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习课件

• 2 .侵蚀作用有哪几种类型?干旱地区和 湿润地区的侵蚀作用有什么差异? • 【提示】 侵蚀作用可分为流水侵蚀、海 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等。干旱地 区风力侵蚀作用较强,湿润地区流水的侵 蚀作用强烈。 • 3 .风力、流水等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发 生地区的地形、地势有什么差异? • 【提示】 风力、流水等侵蚀作用主要发 生在地势相对较高、起伏较大的地区;沉 积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势相对较低、地形平 坦或低洼的地区。
形成沙丘(静止沙 丘、移动沙丘)和 沙漠边缘的黄土 堆积
颗粒 大、 密度 大的 先沉 积, 颗粒 小、 密度 小的
• 各种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2012· 淮北模拟)读我国某地历代海岸线变迁示 意图,回答(1)~(2)题。
• (1)此处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是( ) • A.滩涂海水侵蚀 • B.沉积平原海浪搬运 • C.三角洲河流沉积 • D.冲积扇河水冲积 • (2)有关海岸线变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历史上河流北侧陆地增加的速度比南 侧慢 • B.河流中上游地区防护林的建设,加快 了海岸线向东推进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 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类 型及其作用过程。 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 主要特征。 3.分析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及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明确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 相互关系。
1.外力作用( 重点)。 2.岩石圈物质 循环(重难点) 。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 【思路点拨】 本题组考查营造地表形 态的力和地表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河 口地区为三角洲地形,海岸线的变迁体现 了河流携带泥沙的沉积过程。 • 【解析】 第(1)题,由图示区域形状可知 ,该区域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地貌类型 为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地貌,故C 正确;滩涂海水侵蚀和沉积平原海浪搬运 ,使海岸线朝与图示相反的方向变迁,故 A、B错;冲积扇多发生在山区,此处是 长江下游平原,故D错。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4.1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二课时) (共16张)

花岗岩 (侵入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沉积岩的形成及类型
岩石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化学 作用
沉积岩
石灰岩 砂岩 页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
变质岩的形成及类型
岩石 高温、高压(变质作用) 变质岩
花岗岩 石灰岩 页岩
片麻岩 大理岩 板岩Leabharlann 岩石圈物质循环岩浆岩
重
冷
熔
凝
沉积岩
岩浆
变质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一
4.1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复习地球圈层结构知识,熟记地球内部 各圈层名称及特征。 二、根据老师的讲解能够熟练的掌握岩石圈 三大岩石的形成及特征,运用各种图例能够 准确判断出三大岩石相互转化的过程。
知识回顾
⑤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有哪三大岩石? 它们是如何转化循环的呢?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变质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关键是判断岩浆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 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 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它。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 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重熔再生形成岩 浆。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
玄武岩 花岗岩
沉积岩 变质岩
页岩、砂岩等
石灰岩 花岗岩 页岩
大理岩 片麻岩 板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 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
1. 掌握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其特点,了解常见的岩石。
2. 学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 岩石的转化过程。
阅读课本72页,完成下列要求。 1. 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原因。 2. 参考图4.8,在下图中按课本文字顺序,根据图例补画箭头,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
C.②
D.④
B.由变质作用形成 D.由风化作用形成
[答案] CB
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 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6. 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 ②B. ③来自C. ④D. ⑤
7. 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答案] CDC
2017年世界男子 冰壶锦标赛在加拿大 埃德蒙顿进行,中国 队闯入四强。冰壶为 圆壶状,由一种苏格 兰天然花岗岩制成。
4.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图中的
A.①
B.③
5.下列关于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冷却凝固作用形成 C.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三大类岩石的特征
➢ 变质岩 —— 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没有化石和有机物)
特征
➢ 矿物重结晶:岩性紧密 ➢ 矿物定向排列:片理构造
常见的变质岩
➢ 石灰岩 → 大理岩 ➢ 砂岩 → 石英岩 ➢ 页岩 → 片岩、板岩
板岩(片理构造)
石英岩
➢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 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
