的画面 写成 几 句话 。还原 词语 意 象 的课 堂练 笔, 使本来 相对静 止 的、 固 的“ 凝 坎坷 ” 词在 学生 一 心灵中被 激活了 , 随这个词语 的深 刻体验 已不再 伴 是游离于学生精神世 界之外 的异客 了, 而是 深深地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30篇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30篇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一):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百读不厌。
怎样的教师是最好的,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其中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也许你不是最聪明的,可是最勤奋的,也许你不是最富有的,可是最丰盈的,也许你不是最美丽的,可是最可敬的……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所以,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职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能够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自我’,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我的职业中到达自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这是《做最好的教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
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呢?从成为教师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寻标准,但一向都没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读到李镇西教师所写的‘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这句话时,顿时豁然开朗。
做最好的自我,强调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比,不断地超越自我。
李镇西教师说: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我和自我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看到那里,我想到了自我,说实话,我对自我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我与一个好教师的差距实在太远了。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

三、 留白填 补 。 谱写诠释与延伸 的篇 章
我 国 古 代 诗 人 写 作 时 很 讲 究 含 蓄 和 意 境 的创设 , 谓 “ 外之意 ”“ 外之 音” 所 言 、弦 其
实 就 是 文 本 的 意 义 空 白 。在 阅读 教 学 中 , 语
苏 教版 小学 语 文教 材精 选 的课 文 , 语
日 , 街 上 可 真 热 闹啊 !为 中心 句 写 一 段 话 。 样 , 生 比 较 容 大 ” 这 学
易掌握 , 迁移 得以成功。 使
四、 写 拓展 , 上 想 象 与 创 新 的 翅 膀 续 插 文 章 的 结 尾 部 分 , 者 通 常 写 得 比 较 含 蓄 , 位 读 者 都 可 作 每 以根据 自己的理解 , 择 自己的认知情 感进行延 伸 , 造感动 选 打 自身 的 艺 术 魅 力 。 因 此 , 们 可 以抓 住 文 本 的 结 尾 , 我 拓展 练 笔 ,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需要坚强的毅力 、 不
屈的精神才能完成的 , 通过 这 样 的练 笔 , 学
生 从 内心 深 处 对 这 个 伟 大 人 物 肃 然 起敬 , 对
的多 样与场面 的热闹 ,学生 习作 能力并 不
理想 。 ,
文 本 的 理 解 也 达 到 了一 个 新 的 高 度 。
此旬式 。
第 二 次 练 笔 , 紧 扣 “ 鲁 斯 动 员 人 们 和 军 队起 来 抵 抗 ” 我 布 ,
启 发 学 生 : 如 你 就 是 布 鲁 斯 王 子 , 在 要 动 员 你 的 军 队 和 人 假 现
民起 来 与 你 一 起 抵 抗 外 国 侵 略 者 , 会 怎 样 动 员 他 t 7 知 道 , 你 " 要 " 1 1 他 们 与 你 一 样 经 历 了七 次 失 败 , 乎 失 去 了信 心 。 你该 怎 样 说 几 服 他 们 , 励 他们 ?请 你拿 起 笔 , 一 份 简 短 有 力 的动 员书 。 激 写 学 生 们 充 满 激 情 的 语 言 , 明 他 们 已经 完 全 进 入 了布 鲁 斯 表 的 内心 世 界 , 倾 吐 的 过 程 中 加 深 了对 课 文 内容 的 理 解 , 会 在 领 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 同时 , 次写 话 训 练 掀 起 了课 堂 的 高 潮 , 这 让
《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导读:假期里,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让我在作文练笔教学这一块中顿感明朗,读着读着,时而倍有同感,时而像被指引导航,时而灵感顿生,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更系统的认识。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
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
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
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对于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我们常常会有“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的困惑,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能够潜心会文,何愁天涯无芳草呢?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
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
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
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是甲虫夫妻间爱意的流露,在这深情的对视中,作为与丈夫阔别多时的妻子的你,会与丈夫倾诉些什么呢?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
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
让阅读课堂因练笔而精彩

字 里行 间, 走进课 文所 描述 的美好情境 中 , 触摸 其
物, 目睹其形 , 闻其声 , 耳 学生就能被其 中的情境所 触 动, 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振 、 感上的共鸣 , 情 随
