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的制作实验
果酒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果酒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引言果酒是指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发酵而制成的酒类产品,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本实验旨在制备不同种类果酒,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各种果酒的特性及其适合的消费者群体,从而对果酒市场的开发和推广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选取苹果、葡萄、草莓等不同种类的水果作为实验材料,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去皮和去籽等预处理。
2. 发酵过程:将预处理后的水果放入发酵器中,加入适量的糖、酵母和水,控制发酵时间和温度。
3. 过滤和贮存:发酵结束后,使用滤网等工具将果酒中的悬浮物去除,然后倒入瓶中进行贮存。
4. 分析和评价:对不同种类的果酒进行色泽、浓度、味道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果酒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 色泽不同种类的果酒具有不同的色泽。
以苹果酒为例,苹果酒呈现出浅黄色,清澈透明;而草莓酒则呈现出浅红色,鲜艳动人。
色泽的不同往往关联着果酒的口感和风味。
2. 浓度果酒的浓度直接关系到其口感和酒精度数。
通过使用密度计等工具,可以测量果酒的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果酒浓度有所差别。
一般来说,水果浓度越高,果酒的口感越浓烈。
3. 味道果酒的味道是评价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果酒味道各异。
苹果酒具有清新酸甜的味道,葡萄酒富含果香,而草莓酒则具有浓郁的草莓香味。
味道的不同往往使果酒具有不同的风味特点。
4. 评价在对果酒进行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色泽、浓度和味道等因素。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评价:- 苹果酒:色泽清澈,口感清新醇厚,适合喜欢清淡口感的人群。
- 葡萄酒:色泽鲜艳,浓郁的果香,适合喜欢浓烈口感的消费者。
- 草莓酒:色泽鲜艳,浓郁的草莓香味,适合女性和喜欢甜味的人群。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苹果酒、葡萄酒和草莓酒,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果酒具有不同的色泽、浓度和味道,适合不同口味和喜好的消费者。
生物实践作业(制作果酒和泡菜)

请拍摄制作过程照片或剪辑制作视频上传至班级群相册,同学们还可以尝试制作其他发酵食品,例如醪糟、酸奶、面包、馒头、腐乳、果醋等。
制作的发酵食品返校时带回。
实验1:果酒的制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酒曲酿酒的国家,源远流长。
如今,很多家庭时常会自酿一些果酒来饮用,如葡萄酒、猕猴桃酒、杨梅酒等。
因为这些水果表皮会有一些天然存在的野生酵母,这些酵母可利用水果自身的糖分,发酵产生酒精。
但传统酿酒的方法往往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污染,因此在制酒时,也可外加一些活性酵母来加速果酒的酿造。
一、实验原理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它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二、葡萄酒的功效分析葡萄酒具有保护心血管、养颜护肤、抗瘤、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抗衰老、抗辐射、增进食欲、消除疲劳等作用。
葡萄酒当中富含白藜芦醇能够降血脂,富含的花青素也是一种比较强的抗氧化剂。
同时,葡萄酒当中还含有单宁,葡萄酒当中富含的单宁是一种强的抗菌剂,也是一种非常强的抗氧化剂。
过去,人们一致认为适度饮酒不会有害健康。
但《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章显示,通过对195个国家1990~2016年的饮酒数据及饮酒产生的医疗卫生负担进行研究发现,“酒没有安全剂量,即使喝一点也有害”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酒精列为一级致癌物,全球5.5%的癌症由酒精引起,每18个癌症里就有一个是喝出来的,其中口腔癌、喉癌、食管癌与之关系最密切,而戒酒20年后,患这些恶性肿瘤的风险和从不喝酒的人相差无几。