1. 掌握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其特点,了解常见的岩石。
2. 学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 岩石的转化过程。
阅读课本72页,完成下列要求。 1. 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原因。 2. 参考图4.8,在下图中按课本文字顺序,根据图例补画箭头,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
C.②
D.④
B.由变质作用形成 D.由风化作用形成
[答案] CB
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 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6. 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 ②B. ③来自C. ④D. ⑤
7. 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答案] CDC
2017年世界男子 冰壶锦标赛在加拿大 埃德蒙顿进行,中国 队闯入四强。冰壶为 圆壶状,由一种苏格 兰天然花岗岩制成。
4.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图中的
A.①
B.③
5.下列关于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冷却凝固作用形成 C.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三大类岩石的特征
➢ 变质岩 —— 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没有化石和有机物)
特征
➢ 矿物重结晶:岩性紧密 ➢ 矿物定向排列:片理构造
常见的变质岩
➢ 石灰岩 → 大理岩 ➢ 砂岩 → 石英岩 ➢ 页岩 → 片岩、板岩
板岩(片理构造)
石英岩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壳运动第一讲岩石圈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B.板岩经过变质作用可以形成页岩
C.沉积岩内一定含有化石
D.乙和丙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第 1 题,由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推断出图中
甲代表岩浆岩,乙代表沉积岩,丙代表变质岩,丁代表岩浆;
③和⑥都表示变质作用,故 D 项正确。第 2 题,含有化石,
应属于沉积岩,故对应图中的乙类岩石。第 3 题,花岗岩和
(1)你能推断形成芦木化石的岩层属于哪类岩石吗? 提示:沉积岩。
(2)该类岩石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 解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外力搬运后 沉积下来,在沉积过程中,一些芦木被掩埋在下面, 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素养生成]
三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
[探究分享]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第一座最大的纪念碑。它从地面到碑 顶高达三十七点九四公尺,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 天安门还高四点二四公尺。纪念碑是用一万七千块坚硬的花岗 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 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选自语文教材《人民英雄纪念碑》
(1)课文中的“花岗石”“汉白玉”是同一类岩石吗?它们 是怎样形成的?
1.图中与③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⑤
D.⑥
2.我国某地地质钻探时,向下钻探 100 m,发现地层由黏土、
淤泥、岩石等物质组成,岩石中含芦苇化石。与该岩石是
同类岩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对于三类岩石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花岗岩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玄武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第二章 地壳运动
第一讲 岩石圈物质循环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贵州降雨日数多,相对湿度大。作为瓦 片和墙面,板岩能够有效阻挡雨水侵袭。但 石板,其原因是什么?
致密而不透水,所以能够有效阻挡雨水侵 袭;性质柔软,抗风化能力弱,所以多年后 需要更换。
埋藏及成岩作用
沉积作用
岩石在风吹、日晒、雨 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被 破坏(风化)
在流水、风等 外力作用下搬运
化石能反映古地理环境。
化石种类
1、含煤地层
沉积环境
A、湖盆沉积
2、海洋生物化石
B、海洋沉积
3、珊瑚化石
C、温暖的浅海环境
4、陆地或淡水生物化石 D、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
常岩、页岩。
二、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相关任务。
岩浆岩
沉积岩
①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岩浆和 三大类岩石的名称。 ②说出图中箭头 A、B、C、 D 所代表的含义。
岩浆
变质岩
A:冷却凝结 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
玄武岩、安山岩
砾岩、砂岩、页岩、 石灰岩
片麻岩、大理岩、 石英岩、板岩
产自云南点苍山的大理石,裁切后常有独特 的流纹,呈现出类似天然的山水画、水墨画画面。 唐宋以来天然石画就被当做居家装饰或文房用品 广泛使用。在当地,天然石画又称石板画、大理 石画,古玩行里口语称“老石片儿”。 (1)“老石片儿”是怎么形成的?
条痕金黄色,小刀极易 刻画(硬度 2.5~3), 具延展性。
条痕黑色,晶形完好,小刀 不能刻画(硬度 6~6.5), 性脆。
条痕、硬度
条痕黑色,小刀易刻画 (硬度 3.5~4),性 脆。
致密而不透水,所以能够有效阻挡雨水侵 袭;性质柔软,抗风化能力弱,所以多年后 需要更换。
埋藏及成岩作用
沉积作用
岩石在风吹、日晒、雨 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被 破坏(风化)
在流水、风等 外力作用下搬运
化石能反映古地理环境。
化石种类
1、含煤地层
沉积环境
A、湖盆沉积
2、海洋生物化石
B、海洋沉积
3、珊瑚化石
C、温暖的浅海环境
4、陆地或淡水生物化石 D、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
常岩、页岩。
二、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相关任务。
岩浆岩
沉积岩
①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岩浆和 三大类岩石的名称。 ②说出图中箭头 A、B、C、 D 所代表的含义。
岩浆
变质岩
A:冷却凝结 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
玄武岩、安山岩
砾岩、砂岩、页岩、 石灰岩
片麻岩、大理岩、 石英岩、板岩
产自云南点苍山的大理石,裁切后常有独特 的流纹,呈现出类似天然的山水画、水墨画画面。 唐宋以来天然石画就被当做居家装饰或文房用品 广泛使用。在当地,天然石画又称石板画、大理 石画,古玩行里口语称“老石片儿”。 (1)“老石片儿”是怎么形成的?
