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测试题及答案解析B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1. 硫酸工业屮采取以下几种措施:①改进熾烧黄铁矿的技术;②氧化二氧化硫时使用催 化剂;③在氧化二氧化硫的设备中安装热交换器;④将二氧化硫进行多次循环氧化;⑤回收 利用尾气中的二氧化硫。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A •仅①②④⑤B.仅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⑤D.仅④⑤【解析】改进锻烧黄铁矿的技术、氧化二氧化硫时使用催化剂和在氧化二氧化硫的设 备中安装热交换器,都与二氧化硫排放的问题无关。

【答案】D2. 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 A ・黄铁矿燃烧前需将矿粒粉碎,这样易于向沸腾炉中投料B. 炉气进入接触室之前需要净化、干燥,因为炉气中的杂质易与S02反应C ・SO2氧化为SO3时需使用催化剂,这样可提高SO?的转化率D. 接触室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 °C,因为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和SO?的 转化率都比较理想,且催化剂的活性也较高【解析】 题中所提到的对硫酸工业采取的措施叙述都是正确的。

但黄铁矿进入沸腾炉 之前粉碎的原因是为了增大矿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得更快、更充分,从而提高黄 铁矿的利用率;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必须净化、干燥的目的是炉气中的一些杂质气体会使接 触室中的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丧失活性,同时防止炉气中的水蒸气和SO2生成酸而腐蚀管 道;SO2转化为SO3时使用催化剂是为了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它并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的 移动,并不影响SO2的转化率大小;接触室控制反应的温度在400〜500 °C,这是综合考虑了 催化剂的活性、反应速率及SO?的转化率等因素而确定的,故D 项正确。

【答案】D3.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2、电的转化率B. 硫酸厂靠近原料产地比靠近硫酸消费中心更为有利对点演练ZhuantiduidianyanlianC.由于2SO2(g)+O2(g) 2SO3(g),所以硫酸生产中常采用高压条件提高SO2的转化D・充分利用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可使硫酸厂向外界输出大量的能量【解析】从平衡原理上讲,合成氨时将氨液化使反应正向移动,但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A错;厂址的选择要综合考虑,B错;对于二氧化硫与氧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在常压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相当高,不用再提高成本采取高压,C错;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能源,D对。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1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1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1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综合检测(第一章)(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食物所含营养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谷类只提供糖类B .蔬菜是某些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C .油脂主要提供脂肪,特别是必需高级脂肪酸D .鱼、虾、蛋、奶等能提供优质蛋白质【解析】 谷类不仅提供糖类,还能提供维生素B 等营养素。

【答案】 A2.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淀粉――→水解葡萄糖――→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 .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 .油脂――→水解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 .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解析】 纤维素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

【答案】 B3.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缺钙会造成骨骼和牙齿脆弱。

当从食物中不足以得到人体所需的钙时,就要用含钙的药品来“补钙”。

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补钙药品的是( )A .CaCO 3B .CaOC .Ca(OH)2D .Ca【解析】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参与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等,影响人的生长发育。

可以作为补钙药品的应是钙的盐,金属钙、氧化钙、氢氧化钙都不能作为补钙药品。

【答案】 A4.苹果切开后的剖面在空气中会很快变黄,有人称之为“苹果生锈”。

若将维生素C 溶液涂在新切开的剖面上,剖面就不会迅速变成黄色。

这说明维生素C 具有( )A .氧化性B .还原性C .碱性D .酸性【解析】 苹果切开后被空气氧化变黄。

涂上维生素C 溶液后不变黄说明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

第二章过关检测卷(B)-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配套习题

第二章过关检测卷(B)-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配套习题

第二章过关检测卷(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反应:M+N P,如果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3倍,在10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81 min,将温度提高到30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

A.9 minB.27 minC.13.5 minD.3 min答案:A解析:温度由10 ℃升高到30 ℃时,反应速率提高到原来的32倍,设当温度提高到30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t,则32t=81 min,故t=9 min。

2.已知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可析出单质硫沉淀: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某同学按下表进行实验,先出现浑浊的是()。

答案:C解析: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3.亚氯酸盐(如NaClO2)可用作漂白剂,在常温下不见光时可保存一年,但在酸性溶液中因生成的亚氯酸发生分解:5HClO24ClO2↑+H++Cl-+2H2O。

分解时,刚加入硫酸,反应缓慢,随后反应突然释放出大量ClO2,这是因为()。

A.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C.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D.逸出的ClO2使反应生成物的浓度降低答案:C解析:由题目信息可知,NaClO2在酸性溶液中生成亚氯酸,生成的亚氯酸在刚加入硫酸时反应缓慢,随后反应突然加快,这说明分解生成的产物中的某种物质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故选C项。

