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次考试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第1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第1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个题2分,共42分)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B . 古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今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C . 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氧化物,也属于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D . 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但与氯气不同的是不产生有机氯对人体造成危害、2. 用如图所示装置和相应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a试剂b试剂c装置A验证非金属性:S>C>Si稀硫酸Na2CO3Na2SiO3溶液B制备纯净的氯气浓盐酸MnO2饱和食盐水C检验溶液X中含有CO32-盐酸溶液X澄清石灰水D除去Na2SO3中的Na2SO4氯水混合物NaOH溶液A . AB . BC . CD . D3.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选项XYZ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ASiO2Na2SiO3H2SiO3①Na2CO3熔融BNaClNaHCO3Na2CO3②加热CN2NO2HNO3③加热DCCOCO2④灼热炭粉A . AB . BC . CD . D4.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 SO2、CO2、NO2都是可形成酸雨的气体B . 75%酒精消毒原理和“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C . 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去除污水中Hg2+、Pb2+等重金属离子D .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会加剧酸雨的形成5.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到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浓硫酸Na2SO3KMnO4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B浓盐酸KMnO4FeBr2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Cl2>Br2C稀硫酸碳酸钠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CO2不与CaCl2反应D浓硫酸蔗糖溴水褪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A . AB . BC . CD . D6. 以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O2=2CO2+H2O ΔH=-1300 kJ/mol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当12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 kJ的能量B . 当1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 kJ的能量C . 当有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D . 当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7. 已知H2、C2H4和C2H5OH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 411.0 kJ/mol 和1 366.8 kJ/mol,则由C2H4和H2O反应生成C2H5OH的ΔH为()A . -44.2 kJ/molB . +44.2 kJ/molC . -330 kJ/molD . +330 kJ/mol8.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 由C=C ΔΗ=+1.90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 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2=2H2O ΔΗ=-285.8kJ/molD . 在稀溶液中,H++OH-=H2O ΔΗ=-57.3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9.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ABCD反应装置或图像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A . AB . BC . CD . D10.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离子半径:K+>Al3+>S2->Cl-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 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Y>XB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Y>ZC .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D . 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14. 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 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 .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 . 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 . Cl 与Cl得电子能力相同15. 现有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W分别与X、Y、Z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每个甲、乙、丙分子中均含10个电子,Y和Z化合生成丁,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花盖梨放在冰雪里保存以减缓腐败速率B.“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的绥棱黑陶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C.燃烧天然气烹制延吉冷面时,包含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D.万佛堂石窟易受酸雨腐蚀,pH7<的雨水为酸雨2.如图是教材插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液化气(C3H8)改天然气,则需增大空气进气孔B.天然气灶将化学能全部转化成热能C.CH4的燃烧热1H-Δ890.3kJ mol=-⋅D.11.2L(标准状况)CH4燃烧一定放出445.15kJ热量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论是一步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相同B.中和热测定实验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后,用水冲洗干净,为保证实验精确度,洗液应并入后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 H∆=-221kJ/mol则1mol碳完全燃烧时H∆<-110.5kJ/molD.在一定条件下,将64gSO2氧化成SO3(g)时,实验测得放出热量为78.64kJ,已知SO2在此条件下的转化率为80%。

