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题目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材料广泛应用光纤通讯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盐酸和石英不反应;水晶项链的主要成分为SiO2而不是硅酸盐;粗硅制备单晶硅涉及氧化还原反应,Si(粗)+2Cl2SiCl4,SiCl4+2H2Si(纯)+4HCl。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2AlO2-+H2↑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Al(OH)3↓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答案】D【解析】A、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中有水参加反应,错误,不选A;B、氨水是弱碱不能写成氢氧根离子形式,错误,不选B;C、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电荷不守恒,错误,不选C;D、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正确,选D。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判断【名师】离子方程式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如:Fe2O3与氢碘酸:Fe2O3+6H+=2 Fe3++3H2O错因: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如:FeCl2溶液中通Cl2:Fe2++Cl2=Fe3++2Cl-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如:NaOH溶液中通入HI:OH-+HI=H2O+I-错因:HI误认为弱酸. (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如:次氯酸钠中加浓HCl:ClO-+H++Cl-=OH-+Cl2↑错因:强酸制得强碱(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如:H2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Ba2++OH-+H++SO42-=BaSO4↓+H2O正确:Ba2++2OH-+2H++SO42-=BaSO4↓+2H2O(6)“=”“ D ”“↑”“↓”符号运用不当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B.1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的离子数之和为0.1N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 NAD.235g核素发生裂变反应:+++10,净产生的中子()数为10 NA 【答案】C【解析】A、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CH2OH,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11mol,故错误;B、碳酸氢钠溶液中碳原子存在的形式有CO32-、HCO3-、H2CO3,根据物料守恒推出有n(CO32-)+n(HCO3-)+n(H2CO3)=0.1,故错误;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无论那种氧化物,Na由0→+1,23g钠充分燃烧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说法正确;D、根据裂变反应,消耗中子和生成中子,净产生9mol中子,故错误。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同步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室制氨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观察钾的焰色A B C DA.A B.B C.C D.D2.室温时,pH=6的盐酸和pH=8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分别为xmol•L-1和ymol•L-1,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x=10-2y B.x=102y C.x=y D.x>y3.下列实验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t/0C2550100K w/10-1455.0 5.47 1.01B.弱酸CH3COOH H2CO3K电离 1.76×10-5 2.95×10-3C .D .4.常温下,取浓度相同的 NaOH 和 HCl 溶液,以体积比 3:2 相混合,所得溶液的 pH 等于 13,则原溶液物质的浓度约为 A .0.50mol·L -1B .0.05mol·L -1C .0.017mol·L -1D .0.01mol·L -15.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 .含有H +离子的溶液 B .c(H +)>(K w )1/2C .pH 小于7的溶液D .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6.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能使pH 试纸变红的溶液:Na + +4NH I --3NOB .加入铝粉生成2H 的溶液:+K 2+Mg 2-4SO -3HCOC .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3Fe + 2Cu + -SCN 2-4SOD .常温下-1W +=0.1mol L (H )K c ⋅的溶液:Na + K + 2-3SiO -3NO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水加热,()Hc +不变B .向水中滴入稀醋酸,()H c +增大C .恒温下,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D .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水的电离程度不变 8.纯水在80℃时的pH A .等于7B .大于7C .小于7D .无法确定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新制饱和氯水中:NH 4+、Na +、SO 23-、SO 24-B .在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Cu 2+、K +、HCO 3-、CO 23-C .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 2的溶液中:Fe 2+、Na +、SO 24-、NO 3-D .在+-11c(H )=110⨯ mol·L −1的溶液中:Na +、K +、S 2—、SO 24-10.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实验操作的叙述: ℃取一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用量筒量取25mL 待测NaOH 溶液加入锥形瓶中; ℃加入几滴石蕊试液作指示剂; ℃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 ℃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B.装置①总电极反应式为2Cu2++2H2O 2Cu+O2↑+4H+,反应中产生氢离子,c(H+)增大,溶液pH减小,装置②发生Zn+H2SO4=ZnSO4+H2↑,反应中消耗氢离子,c(H+)降低,pH增大,故B正确;
C.①的阴极反应Cu2++2e—=Cu,导线中通过0.2 mol电子时,阴极产生铜的质量m=nM=0.2mol×64g/mol=12.8g,装置②为原电池,两个电极上没有固体析出,则电极上析出固体质量①>②,故C错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D.pH=7时,c(Na+)=c(A-)+c(HA)
【答案】C
【解析】
【详解】A.a点时消耗0.1mol/L一元酸HA10mL,酸碱恰好中和生成盐,溶液pH=8.7,溶液显碱性,则该盐为强碱弱酸盐,说明HA为弱酸,NaA溶液水解呈碱性,应为c(HA)>c(H+),故A错误;
B. K连N,称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C. K连M,X为Zn 时,铁不易被腐蚀
D. K连M,铁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答案】D
【解析】
A. K连N,X极发生氧化反应,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保护铁不被氧化,A正确;B. K连N,称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B正确;C. K连M,X为Zn时,锌失电子,铁不易被腐蚀,C正确;D. K连M,铁电极上产要发生吸氧腐蚀,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D错误。答案选D。
3.下列各物质加入水中,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
A. NaClB. NaOHC. Na2CO3D. NaHSO4