青少年禁止饮酒!三、材料与用具本课题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有:发酵装置(密封性好的带盖玻璃罐或塑料瓶)、红葡萄500g(也可以其他水果制作果酒)、冰糖、75%酒精、一次性手套、榨汁机、酿酒酵母(学校实验室提供)等其他材。
果酒制作实验报告

果酒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果酒的制作方法和过程,掌握果酒的发酵原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材料:
新鲜水果(苹果、葡萄等)500克;
白糖100克;
酵母粉5克;
玻璃瓶或塑料瓶若干个;
水适量。
三、实验步骤:
将新鲜水果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备用;
在一个大碗中加入白糖和少量水,搅拌均匀至糖完全溶解;
将切好的水果块放入碗中,用手搅拌均匀,使水果充分吸收糖水;
将酵母粉撒在水果上,再次搅拌均匀;
将水果混合液倒入干净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中,留出一定的空间;
用保鲜膜将瓶口封住,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发酵;
每隔一段时间打开瓶盖检查一次发酵情况,如发现气泡过多或异味等
情况应及时处理;
当果酒发酵至一定程度时,用滤网过滤掉水果渣和杂质,装入干净的瓶子中即可。
四、实验结果:
经过几天的发酵,我们成功制作出了美味可口的果酒。
果酒呈现出淡黄色,清澈透明,口感酸甜适中,香气扑鼻。
这是由于在发酵过程中,水果中的天然糖分被酵母菌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所致。
同时,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得到了保留和释放,对人体健康有益。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制作果酒的方法和过程,还深入了解了发酵原理和科学知识。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多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果酒制作的实验报告

果酒制作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果酒的制作一、引言果酒是利用水果中所含的糖分通过发酵反应制成的一种酒。
它具有丰富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
本实验旨在通过将水果进行发酵来制作一种简单的果酒,并探究其发酵过程和香气成分的变化。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a)水果:选用新鲜成熟的苹果作为发酵原料。
b)食糖:用于提供糖分供发酵使用。
c)酵母:选择活性酵母用于发酵过程。
d)水:用于稀释和调节果酒的浓度。
2.实验方法:a)准备水果:将苹果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备用。
b)发酵液制备:将适量的食糖和水加热搅拌,直到食糖完全溶解。
c)加入酵母:将活性酵母加入发酵液中,稍微搅拌均匀。
d)加入水果:将切好的苹果块加入发酵液中。
e)发酵过程:将发酵液置于温度恒定的环境中,观察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f)滤液处理:等待发酵结束后,将果酒滤液放置一段时间,使沉淀物沉降到底部,将清澈的液体转移至干净的容器中。
g)储存:将果酒密封保存在低温、无光线的环境中,以防止氧化。
三、结果与讨论1.发酵过程的观察:在观察发酵过程中,可以看到发酵液逐渐产生了许多气泡,这是酵母对发酵液中的糖分进行发酵的结果。
发酵过程通常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保持温度恒定,以促进酵母的活性。
2.香气成分的变化:使用GC-MS等分析方法,可以检测出果酒中的香气成分。
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水果中的香气成分会通过发酵过程进行转化,形成新的香气物质。
这些香气物质对果酒的风味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3.品尝与评价:在制作完果酒后,可以品尝并进行评价。
通过品尝,可以了解到果酒的味道和口感是否符合预期。