则热化学方程式为O2(g)SO3(g) H∆=-98.3kJ/molSO 2(g)+124.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中和反应反应热。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18小题,总分54分)1.(3分)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2.(3分)2.钛被称为“第三金属”,其制取原料为金红石(2TiO ),制取步骤如下:/800C/Ar24TiO TiCl Ti ︒−−−→−→−−−镁已知:①21C(s)O (g)CO(g)2+=== 1ΔH ②2242TiO (s)2Cl (g)TiCl (s)O (g)+===+ 2ΔH则反应224TiO (s)2Cl (g)2C(s)TiCl (s)2CO(g)++===+的ΔH 为( ) A .2ΔH 1+2ΔH 2 B .2ΔH 1+ΔH 2 C .2ΔH 1-ΔH 2D .2ΔH 1-2ΔH 23.(3分)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12232SO O 2SO 196.6kJ mol H -+∆=-⋅B .122C(s)O (g)CO (g)393.5kJ mol H -+∆=⋅═C .2H (aq)OH (aq)H O(l)57.3kJ H +-+∆=═D .12211H (g)Cl (g)HCl(g)92.5kJ mol 22H -+∆=-⋅═ 4.(3分)4.已知T ℃时,CO(g)+H 2O(g)=CO 2(g)+H 2(g) H ∆=+QkJ/mol ,当反应转移amol 电子时达到平衡,则该反应吸收的能量( ) A .等于0.5aQkJB .小于0.5aQkJC .大于0.5aQkJD .等于aQkJ5.(3分)5.已知298K 、101kPa 时,2H (g)、CO(g)、25C H OH(l)、4CH (g)的摩尔燃烧焓分别为1285.8kJ mol --⋅、1283.0kJ mol --⋅11366.8kJ mol --⋅、1890.3kJ 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12222H (g)O (g)=2H O(g)H 571.6kJ mol -+∆=-⋅B .1222CO(g)O =2CO (g)H 283.0kJ mol -+∆=-⋅C .25222C H OH(l)3O (g)=2CO (g)3H O(1)H 1366.8kJ ++∆=-D .14222CH (g)2O (g)=CO (g)2H O(l)H 890.3kJ mol -++∆=-⋅6.(3分)6.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XXXX中学第一学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我们应该号召公众从我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 研究开发太阳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C.研发高效低毒农药, 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D. 以聚苯乙烯全面代替木材, 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保护森林2、当今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困扰着人类,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利用能源实现节能减排。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4、未来新能源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C.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数学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3kJ/mol(中和热)C.S(s)+ 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 △H= +116.2kJ/mol(反应热)7、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D.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8、化学反应2A+3B2C,开始时A的浓度为4mol/L,8分钟后A的浓度为1 mol/L,则物质B的反应速率为()A.0.75 mol/(L·min)B. 0.5mol/(L·min)C.0.25 mol/(L·min)D.0.5625 mol/(L·min)9、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增加压强C. 使用催化剂D. 升高温度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11、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Δ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的ΔH2大于零C.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D.该反应ΔH2=-571.6kJ/mol12、化学反应使用催化剂的最主要原理是()A.能提高反应物的活化能B.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D.改变反应的焓变13、已知298K时,合成氨反应:N2 (g ) + 3H2 ( g ) 2NH3 ( g ) △H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 和3 mol H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 一定大于92.0 kJB. 一定小于92.0 kJC. 一定等于92.0 kJD. 不能确定14、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 CaCO3沉淀。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0小题,总分60分)1.(3分)1、在恒温、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3B(g)+C(g),若反应物在前20 s由3 mol降为1.8 mo l,则前20 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v(B)=0.03 mol·L-1·s-1B.v(B)=0.045 mol·L-1·s-1C.v(C)=0.03 mol·L-1·s-1D.v(C)=0.06 mol·L-1·s-12.(3分)2、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Mg、Al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速率相同B.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98%的浓H2SO4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 100 mL 1 mol·L-1的稀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反应速率减小D.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合成NH3的反应,充入He,反应速率增大3.(3分)3、.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C.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4.(3分)4、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 .SO 2溶于水生成H 2SO 3和H 2SO 3分解B .H 2跟I 2化合成HI 和HI 分解C .SO 2跟O 2化合成SO 3和SO 3分解D .电解水生成H 2与O 2和H 2与O 2转化成水5.(3分)5、在一个6 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mol X 和2 mol Y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g)++n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 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 值是( )A.3B.4C.5D.66.(3分)6、可逆反应 aA(s) + bB(g)⇌cC(g) + dD(g)进行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体积分数 C%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07年2月,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B. 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C.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A. 使用光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不正确;B. 使用光催化剂对正、逆反应的速率的影响是相同的,不能增大NO的转化率,B不正确;C. 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能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D. 该反应中的所有组分均为气体,故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有影响,D不正确。