之嫌。 总之 , 只有恰 当的练笔才能让 学生在独具个 性 的 自由表达 中放 飞心 灵 , 阅读课堂 因练 笔更 让
唧喳喳, 仿佛在 向人类致谢。 教学 时, ” 笔者通过 “ 亲 历体验 ” 的方式 , 让教师、 学生、 文本之间的” 心灵对 话” 共奏出一曲 “ 的赞歌 , 后请 学生根据结尾 爱” 然 续写。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是不可估量的, 经过片 刻的思考 , 他们的发言声就如 “ 大珠小珠落玉盘”: “ 列车开动了, 我们在 温暖的车厢里唧唧喳喳地
想 重 温 年 轻 时 的 美好 时光 , 而且 老 奶 奶 也 不是 随 随 便便乱采的, 而是 很 珍 惜 地 摘 下 , 行 可 原 。 其 ”
就这 样 , 学生能够及 时练 笔 , 捕捉 自己情 感的 喷发点 , 将情感积淀 下来 , 久而久 之便会提升 语文
素养 。
“ ‘ ’ 此 花 只应 天上有 , 间能有几回 ‘ ’ 老 人 见 。 奶奶并没有错 , 错在 那花 太美了, 让人控制不住 。 ” “ 花是有生命的 , 谁都 不能剥夺 它的 生存权利 。
过来 ! 告诉大家一个好 消息, 我发现新 大陆 了。 一 在 条清 澈的 小河上有一 个小 岛, 岛上有 一棵50 0 多年
着。 者抓 住这个课 堂的生成 点 , 笔 叫大 家拿 起笔亮
出 自己 的观 点 。 分 钟 后 , 室 里 的 气 氛犹 如 “ 瓶 几 教 银 乍破 水浆 进 , 骑 突 出刀 枪 鸣 ”: 铁
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语文教师读书笔记语文教师读书笔记15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师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师读书笔记1假期里,闲来无事时,我喜欢拿《小学语文教师》杂志细细品读。
其中有一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给我流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收益非浅。
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迫在眉睫,这也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当前,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大多由老师自行组织安排,由于缺乏统一组织规划,难免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在阅读的质和量上都难以得到保证。
【摘录:《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以后逐渐递加。
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
《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倡读整本书,并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一条有航标的书海中遨游。
】一、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有书才可读,环境可育人。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首先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在班上营造一个适合读书的环境。
(一)在班级建图书角。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
举全班之力,集小流成大渠,建成班级图书角。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1、订书。
号召班级学生收集起来的废纸和废品挣得的钱订阅书籍。
2、捐书。
号召班级任课老师和学生主动捐出一些自己的精品收藏,存入图书角备看。
3、借书。
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相关图书并定期更换。
有了这个图书角,大家也就有了一个资源共享、自由阅读、讨论交流的平台,课外阅读也就有了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山二高2017届语文一轮复习学案
阅读与练笔(一)
月日星期第课时组题人:审核人: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有改动)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
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钱。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
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
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
那边太黑了。
”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时间太长了。
”
祖父和祖母结婚后不久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信,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
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和欺辱。
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是的,偶尔她也会喋喋不休地怨恨:“你个傻瓜蛋子,哪怕当个逃兵也好啊,不知道家里有等你的娃儿吗?”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
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
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
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病。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的样子。
尽管在她年轻时,扣个扣子都要避开人的眼睛,更不会像许多女人那样,在人前奶孩子。
日子再穷,祖母都不会让她的衣服有一点脏和一丝褶皱。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
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
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生发。
她的所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
每当这时候,祖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
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
一生的尊严,劈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