4.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ΔH=-Q kJ·mol-1(Q>0),则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 kJ的热量C.自发反应一定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熵减小或不变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D解析:熵变或焓变均不能单独作为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A、C两项均错误;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2 mol SO2与1 mol O2不可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SO3,故放出的热量应小于Q kJ,B项错误。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章末综合测评(第一章)(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如右图所示的分子酷似企鹅,化学家Chris Scotton将该分子以企鹅的英文命名为Penguinone。

下列有关Penguinon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enguinone中存在两种官能团B.Penguinone是一种芳香醛C.Penguinone中存在与乙烯相同的官能团,所以它与乙烯有相似的性质D.如果该分子中的双键都能加成,则1 mol Penguinone能与3 mol氢气反应【解析】Penguinone中存在羰基和碳碳双键,即两种官能团,而不存在醛基;它的环状结构也不是一个苯环,所以该物质不是芳香化合物,而是一种不饱和环酮。

由于在它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碳碳双键,与乙烯的官能团相同,而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所以该物质与乙烯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果该分子中双键都能加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 mol该物质能与3 mol氢气加成。

【答案】 B2.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空间发现一种星际分子,其分子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包含单键、双键、三键等,相同花纹的球表示相同的原子,不同花纹的球表示不同的原子)。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①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双键B.②处的化学键是碳碳三键C.③处的原子可能是氯原子或氟原子D.②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单键【解析】根据碳原子的四价键原则,从左到右,1~9号碳原子中,相邻碳原子之间应为三键、单键相互交替:—C≡C—C≡C—C≡C—C≡C—C≡,即①处的化学键是碳碳三键,②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单键,9号碳原子与③处的原子之间应是三键,即③处的原子不可能是氯原子或氟原子。

【答案】 D3.某烯烃与HCl加成后只能得到唯一产物2,3-二甲基-2-氯丁烷,则该烯烃的名称是() A.3,3-二甲基-1-丁烯B.2,3-二甲基-2-丁烯C.2,3-二甲基-3-丁烯D.2,3-二甲基-1-丁烯【解析】2,3-二甲基-2-氯丁烷结构简式为,若由某烯烃与HCl加成得到的唯一产物,说明无副产物,则该烯烃为对称结构,即2,3-二甲基-2-丁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质量检测试题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质量检测试题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高二化学试题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B A B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ADBCABBCDDA22(12分) (每空2分) (1) NaHCO 3;HCO 3-+H 2OH 2CO 3 +OH -、HCO 3-+H 2OCO 3 2-+H 3O +,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中c(OH -)>c(H +) (2)①②③(3)c(H +)<c(OH -)<c(HCO 3-) <c(Na +)(4)有白色沉淀产生,并伴有气体逸出;Al 3++3HCO 3-=Al(OH)3↓+3CO 2↑ 23(16分) (每空2分) (1) K =)(O )(SO )SO (22232c c c(2)bd(3)增加;在SO 2和18O 2反应生成S 18O 3的同时,S 18O 3又分解生成S 18O 2 (4)①a+c=2 ; ②2b+c=2 (5)①阳极反应SO 3--2e -+H 2O SO 42-+2H +②HSO 3-SO 32-+H +,氢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生成H 2,c(H +)降低,促使上述电离平衡正向移动,SO 32-与进入的Na +结合,吸收液得到再生 24(16分) (每空2分)(1)MgO 、Mg 3N 2、Mg 3N 2+8HCl=3MgCl 2+2NH 4Cl (2) ①MgF 2 ②ABC③MgBr 2(s)+F 2(g)=MgF 2(s)+Br 2(l) △H=-600kJ ·mol-1(3)+2;2CH 3MgCl+2H 2O=2CH 4↑+ MgCl 2 +Mg(OH)2↓或CH 3MgCl+H 2O=CH 4↑+ Mg(OH)Cl 25(14分) (每空2分)⑴第二周期第VIA 族;离子键和共价键;H 2SiO 3(或H 4SiO 4)⑵⑶8Al(s)+3Fe3O4(s)=9Fe(s)+4Al2O3(s) △H= - 8a kJ/mol⑷3Fe3O4+28H++NO3-9Fe3++NO↑+14H2O⑸。

解析版-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全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解析版-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全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全册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若某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的M层共有8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答案】B【解析】根据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该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知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