高二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请完成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问题。

Ⅰ、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溶液。

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_______,沉淀B 。

(2)证明AgNO3加过量的实验方法是。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Ⅱ、某同学欲用CCl4萃取较高浓度的碘水中的碘,操作过程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H.静置、分层。

(1)萃取过程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编号字母)。

(2)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3)最后碘的CCl4是通过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

从含碘的CCl4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CCl4,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有处。

(4)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里聚集。

【答案】Ⅰ、(1)BaCl2或Ba(NO3)2、AgCl ;(2)取滤液或溶液2少许于试管,加入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AgNO3过量;(3)Na2CO3,HNO3,蒸发;Ⅱ、(1)CBDAHGEF;(2)取少量(或1~2mL)该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若变蓝,则该水溶液中还含有单质碘;(3)漏斗下口,5;(4)蒸馏烧瓶。

【解析】I、(1)除去溶液中NaCl和Na2SO4,根据实验过程图,先除去SO42-,常用Ba2+除去SO42-,不引入新杂质,可以用Ba(NO3)2,因为还要除去Cl-,还可以用BaCl2,则沉淀A是BaSO4,溶液1中有NaCl、NaNO3、BaCl2,加入过量AgNO3溶液,生成AgCl,则沉淀B为AgCl,溶液2中有NaNO3、Ba(NO3)2、AgNO3,加入Na2CO3溶液,则沉淀C是Ag2CO3、BaCO3,溶液3中有NaNO3、Na2CO3,试剂X为Ba(NO3)2或BaCl2,沉淀B是AgCl;(2)取溶液2少量,置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有沉淀,则说明硝酸银过量;(3)根据上述分析,溶液3中肯定含有Na2CO3,除去Na2CO3,不引入新杂质,因此需要加入适量的硝酸,然后采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硝酸钠固体;Ⅱ、(1)萃取实验中,首先检验分液漏斗的是否漏水,然后把混合液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瓶塞,进行振荡,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放在带有铁圈的铁架台上静置,旋开活塞,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因此顺序应是:CBDAHGEF;(2)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取萃取后的水溶液少量置于试管中,然后加入淀粉溶液,如果溶液变蓝说明含有碘单质,反之没有;(3)因为CCl4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从漏斗的下口得到,没垫石棉网、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冷却水进水口、没有沸石或碎瓷片、牛角管和锥形瓶接触处有塞子;(4)因为碘单质的沸点高,CCl4的沸点低,CCl4先被蒸出,因此碘单质聚集在蒸馏烧瓶中。