同时,对果酒的质量进行评价,如色泽、清澈度、酒精度等,以确定果酒是否具备商业化的潜力。
四、结论本实验成功制作了一种简单的果酒,并通过发酵过程和香气成分的变化,探究了果酒制作的基本原理。
通过品尝和评价果酒的质量,可以进一步改进制作工艺以及调整配方,使果酒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制作果酒实验记录

制作果酒实验记录(一)
时间:2011年4月11日
地点:平度一中实验楼生物实验室
指导教师:杨化涛
参与人员:姜雨彤韩清华
实验准备:三个苹果两个个梨3套发酵装置刀子榨汁机活酵母适量
实验过程:1、将准备好的苹果梨发酵装置刀子榨汁机洗净
2、将苹果切块放入榨汁机并加水,榨汁后将果汁放入发酵装置,加入适量酵母,摇晃至酵母溶解。
将发酵装置装好,在上端出气U型管内加水。
3、将梨切块与部分苹果块放入榨汁机,将果汁放入发酵装置,加入适量酵母,摇晃至酵母溶解。
将发酵装置装好,在上端出气U型管内加水。
4、制作标签置于适宜环境(20摄氏度左右),观察。
实验过程观察记录
4月11日:制作完成
4月12日17时:溶液模糊均分层,上层为泡沫中间为浑浊的果汁下层为沉淀的果肉。
“加水苹果”冒泡不明显,“苹果梨”冒泡速度较快,“纯苹果”冒泡较少。
4月13日17时:仍分层,几乎未见到气泡冒出,且颜色均改变(变深)。
4月14日17时:分层明显,中层液体较透明。
颜色分别开,几乎未见到气泡冒出。
制作果酒实验记录(二)
时间:2011年4月18日
简述:为了提高酒精浓度,我们添加了白糖约每瓶80g
实验过程观察记录
4月18日:溶液已清晰分层,且上层溶液清澈透明,散发出酒味,并与老师品尝,味苦,果味浓重。
加入白糖后,溶液浑浊,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4月19日:溶液分层不明显,且全部大量冒泡。
4月21日:均有气泡缓慢冒出,且上层清液更透明。
最终,我们于5月9日,将果酒全部倒出(上层清液)并储存、品尝。
果酒制作实验报告

果酒制作实验报告果酒制作实验报告引言:果酒是一种以水果为原料,通过发酵过程制成的酒类饮品。
它既能保留水果的营养成分,又能带来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本实验旨在探索果酒的制作过程,并评估其品质和口感。
一、材料与方法1. 材料:- 水果:选择新鲜成熟的水果,如苹果、葡萄、樱桃等。
- 糖:用于提供发酵所需的碳水化合物。
- 酵母:选择活性高的酵母菌,如干酵母或酒酵母。
- 水:用于稀释果汁和调整酒液的浓度。
- 酒精计:用于测量果酒的酒精含量。
2. 方法:- 准备水果:将水果洗净,去除果核或果皮,切成小块。
- 榨汁:使用榨汁机或搅拌机将水果榨成汁。
- 添加糖和水:根据水果的酸度和甜度,适量添加糖和水,调整酒液的口感。
- 添加酵母:将适量的酵母加入果汁中,并搅拌均匀。
- 发酵:将果汁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用气球或气密塞子盖好,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
- 发酵时间:根据酵母的活性和温度,发酵时间一般为1-2周。
- 过滤和装瓶:将发酵完成的果酒过滤,去除果渣,然后将果酒装入干净的瓶子中密封保存。
- 酒精测量:使用酒精计测量果酒的酒精含量。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苹果作为原料制作果酒。
经过两周的发酵,果酒呈现出金黄色,清澈透明的外观。
品尝果酒时,可以感受到苹果的香气和微酸的口感,酒精含量约为8%。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果酒制作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1. 水果的选择:选择新鲜成熟的水果,有助于提高果酒的品质和口感。
2. 糖的添加:适量的糖可以提供酵母发酵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但过多的糖会使果酒过甜。
3. 酵母的选择和活性:选择活性高的酵母菌可以加快发酵速度,提高果酒的质量。
4. 发酵条件:控制好发酵的温度和时间,可以使果酒发酵均匀,提高口感和香气。
三、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苹果果酒,并评估了其品质和口感。
果酒制作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过程,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
未来,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水果制作果酒,如葡萄、樱桃等,以探索更多不同口味的果酒。
微生物应用实验3 果酒(葡萄醋)的制作.doc

微生物应用实验3 果酒(葡萄醋)的制作.doc 果酒(葡萄醋)的制作果酒(葡萄醋)是一种由果酒酿造技术酿造的酒,通常以葡萄为原料通过谷物类原料发酵而成。
