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情
长春市各区商圈简介

1.长春市站前商圈:南广场医药批零市场、西广场杭州路医药市场、芙蓉路联合书城、辽宁路华正批发、东三条远东服装批发、黑水路批发、东广场周围、长江路商业街、长春客运总站商圈。
2.长春北站商圈:包括铁北二路蛋禽厂、客运北站区域。
3.铁北天光路商圈:含东天光路钻石礼都小区、君子兰小区、金苹果小区、西天光路中远农贸市场、九台路露天市场。
7.东岭商圈:以东岭南街和东岭北街为主线的商业区域,小型商业密集,主要集中在东岭南街沿线和北街两端。包括:东岭北街鼎源商厦、东岭南街百屹会馆、华润万家、鹏程医院、解困小区。
8.东南湖大路商圈:工农广场以东、磐石路以南、亚泰大街以西、繁荣路以北区域,以餐饮娱乐业为主。包括亚泰大街南岭小街段、南街超市、远方超市、盘石路吉大南门、繁荣路东南阳光综合市场。
5.春城大街家乐福超市商圈
6.万福街商圈
六、经开区
(一)经开区基本情况
经开区位于长春市东部,面积112.72平方公里,人口约17万。属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大型工业园区众多,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二)经开区主要商圈情况
1.经开一区商圈:包括北方市场商圈,中日联谊医院商圈。
南关区地处长春市中南部,城区面积49.7平方公里,人口约62万。区内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达,人民大街、亚泰大街、长春大街、自由大路、南湖大路、解放大路纵横东西南北。
相比于长春市内的其他城区,南关区属于老城区,产业结构以商业、服务业为主。
辖内拥有重庆路、永春路、新天地、全安、平阳、桃源路、东岭、东南湖大路、卫星广场、南部新城等十大商贸圈,以及四马路灯饰街、岳阳街地板街、长通路轮胎街、民康路汽车装饰街、东南湖大路餐饮街等10余条专业特色街路。
2024年长春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长春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长春市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当前市场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市场概况长春市房地产市场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
本节将分析市场规模、市场主体、供需情况等方面的概况。
2.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截至目前,长春市总房地产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
2.2 市场主体目前,长春市房地产市场主要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组成。
其中,国有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的XX%。
2.3 供需情况在供应方面,长春市新建商品房供应充足,尤其是中高端住宅产品。
而需求方面,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发展,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
三、市场分析本节将从房地产价格、销售情况和投资趋势三个方面对长春市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
3.1 房地产价格长春市房地产价格在过去两年内稳步上涨,但涨幅相对较小。
主要原因是市场供应充足,房价上涨受到了一定的压制。
3.2 销售情况根据市场数据分析,长春市房地产销售情况良好。
尤其是近期推出的优质项目受到了购房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3.3 投资趋势长春市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趋势积极向好。
在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长春市的房地产市场。
四、发展前景本节将展望长春市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
4.1 市场机遇随着长春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稳步增长,房地产市场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将为市场创造更多机遇。
4.2 持续发展长春市房地产市场潜力巨大,市场竞争激烈。
未来,市场将继续发展壮大,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五、结论综上所述,长春市房地产市场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机遇。
投资者可以积极关注市场动态,准确判断市场趋势,抓住机遇,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注意:本报告为调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为假设数据,仅供学习和参考使用。
2023长春交通报告最新

2023长春交通报告最新1. 概述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长春市的交通状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报告将对2023年长春市的交通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2. 道路交通情况2.1 道路网络长春市的道路网络发达,主要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和支路等。
2023年,长春市的道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道路总里程达到2000公里。
同时,长春市也在加大对道路的维护和修缮工作,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2.2 交通拥堵情况随着长春市汽车拥有量的逐年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主要道路上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
为缓解交通拥堵,长春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建设高架桥和地下通道、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等。
3. 公共交通情况3.1 公交系统长春市的公交系统是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2023年,长春市的公交线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开通了多条公交线路,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长春市公交车辆的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如增加了空调车辆的比例、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查询等服务。