故选C。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通电Mg(l)+Cl2(g)的ΔH>0,ΔS<0B.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C. 常温下,2H2O通电2H2↑+O2↑,即常温下水的分解反应是自发反应D. 已知2KClO3 (s) =2KCl(s) + 3O2(g) ΔH=﹣78.03 kJ·mol-1,ΔS=+ 494.4 J·mol-1·k-1,此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答案】D【解析】【详解】A.MgCl2(l)通电Mg(l)+Cl2(g),反应后物质的量增多,且生成了气体,△S>0,故A错误;B.反应的自发性是由熵变和焓变共同决定的,若△H<0,△S>0,则一定自发,若△H>0,△S<0,则一定不能自发,若△H<0,△S<0或△H>0,△S>0,反应能否自发,和温度有关,故B错误;C.水性质稳定,常温下,水不分解,常温下水的分解反应是不自发反应,故C错误;D.氯酸钾的分解2KClO3(s)=2KCl(s)+3O2↑(g)△H<0,△S>0,根据△G=△H-T•△S<0一定成立,此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D正确;故选D。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必修)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必修)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必修)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S-32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A.NH3、CO2、NO、雾B.HCl、SO2、N2、粉尘C.SO2、NO2、CO、烟尘D.CO2、Cl2、O2、酸雨2.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A.食醋 B.白酒C.食盐D.葡萄糖3.医生建议因缺少某种元素而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因为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A.碘元素B.铁元素C.钾元素D.锌元素4.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碱性D、酸性5.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它是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与蛋白酶制成的。

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都能水解而除去。

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尼龙织品④丝织品A.①B.①③C.②③D.②④6.蛋白质发生的下列过程中,可逆的是()A.变性B.煮熟C.盐析D. 加入浓硫酸7.“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A.无机物B.有机垃圾C.危险废物D. 可回收利用的垃圾8.下列有关化学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用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B.染发剂有植物染发剂、无机染发剂、合成染发剂等C.若不慎接触敌敌畏或甲胺磷,最好用中性皂液清洗D.有机磷农药比有机氯农药易分解,在环境中残留时间短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e-20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Mn-55 Ag-108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

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过程中,阴极质量一定增加B.不论放热还是吸热反应主要是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相对大小决定C.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铁)比马口铁(镀锡铁)更易腐蚀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3.已知:(1)H2(g)+1/2O2(g)====H2O(g)ΔH1= a kJ·mol-1(2)2H2(g)+O2(g)====2H2O(g)ΔH2= b kJ·mol-1(3)H2(g)+1/2O2(g)====H2O(l)ΔH3= c kJ·mol-1(4)2H2(g)+O2(g)====2H2O(l)ΔH4= d kJ·mol-1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a<c<0B.b>d>0C.2a=b<0D.2c=d>04.有关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子流向是从电源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外电路)D.电流方向是从原电池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 2CO(g) + 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6.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A.NaOH B.HC1C.NaCl D.CuSO47.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N≡N键的键能946 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 3H2 = 2NH3ΔH = -92.4 kJ/mol,则H—N键的键能为A.431 kJ/mol B.391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8.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4>2>1>3>5 B.2>1>5>3>4 C.5>4>2>3>1 D.3>5>2>4>19.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银制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A.HCl B.NaOH C.Na2SO4D.NaCl11.已知2H2(g)+O2(g)=2H2O(g) ΔH= -484 kJ/mol,则反应:H2O(g)= H2(g)+1/2O2(g) 的ΔH为A.-484 kJ/mol B.+484 kJ/mol C.-242 kJ/mol D.+242 kJ/mol1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 + 1/2O2(g) = ZnO(s) ΔH1= -351.1 kJ/molHg(l) + 1/2O2(g) = HgO(s) ΔH2= -90.7 kJ/mo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第I 卷(选择题,共45分)1. 