因其有某些共同特点,一般认为果酒(葡萄醋)是谷物类酒与果实酒之间的混合体。
制作步骤1.准备原料:在制作果酒(葡萄醋)前,需要准备葡萄、白砂糖和面粉等原料,以及酵母和水。
2.去梗并榨汁:将葡萄去皮去梗,然后将葡萄榨汁,汁和果粒分开。
3.加糖搅拌:将葡萄汁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搅拌,让糖分解和混合到葡萄汁中。
4.发酵:将加糖的葡萄汁倒入容器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面粉,再加入适量的水和酵母,封住容器,置于室温26-30℃处发酵7-10天,酿制时间越长,有机酸越多,产品越佳。
5.过滤与收集:过滤发酵液,ek瓶中收集果酒。
保存与管理1.须注意保持收集好的葡萄醋在室温However, there are a few tips to consider when storing and managing vinegar:2.葡萄醋可以长时间储存,但是储存它的温度最好不要超过50℃,因为太高的温度会耗损它的酸度和味道。
3.制成的葡萄醋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以防止发霉变质。
4.制作完成的葡萄醋要及时灌装,容器要密封,存放在阴凉处以保持风味。
5.储存期一般不可超过半年,已使用的容器不要重复使用。
结论制作果酒(葡萄醋)需要准备葡萄、白砂糖和面粉等原料,以及酵母和水。
将葡萄去皮去梗,然后将葡萄榨汁,汁和果粒分开,加糖搅拌,发酵,过滤,收集,储存等多个环节。
果酒(葡萄醋)可以长时间储存,但是储存它的温度最好不要超过50℃,制成的葡萄醋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容器要密封,及时灌装,储存期一般不可超过半年,以保持葡萄醋的酸度和风味。
制作果酒实验结课报告(一)

制作果酒实验结课报告(一)制作果酒实验结课报告背景与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将果类发酵制作成果酒的实验,了解果酒的制作原理、条件及过程,并检验其酒精度、酸度和呈色质量等指标,为今后自酿果酒提供实践基础。
实验步骤1.准备原材料:选购适合发酵的果类如苹果、桃子、梨子等,并清洗干净,去除果核或果肉。
用热水杀菌消毒,晾干备用。
2.制作果汁:将清洗好的果类切片后压榨成果汁,过滤去除固体颗粒,过滤后的果汁放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白糖,搅拌均匀。
3.加入酵母:将酵母溶解在少量温水中,将其倒入果汁中,搅拌均匀,注意酵母的溶解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
4.进行发酵:将混合好的果汁密封在容器中,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长短视果汁种类和温度而定,一般为5-15天。
5.降温停酵:达到预期酒精度后,放置在低温环境下降温停酵;停酵后,过滤澄清果酒液后放入瓶中密封,置于阴凉处存放。
实验结果与分析1.酒精度分析:通过乙醇蒸馏法得出果酒样品的酒精度为15%。
2.酸度分析:使用酸度计测量样品酸度为2.9g/L,酸度较低,口感比较温和。
3.呈色质量分析:通过光谱分析得出红葡萄酒颜色范围为550nm ~750nm,测量果酒样品在550nm处的光密度为0.198,符合标准。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果酒的制作原理、条件及过程,并通过实践掌握了果汁的配比、酵母的选用和发酵时间的掌控等技能,同时了解了果酒生产中的计量、调节、检验等相关指标。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并尝试更多不同品种果汁的制作,提高果酒质量品质与口感的稳定性和优化度。
实验注意事项1.发酵容器的选择:要选择密封性好,材质坚固、不易破碎的容器;2.温度控制:发酵温度应该在15-25℃间,注意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影响酵母的生长和发酵;3.酸度的检测:要使用合适的酸度计来检测酸度,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结果与实际有误差;4.酵母的选用:酵母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果汁的种类和发酵时间的长短来选择合适的酵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酒酿造技术
一、实验目的:
掌握果酒发酵技术、澄清处理技术及产品检测。
二、实验内容:
1、葡萄酒酵母的扩大培养;
2、掌握果酒发酵技术;
3、果酒的澄清处理技术。
三、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
1、水果;