3.2 地铁系统长春市的地铁系统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2023年,长春市地铁线路数量增加到5条,覆盖了市中心及周边地区。
地铁系统的建设对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改善市民出行体验起到了积极作用。
4. 出行方式变化4.1 公共交通出行增加随着公共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市民出行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023年,长春市的公共交通出行量预计将比去年增加20%。
4.2 汽车出行增长尽管公共交通出行量增加,但由于城市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汽车拥有量依然在快速增长。
2023年,预计长春市的汽车拥有量将增加至30万辆。
5. 智能交通系统5.1 电子收费系统长春市在2023年推出了新的电子收费系统,取代传统的人工收费点。
这不仅提高了收费的效率,还减少了交通拥堵。
长春出差天气怎么样

长春出差天气怎么样
长春市位于中国吉林省,是一座古老而繁荣的城市。
长春的气候属于大陆气候,冬季漫长冷寒,夏季炎热干燥。
综合考虑,出差到长春,应提前了解天气情况,做好充足的准备,以确保有效而舒适的旅行。
长春冬季漫长,降雪多雨少,气温通常低于零度。
冬天,长春每天都有大量积雪,最低气温可低至-30度。
选择出差期间,长春的夜晚会更冷,可能会有冰冻的降雪,所以出差时应穿上厚衣服,以防寒冷。
在夏季,长春的气温会高于30度。
夏季气温偏高,很多时候可能会有雷阵雨,出差时一定要注意防雷防雨,以避免雷击。
另外,由于长春夏季多雾,防止感冒,最好穿长袖衣服,着装应轻便,以免影响出行。
除了夏冬季,秋季和春季也是长春的出差旺季。
秋季是长春最好的旅行季节,气温最适宜,日照时间最长,空气最清新。
出差时,可以选择秋季出行,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出差活动上;在春季出行,可以欣赏到长春春天绿油油的景色,旅游观光也会非常美好。
总之,出差到长春,需要根据不同季节准备服装,要注意防雷防雨,防止感冒,以便能够有效地完成出差活动。
在出行前,最好多花点时间了解长春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冬季和夏季,必须要注意准备厚衣服,正确穿衣,及时调节体温,让自己保暖,保持舒适。
- 1 -。
形容长春最经典的诗句

形容长春最经典的诗句1. 长春的诗意之城长春,中国东北的一颗明珠,是吉林省的省会。
她以悠久的历史、秀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将通过经典的诗句描绘长春的美丽景色和人文风情。
2. 春天的长春春天是长春最美丽的季节,繁花盛开,万物复苏。
以下是形容长春春天的经典诗句:•《春日长春》春闺寂寞一枝花,百花齐放长春芽。
春天来了长春市,花海美景赏不够。
•《春雨连绵》桃花开放满山坡,春雨绵绵洗尘埃。
雨声敲击长河畔,春意盎然不可挡。
3. 秋天的长春秋天是长春的金秋时节,这个季节带来了一片金黄色、橘红色和深红色的景色。
以下是形容长春秋天的经典诗句:•《秋日长春》秋风送爽日渐凉,长春秋天宛如娘。
枫叶飞舞染山川,醉心迷魂浸秋光。
•《金秋时节》枫叶红遍长春市,金黄铺就大地上。
秋天的长春如诗画,美丽如梦如画卷。
4. 冬天的长春长春的冬天寒冷而美丽,银装素裹,景色宛如童话。
以下是形容长春冬天的经典诗句:•《冬日长春》飞雪齐飘长春天,冬日的长春如仙境。
白雪覆盖大地上,冰封的奇景令人惊。
•《雪夜长春》夜空鹅毛大雪飘,冬日长春美如春。
纯洁的雪花飘落下,灯火辉映满城楼。
5. 长春的人文风情除了美丽的自然景色,长春还有独特的人文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形容长春人文风情的经典诗句:•《长春之美》东北大地长春呀,文化底蕴满城塞。
书香门第遍地开,艺术盛宴让人赞。
•《长春之韵》长春之韵在胸膛,文化气息涌如潮。
长白山下长春市,诗画之乡令人傲。
总结长春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人文风情赢得了众多游客和文人墨客的喜爱。
无论是春天的花海、秋天的红叶,还是冬天的银装素裹,长春都在每个季节中展示出不同的魅力。
长春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将继续吸引人们前来领略和描写她的美丽。
长春市情

位置面积长春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大平原腹地,居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5′。
幅员20 604平方公里。
辖4县(市)6区:榆树市、德惠市、九台市、农安县、朝阳区、南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
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
城市面积4 789平方公里。
市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312.92平方公里。
长春市的地貌特点,是远依山,近傍水,以台地平原为主。
主要地貌类型为:1、低山丘陵。
2、台地平原。
3、冲积平原。
4、火山锥体。
水文气候长春市的地表水属第二松花江水系,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的中下游,还有沐石河、双阳河、雾开河、新开河及卡岔河等流经境内,有波罗泡子、敖宝吐泡子、元宝泡子等主要泡子湖泊7处;市区的地表水,较大的河流为第二松花江的支流,也是饮马河的支流——伊通河及其支流——新开河等。
由于市区的下部基岩为中生代白垩系红色岩系,岩层致密,为不透水层或含水性极微,因而无深层地下水源,故地下水贫乏。
长春市的气候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自然资源长春市地域辽阔,土地资源较丰富,共有土地面积20 6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5.04万公顷。
土质主要是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等,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4.5%、29.06%和15.28%。
土质肥沃,一般黑土层厚达0.6米~1.0米。
全市共有林地26.5万公顷,森林的组成以东亚阔叶林成分为主,华北系成分、长白区系成分也有渗入,如黑松、樟子松、云杉、冷杉、长白落叶松、侧柏、桧柏、胡桃楸、水曲柳、黄菠萝、花曲柳、山杨、黑桦等。
野生植物资源群落中,有森林植物、草甸植物、草原植物等,具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300余种:可供药用的有五味子、大活、党参、苍术等到150多种;可做工副业原料的有胡枝子、芦苇、蒙古栎等50多种;可供食用的有蕨菜、黄花菜、山楂、山葡萄等30多种;可做饲料的有碱草、草木樨、小叶樟等50多种。
2024年上半年长春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一、市场整体情况2024年上半年,长春房地产市场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截至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供求平衡,房屋销售和租赁市场相对活跃,房价稳定上涨。
二、成交量分析在2024年上半年,长春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总体上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