条痕金黄色,小刀极易 刻画(硬度 2.5~3), 具延展性。
条痕黑色,晶形完好,小刀 不能刻画(硬度 6~6.5), 性脆。
条痕、硬度
条痕黑色,小刀易刻画 (硬度 3.5~4),性 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ppt课件3

同时进 行,朝 相反方 向改变 地表, 以内力 作用为 主
台 湾 野 柳 风 景 女区 王 头 石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1、认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 2、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规律。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固
结
成
隆起
岩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
河流沟谷、峡谷
瀑
布
水流冲水刷冲侵刷蚀 侵蚀作作用用
瀑布
峡谷
流水侵蚀作用
喀
斯
特
黄土高原的沟壑
地 貌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流水化学侵蚀地貌
刃脊
角峰
冰斗
冰川侵蚀作用
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 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 形成冰斗和角峰。
角峰——冰川侵蚀作用
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侵蚀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沟谷 风蚀洼地 戈壁 裸岩荒漠
崎岖地表 沟谷 V型峡谷 瀑布 喀斯特地貌
冰斗 角峰 U型峡谷
海蚀陡崖 海蚀洞
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的形成原因: a.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 b.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
风蚀柱
风蚀蘑菇
复习: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表
分类 能量来源
内 来自地球内
力 部,主要是
作 放射性元素
用
衰变产生的 热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的 影响
总的趋势 是使地表 变得高低 不平
外
台 湾 野 柳 风 景 女区 王 头 石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1、认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 2、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规律。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固
结
成
隆起
岩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
河流沟谷、峡谷
瀑
布
水流冲水刷冲侵刷蚀 侵蚀作作用用
瀑布
峡谷
流水侵蚀作用
喀
斯
特
黄土高原的沟壑
地 貌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流水化学侵蚀地貌
刃脊
角峰
冰斗
冰川侵蚀作用
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 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 形成冰斗和角峰。
角峰——冰川侵蚀作用
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侵蚀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沟谷 风蚀洼地 戈壁 裸岩荒漠
崎岖地表 沟谷 V型峡谷 瀑布 喀斯特地貌
冰斗 角峰 U型峡谷
海蚀陡崖 海蚀洞
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的形成原因: a.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 b.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
风蚀柱
风蚀蘑菇
复习: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表
分类 能量来源
内 来自地球内
力 部,主要是
作 放射性元素
用
衰变产生的 热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的 影响
总的趋势 是使地表 变得高低 不平
外
高中地理课件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

变式一
地质作用: ①_冷__却__凝__固____;②__风__化__、__侵__蚀__、__搬__运__、__沉__积__; ③_固__结__成__岩__作__用;④__变__质__作__用___; ⑤_重__熔__再__生____。
C B
变式二
地质作用:
②_风__化__作__用_________;
③_侵__蚀__、__搬__运__、__沉__积_____;
④_固__结__成__岩____;。
A
B
变质岩 下图为苏州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及岩石圈物质循环
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
1.图中“鱼化石”岩石的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B)
A.① B.② C.③ D.④
2.形成“鱼化石”的地质作用是( A)
B.地壳抬升一岩浆喷出一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
出露地表
知识归纳
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
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外力作用 岩浆岩
岩浆
变质岩
沉积岩
6.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
致的是( )
C
A.④ B.③
C.②
D.①
7.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C
A.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C.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A.①
B.② C.③
D.④
4.伴随岛屿诞生的新岩石类型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C
A.具有层理构造
B.含有古代生物化石
C.具有流纹和气孔D.质地坚硬致密
岩石圈物质循环(课件)-高二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玄武岩地貌:由于玄武岩浆粘度小,流动性大,喷溢地表易形成大规模熔岩流
和熔岩被,但也有呈层状侵入体的,如岩床等。在高原地区常形成面积达数千至 数十万平方千米的熔岩台地,有人称其为高原玄武岩,如印度的德干高原玄武岩。 在海洋则构成海岭和火山岛。
巨人堤是由4万根互相连接的六边形的玄武岩石 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既通向大海又 连接海岸。地质学家研究发现,巨人堤由几百万 年前火山不断喷发形成,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
• 花岗岩
岩 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玄武岩:多呈黑、黑灰等色,主要矿物有辉石和长石,矿物结晶颗粒较细,需
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见,岩石中常见气孔。
安山岩:多呈灰、灰绿、紫红等色,主要矿物有角闪石和斜长石,岩石中常见
气孔。“安山岩”一词来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 玄武岩
• 安山岩
岩 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 英国北爱尔兰——巨人堤
岩 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020·全国·高考)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 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 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 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 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对铜进行加工, 如加入适量的锡变成青铜,就可以用来制作 工具和礼器。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 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 铁器所取代。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后母戊鼎, 重达875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 最重的青铜礼器。为什么人类使用铁器要晚 于铜器?