2、果汁机
3、葡萄酒活性干酵母;
4、蔗糖
5、三角瓶:500ml、1000ml;
6、100ml量筒;
7、电炉:1000W、2000W各一台;
8、蛇行冷却器1支;
9、温度计:0~100℃1支。
10、酒精计:1套;
11、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
12、皂土、鸡蛋清,明胶;
13、焦糖色;
14、20L/h真空泵;离心机;
15、抽滤瓶;
16、布氏漏斗
17、滤纸;
18、总酸、还原糖、甲醇、杂醇油检测(见仪器及分析部分)
四、果酒发酵技术
果酒的生产属于单式发酵。
即直接用水果的汁液添加酵母进行酒精发酵。
只要是含糖分的水果都能用于酒精发酵制造果酒。
1. 果酒生产工艺流程
水果→处理
↓
除梗、榨汁葡萄酒活性干酵母(或酵母菌)
↓↓
蔗糖糖浆-----→调浆活化(液体试管酵母)
↓↓
→灭菌活化活性酵母(三角瓶液体酵母)
↓↓
前发酵←--------------------酒母
↓
残楂分离
↓
后发酵
↓
沉淀分离
↓
调配
↓
中间检测
↓
澄清处理
↓
过滤
↓
灭菌
↓
成品分析
↓
成品果酒
2 具体操作步骤
2.1 鲜果处理:首先除去鲜果冻伤或腐烂的部分,然后洗净,切块(便于榨汁)备用。
2.2 榨汁调浆灭菌:用榨汁机将切成块的水果除梗去仁榨汁,并用18~20%蔗糖糖浆调整果汁浓度,以调整后的果汁体积计算加入0.01%SO2或0.02%酸性亚硫酸盐混合均匀装入1000ml三角瓶中备用。
2.3 酒母的制备:按果汁量的1‰称取葡萄酒活性干酵母,用20倍30~35℃2%的蔗糖溶液活化30分钟后即为活化酒母。
2.4 前发酵:按果汁总容量的2%~3%接入活化好的葡萄酒酵母(接入温度以室温为准)。
由于室温不同导致品温不同,发酵开始时间在24~96h内变动,待发酵趋于结束,酵母细胞与其它物质形成浑浊物逐渐下降,新果酒变成澄清透明,此时及时与残楂分离。
2.5 后发酵:后酵温度应控制在13℃以下,使酒陈酿,这期间主要操作有:
(1)沉淀分离(换桶):目的是使新酒与贮酒中产生的沉渣分离;补充氧气,有利陈酿。
(大生产中,换桶时间因酒的品质而有区别,品质不好应早换,一般第一年换四次,以后每年一次或两年以上再换桶。
第一次换桶应在有空气下进行,以后则应减少空气的混入,以免因氧化使酒的香味改变。
)
(2)添桶:即将果酒减少的容器(桶)添满,造成厌氧,不使醭酵母等繁殖,影响酒的质量。
2.6 澄清处理:静置澄清或下胶澄清。
下胶处理的方法很多,以不同的水果酿制出来的酒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2.6.1 下胶净化:
(1)蛋清沉淀工艺流程
鸡蛋清→打成泡沫
→加入蛋清泡沫(边加入边搅拌)→混合均匀→置70℃水浴锅定温
发酵果酒
10min→冷却→自然沉降→分离取上清液→过滤→陈酿→作调配基酒用
一般100L红葡萄酒中加入2~4个蛋清。
(2)明胶皂土复合沉淀工艺流程
明胶:皂土=1:10→下胶→混合均匀→70~80℃水浴保温30min→冷却→自然澄清→分离取
上清液→过滤→陈酿→作调配用基酒
明胶与皂土混合用量为1~3‰。
2.6.2 离心澄清
离心设备已用来大规模处理葡萄汁和葡萄酒。
当处理浑浊的葡萄酒时,离心机可使杂质或微生物细胞在几分钟内沉降下来。
有些设备能在操作的同时,把沉渣分离出来,进入离心机中的浑浊酒液出来时已相当澄清,至少除去了较重的杂质。
离心机有多种类型,可以用于不同目的。
大致可分鼓式、自动出渣式和全封闭式。
在实践中离心机多用于下述情况:
(l)高速离心机对于新葡萄酒澄清很有用,因新酒含大量杂质,若用过滤很快会堵塞孔眼。
(2)在发酵后短时间内进行新酒的澄清是为了除去酵母细胞,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酒在贮存中败坏的可能性就较小
2.7 调配:每一种产品都有相应的酸度、甜度(干酒除外)、酒精度、色度等要求,必须进行适当的微调。
酸度调整一般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甜度调整一般用蔗糖、冰糖、蜂蜜、果糖、葡萄糖等;酒精度调整一般用脱臭处理的酒精;色度调整则用相应水果相近的天然色素调整到规定的酸度、糖度、酒精度和色度。
调配要求按下表进行:
果酒调配指标(以红葡萄酒为例)
果酒类型酒精度
(V/V 20℃)糖度(葡萄糖计)
(g/L 20℃)酸度(以柠檬酸计)
(g/L)色度
干型12 ≤4.0 ≥3.0 琥珀色
半干型12 8 ≥3.5 琥珀色
半甜型14 50 ≥3.5 琥珀色
甜型16 80 ≥3.5 琥珀色
2.8 中间检测:主要检测酒精度、糖度、酸度、色度、以及理化指标:甲醇、杂醇油、重金属铅和锰的含量。
2.9 过滤:实验室一般用纸浆过滤。
大生产用棉饼、硅藻土、膜过滤等。
2.10 灭菌:采用巴氏灭菌法,操作有三类,一为灭菌后,酒仍回贮酒桶;二为瞬间灭菌后装瓶;三为装瓶后在50~55℃条件下灭菌24h,甚至有2,3天的,使酒品质安定。
2.11 成品分析(酒精度、还原糖、甲醇、杂醇油、总酸、重金属铅和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