人教版高二化学(必修1)《水的电离》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高二化学(必修1)《水的电离》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高二化学(必修1)《水的电离》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常温下,0.01mol/L Na OH 溶液的pH 为 A .1B .2C .12D .132.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v B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 C .化学平衡常数KD .水的离子积常数w K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1.2L(标准状况)的HF 含有的质子数为5N AB .31g 白磷()含有1.5N A 个共价键C .25℃时,pH=9的CH 3COONa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数为10-5N AD .30g 乙酸与足量乙醇充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0.5N A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水电离的c(H +)=1×10−13mol·L −1的溶液中:K +、Na +、Al O 2-、CO 23-B .0.1 m o l·L −1KI 溶液中:Na +、NH +4、Cl O −、OH −C .()()12c H 110c OH +--=⨯的溶液中:K +、Na +、CO 23-、NO 3-D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NH +4、SO 24-、HCO 3-5.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不变 B .水的pH 变小,呈酸性C .水中的()()+-71c H =c OH 110mol L -->⨯⋅D .水的pH 变大、呈中性6.一定温度下,水存在H 2O H ++OH - Δ H>0的平衡,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 .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K w 减小 B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减小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 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H +)降低D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c(H +)=10-7mol•L -1,K w 不变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 .麦芽糖溶液中:Mn O 4-、K +、H +、SO 24-B .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中:Al 3+、CO 23-、NH 4+、Br -C .pH=0的溶液中:K +、Na +、SO 24-、S 2O 23-D .水电离出来的c(H +)=10-13mo/L 的溶液:K +、CO 23-、Br -、Al O 2-8.若往20mL0.01mol•L -1CH 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c 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溶液呈碱性B .若b 点混合溶液显酸性,则2c(Na +)=c(CH 3COO -)+c(CH 3COOH)C .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c>dD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中和热保持不变9.下列措施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 +)>c(OH -)的是 A .向水中通入SO 2 B .将水加热煮沸 C .向水中加入Na Cl D .向水中加入少量Na 2O10.常温下,关于溶液稀释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将1L0.1mol•L -1的Ba(OH)2溶液加水到体积为2L ,pH=13B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到原浓度的1100,pH=5 C .pH=4的H 2SO 4溶液加水稀释到原浓度的1100,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1×10-6mol•L -1 D .pH=8的Na OH 溶液加水稀释到原浓度的1100,其pH=6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温度下,等pH 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10倍后,c(Cl -)<c(CH 3COO -)B .0.1 m o l·L -1的KA 溶液pH=6.5,则HA 为弱酸C .常温下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c(Cl -)+c(H +)=c(NH 4+)+c(OH -)D .某温度下,向氨水中通入CO 2,随着CO 2的通入, -32c(OH )c(NH ?H O)不断增大12.常温下将浓度均为1.0mol·L -1,体积相同的HX 和HY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 与溶液浓度的对数(lgc)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解全析)含答案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解全析)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高二化学·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BCCBADDDCDBBDBCD1.【答案】B 【详解】A .该反应ΔH <0,ΔS>0,任何温度下都自发,故A项错误;B .该反应ΔH >0,ΔS<0,任何温度都不自发,故B项正确;C .该反应ΔH <0,ΔS<0,低温自发,故C 项错误;D .该反应ΔH >0,ΔS>0,高温自发,故D 项错误;故答案为B 。

2.【答案】C 【详解】A .HCOOH+H 2O ⇌HCOO -+H 3O +,等价于HCOOH ⇌HCOO -+H +,属于醋酸的电离反应,选项A 不符合题意;B .3HCO -+ H 2O ƒ2-3CO +H 3O +,等价于3HCO -⇌23CO -+H +,属于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反应,选项B 不符合题意;C .23CO -+H 2O ⇌3HCO -+OH -,属于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反应,选项C 符合题意;D .HS -+H 2O ⇌S 2-+H 3O +,等价于HS -⇌S 2-+H +,属于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反应,选项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当今世界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向之一B.正在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C.新能源的优点是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者污染很少D.燃烧热是评价燃料优劣的唯一标准2.燃烧热与反应热的关系是()A.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类型B.当一个反应是燃烧反应时,该燃烧反应的反应热就是燃烧热C.燃烧热不属于反应热D.反应热有正负之分,燃烧反应的焓变全部是正值3.已知某些燃料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所示:燃料甲烷丙烷乙醇一氧化碳ΔH-891.0kJ·mol-1-2 219.9kJ·mol-1-1 366.8kJ·mol-1-283.0kJ·mol-1使用上述燃料,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是()A.一氧化碳B.甲烷C.丙烷D.乙醇4.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是()5.CH4、CO2在催化作用下可以反应生成CH3COOH,该反应历程(化学吸附至脱附)可以用下图表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H 4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可表示为CH 4(g)―→H *+CH *3(*表示吸附态)B .②过程表示CH 3COOH 分子的脱附过程C .反应过程中有C—H 、C—C 、O—H 生成D .该合成反应是放热反应6.为减少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H 2O 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B .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C .2 mol H 2O(l)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 mol H 2(g)和1 mol O 2(g)具有的总能量D .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7.某温度下,当1 g 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吸收2.72 kJ 的热量,则此状态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①N 2(g)+3H 2(g)⇌2NH 3(g) ΔH =-92.48 kJ·mol -1 ②N 2(g)+3H 2(g)⇌2NH 3(g) ΔH =-46.24 kJ·mol -1 ③NH 3(g)⇌12N 2(g)+32H 2(g)ΔH =+46.24 kJ·mol -1 ④2NH 3(g)⇌N 2(g)+3H 2(g) ΔH =-92.48 kJ·mol -1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全部8.结合已知条件分析,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所有数据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测定)( )选项已知条件热化学方程式A H2的燃烧热数值为a kJ·mol-1H2+Cl2===2HClΔH=-a kJ·mol-1B 1 mol SO2与足量O2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49.15 kJ2SO2(g)+O2(g)⇌2SO3(g)ΔH=-98.3 kJ·mol-1C H+(aq)+OH-(aq)===H2O(l)ΔH=-57.3kJ·mol-1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114.6 kJ·mol-1D31 g白磷比31 g红磷能量多b kJ P4(s,白磷)===4P(s,红磷)ΔH=-4b kJ·mol-19.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H—H Cl—Cl Br—Br I—I H—Cl H—Br H—I键能/ (kJ·mol-1)43624319315143135629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H2(g)分别与Cl2(g)、Br2(g)、I2(g)反应,与碘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B.H—F的键能大于431 kJ·mol-1C.H2与Cl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ΔH=-248 kJ·mol-1D.稳定性最强的化学键是H—Cl10.3.6 g碳在6.4 g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共放出X kJ的热量。