根据数据统计,上半年新房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右,二手房成交量也有所增长。
其中,城区房源成交量占比较高,市郊新房成交量也有所提升。
三、价格走势长春房地产市场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
受供求关系影响,新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二手房价格相对稳定。
尤其是城区和一些新开发的热门区域,价格上涨更加明显。
人们的购房需求和能力不断提高,导致市场价格整体上升。
四、楼盘竞争态势在2024年上半年,长春房地产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商纷纷推出各类优惠措施来吸引消费者,包括价格优惠、装修套餐、购房补贴等,以增加销量和市场份额。
一些具有特色和品质的楼盘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销售状况较好。
五、投资分析从投资角度来看,长春房地产市场依然是一个较好的投资选择。
长春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较快,房地产市场前景较为看好。
截至目前,长春市区的房地产投资回报率很高,很多投资者选择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领域。
然而,投资者需要注意风险控制和市场调整的风险。
六、政策影响2024年上半年,长春市房地产市场受到政策的一定影响。
多地出台了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等,以控制市场热度和房价上涨速度。
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稳定了市场,限制了投机炒房行为。
然而,政策的调整仍然是市场发展的一大变数,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调整策略。
七、前景展望综合以上分析,长春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上半年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
市场供求平衡,成交量和销售额在增加,房价稳定上涨。
随着长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前景较为乐观。
然而,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风险和政策变化,做好风险控制和投资规划。
综上所述,2024年上半年长春房地产市场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2024年长春房地产市场前景分析

长春房地产市场前景分析概述长春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长春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并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长春房地产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概况长春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较快的增长,房地产销售额持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长春市房地产销售额在过去三年内年均增长率超过10%。
其中,住宅销售额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商业地产和写字楼也有较好的表现。
政策支持长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如简化土地供应流程、提高购房贷款的容易性等。
政府的支持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升了市场活跃度。
经济发展长春市拥有发达的汽车制造和信息技术产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助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需求与供应与经济发展相呼应的是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需求增加。
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长春市的房地产供应相对紧俏,导致房价的上涨。
在当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
风险与挑战长春房地产市场虽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首先,政府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市场竞争激烈,开发商需要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购房者;最后,金融风险和市场波动性也需要引起关注。
展望与建议长春房地产市场未来仍然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
为了保持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加强市场监管,推出更加稳定的调控政策。
同时,开发商应关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投资者也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规划。
结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长春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和供需关系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前景。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和金融风险是需要警惕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市情整理,是我一直想干的一件事。
2007年3月29日着手整理一下,主要是根据年鉴、党代会报告等文件整理,由于时间仓促,还有一些数字是04年、05年的,我想长春市一个越来越充满活力的城市,我们以静态一网打尽动态,是不太可能的,也不是理智的,所以,我想不管怎样,先弄个蓝本出来,以此为基础,随时完善更改就是了,力求准确、及时。
【历史沿革】长春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自清嘉庆五年(1800年)设治至今,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在这二百多年的历史中,长春走过了艰辛的发展历程。
长春设治前,长春地方属于郭尔罗斯前旗蒙古王公的封地,是蒙民放牧牛羊之所。
由于乾隆、嘉庆年间关内受灾汉民大量“闯关东”来到东北,形成以汉族人为主体“流民”潮,蒙荒开始被开垦。
清王朝在阻止“流民”难以奏效的情况下,采用“借民安民”的办法,在郭前旗蒙地内设置了不管蒙民专管“流民”的政区——长春厅,管辖东起穆什河(今沐石河),西至巴延吉鲁克山(今大屯山);南起伊通边门(今新立城水库),北至吉家窝铺(今农安县巴吉垒乡)的一片面积约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垦区。