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电力B.核能C.太阳能D.氢能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4.已知,122H (g)Cl (g)2HCl(g)H 184.6kJ mol -+=∆=-⋅则反应22HCl(g)1/2H (g)1/2Cl (g)=+的H ∆为A .1184.6kJ mol -+⋅B .192.3kJ mol --⋅C .1369.2kJ mol --⋅D .192.3kJ mol -+⋅ 5.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 ,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 2,并使之生成正盐Na 2CO 3,消耗掉0.8mol /L NaOH 溶液500mL ,则燃烧1mol 酒精放出的热量是A . 0.2QB . 0.1QC . 5QD . 10Q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 、H 2(g )+Cl 2(g )= 2HCl (g ) △H=-184.6kJ/molB 、CH 4(g )+2O 2(g )= CO 2(g )+2H 2O (g )△H=-802.3kJ/molC 、2H 2(g )+O 2(g )= 2H 2O (l ); △H=-571.6kJ/molD 、CO (g )+1/2O 2(g )= CO 2(g ); △H=-283kJ/mol7. 如下图所示,△H 1=-393.5 kJ•mol -1,△H 2=-395.4 kJ•mol -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 C (s 、石墨) == C (s 、金刚石) △H= +1.9 kJ•mol -1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 1 mol 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8.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31体积,CO 2占32体积,且 C(s) + 12O 2(g) = CO(g) △H = -110.5 kJ/mol CO(g) + 12O 2(g) = CO 2(g) △H = -283 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 .172.5 kJB . 1149 kJC .283kJD . 517.5 kJ9. 在2A +B == 3C +4D 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A =3.0mol·L -1·min -1B. V B =0.28mol·L -1·S -1C. V C =4.8mol·L -1·min -1D. V D =1.0mol·L -1·S -1A gB gC g ()()()+3210.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1)C 的生成速率与C 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生成amol A ,同时生成3amol B ;(3)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4)2v 正(B )=3v 逆(C );(5)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6)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7)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8)A 、B 、C 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 (2)(8) B. (7)(4) C. (1)(3) D. (5)(6)11.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22H O(g)H (g)1/2O (g)H 241.8kJ /mol =+∆=+H 2(g)+1/2O 2(g)=H 2O(l) △H=-285.8KJ/mol 当lg 液态水变为水蒸汽时,其热量变化是A .吸热88kJB .吸热2.44JC .放热44kJD .吸热44kJ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1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 气+D(气)。

若最初加入的A 和B 都是4mol ,在前10秒钟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14.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升高温度C .增大压强D .使用催化剂15. 已知(1)H 2O(g) == H 2O(l) ΔH 1=—Q 1 kJ·mol -1(2)CH 3OH(g) == CH 3OH(l) △H 2=—Q 2 kJ·mol -1 (3)2CH 3OH(g) +3O 2(g) == 2CO 2(g)+4H 2O(g) △H 3=—Q 3 kJ·mol -1(Q 1、Q 2、Q 3均大于0)若要使32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 ) (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高二化学选择题答题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5分)16、(6分)写出298K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28 g CO还原Fe2O3生成单质铁,放出8.3 kJ热量;(2)N2和O2化合生成184 g NO2气体,吸收热量135.4 kJ;17.(3分)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s)+ H2O(g) == CO2(g) + H2(g)已知25℃时:C(石墨) +O2 (g) == CO2(g) △H1 =-394 kJ·mol-1C(石墨) +1/2O2 (g) == CO (g) △H2 =-111 kJ·mol-1H2(g) +1/2O2 (g)== H2O(g) △H3=-242kJ·mol-1试计算25℃时CO(s)+ H2O(g) == CO2(g) + H2(g)的反应热_______ kJ·mol-1(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2)C(s)+O2(g) ==CO2(g) △H2=-393.5kJ/mol(3) 2 H2(g)+O2(g) ==2H2O(l) △H3= -285.8kJ/mol试计算反应2C(s)+2H2(g)+O2(g) ==CH3COOH(l)的焓变ΔH=19.(12分)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 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2(g)+2O2(g)====2 NO2(g);△H=+67.7 kJ·mol-1,N2H4(g)+O2(g)=== N2(g)+2H2O (g);△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________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4______△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9分).对于下列反应:2SO2 + O22SO3 , 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5mol/(L· min),那么2mi n时S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22.(10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选择题答题处(45分)16.(6分)(1)3CO(g)+Fe2O3(s)==2Fe(s)+3CO2(g) △H=-24.9 kJ·mol-1(2) N2(g)+ 2O2(g)==2NO2(g) △H=+67.7 kJ·mol-117.(3分)-4118.(3分)-202.5 kJ·mol-122.(10分)(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4)不相等;相等;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