最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聚乙烯是一种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食品包装。

B。

醋和蔗糖的主要成分均为有机物。

C。

蜜蜂蜇人会将蚁酸注入人体,可以用肥皂缓解。

D。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下列物质属于天然纤维且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的是:A。

棉花。

3.下列物质中,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一组是:C。

淀粉和蛋白质。

4.乙醇和二甲醚在下列哪一种检测仪上显示出的信号是完全相同的:B。

红外光谱仪。

5.城市居民所用的液化石油气成分为丁烷,在使用过程中常有一些杂质以液态形式沉积于钢瓶底部,这些杂质可能是:B。

乙烷和丙烷。

6.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B。

乙醇。

7.一些治感冒的药物含有PPA成分,PPA对感冒有比较好的对症疗效,但也有较大的副作用,我国药监局禁止使用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PPA是盐酸苯丙醇胺(phengpropanolamine缩写),从其名称看,其有机成分的分子结构中肯定不含下列中的:C。

-C6H5.8.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及其相关产品的叙述错误的是:D。

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煤的气化属于物理变化。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烷烃的沸点远远高于醇。

10.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可以保鲜。

④厨房用到的食盐、醋和糖均可以防腐。

11.正确答案为B。

改写为:在相同条件下,苯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最大,其次是己烷、正丁醇和乙二醇。

12.正确答案为D。

改写为:苹果酸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但不能发生缩聚反应。

13.正确答案为C。

改写为:聚乙烯、乙烯和氯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与溴水反应。

14.正确答案为C。

改写为: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有机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因为它们可能拥有不同的化学式。

15.正确答案为D。

改写为: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被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甲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后生成的酯,其结构简式为A.CH3COOCH2CH3B.HCOOCH2CH3C.CH3COOCH3D.HCOOCH32.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分液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C.加入过量溴水,过滤D.加入FeCl3溶液后,过滤3.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

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4.用一种试剂即可将苯酚、乙醇、氢氧化钠、*银、硫氰化铵等五种物质溶液鉴别出来,该试剂是A.新制的Cu(OH)2B.FeCl3溶液C.金属钠D.石蕊试液5.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B.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C.0.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05molH2D.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6.有关乙酸的分子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B、乙酸分子是由一个乙基和一个羧基构成C、乙酸分子的官能团是羧基D、乙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7.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A与细菌蛋白体发生氧化反应B使细菌蛋白体发生变性C使细菌蛋白体发生盐析D与细菌配合体生成配合物反应8.用丙醛(CH3-CH2-CHO)制取聚丙烯[CH2-CH(CH3)]n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①取代②消去③加聚④缩聚⑤氧化⑥还原A.①④⑥B.⑤②③C.⑥②③D.②④⑤9.历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靛蓝,其结构简式,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C.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10、现有乙酸和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1-a)7B.3a4C.67(1-a)D.1213(1-a)二、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答错不得分,半对得2分)11.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12.某饱和一元醇10g与乙酸反应生成11.2g乙酸某酯,反应后可以回收该醇1.8g,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量约为A.98B.116C.188D.19613.巴豆酸是一种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性、对呼吸中枢和心脏有麻痹作用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