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只有4d1中的一个未成对电子,A项错误;由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该元素原子有5个电子层,M层共有18个电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C、D错误,B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s电子云呈球形,表示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B.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密度大,说明该原子核外空间电子数目多C.n s能级的原子轨道图可表示为D. 3d3表示3d能级有3个轨道【答案】C【解析】电子云是用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小黑点不代表电子,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出现概率的大小,A、B项错误;3d3表示第三能层d能级有3个电子,d能级有5个轨道,D项错误。

3.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0B.单质具有还原性C.是单原子分子D.电子数为10【答案】D【解析】由该微粒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知该微粒为10电子微粒,可能为Ne、Na+、F-等,故无法确定具体元素或分子,A、B、C项错误,D项正确。

4.甲、乙两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都是其他层电子总数的2倍。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甲与乙处于同一周期B.甲与乙处于同一主族C.甲与乙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D.甲与乙的原子序数之和为偶数【答案】D【解析】甲、乙的电子层排布可能为1s22s22p2或1s22s22p63s2,即为碳或镁元素,它们位于不同的周期,不同的主族,不同的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阶段质量检测(一)走进化学工业(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这一主题的是()A.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B.在化工生产中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放或不排放有害物质C.在化工生产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D.在化工生产中,对废气、废水、废渣、废热进行回收利用2.下列工业生产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侯氏制碱法合成纯碱B.用二氧化硫制硫酸C.工业合成氨D.从海水中提取单质溴3.化学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酸生产中常采用高压条件提高SO2的转化率B.合成氨中及时分离氨气可提高反应速率C.硫酸生产中可用水直接吸收SO3生成硫酸D.纯碱厂最好建在合成氨厂附近4.工业上以黄铁矿为主要原料制造硫酸的生产过程中,按反应先后顺序依次使用的主要设备是() A.接触室,沸腾炉,吸收塔B.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C.沸腾炉,吸收塔,接触室D.接触室,吸收塔,沸腾炉5.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6.认识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对学好化工生产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SO 2合成SO 3虽然属于放热反应,但工业上合成SO 3时仍需加热B .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高压和使用催化剂,因这些条件都符合化学平衡原理C .合成纯碱的过程中,应首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 3,再通入足量CO 2D .通过加压降温的方法可获得制备NH 3的原料气N 27.除去SO 2中的SO 3,并得到纯净的SO 2,最好使混合气体通过( )A .水B .NaHSO 3饱和溶液C .NaHCO 3饱和溶液D .98.3%浓硫酸8.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分析都正确的是( )A .硫铁矿煅烧前需要粉碎,这样易于向沸腾炉中投料B .炉气进入接触室之前需要净化、干燥,因为炉气中的杂质易与SO 2反应C .SO 2氧化为SO 3时需要使用催化剂,这样可提高SO 2的转化率D .接触室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因为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和SO 2的平衡转化率都比较理想,且催化剂的活性也较高9.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试卷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试卷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Cu-64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为强电解质是:①NaOH固体②CH3COOH ③BaSO4固体④ 盐酸溶液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2.下列事实中,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A.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试验,灯光较暗B.HNO2是共价化合物C.HNO2溶液不与氯化钠反应D.常温下,0.1mol·L-1HNO2溶液的pH为2.153.在0.1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的pH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4.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c(H+)增大,K W不变B.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5.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C(OH-)= 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6.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中Zn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该电池反应中MnO2起催化作用C.该电池工作时电流由Zn经导线流向MnO2D.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D.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8.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测试题及答案解析B卷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评卷(B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对于A2+3B22AB3反应来说,以下反应速率表示反应最快的是( )A.v(AB3)=mol/(L·min)B.v(B2)=mol/(L·min)C.v(A2)=mol/(L·min)D.无法判断解析:A项由v(AB3)=(L·min)可推出v(A2)=mol/(L·min);B项由v(B2)=(L·min),可得v(A2)=mol/(L·min),由此可知表示反应最快的是C项。

答案:C2.(2009·杭州高二检测)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各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解析:解题时明确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是变量不再发生变化。

特别注意A的状态为固体。

由于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在刚性容器中整个反应过程中压强不变,故A、D错;由于A为固体,气体的质量在反应中会发生变化,直到达平衡状态,ρ=mV,由于V 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平衡前后会发生变化,不变时即达到平衡,B 对;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均可表明达到平衡状态,C 对。