后来随着垦区的不断扩大,长春厅的政区也不断增大,长春的行政机构也随之提升,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改为长春府,下辖农安县。
在行政职能上实行蒙汉兼管。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于1913年在全国统一实行省、道、县三级行政机构,将各省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长春府改为长春县。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1932年日伪政权将长春定为伪国都,在保留长春县行政建置的同时,将长春城厢部分划出设市,先叫“新京市”,后改为“新京特别市”。
从此,在长春这块地方开始实行市县并存、市县分治的行政体制。
伪长春县属伪吉林省管辖,伪新京特别市则隶于伪国务院,与各省平级。
1945年苏军出兵中国东北,日伪政权跨后,长春恢复了原有的名称,在苏军占领下实行军事管制。
1945年底,国民党政府接收长春市,一直统治到1948年10月。
1946年4月14日至5月23日,因苏军撤离东北,长春市一度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解放。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
10月21日长春市改为长春特别市,1949年3月11日改称长春市,均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
1949年5月9日改隶吉林省。
1952年10月14日长春县撤销,辖区并入长春市。
1953年8月1日至1954年8月1日,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
1954年9月27日,吉林省政府迁到长春市,长春市成为吉林省省会城市。
1958年11月10日——1966年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双阳、九台、德惠、农安、榆树5个县划归长春市管辖,实行市带县的管理体制。
1969年7月3日,双阳、九台、榆树、德惠、农安5个县再度划归长春市,恢复市带县管理体制,至今未变。
改革开放后,1989年2月12日长春市列为国家计划单列市,赋予了相当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2年,国家计委又决定长春市为沿边开放城市,享有沿海开放城市同等的优惠政策。
1993年7月2日长春市计划单列市取销,但仍保留副省级建置,成为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自然地理】长春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大平原腹地,西接松嫩平原,东连长白山地,南邻东辽河与四平地区接壤,北隔拉林河与哈尔滨市相望。
居东经124度18分——127度02分,北纬43度05分——45度15分,中心地理坐标是东经125度18分,北纬43度55分。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幅员20604平方公里(2005年长春市将范家屯镇3个村——方正、泡子沿、盛家共33平方公里区域划归长春市辖区范围),辖榆树市、九台市、德惠市、农安县、朝阳区、宽城区、南关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
2005年长春市对周边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城区周边的卡伦镇、龙家堡镇、东湖镇、合隆镇、米沙子镇、万宝镇6个镇划入城区(长办发[2005]23号),经此次调整后,长春市城区面积由3616平方公里扩大到4756平方公里,城区面积扩大31.5%,大大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城市规划区面积3911平方公里。
长春市地质结构优越,地层深厚,岩层致密,倾斜角小,最大抗压强度可达35吨/平方米,有利于支撑各种大型、特大型建筑。
长春市地貌特点为:东部为低山丘陵,西部为台地平原,平原面积最大,台地略有起伏。
东部大顶子山为长春市最高山峦,海拔高度407米。
第二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等河流从南向北纵贯其间,沿河两岸多为平坦肥沃的台地和冲积平原。
西部地势低洼,形成波罗泡、敖图泡等湖泡,有利于水产业的发展。
长春城区位于东部低山丘陵向西部台地平原过渡地带,东部为低山丘陵地貌,有美丽的净月潭水库和大片的人工林,中部全是伊通河切割的台地和冲积平原,海拔多在200米左右,有利于平原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长春市的气候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东部和南部由于长白山地的隔阻,消弱了从东南海洋方面吹来带有大量水汽的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南下的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可畅通无阻到达本市。
故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宜人。
最寒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6.3度,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3度。
冬季最大积雪厚度可达22厘米,最大结冰层厚度为180厘米,春季最大风速可达30米/秒。
年度内降水不平衡,多集中在炎热的夏季,具有明显的雨热同季特点,全年平均降水量522——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年平均无霜期为140——150天左右。
长春市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已探明地下资源有煤、油页岩矿、水泥石灰岩矿、水泥粘土矿、珍珠岩矿、膨润土、萤石、铸型用砂矿、铜、银、铁、石油、天然气等,长春市共有土地面积206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0.79万公顷。
土质主要是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等,一般黑土层厚达0.6——1.0米。
全市共有林地26.5万公顷,森林的组成以东亚阔叶林成分为主,华北系成分、长白区系成分也有渗入。
在野生植物资源中,有森林植物、草甸植物、草原植物等,总计具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有300余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植物有五味子、党参、苍术等150多种,可做工业、家庭副业原料的有胡枝子、芦苇等50多种,可供食用的有蕨菜、黄花菜、山楂等30多种,可做饲料的有碱草、草木樨等。
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类、鱼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等5类34种。