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A、只有②④⑤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④D、全部14.对复杂的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

如苯丙烯酸1—丙烯酯:可简化为,杀虫剂“阿乐丹”的结构表示为,若它在稀酸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则此两种有机物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遇FeCl3溶液均显紫色B.均能发生银镜反应C.均能与溴水发生反应D.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15.已知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氨酸属于α氨基酸B.丙氨酸是一种*物质C.两分子丙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D.可与NaOH溶液共热,放出一种碱性气体16.抗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所示: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烃B.属于卤代烃C.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17.天然维生素P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和溴水反应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D.1mol维生素P可以和4molNaOH反应18.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其合成线路几各步反应的转化率如下:则该合成路线的总产率是A.58.5%B.93.0%C.76%D.68.4%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CO2↑+H2O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CH3COOH+Cu(OH)2→Cu2++2CH3COO-+2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2C6H5OH+CO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CO+2NH+4Ag↓+6NH3+2H2O20.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药物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B.可与NaOH和NaHCO3发生反应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molBr2发生反应D.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CBCBBC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DCDCDCABDB第Ⅱ卷(共50分)三、填空题21.(6分)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芳香烃:;(2)卤代烃:(3)醇:;(4)酚:;(5)醛:;(6)酯:。

答:(1)、⑨(2)、③⑥(3)、①(4)、⑤(5)、⑦(6)、④22.(6分)是乙醇跟金属钠起反应时放出H2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填空:(1)在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导管a的作用是:。

导管b的作用是:。

(3)若测得有1.15gC2H6O参加反应,把量筒c中以及导管b中的水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280mL,试结合计算和讨论,判断下面(I)、(Ⅱ)两式中,哪个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1)2C2H5OH+2Na→2C2H5ONa+H2↑(2)a导管导气兼起冷凝回流作用b排水作用。

(3)Ⅱ正确。

经过计算可知;2mol酒精与足量钠反应才生成1molH2,说明只有1个H原子能被置换出来。

四、综合题23.(8分)从石油裂解中得到的1,3—丁二烯可进行以下多步反应,得到重要的合成橡胶和杀菌剂富马酸二甲酯。

(1)写出D的结构简式(2)写出B的结构简式(3)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第⑨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1)、-[]-(2)、HOCH2CH(Cl)CH2CH2OH(3)、BrCH2CH=CHCH2Br+2NaOH→2NaCl+HOCH2CH=CHCH2OH(4)、HOOCCH=CHCOOH+2CH3OH2H2O+H3COOCCH=CHCOOCH3 24.(10分)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D和E四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反应的类型:A→C:。

(2)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代号)。

(3)写出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4)已知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则在上述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的物质是(填序号)。

(5)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答:(1)、消去反应。

(2)、C、E(3)略(4)、C(5)、略25(10分).由葡萄糖发酵可制得乳酸,为研究乳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进行如下实验:(1)称取乳酸0.90g,在某状况下使其完全气化,已知相同状况下,同体积氢气为0.02g,则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若将上述乳酸蒸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气),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时,碱石灰增重1.86g,若将此产物通入过量石灰水中,则会产生3.00g白色沉淀,则乳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3)另取0.90g乳酸若跟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H2224mL(标况下),若与足量Na2CO3反应生成112mLCO2(标况下),则乳酸的结构简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4)乳酸可跟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其质量比是3∶2,且酯化不发生在乳酸的端碳上,则乳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5)葡萄糖发酵只生成乳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乳酸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0(2)C3H6O3(3)CH2OHCH2COOHCH3CHOHCOOH(4)CH3CHOHCOOH(5)CH2OH—(CHOH)4—CHO――→催化剂2CH3CHOHCOOH26.(10分)双酚A(()可用于制造多种高分子材料。

现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请回答:(1)双酚A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有机物Y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60%,含氧的质量分数是氢质量分数的2倍,质谱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种峰,则Y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Y→Z的化学方程式:。

(4)由可以得到制取双酚A的原料,该有机物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七种,写出其中苯环上只有一种氢环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写出由双酚A制取聚碳酸酯的化学方程式:答:(1)、羟基。

(2)、CH3CH(OH)CH3(3)CH3CH(OH)CH3H2O+CH3CH =CH2↑(4)1、3、5-三*苯,结构式略(5)缩聚反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