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和熔岩被,但也有呈层状侵入体的,如岩床等。在高原地区常形成面积达数千至 数十万平方千米的熔岩台地,有人称其为高原玄武岩,如印度的德干高原玄武岩。 在海洋则构成海岭和火山岛。
巨人堤是由4万根互相连接的六边形的玄武岩石 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既通向大海又 连接海岸。地质学家研究发现,巨人堤由几百万 年前火山不断喷发形成,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
• 花岗岩
岩 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玄武岩:多呈黑、黑灰等色,主要矿物有辉石和长石,矿物结晶颗粒较细,需
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见,岩石中常见气孔。
安山岩:多呈灰、灰绿、紫红等色,主要矿物有角闪石和斜长石,岩石中常见
气孔。“安山岩”一词来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 玄武岩
• 安山岩
岩 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 英国北爱尔兰——巨人堤
岩 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020·全国·高考)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 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 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 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 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对铜进行加工, 如加入适量的锡变成青铜,就可以用来制作 工具和礼器。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 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 铁器所取代。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后母戊鼎, 重达875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 最重的青铜礼器。为什么人类使用铁器要晚 于铜器?
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熔再生作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 喷出岩: 玄武岩、流纹岩
岩浆岩 侵入岩: 花岗岩
沉积岩: 化石、石灰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 大理岩、板岩
2、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用 作 质 ③变 ②
沉积岩
③
变质岩
重
熔 再
④
生
作
用
④
岩浆
② 外 力 作 用
岩浆岩
④
① 冷 却 凝 固
2、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岩浆 岩
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
冲积扇
河漫滩
流水堆积作用
河流经过不同 的地形区形成不同 的冲积平原。
三角洲
河 流 冲 积 平 原
冰碛丘陵
冰川堆积作用
• 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 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 岸地带,形成沙滩。
海浪堆积作用
总结:
地壳运动
内力作用 岩浆活动
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
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海蚀崖
海浪侵蚀作用
海蚀拱门
海浪侵蚀作用
风力堆积 流水堆积 冰川堆积 海浪堆积
堆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 黄土高原 冲积扇 三角洲 冲积平原
冰碛丘陵 沙滩 淤泥质海滩
风力堆积作用
风
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 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 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总的趋势 是使地表 起伏状况 趋于平坦
地表, 以内力 作用为 主
台 湾 野 柳 风 景 女区 王 头 石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1、认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 2、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规律。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固
结
成
隆起
岩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积 堆 运搬 蚀 侵 化 风
沉积 岩
重冷 熔凝
岩浆
重熔
重熔
变质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用 作
质 变
变质 岩
探究;比较外力作用的地貌
类型 特征 描述
举例
风化 碎 留在原地 风化壳
侵蚀 缺
离开原地
风蚀蘑菇、河谷、 冰斗、海蚀陡崖
搬运 移 动态过程 沙尘暴、泥石流
堆积 多
风化作用
影响因素:温度、水、生物等 机械风化示意图
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
——使地表岩石形成风化壳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侵蚀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沟谷 风蚀洼地 戈壁 裸岩荒漠
崎岖地表 沟谷 V型峡谷 瀑布 喀斯特地貌
冰斗 角峰 U型峡谷
海蚀陡崖 海蚀洞
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的形成原因: a.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 b.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___D___图,该 地形名称叫_三__角_洲__。
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风化
侵蚀 外力作用
搬运
堆积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地壳的物 质循环
(1) 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B___图,该地形
名称叫风__蚀__蘑_菇_。 (2)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A___图,该地形
名称叫__峡_谷__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__C___图,该地形 的称叫__角__峰__。
风蚀柱
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
河流沟谷、峡谷
瀑
布
水流冲水刷冲侵刷蚀 侵作蚀用作用
瀑布
峡谷
流水侵蚀作用
喀
斯
特
黄土高原的沟壑
地
貌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流水化学侵蚀地貌
刃脊
角峰
冰斗
冰川侵蚀作用
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 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 形成冰斗和角峰。
角峰——冰川侵蚀作用
复习: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 相互关
影响
系
内 来自地球内 地壳运动
力 部,主要是 作 放射性元素 岩浆活动 用 衰变产生的 变质作用
热能
总的趋势 是使地表 变得高低 不平
同时进 行,朝 相反方 向改变
外
力 来自地球外 作 部,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