【经济概况】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34亿元,增长率达14.5%;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10亿元,增长13.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50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80元,增长7.2%。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大产业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460亿元,增长22%;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261亿元,增长21.4%,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13.3%,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光电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建筑和材料制造等主导产业、重点产业稳步增长,正在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汽车产业开发区、玉米工业园区、空港开发区等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蓬勃发展,推动我市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
投资拉动效应已经显现。
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0亿元,比上年净增300亿,增长46.1%。
特别是投资结构明显改善,民间投资增长74 %,占投资比重达到65%。
全市开工建设项目1860个,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达到248个。
投资增速创历年最好水平,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
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
四县(市)合计完成生产总值565亿元,同比增长17.1%;六城区合计完成生产总值298.6亿元,同比增长13.2%;全市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5亿元,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6.4%。
“改造大铁北、建设北部新城”、建设净月生态城等重大战略全面启动,区域协调发展和长远发展的框架进一步拉开。
“三大板块”竞相发展,错位竞争、协调推进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进一步形成。
国企改革基本完成。
【居民生活】200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31.5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337.2万人,四县(市)人口394.3万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71‰,死亡率为7.29‰,自然增长率为2.42‰。
全市从业人员总数已达353.9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36.7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3.5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3.7万人,其中,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5.2万人,从事个体劳动的有27.2万人。
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17742元,比2004年增长12.8%。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65元,比2004年增长13.1%,人均消费性支出8310元,增长10.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80元,增长7%。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城市恩格尔系数为36.2%,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5.4%。
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33.7台,电冰箱及冰柜97.3台,洗衣机101.3台,拥有家用电脑和移动电话42台和157.3台。
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91.9台,电冰箱14.4台,移动电话67部,摩托车38辆。
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04年的23.85平方米增加到24.6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平方米。
社会保险保障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005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9.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79.8万人。
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3.6万人,其中在职职工61.4万人。
全年征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金29.7亿元,共为近32万名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发放养老金、失业保险金24.9亿元。
社会化管理率达98%。
有93.9万名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2005年,城市共有7.8万户、17.4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保障金1.6亿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
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202家,总床位数8935张。
其中,国有福利机构5家,集体和民办福利机构197家。
农村敬老院129所。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7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3亿元。
全年募集善款2205万元。
【城市建设】经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至今20多年的建设,这座固有园林城特色的城市,今天已完美地与现代都市的气息融合了起来,一个规划先进,布局科学,公用设施健全的现代化都市正日益吸引着世界各国人们的目光。
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
以长春市建成区为主中心,南部新城核心区为副中心,双阳、富锋、兴隆、机场等为外围组团,东北—西南为主要工业发展方向,东南—西北为主要生态建设方向,形成“主副中心、分散组团、轴向发展”的城区发展格局。
到2010年,长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50平方公里左右,市区人口控制在360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