答案:BC3.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化学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答案:C4.常温常压下,注射器甲中装有NO 2气体,注射器乙中装有相同体积的空气,注射器与U 形管连通,如图所示,打开两个止水夹,同时向外拉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等,将会看到U 形管中液面(不考虑此条件下NO 2与水的反应)( )A .a 端上升,b 端下降B .a 端下降,b 端上升C .U 形管中液面无变化D .无法判断解析:对于可逆反应2NO2N2O4,减压后平衡向生成NO2方向移动,分子数增多,体积增大,a端下降,b端上升。

答案:B5.可逆反应A(s)+B C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是固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B是气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B是气体,C是固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B、C都是气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解析:从图像推理可知,压强p增大,B的转化率增大,表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所以B为气体,C则为固体;在三条温度曲线上做一条等压线,则可看出,温度越高,B的转化率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B6.可逆反应a X(g)+b Y(g)c 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像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体系的压强解析:由v-t图像可以看出t0时条件改变后,v正、v逆以同等倍数增加,但平衡没有移动。

答案:C7.化学平衡常数(K)是化学反应限度的一个重要参数,该常数表示的意义是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温度越高B.反应物浓度越小C.反应进行的越完全D.生成物浓度越大解析:应用化学平衡常数的前提是一定温度下(故A是错误的)。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表示的意义就是反应限度,即可逆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所以化学平衡常数数值越大,可逆反应进行得就越完全,反应物浓度越小,生成物的浓度越大。

故B、C、D三项的意义都是正确的。

答案:A8.可逆反应A(g)+B C(g)+D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D不一定是具有颜色的气体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D必是气体C.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的转化率增大解析: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B、C可以是气体,也可以不是气体。

答案:B9.对可逆反应4NH3(g)+5O2(g)催化剂加热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NH3)∶n(O2)=4∶5B.反应达到平衡后,对体系一直进行加压,平衡总是向逆向移动C.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D.当v正(NH3)∶v正(NO)=1∶1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解析: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量之比应该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正确;当加压到一定压强时,气态水变为非气态水,平衡向正向移动,故B错;充入稀有气体而压强不变,相当于增大容积,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C错;无论是否平衡,NH3、NO的正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D 错。

答案:A10.(2010·天津市塘沽区期末)可逆反应m A(固)+n B(气)P c (气)+q D(气)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C%将增大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方程式中n>p+q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A错误;由图1知T1>T2(T1时,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T2→T1(升温),C%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由图2知p2>p1(p2时,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p1→p2(加压)C%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n<p+q,C错误。

A是固体,其量的改变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D错误。

答案:B11.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 2C.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mol/(L·s)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解析:这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物质Y的转化率提高,故A错;容积增大1倍,平衡发生移动,因此Z的平衡浓度不会变成原来的12,故B错;v(Z)=×10-3mol/(L·s),故v(X)=1×10-3mol/(L·s);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表明平衡左移,升高温度,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故D错。

答案:C12.如图表示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外界条件影响导致平衡移动的曲线,根据判断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减小压强,同时降温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用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的浓度解析:题中图像信息显示:改变条件后,正反应速率先突然增大,然后慢慢减小;逆反应的速率先突然减小,后慢慢增加,因此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D13.现有3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都进行下列反应:CO2+H2 H2O(气)+CO,反应所处的温度相同,但起始的物质的量不同,其中甲:n(CO2)=n(H2)=a mol,乙:n(CO2)=a mol,n(H2)=2a mol。

丙:n(CO2)=n(H2)=n(H2O)(气)=a mol。

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乙>甲>丙解析:CO2的转化率是乙>甲>丙。

答案:D14.(2011·福建南安一中期末)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 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N2H2NH3①130放出热量: kJ②放出热量:Q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相等C.容器②中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 kJD.若容器①体积为0.5 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 kJ解析: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正确;两个容器为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B正确;两容器参加反应的起始物的量不同,反应热不同,C错误;若容器①体积为0.5 L,相当于对平衡后的②体积增加一倍,则平衡左移,放出的热量< kJ,D正确.答案:C15.将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水蒸气放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g)+H2(g),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后,得到 mol二氧化碳,再加入2 mol水蒸气并在相同条件下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的转化率提高,水蒸气的转化率降低B.反应物的转化率都提高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增大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将大于 1 mol 但小于2 mol解析:假设CO的转化率为100%,则CO2也只能是1 mol,故CD 错误;再加入水蒸气后,水蒸气反应的量增大了,但转化率却降低了,故B错误。

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16.(6分)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 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Fe(s)+H2O(g)===FeO(s)+H2(g) ΔH>0。

在 1 000℃时,H2O(g)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铁粉和水蒸气,则K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升高温度,则K=__________。

(2)在 1 000℃时,若向上述容器中加入 mol铁粉和 mol水蒸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2)=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