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粒粒地嗑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儿。
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
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1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祖母往事的回忆,突出了祖母一生虽都处于黑暗之中,但带给我们的却是温暖和光明,从而充分表现出时代岁月对祖母的不公。
B.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祖母的大便时祖母像疯子一样发火、像小孩一样哭的描写,意在表现父亲和叔叔的孝心,更表现出祖母生活能力丧失后的悲惨。
C.“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苦难”拟人化,形象地说明苦难一旦被战胜,就可以带给你幸福的道理。
D.本文从祖母逝世起笔,正文运用了大量的插叙,回忆祖母一生的艰辛,结尾回扣祖母逝世。
全文既有整体勾勒,又有细节刻画,做到了首尾呼应,韵味丰富。
11.答案:D 分析A,应该表现了祖母“豁达乐观”“坚韧顽强”的品质;C,“拟人”错,应为“比喻”;B,“祖母生活能力丧失后的悲惨”错,应该是祖母“一生的尊严和坚守被毁掉而悲伤”。
12.祖母具有怎样的品德?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5分)
12答案:①坚韧顽强:认为祖父活着,终生不嫁以等待;通宵给我们嗑瓜子以对抗疼痛。
②充满母爱:苦难岁月,为了孩子,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嶙峋的瘦骨。
③自尊自重: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和叔叔为她抠大便,祖母拉被子遮脸、发火哭啼。
④勤劳能干:
虽然生活在黑暗里,照样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
(4点,答对1点2分,答对3点5分)
13.文章以“这是祖母的哲学”作为结尾,那么“祖母的哲学”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6分)
13、要点:①祖母的哲学是什么?可扣住祖母饱受磨难而不消沉的人生态度、敢于与苦难搏斗的坚毅顽强,敢于驾驭苦难的乐观精神三个方面来表述;(2分)②祖母的哲学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可扣住祖母对待磨难的人生态度结合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乐观坚韧的民族精神来表述;(2分)③祖母的哲学有什么意义?可扣住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或对我们自身的教育意义来表述。
(2分)
二、写作训练之五:进取
1、名言警句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鲁迅
★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苦闷,失败了再来,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中国】徐特立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丁玲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俄] 克雷洛夫
★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俄] 契诃夫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得越快。
——高尔基
★没有行动的言论是渺小的和空洞的言论。
——[英] 狄摩尼斯
★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知道他航向何处吗?他的目标只是前进,一直向前进。
——【法】纪德
★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
——[意] 达·芬奇
★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有的人并不站在同一个场所:有的在山前,有的在海边,有的在平原;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站着不动,所有的人都得朝前走。
——【印】泰戈尔
2、典藏素材
★王羲之:13岁那年,他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
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
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经过几十年来锲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吴传钧:中科院院士,“人生短暂,工作为志,乐观为勤,不仅要早立志,而且要立大志,发愤图强,贯彻其中,必有收成。
”这是吴传钧的座右铭。
凭着对地理学的极大热情及树立的远大目标,吴传钧不断投身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最后成为我国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奠基者。
★邰丽华:她是位聋哑姑娘,她凭着进取精神和不懈的拼搏,逐渐成长为中国舞坛上的一名新秀。
她勤奋敬业、勇于攀登、从不言弃的拼搏进取精神,见证了残疾人敢于超越常人的奋斗轨迹。
她在2005年的央视春晚上“千手观音”的舞姿至今还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法拉第:他是美国一个铁匠的儿子,从小没有进过正规学校,12岁当报童,13岁当学徒。
他从小好学习,好思索,由于刻苦学习、潜心研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几十年的攀登,终于发现了“电流感应”,发明了“发电机”和“电量表”,为近代电学理论的发展和电的广泛应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贝利:他一生足球生涯共出场1363次,打进1281球,国际足联20世纪最伟大球员(并列),国际奥委会20世纪最伟大运动员。
贝利的存在似乎是很多球员翻不过去的一座大山,根本不能超越。
但是球王贝利在被问到他所进的一千多个球中哪个最精彩时,他的回答是,“下一个进球最精彩”。
这是一个很哲学、很精彩的回答,已经完成的成了历史,而更精彩的永远在将来。
3、精美语段
★倾心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
进取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进取才能获得人生的辉煌,进取心意味着超越平庸,应该成为终身之事。
在人生进取途中,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执著的事业而不懈奋斗,不能因为自己的平凡而放弃努力!
★进取心是成功的起点,有了进取心,我们才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享受人生的甘美;有了进取心,我们才能在死神和病魔面前保持从容和自信,在生命中时刻充满青春的激情和朝气;有了进取心,我们才能扼住命运的喉咙,把挫折当做音符谱写出人生的激情之歌。
4、小试身手
姓名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